❶ 解决网页或FLASH的缓存问题,你用的是什么方法解决的 谢谢了
在网页设计人员而言,当Flash文件更改后,在浏览器里观看效果时,必须清一下缓存才能浏览更新后的Flash文件,这次Flash文件制作初期,可能会要不断的进行修改以及调试,这样每次都要清缓存将是必较头痛的事。
使用以下的方法,使SWF文件强制不从浏览器读本地的缓存。或强制其SWF文件每次都去读取最新的媒体文件,确保每次都读取最新的SWF文件。
1:使用"Expires"标头 这是在HTML文件中告诉浏览器不读取本地缓存
在<head> </head> 中间加以下代码
<!-- BEGIN Insert -->
<META HTTP-EQUIV="Expires" CONTENT="Mon, 04 Dec 1999 21:29:02 GMT">
<!-- END Insert -->
这样的话,每次访问这个文件都会告诉浏览器其缓存版本过期,将重新从服务器端读取最新的文件
2:直接告诉浏览器根本就没有缓存
在包含SWF文件的HTML页面里的</body>插入:
<!-- BEGIN Insert -->
<HEAD>
<META HTTP-EQUIV="PRAGMA" CONTENT="NO-CACHE">
</HEAD>
<!-- END Insert -->
没有Cache标头 不支持IE5版本,所以微软建议使用带Cacahe控制标头
3:当在HTML页面间连接跳转时
在点击超连接时将强制其从服务器上下载最新文档而不是从本地缓存中浏览
例如:<A HREF="stockPrices.htm?1">Current stock prices</A>
以上方法将阻止读取本地缓存
如何阻止从缓存中读取加载变量
问题:
当从外部数据源加载数据时,有时浏览器将数据存贮在本地缓存中,这样就导致在调用loadVariables方法加载数据时会从本地缓存中读取数据而代替从原始数据读取的信息。
解决:
为确保flash加载的是最新的变量,附加一个随机数变量,这样就可以原始档中加载最新的数据
例如:
方法一:
loadVariables("mypage.asp?nocache=" + random(65000), 0, "POST");
方法二:
loadVariables("mypage.asp?nocache=" + getTimer(), 0, "POST");
这样确保每次加载的数据是最新的。
❷ internet 缓存文件
一、什么是缓存
浏览器缓存这个概念,对于经常用浏览器来浏览信息的用户来说并不十分陌生。用户也许在用浏览器浏览信息时,经常使用“返回”和“后退”的浏览功能,调用你以前阅读过的页面,这时,你会发现显示速度是很快的,其实这些你刚调出来的内容就放在计算机的缓存中,而不需要再次从INTERNET上重新传输数据,这样就会给用户造成了一种访问速度被提高的错觉。所以浏览器缓存其实就是指在本地使用的计算机中开辟一个内存区,同时也开辟一个硬盘区作为数据传输的缓冲区,然后用这个缓冲区来暂时保存用户以前访问过的信息。既然缓存存在于硬盘之中,那么它肯定是以文件夹的形式出现的。各个不同类型的浏览器都有各个不同的文件夹作为缓存使用,在系统的缺省状态下,IE3.0和IE4.0版本的浏览器缓存文件夹为“WINDOWSTemporary Internet Files”,而网景公司的NETSCAPE 3.0浏览器的缓存文件夹为“Program FilesNetscapeNavigatorCache”,但网景公司的高版本浏览器比如Netscape Communicator4.0的浏览器缓存文件夹为“PROGRAM FILESUsers用户名cache” 中,其中用户名是用户登录WINDOWS时使用的名字。
二、缓存是如何工作的
当用户在浏览器中设置一定量的磁盘缓存后,浏览器上网工作时会把从网上读出的网页、图像以及其它数据存放在磁盘缓存之中,并建立相应的文档索引。在浏览器以后的工作中,将首先检查磁盘缓冲区中是否存在相应的数据,如果有,则直接从本地磁盘上读出,不再从网上下载,所节省的时间是显而易见的。缓存按照信息存放的位置可以分成内存缓存和硬盘缓存。内存缓存是用于暂时存储本次上网所调用的数据资料的,从INTERNET上传来的每一个网页信息,在内存缓存中都相应地给予保存一个备份,“返回”和“向前”实际上是将以前的页面从内存缓存中调出来并显示在用户的浏览器窗口中,在内存缓存中存放的网页信息量和内存缓存的大小有关,内存缓存越大,保存的网页信息量就越多。硬盘缓存是用于保存用户前几次上网时所调用的信息资料,用户从“历史记录”中调出来的内容其实就是保存在硬盘缓存中的,只要用户开辟的硬盘缓存足够大,将可以保存用户前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前调用过的信息资料。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发现在浏览器中设置适当的磁盘缓存是相当必要的,并且需要一定的容量,理论上这个值设置得越高,存入缓存的信息就越多,装载它们的速度也就越快。那么是不是设置的缓存容量越大,浏览的效率越高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大家都知道物极必反的道理。如果缓存容量设置的太小,所能存放的数据信息量就很小,大部分数据还是需要从网上重新下载,并且系统还要花费一定的系统资源来频繁清除缓存中的数据,最终结果会使浏览速度明显下降,如果这是这样的话,使用缓存到成了一种累赘,还不如不用的好。相反,如果浏览器的缓存设置得太大的话,那么在你的磁盘缓存中存放的数据信息量将很庞大,以后在你每次需要重新访问这些信息时,浏览器将不得不在你的庞大的缓存信息中搜索需要的文档,这样会使你的硬盘频繁工作,所需要的时间将长于从网上下载数据的时间;另外如果缓存容量设置得太大,在硬盘容量一定的情况下,其他系统程序占用的资源将变得相对较少,从而会降低计算机本身的运行速度。在这种情况下,磁盘缓存就失去了应有的作用。通常情况下,浏览器默认的内存缓存数值为600K,如果你的计算机有32~64M内存,并且在运行浏览器系统的时候没有执行更多的其他应用程序,那么可以把这个数值改为4~8M;对于硬盘缓存,浏览器默认的数值为5M,如果你经常要访问的信息量很大,而且计算机中的硬盘有比较多的闲置空间,那么你可以把硬盘缓存的数值设置成500M~1000M。
三、怎样正确设置缓存
用户无论使用的是哪一种浏览器,正确地设置浏览器的缓存参数将大大提高你的浏览效率,同时也将一定程度上改善你的浏览器的工作性能;但是如果使用不恰当,设置不正确那不但不会提高你的工作效率,反而还能降低计算机的运行速度。不同的浏览器有不同的设置方法:
A、IE4.0浏览器设置缓存大小的方法如下:
1、首先打开浏览器的操作窗口,然后用鼠标淡季“查看”菜单中的“Internet选项”,程序会打开一个选项对话框。
2、在选项对话框中找到“INTERNET 临时文件”栏,并用鼠标单击该栏右边的“设置”按钮,同样地程序也会打开一个设置框。
3、在设置框中,用户可以直接用鼠标来移动滑动杆即可改变缓存的大小。
4、参数设置好后,单击“应用”按钮使上述设置生效,最后单击“确定”按钮,退出参数设置对话框。
B、IE5.0浏览器设置缓存大小的方法如下:
1、打开IE5.0操作窗口,在窗口中用鼠标单击“工具”菜单中的“Internet选项”,屏幕上将出现“Internet选项”对话框。
2、在选项对话框中,单击“常规”标签下的“Internet临时文件”设置栏,并用鼠标单击该栏中的“设置”按钮,程序将会打开一个标题为“设置”的对话框;当然,IE4.0以上版本的浏览器带有自动清除磁盘缓存的功能,如果用户想在这里节省硬盘的空间,也可以按“删除文件”按钮,来释放出更多的缓存空间,这种删除缓存内容的方式比较彻底。
3、在“设置”对话框上面有四个单选项:
“每次访问此页时检查”单选项表示浏览器将发送一个信息给所要访问的页面的WEB服务器,查问当前访问的信息是否有变动,如没有变动,就从硬盘缓存中直接调用,而且每次访问都要发送信息给WEB服务器进行验证。
“每次启动INTERNET EXPLORER时检查”表示本次上网浏览器将只发送一次信息给WEB服务器进行验证,以后无论信息是否发生变动,都从硬盘缓存中直接调用所要访问的页面的信息。
“自动”单选项表示浏览器将自动检查所要访问的信息最新是否发生变动,如果变动的话,就从INTERNET上重新下载网页,如果没有变动的话,就直接从硬盘中读取数据。
“不检查”单选项表示对要调用的页面信息不进行校验,只要硬盘硬盘上有,就直接从硬盘中调用。弄清楚了上面四个选项后,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设定,浏览器默认选择“自动”这一单选项。
4、接着用户可以在“使用的磁盘空间处”用鼠标直接拖动滑动杆来改变缓存的大小,或者直接在后面的文本框中输入具体的数值。如果用户想改变浏览器缓存的位置,例如用户的C盘空间紧张时或者为了使用方便,用户需要把缓存移到其它分区或者把缓存放到一个易操作的地方,这时就可以通过另外选择一个文件夹来作为缓存,在这里用户只要按下“移动文件夹”并指定要新建的文件夹名称就行了。
5、同样地,参数设置好后,单击“应用”按钮使上述设置生效,最后单击“确定”按钮,退出选项对话框。
C、Netscape3.0浏览器设置缓存大小的方法如下:
1、运行浏览器程序,在浏览窗口中用鼠标单击“Options”菜单下面的“Network Preference”菜单项,浏览器将会弹出一个参数设置窗口。
2、在该窗口中单击“Cache”标签,我们就会发现该标签下提供的设置内容都是与缓存有关的,用户可以根据自己计算机的硬件配置情况,在“Memory”文本栏处输入适当的内存缓存的数值,在“Disk”文本栏处输入需要的硬盘缓存数值。
3、在该标签,用户也可以单击“Clear memory cache now”来直接清除内存缓存中的内容,通过单击“Clear disk cache now”按钮来清除硬盘缓存中的内容。
4、在“Disk cache”文本栏处用户可以另外指定一个文件夹作为硬盘缓存的目录,浏览器默认的缓存目录为“Program FilesNetscapeNavigatorCache”。
5、在“Verify”验证栏处有三个单选项,其中“Once per session”功能与“每次启动INTERNET EXPLORER时检查”相同,“Every time”作用与“每次访问此页时检查” 相同,“Never”当然与“不检查”相同,浏览器默认会选中“Once per session”选项。
6、设置好所有参数后,单击“确定”按钮完成设置任务。
D、Netscape4.0以上版本浏览器设置缓存大小的方法如下:
1、在浏览器操作窗口中,用鼠标单击菜单栏中的“EDIT”菜单项下面的“Preferences”命令,程序会弹出一个设置对话框。
2、在该对话框的目录栏中,选择“Advanced”下面的“Cache”命令,用户就会发现一个与缓存有关的设置界面。
3、这个设置界面与Netscape3.0浏览器的缓存设置界面相似,所以下面的设置基本上就与Netscape3.0浏览器设置缓存大小的方法相同。
好了,到了这里相信大家对浏览器缓存的使用已基本熟悉了。不过,最后笔者还要提醒大家两点的是:1、磁盘缓存如果使用不当或使用时间较长时,有时可以导致浏览器降低工作效率或干脆停止工作,最为典型的现象有两种:一是打开一个网页时硬盘不停的工作,需要很长的时间才有反应。这是因为缓存太长以及缓存中数据太多造成的。另外一种现象就是浏览器干脆不工作,无法打开任何网页。这是因为缓存中的数据文档混乱或者已经破坏造成的。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是适当减小缓存尺寸或者定期及时清理缓存中的数据。2、使用缓存后网页有可能不能自动更新,虽然在设置缓存时让它可以自动检测网页是否更新,但实际使用中往往每次都是读出的旧网页内容,这样网上内容更新时用户就不能及时了解。解决上述故障的方法是必须随时按下浏览器的“刷新”或“Reload”按钮。
❸ 浏览器的渲染过程及涉及到的缓存机制
答:dns解析-》tcp链接-》发送HTTP请求-》服务器处理请求并且返回报文-》浏览器解析渲染页面-》链接结束
是一个将网址解析成IP 地址的过程。
首先从本地域名服务器中查找,如果找不到就继续向上根域名服务器查找,直到顶级域名,这个过程中存在dns优化有的环节。当查找资源时, 会先找缓存,(浏览器缓存-》系统缓存-》路由器缓存等等),也会根据机器的负载量和距离用户的位置进行dns负载均衡。
A.客户端发送syn到服务器要求连接
B.服务端向客户端发送ack
C.客户端收到ack并确认后,向服务端发送ack,连连接建立。
tcp连接建立之后,开始通过HTTP协议传输资源,根据情况判断是否使用HTTPS,HTTP包括请求行,请求报头,请求正文(post,put客户端向服务器传输数据的情况)。keepalive什么的可以在请求头里添加。
(此处涉及强制缓存和协商缓存, 为了先讲清楚浏览器渲染过程,我把他们放在文章末尾。)
服务端接到请求开始对tcp进行处理,对http进行解析,按照报文格式封装成HTTP request对象。响应报文码(1xx:请求已接受,2XX:成功,3xx:重定向,4xx:客户端错误,5xx:服务端错误)
边解析边渲染,首先解析html,构建dom树,然后解析css,构建cssom。
我思考过很久HTML和css谁先渲染。我的理解是,不一定,看位置了,如果dom构建的过程中遇到了css的link,那就会先去加载并构建cssom,这个过程不是一次性的。 css和同步的js文件都是阻塞DOM树渲染的,但不阻塞DOM解析, 直到js加载并且执行完毕。遇到阻塞的css也会延迟js的执行和dom构建。(因为js可能会修改dom或者cssom),css同样,当cssom构建时,js也会停止被阻塞,等待cssom构建完成。
defer & async
1.正常模式
<script src="script.js"></script>
遇到这样的js标签,浏览器会立即加载并执行,不等待后续载入的文档元素。
2.async模式
<script async src="script.js"></script>
有async的js文件会和后续的DOM解析渲染并行执行,当js加载完成,立即执行,这时html解析暂停。因此不会按照标签引入顺序执行。
3.defer模式
<script defer src="script.js"></script>
有defer的js文件的加载,也会和文档的解析构建并行。这一点与async一致。
不同的是,defer的js文件加载完不会立即执行, 会等到所有文档解析完成后,DOMContentLoaded事件触发之前完成, 因此会按照引入顺序执行。
DOMContentLoaded & onload
DOM解析完(阻塞DOM的内容解析完,DOM才真正解析完)会触发DOMContentLoaded事件。如果在DOMContentLoaded之后引入css样式表,DOMContentLoaded可能无法获取样式表里的样式,此时DOM树已经构建完成,但外部css文件还没加载完成,这也是 css文件放在头部的原因 。
onLoad
页面的所有资源被加载以后触发onLoad事件,会在DOMContentLoaded之后触发。
这个过程中有两个重要的过成是回流和重绘。计算盒模型的大小位置还有解析颜色字体等 属性,这些都确定下来的时候开始repain,合成一个rendertree渲染树,render-tree中必须同时存在dom和cssom,浏览器开始布局并渲染到屏幕上。首次加载必然会经历回流和重绘的过程。
无论何时总会有一个初始化的页面布局伴随着一次绘制。(除非你希望你的页面是空白的:))之后,每一次改变用于构建渲染树的信息都会导致以下至少一个的行为:
部分渲染树(或者整个渲染树)需要重新分析并且节点尺寸需要重新计算。这被称为重排。注意这里至少会有一次重排-初始化页面布局。
由于节点的几何属性发生改变或者由于样式发生改变,例如改变元素背景色时,屏幕上的部分内容需要更新。这样的更新被称为重绘。
重排和重绘代价是高昂的,它们会破坏用户体验,并且让UI展示非常迟缓。
一些重排可能开销更大。想象一下渲染树,如果你直接改变body下的一个子节点,可能并不会对其它节点造成影响。但是当你给一个当前页面顶级的div添加动画或者改变它的大小,就会推动整个页面改变-听起来代价就十分高昂。
浏览器一直致力于减少这些消极的影响,浏览器会创建一个变化的队列,浏览器可以向队列添加或变更这些变化,在一个特定的时间或达到一定的数量时,执行一次重排或重绘,通过这种方式,多次重排或重绘会整合起来最终减少重排或重绘的次数,以节省浏览器渲染的开销。
所以 ,同时set和get样式是非常糟糕的做法
看到的一个答案,有可能是这个原因,但是我不确定。
开发环境会把css都打包到js里,所以要等js加载好了才有样式,因此会出现这种情况;但是在生产环境下,css会生成css文件,并插入到<style />里,因此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了。
两个优化点:css先加载,js后加载
js尽量不要修改dom树。
以下是我在OneNote的笔记,粘贴过来就会变成图片没有找到好的办法。
强制缓存和协商缓存是http请求这一步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