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ajax请求请求数据缓存问题分析以及解决方案
在发送ajax请求的时候,为了保证每次的都与服务器交互,就要传递一个参数每次都不一样,这里就用了时间戳
大家在系统开发中都可能会在js中用到ajax或者dwr,因为IE的缓存,使得我们在填入相同的值的时候总是使用IE缓存
什么是Ajax缓存原理?
Ajax在发送的数据成功后,会把请求的URL和返回的响应结果保存在缓存内,当下一次调用Ajax发送相同的请求时,它会直接从缓存中把数据取出来,这是为了提高页面的响应速度和用户体验。当前这要求两次请求URL完全相同,包括参数。这个时候,浏览器就不会与服务器交互。
Ajax缓存的好处
这种设计使客户端对一些静态页面内容的请求,比如图片,css文件,js脚本等,变得更加快捷,提高了页面的响应速度,也节省了网络通信资源。
Ajax缓存的不足
Ajax缓存虽然有上述的好处,但是如果通过Ajax对一些后台数据进行更改的时候,虽然数据在后台已经发生改变,但是页面缓存中并没有改变,对于相同的URL,Ajax提交过去以后,浏览器还只是简单的从缓存中拿数据,这种情况当然就不行了。
四、解决Ajax缓存问题的方法
解决这个问题最有效的办法是禁止页面缓存,有以下几种处理方法:
1、在ajax发送请求前加上 xmlHttpRequest.setRequestHeader(“Cache-Control”,”no-cache”);
2、在服务端加 header(“Cache-Control: no-cache, must-revalidate”);
3、在ajax发送请求前加上 xmlHttpRequest.setRequestHeader(“If-Modified-Since”,”0″);
4、在 Ajax 的 URL 参数后加上 "?fresh=" + Math.random(); //当然这里参数 fresh 可以任意取了
5、第五种方法和第四种类似,在 URL 参数后加上 "?timestamp=" + new Date().getTime();
6、用POST替代GET:不推荐
7、 jQuery 提供一个防止ajax使用缓存的方法:
javascript" language=" JavaScript ">
$.ajaxSetup ({
cache: false //close AJAX cache
});
8、修改load 加载的url地址,如在url 多加个时间参数就可以:
function loadEventInfoPage(eventId){
$.ajaxSetup ({
cache: true // AJAX cache 下面加上时间后load的页面中的js、css图片等都会重新加载,
//加上这句action会重新加载,但是js、css、图片等会走缓存
});
$("#showEventInfo").load(ctx + "/custEvents/viewEvent.action", {"complaint.Id":eventId, "tt":(new Date()).getTime()},function(){})
}
9、设置html的缓存
❷ 如何解决h5、vue、uniapp等项目缓存问题
我们再开发web项目时,经常会遇到修改了css、js、html等静态文件,并部署到服务器之后。使用浏览器进行访问的时候,发现并没有什么变化,这就是静态缓存。我们应该如何处理静态缓存呢?首先我们先了解什么是静态缓存。
html文件添加Expires时间
CDN是静态缓存加速最典型的代表。CDN技术并不是一门新的技术,它是基于传统 nginx、squid、varnish 等 web 缓存技术,结合 DNS 智能解析的静态缓存加速技术。
方式二:
uniapp解决缓存的方式与vue一样,但是uniapp兼容了很多平台,所以修改vue.config.js又不太一样。如果uniapp根目录下面没有vue.config.js,则新建vue.config.js文件即可。
❸ 17. 计算机为什么采用高速缓存技术
应该是为了解决低速的外设和高速的CPU之间速度不匹配的问题。其中最主要是解决CPU和内存之间的速度匹配问题。
内存太慢,不能及时提供数据给
CPU用于计算(CPU现在几个GHZ的频率,速度比内存块很多),会大大降低CPU的效率,因此在CPU内核中集成了高速度的静态RAM,即SRAM构
成的CACHE,提前用算法预读取内存中的数据到CACHE中去,CPU用到的大部分数据(96%以上)都直接在CACHE中得到,不用去读内存了,提高
速度。
缓存在其它地方也有用到,比如硬盘,但提到高速缓存一般是只的CPU内部的CACHE。
❹ 如何解决前端开发中的缓存问题
function loadFile(arr) {
let now = new Date();
let timestamp = "?t=" + now.getTime();
let head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head")[0];
}
$(function(){
var js_arr=["alert.js","alert.css"];
loadFile(js_arr);
});现在的大多数浏览器都有缓存机制,目的是减少客户端的访问次数,减轻服务器的压力。但是在开发工程中或者是版本更新过程中,缓存机制的存在会使得程序版本已经更新,但是效果不能出现的状况,需要开发人员频繁的清除缓存,并不友好,特此总结以下几种方式(以谷歌为例),仅供参考,如有雷同,不甚荣幸。
1.对于开发者来说,只需要关闭浏览器缓存就可以了。步骤是:浏览器右键打开检查,找到network,下边有Disable cache选项,只要将其打勾即可
2.开发者可以关闭缓存,但是并不能要求所有用户都进行此类操作,此时可以在引用的文件之后拼接随机数或者日期都可以,浏览器就会认为是新的请求,而不会使用缓存中的文件,具体如下(只演示大概思路,具体使用,具体修改):
❺ 缓存的作用是什么
缓存的作用:
1、预读取
当硬盘受到CPU指令控制开始读取数据时,硬盘上的控制芯片会控制磁头把正在读取的簇的下一个或者几个簇中的数据读到缓存中(由于硬盘上数据存储时是比较连续的,所以读取命中率较高),当需要读取下一个或者几个簇中的数据的时候。
硬盘则不需要再次读取数据,直接把缓存中的数据传输到内存中就可以了,由于缓存的速率远远高于磁头读写的速率,所以能够达到明显改善性能的目的。
2、写入
当硬盘接到写入数据的指令之后,并不会马上将数据写入到盘片上,而是先暂时存储在缓存里,然后发送一个“数据已写入”的信号给系统,这时系统就会认为数据已经写入,并继续执行下面的工作,而硬盘则在空闲(不进行读取或写入的时候)时再将缓存中的数据写入到盘片上。
3、临时存储
有时候,某些数据是会经常需要访问的,像硬盘内部的缓存(暂存器的一种)会将读取比较频繁的一些数据存储在缓存中,再次读取时就可以直接从缓存中直接传输。
(5)缓存技术解决问题扩展阅读:
缓存分类:
1、静态缓存:是在新内容发布的同时就立刻生成相应内容的静态页面,比如:2003年3月22日,管理员通过后台内容管理界面录入一篇文章后,并同步更新相关索引页上的链接。
2、动态缓存:是在新内容发布以后,并不预先生成相应的静态页面,直到对相应内容发出请求时,如果前台缓存服务器找不到相应缓存,就向后台内容管理服务器发出请求,后台系统会生成相应内容的静态页面,用户第一次访问页面时可能会慢一点,但是以后就是直接访问缓存了。
❻ 华为技术架构师分享:高并发场景下缓存处理的一些思路
在实际的开发当中,我们经常需要进行磁盘数据的读取和搜索,因此经常会有出现从数据库读取数据的场景出现。但是当数据访问量次数增大的时候,过多的磁盘读取可能会最终成为整个系统的性能瓶颈,甚至是压垮整个数据库,导致系统卡死等严重问题。
常规的应用系统中,我们通常会在需要的时候对数据库进行查找,因此系统的大致结构如下所示:
1.缓存和数据库之间数据一致性问题
常用于缓存处理的机制我总结为了以下几种:
首先来简单说说Cache aside的这种方式:
Cache Aside模式
这种模式处理缓存通常都是先从数据库缓存查询,如果缓存没有命中则从数据库中进行查找。
这里面会发生的三种情况如下:
缓存命中:
当查询的时候发现缓存存在,那么直接从缓存中提取。
缓存失效:
当缓存没有数据的时候,则从database里面读取源数据,再加入到cache里面去。
缓存更新:
当有新的写操作去修改database里面的数据时,需要在写操作完成之后,让cache里面对应的数据失效。
关于这种模式下依然会存在缺陷。比如,一个是读操作,但是没有命中缓存,然后就到数据库中取数据,此时来了一个写操作,写完数据库后,让缓存失效,然后,之前的那个读操作再把老的数据放进去,所以,会造成脏数据。
Facebook的大牛们也曾经就缓存处理这个问题发表过相关的论文,链接如下:
分布式环境中要想完全的保证数据一致性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我们只能够尽可能的减低这种数据不一致性问题产生的情况。
Read Through模式
Read Through模式是指应用程序始终从缓存中请求数据。 如果缓存没有数据,则它负责使用底层提供程序插件从数据库中检索数据。 检索数据后,缓存会自行更新并将数据返回给调用应用程序。使用Read Through 有一个好处。
我们总是使用key从缓存中检索数据, 调用的应用程序不知道数据库, 由存储方来负责自己的缓存处理,这使代码更具可读性, 代码更清晰。但是这也有相应的缺陷,开发人员需要给编写相关的程序插件,增加了开发的难度性。
Write Through模式
Write Through模式和Read Through模式类似,当数据发生更新的时候,先去Cache里面进行更新,如果命中了,则先更新缓存再由Cache方来更新database。如果没有命中的话,就直接更新Cache里面的数据。
2.缓存穿透问题
在高并发的场景中,缓存穿透是一个经常都会遇到的问题。
什么是缓存穿透?
大量的请求在缓存中没有查询到指定的数据,因此需要从数据库中进行查询,造成缓存穿透。
会造成什么后果?
大量的请求短时间内涌入到database中进行查询会增加database的压力,最终导致database无法承载客户单请求的压力,出现宕机卡死等现象。
常用的解决方案通常有以下几类:
1.空值缓存
在某些特定的业务场景中,对于数据的查询可能会是空的,没有实际的存在,并且这类数据信息在短时间进行多次的反复查询也不会有变化,那么整个过程中,多次的请求数据库操作会显得有些多余。
不妨可以将这些空值(没有查询结果的数据)对应的key存储在缓存中,那么第二次查找的时候就不需要再次请求到database那么麻烦,只需要通过内存查询即可。这样的做法能够大大减少对于database的访问压力。
2.布隆过滤器
通常对于database里面的数据的key值可以预先存储在布隆过滤器里面去,然后先在布隆过滤器里面进行过滤,如果发现布隆过滤器中没有的话,就再去redis里面进行查询,如果redis中也没有数据的话,再去database查询。这样可以避免不存在的数据信息也去往存储库中进行查询情况。
什么是缓存雪崩?
当缓存服务器重启或者大量缓存集中在某一个时间段失效,这样在失效的时候,也会给后端系统(比如DB)带来很大压力。
如何避免缓存雪崩问题?
1.使用加锁队列来应付这种问题。当有多个请求涌入的时候,当缓存失效的时候加入一把分布式锁,只允许抢锁成功的请求去库里面读取数据然后将其存入缓存中,再释放锁,让后续的读请求从缓存中取数据。但是这种做法有一定的弊端,过多的读请求线程堵塞,将机器内存占满,依然没有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在并发场景发生前,先手动触发请求,将缓存都存储起来,以减少后期请求对database的第一次查询的压力。数据过期时间设置尽量分散开来,不要让数据出现同一时间段出现缓存过期的情况。
3.从缓存可用性的角度来思考,避免缓存出现单点故障的问题,可以结合使用 主从+哨兵的模式来搭建缓存架构,但是这种模式搭建的缓存架构有个弊端,就是无法进行缓存分片,存储缓存的数据量有限制,因此可以升级为Redis Cluster架构来进行优化处理。(需要结合企业实际的经济实力,毕竟Redis Cluster的搭建需要更多的机器)
4.Ehcache本地缓存 + Hystrix限流&降级,避免MySQL被打死。
使用 Ehcache本地缓存的目的也是考虑在 Redis Cluster 完全不可用的时候,Ehcache本地缓存还能够支撑一阵。
使用 Hystrix进行限流 & 降级 ,比如一秒来了5000个请求,我们可以设置假设只能有一秒 2000个请求能通过这个组件,那么其他剩余的 3000 请求就会走限流逻辑。
然后去调用我们自己开发的降级组件(降级),比如设置的一些默认值呀之类的。以此来保护最后的 MySQL 不会被大量的请求给打死。
❼ 前端SPA应用缓存问题解决与实践
要解决问题,有先决的理论知识先要了解
分两种:
这种机制下,浏览器会先找本地缓存,命中则不会从服务器请求,并返回200状态码,且附有 disk cache 或者 memory cache 字样
这种机制,强缓存失效后,浏览器物培会携带缓存标识向服务器发起请求,服务器根据标识决定是否使用缓存
首先一点,就是 “浏览器会携带缓存标识” ,这个标识是什么,有两种
好,原理讲了,现在凡是用到nginx的罩宽唯,基本上自动都会实现了ETag和Last-Modified,也就是说,这部分实现机制,已经是默认的!不需要你另加处理。
好,问题来了,如何处理前端SPA应用的缓存问题呢?
现在的SPA要么Vue要么React要么Angular
默认情况下,我们会看到:
即所有资源第一次进,强缓存,第二次进,无意外情况下,会执行协商缓存。
之所以会出现SPA缓存问题,在于index.html是304,那么客户端读取到的,有可能是本地的Not Modified,那么继续下去,读的依旧是本地的disk cache
如何解决问题呢?
这里有个特性,SPA通过webpack打包,一般默认会带有contenthash值,即当对应文件有改动,这个contenthash值才会改变,进而改变打包出来巧贺的文件名,意味着 只有改变了的文件,文件名才会变,没有改变的文件是不会变的
如果需要对特殊的文件特殊处理,比如文字类型的文件设置更大的缓存时间或者别的,可以参考上述语法单独加映射
修改后, service nginx reload 一下,浏览器可以看到差别:
index.html一直是200,且从服务器直接读取,而所有其他的静态文件,均从memory or disk cache读取
好,那么接下来如果有更新,可以想象,变化的文件有
而由于index.html一直是请求服务器的,那么得到的入口js也必然是最新的,意味着如果没改动的,走本地强缓存,有改动的,会请求最新的,之后请求会走本地强缓存。
Problem solved.
解决前端SPA缓存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