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硬盘为什么不能分区
为了安装Red Hat Linux, 您必须为它准备硬盘空间. 这个硬盘空间必须和您的计算机上安装的其他操作系统(如Windows, OS/2或着其他版本的Linux)所使用的硬盘空间分开.
一个硬盘可以分割成不同的分区. 访问每个分区就象访问不同的硬盘. 每个分区甚至可以有一个类型用来表明这个分区中信息是如何存储的. 例如, DOS, OS/2, 和Linux使用不同的硬盘分区类型.
请注意: 您可以将Red Hat Linux安装在一个或多个类型为'Linux native' 的硬盘分区. Red Hat Linux还需要一个交换(swap)分区, 这个分区的类型是'Linux swap'. 就是说安装Red Hat Linux至少需要两个硬盘分区:
一个或多个'Linux native'类型的分区
一个'Linux swap'类型的分区
以下我们将详细讨论分区的问题. 现在, 要记住Red Hat Linux需要至少两个专门的分区, 并且您不能将Red Hat Linux安装在DOS/Windows分区!
即使您将Red Hat Linux安装在一个专门的硬盘, 或者一台不安装其他操作系统的计算机上, 您仍需要为Red Hat Linux创建分区. 这种情况非常简单, 因为您不必为硬盘的其他分区操心.
另一方面, 您也许希望将Red Hat Linux已经含有其他操作系统的硬盘上. 这种情况就有一点复杂, 因为一个错误就可以毁了您现有的分区, 更不用说它含有的数据!
在安装过程中, 将提示您为Red Hat Linux创建分区. 这时, 您必须确信您有足够的硬盘空间来创建这些分区. 让我们考察一下为Red Hat Linux分区清理空间的不同方法.
2.6.1 分区命名设计
Linux通过字母和数字的组合来标识硬盘分区, 如果您习惯于使用'C盘'来标识硬盘分区的话, 可能会搞混. Red Hat Linux的命名设计比其他操作系统更灵活, 能表达更多的信息. 归纳如下:
前两个字母 -- 分区名的前两个字母表明分区所在设备的类型. 您将通常看到hd(指IDE硬盘), 或sd(指SCSI硬盘).
下一个字母 -- 这个字母表明分区在哪个设备. 例如,
/dev/hda(第一个IDE硬盘) 或 /dev/sdb(第二个SCSI硬盘).
数字 -- 代表分区. 前四个分区(主分区或扩展分区)用数字1 到4表示. 逻辑分区从5开始. 例如, /dev/hda3第一个 IDE硬盘上的第三个主分区或扩展分区;/dev/sdb6是第二个SCSI硬盘上的第二个逻辑分区.
记住这些信息; 它会使您更容易理解设置Red Hat Linux硬盘分区.
2.6.2 重新分区的策略
在重新对您的硬盘分区时, 可能遇到三种情况:
有未分区的空闲空间.
有未用的分区.
在已有分区中有空闲空间.
让我们依次看一下每种情况.
2.6.2.1 使用未分区的空闲空间
在这种情况下, 已定义的分区未占有整个硬盘空间, 也就是说空闲空间不属于任何已定义的分区. 仔细想一下, 一个未用的硬盘也属于这种情况; 不同的只是所有的 空间都不属于任何已定义的分区.
这时, 您只须简单地从未用的空间创建所需的分区.
2.6.2.2 用未使用分区的空间
去年, 您将运行Windows系统的105MB小硬盘改为1.2GM的大硬盘. 您把它分为两个相同的分区, 您计划用C:'盘'(事实上是硬盘的第一个分区)装Windows, 用 D:'盘'(事实上是硬盘的第二个分区)收集您从网上下载的自由软件. 好, 您现在已经用了C:但您从未在D:放过任何东西.
如果您发现您属于这种情况, 您可以使用这个未使用的分区. 这时, 您先得删除这个分区, 然后再在这个空间创建合适的Linux分区.
2.6.2.3 用已用分区的空闲空间
这是最常见的情况. 不幸的是, 这也是最难对付的情况. 虽然您有足够的空间, 但却属于已用的分区. 如果您买了一台有预装软件的计算机, 硬盘上很可能有一个大的分区装有操作系统和数据.
除了加一个硬盘外, 您还有两种选择:
破坏性的重新分区 -- 您删除一个大的分区, 然后创建几个小的分区. 那个分区中的所有数据将被破坏. 这就是说必须做一次完全的备份. 为安全, 做两套备份, 使用校验(如果您的备份软件有此功能), 在删除分区之前试着读一下您备份的数据. 注意, 如果您删除的分区含有操作系统, 您还得重装操作系统.
在创建了小的分区之后, 您可以重装软件, 恢复数据, 然后继续安装Red Hat Linux.
非破坏性的重新分区 -- 这里, 您可以运行一个看似不可能的程序; 这个程序可以将大分区变小而不丢失分区中的文件. 很多人发现这种方法是可靠而没有麻烦的. 那么您该用什么软件呢? 市场上有好几种磁盘管理的软件产品; 您必须做一番调查来找到最适合您的软件.
[Intel系统: 为了方便我们的客户, 我们提供了fips. 这是一个免费软件可以改变FAT(文件分配表)分区的大小. 这个软件在Red Hat Linux/Intel CD-ROM上的 dosutils目录中.
请注意: 许多人已经成功地用fips重新对他们的硬盘进行了分区. 但是, 由于硬件或软件的配置各有不同, Red Hat Software不能保证fips将在您的系统中正常运行. 因此, 将不提供fips的支持; 您将自己对此负责.
就是说, 如果您决定用fips对您的硬盘重新分区, 您一定要做两件事:
做一次备份 -- 对您的计算机中重要的数据做两份备份. 这些备份应该放在活动的媒介上(象磁带或软盘), 而且您必须确信它们将来可以读得出.
阅读说明书 -- 完全阅读fips说明书, 它在Red Hat Linux/Intel CD 1的 /dosutils/fipsdocs目录下.
]
2.6.3 硬盘分区和其他操作系统
如果您的Red Hat Linux分区将和其他操作系统的分区共享一个硬盘, 大多数情况下是没有问题的. 然而, Linux和其他操作系统的某些组合必须格外小心. 您将在Red Hat Linux CD的doc/HOWTO和doc/HOWTO/mini目录中的几个HOWTO和 Mini-HOWTO文件中找到有关信息. 文件名以Linux+起始的几个Mini-HOWTO 文件特别有用.
[Intel系统: 如果Red Hat Linux/Intel将在您的计算机中和OS/2 共存, 您必须使用OS/2的分区软件来创建硬盘分区---否则, OS/2将不能识别硬盘分区. 在安装时, 不要创建任何新分区, 但要用Linuxfdisk来为您的Linux分区设置适当的分区类型.]
Ⅱ 电脑突然识别不到硬盘
那你就应该进入BIOS看在BIOS下能不能找到硬盘!
开机后按DEL进入BIOS选第一项,看有没有硬盘!如果也没有你就应该把硬盘拿下来,再重插一遍,如果还不行,换个数据线再式式!
进主板BIOS看看能不能检测到硬盘!
如果找不到,不是数据线松了就是硬盘故障了
进BIOS下,看看能否找到硬盘。如果不能估计是数据线没接好。重新接一下问题即可解决!
电脑启动到Verifying DMI Pool Data解决方法:
DMI是英文单词Desktop Management Interface的缩写,也就是桌面管理界面,它含有关于系统硬件的配置信息。计算机每次启动时都对DMI数据进行校验,如果该数据出错或硬件有所变动,就会对机器进行检测,并把测试的数据写入BIOS芯片保存。所以如果我们在BIOS设置中禁止了BIOS芯片的刷新功能或者在主板使用跳线禁止了BIOS芯片的刷新功能,那这台机器的DMI数据将不能被更新。如果你更换了硬件配置,那么在进行WINDOWS系统时,机器仍旧按老系统的配置进行工作。这样就不能充分发挥新添加硬件的性能,有时还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故障。
如果我们在启动计算机时看到上述这个信息后,系统长时间停止不前或处于死机状态,对于机器此类故障一般很难处理。因为不能像进入系统后出现的故障,我们可以检查系统日志之类的文件进行分析。不过,根据PC机启动的过程原理分析,出现这条信息时一般有以下的可能情况:
1.硬件改变
当主机的硬件配置有所变化,但是我们使用的是POST功能时,此时系统不能识别新添加的硬件,将会按老的配置进行工作,此时就会出现开机后能够加电,但是没有正常启动时“嘀”的一声,同时显示器也没有图像显示,只有风扇转动的声音。
还有一个原因是新添加的硬件的兼容性不好,导致上述的情况出现。
2.BIOS设置改变
当BIOS设置错误时,比如内存的读写参数设置有误,硬盘的模式设置有误,板载声卡与集成声卡的设置有误等情况,都会造成不能正常启动。
3.硬盘线连接错误
这类情况有硬盘的数据线接触不良,数据线质量低劣造成数据数输时错误太多,数据线插接有误(接主板端与接硬盘端倒个儿),主从硬盘跳线有误,硬盘容量或模式设置有误等。
4.硬盘主引导区内容被破坏
当硬盘的主引导区内容被其他程序改写或被病毒破坏掉,也可能时硬盘分区表被清除或人为的设置成逻辑锁状态时,就会到此时死机。
对于硬盘的主引导区的引导程序被破坏,我们可以使用Fdisk/MBR命令进行修复,或者使用KV3000的磁盘编辑功能查找0道0面的其他62个扇区是否有备份的主引导区程序,将其还原至0道0面0区即可。
对于分区表被破坏的就比较麻烦。如果只是分区表没有“80”标志或者多个“80”标志,或者没有”55AA”标志的,我们只要使用KV3000的磁盘编辑功能进行手动修复就可以了。如果是逻辑锁,就需要制作特殊的磁盘进行解锁。如果分区表被完全破坏或者被加密,那我们就只能重新分区了。
5.硬盘有故障
现在硬盘的容量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快,不过硬盘的质量好像也越来越差了。到目前市场上还有94,95年份生产的几百M的二手硬盘在卖呢。可现在呢,刚买的新硬盘,没几天就会坏道成片或者莫名妙的丢失数据,再不就是“咣咣”的提意见罢工不干了。当硬盘硬件出现故障时,也会出现上述的情况,此类问题硬盘在CMOS里能够认到硬盘,认盘很顺利,但就是进不了系统,无法正常分区和格式化。
6.主板有问题
与主板有关的也主要是主板的硬盘控制器的问题,造成数据传输不稳定,错误率太高。
7.超频造成的损坏
如果我们超频过头时,也会出现开机后到硬盘这儿就死机。这时我们最好住开机自检时显示的CPU的频率是多少,再打开机箱检查实际CPU的频率是多少,二者是否相同。特别对于PIV以后的CPU,其集成度极高,如果我们超频使用,极有可能造成CPU内部的电子在短时间内过度衰减,导致CPU短时间内报废。
解决的方法:
1.恢复硬件改变前的状态,检查系统是否能够正常启动。
2.检查所有连接线或扩展卡是否正确连接。
3.试着重新配置在BIOS中“PNP/PCI configuration”“Reset Configuration Data”也可以使用“Force Update ESCD”之类的BIOS选项设置为“Enabled”,然后存盘退出。如果能够不能启动,再试着设置为“Disabled”试一试。
4.查阅主板手册关于CMOS跳线的的信息并清除CMOS。请注意:在清除CMOS设置时必须拔掉主机电源线或者把主机电源的开关设置为off或0。
5.断开硬盘连接线,包括光驱或其他IDE设备,再进入BIOS设置选择启动顺序为软盘启动后按F10存储退出,然后在软驱中放入一张可启动的系统盘,检查系统是否能够正常启动。
6.在完成清除CMOS设置后,把CMOS设置中的“PNP/PCI configuration”选项设置为“Enabled”,再次重新启动电脑来更新设置DMI数据,也叫做强制更新ESCD数据。
7.如果主机能够通过软盘启动,但是不能通过硬盘启动,这种情况有可能是硬盘的主引导区的数据被破坏,这时可以通过分区软件来修复主引导区的程序代码,如用软盘启动电脑后,使用FDISK/MBR命令来修复主引导区。也可以到相应硬盘生产商的网站下载特殊的硬盘分析工具程序,来检查自己的硬盘的具体故障。
8.如果经过上述设置后还不能排除故障,这时应考虑是主板或硬盘的IDE接口的问题,可以通过替换法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