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硬盘大全 » 硬盘未来
扩展阅读
webinf下怎么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垒机怎么打开web 2023-08-31 21:54:11

硬盘未来

发布时间: 2022-03-03 11:29:08

‘壹’ 未来 电脑 的硬盘,有没有可能被类似U盘原理的存储器取代

固态硬盘可以取代传统硬盘
但是有寿命短 、容量小的缺点

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IDE FLASH DISK)是由控制单元和存储单元(FLASH芯片)组成,简单的说就是用固态电子存储芯片阵列而制成的硬盘(目前最大容量为32GB),固态硬盘的接口规范和定义、功能及使用方法上与普通硬盘的完全相同,.在产品外形和尺寸上也完全与普通硬盘一致。
优点:
启动快
没有电机加速旋转的过程。
快捷
读取延迟小
不用磁头,快速随机读取,读延迟极小。根据相关测试:两台电脑在同样配置的电脑下,搭载固态硬盘的笔记本从开机到出现桌面一共只用了18秒,而搭载传统硬盘的笔记本总共用了31秒,两者几乎有将近一半的差距。
轻量
碎片不影响读取时间
相对固定的读取时间。由于寻址时间与数据存储位置无关,因此磁盘碎片不会影响读取时间。
写入速度快
基于DRAM的固态硬盘写入速度极快。
耐震
无噪音
因为没有机械马达和风扇,工作时噪音值为0分贝。某些高端或大容量产品装有风扇,因此仍会产生噪音。
发热量较低
低容量的基于闪存的固态硬盘在工作状态下能耗和发热量较低,但高端或大容量产品能耗会较高。
不会发生机械故障
内部不存在任何机械活动部件,不会发生机械故障,也不怕碰撞、冲击、振
省电
动。这样即使在高速移动甚至伴随翻转倾斜的情况下也不会影响到正常使用,而且在笔记本电脑发生意外掉落或与硬物碰撞时能够将数据丢失的可能性降到最小。
工作温度范围更大
典型的硬盘驱动器只能在5到55℃范围内工作。而大多数固态硬盘可在-10~70℃工作,一些工业级的固态硬盘还可在-40~85℃,甚至更大的温度范围下工作(e.g: RunCore军工级产品温度为-55~135℃)。
体积小重量轻
低容量的固态硬盘比同容量硬盘体积小、重量轻。但这一优势随容量增大而逐渐减弱。直至256GB,固态硬盘仍比相同容量的普通硬盘轻。
===============================================================
固态硬盘的缺点

固态硬盘与传统硬盘比较,拥有以下缺点:
成本高
每单位容量价格是传统硬盘的5~10倍(基于闪存),甚至200~300倍(基于DRAM)。
容量低
目前固态硬盘最大容量远低于传统硬盘。(Apple已提供256GB固态硬盘。)传统硬盘的容量仍在迅速增长,据称IBM已测试过4TB的传统硬盘。
易受外界影响
由于不像传统硬盘那样屏蔽于法拉第笼中,固态硬盘更易受到某些外界因素的不良影响。如断电(基于DRAM的固态硬盘尤甚)、磁场干扰、静电等。
写入寿命有限
写入寿命有限(基于闪存)。一般闪存写入寿命为1万到10万次,特制的可达100万到500万次,然而整台计算机寿命期内文件系统的某些部分(如文件分配表)的写入次数仍将超过这一极限。特制的文件系统或者固件可以分担写入的位置,使固态硬盘的整体寿命达到20年以上。
数据难以恢复
数据损坏后难以恢复。一旦在硬件上发生损坏,如果是传统的磁盘或者磁带存储方式,通过数据恢复也许还能挽救一部分数据。但是如果是固态存储,一但芯片发生损坏,要想在碎成几瓣或者被电流击穿的芯片中找回数据那几乎就是不可能的。当然这种不足也是可以牺牲存储空间来弥补的,主要用RAID 1来实现的备份,和传统的存储的备份原理相同。由于目前SSD的成本较高,采用这种方式备份还是价格不菲。
电池航程较短
根据实际测试,使用固态硬盘的笔记本电脑在空闲或低负荷运行下,电池航程短于使用5400RPM的2.5英寸传统硬盘。
能耗较高
基于DRAM的固态硬盘在任何时候的能耗都高于传统硬盘,尤其是关闭时仍需供电,否则数据丢失。
Windows XP系统下运行会机率性出现假死现象
据用户反映,使用MLC的固态硬盘在Windows XP系统下运行会机率性出现假死现象。这是由于Windows XP系统的文件系统机制不适于固态硬盘。而在Windows 7则为固态硬盘进行了优化,禁用了SuperFetch、ReadyBoost以及启动和程序预取等传统硬盘机制,可更好的发挥固态硬盘的性能。

‘贰’ 现在硬盘最大有多大未来几年的硬盘又有多大

新华网深圳1月17日电 (记者 王传真) 日立环球存储科技公司日前在深圳宣布,该公司已推出一款目前世界上容量最大的超级硬盘——TB(兆兆字节)级硬盘,可存储100万本电子图书、25万首MP3歌曲、500部标准清晰电影,日立环球存储科技公司在未来2年内将把TB硬盘全部转移到深圳工厂来生产。

日立公司发布的这款1TB硬盘采用了行业最可靠的垂直磁记录技术。据介绍,世界第一个1GB硬盘于1991年诞生。如今的1TB硬盘的存储容量比1GB增加了1000倍,尺寸也更小。

该产品将于今年第一季度投放零售市场,建议零售价为399美元,折合人民币约3120元。而目前市场上200GB的硬盘价约为千元左右。

‘叁’ 求硬盘技术发展趋势

以后硬盘的发展趋势是向固态硬盘方向发展(是你要具体点的,我只好也学他们疯狂粘贴了,见谅):
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IDE FLASH DISK、Serial ATA Flash Disk)是由控制单元和存储单元(FLASH芯片)组成,简单的说就是用固态电子存储芯片阵列而制成的硬盘(目前最大容量为416GB),固态硬盘的接口规范和定义、功能及使用方法上与普通硬盘的完全相同,.在产品外形和尺寸上也完全与普通硬盘一致,包括3.5",2.5",1.8"多种类型。由于固态硬盘没有普通硬盘的旋转介质,因而抗震性极佳,同时工作温度很宽,扩展温度的电子硬盘可工作在-45℃~+85℃。广泛应用于军事、车载、工控、视频监控、网络监控、网络终端、电力、医疗、航空等、导航设备等领域。

通俗点讲:目前的硬盘(ATA 或 SATA)都是磁盘型的,数据就储存在磁盘扇区里。固态硬盘闪存颗粒(flash disk)制作而成(即目前内存、mp3、U盘等存储介质),外观上和传统硬盘没有区别。固态硬盘是未来硬盘发展的趋势。目前,三星等厂商已经发布过多款固态硬盘,其中宇瞻公司最新发布的新产品,使用单一控制芯片开发的高速SATA固态硬盘,其连续存取速度最高达200MB/sec,容量可达128GB,相较于目前市面上连续存取速度约50~60MB/sec的SATA接口的SSD,Apacer目前可是足足快了2~3倍!不过目前固态硬盘价格还高高在上,尚未普及到DIY市场。
分类1.基于闪存的SSD,采用FLASH芯片作为存储介质,这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SSD。它的外观可以被制作成多种模样,例如:笔记本硬盘、微硬盘、存储卡、优盘等样式。这种SSD固态硬盘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移动,而且数据保护不受电源控制,能适应于各种环境,但是使用年限不高,适合于个人用户使用。

2.基于DRAM的SSD:采用DRAM作为存储介质,目前应用范围较窄。它仿效传统硬盘的设计、可被绝大部分操作系统的文件系统工具进行卷设置和管理,并提供工业标准的PCI和FC接口用于连接主机或者服务器。应用方式可分为SSD硬盘和SSD硬盘阵列两种。它是一种高性能的存储器,而且使用寿命很长,美中不足的是需要独立电源来保护数据安全。
走入固态硬盘世界 固态硬盘是近来存储业界的一大焦点,不过我们平常见到的要么是封闭起来的一整块硬盘,要么就是一颗颗NAND闪存芯片,想不想看看固态硬盘内部长什么模样?
专业固态硬盘厂商BitMicro Networks就在CES 2008上给了我们这么一个机会:
看起来很壮观吧。这是BitMicro的一款专业级固态硬盘产品,采用SCSI接口,一块PCB电路板上密集而又整齐地排列着32颗TSOP封装的NAND闪存芯片——事实上由于架构上的支持,PCB电路板可以不止一块,也就是把64颗芯片放在一起也不成问题。
可惜的是,我们只知道这些NAND闪存芯片来自东芝,却不知道具体容量,所以也不了解整块固态硬盘到底有多大。
不过BitMicro透露了一点儿价格方面的消息,就是平均每GB要10美元左右,是主流机械硬盘的大概5倍。
SSD的存储介质的优点SSD的存储介质分为两种,一种是采用FLASH芯片作为存储介质,另外一种是采用DRAM作为存储介质。使用FLASH芯片作为存储介质的固态硬盘,可以被广泛应用到笔记本硬盘、存储卡、U盘等。另外一种就是采用DRAM作为存储介质的SSD,目前应用范围较窄。它仿效传统硬盘的设计、可被绝大部分操作系统的文件系统工具进行卷设置和管理,并提供工业标准的PCI和FC接口用于连接主机或者服务器。采用FLASH芯片作为固态存储器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移动,而且数据保护不受电源控制,能适应于各种环境,但是使用年限不高,适合于个人用户使用。

SSD固态存储器在以下几点优点:

首先,数据存取速度快。根据相关测试:两台电脑在同样配置的电脑下,搭载SSD固态存储器的笔记本从开机到出现桌面一共只用了18秒,而搭载传统硬盘的笔记本总共用了31秒,两者几乎有将近一半的差距。其次,防震抗摔是SSD的一个特点之一,因为全部采用了闪存芯片,所以SSD固态存储器内部不存在任何机械部件,这样即使在高速移动甚至伴随翻转倾斜的情况下也不会影响到正常使用,而且在笔记本电脑发生意外掉落或与硬物碰撞时能够将数据丢失的可能性降到最小。 第三,固态存储器工作时静音(固态存储器因为没有机械马达和风扇,工作时噪音值为0分贝)、发热量小、散热快。第四,固态存储器在重量方面更轻,与常规1.8英寸硬盘相比,重量轻20-30克,减少的重量有利于移动设备的携带。
SSD固态存储器的不足 鱼和熊掌不能兼得,固态存储器不足之处在于数据的可恢复性,一旦在硬件上发生损坏,如果是传统的磁盘或者磁带存储方式,通过数据恢复也许还能挽救一部分数据。但是如果是固态存储,一但芯片发生损坏,要想在碎成几瓣或者被电流击穿的芯片中找回数据那几乎就是不可能的。当然这种不足也是可以牺牲存储空间来弥补的,主要用RAID 1来实现的备份,和传统的存储的备份原理相同。由于目前SSD的成本较高,采用这种方式备份还是价格不菲。

SanDisk 64GB固态硬盘 2007年一月,SanDisk公司发布了自己的1.8寸32GB固态硬盘产品,3月又继续发布了2.5寸32GB型号。和许多厂商对于固态硬盘的纸面发布政策不同,随后在4月份,Dell就在Latitude D420和D620 ATG的笔记本配置选择中增加了SanDisk UATA 5000系列1.8寸固态硬盘。
SanDisk继续向前迈进,将两款固态硬盘的容量翻倍,分别推出了1.8寸 UATA 5000和2.5寸 SATA 5000系列的64GB容量产品。两款固态硬盘的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达到了200万小时,平均读取速度67MB/s,待机/运行功率仅0.4/1.0W。
SanDisk的这两款新品将于第三季度开始提供工程样品,年底前投入量产。
Transcend SSD固态硬盘 着名的存储产品制造商创见(Transcend)近日推出了几款全新的SSD固态硬盘,这几款SSD固态硬盘既有2.5英寸的标准规格设计,也有ExpressCard/34接口设计的,这样主要是为了满足不用用户的需求。新款的创见SSD固态硬盘的设计非常不错,采用了高韧性低重量的外部保护盒,而且容量达到了主流的32GB,当然超低的功耗也是它们的卖点之一。
既然是新款的SSD固态硬盘,那么在性能上肯定是具有优势的,创见新款SSD固态硬盘的数据读取速度达到了30MB每秒,数据延迟响应时间也比普通SSD固态硬盘低得多,而且还加入了ECC内存纠错技术,最大程度上保障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创见表示,这几款SSD固态硬盘都提供了长达两年的质量保证,而且更大的容量的64GB版本也会很快与我们见面。
随着各大厂商的积极参与,SSD固态硬盘在2008年的普及速度将会有所加快,不过距离真正的全面普及仍然还有漫长的路要走,毕竟桌面级HDD硬盘目前的容量已经突破了1TB,而且价格也非常合理,SSD固态硬盘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还只会出现在高端本本上,以及成为某些发烧级玩家手中的玩具。
忆正 SSD 固态硬盘 随着中国第一款自主知识产权的固态硬盘的亮相,其生产厂商忆正存储技术有限公司浮出水面。面对这样一家名不见经传的企业,其生产的固态硬盘到底有什么独特之处?他们申请的十多项世界级专利技术,对其产品的性能有何种提升呢?
忆正在2006年初就开始了SSD开发之征途,并且一开始就把SSD定位为传统机械式硬盘(HDD)的取代产品,所以起步就提出了技术目标要求,连续读写速度一定要大于HDD。忆正自主研发的专利多维NAND闪存阵列控制技术,能使固态硬盘同时获得高带宽与高IO处理能力,并借助16Mbytes DRAM 缓存,及针对NAND 闪存优化的缓存策略,提高了忆正高速固态硬盘的写操作性能与效率,真正实现性能、可靠度、寿命等各方面对硬盘的全面超越。
在纠错、电源管理、坏块管理方面,忆正凭借自身的技术实力,保证了忆正固态硬盘纠错能力强,数据存储安全、耗电量低、使用寿命长的特点。
由此可见,忆正高速SSD不但能解决传统机电式HDD的问题,更能强化系统的各项功能指标。
目前忆正的高速SSD已经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开发,其SSD产品已经具备了非常高的性能,处于世界领先的水平,且已经开始销售。(大多宣称有高速SSD的公司多部分产品还在实验室中)
忆正目前的产品研发生产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主要采用的FLASH规格是SLC(Single Layer Cell)
第二阶段产品主要是采用MLC(Multi-Layer Cell) FLASH作为介质,目前SLC比MLC要贵4倍左右,所以采用MLC做SSD则是未来商用的主流,而MLC比SLC在性能及可靠性方面要差很多,这对新的SSD技术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目前忆正使用MLC FLASH的SSD速度可以达到读写80M/S,产品化的工作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
第三阶段主要是开发IC,目前已经在准备各种资料,预计到2008年将研发生产,IC研发出来后,在耗电,成本,体积上将有更大优势。
第四阶段将IC应用不同的领域或开发出不同的应用功能,以至开发出一些
特制性产品。
作为一家2006年成立的高新技术企业,忆正将满腔的热情投入到SSD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中,希望能领先世界先进水平,为中国的存储事业作出一份贡献。SSD技术是一个全新的开始,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忆正人将会肩负起这份重担,不断努力,将SSD技术领先到底。
我们期待着它能研发速度更高的SSD。
以闪存每年价格下滑幅度高达五成来计算,到了2010年,固态硬盘就可望取代传统硬盘,成为储存数据的媒介,厂商表示。

国内存储装置厂商宇瞻(Apacer)日前与国际内存大厂三星(Samsung)联袂发表固态硬盘(SSD, Solid State Disk)的发展趋势,表示不论就省电、效能等项目来看,固态硬盘的表现都优于传统硬盘,前者之所以还未在储存媒体市场大放异彩症结仅在于成本,三星资深经理Do Geun Kim表示。但是预计到了2009年末、2010年初,固态硬盘即可望吃掉60GB以下容量的硬盘市场。

虽然60GB在笔记型计算机市场已经是入门的储存容量,但是三星认为除此以外的市场还大有可为,例如UMPC、百元计算机、可携式多媒体播放器等。根据三星的预计,固态硬盘在行动装置的市场渗透率,将从目前的1.32%,至2009年成长至18.82%。数量从840万个成长至32亿5600万个。

原因即在于成本下滑,宇瞻科技产品经理林志亮表示。他指出目前固态硬盘1GB的价格约12块美金;但在闪存每年储存密度以两倍速度提升、价格每年下滑50%的趋势下,届时60GB的固态硬盘单价即可望趋近于同样容量的传统硬盘,也就是每1GB价格1块美金。

“传统硬盘的售价虽然每年都会下滑,但是硬盘价格再怎么跌,都会有固定成本,”林志亮说。

不过硬盘厂商可不同意闪存阵营的看法。日立技术支持协理蔡正平即指正,在一寸硬盘市场中,闪存的确来势汹汹。但是电脑使用者追求的是大容量。“至少五年之内,固态硬盘不会取代传统硬盘,”蔡正平说。

固态硬盘俗称闪存式硬盘,顾名思义是以NAND Flash为基础,仿真动态随机存取内存(DRAM)基本的存取模式,可以达到数据随机存取的高速传输。简单来说,固态硬盘的读取速度高达每秒53 MB,写入速度则为每秒28 MB,分别较标准硬盘快300%及150%。节电效益则为10%到20%。

虽然拥有如是优点,但在闪存单位价格仍居高不下,加上目前控制芯片和内存颗粒之间的搭配性、高速传输等能力尚达不到商品化阶段,因此虽然包括了宇瞻、三星(Samsung)、升碟(SanDisk)、创见(Transcend)等数间业者,预计在六月初、也就是从今年第二季开始,量产上市容量达32GB的固态硬盘,今年底以前,市场也可望现身容量达64GB、128GB的固态硬盘,但是以市场接受度而言,仍以4GB、8GB的固态硬盘为主,林志亮说。而在此阶段,固态硬盘也不被视为储存媒介,而是类似于微软和英特尔的内存加速技术Ready Boost、Turbo Memory等。

不过市场业已对固态硬盘的未来乐观以待。SanDisk引述Gartner的预测,显示家用与商用笔记本内建固态硬盘的全球消耗量,将从2007年的4百万左右,于2010年迅速攀升至3千2百万 。

继续粘贴(见谅):
伴随着闪存产品的越来越便宜,闪存技术的越来越进步,SSD固态硬盘从原先高高在上的位置逐渐走入了我们生活中。华硕Eee PC、苹果MacBook air、Thinkpad X300等笔记本的推出更是加强了固态硬盘的逐步流行。

那么,到底什么才是固态硬盘呢?

固态硬盘俗称闪存式硬盘,顾名思义是以NAND Flash为基础,仿真动态随机存取内存(DRAM)基本的存取模式,可以达到数据随机存取的高速传输。简单的说就是用固态电子存储芯片阵列而制成的硬盘(目前最大容量为416GB),固态硬盘的接口规范和定义、功能及使用方法上与普通硬盘的完全相同,.在产品外形和尺寸上也完全与普通硬盘一致,包括3.5",2.5",1.8"多种类型。

由于固态硬盘没有普通硬盘的旋转介质,因而抗震性极佳,同时工作温度很宽,扩展温度的电子硬盘可工作在-45℃~+85℃。广泛应用于军事、车载、工控、视频监控、网络监控、网络终端、电力、医疗、航空等、导航设备等领域。

通俗点讲:目前的硬盘(ATA 或 SATA)都是磁盘型的,数据就储存在磁盘扇区里。而固态硬盘是使用闪存颗粒(flash disk)(即目前内存、mp3、U盘等存储介质)制作而成。

目前,三星等厂商已经发布过多款固态硬盘,其中宇瞻公司最新发布的新产品,使用单一控制芯片开发的高速SATA固态硬盘,其连续存取速度最高达200MB/sec,容量可达128GB,相较于目前市面上连续存取速度约50~60MB/sec的SATA接口的SSD,Apacer目前可是足足快了2~3倍!不过目前固态硬盘价格还高高在上,尚未普及到DIY市场。

SSD的存储介质分为两种,一种是采用FLASH芯片作为存储介质,另外一种是采用DRAM作为存储介质。使用FLASH芯片作为存储介质的固态硬盘,可以被广泛应用到笔记本硬盘、存储卡、U盘等。另外一种就是采用DRAM作为存储介质的SSD,目前应用范围较窄。它仿效传统硬盘的设计、可被绝大部分操作系统的文件系统工具进行卷设置和管理,并提供工业标准的PCI和FC接口用于连接主机或者服务器。采用FLASH芯片作为固态存储器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移动,而且数据保护不受电源控制,能适应于各种环境,但是使用年限不高,适合于个人用户使用。

SSD固态存储器有以下几点优点:

首先,数据存取速度快。根据相关测试:两台电脑在同样配置的电脑下,搭载SSD固态存储器的笔记本从开机到出现桌面一共只用了18秒,而搭载传统硬盘的笔记本总共用了31秒,两者几乎有将近一半的差距。

其次,防震抗摔是SSD的一个特点之一,因为全部采用了闪存芯片,所以SSD固态存储器内部不存在任何机械部件,这样即使在高速移动甚至伴随翻转倾斜的情况下也不会影响到正常使用,而且在笔记本电脑发生意外掉落或与硬物碰撞时能够将数据丢失的可能性降到最小。

再次,固态存储器工作时静音(固态存储器因为没有机械马达和风扇,工作时噪音值为0分贝)、发热量小、散热快。第四,固态存储器在重量方面更轻,与常规1.8英寸硬盘相比,重量轻20-30克,减少的重量有利于移动设备的携带。

SSD固态存储器的不足:

固态存储器不足之处在于数据的可恢复性,一旦在硬件上发生损坏,如果是传统的磁盘或者磁带存储方式,通过数据恢复也许还能挽救一部分数据。但是如果是固态存储,一但芯片发生损坏,要想在碎成几瓣或者被电流击穿的芯片中找回数据那几乎就是不可能的。当然这种不足也是可以牺牲存储空间来弥补的,主要用RAID 1来实现的备份,和传统的存储的备份原理相同。但是由于目前SSD的成本较高,采用这种方式进行备份将会进一步加强产品成本。

官方观点:

国内存储装置厂商宇瞻(Apacer)日前与国际内存大厂三星(Samsung)联袂发表固态硬盘(SSD, Solid State Disk)的发展趋势。

三星资深经理Do Geun Kim表示:不论就省电、效能等项目来看,固态硬盘的表现都优于传统硬盘,前者之所以还未在储存媒体市场大放异彩症结仅在于成本。但是预计到了2009年末、2010年初,固态硬盘即可望吃掉60GB以下容量的硬盘市场。

虽然60GB在笔记型计算机市场已经是入门的储存容量,但是三星认为除此以外的市场还大有可为,例如UMPC、百元计算机、可携式多媒体播放器等。根据三星的预计,固态硬盘在行动装置的市场渗透率,将从目前的1.32%,至2009年成长至18.82%。数量从840万个成长至32亿5600万个。

同时,日立技术支持协理蔡正平也指出:在一寸硬盘市场中,闪存的确来势汹汹。但是电脑使用者追求的是大容量。“至少五年之内,固态硬盘不会取代传统硬盘。

小编观点:

不管是传统硬盘制造商,还是致力于发展新兴SSD硬盘的厂家都不可否认的是固态硬盘在诸多方面相对于传统盘片硬盘的优势,相信随着闪存产品制造成本的日渐降低,总有一天固态硬盘会完全取代现在盘片硬盘的地位。

‘肆’ 机械硬盘未来是否会被固态硬盘取代

要是机械硬盘还这么不思进取,单碟20T的硬盘到现在也不拿出来,被替代也怪不得谁了。

‘伍’ 将来硬盘会被什么取代啊

至少2010年的计划仍然是温彻斯特硬盘 不过容量全面改成T了

IBM和其它有些厂家在研发芯片硬盘 已经有原型产品了 但是仍然有很多技术问题未被解决
------------------------------------------------------------
所谓的固态硬盘应该就是闪存盘 国内某品牌已经有64G的产品了 40G未够班还

闪存盘至少从目前看来不可能取代硬盘 传输速度和容量都远远不够 成本相对于硬盘来说也太高

虽然目前4G的闪存盘降到了300多 但是看看400人民币能买到多大的硬盘 就明白了

‘陆’ 硬盘的发展史

1、1956年,IBM的IBM 350 RAMAC是现代硬盘的雏形,它相当于两个冰箱的体积,不过其储存容量只有5MB。1973年IBM 3340问世,它拥有“温彻斯特”这个绰号,来源于他两个30MB的储存单元,恰是当时出名的“温彻斯特来福枪”的口径和填弹量。至此,硬盘的基本架构被确立。
2、1980年,两位前IBM员工创立的公司开发出5.25英寸规格的5MB硬盘,这是首款面向台式机的产品,而该公司正是希捷(SEAGATE)公司。
3、80年代末,IBM公司推出MR(Magneto Resistive磁阻)技术令磁头灵敏度大大提升,使盘片的储存密度较之前的20Mbpsi(bit/每平方英寸)提高了数十倍,该技术为硬盘容量的巨大提升奠定了基础。1991年,IBM应用该技术推出了首款3.5英寸的1GB硬盘。
4、1970年到1991年,硬盘盘片的储存密度以每年25%~30%的速度增长;从1991年开始增长到60%~80%;至今,速度提升到100%甚至是200%,从1997年开始的惊人速度提升得益于IBM的GMR(Giant Magneto Resistive,巨磁阻)技术,它使磁头灵敏度进一步提升,进而提高了储存密度。
5、1995年,为了配合Intel的LX芯片组,昆腾(Quantum)与Intel携手发布UDMA 33接口——EIDE标准将原来接口数据传输率从16.6MB/s提升到了33MB/s 同年,希捷开发出液态轴承(FDB,Fluid Dynamic Bearing)马达。所谓的FDB就是指将陀螺仪上的技术引进到硬盘生产中,用厚度相当于头发直径十分之一的油膜取代金属轴承,减轻了硬盘噪音与发热量 。
6、1996年,希捷收购康诺(Conner Peripherals)。
7、1998年2月,UDMA 66规格面世 。
8、2000年10月,迈拓(Maxtor)收购昆腾。
9、2003年1月,日立宣布完成20.5亿美元的收购IBM硬盘事业部计划,并成立日立环球储存科技公司(Hitachi Global Storage Technologies, Hitachi GST)。
10、2005年日立环储和希捷都宣布了将开始大量采用磁盘垂直写入技术(perpendicular recording),该原理是将平行于盘片的磁场方向改变为垂直(90度),更充分地利用的储存空间。
11、2005年12月21日, 硬盘制造商希捷宣布收购迈拓(Maxtor)。
12、2007年1月,日立环球储存科技宣布将会发售全球首只1Terabyte的硬盘,比原先的预定时间迟了一年多。硬盘的售价为399美元,平均每美元可以购得2.75GB硬盘空间。
13、2007年11月,Maxtor硬盘出厂的预先格式化的硬盘,被发现已植入会盗取在线游戏的帐号与密码的木马。
未来的发展趋势:
希捷存储新技术:2009年出2500G硬盘。
硬盘记录密度越大就可以实现越大的磁盘容量,希捷最近发布的160GB 5400rpm 2.5英寸垂直纪录笔记本硬盘的纪录密度是每平方英寸135Gbits,东芝最新展示的2.5英寸硬盘每平方英寸纪录密度是188Gbits,而在加州硅谷的IDEMA DiSKON展会上,希捷展示了1种磁记录设备,每平方英寸可以纪录421Gbits数据!
据国外媒体报道,日立日前宣布,将于2010年推出5TB(5120G)硬盘,从而向新兴的固态硬盘发起挑战。 如今,固态硬盘逐渐蚕食传统硬盘业务, 尤其是在笔记本电脑市场。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传统硬盘将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硬盘专家日立的做法是,尽可能提升硬盘的存储空间。据悉,日立计划于2010年推出5TB 3.5英寸商用硬盘。该硬盘采用了电流正交平面垂直巨磁阻(CPP-GMR)技术,使每平方英寸的存储密度达到1TB。

‘柒’ 未来的笔记本硬盘是什么样的

TOSHIBA机王:S5205笔记本电脑各个部分的性能,现在都已经和台式电脑不相伯仲.CPU?迅驰架构的PENTIUM-M CPU在更加节电的同时也获得了更好的性能,并不比P4要差多少.内存?台机的DDR内存在笔记本上已经广泛应用,而且最大的已经可以支持到2G,如果有 这么大的单条内存的话,而且笔记本使用的内存要比台式电脑的内存更为小巧和节电,甚至有了MICRO-DIMM的微型内存.主板芯片组上则是几乎和主流台 式电脑同步,855芯片组是迅驰架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显卡?NVIDIA和ATI分别针对笔记本开发了GEFORCE4 GO 460和MOBILE RADEON9000甚至是9000GL这些高端的笔记本专用显示芯片,显示性能不遑多让,完全胜任现时任何主流图形制作软件的工作需要.种种迹象似乎都在说明,笔记本电脑已经可以代替台式电脑. 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笔记本电脑的各项技术都在不断进步,给笔记本性能带来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惟有这个硬盘是一直没有长足的进步,现在转速从4200提升 到7200,而台式电脑硬盘的转速早已经达到7200转,甚至有超过10000转的。容量方面,笔记本硬盘虽然也有了一定的提高,最大可以达到80G,但 是离台机硬盘的最大容量还有一定距离,已经很不容易。但是这样的提升带来了很多的副作用.1、笔记本的发热量增大了,带来了潜在的不稳定因素;2、功耗增 大了.转速高,意味着需要更多的电能,缩短了电池的续航时间,而且硬盘的转速高,防震性能就要差了,如果不做些有效的保护措施,并且使用的时候加倍小心, 很容易就造成损伤,轻则数据丢失,重则完全损坏,无法使用,造成的损失无法估计。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笔记本电脑的最大好处就是它的便携和移动性,所以厂商在设计的时候都力求把笔记本做得更加轻薄,便于携带。而这种从传统台 机硬盘发展起来的硬盘,虽然体积已经比普通硬盘要小、薄很多,但是在厚度上还是不小的。设计笔记本的时候由于这个厚度的制约,几乎已经没有办法突破厚度的 极限。为了把笔记本做得更轻更薄,厂商们使出了各种手段, 东芝(TOSHIBA) 不惜改变工业标准,重新设计了1.8寸的笔记本硬盘,代号MK2018GAH。并且把这个硬盘安装在他们期下的PORTEGE2000系列笔记本中,终于 实现了世界最薄的目标,但是实际使用证明,这块硬盘的性能并不好,影响了笔记本的整体性能,这个牺牲也未免太大了,有点现在女孩子为了减肥连命都不要的感 觉。而且随之带来的问题就是非标准的接口,在TOSHIBA没有推出更大容量的该系列硬盘前,无法升级扩容的问题。从目前来看,这个设计的效果并不好。 看这张TOSHIBA小型硬盘与普通笔记本硬盘以及台式电脑硬盘的对比图。

‘捌’ 未来的硬盘

现在最新的就是固态硬盘吧,700m\s,
比7200转的硬盘快10倍,但是目前没有大容量的,而且价格不便宜。

现在已经有15000转的硬盘了,楼上还估计在2010年,看来最新资讯接触得不多啊,而且我现在用的硬盘已经是2TB(两个一T的)了,我是做非编的,对硬盘要求忒大,

‘玖’ 请问下电脑硬盘的未来走向

就是
转速是限制硬盘的最大瓶颈!
我想未来的硬盘
在提高容量的同时
应该努力提高转数
硬盘缓存就是解决转数不够
而诞生的!这个也是好东西!
未来的硬盘
我来幻想一下!100TB
10万转
1G缓存
哈哈!无敌了

‘拾’ 现在硬盘的接口有几种 那种是主流 未来趋势怎么样

常见的硬盘接口分为IDE、SCSI、SATA、mSATA、M.2、SATA Express、PCI-E及U.2等。
IDE的英文全称为“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即“电子集成驱动器”,代表着硬盘的一种类型,但在实际的应用中,人们也习惯用IDE来称呼最早出现IDE类型硬盘ATA-1,这种类型的接口随着接口技术的发展已经被淘汰了。
SCSI的英文全称为“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并不是专门为硬盘设计的接口,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小型机上的高速数据传输技术。SCSI接口具有应用范围广、多任务、带宽大、CPU占用率低,以及热插拔等优点,但较高的价格使得它很难以普及。
SATA(Serial ATA)口的硬盘又叫串口硬盘,Serial ATA采用串行连接方式,串行ATA总线使用嵌入式时钟信号,具备了更强的纠错能力,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串行接口还具有结构简单、支持热插拔的优点。
mSATA是新的控制器,可以让SATA技术整合在小尺寸的装置上。mSATA也提供了和SATA接口标准一样的速度和可靠性。
M.2原名是NGFF接口,这是为超极本(Ultrabook)量身定做的新一代接口标准,主要用来取代mSATA接口。从规格尺寸上和传输性能上讲,这种接口要比mSATA接口好很多。M.2接口能够同时支持PCI-E通道以及SATA,前者在提高速度方面更轻松。如今的M.2接口全面转向PCI-E 3.0 x4通道,理论带宽达到了32Gbps。该接口还支持NVMe标准,和现在的AHCI比较起来,通过新的NVMe标准,在性能提升方面非常明显。
PCI-E接口(采用和显卡一样的接口),PCI-E接口优势可以说非常明显。在这两年,PCI-E硬盘才开始在高端消费市场流行起来。
SATA Express接口由SATA 6Gbps接口改造而来。不过从目前市场占有率来看,该产品还有很长一段普及之路。该产品做得唯一比较明智的地方就是向下兼容了SATA 6Gbps接口。
U.2接口的别称是SFF-8639,不但能支持SATA-Express规范,还能兼容SAS、SATA等规范。因此大家可以把它当作是四通道版本的SATA-Express接口,它的理论带宽已经达到了32Gbps,与M.2接口毫无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