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组建Raid SATA双硬盘系统!~
第一步
首先要备份好硬盘中的数据。很多用户都没有重视备份这一工作,特别是一些比较粗心的个人用户。创建raid对数据而言是一项比较危险的操作,稍不留神就有可能毁掉整块硬盘的数据,我们首先介绍的raid 0更是这种情况,在创建raid 0时,所有阵列中磁盘上的数据都将被抹去,包括硬盘分区表在内。因此要先准备好一张带fdisk与format命令的windows 98启动盘,这也是这一步要注意的重要事项。
第二步
将两块硬盘的跳线设置为master,分别接上升技kt7a-raid的ide3、ide4口(它们由主板上的highpoint370芯片控制)。由于raid 0会重建两块硬盘的分区表,我们就无需考虑硬盘连接的顺序(下文中我们会看到在创建raid 1时这个顺序很重要)。
第三步
对bios进行设置,打开ata raid controller。我们在升技kt7a-raid主板的bios中进入integrated peripherals选项并开启ata100 raid ide controller。升技建议将开机顺序全部改为ata 100 raid,实际我们发现这在系统安装过程中并不可行,难道没有分区的硬盘可以启动吗?因此我们仍然设置软驱作为首选项。
第四步
接下来的设置步骤是创建raid 0的核心内容,我们以图解方式向大家详细介绍:
1.系统bios设置完成以后重启电脑,开机检测时将不会再报告发现硬盘。
2.磁盘的管理将由highpoint 370芯片接管。
3.下面是非常关键的highpoint 370 bios设置,在highpoint 370磁盘扫描界面同时按下“ctrl”和“h”。
4.进入highpoint 370 bios设置界面后第一个要做的工作就是选择“create raid”创建raid。
5.在“array mode(阵列模式)”中进行raid模式选择,这里能够看到raid 0、raid 1、raid 0+1和span的选项,在此我们选择了raid 0项。
6.raid模式选择完成会自动退出到上一级菜单进行“disk drives(磁盘驱动器)”选择,一般来说直接回车就行了。
7.下一项设置是条带单位大小,缺省值为64kb,没有特殊要求可以不予理睬。
8.接着是“start create(开始创建)”的选项,在你按下“y”之前,请认真想想是否还有重要的数据留在硬盘上,这是你最后的机会!一旦开始创建raid,硬盘上的所有数据都会被清除。
9.创建完成以后是指定boot启动盘,任选一个吧。
按“esc”键退出,当然少不了按下“y”来确认一下。
highpoint 370 bios没有提供类似“exit without save”的功能,修改设置后是不可逆转的。
第五步
再次重启电脑以后,我们就可以在屏幕上看到“striping(raid 0)for array #0”字样了。插入先前制作的启动盘,启动dos。打开fdisk程序,咦?怎么就一个硬盘可见?是的,raid阵列已经整个被看作了一块硬盘,对于操作系统而言,raid完全透明,我们大可不必费心raid磁盘的管理,这些都由控制芯片完成。接下来按照普通单硬盘方法进行分区,你会发现“这个”硬盘的容量“变”大了,仔细算算,对,总容量就是两块硬盘相加的容量!我们可以把raid 0的读写比喻成拉链,它把数据分开在两个硬盘上,读取数据会变得更快,而且不会浪费磁盘空间。在分区和格式化后千万别忘了激活主分区。
第六步
选择操作系统让我们颇费周折,highpoint370芯片提供对windows 98/nt/2000/xp的驱动支持,考虑到使raid功能面向的是相对高级的用户,所以我们选择了对新硬件支持更好的windows xp professional英文版(采用英文版系统主要是为了方便后面的winbench测试,大家自己使用raid完全可以用中文版的操作系统),windows 2000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硬件支持方面显然不如windows xp professional。
第七步
对于采用raid的电脑,操作系统的安装和普通情况下不一样,让我们看看图示,这是在windows xp完成第一步“文件复制”重启以后出现的画面,安装程序会以英文提示“按下f6安装scsi设备或raid磁盘”,这一过程很短,而且用户往往会忽视屏幕下方的提示。
按下f6后出现安装选择,选择“s”将安装raid控制芯片驱动,选择“enter”则不安装。
按下“s”键会提示插入raid芯片驱动盘。
键入回车,安装程序自动搜索驱动盘上的程序,选择“winxp”那一个并回车。
如果所提供的版本和windows xp profesional内置的驱动版本不一致,安装程序会给出提示让用户进行选择。
按下“s”会安装软盘所提供的而按下“enter”则安装windows xp professional自带的驱动。按下“s”后又需要确认,这次是按“enter”(这个……确认太多了,呵呵)。接下来是正常的系统安装,和普通安装没有任何区别。
raid 0的安装设置我们就介绍到这里,下面我们会谈谈raid 1的安装。与raid 0相比,raid 1的安装过程要简单许多,在正确操作的情况下不具破坏性。
2.raid 1的创建
虽然在原理上和raid 0完全不一样,但raid 1的安装设置过程却与raid 0相差不多,主要区别在于highpoint 370 bios里的设置。为了避免重复,我们只向大家重点介绍这部分设置:
进入highpoint 370 bios后选择“create raid”进行创建:
1.在“array mode”上点击回车,在raid模式选择中选择第二项“mirror(raid 1)for data security(为数据源盘创建镜像)”。
2.接着是源盘的选择,我们再次提醒用户:务必小心,不要选错。
3.然后是目标盘的选择,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镜像盘或备份盘。
4.然后开始创建。
5.创建完成以后bios会提示进行镜像的制作,这一过程相当漫长。
6.我们用了大约45分钟才完成60gb的镜像制作,至此raid 1创建完成。
raid 1会将主盘的数据复制到镜像盘,因此在构建raid 1时需要特别小心,千万不要把主盘和镜像盘弄混,否则结果将是悲剧性的。raid 1既可在两块无数据的硬盘上创建,也能够在一块已经安装操作系统的硬盘上添加,比raid 0方便多了(除了漫长的镜像制作过程)。创建完成以后我们试着将其中一块硬盘拔下,highpoint370 bios给出了警告,按下“esc”,另一块硬盘承担起了源盘的重任,所有数据完好无损。
对于在一块已经安装操作系统的硬盘上添加raid 1,我们建议的步骤是:打开bios中的控制芯片→启动操作系统安装highpoint 370驱动→关机将源盘和镜像盘接在ide3、4口→进入highpoint 370 bios设置raid 1(步骤见上文介绍)→重启系统完成创建。 我们对两种raid进行了简单的测试,虽然raid 0的测试成绩让人有些不解,但是实际使用中仍然感觉比单硬盘快了很多,特别是windows xp professional的启动异常迅速,进度条一闪而过。至于传输率曲线出现不稳定的情况,我们估计和平台选择有一些关系,毕竟集成芯片在进行这种高数据吞吐量的工作时非常容易被干扰。不过即使是这样,我们也看到raid 0系统的数据传输率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一度接近60mb/s。与raid 0相比,raid 1系统的性能虽然相对单磁盘系统没有什么明显的改善,但测试中我们发现raid 1的工作曲线显得非常稳定,很少出现波动的情况。
再看看winbench99 2.0中的磁盘测试成绩,一目了然。
对用户和操作系统而言,raid 0和1是透明不影响任何操作的,我们就像使用一块硬盘一样。
⑵ 普通台式电脑如何搭建双硬盘RAID0高速磁盘阵列模式
看主板芯片组,Intel芯片组带R字尾都可以组RAID
⑶ 如何建立双硬盘
操作系统和软件都越来越大,还要经常泡网,看见好东东就DOWNLOAD,原来的硬盘早就不够用了。趁现在的新硬盘容量大、速度快、性能好、价格便宜(想想俺当初的4.3G,2000大元哪,唉,不说也罢!),何不再买一个呢?可是,旧硬盘好端端的,卖了吧,不值几个,放着也是浪费,不如挂个双硬盘吧!这可是个好主意。
挂接双硬盘前,首先要设置好硬盘跳线,硬盘的跳线方法可参考硬盘说明书,不同的硬盘,跳线方法一般也不同。如果一根IDE数据线上只接唯一的一个IDE设备(例如硬盘、光驱、ZIP或MO等),就不需要对这个唯一的IDE设备设置跳线,系统会自动识别这个IDE设备(例如硬盘)的身份。
一般都是将性能好的新硬盘(第一硬盘)设为主盘MA(Master
Device)接在第一个IDE接口(Primary
IDE
Connector)上。至于旧硬盘(第二硬盘),有几种接法:
1.两个硬盘接在同一根硬盘数据线上,则第二硬盘应设为从盘SL(Slave
Device)。
2.第二硬盘接在第二个IDE接口(Secondary
IDE
Connector)上,如果该接口的数据线上只有一个硬盘,也没接光驱,那么,第二硬盘就不用跳线;如果这根数据线上还挂有光驱,一般将第二硬盘和光驱的其中一个设为Master
Device,另一个设为Slave
Device,这由你自己决定。
顺便说一下,在硬盘或光驱上,除了MA、SL跳线外,还有一个CS(Cable
Select,电缆选择)跳线。如果跳线选择为CS有效,该IDE设备的主、从身份就由硬盘数据线决定。一般来说,连接在硬盘数据线中间插头上的盘是主盘,连接在硬盘数据线末端插头上的盘是从盘。但是,光有CS跳线还不行,还需要对普通的40芯硬盘数据线进行改造,即:从带颜色的一边数起,把在两个主、从盘插头之间的第28根线切断,注意一定不要切断其它线,这样就可以配合CS跳线作为一条专用硬盘数据线。当需要交换主、从盘身份时,只要把这条硬盘数据线接硬盘的两个插头对调一下即可,而不必把硬盘拆卸下来重新跳线。这对于双硬盘接在同一根数据线上、需要变换硬盘主、从设置的朋友来说,是很方便的。
安装双硬盘,不能不说“盘符交错”问题。什么是“盘符交错”呢?举个例子吧。假设你的第一硬盘原来有C、D、E三个分区,分别标记为C1、D1、E1,第二硬盘有C、D两个分区,分别标记为C2、D2。一般情况下,安装双硬盘后,硬盘分区的顺序将为C-C1,D-C2,E-D1,F-E1,G-D2,你看,原来第一硬盘的D、E分区变成了E、F盘,在C、E盘之间嵌入了第二硬盘的C分区,这就是“盘符交错”。“盘符交错”会引起安装双硬盘以前原有的软件、链接等因路径错误而无法正常工作。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避免“盘符交错”。
1.如果两块硬盘上都有主DOS分区,可在CMOS中只设置第一硬盘,而将第二硬盘设为None,这样,在Windows或Linux系统中就会按IDE接口的先后顺序依次分配盘符,从而避免“盘符交错”,而且也不会破坏硬盘数据。这样做的好处还有,如果在两块硬盘的主DOS分区分别装有不同的操作系统,可以通过改变CMOS设置激活其中的一个硬盘,屏蔽另一个硬盘,从而启动相应的操作系统。缺点是:在纯DOS下无法看到被CMOS屏蔽的硬盘。
2.只在第一硬盘上建立主DOS分区(当然还可以有其它逻辑分区),而将第二硬盘全部划分为扩展分区,然后再在其中划分逻辑分区,就可以彻底避免“盘符交错”了。当然,对第二硬盘分区前,要备份好你的数据哦!可以先用方法1安装好双硬盘,再把重要数据备份到第一硬盘上,最后对第二硬盘重新分区
⑷ 两块硬盘组建两个独立系统
要实现你的目的是可行的,但是操作有点繁琐,具体要看你主板的CMOS。步骤如下:
1、先安装A硬盘,装操作系统
2、取下A,装上B装操作系统
3、装上A和B,在启动的时候按(Esc)键,会跳出对话框(主板不同,按键可能不同,但AMD平台多是Esc键),让你选择启动的盘符,包括你两硬盘和光盘,你用方向键选择后回车即可
上面步骤可以实现选择用A或者B启动,但是两盘可以互访,适用于你用两操作系统,共享数据。如果你要两盘不能互访,就是你用A启动看不到B,用B启动看不到A,这需要你启动的时候进去CMOS,关掉不用的盘符,然后再启动,所以说操作比较繁琐,除此以外,别无他法。
⑸ 求救,怎么搭建双硬盘
1、你朋友机器和你的机器配置不同,因此他的硬盘放到你的机器上不会正常启动的。
2、你应该用你的硬盘启动,他的硬盘设置位从盘,这样会提示发现新硬件,然后你的“我的电脑”里面会多出几个分区,你拷贝文件就可以了。
3、如果你朋友的串口硬盘插上后没有被识别,检查硬盘的数据线和电源线连接是否正常,特别是电源线,你的电源有串口硬盘的电源接口吗?同时在BIOS里面检查一下串口SATA是否启用了,没有的话启用它。
⑹ 组建RAID0等于双硬盘
容量等于双硬盘,但是硬盘的读写速度是双硬盘的两倍
⑺ 关于双硬盘搭建问题
一般来说,硬盘出厂时默认的设置是作为主盘,当只安装一个硬盘时是不需要改动的;但当安装多个硬盘时,就需要对硬盘跳线重新设置了。硬盘上的跳线比较简单,其跳线位置多在硬盘后面数据线接口和电源线接口之间(如图7)。
图7 硬盘跳线 图8 硬盘表面的跳线说明
在硬盘表面还有关于跳线设置的说明,以希捷硬盘为例(如图8),
主要有四种设置方式:“Master or Single drive”(表示设置硬盘为主盘或该通道上只单独连接一个硬盘,即该硬盘独占一个IDE通道,这个通道上不能有从盘)、
“Drive is Slave”(表示当前硬盘为从盘)、
“Master with a non-ATA compatible slave”(表示存在一个主盘,而从盘是不与ATA接口硬盘兼容的硬盘,这包括老式的不支持DMA33的硬盘或SCSI接口硬盘)、
“Cable Select”(使用数据线选择硬盘主从,此方式利用经过特殊处理的数据线来设定主盘和从盘,第28根数据线为选择线,有则为主盘,无则为从盘。真正支持这种功能的数据线,市场很少见到)
小提示:硬盘跳线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不同品牌的硬盘,跳线的设置方法可能会有所不同。通常我们都可以在硬盘的线路板上、硬盘正面或IDE接口旁边上找到跳线说明图示
⑻ 关于组建双硬盘。
如何进行双硬盘安装
--------------------------------------------------------------------------------
2004-05-25
前些日子,趁着硬盘降价,一咬牙买了块昆腾10.2GB硬盘,和原来的1.6GB西捷硬盘做双硬盘。经过一番折腾,总算安装成功了。其实,安装双硬盘看似一件简单的工作,却也有不少讲究的地方,下面就让我细细道来。
主从盘的设置
在装双硬盘前,首先应确定机箱中是否还有装第二硬盘的位置,若只有5寸槽的位置,则需要先准备一固定架。另外,还要确定一下电源插头、功率是否足够。在一条排线上装两个硬盘时,应将两块硬盘按自己的意愿分别设置成主盘和从盘,这样安装后才能正常使用。主、从盘的设置可按以下两种方法进行。
1.由硬盘跳线器设置
所有的IDE设备包括硬盘都使用一组跳线来确定安装后的主、从状态。硬盘跳线器大多设置在电源联接座和数据线联接插座之间的地方(也有设在电路板上的),通常由3组(6或7)针或4组(8或9)针再加一个或两个跳线帽组成。另外,在硬盘正面或反面一定还印有主盘(Master)、从盘(Slave)以及由电缆选择(Cableselect)的跳线方法。
各类硬盘的跳线方法和标记说明大同小异,比如昆腾硬盘的跳线器通常有9针4组,其中一根叫“Key",用于定位以便用户正确识别跳线位置。
2.由硬盘跳线器和40芯特制硬盘线配合确定
这种主、从盘的设置是先将硬盘跳线设置在“电缆选择有效”后,然后再根据需要将主、从盘联接在对应的硬盘线插头上。硬盘主、盘状态的设置取决于硬盘与硬盘线的联接插头。通常联接硬盘线中段插头的盘是主盘,联接在硬盘线尽头插头上的盘就是从盘。采用这种方法设置主、从盘时,必须将联接在同一条硬盘线的所有IDE接口设备(包括光驱等)跳线器设置在“电缆选择”位置。
能决定硬盘主、从盘状态40芯硬盘线是特制的。制作方法是将普通40芯硬盘线的第28根线(从第1根红线或其它标记开始数)在两个硬盘插头之间的位置上切断后做成的,切线时注意不能弄断其它线。使用特制硬盘线确定主、从盘状态的优点是使用方便。当需要交换硬盘主、从状态时只要将联接的硬盘线插头位置对调一下即可,不需要拆下硬盘来重新跳线。
安装双硬盘要注意的问题
1.在新增或升级硬盘时,尽量优先选择品牌相同的硬盘。因为不同品牌硬盘在同一条硬盘线上使用可能会出现兼容问题。如果电脑启动时检测不到或只检测出一块硬盘的情况时,在确认两块硬盘跳线设置都没有错误前提下可先断开原使用的硬盘再重新开机,如果这时电脑能检测出新加硬盘,那么就是两块硬盘兼容有问题。解决方法是将新硬盘放在第二硬盘线上使用。如果必须使用同一硬盘线,那么就将两块硬盘的主、从关系对换一下。
另外,如果新增加的硬盘与光驱等设备一起接在第二硬盘线上时,要注意光驱等设备的主、从盘设置不与新加硬盘相冲突,否则也会出现主板检测不到新增硬盘或者找不到原光驱问题。
2.要注意盘符交错的问题。在多分区的情况下,硬盘分区的排列顺序有些古怪:主硬盘的主分区仍被计算机认为是C盘,而第二硬盘的主分区则被认为是D盘,接下来是第一硬盘的其他分区依次从E盘开始排列,然后是第二硬盘的其他分区接着第一硬盘的最后盘符依次排列。这就有可能导致安装双硬盘后,系统或某些软件的不正常。
要使加第二硬盘后盘符不发生变化,解决的办法有两个:如果你只使用WIN98的话,比较简单,在CMOS中将第二硬盘设为NONE即可,但在纯DOS下不认第二个硬盘。第二种方法是接上双硬盘后,给第二个硬盘重新分区,删掉其主DOS分区,只分扩展分区。这样盘符也不会交错。当然若第一硬盘只有一个分区的话,也不存在盘符交错的问题。此外,某些计算机硬盘厂商,为解决硬盘盘符交错问题提供了一些辅助软件。
3.安装双硬盘后要注意散热,两个硬盘间空隙不能太小,且尽量不要超频。
好了,上面介绍了一些双硬盘安装的经验,希望给广大想安装双硬盘的朋友有点帮助。
请参考
⑼ 组建RAID双硬盘 有什么用
RAID和内存的双通道一个道理
但是组建RAID
速度还是与SSD还是有天与地之差
SSD不一定要用来装东西
用来装好系统
剩余容量用来做
机械硬盘的缓存
这样速度会提升很多
这款主板是支持磁盘阵列的
不过Smart
Response技术是INTEL的AMD的没有这技术
但是就算只用SSD装系统
不做缓存
速度也是比
阵列要快得多的
⑽ 台式机如何组建双硬盘
两块硬盘插上去就可以了 !主板上面的接口本来是就有分1 2 3 4 不需要你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