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硬盘5400转和7200转有什么区别
转速决定硬盘的速度。而常见的键盘转速只有两种,分别为5400转和7200转,而5400转和7200转区别是什么呢?小编就详细分享给大家。
我们对电脑是非常熟悉的,而电脑的重要硬件之一硬盘,我想知道的人并不是很多,而硬盘主要是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和文件的地方。
大部分人对硬盘的衡量只通过大小,这个判断是不全面的,而对于硬盘判断的指标除了自身的容量外就是其内部电机主轴的旋转速度,也就是我们平日俗称的硬盘转速。
硬盘转速5400和7200区别:
硬盘转速是决定内部传输率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到用户的日常数据储存。所以转速越快,硬盘寻找文件的速度就越快,也就意味着传输速度越快。
更加透彻的来说,目前大部分笔记本电脑所采用的机械式硬盘均是依靠主轴的马达带动盘片高速旋转以产生浮力,使磁头漂浮在盘片上方,要将所要存取数据的扇区带到磁头下方,转速越快则等待时间也就越短,从而也就意味了高效率的工作。
一般来说7200转比5400转硬盘肯定在不同程度提高了电脑的性能,硬盘工作时运行的速度越快,耗功方面则会越大,散热也会比较低转速的要高出不少。同配置笔记本,7200转的硬盘的温度要比5400转的要高,读写速度也比较快。7200转硬盘相比5400转硬盘,在传输速率上可以更好的满足用户的需求。
一个7200(转/每分钟)的硬盘,每旋转一周所需时间为60×1000÷7200=8.33毫秒,则平均旋转延迟时间为8.33÷2=4.17毫秒(平均情况下,需要旋转半圈)。
按照同样的计算方法,一个5400(转/每分钟)的硬盘,平均旋转延迟时间为60×1000÷5400÷2=5.56毫秒。二者相比,7200转理论上比5400转快15%,但是实际速度只比后者提高了不到百分之十,离很多人预想的三分之一相距甚远。
硬盘转速如何定义:
1、在这里"转"指的是转速,是硬盘每分钟的转速;用RPM-Revolutions Per Minute-每分钟的转速表示。
2、一般笔记本转速为:4200RPM、5400RPM、有时候也有7200RPM,一般台式机转速为:7200RPM。
3、高转速的意义:转速大的硬盘有着传输速度快的优点,档次高的硬盘一般都有较高的转速。
4、转速高的缺点主要有,声音较大、寿命较短、热量较高。
㈡ 电脑硬盘的发展简史
从第一块硬盘RAMAC的产生到单碟容量高达666.7GB的硬盘,硬盘经历了以下几代的发展历史:
1956年,IBM的IBM 350 RAMAC是现代硬盘的雏形,它相当于两个冰箱的体积,不过其存储容量只有5MB。
1973年IBM 3340问世,他拥有“温彻斯特”这个绰号,来源于他两个30MB的存储单元,恰是当时出名的“温彻斯特来福枪”的口径和填弹量。至此,硬盘的基本架构被确立。
1980年,两位前IBM员工创立的公司开发出5.25英寸规格的5MB硬盘,这是首款面向台式机的产品,而该公司正是希捷(SEAGATE)公司。
80年代末,IBM公司推出MR(Magneto Resistive磁阻)技术令磁头灵敏度大大提升,使盘片的存储密度较之前的20Mbpsi(bit/每平方英寸)提高了数十倍,该技术为硬盘容量的巨大提升奠定了基础。1991年,IBM应用该技术推出了首款3.5英寸的1GB硬盘
1970年到1991年,硬盘盘片的存储密度以每年25%~30%的速度增长;从1991年开始增长到60%~80%;至今,速度提升到100%甚至是200%,从1997年开始的惊人速度提升得益于IBM的GMR(Giant Magneto Resistive,巨磁阻)技术,它使磁头灵敏度进一步提升,进而提高了存储密度
1989年 世界上第一款固态硬盘出现
1995年,为了配合Intel的LX芯片组,昆腾(Quantum)与Intel携手发布UDMA33接口——EIDE标准将原来接口数据传输率从16.6MB/s提升到了33MB/s 同年。希捷开发出液态轴承(FDB,Fluid Dynamic Bearing)马达。所谓的FDB就是指将陀螺仪上的技术引进到硬盘生产中,用厚度相当于头发直径十分之一的油膜取代金属轴承,减轻了硬盘噪音与发热量
1996年,希捷收购康诺(Conner Peripherals)
1998年2月,UDMA 66规格面世
2000年10月,迈拓(Maxtor)收购昆腾
2003年1月,日立宣布完成20.5亿美元的收购IBM硬盘事业部计划,并成立日立环球存储科技公司(Hitachi Global Storage Technologies, Hitachi GST)
2005年日立环储和希捷都宣布了将开始大量采用磁盘垂直写入技术(perpendicular recording),该原理是将平行于盘片的磁场方向改变为垂直(90度),更充分地利用的存储空间
2005年12月21日, 硬盘制造商希捷宣布收购迈拓(Maxtor)
2007年1月,日立环球存储科技宣布将会发售全球首只1Terabyte的硬盘,比原先的预定时间迟了一年多。硬盘的售价为399美元,平均每美分可以购得27.5MB硬盘空间。
2007年11月,Maxtor硬盘出厂的预先格式化的硬盘,被发现已植入会盗取在线游戏的帐号与密码的木马
㈢ 技术翻倍仅一年 希捷单碟容量发展史
【IT168 评测】在以前的时候,衡量硬盘是否高性能,人们主要看硬盘的容量、转速、缓存这些指标,而现在衡量硬盘的性能,人们就加入了单碟容量这个新指标。作为存储大厂的希捷,在硬盘单碟容量方面究竟为消费者带来什么的体现呢?以下就让IT168为大家回顾这一年来希捷在硬盘单碟容量上的发展情况。
"2008年初,希捷单碟250G硬盘初尝甜头,消费者对硬盘性能指标有新的认识........
希捷在2008年初的时候大举推广单碟250G容量产品,其中希捷7200.12 250G系列更是在市场上出现脱销情况,下面就让大家看看希捷最高性能的单碟250G产品——ST3250410AS 7200.10 250G。这款硬盘首先出现在国外市场,而国外的玩家多对这款硬盘赞誉有加,其中读取性能出色是网友对这款硬盘评价最多的评语。
"相关评测
:“20元换来30%性能提升!16M希捷250G测试
”,“便宜货性能更强!迈拓250G斗希捷250G
”
神秘而高性能的
希捷
ST3250410AS 250G硬盘"如果说希捷7200.10 250G是单碟250G的普及先锋,那么针对企业级的希捷Barracuda ES.2 250G就是希捷单碟250G的王者产品,它可以说一款神秘的高性能单碟250G硬盘产品。
"相关文章
:“比7200.11还猛!32M缓存希捷250G简测
”当时市场上热卖的希捷桌面型硬盘是希捷7200.10 250G、希捷7200.11 500G,其中前者凭借着出色的性能以及平易近人的价格受到消费者的欢迎,而后者由于在性能方面较为突出,也成为当前中高端玩家的首选。既然桌面型的7200.10 250G(注:16M缓存版本的希捷7200.10 250G性能更加猛,大家可参阅本站评测报告“
20元换来30%性能提升!16M希捷250G测试
”)性能如此强大,那么针对企业级用户的Barracuda ES.2系列自然更加令人期待。根据最新消息介绍,针对主流市场的Barracuda ES.2 ST3250310NS 250G即将登陆中国国内市场,而这款硬盘最大卖点在于超大32M缓存、媲美7200.11系列的传输性能、非常诱人的价格。
希捷在单碟250G容量方面尝到甜头之后,就加紧在单碟容量方面进行提升,在2008年4月初的时候,希捷竟然出乎意料之位地推出单碟320G硬盘产品——希捷7200.11系列。这一系列可以算是希捷硬盘发展史上,最具争议性的产品。时至今日,希捷7200.11系列依旧是人们谈论的对象,只不过谈论的内容却是希捷始料不及的.....
"相关文章
:“硬盘终极之王!希捷单碟320G首发测试
”
ST3320613AS 7200.11 320G
凭借着完整的产品线,雄厚的技术背景,再加上收购了迈拓的等等因素,如今的希捷(特指3.5英寸硬盘市场)越来越像Intel,譬如说它们都在各自的市场占据了统治地位。与其他竞争对手相比,希捷的优势在于产品涵括的群体非常广,无论低端用户、主流用户、高端玩家,甚至企业级用户,希捷都在一一提供了相对应的产品。更让对手头痛的是,希捷在每一条产品线当中,都会拿出数款产品来对抗对手,这种产品集团优势慢慢让希捷硬盘成为市场的垄断者......
就在对手还在单碟容量333G身上努力的时候,希捷已经超前地将单碟容量放在500G身上,而在09年1月份的时候,希捷就抢先在中国推出了单碟500G容量硬盘——希捷7200.12系列。最令人意外的是,希捷这一新系列硬盘的最初登场者并非是针对高端市场的TB容量产品,而是主攻主流市场的500G产品。这一新单碟500G硬盘的出现,引发了消费者对希捷的讨论.....
"相关文章
:“单碟500G!希捷7200.12硬盘全球首测
”
希捷7200.12 500G是09年初希捷给消费者的礼物
就在人们习惯使用单碟333G/375G硬盘的时候,希捷悄然将单碟容量提升至500G,而首先推出市场的产品就是全新的希捷Barracuda 7200.12系列,而该系列500G/1TB产品也是同步出现在市场上。究竟单碟提升至500G的7200.12系列能否如人们想象那样,具备极其出色的性价比?鉴于上一代同样具备高单碟容易希捷7200.11系列并未让消费者很满意,所以这一全新单碟500G设计的7200.12系列就值得人们期待,以下的测试报告就让大家从多角度了解7200.12系列硬盘........
单碟500G为希捷带来众多正面的赞誉报道,但同时希捷7200.11系列的负面报道也让这款单碟500G 1TB陷入尴尬的局面。还好的是,希捷7200.12系列终究没有让希捷失望,它的超强性能和平易近人的价格让原本希捷不感冒的消费者重新投回希捷的怀抱........
"相关文章
:“单碟500G!希捷7200.12硬盘全球首测
”、“单碟500G之王!希捷7200.12 1TB震撼到货
”
希捷
7200.12 1TB再度提前上市希捷
7200.12系列的最大卖点是单碟500G容量设计、更加强大的读取写入性能。不过在市场上,消费者能买到的希捷
7200.12系列只有500G。在TB容量硬盘
价格如同大白菜的今天,光有性能而没有容量的希捷
7200.12 500G显得低不成高不就。希捷
7200.12 1TB的及时出现恰好满足人们对高性能大容量硬盘的购买需求,难怪有不少玩家刻意不选购希捷
7200.12 500G,而等待希捷
7200.12 1/1.5TB的到来。由于
希捷
7200.12 500G的高性能表现实在让人印象深刻,所以不少人对希捷
7200.12 1TB期望值很高。究竟它是否如同门兄弟希捷
7200.12 500G一样表现强悍,还是虚有其表呢?以下IT168就为大家带来最详尽的希捷
7200.12 1TB ST31000528AS测试......从单碟250G到单碟500G,希捷仅仅用一年的时间,而这一年时间当中,消费者切实感受到单碟容量带来的好处。在单碟500G容量已经热卖了数个月时间之后,有消费者开始关心下一代单碟容量硬盘究竟在什么时候到来。究竟是单碟640G,还是单碟750G,还是单碟1TB呢?各位硬盘玩家,不妨发挥你的想象,猜猜下一代单碟硬盘的容量大小。
单碟500G说不定很快就给新单碟容量硬盘取代
观点:希捷的发展计划经常变化,最新的单碟容量硬盘说不定很快就出现在大家面前。究竟下一代单碟容量硬盘会是怎么样呢?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希捷的表现......
㈣ 日立和西部数据的硬盘哪个更好
现在日立已经被西部数据收购了,已经是一家了,还是建议选择西部数据的硬盘,做工和质量更好些。
日立环球存储科技公司创立于2003年,它是基于IBM和日立就存储科技业务进行战略性整合而创建的。存储业务是日立的五项核心业务之一,引进先进的技术及雄厚的资金是其业务发展及利润增长的重要因素。
2011年3月8日,西部数据宣布以总价值大约43亿美元的现金和股票收购日立的硬盘业务(在第三个季度完成),从而宣布硬盘市场三足鼎立的时代结束。目前希捷的市值大约在63.2亿美元,西数收购日立之前是84.1亿美元,收购后将远超希捷成为硬盘厂商中的“一哥”。
西数硬盘(WD)是美国西部数据公司生产的硬盘。西部数据公司(Western Digital Corp)全球知名的硬盘厂商。公司始创于1970年,并于1988年开始设计和生产硬盘。总部在美国加州Lake Forest,是历史最悠久的硬盘厂商之一,也是IDE接口的创始者之一。
㈤ 最常见的硬盘品牌有哪些!
硬盘品牌 日立*(世界上最好的笔记本硬盘) 【常见】 IBM是硬盘的发明者也是创造者,拥有许多专利技术。但后来的玻璃盘遭遇到极高的返修率,加之其他种种原因,迫使风靡一时IBM硬盘退出了市场。而日立公司便收购了IBM的存储事业部,并在2003年1月正式推出全新的硬盘品牌,也就是今天的日立硬盘。虽然日立硬盘目前在国内市场表现一般,但谁也不能忽视它的背景与实力。日立目前主要有沿用IBM硬盘编号的180GXP系列和全新推出的7K250系列。两个系列均采用了铝合金盘片、GMR磁头和液态轴承马达,区别在于180GXP采用单碟容量60G的盘片,而7K250系列采用了单碟容量80G的盘片。 希捷(世界上最好的台式机硬盘) 【常见】 希捷公司于1979年创立,总部位于美国加州Scotts Valley,2000年希捷主动从股市退出,成为私人公司,产品主要包括SCSI与IDE硬盘、磁带机与网络存储设备。在今年第四财季报表中,收入高达到27.4亿美元,是无可非议的硬盘业界老大。希捷公司对技术的开发相当看重,今年研发费用高达9亿美元。不过,与其他公司一样,其特有技术主要针对于硬盘的保护与噪音的抑制。 西部数据(WD)(世界上最稳定最畅销的台式机/笔记本硬盘) 【常见】 WD公司始创于1970年,总部在美国加州Lake Forest,是历史最悠久的硬盘厂商之一,也是IDE接口的创始者之一。WD公司在1999年退出SCSI市场后主攻IDE领域,2001年下半年6个月销售额为10.15亿美元,并且保持着3300万美元的盈利。WD公司是一个不擅于宣传的公司,让人能记得住的特有技术屈指可数,其实WD的技术实力是不容小看的,其硬盘性能长期处于高水平肯定有先进技术的支持。 东芝(TOSHIBA)(世界上最小、最先进的硬盘) 世界硬盘产业内,传统的希捷、迈拓。西数、三星大家都耳熟能详了,但是专注于笔记本用途的2.5英寸以下尺寸的硬盘厂商东芝来说,许多DIY玩家可能只听过名字而比较少接触。其实,东芝在小尺寸硬盘方面无可争议的属于领导者的地位,从2.5英寸。1.8英寸到0.85英寸硬盘的推出,时期在小尺寸硬盘在笔记本电脑与消费电子方面业绩非常不错。 富士通FUJITSU 作为全球几大硬盘制造厂商之一的富士通(Fujitsu),其产品虽然不像希捷和迈拓那样为人所熟知,但它在硬盘领域的地位一直以来都十分稳固。 稍有资历的用户相信对富士通硬盘并不会感到陌生, 因为直到富士通在几年前宣布退出桌面市场和零售市场,富士通硬盘才开始“退居幕后”,全力充当服务器和笔记本厂商的OEM。但对于使用笔记本电脑的用户而言,富士通的笔记本硬盘还是随处可见的,就连和另一笔记本硬盘厂商日立有密切关系的IBM,在ThinkPad上也会采用富士通的产品,其实力可见一斑。 三星SAMSUNG 1938年3月三星公司成立于韩国大丘,起初是一家糖业厂商后来逐步转型为一家电子公司。2001年销售总额达到249.66亿美元,是韩国最的电子厂商之一。三星的硬盘事业起步于1989年,当时涉猎面很广,从笔记本电脑硬盘到SCSI硬盘应有尽有,但由于种种原因,最后只集中精力发展IDE硬盘。三星硬盘在业界的地位相对来说并不高,基本属于技术采用者的角色,不过三星针对硬盘的噪音与可靠性也开发了自己的专用技术。 迈拓Maxtor Corporation 世界上信息存储方案供应商中佼佼者,成立于1982年,总部位于加洲的Milpitas,全球员工大约6500人.Maxtor在NASDAQ上市,代号MXTR.1999年公司销售额近25亿美元,在2000年第一季度,其硬盘驱动器发货量达660万台,而其中大部分为三至四盘片产品.公司的快速发展,主要归功于灵活的高声策略、优异产品质量、强大技术实力以及令人称心如意的客户支持. 世界越来越数字化,存储所有数字数据的需要也日益增长。Maxtor提供一个最广泛的可靠存储产品产品线去存储这个数字化世界。Maxtor产品无论在家庭、办公室还是大型企业都随处可见。 Maxtor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硬盘存储产品和解决方案的供应商之一。 是业界磁介质产品的领导
㈥ ithink 的移动硬盘怎么样 性价比和 公司历史和发展的角度来说下喽
说实在的,个人认为不怎么样,虽然它是一个很有历史的品牌,但是它的硬盘生产被迈拓收购了,后来又被西数收购了,它现在其实也只是一个组装硬盘的品牌,卖这么贵,谈何性价比 。。。。
㈦ 硬盘是什么
硬盘是电脑主要的存储媒介之一,由一个或者多个铝制或者玻璃制的盘片组成。盘片外覆盖有铁磁性材料。
硬盘有固态硬盘(SSD盘,新式硬盘内有sata固态、m.2固态、pci-e固态,而m.2固态又有nvme的m.2和sata的m.2)、机械硬盘(HDD传统硬盘内有3.5寸、2.5寸的,还有5400转和7200转)
㈧ 硬盘的发展史
1、1956年,IBM的IBM 350 RAMAC是现代硬盘的雏形,它相当于两个冰箱的体积,不过其储存容量只有5MB。1973年IBM 3340问世,它拥有“温彻斯特”这个绰号,来源于他两个30MB的储存单元,恰是当时出名的“温彻斯特来福枪”的口径和填弹量。至此,硬盘的基本架构被确立。
2、1980年,两位前IBM员工创立的公司开发出5.25英寸规格的5MB硬盘,这是首款面向台式机的产品,而该公司正是希捷(SEAGATE)公司。
3、80年代末,IBM公司推出MR(Magneto Resistive磁阻)技术令磁头灵敏度大大提升,使盘片的储存密度较之前的20Mbpsi(bit/每平方英寸)提高了数十倍,该技术为硬盘容量的巨大提升奠定了基础。1991年,IBM应用该技术推出了首款3.5英寸的1GB硬盘。
4、1970年到1991年,硬盘盘片的储存密度以每年25%~30%的速度增长;从1991年开始增长到60%~80%;至今,速度提升到100%甚至是200%,从1997年开始的惊人速度提升得益于IBM的GMR(Giant Magneto Resistive,巨磁阻)技术,它使磁头灵敏度进一步提升,进而提高了储存密度。
5、1995年,为了配合Intel的LX芯片组,昆腾(Quantum)与Intel携手发布UDMA 33接口——EIDE标准将原来接口数据传输率从16.6MB/s提升到了33MB/s 同年,希捷开发出液态轴承(FDB,Fluid Dynamic Bearing)马达。所谓的FDB就是指将陀螺仪上的技术引进到硬盘生产中,用厚度相当于头发直径十分之一的油膜取代金属轴承,减轻了硬盘噪音与发热量 。
6、1996年,希捷收购康诺(Conner Peripherals)。
7、1998年2月,UDMA 66规格面世 。
8、2000年10月,迈拓(Maxtor)收购昆腾。
9、2003年1月,日立宣布完成20.5亿美元的收购IBM硬盘事业部计划,并成立日立环球储存科技公司(Hitachi Global Storage Technologies, Hitachi GST)。
10、2005年日立环储和希捷都宣布了将开始大量采用磁盘垂直写入技术(perpendicular recording),该原理是将平行于盘片的磁场方向改变为垂直(90度),更充分地利用的储存空间。
11、2005年12月21日, 硬盘制造商希捷宣布收购迈拓(Maxtor)。
12、2007年1月,日立环球储存科技宣布将会发售全球首只1Terabyte的硬盘,比原先的预定时间迟了一年多。硬盘的售价为399美元,平均每美元可以购得2.75GB硬盘空间。
13、2007年11月,Maxtor硬盘出厂的预先格式化的硬盘,被发现已植入会盗取在线游戏的帐号与密码的木马。
未来的发展趋势:
希捷存储新技术:2009年出2500G硬盘。
硬盘记录密度越大就可以实现越大的磁盘容量,希捷最近发布的160GB 5400rpm 2.5英寸垂直纪录笔记本硬盘的纪录密度是每平方英寸135Gbits,东芝最新展示的2.5英寸硬盘每平方英寸纪录密度是188Gbits,而在加州硅谷的IDEMA DiSKON展会上,希捷展示了1种磁记录设备,每平方英寸可以纪录421Gbits数据!
据国外媒体报道,日立日前宣布,将于2010年推出5TB(5120G)硬盘,从而向新兴的固态硬盘发起挑战。 如今,固态硬盘逐渐蚕食传统硬盘业务, 尤其是在笔记本电脑市场。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传统硬盘将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硬盘专家日立的做法是,尽可能提升硬盘的存储空间。据悉,日立计划于2010年推出5TB 3.5英寸商用硬盘。该硬盘采用了电流正交平面垂直巨磁阻(CPP-GMR)技术,使每平方英寸的存储密度达到1TB。
㈨ 硬盘发展史
1956年3月IBM推出了第一台硬盘
1973年 IBM推出了采用"温彻斯特"技术的硬盘
1989年 IBM发明了MR磁阻技术
1991年 IBM推出了1GB容量的硬盘
1993年 GMR(巨磁阻磁头技术)推出
㈩ 磁盘的发展历史
在过去的50年中,磁盘驱动器走过了很长的一段路。请跟随我们走过这段历史,回首我们按年度列出的磁盘驱动器发展史上50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从最早推出的产品到各种新技术以及在这中间的一切。
1956年:IBM向客户交付第一台磁盘驱动器RAMAC 305,可存储5MB数据,每MB成本为10000美元。它有2个冰箱那样大,使用50个24英寸盘片。
1961年:IBM发明在空气垫上或“空气支撑物”上“悬浮”的磁盘驱动器磁头。
1963年:IBM推出第一个活动磁盘驱动器1311,拥有6个14英寸盘片,可存储2.6MB数据。
1966年:IBM推出第一个使用缠绕线圈铁氧记录磁头的驱动器。
1970年:通用数据公司(1971年更名为西部数据公司)在加州成立。
1973年:IBM宣布推出第一个现代“温彻斯特”磁盘驱动器3340,使用了密封组件、润滑主轴和小质量磁头。
1978年:第一个RAID(冗余阵列)驱动器诞生。
1979:磁盘制造商希捷科技公司于1979年由Al Shugart挑头创立。
1979:IBM的3370使用了7个直径为14英寸的盘片,存储容量可达571MB。3370也是首款使用薄胶片磁头的磁盘,
1979:IBM的“Piccolo”电脑磁盘使用了6个直径为8英寸的盘片,存储容量可达64MB。
1979:希捷科技公司研发出最早的磁盘接口——ST-506,之后便广泛用于微型计算机中。
1980:IBM发布了当时首个存储容量以GB为单位的磁盘,其大小和一台电冰箱大小差不多,重量为250kg,出售价格为40000美元。
1980:希捷科技公司发布首个大小为5.25英寸的磁盘。
1981:Shugart Associates联手NCR共同研发出一个智能磁盘接口,命名为Shugart Associates Systems Interface (SASI),该接口是SCSI(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的前辈。
1982:Western Digital宣布推出了首个单芯片“温彻斯特”磁盘控制器——WD1010。
1983:Rodime宣布推出了当时首个3.5英寸的磁盘——RO352,它包括有两个盘片,存储容量可达10MB。
1984:Western Digital为IBM PC/AT制造出首个“温彻斯特”磁盘控制卡,并成为了当时的一种工业标准。
1985:Control Data、Compaq Computer和 Western Digital共同合作,并研发出40-pin的IDE接口。IDE是Intelligent Drive Electronics(智慧电子驱动器)的缩写。
1985:磁盘控制器首次整合到磁盘驱动当中。
1985:Quantum(昆腾)发布了Plus Hardcard磁盘,它在无需一个可用的插槽,或单独控制卡的情况下,可再多配置一个磁盘。
1985:Western Digital宣布推出了首款ESDI(Enhanced Small Device Interface,增强型小型设备接口)控制板,它允许容量更大、速度更快的磁盘用于电脑当中。
1986:官方的SCSI规格发布,而苹果电脑公司的Mac Plus也是首台使用该规格的电脑之一。
1988:Prairie Tek宣布推出了220磁盘,这是首个2.5英寸的磁盘,主要是针对初生的笔记本电脑市场推出的。220磁盘使用了两个盘片,存储容量可达20MB。
1988:Connor发布了首个高为1英寸的3.5英寸磁盘,还有磁盘沿袭了这种设计。
1988:Western Digital成功收购Tandon公司,转型为专业的磁盘制造商。
1990:Western Digital发布了其首个3.5英寸的Caviar(鱼子酱) IDE磁盘。
1991:IBM向外界宣布推出了0663 Corsair,这是首款采用感应式薄胶片磁阻(MR)磁头的磁盘。它设计有8个直径为3.5英寸的盘片,存储容量可达1GB。(MR磁头早在1984年就用于IBM的磁盘驱动器。)
1991:Integral Peripherals推出了使用一个直径为1.8英寸的盘片,存储容量可达21MB 的1820 Mustang磁盘。
1992:希捷科技公司首次向外界展示了其2.5英寸的磁盘,在当时给了人们极大的震撼。
1992:希捷科技公司成功的推出了存储容量为2.1GB的Barracuda(酷鱼),这是首个采用7200r/min转速马达的磁盘。
1992:惠普推出了C3013A Kitty Hawk磁盘,使用了两个直径为1.3英寸的盘片,存储容量可达2.1GB。
1994:Western Digital成功研发出Enhanced IDE,这是一个改良版的磁盘接口,并打破了当时528MB存储容量上限的束缚。EIDE同样也允许配置光驱和磁盘驱动器。
1996:IBM成功研发出在1个盘片上可存储100亿比特/英寸的磁盘技术。
1996:希捷科技公司宣布推出了其Cheetah(積架)系列磁盘,这是首个采用10000r/min转速马达的磁盘。
1997:IBM宣布推出了首个采用巨磁阻磁头(GMR)的磁盘——Deskstar 16GP Titan,在三个直径为3.5英寸的盘片上可装配16.8GB的存储容量。
1998:IBM宣布推出了Microdrive(微磁盘),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小的磁盘,一个单一的1英寸盘片的容量可达340MB。
2000:Maxtor(迈拓)成功收购了其竞争对手Quantum的磁盘业务。就当时的情况而言,Quantum是世界上第二大磁盘制造商,仅仅位于希捷技术公司之后。而成功收购了Quantum以后,Maxtor便一举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磁盘制造商。
2000:希捷科技公司发布了首款采用15000r/min转速马达的磁盘——Cheetah X15。
2002:希捷科技公司在磁盘历史又获得了一个第一的称号,这都是因为它发布了Barracuda ATA V Serial ATA磁盘。
2002:希捷科技公司向外界演示了垂直磁性记录技术,每英寸的密度可达100GB。
2002:其实,在2002年有很多技术值得我们去记住,但希捷科技公司成功演示的Heat-Assisted Magnetic Recording(热辅助磁记录,HAMR)技术却格外耀眼,HAMR磁性记录技术采用了激光热辅助设计。
2003:IBM宣布把其数据存储部门出售给日立,IBM由此也结束了在磁盘领域的辉煌历程。
2003:Western Digital推出了首个10000r/min的 SATA磁盘——Raptor(猛禽),存储容量为37GB。该款产品主要是为企业设计的,但是游戏玩家很快就发现,其实把该磁盘用于双磁盘RAID配置中,使得台式电脑的性能会有很大的提升。
2004:东芝宣布推出了世界上首款0.85英寸的磁盘——MK2001MTN,在一个单一的盘片上,存储容量可达2GB。
2005:东芝宣布推出了MK4007 GAL,该磁盘采用了直径为1.8英寸的盘片设计,存储容量为40GB。同时,MK4007 GAL也是首款采用垂直磁性记录设计的磁盘。
2006:希捷科技公司成功收购了Maxtor,使得其在磁盘制造工业的竞争对手再度缩小。
2006:希捷科技公司宣布推出了Momentus 5400.3笔记本电脑磁盘,这是首款采用垂直磁性记录设计的2.5英寸磁盘型号,其存储容量也达到160GB。
2006:希捷科技公司发布了当今世界上存储容量最大的磁盘——Barracuda 7200.10,存储容量达到了750GB。
2006:Western Digital宣布推出了10000r/min Raptor X SATA磁盘,其存储容量达到了150GB。不仅如此,Raptor X还采用了透明的外观设计,用户可以看到它运作时内部的情况。
2006:Cornice和希捷技术这两家公司都在2006年宣布推出了1英寸磁盘,存储容量为12G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