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编程语言 » sql高级语法
扩展阅读
webinf下怎么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垒机怎么打开web 2023-08-31 21:54:11

sql高级语法

发布时间: 2023-01-24 03:30:27

1. 求sql语法

SQL语言快速入门(一)

SQL是英文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的缩写,意思为结构化查询语言。
SQL语言的主要功能就是同各种数据库建立联系,进行沟通。按照ANSI(美国国家标准协会)的规定,SQL被作为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标准语言。SQL语句可以用来执行各种各样的操作,例如更新数据库中的数据,从数据库中提取数据等。目前,绝大多数流行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如Oracle, Sybase, Microsoft SQL Server, Access等都采用了SQL语言标准。虽然很多数据库都对SQL语句进行了再开发和扩展,但是包括Select, Insert, Update, Delete, Create, 及Drop在内的标准的SQL命令仍然可以被用来完成几乎所有的数据库操作。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下SQL语言的基本知识。

数据库表格

一个典型的关系型数据库通常由一个或多个被称作表格的对象组成。数据库
中的所有数据或信息都被保存在这些数据库表格中。数据库中的每一个表格都具有
自己唯一的表格名称,都是由行和列组成,其中每一列包括了该列名称,数据类型
,以及列的其它属性等信息,而行则具体包含某一列的记录或数据。以下,是一个
名为天气的数据库表格的实例。

城市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北京 10 5
上海 15 8
天津 8 2
重庆 20 13
该表格中“城市”,“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就是三个不同的列
,而表格中的每一行则包含了具体的表格数据。

数据查询

在众多的SQL命令中,select语句应该算是使用最频繁的。Select语句主要被用来对数据库进行查询并返回符合用户查询标准的结果数据。Select语句的语法格式如下:

select column1 [, column2,etc] from tablename

[where condition];

([] 表示可选项)
Select语句中位于Select关键词之后的列名用来决定那些列将作为查询结果返回。用户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选择任意列,还可以使用通配符“*”来设定返回表格中的所有列。
Select语句中位于from关键词之后的表格名称用来决定将要进行查询操作的目
标表格。
Select语句中的where可选从句用来规定哪些数据值或哪些行将被作为查询结果返回或显示。在where条件从句中可以使用以下一些运算符来设定查询标准:
= 等于
> 大于
< 小于
>= 大于等于
<= 小于等于
<> 不等于
除了上面所提到的运算符外,LIKE运算符在where条件从句中也非常重要。
LIKE运算符的功能非常强大,通过使用LIKE运算符可以设定只选择与用户规定格式相同的记录。此外,我们还可以使用通配符“%”用来代替任何字符串。举例如下:
Select firstname, lastname, city
from employee
where firstname LIKE ‘E%’;

(注意,字符串必须被包含在单括号内)
上述SQL语句将会查询所有名称以E开头的姓名。或者,通过如下语句:

Select * from employee
where firstname = ‘May’;
查询所有名称为May的行。

SQL语言快速入门(二)

创建表格

SQL语言中的create table语句被用来建立新的数据库表格。Create table
语句的使用格式如下:
create table tablename
(column1 data type,
column2 data type,
column3 data type);

如果用户希望在建立新表格时规定列的限制条件,可以使用可选的条件
选项:
create table tablename
(column1 data type [constraint],
column2 data type [constraint],
column3 data type [constraint]);

举例如下:
create table employee
(firstname varchar(15),
lastname varchar(20),
age number(3),
address varchar(30),
city varchar(20));

简单来说,创建新表格时,在关键词create table后面加入所要建立的表格
的名称,然后在括号内顺次设定各列的名称,数据类型,以及可选的限制条件
等。注意,所有的SQL语句在结尾处都要使用“;”符号。
使用SQL语句创建的数据库表格和表格中列的名称必须以字母开头,后面
可以使用字母,数字或下划线,名称的长度不能超过30个字符。注意,用户在
称时不要使用SQL语言中的保留关键词,如select, create, insert等,作为表格或
列的名称。
数据类型用来设定某一个具体列中数据的类型。例如,在姓名列中只能采
用的数据类型,而不能使用number的数据类型。

SQL语言中较为常用的数据类型为:

char(size):固定长度字符串,其中括号中的size用来设定字符串的最大
度。Char类型的最大长度为255字节。

varchar(size):可变长度字符串,最大长度由size设定。

number(size):数字类型,其中数字的最大位数由size设定。

Date:日期类型。

number(size,d):数字类型,size决定该数字总的最大位数,而d则用于
设定该数字在小数点后的位数。

最后,在创建新表格时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表格中列的限制条件。所谓限
制条件就是当向特定列输入数据时所必须遵守的规则。
例如,unique这一限制条件要求某一列中不能存在两个值相同的记录,所有
记录的值都必须是唯一的。除unique之外,较为常用的列的限制条件
还包括not, null和primary key等。Not null用来规定表格中某一列的值
不能为空.Primary key则为表格中的所有记录规定了唯一的标识符。

向表格中插入数据

SQL语言使用insert语句向数据库表格中插入或添加新的数据行。Insert语
句的使用格式如下:

insert into tablename
(first_column,...last_column)
values (first_value,...last_value);

例如:
insert into employee
(firstname, lastname, age, address, city)
values (‘Li’, ‘Ming’, 45, ‘No.77 Changan Road’, ‘Beijing”);

简单来说,当向数据库表格中添加新记录时,在关键词insert into后面输
入所要添加的表格名称,然后在括号中列出将要添加新值的列的名称。最后
,在关键词values的后面按照前面输入的列的顺序对应的输入所有要添加的
记录值。

更新记录

SQL语言使用update语句更新或修改满足规定条件的现有记录。
Update语句的格式为:

update tablename
set columnname = newvalue [, nextcolumn = newvalue2...]
where columnname OPERATOR value [and|or column OPERATOR value];

例如:
update employee
set age = age+1
where first_name= ‘Mary’and last_name= ‘Williams’;

使用update语句时,关键一点就是要设定好用于进行判断的where条件
从句。

删除记录

SQL语言使用delete语句删除数据库表格中的行或记录。Delete语句的
格式为:

delete from tablename
where columnname OPERATOR value [and|or column OPERATOR value];

例如:
delete from employee
where lastname = May;

简单来说,当需要删除某一行或某个记录时,在delete from关键词之
后输入表格名称,然后在where从句中设定删除记录的判断条件。注意,
如果用户在使用delete语句时不设定where从句,则表格中的所有记录将
全部被删除。

删除数据库表格

在SQL语言中使用drop table命令删除某个表格以及该表格中的所有记
录。Drop table命令的使用格式为:

drop table tablename;

例如:

drop table employee;

如果用户希望将某个数据库表格完全删除,只需要在drop table命令后
输入希望删除的表格名称即可。Drop table命令的作用与删除表格中的所有
记录不同。删除表格中的全部记录之后,该表格仍然存在,而且表格中列
的信息不会改变。而使用drop table命令则会将整个数据库表格的所有信息
全部删除。

以上,我们对SQL语言主要的命令和语句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应该说SQL语句的语法结构和风格还是相当简单和直观的,只要用户结合实践多加练习,一定会在短期内迅速掌握。

SQL语言快速入门(三)

我们日常使用SQL语言的工作过程中,使用最多的还是从已经建立好的数据库中查询信息。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下如何使用SQL语言实现各种数据库查询操作。

SELECT…FROM
为方便讲解,我们在数据库中创建名为Store_Information的如下数据表。

Store_Information
Store_Name Sales Date
Los Angeles 00 Jan-10-2000
San Diego 0 Jan-11-2000
Los Angeles 0 Jan-12-2000
Boston 0 Jan-12-2000

SQL语言中用于数据库查询的最简单的命令就是SELECT…FROM,语法格
式为:
SELECT \"column_name\" FROM \"table_name\"

例如,如果我们希望查询Store_Information数据表中所有的商店名称时,可
以使用如下命令:
SELECT store_name FROM Store_Information

查询结果显示为:
Store_Name
Los Angeles
San Diego
Los Angeles
Boston

如果用户希望一次查询多个字段,可以将所要查询的字段名称依次加入
SELECT关键字之后,中间用“,”隔开即可。

DISTINCT
SELECT关键字支持用户查询数据表中指定字段的所有数据,但是这样有时
就会不可避免的出现重复信息。如果用户希望只查询那些具有不同记录值的信
息的话,可以使用SQL语言的DISTINCT关键字。语法格式如下:

SELECT DISTINCT \"column_name\"
FROM \"table_name\"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命令查询Store_Information数据表具有不同记录值
的所有记录。

SELECT DISTINCT Store_Name FROM Store_Information

查询结果如下:
Store_Name
Los Angeles
San Diego
Boston

WHERE
除了选择具有不同记录值的记录之外,有时我们可能还会需要根据某些条
件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查询。例如,我们可能需要查询Store_Information数
据表中销售额超过1000美圆的商店。为此,我们可以使用SQL语言的WHERE
关键字设定查询条件。语法格式如下:

SELECT \"column_name\"
FROM \"table_name\"
WHERE \"condition\"
由此,我们可以使用如下命令查询销售额超过1000美圆的商店信息:

SELECT store_name FROM Store_Information WHERE Sales > 1000

查询结果显示为:
store_name
Los Angeles

运算函数
现在,我们已经了解到在使用SQL语言进行数据库查询操作时可以通过对
数值的判断设定灵活的查询条件。为了增强对运算的支持能力,SQL提供了众
多实用的运算函数供广大用户使用。例如,我们可以直接在SQL命令中调用
SUM或AVG这两个分别用于计算总数和平均数的函数。语法格式如下:

SELECT \"function type\"(\"column_name\")
FROM \"table_name\"

如果我们希望查询Store_Information数据表中所有商店的总销售额的话,可
以使用如下命令:

SELECT SUM(Sales) FROM Store_Information

查询结果显示为:
SUM(Sales)
50

COUNT
除了SUM和AVG函数之外,COUNT函数是SQL语言中另一个较为常用
的运算函数。COUNT函数可以用来计算数据表中指定字段所包含的记录数目。
语法格式为:

SELECT COUNT(\"column_name\")
FROM \"table_name\"

例如,如果我们希望查询Store_Information数据表中的有关商店的记录条数
时,可以使用如下命令:

SELECT COUNT(store_name)
FROM Store_Information

查询结果显示为:
Count(store_name)
4

COUNT函数可以和DISTINCT关键字一起使用从而可以查询数据表中指定
字段中所有具有不同记录值的记录数目.例如,如果我们希望查询Store_Information
数据表中不同商店的数目时,可以使用如下命令:

SELECT COUNT(DISTINCT store_name)
FROM Store_Information

查询结果显示为:
Count(DISTINCT store_name)
3

GROUP BY
下面我们来进一步看一下SQL语言中的集合函数。上文中,我们曾使用
SUM函数计算所有商店的销售总额,如果我们希望计算每一家商店各自的总销
售额时该怎么办呢?要实现这一目的我们需要做两件事:首先,我们需要查询
商店名称和销售额两个字段;然后,我们使用SQL语言的GROUP BY命令将
销售额按照不同的商店进行分组,从而计算出不同商店的销售总额。GROUP
BY命令的语法格式为:

SELECT \"column_name1\", SUM(\"column_name2\")
FROM \"table_name\"
GROUP BY \"column_name1\"

我们可以使用如下命令实现上述查询目的:
SELECT store_name, SUM(Sales)
FROM Store_Information
GROUP BY store_name

查询结果显示为:
store_name SUM(Sales)
Los Angeles 00
San Diego 0
Boston 0

小注:
GROUP BY关键字一般应用于同时查询多个字段并对字段进行算术运
算的SQL命令中。

HAVING
用户在使用SQL语言的过程中可能希望解决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对由sum或
其它集合函数运算结果的输出进行限制。例如,我们可能只希望看到Store_
Information数据表中销售总额超过1500美圆的商店的信息,这时我们就需要使
用HAVING从句。语法格式为:

SELECT \"column_name1\", SUM(\"column_name2\")
FROM \"table_name\"
GROUP BY \"column_name1\"
HAVING (arithematic function condition)
(GROUP BY从句可选)

由此,我们可以使用如下命令实现上述查询目的:
SELECT store_name, SUM(sales)
FROM Store_Information
GROUP BY store_name
HAVING SUM(sales) > 1500

查询结果显示为:
store_name SUM(Sales)
Los Angeles 00

小注:
SQL语言中设定集合函数的查询条件时使用HAVING从句而不是
WHERE从句。通常情况下,HAVING从句被放置在SQL命令的结尾处。

ALIAS
下面,我们重点介绍一下如何在SQL命令中设定别名。SQL语言中一般使
用两种类型的别名,分别为字段别名和数据表别名。简单的说,使用字段别名
可以帮助我们有效的组织查询的输出结果。例如,上文所列举的多个实例中,
当我们计算商店销售总额时,显示结果中就会出现SUM(sales)。虽然SUM(sales)
并不会对我们理解查询结果带来不便,但是如果我们需要在查询中使用多项复
杂运算时,显示结果就不会这么直观了。如果这时我们使用字段别名就会极大
的提高查询结果的可读性。
对于数据表别名,我们可以通过将别名直接放置在FROM从句中数据表名
称的后面设定。数据表别名在我们下面将要讲述的连接多个数据表进行查询的
操作中极为有用。
字段和数据表别名的语法格式如下:

SELECT \"table_alias\".\"column_name1\" \"column_alias\"
FROM \"table_name\" \"table_alias\"

即别名都直接放置在各自对应名称的后面,中间用空格分开。

以Store_Information数据表为例,我们可以在GROUP BY一节中所使用的
SQL命令中设置如下字段和数据表别名:

SELECT A1.store_name \ "Store\", SUM(Sales) \"Total Sales\"
FROM Store_Information A1
GROUP BY A1.store_name

查询结果显示为:

Store Total Sales
Los Angeles 00
San Diego 0
Boston 0

连接多个数据表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如果使用SQL语言连接多个数据表,实现对多个数据
表的查询。为方便讲解,我们在数据库中分别创建了两个名为Store_Information
和Region的数据表。

Store_Information
Store_Name Sales Date
Los Angeles 00 Jan-10-2000
San Diego 0 Jan-11-2000
Los Angeles 0 Jan-12-2000
Boston 0 Jan-12-2000

Region
Region_Name Store_Name
East Boston
East New York
West Los Angeles
West San Diego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通过数据表的连接实现按不同区域查询销售额。
我们注意到在名为Region的数据表中包含区域和商店两个字段信息,而在名为
Store_Information的数据表中则包含每一家商店的销售信息。因此,为了得到按
区域划分的销售信息,我们需要将两个不同数据表的信息结合在一起进行查询.
通过对上述两个数据表的分析,我们发现每个数据表中都包含一个名为
Store_Name的字段,因此,我们可以使用如下命令实现查询目的:

SELECT A1.region_name REGION, SUM(A2.Sales) SALES
FROM Region A1, Store_Information A2
WHERE A1.store_name = A2.store_name
GROUP BY A1.region_name
查询结果显示为:
REGION SALES
East 0
West 50

说明:
上述查询命令的前两行用于指定所要查询的目标字段,分别为Region数据
表中的Region_Name字段和Store_Information数据表中Sales字段的记录值总
数。这里,我们设定两个字段的别名分别为REGION和SALES,两个数据表的
别名分别为A1和A2。如果我们只使用字段别名而不设定数据表别名的话,上
述SQL命令的第一行就变成如下形式:

SELECT Region.Region_Name REGION, SUM(Store_Information.Sales) SALES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有效的使用数据表别名,可以极大的简化对多个数据表
进行操作的SQL命令。
上述查询命令的第3行为WHERE从句,正是该从句设定了两个数据表的
连接条件。因为我们希望确保Region数据表中的Store_Name字段能够与
Store_Information数据表中的同名字段相对应,所以我们规定两个字段的记录
值应当相等。在连接多个数据表时,一定要准确设定数据表的连接条件,如果
WHERE从句设定不正确,则可能导致查询结果中出现众多不相关的数据 .

2. SQL数据库语句大全

经典SQL语句大全
下列语句部分是Mssql语句,不可以在access中使用。
SQL分类:
DDL—数据定义语言(CREATE,ALTER,DROP,DECLARE)
DML—数据操纵语言(SELECT,DELETE,UPDATE,INSERT)
DCL—数据控制语言(GRANT,REVOKE,COMMIT,ROLLBACK)
首先,简要介绍基础语句:
1、说明:创建数据库
CREATE DATABASE database-name
2、说明:删除数据库
drop database dbname
3、说明:备份sql server
--- 创建 备份数据的 device
USE master
EXEC sp_admpdevice 'disk', 'testBack', 'c:\mssql7backup\MyNwind_1.dat'
--- 开始 备份
BACKUP DATABASE pubs TO testBack
4、说明:创建新表
create table tabname(col1 type1 [not null] [primary key],col2 type2 [not null],..)
根据已有的表创建新表:
A:create table tab_new like tab_old (使用旧表创建新表)
B:create table tab_new as select col1,col2… from tab_old definition only
5、说明:
删除新表:drop table tabname
6、说明:
增加一个列:Alter table tabname add column col type
注:列增加后将不能删除。DB2中列加上后数据类型也不能改变,唯一能改变的是增加varchar类型的长度。
7、说明:
添加主键:Alter table tabname add primary key(col)
说明:
删除主键:Alter table tabname drop primary key(col)
8、说明:
创建索引:create [unique] index idxname on tabname(col….)
删除索引:drop index idxname
注:索引是不可更改的,想更改必须删除重新建。
9、说明:
创建视图:create view viewname as select statement
删除视图:drop view viewname
10、说明:几个简单的基本的sql语句
选择:select * from table1 where 范围
插入:insert into table1(field1,field2) values(value1,value2)
删除:delete from table1 where 范围
更新:update table1 set field1=value1 where 范围
查找:select * from table1 where field1 like ’%value1%’ ---like的语法很精妙,查资料!
排序:select * from table1 order by field1,field2 [desc]
总数:select count * as totalcount from table1
求和:select sum(field1) as sumvalue from table1
平均:select avg(field1) as avgvalue from table1
最大:select max(field1) as maxvalue from table1
最小:select min(field1) as minvalue from table1
11、说明:几个高级查询运算词
A: UNION 运算符
UNION 运算符通过组合其他两个结果表(例如 TABLE1 和 TABLE2)并消去表中任何重复行而派生出一个结果表。当 ALL 随 UNION 一起使用时(即 UNION ALL),不消除重复行。两种情况下,派生表的每一行不是来自 TABLE1 就是来自 TABLE2。
B: EXCEPT 运算符
EXCEPT 运算符通过包括所有在 TABLE1 中但不在 TABLE2 中的行并消除所有重复行而派生出一个结果表。当 ALL 随 EXCEPT 一起使用时 (EXCEPT ALL),不消除重复行。
C: INTERSECT 运算符
INTERSECT 运算符通过只包括 TABLE1 和 TABLE2 中都有的行并消除所有重复行而派生出一个结果表。当 ALL 随 INTERSECT 一起使用时 (INTERSECT ALL),不消除重复行。
注:使用运算词的几个查询结果行必须是一致的。
12、说明:使用外连接
A、left outer join:
左外连接(左连接):结果集几包括连接表的匹配行,也包括左连接表的所有行。
SQL: select a.a, a.b, a.c, b.c, b.d, b.f from a LEFT OUT JOIN b ON a.a = b.c
B:right outer join:
右外连接(右连接):结果集既包括连接表的匹配连接行,也包括右连接表的所有行。
C:full outer join:
全外连接:不仅包括符号连接表的匹配行,还包括两个连接表中的所有记录。
其次,大家来看一些不错的sql语句
1、说明:复制表(只复制结构,源表名:a 新表名:b) (Access可用)
法一:select * into b from a where 1<>1
法二:select top 0 * into b from a
2、说明:拷贝表(拷贝数据,源表名:a 目标表名:b) (Access可用)
insert into b(a, b, c) select d,e,f from b;
3、说明:跨数据库之间表的拷贝(具体数据使用绝对路径) (Access可用)
insert into b(a, b, c) select d,e,f from b in ‘具体数据库’ where 条件
例子:..from b in '"&Server.MapPath(".")&"\data.mdb" &"' where..
4、说明:子查询(表名1:a 表名2:b)
select a,b,c from a where a IN (select d from b ) 或者: select a,b,c from a where a IN (1,2,3)
5、说明:显示文章、提交人和最后回复时间
select a.title,a.username,b.adddate from table a,(select max(adddate) adddate from table where table.title=a.title) b
6、说明:外连接查询(表名1:a 表名2:b)
select a.a, a.b, a.c, b.c, b.d, b.f from a LEFT OUT JOIN b ON a.a = b.c
7、说明:在线视图查询(表名1:a )
select * from (SELECT a,b,c FROM a) T where t.a > 1;
8、说明:between的用法,between限制查询数据范围时包括了边界值,not between不包括
select * from table1 where time between time1 and time2
select a,b,c, from table1 where a not between 数值1 and 数值2
9、说明:in 的使用方法
select * from table1 where a [not] in (‘值1’,’值2’,’值4’,’值6’)
10、说明:两张关联表,删除主表中已经在副表中没有的信息
delete from table1 where not exists ( select * from table2 where table1.field1=table2.field1 )
11、说明:四表联查问题:
select * from a left inner join b on a.a=b.b right inner join c on a.a=c.c inner join d on a.a=d.d where .....
12、说明:日程安排提前五分钟提醒
SQL: select * from 日程安排 where datediff('minute',f开始时间,getdate())>5
13、说明:一条sql 语句搞定数据库分页
select top 10 b.* from (select top 20 主键字段,排序字段 from 表名 order by 排序字段 desc) a,表名 b where b.主键字段 = a.主键字段 order by a.排序字段
14、说明:前10条记录
select top 10 * form table1 where 范围
15、说明:选择在每一组b值相同的数据中对应的a最大的记录的所有信息(类似这样的用法可以用于论坛每月排行榜,每月热销产品分析,按科目成绩排名,等等.)
select a,b,c from tablename ta where a=(select max(a) from tablename tb where tb.b=ta.b)
16、说明:包括所有在 TableA 中但不在 TableB和TableC 中的行并消除所有重复行而派生出一个结果表
(select a from tableA ) except (select a from tableB) except (select a from tableC)
17、说明:随机取出10条数据
select top 10 * from tablename order by newid()
18、说明:随机选择记录
select newid()
19、说明:删除重复记录
Delete from tablename where id not in (select max(id) from tablename group by col1,col2,...)
20、说明:列出数据库里所有的表名
select name from sysobjects where type='U'
21、说明:列出表里的所有的
select name from syscolumns where id=object_id('TableName')
22、说明:列示type、vender、pcs字段,以type字段排列,case可以方便地实现多重选择,类似select 中的case。
select type,sum(case vender when 'A' then pcs else 0 end),sum(case vender when 'C' then pcs else 0 end),sum(case vender when 'B' then pcs else 0 end) FROM tablename group by type
显示结果:
type vender pcs
电脑 A 1
电脑 A 1
光盘 B 2
光盘 A 2
手机 B 3
手机 C 3
23、说明:初始化表table1
TRUNCATE TABLE table1
24、说明:选择从10到15的记录
select top 5 * from (select top 15 * from table order by id asc) table_别名 order by id desc
随机选择数据库记录的方法(使用Randomize函数,通过SQL语句实现)
存储在数据库中的数据来说,随机数特性能给出上面的效果,但它们可能太慢了些。你不能要求ASP“找个随机数”然后打印出来。实际上常见的解决方案是建立如下所示的循环:
Randomize
RNumber = Int(Rnd*499) +1

While Not objRec.EOF
If objRec("ID") = RNumber THEN
... 这里是执行脚本 ...
end if
objRec.MoveNext
Wend
这很容易理解。首先,你取出1到500范围之内的一个随机数(假设500就是数据库内记录的总数)。然后,你遍历每一记录来测试ID 的值、检查其是否匹配RNumber。满足条件的话就执行由THEN 关键字开始的那一块代码。假如你的RNumber 等于495,那么要循环一遍数据库花的时间可就长了。虽然500这个数字看起来大了些,但相比更为稳固的企业解决方案这还是个小型数据库了,后者通常在一个数据库内就包含了成千上万条记录。这时候不就死定了?
采用SQL,你就可以很快地找出准确的记录并且打开一个只包含该记录的recordset,如下所示:
Randomize
RNumber = Int(Rnd*499) + 1

SQL = "SELECT * FROM Customers WHERE ID = " & RNumber

set objRec = ObjConn.Execute(SQL)
Response.WriteRNumber & " = " & objRec("ID") & " " & objRec("c_email")
不必写出RNumber 和ID,你只需要检查匹配情况即可。只要你对以上代码的工作满意,你自可按需操作“随机”记录。Recordset没有包含其他内容,因此你很快就能找到你需要的记录这样就大大降低了处理时间。
再谈随机数
现在你下定决心要榨干Random 函数的最后一滴油,那么你可能会一次取出多条随机记录或者想采用一定随机范围内的记录。把上面的标准Random 示例扩展一下就可以用SQL应对上面两种情况了。
为了取出几条随机选择的记录并存放在同一recordset内,你可以存储三个随机数,然后查询数据库获得匹配这些数字的记录:
SQL = "SELECT * FROM Customers WHERE ID = " & RNumber & " OR ID = " & RNumber2 & " OR ID = " & RNumber3
假如你想选出10条记录(也许是每次页面装载时的10条链接的列表),你可以用BETWEEN 或者数学等式选出第一条记录和适当数量的递增记录。这一操作可以通过好几种方式来完成,但是 SELECT 语句只显示一种可能(这里的ID 是自动生成的号码):
SQL = "SELECT * FROM Customers WHERE ID BETWEEN " & RNumber & " AND " & RNumber & "+ 9"
注意:以上代码的执行目的不是检查数据库内是否有9条并发记录。
随机读取若干条记录,测试过
Access语法:SELECT top 10 * From 表名 ORDER BY Rnd(id)
Sql server:select top n * from 表名 order by newid()
mysql select * From 表名 Order By rand() Limit n
Access左连接语法(最近开发要用左连接,Access帮助什么都没有,网上没有Access的SQL说明,只有自己测试, 现在记下以备后查)
语法 select table1.fd1,table1,fd2,table2.fd2 From table1 left join table2 on table1.fd1,table2.fd1 where ...
使用SQL语句 用...代替过长的字符串显示
语法:
SQL数据库:select case when len(field)>10 then left(field,10)+'...' else field end as news_name,news_id from tablename
Access数据库:SELECT iif(len(field)>2,left(field,2)+'...',field) FROM tablename;
Conn.Execute说明
Execute方法
该方法用于执行SQL语句。根据SQL语句执行后是否返回记录集,该方法的使用格式分为以下两种:
1.执行SQL查询语句时,将返回查询得到的记录集。用法为:
Set 对象变量名=连接对象.Execute("SQL 查询语言")
Execute方法调用后,会自动创建记录集对象,并将查询结果存储在该记录对象中,通过Set方法,将记录集赋给指定的对象保存,以后对象变量就代表了该记录集对象。
2.执行SQL的操作性语言时,没有记录集的返回。此时用法为:
连接对象.Execute "SQL 操作性语句" [, RecordAffected][, Option]
·RecordAffected 为可选项,此出可放置一个变量,SQL语句执行后,所生效的记录数会自动保存到该变量中。通过访问该变量,就可知道SQL语句队多少条记录进行了操作。
·Option 可选项,该参数的取值通常为adCMDText,它用于告诉ADO,应该将Execute方法之后的第一个字符解释为命令文本。通过指定该参数,可使执行更高效。
·BeginTrans、RollbackTrans、CommitTrans方法
这三个方法是连接对象提供的用于事务处理的方法。BeginTrans用于开始一个事物;RollbackTrans用于回滚事务;CommitTrans用于提交所有的事务处理结果,即确认事务的处理。
事务处理可以将一组操作视为一个整体,只有全部语句都成功执行后,事务处理才算成功;若其中有一个语句执行失败,则整个处理就算失败,并恢复到处里前的状态。
BeginTrans和CommitTrans用于标记事务的开始和结束,在这两个之间的语句,就是作为事务处理的语句。判断事务处理是否成功,可通过连接对象的Error集合来实现,若Error集合的成员个数不为0,则说明有错误发生,事务处理失败。Error集合中的每一个Error对象,代表一个错误信息。
SQL语句大全精要
2006/10/26 13:46
DELETE语句
DELETE语句:用于创建一个删除查询,可从列在 FROM 子句之中的一个或多个表中删除记录,且该子句满足 WHERE 子句中的条件,可以使用DELETE删除多个记录。
语法:DELETE [table.*] FROM table WHERE criteria
语法:DELETE * FROM table WHERE criteria='查询的字'
说明:table参数用于指定从其中删除记录的表的名称。
criteria参数为一个表达式,用于指定哪些记录应该被删除的表达式。
可以使用 Execute 方法与一个 DROP 语句从数据库中放弃整个表。不过,若用这种方法删除表,将会失去表的结构。不同的是当使用 DELETE,只有数据会被删除;表的结构以及表的所有属性仍然保留,例如字段属性及索引。

UPDATE
有关UPDATE,急!!!!!!!!!!!
在ORACLE数据库中
表 A ( ID ,FIRSTNAME,LASTNAME )
表 B( ID,LASTNAME)
表 A 中原来ID,FIRSTNAME两个字段的数据是完整的
表 B中原来ID,LASTNAME两个字段的数据是完整的
现在要把表 B中的LASTNAME字段的相应的数据填入到A表中LASTNAME相应的位置。两个表中的ID字段是相互关联的。
先谢谢了!!!!
update a set a.lastname=(select b.lastname from b where a.id=b.id)

掌握SQL四条最基本的数据操作语句:Insert,Select,Update和Delete。
练掌握SQL是数据库用户的宝贵财 富。在本文中,我们将引导你掌握四条最基本的数据操作语句—SQL的核心功能—来依次介绍比较操作符、选择断言以及三值逻辑。当你完成这些学习后,显然你已经开始算是精通SQL了。
在我们开始之前,先使用CREATE TABLE语句来创建一个表(如图1所示)。DDL语句对数据库对象如表、列和视进行定义。它们并不对表中的行进行处理,这是因为DDL语句并不处理数据库中实际的数据。这些工作由另一类SQL语句—数据操作语言(DML)语句进行处理。
SQL中有四种基本的DML操作:INSERT,SELECT,UPDATE和DELETE。由于这是大多数SQL用户经常用到的,我们有必要在此对它们进行一一说明。在图1中我们给出了一个名为EMPLOYEES的表。其中的每一行对应一个特定的雇员记录。请熟悉这张表,我们在后面的例子中将要用到它。

3. 怎么学习SQL语句

创建数据库
创建之前判断该数据库是否存在 if exists (select * from sysdatabases where name='databaseName') drop database 'databaseName' go Create DATABASE database-name
删除数据库
drop database dbname
备份sql server
--- 创建 备份数据的 device USE master EXEC sp_admpdevice 'disk', 'testBack', 'c:\mssql7backup\MyNwind_1.dat' --- 开始 备份 BACKUP DATABASE pubs TO testBack
创建新表
create table tabname(col1 type1 [not null] [primary key],col2 type2 [not null],..) 根据已有的表创建新表: A:create table tab_new like tab_old (使用旧表创建新表) B:create table tab_new as select col1,col2… from tab_old definition only
删除新表
drop table tabname
增加一个列
Alter table tabname add column col type 注:列增加后将不能删除。DB2中列加上后数据类型也不能改变,唯一能改变的是增加varchar类型的长度。
添加主键
Alter table tabname add primary key(col) 说明:删除主键: Alter table tabname drop primary key(col)
创建索引
create [unique] index idxname on tabname(col….) 删除索引:drop index idxname on tabname 注:索引是不可更改的,想更改必须删除重新建。
创建视图
create view viewname as select statement 删除视图:drop view viewname
几个简单的基本的sql语句
选择:select * from table1 where 范围 插入:insert into table1(field1,field2) values(value1,value2) 删除:delete from table1 where 范围 更新:update table1 set field1=value1 where 范围 查找:select * from table1 where field1 like ’%value1%’ (所有包含‘value1’这个模式的字符串)---like的语法很精妙,查资料! 排序:select * from table1 order by field1,field2 [desc] 总数:select count(*) as totalcount from table1 求和:select sum(field1) as sumvalue from table1 平均:select avg(field1) as avgvalue from table1 最大:select max(field1) as maxvalue from table1 最小:select min(field1) as minvalue from table1[separator]
几个高级查询运算词
A: UNION 运算符 UNION 运算符通过组合其他两个结果表(例如 TABLE1 和 TABLE2)并消去表中任何重复行而派生出一个结果表。当 ALL 随 UNION 一起使用时(即 UNION ALL),不消除重复行。两种情况下,派生表的每一行不是来自 TABLE1 就是来自 TABLE2。 B: EXCEPT 运算符 EXCEPT 运算符通过包括所有在 TABLE1 中但不在 TABLE2 中的行并消除所有重复行而派生出一个结果表。当 ALL 随 EXCEPT 一起使用时 (EXCEPT ALL),不消除重复行。 C: INTERSECT 运算符 INTERSECT 运算符通过只包括 TABLE1 和 TABLE2 中都有的行并消除所有重复行而派生出一个结果表。当 ALL 随 INTERSECT 一起使用时 (INTERSECT ALL),不消除重复行。 注:使用运算词的几个查询结果行必须是一致的。
使用外连接
A、left outer join: 左外连接(左连接):结果集既包括连接表的匹配行,也包括左连接表的所有行。 SQL: select a.a, a.b, a.c, b.c, b.d, b.f from a LEFT OUT JOIN b ON a.a = b.c B:right outer join: 右外连接(右连接):结果集既包括连接表的匹配连接行,也包括右连接表的所有行。 C:full outer join: 全外连接:不仅包括符号连接表的匹配行,还包括两个连接表中的所有记录。

4. SQL语句group by高级用法

group by高级用法?

加上having?

select a,count(*)
from test
group by a
having count(*) >1

选取a列同一个值行数大于1的数据。

5. SQL的基本语法

一、基础
1、说明:创建数据库
CREATE DATABASE database-name
2、说明:删除数据库
drop database dbname
3、说明:备份sql server
--- 创建 备份数据的 device
USE master
EXEC sp_admpdevice 'disk', 'testBack', 'c:\mssql7backup\MyNwind_1.dat'
--- 开始 备份
BACKUP DATABASE pubs TO testBack
4、说明:创建新表
create table tabname(col1 type1 [not null] [primary key],col2 type2 [not null],..)
根据已有的表创建新表:
A:create table tab_new like tab_old (使用旧表创建新表)
B:create table tab_new as select col1,col2… from tab_old definition only
5、说明:删除新表
drop table tabname
6、说明:增加一个列
Alter table tabname add column col type
注:列增加后将不能删除。DB2中列加上后数据类型也不能改变,唯一能改变的是增加varchar类型的长度。
7、说明:添加主键: Alter table tabname add primary key(col)
说明:删除主键: Alter table tabname drop primary key(col)
8、说明:创建索引:create [unique] index idxname on tabname(col….)
删除索引:drop index idxname
注:索引是不可更改的,想更改必须删除重新建。
9、说明:创建视图:create view viewname as select statement
删除视图:drop view viewname
10、说明:几个简单的基本的sql语句
选择:select * from table1 where 范围
插入:insert into table1(field1,field2) values(value1,value2)
删除:delete from table1 where 范围
更新:update table1 set field1=value1 where 范围
查找:select * from table1 where field1 like ’%value1%’ ---like的语法很精妙,查资料!
排序:select * from table1 order by field1,field2 [desc]
总数:select count as totalcount from table1
求和:select sum(field1) as sumvalue from table1
平均:select avg(field1) as avgvalue from table1
最大:select max(field1) as maxvalue from table1
最小:select min(field1) as minvalue from table1
11、说明:几个高级查询运算词
A: UNION 运算符
UNION 运算符通过组合其他两个结果表(例如 TABLE1 和 TABLE2)并消去表中任何重复行而派生出一个结果表。当 ALL 随 UNION 一起使用时(即 UNION ALL),不消除重复行。两种情况下,派生表的每一行不是来自 TABLE1 就是来自 TABLE2。
B: EXCEPT 运算符
EXCEPT 运算符通过包括所有在 TABLE1 中但不在 TABLE2 中的行并消除所有重复行而派生出一个结果表。当 ALL 随 EXCEPT 一起使用时 (EXCEPT ALL),不消除重复行。
C: INTERSECT 运算符
INTERSECT 运算符通过只包括 TABLE1 和 TABLE2 中都有的行并消除所有重复行而派生出一个结果表。当 ALL 随 INTERSECT 一起使用时 (INTERSECT ALL),不消除重复行。
注:使用运算词的几个查询结果行必须是一致的。
12、说明:使用外连接
A、left (outer) join:
左外连接(左连接):结果集几包括连接表的匹配行,也包括左连接表的所有行。
SQL: select a.a, a.b, a.c, b.c, b.d, b.f from a LEFT OUT JOIN b ON a.a = b.c
B:right (outer) join:
右外连接(右连接):结果集既包括连接表的匹配连接行,也包括右连接表的所有行。
C:full/cross (outer) join:
全外连接:不仅包括符号连接表的匹配行,还包括两个连接表中的所有记录。
12、分组:Group by:
一张表,一旦分组 完成后,查询后只能得到组相关的信息。
组相关的信息:(统计信息) count,sum,max,min,avg 分组的标准)
在SQLServer中分组时:不能以text,ntext,image类型的字段作为分组依据
在selecte统计函数中的字段,不能和普通的字段放在一起;
13、对数据库进行操作:
分离数据库: sp_detach_db; 附加数据库:sp_attach_db 后接表明,附加需要完整的路径名
14.如何修改数据库的名称:
sp_renamedb 'old_name', 'new_name'

二、提升
1、说明:复制表(只复制结构,源表名:a 新表名:b) (Access可用)
法一:select * into b from a where 1<>1(仅用于SQlServer)
法二:select top 0 * into b from a
2、说明:拷贝表(拷贝数据,源表名:a 目标表名:b) (Access可用)
insert into b(a, b, c) select d,e,f from b;
3、说明:跨数据库之间表的拷贝(具体数据使用绝对路径) (Access可用)
insert into b(a, b, c) select d,e,f from b in ‘具体数据库’ where 条件
例子:..from b in '"&Server.MapPath(".")&"\data.mdb" &"' where..
4、说明:子查询(表名1:a 表名2:b)
select a,b,c from a where a IN (select d from b ) 或者: select a,b,c from a where a IN (1,2,3)
5、说明:显示文章、提交人和最后回复时间
select a.title,a.username,b.adddate from table a,(select max(adddate) adddate from table where table.title=a.title) b
6、说明:外连接查询(表名1:a 表名2:b)
select a.a, a.b, a.c, b.c, b.d, b.f from a LEFT OUT JOIN b ON a.a = b.c
7、说明:在线视图查询(表名1:a )
select * from (SELECT a,b,c FROM a) T where t.a > 1;
8、说明:between的用法,between限制查询数据范围时包括了边界值,not between不包括
select * from table1 where time between time1 and time2
select a,b,c, from table1 where a not between 数值1 and 数值2
9、说明:in 的使用方法
select * from table1 where a [not] in (‘值1’,’值2’,’值4’,’值6’)
10、说明:两张关联表,删除主表中已经在副表中没有的信息
delete from table1 where not exists ( select * from table2 where table1.field1=table2.field1 )
11、说明:四表联查问题:
select * from a left inner join b on a.a=b.b right inner join c on a.a=c.c inner join d on a.a=d.d where .....
12、说明:日程安排提前五分钟提醒
SQL: select * from 日程安排 where datediff('minute',f开始时间,getdate())>5
13、说明:一条sql 语句搞定数据库分页
select top 10 b.* from (select top 20 主键字段,排序字段 from 表名 order by 排序字段 desc) a,表名 b where b.主键字段 = a.主键字段 order by a.排序字段
具体实现:
关于数据库分页:
declare @start int,@end int
@sql nvarchar(600)
set @sql=’select top’+str(@end-@start+1)+’+from T where rid not in(select top’+str(@str-1)+’Rid from T where Rid>-1)’
exec sp_executesql @sql

注意:在top后不能直接跟一个变量,所以在实际应用中只有这样的进行特殊的处理。Rid为一个标识列,如果top后还有具体的字段,这样做是非常有好处的。因为这样可以避免 top的字段如果是逻辑索引的,查询的结果后实际表中的不一致(逻辑索引中的数据有可能和数据表中的不一致,而查询时如果处在索引则首先查询索引)
14、说明:前10条记录
select top 10 * form table1 where 范围
15、说明:选择在每一组b值相同的数据中对应的a最大的记录的所有信息(类似这样的用法可以用于论坛每月排行榜,每月热销产品分析,按科目成绩排名,等等.)
select a,b,c from tablename ta where a=(select max(a) from tablename tb where tb.b=ta.b)
16、说明:包括所有在 TableA 中但不在 TableB和TableC 中的行并消除所有重复行而派生出一个结果表
(select a from tableA ) except (select a from tableB) except (select a from tableC)
17、说明:随机取出10条数据
select top 10 * from tablename order by newid()
18、说明:随机选择记录
select newid()
19、说明:删除重复记录
1),delete from tablename where id not in (select max(id) from tablename group by col1,col2,...)
2),select distinct * into temp from tablename
delete from tablename
insert into tablename select * from temp
评价: 这种操作牵连大量的数据的移动,这种做法不适合大容量但数据操作
3),例如:在一个外部表中导入数据,由于某些原因第一次只导入了一部分,但很难判断具体位置,这样只有在下一次全部导入,这样也就产生好多重复的字段,怎样删除重复字段
alter table tablename
--添加一个自增列
add column_b int identity(1,1)
delete from tablename where column_b not in(
select max(column_b) from tablename group by column1,column2,...)
alter table tablename drop column column_b
20、说明:列出数据库里所有的表名
select name from sysobjects where type='U' // U代表用户
21、说明:列出表里的所有的列名
select name from syscolumns where id=object_id('TableName')
22、说明:列示type、vender、pcs字段,以type字段排列,case可以方便地实现多重选择,类似select 中的case。
select type,sum(case vender when 'A' then pcs else 0 end),sum(case vender when 'C' then pcs else 0 end),sum(case vender when 'B' then pcs else 0 end) FROM tablename group by type
显示结果:
type vender pcs
电脑 A 1
电脑 A 1
光盘 B 2
光盘 A 2
手机 B 3
手机 C 3
23、说明:初始化表table1
TRUNCATE TABLE table1
24、说明:选择从10到15的记录
select top 5 * from (select top 15 * from table order by id asc) table_别名 order by id desc

6. SQL语法范例大全的目 录

第1篇 SQL及关系数据库概述
第1章 关系数据库概述 2
1.1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3
1.1.1 数据库的发展 3
1.1.2 数据库系统组成 3
1.1.3 数据处理的抽象描述 3
1.1.4 数据模型 4
1.2 关系数据库基本概念 4
1.2.1 关系模式 4
1.2.2 关系模型的特点及组成 5
1.2.3 关系数据语言的种类 6
1.2.4 域 7
1.2.5 笛卡儿积 7
1.2.6 关系 8
1.2.7 全关系系统十二准则 9
1.2.8 规范化(NF范式) 9
1.3 关系数据库类型 10
1.3.1 桌面数据库 10
1.3.2 网络数据库 10
1.4 常用关系数据库介绍 10
1.4.1 Microsoft Access 11
1.4.2 FoxPro 11
1.4.3 MySQL 11
1.4.4 Firebird 12
1.4.5 PostgreSQL 13
1.4.6 Informix 14
1.4.7 DB2 14
1.4.8 Sybase 15
1.4.9 SQL Server 17
1.4.10 Oracle 22
1.5 小结 29
第2章 SQL概述 30
2.1 SQL的功能和特性 31
2.2 SQL语法分类 32
2.3 SQL标准与版本 32
2.3.1 SQL92标准 33
2.3.2 SQL99标准 33
2.3.3 SQL:2003标准 34
2.4 SQL表达式 34
2.5 SQL标识符 34
2.5.1 特殊字符(语法约定) 34
2.5.2 注释字符 35
2.6 SQL常量 35
2.7 SQL变量 37
2.8 SQL数据类型 37
2.8.1 数值型数据 37
2.8.2 字符型数据 38
2.8.3 日期数据类型 38
2.8.4 其他数据类型 39
2.9 SQL语句 40
2.9.1 SQL语句分类 40
2.9.2 SELECT查询语句 41
2.10 SQL语句的执行方法 42
2.11 SQL与关系数据库 42
2.12 SQL的发展 42
2.13 小结 42
第3章 SQL扩展、工具及范例数据库介绍 44
3.1 T-SQL 46
3.1.1 注释语句 46
3.1.2 常量 46
3.1.3 变量 46
3.1.4 运算符 47
3.1.5 数据类型 48
3.1.6 函数 49
3.1.7 流程控制语句 49
3.2 PL/SQL 50
3.2.1 注释语句 50
3.2.2 数据类型 51
3.2.3 SQL92、T-SQL、PL/SQL数据
类型比较 51
3.2.4 运算符 52
3.2.5 函数 52
3.2.6 PL/SQL与T-SQL函数比较 53
3.2.7 常量和变量 53
3.2.8 流程控制语句 54
3.3 SQLCMD工具 55
3.4 SQL Server查询分析工具 57
3.5 Oracle企业管理器EM工具 58
3.6 Oracle SQL * Plus工具 60
3.6.1 SQL*Plus的主要功能 60
3.6.2 SQL*Plus启动和快速登录
方法 61
3.6.3 SQL*Plus常用命令操作 62
3.6.4 iSQL * Plus 70
3.7 PL/SQL Developer工具 72
3.7.1 主要功能特性 72
3.7.2 软件资源 74
3.7.3 基本用法 74
3.8 TOAD工具 76
3.8.1 主要功能特性 76
3.8.2 软件资源 77
3.8.3 基本用法 77
3.9 范例数据库介绍 80
3.9.1 SQL Server学籍管理数据库 80
3.9.2 SQL Server系统示例库 84
3.9.3 Oracle系统示例库 84
3.10 本章小结 90
第2篇 SQL运算符和函数
第4章 SQL运算符 92
4.1 算术运算符 94
4.2 赋值运算符 94
4.3 字符串串联运算符 94
4.3.1 加号“+” 94
4.3.2 双竖号“||” 94
4.4 一元运算符 94
4.5 逻辑运算符 95
4.6 比较运算符 95
4.7 集合运算符 96
4.7.1 UNION运算符 96
4.7.2 EXCEPT运算符 96
4.7.3 INTERSECT运算符 97
4.8 运算符优先级 97
4.9 SQL92、SQL Server和Oracle运算符
比较 97
4.10 小结 99
第5章 函数 100
5.1 数值函数 102
5.2 字符串函数 103
5.3 日期时间函数 104
5.4 数据类型转换函数 106
5.4.1 CAST ()函数 106
5.4.2 CONVERT () 函数 107
5.5 统计函数 109
5.5.1 SUM ()求和 110
5.5.2 COUNT ()计数 110
5.5.3 MAX () /MIN ()求最大/
最小值 111
5.5.4 AVG ()求均值 112
5.5.5 VAR () /VARP () 求方差 113
5.5.6 STDEV () /STDEVP ()求标准
误差 113
5.5.7 使用DISTINCT关键字进行
重值筛选 114
5.6 小结 114
第3篇 数据查询操作
第6章 简单查询 116
6.1 用SELECT子句选择列表 118
6.1.1 选择列 119
6.1.2 更改列标题 119
6.1.3 使用TOP限制选择行数 120
6.1.4 DISTINCT去掉重复的字段
数据 121
6.1.5 DISTINCTROW去掉重复的
记录数据 122
6.2 FROM子句 122
6.2.1 对具有相同列名的两个表
进行查询 123
6.2.2 从查询结果集合中查询数据 123
6.3 WHERE子句 123
6.3.1 使用比较运算符指定查询
条件 124
6.3.2 使用逻辑运算符指定查询
条件 124
6.3.3 使用范围BETWEEN指定
查询条件 125
6.3.4 使用列表IN指定查询条件 125
6.3.5 使用LIKE与通配符指定查询
条件 125
6.3.6 NULL空值的判断 126
6.3.7 使用包含判断词EXISTS、
ALL、ANY、SOME 126
6.4 GROUP BY子句 130
6.4.1 一般情况的分组查询 131
6.4.2 GROUP BY子句根据多列组
合行 132
6.4.3 CUBE和ROLLUP运算符及
使用 132
6.4.4 GROUP BY子句中的NULL
值处理 133
6.5 HAVING子句 134
6.5.1 HAVING子句的一般应用 134
6.5.2 HAVING与WHERE子句的
区别 135
6.5.3 HAVING子句单独使用 136
6.5.4 HAVING子句与CASE语句
结合使用 137
6.6 ORDER BY子句 137
6.6.1 ORDER BY子句的使用 137
6.6.2 ORDER BY子句的约束 139
6.7 小结 139
第7章 连接查询 141
7.1 连接概述 143
7.1.1 连接范围 143
7.1.2 连接类型 143
7.1.3 笛卡儿积 143
7.1.4 连接语法 144
7.1.5 连接运算符 144
7.2 自(身)连接 144
7.3 内连接(INNER JOIN) 145
7.3.1 等值连接 145
7.3.2 不等连接 146
7.3.3 自然连接 147
7.4 外连接 148
7.4.1 左外连接(LEFT JOIN) 148
7.4.2 右外连接(RIGHT JOIN) 149
7.4.3 全外连接(FULL JOIN) 150
7.5 交叉连接(CROSS JOIN) 151
7.6 小结 151
第8章 集合查询 153
8.1 集合概念 155
8.2 集合性质 155
8.3 集合运算 155
8.4 UNION运算符 156
8.4.1 使用UNION进行表内查询 156
8.4.2 使用UNION进行多表查询 157
8.4.3 使用UNION JOIN连接查询 158
8.5 INTERSECT运算符 159
8.6 EXCEPT运算符 159
8.7 小结 160
第9章 子查询 161
9.1 概述 163
9.1.1 子查询定义 163
9.1.2 子查询语法 163
9.1.3 子查询的两种基本形式 164
9.1.4 子查询的优点 165
9.1.5 子查询分类 165
9.1.6 子查询中的比较运算符与谓词 165
9.1.7 使用子查询的规则 168
9.2 单行子查询 169
9.3 多行子查询 170
9.3.1 在多行子查询中使用IN比较符 170
9.3.2 在多行子查询中使用ALL、SOME、ANY比较符 171
9.4 多列子查询 172
9.5 相关子查询 173
9.5.1 使用单行比较运算符引入相关子查询 174
9.5.2 使用IN引入相关子查询 174
9.5.3 在子查询中使用[NOT] EXISTS 175
9.6 在各类SQL语句中使用子查询 177
9.6.1 在SELECT子句中使用子查询 177
9.6.2 在FROM子句中使用子查询 177
9.6.3 在WHERE子句中使用子查询 177
9.6.4 在GROUP BY子句中使用子查询 178
9.6.5 在HAVING子句中使用子查询 178
9.6.6 在CREATE TABLE语句中使用子查询 178
9.6.7 在CREATE VIEW语句中使用子查询 179
9.6.8 在INSERT INTO子句中使用子查询 180
9.6.9 在UPDATE语句中使用子查询 181
9.6.10 在DELETE语句中使用子查询 182
9.6.11 使用WITH子句重用子查询 182
9.7 树查询 183
9.8 小结 184
第4篇 数据更新操作
第10章 数据库操作 186
10.1 创建数据库 188
10.2 查看数据库信息 193
10.3 更改数据库 193
10.3.1 更改数据库名称 195
10.3.2 修改数据库文件 195
10.3.3 更改数据库属性 200
10.4 删除数据库 201
10.5 小结 201
第11章 方案操作 202
11.1 方案概述 204
11.2 查找方案 204
11.3 创建方案 204
11.4 更改方案 206
11.5 删除方案 206
11.6 小结 207
第12章 数据表操作 208
12.1 创建表 210
12.2 复制表 211
12.3 修改表结构 212
12.3.1 增加列和约束 212
12.3.2 查找列约束 214
12.3.3 修改列和约束 214
12.3.4 删除列和约束 215
12.4 行记录操作 215
12.4.1 插入记录 215
12.4.2 修改记录 218
12.4.3 删除记录(DELETE) 223
12.4.4 删除记录(TRUNCATE) 225
12.5 重命名表 226
12.6 删除表 226
12.7 MERGE语句 226
12.8 小结 228
第13章 索引操作 229
13.1 索引的分类 231
13.1.1 索引的概念 231
13.1.2 索引分类 231
13.2 索引使用的场所 232
13.3 查看索引 233
13.4 创建索引 234
13.4.1 创建索引的方法 234
13.4.2 CREATE INDEX语法 234
13.4.3 创建聚簇索引 236
13.4.4 创建非聚簇索引 236
13.4.5 创建简单列索引 236
13.4.6 创建组合列索引 237
13.4.7 创建普通索引 238
13.4.8 创建唯一索引 238
13.4.9 创建视图索引 241
13.5 修改索引 242
13.6 禁用/启用索引 245
13.7 删除索引 245
13.8 小结 246
第14章 视图操作 248
14.1 查询视图 250
14.2 创建视图 251
14.3 修改视图 255
14.4 删除视图 256
14.5 小结 257
第15章 序列操作 258
15.1 创建序列 260
15.2 查找序列值 260
15.3 使用序列 261
15.4 修改序列 261
15.5 删除序列 262
15.6 小结 262
第5篇 数据安全管理
第16章 完整性约束 264
16.1 数据库的安全性 266
16.2 完整性约束分类 267
16.3 表约束 268
16.3.1 DEFAULT约束 268
16.3.2 NOT NULL约束 269
16.3.3 CHECK约束 269
16.3.4 UNIQUE约束 270
16.3.5 PRIMARY KEY约束 270
16.3.6 FOREIGN KEY约束 271
16.3.7 FOREIGN KEY的MATCH
约束 272
16.4 域约束 273
16.5 断言 273
16.6 禁止与启用约束 274
16.7 查看约束 275
16.8 删除约束DROP 275
16.9 小结 275
第17章 用户管理 277
17.1 查找用户及相关信息 279
17.2 创建用户 282
17.3 修改用户 285
17.4 删除用户 286
17.5 小结 286
第18章 角色管理 288
18.1 角色的概念 290
18.2 查找角色 290
18.3 创建角色 293
18.4 更改角色 295
18.5 删除角色 295
18.6 小结 295
第19章 权限管理 297
19.1 权限分类 299
19.2 查看权限 299
19.3 授予权限 303
19.3.1 授予ALL权限 304
19.3.2 授予SELECT权限 304
19.3.3 授予CREATE权限 304
19.3.4 授予INSERT权限 305
19.3.5 授予UPDATE列权限 305
19.3.6 授予ALTER权限 305
19.3.7 授予EXECUTE权限 306
19.3.8 授予REFERENCES权限 306
19.3.9 授予DELETE权限 306
19.3.10 授予DROP权限 306
19.3.11 授予用户角色的权限 307
19.4 收回权限 308
19.5 小结 309
第6篇 SQL编程
第20章 事务控制与并发处理 312
20.1 事务的基本概念 314
20.2 锁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314
20.3 事务的并发控制 318
20.3.1 并发控制方法 319
20.3.2 事务隔离级别 319
20.3.3 事务特性的设置 321
20.4 事务开始和终止 322
20.5 数据库读写访问操作 322
20.6 事务提交 322
20.7 事务回滚 323
20.8 SQL Server与Oracle事务处理的
比较 324
20.9 小结 324
第21章 存储过程 326
21.1 存储过程的概念 329
21.2 存储过程的优点 329
21.3 存储过程分类 329
21.4 SQL Server存储过程中的控制语句 330
21.4.1 注释语句 330
21.4.2 屏幕输出语句 330
21.4.3 变量定义和使用语句 330
21.4.4 块语句 331
21.4.5 判断语句 331
21.4.6 循环语句 332
21.4.7 转向定位语句 333
21.4.8 定时执行语句 333
21.4.9 错误捕获语句 333
21.5 Oracle存储过程中的控制语句 333
21.5.1 注释语句 334
21.5.2 屏幕输出语句 334
21.5.3 变量和常量的定义和使用 334
21.5.4 块语句BEGIN…END 337
21.5.5 判断语句IF、CASE 338
21.5.6 循环语句 340
21.5.7 转向定位语句 342
21.5.8 定时执行作业任务dbms_job 342
21.5.9 错误捕获语句 346
21.6 存储过程的创建 346
21.6.1 创建存储过程的语法 346
21.6.2 创建无参数的存储过程 347
21.6.3 创建有参数的存储过程 347
21.7 存储过程的调用与执行 349
21.7.1 RETURN语句及返回值 350
21.7.2 存储过程的创建和调用步骤 351
21.7.3 存储过程调用方法和步骤 352
21.7.4 调用无参数的过程 352
21.7.5 调用有参数的过程 352
21.8 存储过程的查看 354
21.8.1 查看SQL Server存储过程 354
21.8.2 查看Oracle存储过程 356
21.9 存储过程的修改和重编译 359
21.9.1 修改存储过程 360
21.9.2 重命名存储过程 360
21.9.3 存储过程的重编译 361
21.10 存储过程的删除 364
21.11 SQL Server中几个重要的存储
过程介绍 365
21.11.1 sp_attach_db 366
21.11.2 sp_attach_single_file_db 366
21.11.3 sp_changedbowner 367
21.11.4 sp_changeobjectowner 367
21.11.5 sp_configure 368
21.11.6 xp_cmdshell 370
21.11.7 sp_spaceused 373
21.11.8 sp_msforeachtable 374
21.12 存储过程应用实例 374
21.12.1 用存储过程实现数据表更新
操作 374
21.12.2 用存储过程实现数据备份与
恢复 376
21.13 小结 377
第22章 存储函数 379
22.1 存储函数和存储过程的区别 381
22.2 存储函数的类型和约定 381
22.3 存储函数的创建和调用 383
22.3.1 存储函数创建语法 385
22.3.2 存储函数调用类型、方法和
语法 387
22.3.3 SQL Server存储函数的创建
和调用 387
22.3.4 Oracle存储函数的创建和
调用 390
22.4 存储函数的更改 396
22.5 存储函数的编译 397
22.6 存储函数信息的查看 397
22.6.1 查看SQL Server存储函数 398
22.6.2 查看Oracle存储函数 399
22.7 存储函数的删除 401
22.8 小结 402
第23章 触发器 404
23.1 触发器概述 406
23.1.1 触发器的基本概念 406
23.1.2 触发器的用途和优势 407
23.1.3 触发器的类型 408
23.1.4 触发器中的两个临时表 409
23.2 创建SQL Server触发器 409
23.2.1 创建DML触发器 410
23.2.2 创建DDL触发器 420
23.2.3 创建INSTEAD OF触发器 423
23.2.4 创建嵌套触发器 426
23.2.5 创建递归触发器 428
23.3 创建Oracle触发器 430
23.3.1 触发谓词的使用 431
23.3.2 创建DML语句触发器 432
23.3.3 创建DML行触发器 435
23.3.4 创建DDL触发器 438
23.3.5 创建INSTERD OF触发器 439
23.3.6 创建事件触发器 441
23.4 更改触发器 444
23.5 重新编译Oracle触发器 446
23.6 禁止和启用触发器 446
23.7 查看触发器信息 447
23.7.1 查看SQL Server触发器 447
23.7.2 查看Oracle触发器 449
23.8 删除触发器 451
23.9 本章小结 453
第24章 游标 455
24.1 游标的基本概念 457
24.1.1 游标的基本原理 457
24.1.2 游标的内容构成 457
24.1.3 游标的类型 457
24.1.4 游标变量 461
24.2 游标操作 462
24.2.1 申明游标 462
24.2.2 打开游标 463
24.2.3 读取数据 464
24.2.4 关闭游标CLOSE 469
24.2.5 删除游标 469
24.3 查看游标 470
24.3.1 查看SQL Server游标 470
24.3.2 查看Oracle游标 475
24.4 游标循环 476
24.5 参数游标 478
24.6 游标嵌套 479
24.7 游标应用 479
24.8 小结 483
第25章 错误和异常处理 486
25.1 错误和异常分类 488
25.2 SQL Server错误和异常处理 488
25.2.1 错误信息及存储 488
25.2.2 错误捕获方法 488
25.3 Oracle错误和异常处理 492
25.3.1 异常处理方法 492
25.3.2 异常处理语法 492
25.3.3 预定义异常处理 493
25.3.4 非预定义异常处理 494
25.3.5 自定义异常处理 495
25.4 小结 496
第7篇 SQL在数据库开发和
管理中的应用
第26章 嵌入式SQL 498
26.1 ESQL基本概念 500
26.2 SQL的使用方法 500
26.3 ESQL语句和宿主语言之间的通信
方法 502
26.3.1 使用SQL通信区通信 503
26.3.2 使用主变量通信 503
26.3.3 使用游标通信 506
26.4 ESQL的编译处理过程 507
26.5 使用WHENEVER语句简化错误
处理 507
26.6 在高级语言中嵌入SQL 509
26.6.1 ESQL的语法格式 509
26.6.2 在Visual C++下执行ESQL
语句 509
26.6.3 在Visual C#中执行嵌入式
T-SQL语句 511
26.7 在数据库管理系统中嵌入SQL 513
26.7.1 ESQL语句与T-SQL和
PL/SQL语句的比较 513
26.7.2 在SQL Server中使用嵌入式
SQL 514
26.7.3 在Oracle中嵌入SQL 517
26.8 动态SQL技术 524
26.8.1 动态SQL的基本概念 524
26.8.2 SQL Server动态SQL语句的处理 525
26.8.3 Oracle动态SQL语句的处理 527
26.9 小结 532
第27章 数据库的存取访问技术 534
27.1 数据库系统的开发环境 536
27.2 应用系统的典型结构 536
27.3 开发平台和工具 538
27.3.1 Power Builder 538
27.3.2 Delphi 539
27.3.3 Oracle Developer Suite 539
27.3.4 .NET 540
27.3.5 J2EE 542
27.3.6 .NET和J2EE比较 543
27.4 数据库的连接访问技术 543
27.4.1 OLE DB 543
27.4.2 ODBC 545
27.4.3 JDBC 547
27.4.4 ADO 549
27.4.5 ADO.NET 556
27.4.6 Recordset对象方法的使用 561
27.5 ASP/ASP.NET与数据库的连接和访问 562
27.5.1 ASP/ASP.NET与Text 563
27.5.2 ASP/ASP.NET与Excel 563
27.5.3 ASP/ASP.NET与Access 564
27.5.4 ASP/ASP.NET与SQLServer 564
27.5.5 ASP/ASP.NET与Oracle 565
27.6 VB.NET与数据库的连接和访问 566
27.6.1 VB.NET与Text 566
27.6.2 VB.NET与Excel 566
27.6.3 VB.NET与Access 567
27.6.4 VB.NET与SQL Server 568
27.6.5 VB.NET与Oracle 568
27.7 VC#.NET与数据库的连接和访问 569
27.7.1 VC#.NET与Excel 569
27.7.2 VC#.NET与Access 570
27.7.3 VC#.NET与SQL Server 571
27.7.4 VC#.NET与Oracle 572
27.8 小结 572
第28章 用SQL管理SQL Server数据库 573
28.1 操作系统管理 576
28.1.1 查看服务器属性和操作系统参数 576
28.1.2 查看磁盘目录和文件信息 577
28.1.3 查看存储介质与磁盘分区信息 578
28.1.4 查看服务器提供的服务组件与程序 579
28.2 DBMS管理 579
28.2.1 查看数据库服务属性 579
28.2.2 查看数据库系统版本及配置参数 580
28.2.3 查看和修改数据库属性 580
28.2.4 查看数据库文件和文件组属性 582
28.2.5 查看当前数据库重要的数据对象 582
28.2.6 查看数据库日志 583
28.3 用户对象、权限与安全管理 584
28.3.1 查看数据库角色 584
28.3.2 查看和管理数据库用户 585
28.3.3 查看有关权限 586
28.3.4 查看和管理用户的数据对象 587
28.3.5 查看和管理进程 590
28.3.6 查看数据库锁 591
28.3.7 数据库备份和恢复 593
28.4 小结 597
第29章 用SQL管理Oracle数据库 599
29.1 系统管理 606
29.1.1 查看数据库系统属性 606
29.1.2 查看所有数据库对象的属性 607
29.1.3 查看和修改当前数据库的字符集 608
29.1.4 查看数据库文件的属性 609
29.1.5 查看和设置数据库归档信息 609
29.1.6 查看数据库的数据字典 611
29.1.7 查看数据库的后台进程 612
29.1.8 查看和修改系统的当前时间 612
29.1.9 查看SCN和MTS 613
29.2 连接、会话与进程管理 614
29.2.1 查看数据库的并发连接会话数 614
29.2.2 查看客户端连接会话信息 614
29.2.3 查看会话进程及客户端信息 617
29.3 表空间和数据文件管理 619
29.3.1 查看表空间信息 619
29.3.2 查看表空间的数据文件和容量统计信息 620
29.3.3 查看数据对象所占用的表空间信息 622
29.3.4 查看表空间的碎片 623
29.3.5 查看数据文件信息 624
29.3.6 查看日志组信息 625
29.3.7 查看竞争与等待信息 626
29.3.8 查看TRACE脚本文件 628
29.4 回滚段管理 628
29.4.1 查看回滚段的属性 628
29.4.2 查看用户与会话正在使用的回滚段 631
29.5 数据表管理 631
29.5.1 查看数据表的基本属性 631
29.5.2 查看表的存储信息 632
29.5.3 查看表的约束与关联信息 634
29.5.4 表记录管理 636
29.6 索引管理 637
29.6.1 查看索引属性 637
29.6.2 查看用户的索引信息 637
29.6.3 查看索引的存储属性 638
29.6.4 对字段进行全文检索 638
29.7 存储过程、存储函数和触发器管理 639
29.7.1 查看存储过程和函数的状态信息 639
29.7.2 查看触发器、过程、函数的创建脚本 639
29.8 查看运行的SQL语句 640
29.8.1 查看进程所对应的SQL语句 640
29.8.2 查看用户正在运行的SQL语句 642
29.8.3 查看Disk Read最高的SQL语句 642
29.8.4 查看回滚段里正在运行的SQL语句 643
29.8.5 查看视图对应的SQL语句 643
29.8.6 查看SQL语句的执行情况 643
29.9 角色、用户与安全管理 643
29.9.1 查看数据库角色信息 644
29.9.2 查看数据库用户信息 644
29.9.3 查看用户对象和类型 646
29.9.4 查看有关授权信息 649
29.9.5 查看数据备份和恢复信息 650
29.10 锁管理 651
29.10.1 查看锁 651
29.10.2 查看被锁的进程及锁类型信息 654
29.10.3 查看被锁定的数据库对象 655
29.10.4 查看锁定对象的客户端信息 656
29.10.5 解锁操作 656
29.11 参数调整与性能优化 657
29.11.1 查看数据库服务器参数 658
29.11.2 查看客户端参数 659
29.11.3 查看会话环境参数 659
29.11.4 查看inin.ora参数 659
29.11.5 查看NLS参数 659
29.11.6 查看SGA 660
29.11.7 查看PGA 670
29.11.8 查看排序区 670
29.11.9 查看Large Pool 671
29.11.10 查看Java语言区 671
29.11.11 查看UGA区 671
29.11.12 查看CPU资源 671
29.11.13 查看I/O资源的使用情况 672
29.11.14 查看等待与竞争 673
29.11.15 SQL语句优化 676
29.12 小结 678
第8篇 附录
附录A SQL常用语句分类索引 680
附录B SQL、SQL Server、Oracle常用函数分类对照索引 683
附录C SQL Server常用系统表和系统存储过程索引 689
附录D Oracle数据库常用视图索引 696
附录E Oracle数据库系统环境变量参数 700

7. 求SQL2000高级查询里,左连接用where语句的语法。

正好我也复习到这块知识点 发现书上编的有问题
搜了一下 找到答案了
举个例子说明下..
【例】查询“学生信息”表中全部学生的学号、姓名和在“学生成绩”表中的课程号和期末成绩,将学生信息表定义为主表,学生成绩表为从表进行左连接。

方法一: 使用where子句
Select 学生信息.学号,学生信息.姓名,学生成绩.课程号,学生成绩.期末成绩
From 学生信息,学生成绩
Where 学生信息.学号*=学生成绩.学号
(注:也就是在=的左侧添加一个*)
方法二: 使用left join语法
Select 学生信息.学号,学生信息.姓名,学生成绩.课程号,学生成绩.期末成绩
From 学生信息 left outer join 学生成绩
On 学生信息.学号=学生成绩.学号

希望你能满意^_^

8. sql语句中的group by什么意思

分类汇总的时候用。group
by
:表示按字段分组。例如:分别计算男性用户和女性用户的平均年龄。select
性别,avg(年龄)
as
average
from
表名
group
by
性别

9. 列举一些sql高级查询语句

1.集合操作
学习oracle中集合操作的有关语句,掌握union,union all,minus,interest的使用,能够描述结合运算,并且能够将多个查询组合到一个查询中去,能够控制行返回的顺序。
包含集合运算的查询称为复合查询。见表格1-1
表1-1
Operator Returns content
UNION 由每个查询选择的所有不重复的行 并集不包含重复值
UNION ALL 由每个查询选择的所有的行,包括所有重复的行 完全并集包含重复值
INTERSECT 由每个查询选择的所有不重复的相交行 交集
MINUS 在第一个查询中,不在后面查询中,并且结果行不重复 差集

所有的集合运算与等号的优先级相同,如果SQL语句包含多个集合运算并且没有圆括号明确地指定另一个顺序,Oracle服务器将以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你应该使用圆括号来明确地指定带另外的集合运算的INTERSECT (相交) 运算查询中的赋值顺序。
Union all 效率一般比union高。
1.1.union和union all
UNION(联合)运算
UNION运算返回所有由任一查询选择的行。用UNION运算从多表返回所有行,但除去任何重复的行。
原则 :

􀂃?被选择的列数和列的数据类型必须是与所有用在查询中的SELECT语句一致。列的名字不必相同。
􀂃?联合运算在所有被选择的列上进行。
􀂃?在做重复检查的时候不忽略空(NULL)值。
􀂃?IN运算有比UNION运算高的优先级。
􀂃?在默认情况下,输出以SELECT子句的第一列的升序排序。

全联合(UNION ALL)运算
用全联合运算从多个查询中返回所有行。
原则

􀂃?和联合不同,重复的行不被过滤,并且默认情况下输出不排序。
􀂃?不能使用DISTINCT关键字。
使用:
Select statement union | union all Select statement;

1.2.intersect交集操作
相交运算
用相交运算返回多个查询中所有的公共行。 无重复行。
原则

􀂃?在查询中被 SELECT 语句选择的列数和数据类型必须与在查询中所使用的所有的 SELTCT 语句中的一样,但列的名字不必一样。
􀂃?相交的表的倒序排序不改变结果。
􀂃?相交不忽略空值。
使用:
Select statement intersect all Select statement;

1.3. minus差集操作
相减运算
用相减运算返回由第一个查询返回的行,那些行不出现在第二个查询中 (第一个SELECT语句减第二个SELECT语句)。
原则

􀂃?在查询中被SELECT语句选择的列数和数据类型必须与在查询中所使用的所有的SELTCT语句中的一样,但列的名字不必一样。
􀂃?对于MINUS运算,在WHERE子句中所有的列都必须在SELECT子句中。

集合运算的原则
?在两个SELECT列表中的表达式必须在数目上和数据类型上相匹配
?可以用圆括号改变执行的顺序
?ORDER BY子句:–只能出现在语句的最后–从第一个SELECT语句接收列名、别名,或者位置记号

注:?除了UNION ALL,重复行自动被清除
?在结果中的列名是第一个查询中出现的列名
?除了UNION ALL,默认情况下按升序顺序输出
2.exists和not exists的使用
2.1. exists的使用
Exists用于只能用于子查询,可以替代in,若匹配到结果,则退出内部查询,并将条件标志为true,传回全部结果资料,in不管匹配到匹配不到都全部匹配完毕,使用exists可以将子查询结果定为常量,不影响查询效果,而且效率高。如查询所有销售部门员工的姓名,对比如下:
IN is often better if the results of the subquery are very small
When you write a query using the IN clause, you're telling the rule-based optimizer that you want the inner query to drive the outer query.
When you write EXISTS in a where clause, you're telling the optimizer that you want the outer query to be run first, using each value to fetch a value from the inner query.
In many cases, EXISTS is better because it requires you to specify a join condition, which can invoke an INDEX scan. However, IN is often better if the results of the subquery are very small. You usually want to run the query that returns the smaller set of results first.

In和exists对比:
若子查询结果集比较小,优先使用in,若外层查询比子查询小,优先使用exists。因为若用in,则oracle会优先查询子查询,然后匹配外层查询,若使用exists,则oracle会优先查询外层表,然后再与内层表匹配。最优化匹配原则,拿最小记录匹配大记录。
使用in
select last_name, title
from s_emp
where dept_id in
(select id
from s_dept
where name='Sales');

使用exists
select last_name,title
from s_emp e
where exists
(select 'x' --把查询结果定为constant,提高效率
from s_dept s where s.id=e.dept_id and s.name='Sales');
2.2 not exists的使用
与exists 含义相反,也在子查询中使用,用于替代not in。其他一样。如查询不在销售部的员工姓名
select last_name,title
from s_emp e
where not exists
(select 'x' --把查询结果定为constant,提高效率
from s_dept s where s.id=e.dept_id and s.name='Sales');
3.with子句
9i新增语法
1.使用with子句可以让子查询重用相同的with查询块,通过select调用,一般在with查询用到多次情况下。

2.with子句的返回结果存到用户的临时表空间中,只做一次查询,提高效率。

3.有多个查询的时候,第1个用with,后面的不用with,并且用逗号隔开。

5.最后一个with子句与下面的查询之间不能有逗号,只通过右括号分割,查询必须用括号括起来

6.如果定义了with子句,而在查询中不使用,那么会报ora-32035错误:未引用在with子句中定义的查询名。(至少一个with查询的name未被引用,解决方法是移除未被引用的with查询)

7.前面的with子句定义的查询在后面的with子句中可以使用。
With子句目的是为了重用查询。

语法:
With alias_name as (select1), --as和select中的括号都不能省略
alias_name2 as (select2),--后面的没有with,逗号分割

alias_namen as (select n) –与下面的查询之间没有逗号
Select ….
如查询销售部门员工的姓名:
--with clause
with a as
(select id from s_dept where name='Sales' order by id)
select last_name,title
from s_emp where dept_id in (select * from a);--使用select查询别名

使用with子句,可以在复杂的查询中预先定义好一个结果集,然后在查询中反复使用,不使用会报错。而且with子句获得的是一个临时表,如果在查询中使用,必须采用select from with查询名,比如
With cnt as(select count(*) from table)
Select cnt+1 from al;
是错误的。必须是
With cnt as(select count(*) shumu from user_tables)
Select shumu+1 from cnt;
--直接引用with子查询中的列别名。

一个with查询的实例:
查询出部门的总薪水大于所有部门平均总薪水的部门。部门表s_dept,员工表s_emp。
分析:做这个查询,首先必须计算出所有部门的总薪水,然后计算出总薪水的平均薪水,再筛选出部门的总薪水大于所有部门总薪水平均薪水的部门。那么第1步with查询查出所有部门的总薪水,第2步用with从第1步获得的结果表中查询出平均薪水,最后利用这两次的with查询比较总薪水大于平均薪水的结果,如下:
with
--step1:查询出部门名和部门的总薪水
dept_costs as(
select a.name,sum(b.salary) dept_total
from
s_dept a,s_emp b
where a.id=b.dept_id
group by a.name
),
--step2:利用上一个with查询的结果,计算部门的平均总薪水
avg_costs as(
select sum(dept_total)/count(*) dept_avg
from dept_costs
)
--step3:从两个with查询中比较并且输出查询结果
select name,dept_total
from dept_costs
where
dept_total>
(
select dept_avg
from
avg_costs
)
order by name;

从上面的查询可以看出,前面的with查询的结果可以被后面的with查询重用,并且对with查询的结果列支持别名的使用,在最终查询中必须要引用所有with查询,否则会报错ora-32035错误。

再如有这样一个需求:一个查询,如果查询的结果行不满足是10的倍数,则补空行,直到是查询出的行数是10的倍数。例如:select * from trademark这个查询。
with cnt as (select 10-mod(count(*),10) shumu from trademark) –查询比10的倍数差几个空行
select id,name
from trademark
union all --空行加进去
select null,null --补空行
from al connect by rownum<=(select shumu from cnt); --10个中connect by可以使用子查询
10g之前的写法
with cnt as (select 10-mod(count(*),10) shumu from trademark) –查询比10的倍数差几个空行
select id,name
from trademark
union all --空行加进去
select null,null --补空行
from all_objects where rownum<=(select shumu from cnt);--使用all_objects行比较多

4.merge into合并资料
语法:(其中as可以省略)
MERGE INTO table_name AS table_alias
USING (table|view|sub_query) AS alias
ON (join condition)
WHEN MATCHED THEN
UPDATE SET
col1 = col_val1,
col2 = col2_val
WHEN NOT MATCHED THEN
INSERT (column_list)—多个列以逗号分割 //可以不指定列
VALUES (column_values);

作用:将源数据(来源于实际的表,视图,子查询)更新或插入到指定的表中(必须实际存在),依赖于on条件,好处是避免了多个insert和update操作。Merge是一个目标性明确的操作符,不允许在一个merge语句中对相同的行insert或update操作。这个语法仅需要一次全表扫描就完成了全部工作,执行效率要高于INSERT+UPDATE。例子如下:

drop table t;
CREATE TABLE T AS SELECT ROWNUM ID, A.* from DBA_OBJECTS A;

drop table t1;
CREATE TABLE T1 AS
SELECT ROWNUM ID, OWNER, TABLE_NAME, CAST('TABLE' AS VARCHAR2(100)) OBJECT_TYPE
from DBA_TABLES;

select * from dba_objects;
select * from dba_tables;

MERGE INTO T1 USING T
ON (T.OWNER = T1.OWNER AND T.OBJECT_NAME = T1.TABLE_NAME AND T.OBJECT_TYPE = T1.OBJECT_TYPE)
WHEN MATCHED THEN UPDATE SET T1.ID = T.ID
WHEN NOT MATCHED THEN INSERT VALUES (T.ID, T.OWNER, T.OBJECT_NAME, T.OBJECT_TYPE);--insert后面不写表示插入全部列

MERGE INTO T1 USING T
ON (T.OWNER = T1.OWNER AND T.OBJECT_NAME = T1.TABLE_NAME)
WHEN MATCHED THEN UPDATE SET T1.ID = T.ID
WHEN NOT MATCHED THEN INSERT VALUES (T.ID, T.OWNER, T.OBJECT_NAME, T.OBJECT_TYPE);--常见错误,连接条件不能获得稳定的行,可以使用下面的用子查询

MERGE INTO T1
USING (SELECT OWNER, OBJECT_NAME, MAX(ID) ID from T GROUP BY OWNER, OBJECT_NAME) T
ON (T.OWNER = T1.OWNER AND T.OBJECT_NAME = T1.TABLE_NAME)
WHEN MATCHED THEN UPDATE SET T1.ID = T.ID
WHEN NOT MATCHED THEN INSERT VALUES (T.ID, T.OWNER, T.OBJECT_NAME);

SELECT ID, OWNER, OBJECT_NAME, OBJECT_TYPE from T
MINUS
SELECT * from T1;

drop table subs;
create table subs(msid number(9),
ms_type char(1),
areacode number(3)
);

drop table acct;
create table acct(msid number(9),
bill_month number(6),
areacode number(3),
fee number(8,2) default 0.00);

insert into subs values(905310001,0,531);
insert into subs values(905320001,1,532);
insert into subs values(905330001,2,533);
commit;

merge into acct a --操作的表
using subs b on (a.msid=b.msid)--使用原始数据来源的表,并且制定条件,条件必须有括号
when matched then
update set a.areacode=b.areacode--当匹配的时候,执行update操作,和直接update的语法不一样,不需要制定表名
when not matched then--当不匹配的时候,执行insert操作,也不需要制定表名,若指定字段插入,则在insert后用括号标明,不指定是全部插入
insert(msid,bill_month,areacode) values(b.msid,'200702',b.areacode);

另外,MERGE语句的UPDATE不能修改用于连接的列,否则会报错
select * from acct;
select * from subs;
--10g新特性,单个操作
merge into acct a
using subs b on(a.msid=b.msid)
when not matched then--只有单个not matched的时候,只做插入,不做更新,只有单个matched的时候,只做更新操作
insert(a.msid,a.bill_month,a.areacode) values(b.msid,'200702',b.areacode);

update acct set areacode=800 where msid=905320001;

delete from acct where areacode=533 or areacode=531;

insert into acct values(905320001,'200702',800,0.00);

--删除重复行
delete from subs b where b.rowid<(
select max(a.rowid) from subs a where a.msid=b.msid and a.ms_type=b.ms_type and a.areacode=b.areacode);

--10g新特性,merge操作之后,只有匹配的update操作才可以,用delete where子句删除目标表中满足条件的行。
merge into acct a
using subs b on (a.msid=b.msid)
when MATCHED then
update set a.areacode=b.areacode
delete where (b.ms_type!=0)
when NOT MATCHED then
insert(msid,bill_month,areacode)
values(b.msid,'200702',b.areacode)
where b.ms_type=0;
--10g新特性,满足条件的插入和更新
merge into acct a
using subs b on (a.msid=b.msid)
when MATCHED then
update set a.areacode=b.areacode
where b.ms_type=0
when NOT MATCHED then
insert(msid,bill_month,areacode)
values(b.msid,'200702',b.areacode)
where b.ms_type=0;

select * from subs where ms_type=0;

10. SQL高级查询所有语法,比如模糊查询和嵌套查询

模糊查询 :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name like '%'+'hello'+'%'
嵌套查询 : 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id = (select id from student where name = '张三' )
.....
具体的可以参照sql的帮助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