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写出sql查询语句的基本结构,并说明结构中各子句表示的含义
语法
SELECT [predicate] { * | table.* | [table.]field1 [AS alias1] [,[table.]field2 [AS alias2] [,...]]}
FROM tableexpression [,...] [IN externaldatabase]
[WHERE...]
[GROUP BY...]
[HAVING...]
[ORDER BY...]
[WITH OWNERACCESS OPTION]
SELECT 语句包含以下部分:
部分 说明
predicate 这些谓词之一:ALL、DISTINCT、DISTINCTROW 或 TOP.可以使用谓词来限定返回记录的数量.如果没有指定谓词,默认值为 ALL.
* 指定选择所指定的表的所有字段.
table 表的名称,该表包含了其记录被选择的字段.
field1,field2 字段名,这些字段包含了要检索的数据.如果包括多个字段,将按它们的排列顺序对其进行检索.
alias1,alias2 用作列标题的名称,不是 table 中的原始列名.
tableexpression 其中包含要检索的数据的表的名称.
externaldatabase 如果 tableexpression 中的表不在当前数据库中,则使用该参数指定该数据库名.
说明
若要执行此项操作,Microsoft?Jet 数据库引擎会搜索指定的表,并提取出选定的列,再选择出符合条件的列,然后按指定的顺序对得到的行进行排序或分组.
SELECT 语句不会更改数据库中的数据.
SELECT 通常是 SQL 语句中的第一个词.大多数 SQL 语句是 SELECT 或 SELECT...INTO 语句.
SELECT 语句最简化的语法为:
SELECT fields FROM table
可以通过星号 (*) 来选择表中所有的字段.以下的示例选择在 Employees 表中的所有字段:
SELECT * FROM Employees;
如果一个字段名包括于 FROM 子句内的多个表中,请在该字段前面加上表名和 .(圆点)号.在下面的示例中,Department 字段同时存在于 Employees 表和 Supervisors 表中.SQL 语句从 Employees 表中选择出部门并从 Supervisors 表中选择出主管名:
SELECT Employees.Department,Supervisors.SupvName
FROM Employees INNER JOIN Supervisors
WHERE Employees.Department = Supervisors.Department;
创建 Recordset 对象时,Microsoft Jet 数据库引擎将使用表的字段名作为 Recordset 对象中的 Field 对象名.如果需要一个不同的字段名或者名称不适合用来生成该字段的表达式,请使用 AS 保留字.下面的示例使用标题 Birth 来命名在所得到的 Recordset 对象中的返回 Field 对象:
SELECT BirthDate
AS Birth FROM Employees;
只要使用的聚合函数或查询返回的是不明确的或重复的 Field 对象名称,就必须使用 AS 子句为该 Field 对象另外提供一个替代名称.下面的示例使用标题 HeadCount 来命名在结果 Recordset 对象中的返回 Field 对象:
SELECT COUNT(EmployeeID)
AS HeadCount FROM Employees;
可以在 SELECT 语句中使用其他子句进一步约束和组织所返回的数据.有关详细信息,请参阅相应子句的帮助主题.
请参阅
ALL DISTINCT、DISTINCTROW、TOP 谓词 ORDER BY 子句 (Microsoft Jet SQL)
DELETE 语句 SELECT...INTO 语句
FROM 子句 SQL 聚合函数
GROUP BY 子句 UNION 操作
HAVING 子句 UPDATE 语句
IN 子句 WHERE 子句
INSERT INTO 语句 WITH OWNERACCESS OPTION 声明
Ⅱ 简要描述数据查询语言sql的语法结构
SQL简介
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结构化查询语言)是一个功能强大的数据库语言。SQL通常用于与数据库的通讯。ANSI(美国国家标准协会)声称,SQL是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标准语言。
SQL语句类型
DML(Data Manipulation Language, 数据操作语言) —— 用于检索或者修改数据。
DDL(Data Definition Language, 数据定义语言) —— 用于定义数据的结构,如创建、修改或者删除数据库对象
DCL(Data Control Language, 数据控制语言) —— 用于定义数据库用户的权限
Ⅲ 求sql语法
SQL语言快速入门(一)
SQL是英文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的缩写,意思为结构化查询语言。
SQL语言的主要功能就是同各种数据库建立联系,进行沟通。按照ANSI(美国国家标准协会)的规定,SQL被作为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标准语言。SQL语句可以用来执行各种各样的操作,例如更新数据库中的数据,从数据库中提取数据等。目前,绝大多数流行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如Oracle, Sybase, Microsoft SQL Server, Access等都采用了SQL语言标准。虽然很多数据库都对SQL语句进行了再开发和扩展,但是包括Select, Insert, Update, Delete, Create, 及Drop在内的标准的SQL命令仍然可以被用来完成几乎所有的数据库操作。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下SQL语言的基本知识。
数据库表格
一个典型的关系型数据库通常由一个或多个被称作表格的对象组成。数据库
中的所有数据或信息都被保存在这些数据库表格中。数据库中的每一个表格都具有
自己唯一的表格名称,都是由行和列组成,其中每一列包括了该列名称,数据类型
,以及列的其它属性等信息,而行则具体包含某一列的记录或数据。以下,是一个
名为天气的数据库表格的实例。
城市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北京 10 5
上海 15 8
天津 8 2
重庆 20 13
该表格中“城市”,“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就是三个不同的列
,而表格中的每一行则包含了具体的表格数据。
数据查询
在众多的SQL命令中,select语句应该算是使用最频繁的。Select语句主要被用来对数据库进行查询并返回符合用户查询标准的结果数据。Select语句的语法格式如下:
select column1 [, column2,etc] from tablename
[where condition];
([] 表示可选项)
Select语句中位于Select关键词之后的列名用来决定那些列将作为查询结果返回。用户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选择任意列,还可以使用通配符“*”来设定返回表格中的所有列。
Select语句中位于from关键词之后的表格名称用来决定将要进行查询操作的目
标表格。
Select语句中的where可选从句用来规定哪些数据值或哪些行将被作为查询结果返回或显示。在where条件从句中可以使用以下一些运算符来设定查询标准:
= 等于
> 大于
< 小于
>= 大于等于
<= 小于等于
<> 不等于
除了上面所提到的运算符外,LIKE运算符在where条件从句中也非常重要。
LIKE运算符的功能非常强大,通过使用LIKE运算符可以设定只选择与用户规定格式相同的记录。此外,我们还可以使用通配符“%”用来代替任何字符串。举例如下:
Select firstname, lastname, city
from employee
where firstname LIKE ‘E%’;
(注意,字符串必须被包含在单括号内)
上述SQL语句将会查询所有名称以E开头的姓名。或者,通过如下语句:
Select * from employee
where firstname = ‘May’;
查询所有名称为May的行。
SQL语言快速入门(二)
创建表格
SQL语言中的create table语句被用来建立新的数据库表格。Create table
语句的使用格式如下:
create table tablename
(column1 data type,
column2 data type,
column3 data type);
如果用户希望在建立新表格时规定列的限制条件,可以使用可选的条件
选项:
create table tablename
(column1 data type [constraint],
column2 data type [constraint],
column3 data type [constraint]);
举例如下:
create table employee
(firstname varchar(15),
lastname varchar(20),
age number(3),
address varchar(30),
city varchar(20));
简单来说,创建新表格时,在关键词create table后面加入所要建立的表格
的名称,然后在括号内顺次设定各列的名称,数据类型,以及可选的限制条件
等。注意,所有的SQL语句在结尾处都要使用“;”符号。
使用SQL语句创建的数据库表格和表格中列的名称必须以字母开头,后面
可以使用字母,数字或下划线,名称的长度不能超过30个字符。注意,用户在
称时不要使用SQL语言中的保留关键词,如select, create, insert等,作为表格或
列的名称。
数据类型用来设定某一个具体列中数据的类型。例如,在姓名列中只能采
用的数据类型,而不能使用number的数据类型。
SQL语言中较为常用的数据类型为:
char(size):固定长度字符串,其中括号中的size用来设定字符串的最大
度。Char类型的最大长度为255字节。
varchar(size):可变长度字符串,最大长度由size设定。
number(size):数字类型,其中数字的最大位数由size设定。
Date:日期类型。
number(size,d):数字类型,size决定该数字总的最大位数,而d则用于
设定该数字在小数点后的位数。
最后,在创建新表格时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表格中列的限制条件。所谓限
制条件就是当向特定列输入数据时所必须遵守的规则。
例如,unique这一限制条件要求某一列中不能存在两个值相同的记录,所有
记录的值都必须是唯一的。除unique之外,较为常用的列的限制条件
还包括not, null和primary key等。Not null用来规定表格中某一列的值
不能为空.Primary key则为表格中的所有记录规定了唯一的标识符。
向表格中插入数据
SQL语言使用insert语句向数据库表格中插入或添加新的数据行。Insert语
句的使用格式如下:
insert into tablename
(first_column,...last_column)
values (first_value,...last_value);
例如:
insert into employee
(firstname, lastname, age, address, city)
values (‘Li’, ‘Ming’, 45, ‘No.77 Changan Road’, ‘Beijing”);
简单来说,当向数据库表格中添加新记录时,在关键词insert into后面输
入所要添加的表格名称,然后在括号中列出将要添加新值的列的名称。最后
,在关键词values的后面按照前面输入的列的顺序对应的输入所有要添加的
记录值。
更新记录
SQL语言使用update语句更新或修改满足规定条件的现有记录。
Update语句的格式为:
update tablename
set columnname = newvalue [, nextcolumn = newvalue2...]
where columnname OPERATOR value [and|or column OPERATOR value];
例如:
update employee
set age = age+1
where first_name= ‘Mary’and last_name= ‘Williams’;
使用update语句时,关键一点就是要设定好用于进行判断的where条件
从句。
删除记录
SQL语言使用delete语句删除数据库表格中的行或记录。Delete语句的
格式为:
delete from tablename
where columnname OPERATOR value [and|or column OPERATOR value];
例如:
delete from employee
where lastname = May;
简单来说,当需要删除某一行或某个记录时,在delete from关键词之
后输入表格名称,然后在where从句中设定删除记录的判断条件。注意,
如果用户在使用delete语句时不设定where从句,则表格中的所有记录将
全部被删除。
删除数据库表格
在SQL语言中使用drop table命令删除某个表格以及该表格中的所有记
录。Drop table命令的使用格式为:
drop table tablename;
例如:
drop table employee;
如果用户希望将某个数据库表格完全删除,只需要在drop table命令后
输入希望删除的表格名称即可。Drop table命令的作用与删除表格中的所有
记录不同。删除表格中的全部记录之后,该表格仍然存在,而且表格中列
的信息不会改变。而使用drop table命令则会将整个数据库表格的所有信息
全部删除。
以上,我们对SQL语言主要的命令和语句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应该说SQL语句的语法结构和风格还是相当简单和直观的,只要用户结合实践多加练习,一定会在短期内迅速掌握。
SQL语言快速入门(三)
我们日常使用SQL语言的工作过程中,使用最多的还是从已经建立好的数据库中查询信息。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下如何使用SQL语言实现各种数据库查询操作。
SELECT…FROM
为方便讲解,我们在数据库中创建名为Store_Information的如下数据表。
Store_Information
Store_Name Sales Date
Los Angeles 00 Jan-10-2000
San Diego 0 Jan-11-2000
Los Angeles 0 Jan-12-2000
Boston 0 Jan-12-2000
SQL语言中用于数据库查询的最简单的命令就是SELECT…FROM,语法格
式为:
SELECT \"column_name\" FROM \"table_name\"
例如,如果我们希望查询Store_Information数据表中所有的商店名称时,可
以使用如下命令:
SELECT store_name FROM Store_Information
查询结果显示为:
Store_Name
Los Angeles
San Diego
Los Angeles
Boston
如果用户希望一次查询多个字段,可以将所要查询的字段名称依次加入
SELECT关键字之后,中间用“,”隔开即可。
DISTINCT
SELECT关键字支持用户查询数据表中指定字段的所有数据,但是这样有时
就会不可避免的出现重复信息。如果用户希望只查询那些具有不同记录值的信
息的话,可以使用SQL语言的DISTINCT关键字。语法格式如下:
SELECT DISTINCT \"column_name\"
FROM \"table_name\"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命令查询Store_Information数据表具有不同记录值
的所有记录。
SELECT DISTINCT Store_Name FROM Store_Information
查询结果如下:
Store_Name
Los Angeles
San Diego
Boston
WHERE
除了选择具有不同记录值的记录之外,有时我们可能还会需要根据某些条
件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查询。例如,我们可能需要查询Store_Information数
据表中销售额超过1000美圆的商店。为此,我们可以使用SQL语言的WHERE
关键字设定查询条件。语法格式如下:
SELECT \"column_name\"
FROM \"table_name\"
WHERE \"condition\"
由此,我们可以使用如下命令查询销售额超过1000美圆的商店信息:
SELECT store_name FROM Store_Information WHERE Sales > 1000
查询结果显示为:
store_name
Los Angeles
运算函数
现在,我们已经了解到在使用SQL语言进行数据库查询操作时可以通过对
数值的判断设定灵活的查询条件。为了增强对运算的支持能力,SQL提供了众
多实用的运算函数供广大用户使用。例如,我们可以直接在SQL命令中调用
SUM或AVG这两个分别用于计算总数和平均数的函数。语法格式如下:
SELECT \"function type\"(\"column_name\")
FROM \"table_name\"
如果我们希望查询Store_Information数据表中所有商店的总销售额的话,可
以使用如下命令:
SELECT SUM(Sales) FROM Store_Information
查询结果显示为:
SUM(Sales)
50
COUNT
除了SUM和AVG函数之外,COUNT函数是SQL语言中另一个较为常用
的运算函数。COUNT函数可以用来计算数据表中指定字段所包含的记录数目。
语法格式为:
SELECT COUNT(\"column_name\")
FROM \"table_name\"
例如,如果我们希望查询Store_Information数据表中的有关商店的记录条数
时,可以使用如下命令:
SELECT COUNT(store_name)
FROM Store_Information
查询结果显示为:
Count(store_name)
4
COUNT函数可以和DISTINCT关键字一起使用从而可以查询数据表中指定
字段中所有具有不同记录值的记录数目.例如,如果我们希望查询Store_Information
数据表中不同商店的数目时,可以使用如下命令:
SELECT COUNT(DISTINCT store_name)
FROM Store_Information
查询结果显示为:
Count(DISTINCT store_name)
3
GROUP BY
下面我们来进一步看一下SQL语言中的集合函数。上文中,我们曾使用
SUM函数计算所有商店的销售总额,如果我们希望计算每一家商店各自的总销
售额时该怎么办呢?要实现这一目的我们需要做两件事:首先,我们需要查询
商店名称和销售额两个字段;然后,我们使用SQL语言的GROUP BY命令将
销售额按照不同的商店进行分组,从而计算出不同商店的销售总额。GROUP
BY命令的语法格式为:
SELECT \"column_name1\", SUM(\"column_name2\")
FROM \"table_name\"
GROUP BY \"column_name1\"
我们可以使用如下命令实现上述查询目的:
SELECT store_name, SUM(Sales)
FROM Store_Information
GROUP BY store_name
查询结果显示为:
store_name SUM(Sales)
Los Angeles 00
San Diego 0
Boston 0
小注:
GROUP BY关键字一般应用于同时查询多个字段并对字段进行算术运
算的SQL命令中。
HAVING
用户在使用SQL语言的过程中可能希望解决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对由sum或
其它集合函数运算结果的输出进行限制。例如,我们可能只希望看到Store_
Information数据表中销售总额超过1500美圆的商店的信息,这时我们就需要使
用HAVING从句。语法格式为:
SELECT \"column_name1\", SUM(\"column_name2\")
FROM \"table_name\"
GROUP BY \"column_name1\"
HAVING (arithematic function condition)
(GROUP BY从句可选)
由此,我们可以使用如下命令实现上述查询目的:
SELECT store_name, SUM(sales)
FROM Store_Information
GROUP BY store_name
HAVING SUM(sales) > 1500
查询结果显示为:
store_name SUM(Sales)
Los Angeles 00
小注:
SQL语言中设定集合函数的查询条件时使用HAVING从句而不是
WHERE从句。通常情况下,HAVING从句被放置在SQL命令的结尾处。
ALIAS
下面,我们重点介绍一下如何在SQL命令中设定别名。SQL语言中一般使
用两种类型的别名,分别为字段别名和数据表别名。简单的说,使用字段别名
可以帮助我们有效的组织查询的输出结果。例如,上文所列举的多个实例中,
当我们计算商店销售总额时,显示结果中就会出现SUM(sales)。虽然SUM(sales)
并不会对我们理解查询结果带来不便,但是如果我们需要在查询中使用多项复
杂运算时,显示结果就不会这么直观了。如果这时我们使用字段别名就会极大
的提高查询结果的可读性。
对于数据表别名,我们可以通过将别名直接放置在FROM从句中数据表名
称的后面设定。数据表别名在我们下面将要讲述的连接多个数据表进行查询的
操作中极为有用。
字段和数据表别名的语法格式如下:
SELECT \"table_alias\".\"column_name1\" \"column_alias\"
FROM \"table_name\" \"table_alias\"
即别名都直接放置在各自对应名称的后面,中间用空格分开。
以Store_Information数据表为例,我们可以在GROUP BY一节中所使用的
SQL命令中设置如下字段和数据表别名:
SELECT A1.store_name \ "Store\", SUM(Sales) \"Total Sales\"
FROM Store_Information A1
GROUP BY A1.store_name
查询结果显示为:
Store Total Sales
Los Angeles 00
San Diego 0
Boston 0
连接多个数据表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如果使用SQL语言连接多个数据表,实现对多个数据
表的查询。为方便讲解,我们在数据库中分别创建了两个名为Store_Information
和Region的数据表。
Store_Information
Store_Name Sales Date
Los Angeles 00 Jan-10-2000
San Diego 0 Jan-11-2000
Los Angeles 0 Jan-12-2000
Boston 0 Jan-12-2000
Region
Region_Name Store_Name
East Boston
East New York
West Los Angeles
West San Diego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通过数据表的连接实现按不同区域查询销售额。
我们注意到在名为Region的数据表中包含区域和商店两个字段信息,而在名为
Store_Information的数据表中则包含每一家商店的销售信息。因此,为了得到按
区域划分的销售信息,我们需要将两个不同数据表的信息结合在一起进行查询.
通过对上述两个数据表的分析,我们发现每个数据表中都包含一个名为
Store_Name的字段,因此,我们可以使用如下命令实现查询目的:
SELECT A1.region_name REGION, SUM(A2.Sales) SALES
FROM Region A1, Store_Information A2
WHERE A1.store_name = A2.store_name
GROUP BY A1.region_name
查询结果显示为:
REGION SALES
East 0
West 50
说明:
上述查询命令的前两行用于指定所要查询的目标字段,分别为Region数据
表中的Region_Name字段和Store_Information数据表中Sales字段的记录值总
数。这里,我们设定两个字段的别名分别为REGION和SALES,两个数据表的
别名分别为A1和A2。如果我们只使用字段别名而不设定数据表别名的话,上
述SQL命令的第一行就变成如下形式:
SELECT Region.Region_Name REGION, SUM(Store_Information.Sales) SALES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有效的使用数据表别名,可以极大的简化对多个数据表
进行操作的SQL命令。
上述查询命令的第3行为WHERE从句,正是该从句设定了两个数据表的
连接条件。因为我们希望确保Region数据表中的Store_Name字段能够与
Store_Information数据表中的同名字段相对应,所以我们规定两个字段的记录
值应当相等。在连接多个数据表时,一定要准确设定数据表的连接条件,如果
WHERE从句设定不正确,则可能导致查询结果中出现众多不相关的数据 .
Ⅳ SQL语句语法大全
我整理的一些比较常用的SQL语句语法 需要的朋友可以过来参考下
一 数据控制语句 (DML) 部分
INSERT (往数据表里插入记录的语句)
INSERT INTO 表名(字段名 字段名 ……) VALUES ( 值 值 ……);
INSERT INTO 表名(字段名 字段名 ……) SELECT 字段名 字段名 …… FROM 另外的表名;
字符串类型的字段值必须用单引号括起来 例如: GOOD DAY
如果字段值里包含单引号 需要进行字符串转换 我们把它替换成两个单引号
字符串类型的字段值超过定义的长度会出错 最好在插入前进行长度校验
日期字段的字段值可以用当前数据库的系统时间SYSDATE 精确到秒
或者用字符串转换成日期型函数TO_DATE(‘ YYYY MM DD )
TO_DATE()还有很多种日期格式 可以参看ORACLE DOC
年 月 日 小时:分钟:秒 的格式YYYY MM DD HH :MI:SS
INSERT时最大可操作的字符串长度小于等于 个单字节 如果要插入更长的字符串 请考虑字段用CLOB类型
方法借用ORACLE里自带的DBMS_LOB程序包
INSERT时如果要用到从 开始自动增长的序列号 应该先建立一个序列号
CREATE SEQUENCE 序列号的名称 (最好是表名+序列号标记) INCREMENT BY START WITH
MAXVALUE CYCLE NOCACHE;
其中最大的值按字段的长度来定 如果定义的自动增长的序列号 NUMBER( ) 最大值为
INSERT 语句插入这个字段值为: 序列号的名称 NEXTVAL
DELETE (删除数据表里记录的语句)
DELETE FROM表名 WHERE 条件;
注意 删除记录并不能释放ORACLE里被占用的数据块表空间 它只把那些被删除的数据块标成unused
如果确实要删除一个大表里的全部记录 可以用 TRUNCATE 命令 它可以释放占用的数据块表空间
TRUNCATE TABLE 表名;
此操作不可回退
UPDATE (修改数据表里记录的语句)
UPDATE表名 SET 字段名 =值 字段名 =值 …… WHERE 条件;
如果修改的值N没有赋值或定义时 将把原来的记录内容清为NULL 最好在修改前进行非空校验;
值N超过定义的长度会出错 最好在插入前进行长度校验
注意事项:
A 以上SQL语句对表都加上了行级锁
确认完成后 必须加上事物处理结束的命令 MIT 才能正式生效
否则改变不一定写入数据库里
如果想撤回这些操作 可以用命令 ROLLBACK 复原
B 在运行INSERT DELETE 和 UPDATE 语句前最好估算一下可能操作的记录范围
应该把它限定在较小 (一万条记录) 范围内 否则ORACLE处理这个事物用到很大的回退段
程序响应慢甚至失去响应 如果记录数上十万以上这些操作 可以把这些SQL语句分段分次完成
其间加上MIT 确认事物处理
二 数据定义 (DDL) 部分
CREATE (创建表 索引 视图 同义词 过程 函数 数据库链接等)
ORACLE常用的字段类型有
CHAR 固定长度的字符串
VARCHAR 可变长度的字符串
NUMBER(M N) 数字型M是位数总长度 N是小数的长度
DATE 日期类型
创建表时要把较小的不为空的字段放在前面 可能为空的字段放在后面
创建表时可以用中文的字段名 但最好还是用英文的字段名
创建表时可以给字段加上默认值 例如 DEFAULT SYSDATE
这样每次插入和修改时 不用程序操作这个字段都能得到动作的时间
创建表时可以给字段加上约束条件
例如 不允许重复 UNIQUE 关键字 PRIMARY KEY
ALTER (改变表 索引 视图等)
改变表的名称
ALTER TABLE 表名 TO 表名 ;
在表的后面增加一个字段
ALTER TABLE表名 ADD 字段名 字段名描述;
修改表里字段的定义描述
ALTER TABLE表名 MODIFY字段名 字段名描述;
给表里的字段加上约束条件
ALTER TABLE 表名 ADD CONSTRAINT 约束名 PRIMARY KEY (字段名);
ALTER TABLE 表名 ADD CONSTRAINT 约束名 UNIQUE (字段名);
把表放在或取出数据库的内存区
ALTER TABLE 表名 CACHE;
ALTER TABLE 表名 NOCACHE;
DROP (删除表 索引 视图 同义词 过程 函数 数据库链接等)
删除表和它所有的约束条件
DROP TABLE 表名 CASCADE CONSTRAINTS;
TRUNCATE (清空表里的所有记录 保留表的结构)
TRUNCATE 表名;
三 查询语句 (SELECT) 部分
SELECT字段名 字段名 …… FROM 表名 [表名 ……] WHERE 条件;
字段名可以带入函数
例如: COUNT(*) MIN(字段名) MAX(字段名) AVG(字段名) DISTINCT(字段名)
TO_CHAR(DATE字段名 YYYY MM DD HH :MI:SS )
NVL(EXPR EXPR )函数
解释:
IF EXPR =NULL
RETURN EXPR
ELSE
RETURN EXPR
DECODE(AA﹐V ﹐R ﹐V ﹐R )函数
解释:
IF AA=V THEN RETURN R
IF AA=V THEN RETURN R
…
ELSE
RETURN NULL
LPAD(char n char )函数
解释:
字符char 按制定的位数n显示 不足的位数用char 字符串替换左边的空位
字段名之间可以进行算术运算
例如: (字段名 *字段名 )/
查询语句可以嵌套
例如: SELECT …… FROM
(SELECT …… FROM表名 [表名 ……] WHERE 条件) WHERE 条件 ;
两个查询语句的结果可以做集合操作
例如: 并集UNION(去掉重复记录) 并集UNION ALL(不去掉重复记录) 差集MINUS 交集INTERSECT
分组查询
SELECT字段名 字段名 …… FROM 表名 [表名 ……] GROUP BY字段名
[HAVING 条件] ;
两个以上表之间的连接查询
SELECT字段名 字段名 …… FROM 表名 [表名 ……] WHERE
表名 字段名 = 表名 字段名 [ AND ……] ;
SELECT字段名 字段名 …… FROM 表名 [表名 ……] WHERE
表名 字段名 = 表名 字段名(+) [ AND ……] ;
有(+)号的字段位置自动补空值
查询结果集的排序操作 默认的排序是升序ASC 降序是DESC
SELECT字段名 字段名 …… FROM 表名 [表名 ……]
ORDER BY字段名 字段名 DESC;
字符串模糊比较的方法
INSTR(字段名 ‘字符串 )>
字段名 LIKE ‘字符串% [‘%字符串% ]
每个表都有一个隐含的字段ROWID 它标记着记录的唯一性
四 ORACLE里常用的数据对象 (SCHEMA)
索引 (INDEX)
CREATE INDEX 索引名ON 表名 ( 字段 [字段 ……] );
ALTER INDEX 索引名 REBUILD;
一个表的索引最好不要超过三个 (特殊的大表除外) 最好用单字段索引 结合SQL语句的分析执行情况
也可以建立多字段的组合索引和基于函数的索引
ORACLE 字符串可以索引的最大长度为 单字节
ORACLE 字符串可以索引的最大长度为 单字节
ORACLE DOC上说字符串最大可以建索引的长度约是:数据块的大小(db_block_size)* %
视图 (VIEW)
CREATE VIEW 视图名AS SELECT … FROM … ;
ALTER VIEW视图名 PILE;
视图仅是一个SQL查询语句 它可以把表之间复杂的关系简洁化
同义词 (SYNONMY)
CREATE SYNONYM同义词名FOR 表名;
CREATE SYNONYM同义词名FOR 表名@数据库链接名;
数据库链接 (DATABASE LINK)
CREATE DATABASE LINK数据库链接名CONNECT TO 用户名 IDENTIFIED BY 密码 USING ‘数据库连接字符串 ;
数据库连接字符串可以用NET EASY CONFIG或者直接修改TNSNAMES ORA里定义
数据库参数global_name=true时要求数据库链接名称跟远端数据库名称一样
数据库全局名称可以用以下命令查出
SELECT * FROM GLOBAL_NAME;
查询远端数据库里的表
SELECT …… FROM 表名@数据库链接名;
五 权限管理 (DCL) 语句
GRANT 赋于权限
常用的系统权限集合有以下三个:
CONNECT(基本的连接) RESOURCE(程序开发) DBA(数据库管理)
常用的数据对象权限有以下五个:
ALL ON 数据对象名 SELECT ON 数据对象名 UPDATE ON 数据对象名
DELETE ON 数据对象名 INSERT ON 数据对象名 ALTER ON 数据对象名
GRANT CONNECT RESOURCE TO 用户名;
GRANT SELECT ON 表名 TO 用户名;
GRANT SELECT INSERT DELETE ON表名 TO 用户名 用户名 ;
REVOKE 回收权限
REVOKE CONNECT RESOURCE FROM 用户名;
REVOKE SELECT ON 表名 FROM 用户名;
lishixin/Article/program/MySQL/201311/29570
Ⅳ 写出SQL查询语句的基本结构,并说明结构中各子句表示的含义
SQL查询语句常见语法结构
Select select_list
[Into new_table]
From table_source
[Where search_condition]
[Group by group_by_expression]
[Having search_condition]
[Order by order_by_expression [ASC | DESC] ]
SELECT查询语句中的主要参数说明如下:
Select_list: 查询的列或表达式的列表,用逗号进行分隔。
New_table:新的表名
Table_source:要查询的表。如果是多个表,用逗号进行分隔。
Search_condition:查询条件
Group_by_expression:分组表达式
Order_by_expression:排序表达式
ASC:升序排列
DESC:降序排列
Ⅵ 在SQL语句中,分组用什么子句,排序用什么子句
排序采用ORDER BY语句:ORDER BY 语句用于根据指定的列对结果集进行排序。ORDER BY 语句默认按照升序对记录行排序。如果希望按照降序对记录进行排序,可以使用 DESC关键字。
SQL有两种使用方式:
一是联机交互使用,这种方式下的SQL实际上是作为自含型语言使用的。
另一种方式是嵌入到某种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如C语言等)中去使用。前一种方式适合于非计算机专业人员使用,后一种方式适合于专业计算机人员使用。尽管使用方式不向,但所用语言的语法结构基本上是一致的。
(6)sql语法结构扩展阅读:
以同一种语法结构提供两种使用方式:
SQL既是自含式语言,又是嵌入式语言。作为自含式语言,它能够独立地用于联机交互的使用方式,用户可以在终端键盘上直接输入SQL命令对数据库进行操作。作为嵌入式语言,SQL语句能够嵌入到高级语言(如C、 C#、JAVA)程序中,供程序员设计程序时使用。
而在两种不同的使用方式下,SQL的语法结构基本上是一致的。这种以统一的语法结构提供两种不同的操作方式,为用户提供了极大的灵活性与方便性。
Ⅶ 简答:sql语言的特点
sql语言的特点:
1、SQL风格统一
SQL可以独立完成数据库生命周期中的全部活动,包括定义关系模式、录入数据、建立数据库、査询、更新、维护、数据库重构、数据库安全性控制等一系列操作,这就为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在数据库投入运行后,还可根据需要随时逐步修改模式,且不影响数据库的运行,从而使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扩充性。
2、高度非过程化
非关系数据模型的数据操纵语言是面向过程的语言,用其完成用户请求时,必须指定存取路径。而用SQL进行数据操作,用户只需提出“做什么”,而不必指明“怎么做”。
因此用户无须了解存取路径,存取路径的选择以及SQL语句的操作过程由系统自动完成。这不但大大减轻了用户负担,而且有利于提高数据独立性。
3、面向集合的操作方式
SQL采用集合操作方式,不仅查找结果可以是元组的集合,而且一次插入、删除、更新操作的对象也可以是元组的集合。
4、以同一种语法结构提供两种使用方式
SQL既是自含式语言,又是嵌入式语言。作为自含式语言,它能够独立地用于联机交互的使用方式,用户可以在终端键盘上直接输入SQL命令对数据库进行操作。
作为嵌入式语言,SQL语句能够嵌入到高级语言程序中,供程序员设计程序时使用。而在两种不同的使用方式下,SQL的语法结构基本上是一致的。这种以统一的语法结构提供两种不同的操作方式,为用户提供了极大的灵活性与方便性。
5、语言简洁,易学易用
SQL功能极强,但由于设计巧妙,语言十分简洁,完成数据定义、数据操纵、数据控制的核心功能只用了9个动词:CREATE、 ALTER、DROP、 SELECT、 INSERT、 UPDATE、 DELETE、GRANT、 REVOKE。且SQL语言语法简单,接近英语口语,因此容易学习,也容易使用。
Ⅷ SQL语句的结构
所有的SQL语句都有自己的格式,每条SQL语句都由一个谓词开始,该谓词描述这条语句要产生的动作。谓词扣紧接着一个或多个子句,子句中给出了被谓词作用的数据或提供谓词动作的详细信息,每一条子句由一个关键字开始。
Ⅸ SQL语言功能它按其功能分为那几个部分
SQL语言功能按其功能分为数据定义、数据操纵和数据控制三个部分。
1、SQL数据定义功能:能够定义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即外模式、全局模式和内模式结构。在SQL中,外模式又叫做视图(View),全局模式简称模式( Schema),内模式由系统根据数据库模式自动实现,一般无需用户过问。
2、SQL数据操纵功能:包括对基本表和视图的数据插入、删除和修改,特别是具有很强的数据查询功能。
3、SQL的数据控制功能:主要是对用户的访问权限加以控制,以保证系统的安全性。
(9)sql语法结构扩展阅读
SQL的核心部分相当于关系代数,但又具有关系代数所没有的许多特点,如聚集、数据库更新等。综合的、通用的、功能极强的关系数据库语言,其特点是:
1、数据描述、操纵、控制等功能一体化。
2、两种使用方式,统一的语法结构。SQL有两种使用方式。一是联机交互使用,这种方式下的SQL实际上是作为自含型语言使用的。另一种方式是嵌入到某种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如C语言等)中去使用。前一种方式适合于非计算机专业人员使用,后一种方式适合于专业计算机人员使用。尽管使用方式不向,但所用语言的语法结构基本上是一致的。
3、高度非过程化。SQL是一种第四代语言(4GL),用户只需要提出“干什么”,无须具体指明“怎么干”,像存取路径选择和具体处理操作等均由系统自动完成。
4、语言简洁,易学易用。尽管SQL的功能很强,但语言十分简洁,核心功能只用了9个动词。SQL的语法接近英语口语,所以,用户很容易学习和使用。
Ⅹ 简述SQL语言中SELECT语句的基本结构
Select 查询语句
语法:SELECT [ALL|DISTINCT] <目标列表达式> [AS 列名]
[,<目标列表达式> [AS 列名] ...] FROM <表名> [,<表名>…]
[WHERE <条件表达式> [AND|OR <条件表达式>...]
[GROUP BY 列名 [HAVING <条件表达式>>
[ORDER BY 列名 [ASC | DESC>
解释:[ALL|DISTINCT] ALL:全部; DISTINCT:不包括重复行
<目标列表达式> 对字段可使用AVG、COUNT、SUM、MIN、MAX、运算符等
<条件表达式>
查询条件 谓词
比较 =、>,<,>=,<=,!=,<>,
确定范围 BETWEEN AND、NOT BETWEEN AND
确定集合 IN、NOT IN
字符匹配 LIKE(“%”匹配任何长度,“_”匹配一个字符)、NOT LIKE
空值 IS NULL、IS NOT NULL
子查询 ANY、ALL、EXISTS
集合查询 UNION(并)、INTERSECT(交)、MINUS(差)
多重条件 AND、OR、NOT
<GROUP BY 列名> 对查询结果分组
[HAVING <条件表达式>] 分组筛选条件
[ORDER BY 列名 [ASC | DESC> 对查询结果排序;ASC:升序 DESC:降序
例1: select student.sno as 学号, student.name as 姓名, course as 课程名, score as 成绩 from score,student where student.sid=score.sid and score.sid=:sid
例2:select student.sno as 学号, student.name as 姓名,AVG(score) as 平均分 from score,student where student.sid=score.sid and student.class=:class and (term=5 or term=6) group by student.sno, student.name having count(*)>0 order by 平均分 DESC
例3:select * from score where sid like '9634'
例4: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class in (select class from student where name='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