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急求计算机二级考试的试题(c语言)
05年4月全国计算机二级C语言考试试题及答案
(1)数据的存储结构是指 D
(A)存储在外存中的数据 (B)数据所占的存储空间量
(C)数据在计算机中的顺序存储方式 (D)数据的逻辑结构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2)下列关于栈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B
(A)栈是先进后出的先性表
(B)栈只能顺序存储
(C)栈具有记忆作用
(D)对栈的插入和删除操作中,不需要改变栈底指针
(3)对于长度为N的线性表,在最坏的情况下,下列各排序法所对应的比较次数中正确的是D
(A)冒泡排序为N/2 (B)冒泡排序为N
(C)快速排序为N (D)快速排序为N(N-1)/2
(4)对长度为N的线性表进行顺序查找,在最坏的情况下所需要的比较次数为 C
(A)log2n (B)n/2 (C)n (D)n+1
(5)下列对于线性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A)存储空间不一定是连续,且各元素的存储顺序是任意的
B)存储空间不一定是连续,且前件元素一定存储在后件元素的前面
C)存储空间必须连续,且各前件元素一定存储在后件元素的前面
D)存储空间必须连续,且各元素的存储顺序是任意的
(6)下列对于软件测试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C
A)软件测试的目的是证明程序是否正确
B)软件测试的目的是使程序运行结果正确
C)软件测试的目的是尽可能地多发现程序中的错误
D)软件测试的目的是使程序符合结构化原则
(7)为了使模块尽可能独立,要求 B
(A)模块的内聚程度要尽量高,且各模块间的耦合程度要尽量强
(B)模块的内聚程度要尽量高,且各模块间的耦合程度要尽量弱
(C)模块的内聚程度要尽量低,且各模块间的耦合程度要尽量弱
(D)模块的内聚程度要尽量低,且各模块间的耦合程度要尽量强
(8)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D
(A)程序就是软件 (B)软件开发不受计算机系统的限制
(C)软件既是逻辑实体,又是物理实体 (D)软件是程序、数据与相关文档的集合
(9)数据独立性是数据库技术的重要特点之一.所谓数据独立性是指 D
(A)数据与程序独立存放
(B)不同的数据被存放在不同的文件中
(C)不同的数据只能被对应的应用程序所使用
(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对
(10)用树形结构表示实体之间联系的模型是 C
(A)关系模型 (B)网状模型 (C)层次模型 (D)以上三个都是
(11)算法具有五个特性,以下选项中不属于算法特性的是 B
(A)有穷性 (B)简洁性 (C)可行性 (D)确定性
(12)以下选项中可作为C语言合法常量的是 A
(A)-80. (B)-080 (C)-8e1.0 (D)-80.0e
(13)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C
(A)用C语言实现的算法必须要有输入和输出操作
(B)用C语言实现的算法可以没有输出但必须要有输入
(C)用C程序实现的算法可以没有输入但必须要有输出
(D)用C程序实现的算法可以既没有输入也没有输出
(14)以下不能定义为用户标识符是 D
(A)Main (B)_0 (C)_int (D)sizeof
(15)以下选项中,不能作为合法常量的是 B
(A)1.234e04 (B)1.234e0.4 (C)1.234e+4 (D)1.234e0
(16)数字字符0的ASCII值为48,若有以下程序 C
main()
{
char a=’1’,b=’2’;
printf("%c,",b++);
printf("%d\n",b-a);
}
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
(A)3,2 (B)50,2 (C)2,2 (D)2,50
(17)有以下程序 A
main()
{
int m=12,n=34;
printf("%d%d",m++,++n); printf("%d%d\n",n++,++m);
}
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
(A)12353514 (B)12353513 (C)12343514 (D)12343513
(18)有以下语句:int b;char c[10];,则正确的输入语句是 B
A)scanf("%d%s",&b,&c); B) scanf("%d%s",&b,c);
c)scanf("%d%s",b,c); D)scanf("%d%s",b,&c);
(19)有以下程序 A
main()
{
int m,n,p;
scanf("m=%dn=%dp=%d",&m,&n,&p);
printf("%d%d%d\n",m,n,p);
}
若想从键盘上输入数据,使变量M中的值为123,N中的值为456,P中的值为789,则正确的输入是
A)M=123N=456P=789 B)M=123 N=456 P=789 C)M=123,N=456,P=789 D)123 456 789
(20)有以下程序 B
main()
{
int a,b,d=25;
a=d/10%9;b=a&&(-1);
printf("%d,%d\n",a,b);
}
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
A)6,1 B)2,1 C)6,0 D)2,0
(21)有以下程序 D
main()
{
int i=1,j=2,k=3;
if(i++==1&&(++j==3||k++==3))
printf("%d %d %d\n",i,j,k);
}
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
(A)1 2 3 (B)2 3 4 (C)2 2 3 (D)2 3 3
(22)若整型变量a、b、c、d中的值依次为:1、4、3、2。
则条件表达式aA) 1 B)2 C)3 D)
(23)有以下程序 B
main()
{
int p[8]={11,12,13,14,15,16,17,18},i=0,j=0;
while(i++<7) if(p[i]%2) j+=p[i];
printf("%d\n",j);
}
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
A)42 B)45 C)56 D)60
(24)有以下程序 C
main()
{
char a[7]="a0\0a0\0"; int i,j;
i=sizeof(a); j=strlen(a);
printf("%d %d\n",i,j);
}
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
A)2 2 B)7 6 C)7 2 D)6 2
(25)以下能正确定义一维数组的选项是 B
A)int a[5]={0,1,2,3,4,5}; B)char a[]={0,1,2,3,4,5};
C)char a={’A’,’B’,’C’}; D)int a[5]="0123";
(26)有以下程序 A
int f1(int x,int y){return x>y?x:y;}
int f2(int x,int y){return x>y?y:x;}
main()
{
int a=4,b=3,c=5,d=2,e,f,g;
e=f2(f1(a,b),f1(c,d)); f=f1(f2(a,b),f2(c,d));
g=a+b+c+d-e-f;
printf("%d,%d,%d\n",e,f,g);
}
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
A)4,3,7 B)3,4,7 C)5,2,7 D)2,5,7
27)已有定义:char a[]="xyz",b[]={’x’,’y’,’z’};,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C
A)数组a和b的长度相同 B)a数组长度小于b数组长度
C)a数组长度大于b数组长度 D)上述说法都不对
28)有以下程序 D
void f(int *x,int *y)
{
int t;
t=*x;*x=*y;*y=t;
}
main()
{
int a[8]={1,2,3,4,5,6,7,8},i,*p,*q;
p=a;q=&a[7];
while(p{f(p,q);p++;q--;}
for(i=0;i<8;i++)printf("%d,",a[i]);
}
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
A)8,2,3,4,5,6,7,1, B)5,6,7,8,1,2,3,4,
C)1,2,3,4,5,6,7,8, D)8,7,6,5,4,3,2,1,
29)有以下程序 D
main()
{
int a[3][3],*p,i;
p=&a[0][0];
for(i=0;i<9;i++)p[i]=i;
for(i=0;i<3;i++)printf("%d",a[1][i]);
}
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
A)0 1 2 B)1 2 3 C)2 3 4 D)3 4 5
(30)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 A
A)对于double类型数组,不可以直接用数组名对数组进行整体输入或输出
B)数组名代表的是数组所占存储区的首地址,其值不可改变
C)当程序执行中,数组元素的下标超出所定义的下标范围时,系统将给出"下标越界"的出错信息
D)可以通过赋初值的方式确定数组元素的个数
(31)有以下程序 C
#define N 20
fun(int a[],int n,int m)
{int i,j;
for(i=m;i>=n;i--)a[i+1]=a[i];
}
main()
{
int i,a[N]={1,2,3,4,5,6,7,8,9,10};
fun(a,2,9);
for(i=0;i<5;i++)printf("%d",a[i]);
}
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
A)10234 B)12344 C)12334 D)12234
32)有以下程序 B
main()
{
int a[3][2]={0},(*ptr)[2],i,j;
for(i=0;i<2;i++)
{ptr=a+i;scanf("%d",ptr);ptr++;}
for(i=0;i<3;i++)
{for(j=0;j<2;j++)printf("-",a[i][j]);
printf("\n");
}
}
若运行时输入:1 2 3<回车>,则输出结果是
A)产生错误信息 B)1 0 C)1 2 D)1 0
2 0 3 0 2 0
0 0 0 0 3 0
33)有以下程序 B
prt(int *m,int n)
{int i;
for(i=0;i)
main()
{
int a[]={1,2,3,4,5},i;
prt(a,5);
for(i=0;i<5;i++)
printf("%d,",a[i]);
}
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
A}1,2,3,4,5, B}2,3,4,5,6, C}3,4,5,6,7, D}2,3,4,5,1,
34)有以下程序 A
main()
{int a[]={1,2,3,4,5,6,7,8,9,0},*p;
for(p=a;p}
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
A)1,2,3,4,5,6,7,8,9,0, B)2,3,4,5,6,7,8,9,10,1,
C)0,1,2,3,4,5,6,7,8,9, D)1,1,1,1,1,1,1,1,1,1,
35)有以下程序 D
#define P 3
void F(int x){return(P*x*x);}
main()
{printf("%d\n",F(3+5));}
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
A)192 B)29 C)25 D)编译出错
36)有以下程序 C
main()
{int c=35;printf("%d\n",c&c);}
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
A)0 B)70 C)35 D)1
37)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D
A)预处理命令行必须位于源文件的开头
B)在源文件的一行上可以有多条预处理命令
C)宏名必须用大写字母表示
D)宏替换不占用程序的运行时间
38)若有以下说明和定义 C
union dt
{int a;char b;double c;}data;
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
A)data的每个成员起始地址都相同
B)变量data所占的内存字节数与成员c所占字节数相等
C)程序段:data.a=5;printf("%f\n",data.c);输出结果为5.000000
D)data可以作为函数的实参
39)以下语句或语句组中,能正确进行字符串赋值的是 C
A)char *sp;*sp="right!"; B)char s[10];s="right!";
C)char s[10];*s="right!"; D)char *sp="right!";
40)设有如下说明 C
typedef struct ST
{long a;int b;char c[2];}NEW;
则下面叙述中正确的是
A)以上的说明形式非法 B)ST是一个结构体类型
C)NEW是一个结构体类型 D)NEW是一个结构体变量
41)有以下程序 B
main()
{int a=1,b;
for(b=1;b<=10;b++)
{if(a>=8)break;
if(a%2==1){a+=5;continue;}
a-=3;
}
printf("%d\n",b);
}
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
A) 3 B) 4 C)5 D) 6
42)有以下程序 A
main()
{char s[]="159",*p;
p=s;
printf("%c",*p++);printf("%c",*p++);
}
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
A)15 B)16 C)12 D)59
43)有以下函数 D
fun(char *a,char *b)
{while((*a!=’\0’)&&(*b!=’\0’)&&(*a==*b))
{a++;b++;}
return(*a-*b);
}
该函数的功能是
A)计算a和b所指字符串的长度之差
B)将b所指字符串连接到a所指字符串中
C)将b所指字符串连接到a所指字符串后面
D)比较a和b所指字符串的大小
44)有以下程序 B
main()
{int num[4][4]={{1,2,3,4},{5,6,7,8},{9,10,11,12},{13,14,15,16}},i,j;
for(i=0;i<4;i++)
{for(j=0;j<=i;j++)printf("L",’ ’);
for(j=_____;j<4;j++)printf("M",num[i][j]);
printf("\n");
}
}
若要按以下形式输出数组右上半三角
1 2 3 4
6 7 8
11 12
16
则在程序下划线处应填入的是
A)i-1 B)i C)i+1 D)4-i
45)有以下程序 D
point(char *p){p+=3;}
main()
{char b[4]={’a’,’b’,’c’,’d’},*p=b;
point(p);printf("%c\n",*p);
}
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
A)a B)b C)c D)d
46)程序中若有如下说明和定义语句 A
char fun(char *);
main()
{
char *s="one",a[5]={0},(*f1)()=fun,ch;
......
}
以下选项中对函数fun的正确调用语句是
A)(*f1)(a); B)*f1(*s); C)fun(&a); D)ch=*f1(s);
47)有以下结构体说明和变量定义,如图所示,
指针p、q、r分别指向此链表中的三个连续结点。
struct node
{int data;struct node *next;}*p,*q,*r;
现要将Q所指结点从链表中删除,同时要保持链表的连续,
以下不能完成指定操作的语句是 D
A)P->next=q->next; B)p->next=p->next->next;
c)p->next=r; D)p=q->next;
48)以下对结构体类型变量td的定义中,错误的是 C
A)typedef struct aa B)struct aa C)struct D)struct
{int n; {int n; {int n; {int n;
float m; float m; float m; float m;
}AA; }td; }aa; }td;
AA td; struct aa td; struct aa td;
49)以下与函数fseek(fp,0L,SEEK_SET)有相同作用的是 D
A)feof(fp) B)ftell(fp) C)fgetc(fp) D)rewind(fp)
50)有以下程序 B
#include
void WriteStr(char *fn,char *str)
{FILE *fp;
fp=fopen(fn,"w");fputs(str,fp);fclose(fp);
}
main()
{
WriteStr("t1.dat","start");
WriteStr("t1.dat","end");
}
程序运行后,文件t1.dat中的内容是
A)start B)end C)startend D)endrt
1.某二叉树中度为2的结点有18个,则该二叉树中有______个叶子结点。
答案:19
2.在面向对象方法中,类的实例称为____.
答案:对象
3.诊断和改正程序中错误的工作通常称为______.
答案:调试
4.在关系数据库中,把数据表示成二维表,每一个二维表称为_____
答案:关系
5.问题处理方案的正确而完整的描述称为___
答案:算法
6.以下程序运行时若从键盘输入:10 20 30<回车>.输出结果是______
#include
main()
{
int i=0,j=0,k=0;
scanf("%d%*d%d",&i,&j,&k);printf("%d%d%d\n",i,j,k);
}
答案:10 30 0
7.以下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____
#define S(x) 4*x*x+1
main()
{
int i=6,j=8;
printf("%d\n",S(i+j));
}
答案:81
*8.以下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_____
main()
{int a=3,b=4,c=5,t=99;
if(b if(a printf("%d%d%d\n",a,b,c);
}
答案:4399
9.以下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____
main()
{
int a,b,c;
a=10;b=20;c=(a%b<1)||(a/b>1);
printf("%d %d %d\n",a,b,c);
}
答案:10 20 0
10.以下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___
main()
{char c1,c2;
for(c1=’0’,c2=’9’;c1printf("\n");
)
答案:0918273645
11.已知字符A的ASCII代码值为65,以下程序运行时若从键盘输入:B33<回车>.则
输出结果是_____
#include
main()
{char a,b;
a=getchar();scanf("%d",&b);
a=a-’A’+’0’;b=b*2;
printf("%c %c\n",a,b);
}
答案:1 B
12.以下程序中,fun函数的功能是求3行4列二维数组每行元素中的最大值.请填空
void fun(int,int,int(*)[4],int *);
main()
{int a[3][4]={{12,41,36,28},{19,33,15,27},{3,27,19,1}},b[3],i;
fun(3,4,a,b);
for(i=0;i<3;i++)printf("M",b[i]);
printf("\n");
}
void fun(int m,int n,int ar[][4],int *bar)
{
int i,j,x;
for(i=0;i {x=ar[i][0];
for(j=0;j ________=x;
)
}
)
答案:bar[i]
13.以下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______
void swap(int x,int y)
{ int t;
t=x;x=y;y=t;printf("%d %d ",x,y);
}
main()
{ int a=3,b=4;
swap(a,b);printf("%d %d\n",a,b);
}
答案:4 3 3 4
14.以下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____
#include
void fun(char *s,int p,int k)
{int i;
for(i=p;i)
main()
{char s[]="abcdefg";
fun(s,3,strlen(s));puts(s);
}
答案:abcfg
17.以下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______
struct NODE
{int k;
struct NODE *link;
};
main()
{ struct NODE m[5],*p=m,*q=m+4;
int i=0;
while(p!=q)
{p->k=++i;p++;
q->k=i++;q--;
}
q->k=i;
for(i=0;i<5;i++)printf("%d",m[i].k);
printf("\n");
}
答案:13431
18.以下程序中函数huiwen的功能是检查一个字符串是否是回文,当字符串是回文时,
函数返回字符串:yes!,否则函数返回字符串:no!,并在主函数中输出.所谓回文即
正向与反向的拼写都一样,例如:adgda.请填空.
#include
char *huiwen(char *str)
{char *p1,*p2;int i,t=0;
p1=str;p2=______;
for(i=0;i<=strlen(str)/2;i++)
if(*p1++!=*p2--){t=1;break;}
if(____)return("yes!");
else return("no!");
}
main()
{char str[50];
printf("Input:");scanf("%s",str);
printf("%s\n",______);
}
答案:18) str+(strlen(str)-1)
19) !t
20) huiwen(str)
‘贰’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教程C语言程序设计(2021版)pdf版这本书谁有啊
建议买一本,为什么我这么说呢,电子书复习和纸质版书籍复习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我又以前的版本,今年的版本没有,加油,祝你考试顺利!
‘叁’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教程二级C语言pdf 要完整版的。急求!!!百度云链接。。加好友分享也行。
已经上传网络知道了,你用电脑看这个问题就可以下载了,或者怎么发你
‘肆’ 《C程序设计语言第2版·新版》pdf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C程序设计语言(第2版·新版)》([美] Brian W. Kernighan)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 https://pan..com/s/1txJqYzmjYS-BSw43eLWrnQ
书名:C程序设计语言(第2版·新版)
作者:[美] Brian W. Kernighan
译者:徐宝文
豆瓣评分:9.4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4-1
页数:258
内容简介:
在计算机发展的历史上,没有哪一种程序设计语言像C语言这样应用广泛。本书作者是C语言的设计者之一Dennis M. Ritchie和着名计算机科学家Brian W. Kernighan合着的一本介绍C语言的权威经典着作。我们现在见到的大量论述C语言程序设计的教材和专着均以此书为蓝本。
原着第1版中介绍的C语言成为后来广泛使用的C语言版本——标准C的基础。人们熟知的“hello,World"程序就是由本书首次引入的,现在,这一程序已经成为众多程序设计语言入门的第一课。原着第2版根据1987年制定的ANSIC标准做了适当的修订.引入了最新的语言形式,并增加了新的示例,通过简洁的描述、典型的示例,作者全面、系统、准确地讲述了C语言的各个特性以及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
对于计算机从业人员来说,本书是一本必读的程序设计语言方面的参考书。
作者简介:
Brian W. Kernighan,贝尔实验室计算科学研究中心高级研究人员,着名的计算机科学家。参加了UNIX系统、C语言、AWK语言和许多其他系统的开发,同时出版了许多在计算机领域具有影响的着作,如《The Elements of Programming Style》《The Practice of Programming》《The UNIX Programming Environment》《The AWK Language》《Software Tools》等。
Dennis M. Ritchie,1967年加入贝尔实验室。他和 Ken L. Thompson 两人共同设计并实现的C语言改变了程序设计语言发展的轨迹,是程序设计语言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与此同时,他们还设计并实现了UNIX操作系统。正是由于这两项巨大贡献,Dennis M. Ritchie 于1983年获得了计算机界的最高奖——图灵奖。此外,他还获得了ACM、IEEE、贝尔实验室等授予的多种奖项.。
‘伍’ 求2011年9月计算二级c语言南开百题上机考试题库电子版。pdf版也行麻烦您发到我的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你两份,满意推。
‘陆’ 求2011年九月以及以前的计算机二级考试C语言试题及答案、以及考试内容分析和解题技巧。记住只要C的。
(1)下面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
A)算法的执行效率与数据的存储结构无关
B)算法的空间复杂度是指算法程序中指令(或语句)的条数
C)算法的有穷性是指算法必须能在执行有限个步骤之后终止
D)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指执行算法程序所需要的时间
(1)C
知识点:算法的基本概念;算法复杂度的概念和意义(时间复杂度与空间复杂度)
评 析:算法的设计可以避开具体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但算法的实现必须借助程序设计语言中提供的数据类型及其算法。数据结构和算法是计算机科学的两个重要支柱。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算法在运行过程中需辅助存储空间的大小称为算法的空间复杂度。算法的有穷性是指一个算法必须在执行有限的步骤以后结束。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指执行算法所需要的计算工作量,即算法执行过程中所需要的基本运算次数。
(2)以下数据结构属于非线性数据结构的是________。
A)队列 B)线性表 C)二叉树 D)栈
(2)C
知识点:栈和队列的定义;栈和队列的顺序存储结构及其基本运算
评 析:线性表、栈和队列等数据结构所表达和处理的数据以线性结构为组织形式。栈是一种特殊的线性表,这种线性表只能在固定的一端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允许插入和删除的一端称为栈顶,另一端称为栈底。一个新元素只能从栈顶一端进入,删除时,只能删除栈顶的元素,即刚刚被插入的元素。所以栈又称后进先出表(Last In First Out)。队列可看作是插入在一端进行,删除在另一端进行的线性表,允许插入的一端称为队尾,允许删除的一端称为队头。在队列中,只能删除队头元素,队列的最后一个元素一定是最新入队的元素。因此队列又称先进先出表(First In First Out)。二叉树的数据结构是树型结构,结构中数据元素之间存在着一对多的关系,因此它是一种非线性数据结构。
(3)在一棵二叉树上第8层的结点数最多是________。
A)8 B)16 C)128 D)256
(3)C
知识点:二叉树的定义及其存储结构
评 析:根据二叉树的性质:二叉树第i(I>1)层上至多有2i-1个结点。得到第8层的结点数最多是128。
(4)下面描述中,不符合结构化程序设计风格的是________。
A)使用顺序、选择和重复(循环)三种基本控制结构表示程序的控制逻辑
B)自顶向下
C)注重提高程序的执行效率
D)限制使用goto语句
(4)C
知识点:结构化程序设计
评 析: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的四条原则是:1.自顶向下:2.逐步求精;3.模块化;4.限制使用goto语句。“自顶向下”是说,程序设计时,应先考虑总体,后考虑细节,先考虑全局目标,后考虑局部目标;“逐步求精’’是说,对复杂问题,应设计一些子目标作过渡,逐步细节化;“模块化”是说,一个复杂问题肯定是由若干稍简单的问题构成,解决这个复杂问题的程序,也应对应若干稍简单的问题,分解成若干稍小的部分。
(5)下面概念中,不属于面向对象方法的是________。
A)对象、消息 B)继承、多态 C)类、封装 D)过程调用
(5)D
知识点: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对象、方法、属性及继承与多态性
评 析:面向对象方法是一种运用对象、类、封装、继承、多态和消息等概念来构造、测试、重构软件的方法。面向对象方法从对象出发,发展出对象、类、消息、继承等概念。
(6)在结构化方法中,用数据流程图(DFD)作为描述工具的软件开发阶段是________。
A)可行性分析 B)需求分析 C)详细设计 D)程序编码
(6)B
知识点:结构化设计方法
评 析:软件开发阶段包括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和测试五个阶段。其中需求分析阶段常用的工具是数据流程图和数据字典。
(7)软件生命周期中所花费用最多的阶段是________。
A)详细设计 B)软件编码 C)软件测试 D)软件维护
(7)D
知识点:软件工程基本概念,软件生命周期概念,软件工具与软件开发环境
评 析:软件生命周期分为软件定义、软件开发及软件运行维护3个阶段。本题中详细设计、软件编码和软件测试都属于软件开发阶段;维护是软件生命周期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持续时间最长,花费代价最大的一个阶段,软件工程学的一个目的就是提高软件的可维护性,降低维护的代价。
(8)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________。
A)数据模型 B)DBMS C)软件工具 D)数据库
(8)B
知识点: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
评 析: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DBMS是负责数据库的建立、使用和维护的软件。DBMS建立在操作系统之上,实施对数据库的统一管理和控制。用户使用的各种数据库命令以及应用程序的执行,最终都必须通过DBMS。另外,DBMS还承担着数据库的安全保护工作,按照DBA所规定的要求,保证数据库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9)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数据处理是将信息转化为数据的过程
B)数据库设计是指设计数据库管理系统
C)如果一个关系中的属性或属性组并非该关系的关键字,但它是另一个关系的关键
字,则称其为本关系的外关键字
D)关系中的每列称为元组,一个元组就是一个字段
(9)C
知识点:数据模型,实体联系模型及E-R图,从E-R图导出关系数据模型
评 析:数据处理是指将数据转换成信息的过程,故选项A叙述错误;设计数据库的目的实质上是设计出满足实际应用需求的实际关系模型,故选项B叙述错误;关系中的行称为元组,对应存储文件中的记录,关系中的列称为属性。对应存储文件中的字段,故D选项叙述错误。
(10)下列模式中,_______是用户模式。
A)内模式 B)外模式 C)概念模式 D)逻辑模式
(10)B
知识点: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
评 析: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由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组成。外模式,或称子模式,或称用户模式,是指数据库用户所看到的数据结构,是用户看到的数据视图。模式,或称逻辑模式,是数据库中对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性的描述,是所有用户所见到的数据视图的总和。外模式是模式的一部分。内模式,或称存储模式,或称物理模式,是指数据在数据库系统内的存储介质上的表示。即对数据的物理结构和存取方式的描述。
36)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指_______。
A)执行算法程序所需要的时间
B)算法程序的长度
C)算法执行过程中所需要的基本运算次数
D)算法程序中的指令条数
(36)C
知识点:算法复杂度的概念和意义(时问复杂度与空间复杂度)
评析:所谓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指执行算法所需要的计算工作量。为了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出一个算法的效率,在度量一个算法的工作量时,不仅应该与所使用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以及程序编制者无关,而且还应该与算法实现过程中的许多细节无关。为此,可以用算法在执行过程中所需基本运算的执行次数来度量算法的工作量。
(3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
A)线性表是线性结构 B)栈与队列是非线性结构
C)线性链表是非线性结构 D)二叉树是线性结构
(37)A
知识点:线性结构与非线性结构的概念
评析:根据数据结构中各数据元素之间相关联关系的复杂程度,一般将数据结构分为两大类型:线性结构与非线性结构。如果一个非空的数据结构满足下列两个条件: (1)有且只有一个根结点; (2)每一个结点最多有一个前件,也最多有一个后件。则称该数据结构为线性结构,又称线性表。所以线性表、栈与队列、线性链表都是线性结构,而二叉树是非线性结构。
(38)下面关于完全二叉树的叙述中,错误的是_______。
A)除了最后一层外,每一层上的结点数均达到最大值
B)可能缺少若干个左右叶子结点
C)完全二叉树一般不是满二叉树
D)具有结点的完全二叉树的深度为[log2n]+l
(38)B
知识点:二叉树的定义及其存储结构
评析:这里考察完全二又树与满二叉树的定义及二叉树的性质。满二叉树指除最后一层外每一层上所有结点都有两个子结点的二叉树。完全二叉树指除最后一层外,每一层上的结点数均达到最大值,在最后一层上只缺少右边的若干子结点(叶子结点)的二叉树。因此选项A是正确的,而选项B是错误的。由定义可知,满二叉树肯定是完全二又树,而完全二又树一般不是满二叉树,因此选项c是正确的叙述。选项D即二又树性质(5),也是正确的。
(39)结构化程序设计主要强调的是_______。
A)程序的规模 B)程序的易读性
C)程序的执行效率 D)程序的可移植性
(39)B
知识点:结构化程序设计
评析:结构化程序设计主要强调的足结构化程序清晰易读,可理解性好,程序员能够进行逐步求精、程序证明和测试.以保证程序的正确性。
(40)在软件生命周期中,能准确地确定软件系统必须做什么和必须具备哪些功能的阶段是_______。
A)概要设计 B)详细设计 C)可行性分析 D)需求分析
(40)D
知识点:软件工程基本概念,软件生命周期概念,软件工具与软件开发环境
评析:通常,将软件产品从提出、实现、使用维护到停止使用退役的过程称为软件生命周期。也就是说,软件产品从考虑其概念开始,到该软件产品不能使用为止的整个时期都属于软件生命周期。软件生命周期的主要活动阶段为:
① 可行性研究和计划制定。确定待开发软件系统的开发目标和总的要求,给出它的功能、性能、可靠性以及接口等方面的可行方案,制定完成开发任务的实施计划。
②需求分析。对待开发软件提出的需求进行分析并给出详细定义,即准确地确定软件系统的功能。编写软件规格说明书及初步的用户手册,提交评审。
③软件设计。系统设计人员和程序设计人员应该在反复理解软件需求的基础上,给出软件的结构、模块的划分、功能的分配以及处理流程。
④软件实现。把软件设计转换成计算机可以接受的程序代码。即完成源程序的编码,编写用户手册、操作手册等面向用户的文档,编写单元测试计划。
⑤软件测试。在设计测试用例的基础上,检验软件的各个组成部分。编写测试分析报告。
⑥运行和维护。将已交付的软件投入运行,并存运行使用中不断地维护,根据新提出的需求进行必要而且可能的扩充和删改。
(41)数据流图用于抽象描述一个软件的逻辑模型,数据流图由一些特定的图符构成。下列图符名标识的图符不属于数据流图合法图符的是_______。
A)控制流 B)加工 C)数据存储 D)源和潭
(41)A
知识点:结构化分析方法,数据流图,数据字典,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
评析:数据流图从数据传递和加工的角度,来刻画数据流从输入到输出的移动变换过程。数据流图中的主要图形元素有:加工(转换)、数据流、存储文件(数据源)、源和潭。
(42)软件需求分析一般应确定的是用户对软件的_______。
A)功能需求 B)非功能需求 C)性能需求 D)功能需求和非功能需求
(42)D
知识点:结构化设计方法
评析:软件需求分析中需要构造一个完全的系统逻辑模型,理解用户提出的每一功能与性能要求,是用户明确自己的任务。因此,需求分析应确定用户对软件的功能需求和非功能需求。
(43)下述关于数据库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
A)数据库系统减少了数据冗余
B)数据库系统避免了一切冗余
C)数据库系统中数据的一致性是指数据类型的一致
D)数据库系统比文件系统能管理更多的数据
(43)A
知识点: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
评析:由于数据的集成性使得数据可为多个应JH=j所共享,特别是在网络发达的今天,数据库与网络的结合扩大了数据关系的应用范围。数据的共享自身义可极大地减少数据冗余性,不仅减少了不必要的存储空间,更为重要的是可以避免数据的不一致性。所谓数据的一致性是指在系统中同一数据的不同出现应保持相同的值,而数据的不一致性指的是同一个数据在系统的不同拷贝处有不同的值。
(44)关系表中的每一横行称为一个_______。
A)元组 B)字段 C)属性 D)码
(44)A
知识点: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
评析:在关系数据库中,关系模型采用二维表来表示,简称“表”。二维表是由表框架及表元组组成。在表框架中,按行可以存放数据,每行数据称为元组。
(45)数据库设计包括两个方面的设计内容,它们是_______。
A)概念设计和逻辑设计 B)模式设计和内模式设计
C)内模式设计和物理设计 D)结构特性设计和行为特性设计
(45)A
知识点:数据库设计方法和步骤: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的相关策略
评析:数据库设计可分为概念设计与逻辑设计。数据库概念设计的目的是分析数据问内存语义关联,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数据的抽象模型。数据库逻辑设计的主要工作是将E-R图转换为指定的RDBMS中的关系模型。
(61)字符(char)型数据在微机内存中的存储形式是________。
A)反码 B)补码
C)EBCDIC码 D)ASCII码
(61)D
知识点:字符数据在内存中的存储形式
评析:将一个字符常量放到一个字符变量中,实际上并不是把该字符本身放到内存单元中去,而是将该字符的ASCII码值放到存储单元中。
71)算法的空间复杂度是指_______。
A)算法程序的长度 B)算法程序中的指令条数
C)算法程序所占的存储空间 D)算法执行过程中所需要的存储空间
(71)D
知识点:算法的复杂度
评析:一个算法的空间复杂度,一般是指执行这个算法所需的内存空间。
一个算法所占用的存储空间包括算法程序所占的空间、输入的初始数据所占的存储空间以及算法执行过程中所需要的额外空间。
(72)下列关于栈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
A)在栈中只能插入数据 B)在栈中只能删除数据
C)栈是先进先出的线性表 D)栈是先进后出的线性表
(72)D
知识点:栈的输入输出操作
评析:栈是限定在一端进行插入与删除的线性表。
栈是按照“先进后出”的或“后进先出”的原则组织数据的,因此,栈也被称为“先进后出”表或“后进先出”表。
(73)在深度为5的满二叉树中,叶子结点的个数为_______。
A)32 B)31 C)16 D)15
(73)C
知识点:二叉树的概念
评析:所谓满二叉树是指除最后一层外,每层上的所有结点都有两个子结点。也就是说,在满二又树中,每一层上的结点数都达到最大值,即在满二叉树的第K层上有2k-1个结点,且深度为m的满二叉树有2m个结点。
在满二叉树中,最后一层的结点个数就是叶子结点的个数,本题中深度为5,故叶子结点数为25-1=24==16。
(74)对建立良好的程序设计风格,下面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
A)程序应简单、清晰、可读性好 B)符号名的命名要符合语法
C)充分考虑程序的执行效率 D)程序的注释可有可无
(74)A
知识点:程序设计风格
评析:要形成良好的程序设计风格,主要应注重和考虑下述一些因素:符号名的命名应具有一定的实际含义,以便于对程序功能的理解;正确的注释能够帮助读者理解程序;程序编写应优先考虑清晰性,除非对效率有特殊要求,程序编写要做到清晰第一,效率第二。
(75)下面对对象概念描述错误的是_______。
A)任何对象都必须有继承性 B)对象是属性和方法的封装体
C)对象问的通讯靠消息传递 D)操作是对象的动态性属性
(75)A
知识点:对象的概念
评析:对象是由数据和容许的操作组成的封装体,与客观实体有直接的对应关系。对象之间通过传递消息互相联系,以模拟现实世界中不同事物彼此之间的联系。
(76)下面不属于软件工程的3个要素的是_______。
A)工具 B)过程 C)方法 D)环境
(76)D
知识点:软件:[程的要素
评析:软件工程包括3个要素,即方法、工具和过程。
(77)程序流程图(PFD)中的箭头代表的是_______。
A)数据流 B)控制流 C)调用关系 D)组成关系
(77)B
知识点:软件设计工具
评析:程序流程图(PFD)是一种传统的、应用广泛的软件过程设计表示工具,通常也称为程序框图,其箭头代表的是控制流。
(78)在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和数据库系统阶段。其中数据独立性最高的阶段是_______。
A)数据库系统 B)文件系统 C)人工管理 D)数据项管理
(78)A
知识点: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
评析:在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和数据库系统阶段。其中数据独立性最高的阶段是数据库系统。
‘柒’ 计算机二级c语言知识点
2017计算机二级c语言知识点精选
计算机二级C语言考试内容是什么?为帮助大家更好备考3月计算机考试,我为大家分享计算机C语言二级考试知识点如下:
第一章 数据结构与算法
1.1 算法
1.算法的基本概念
(1) 概念:算法是指一系列解决问题的清晰指令。
(2) 4个基本特征:可行性、确定性、有穷性、拥有足够的情报。
(3) 两种基本要素:对数据对象的运算和操作、算法的控制结构(运算和操作时问的顺序)。
(4) 设计的基本方法:列举法、归纳法、递推法、递归法、减半递推技术和回溯法。
2.算法的复杂度
(1) 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执行算法所需要的计算工作量。
(2) 算法的空间复杂度:执行算法所需的内存空间。
1.2 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
数据结构指相互有关联的数据元素的集合,即数据的组织形式。其中逻辑结构反映数据元素之间逻辑关系;存储结构为数据的逻辑结构在计算机存储空间中的存放形式,有顺序存储、链式存储、索引存储和散列存储4种方式。
数据结构按各元素之间前后件关系的复杂度可划分为:
(1) 线性结构:有且只有一个根节点,且每个节点最多有一个直接前驱和一个直接后继的非空数据结构。
(2) 非线性结构:不满足线性结构的数据结构。
1.3 线性表及其顺序存储结构
1.线性表的基本概念
线性结构又称线性表,线性表是最简单也是最常用的一种数据结构。
2.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
元素所占的存储空间必须连续。
元素在存储空间的位置是按逻辑顺序存放的。
3.线性表的插入运算
在第i个元素之前插入一个新元素的步骤如下:
步骤一:把原来第n个节点至第i个节点依次往后移一个元素位置。
步骤二:把新节点放在第i个位置上。
步骤三:修正线性表的节点个数。
在最坏情况下,即插入元素在第一个位置,线性表中所有元素均需要移动。
4.线性表的删除运算
删除第i个位置的元素的步骤如下:
步骤一:把第i个元素之后不包括第i个元素的n-i个元素依次前移一个位置;
步骤二:修正线性表的结点个数。
1.4 栈和队列
1.栈及其基本运算
(1) 基本概念:栈是一种特殊的线性表,其插入运算与删除运算都只在线性表的一端进行,也被称为“先进后出”表或“后进先出”表。
栈顶:允许插入与删除的一端。
栈底:栈顶的另一端。
空栈:栈中没有元素的栈。
(2) 特点。
栈顶元素是最后插入和最早被删除的元素。
栈底元素是最早插入和最后被删除的元素。
栈有记忆作用。
在顺序存储结构下,栈的插入和删除运算不需移动表中其他数据元素。
栈顶指针top动态反映了栈中元素的变化情况
(3) 顺序存储和运算:入栈运算、退栈运算和读栈顶运算。
2.队列及其基本运算
(1) 基本概念:队列是指允许在一端进行插入,在另一端进行删除的线性表,又称“先进先出”的线性表。
队尾:允许插入的一端,用尾指针指向队尾元素。
排头:允许删除的一端,用头指针指向头元素的前一位置。
(2) 循环队列及其运算。
所谓循环队列,就是将队列存储空间的最后一个位置绕到第一个位置,形成逻辑上的环状空间。
入队运算是指在循环队列的队尾加入一个新元素。
当循环队列非空(s=1)且队尾指针等于队头指针时,说明循环队列已满,不能进行人队运算,这种情况称为“上溢”。
退队运算是指在循环队列的队头位置退出一个元素并赋给指定的变量。首先将队头指针进一,然后将排头指针指向的元素赋给指定的变量。当循环队列为空(s=0)时,不能进行退队运算,这种情况称为“下溢”。
1.5 线性链表
在定义的链表中,若只含有一个指针域来存放下一个元素地址,称这样的链表为单链表或线性链表。
在链式存储方式中,要求每个结点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用于存放数据元素值,称为数据域;另一部分用于存放指针,称为指针域。其中指针用于指向该结点的前一个或后一个结点(即前件或后件)。
1.6 树和二叉树
1.树的基本概念
树是简单的非线性结构,树中有且仅有一个没有前驱的节点称为“根”,其余节点分成m个互不相交的有限集合T1,T2,…,T}mm,每个集合又是一棵树,称T1,T2,…,T}mm为根结点的子树。
父节点:每一个节点只有一个前件,无前件的节点只有一个,称为树的根结点(简称树的根)。
子节点:每~个节点可以后多个后件,无后件的节点称为叶子节点。
树的度:所有节点最大的度。
树的深度:树的最大层次。
2.二叉树的定义及其基本性质
(1) 二叉树的定义:二叉树是一种非线性结构,是有限的节点集合,该集合为空(空二叉树)或由一个根节点及两棵互不相交的左右二叉子树组成。可分为满二叉树和完全二叉树,其中满二叉树一定是完全二叉树,但完全二叉树不一定是满二叉树。二叉树具有如下两个特点:
二叉树可为空,空的二叉树无节点,非空二叉树有且只有一个根结点;
每个节点最多可有两棵子树,称为左子树和右子树。
(2) 二叉树的基本性质。
性质1:在二叉树的第k层上至多有2k-1个结点(k≥1)。
性质2:深度为m的二叉树至多有2m-1个结点。
性质3:对任何一棵二叉树,度为0的结点(即叶子结点)总是比度为2的结点多一个。
性质4:具有n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的深度至少为[log2n]+1,其中[log2n]表示log2n的整数部分。
3.满二叉树与完全二叉树
(1) 满二叉树:满二叉树是指这样的一种二叉树:除最后一层外,每一层上的所有结点都有两个子结点。满二叉树在其第i层上有2i-1个结点。
从上面满二叉树定义可知,二叉树的每一层上的结点数必须都达到最大,否则就不是满二叉树。深度为m的满二叉树有2m-1个结点。
(2) 完全二叉树:完全二叉树是指这样的二叉树:除最后一层外,每一层上的结点数均达到最大值;在最后一层上只缺少右边的若干结点。
如果—棵具有n个结点的深度为k的二叉树,它的每—个结点都与深度为k的满二叉树中编号为1~n的结点——对应。
3.二叉树的存储结构
二叉树通常采用链式存储结构,存储节点由数据域和指针域(左指针域和右指针域)组成。二叉树的链式存储结构也称二叉链表,对满二叉树和完全二叉树可按层次进行顺序存储。
4.二叉树的遍历
二叉树的遍历是指不重复地访问二叉树中所有节点,主要指非空二叉树,对于空二叉树则结束返回。二叉树的遍历包括前序遍历、中序遍历和后序遍历。
(1) 前序遍历。
前序遍历是指在访问根结点、遍历左子树与遍历右子树这三者中,首先访问根结点,然后遍历左子树,最后遍历右子树;并且,在遍历左右子树时,仍然先访问根结点,然后遍历左子树,最后遍历右子树。前序遍历描述为:若二叉树为空,则执行空操作;否则①访问根结点;②前序遍历左子树;③前序遍历右子树。
(2) 中序遍历。
中序遍历是指在访问根结点、遍历左子树与遍历右子树这三者中,首先遍历左子树,然后访问根结点,最后遍历右子树;并且,在遍历左、右子树时,仍然先遍历左子树,然后访问根结点,最后遍历右子树。中序遍历描述为:若二叉树为空,则执行空操作;否则①中序遍历左子树;②访问根结点;③中序遍历右子树。
(3) 后序遍历。
后序遍历是指在访问根结点、遍历左子树与遍历右子树这三者中,首先遍历左子树,然后遍历右子树,最后访问根结点,并且,在遍历左、右子树时,仍然先遍历左子树,然后遍历右子树,最后访问根结点。后序遍历描述为:若二叉树为空,则执行空操作;否则①后序遍历左子树;②后序遍历右子树;③访问根结点。
1.7 查找技术
(1) 顺序查找:在线性表中查找指定的元素。
(2) 最坏情况下,最后一个元素才是要找的元素,则需要与线性表中所有元素比较,比较次数为n。
(3) 二分查找:二分查找也称折半查找,它是一种高效率的查找方法。但二分查找有条件限制,它要求表必须用顺序存储结构,且表中元素必须按关键字有序(升序或降序均可)排列。对长度为n的有序线性表,在最坏情况下,二分查找法只需比较log2n次。
1.8 排序技术
(1) 交换类排序法。
冒泡排序:通过对待排序序列从后向前或从前向后,依次比较相邻元素的排序码,若发现逆序则交换,使较大的元素逐渐从前部移向后部或较小的元素逐渐从后部移向前部,直到所有元素有序为止。在最坏情况下,对长度为n的线性表排序,冒泡排序需要比较的次数为n(n-1)/2。
快速排序:是迄今为止所有内排序算法中速度最快的一种。它的基本思想是:任取待排序序列中的某个元素作为基准(一般取第一个元素),通过一趟排序,将待排元素分为左右两个子序列,左子序列元索的排序码均小于或等于基准元素的排序码,右子序列的排序码则大于基准元素的排序码,然后分别对两个子序列继续进行排序,直至整个序列有序。最坏情况下,即每次划分,只得到一个序列,时间效率为O(n2)。
(2) 插人类排序法。
简单插入排序法:把n个待排序的元素看成为一个有序表和一个无序表,开始时有序表中只包含一个元素,无序表中包含有n-1个元素,排序过程中每次从无序表中取出第一个元素,把它的排序码依次与有序表元素的排序码进行比较,将它插入到有序表中的适当位置,使之成为新的有序表。在最坏情况下,即初始排序序列是逆序的情况下,比较次数为n(n-1)/2,移动次数为n(n-1)/2。
希尔排序法:先将整个待排元素序列分割成若干个子序列(由相隔某个“增量”的元素组成的)分别进行直接插入排序。待整个序列中的元素基本有序(增量足够小)时,再对全体元素进行一次直接插入排序。
(3) 选择类排序法。
简单选择排序法:扫描整个线性表。从中选出最小的元素。将它交换到表的最前面;然后对剩下的子表采用同样的方法,直到子表空为止。最坏情况下需要比较n(n-1)/2次。
堆排序的方法:首先将一个无序序列建成堆;然后将堆顶元素(序列中的最大项)与堆中最后一个元素交换(最大项应该在序列的最后)。不考虑已经换到最后的那个元素,只考虑前n-1个元素构成的子序列,将该子序列调整为堆。反复做步骤②,直到剩下的子序列空为止。在最坏情况下,堆排序法需要比较的次数为0(nlog2n)
第二章 程序设计基础
2.1 程序设计方法与风格
(1)设计方法:指设计、编制、调试程序的方法和过程,主要有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软件工程方法和面向对象方法。
(2)设计风格:良好的'设计风格要注重源程序文档化、数据说明方法、语句的结构和输入输出。
2.2 结构化程序设计
1.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原则
结构化程序设计强调程序设计风格和程序结构的规范化,提倡清晰的结构。。
(1)自顶向下:即先考虑总体,后考虑细节;先考虑全局目标,后考虑局部目标。
(2)逐步求精:对复杂问题,应设计一些子目标做过渡,逐步细化。
(3)模块化:把程序要解决的总目标分解为分目标,再进一步分解为具体的小目标,把每个小目标称为一个模块;
(4)限制使用GOT0语句。
2.结构化程序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1)顺序结构:自始至终严格按照程序中语句的先后顺序逐条执行,是最基本、最普遍的结构形式。
(2)选择结构:又称为分支结构,包括简单选择和多分支选择结构。
(3)重复结构:又称为循环结构,根据给定的条件,判断是否需要重复执行某一相同的或类似的程序段。
结构化程序设计中,应注意事项:
(1)使用程序设计语言中的顺序、选择、循环等有限的控制结构表示程序的控制逻辑。
(2)选用的控制结构只准许有一个人口和一个出口。
(3)程序语言组成容易识别的块,每块只有一个入口和一个出口。
(4)复杂结构应该用嵌套的基本控制结构进行组合嵌套来实现。
(5)语言中所没有的控制结构,应该采用前后一致的方法来模拟。
(6)尽量避免GOT0语句的使用。
2.3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
面向对象方法的本质是主张从客观世界固有的事物出发来构造系统,强调建立的系统能映射问题域。
对象:用来表示客观世界中任何实体,可以是任何有明确边界和意义的东西。
类:具有共同属性、共同方法的对象的集合。
实例:一个具体对象就是其对应分类的一个实例。
消息:实例间传递的信息,它统一了数据流和控制流。
继承:使用已有的类定义作为基础建立新类的定义技术。
多态性:指对象根据所接受的信息而作出动作,同样的信息被不同的对象接收时有不同行动的现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优点:与人类习惯的思维方法一致、稳定性好、可重用性好、易于开发大型软件产品、可维护性好。
第三章 软件工程基础
3.1 软件工程基本概念
1.软件的定义与特点
(1)定义:软件是指与计算机系统的操作有关的计算机程序、规程、规则,以及可能有的文件、文档和数据。
(2)特点。
是逻辑实体,有抽象性。
生产没有明显的制作过程。
运行使用期间不存在磨损、老化问题。
开发、运行对计算机系统有依赖性,受计算机系统的限制,导致了软件移植问题。
复杂性较高,成本昂贵。
开发涉及诸多社会因素。
2.软件的分类
软件可分应用软件、系统软件和支撑软件3类。
(1)应用软件是特定应用领域内专用的软件。
(2)系统软件居于计算机系统中最靠近硬件的一层,是计算机管理自身资源,提高计算机使用效率并为计算机用户提供各种服务的软件。
(3)支撑软件介于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之间,是支援其它软件的开发与维护的软件。
3.软件危机与软件工程
软件危机指在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维护中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软件工程是应用于计算机软件的定义、开发和维护的一整套方法、工具、文档、实践标准和工序,包括软件开发技术和软件工程管理。
4.软件生命周期
软件产品从提出、实现、使用维护到停止使用的过程称为软件生命周期。
在国家标准中,软件生命周期划分为8个阶段①软件定义期:包括问题定义、可行性研究和需求分析3个阶段。②软件开发期:包括概要设计、详细设计、实现和测试4个阶段。③运行维护期:即运行维护阶段。
5.软件工程的原则
软件工程的原则包括:抽象、信息隐蔽、模块化、局部化、确定性、一致性、完备性和可验证性。
3.2 结构化分析方法
需求分析的任务是发现需求、求精、建模和定义需求的过程,可概括为:需求获取、需求分析、编写需求规格说明书和需求评审。
1.常用的分析方法
结构化分析方法:其实质着眼于数据流,自顶向下,逐层分解,建立系统的处理流程。
面向对象分析方法。
2.结构化分析常用工具
结构化分析常用工具包括数据流图、数字字典(核心方法)、判断树和判断表。
(1)数据流图:即DFD图,以图形的方式描绘数据在系统中流动和处理的过程,它只反映系统必须完成的逻辑功能。是一种功能模型。
符号名称作用:
箭头代表数据流,沿箭头方向传送数据的通道
圆或椭圆代表加工,输入数据经加工变换产生输出
双杠代表存储文件,表示处理过程中存放各种数据文件
方框代表源和潭,表示系统和环境的接口
(2)数据字典:结构化分析方法的核心。数据字典是对所有与系统相关的数据元素的一个有组织的列表。以及精确的、严格的定义,使得用户和系统分析员对于输入、输出、存储成分和中间计算结果有共同的理解。
(3)判定树:使用判定树进行描述时,应先从问题定义的文字描述中分清判定的条件和判定的结论,根据描述材料中的连接词找出判定条件之问的从属关系、并列关系、选择关系,根据它们构造判定树。
(4)判定表:与判定树相似,当数据流图中的加工要依赖于多个逻辑条件的取值,即完成该加工的一组动作是由于某一组条件取值的组合引发的,使用判定表比较适宜。
3.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
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是需求分析阶段的最后成果,是软件开发的重要文档之一。
(1)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的作用:①便于用户、开发人员进行理解和交流;②反映出用户问题的结构,可以作为软件开发工作的基础和依据;③作为确认测试和验收的依据。
(2)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的内容:①概述;②数据描述;③功能描述;④性能描述;⑤参考文献;⑥附录。
(3)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的特点:①正确性;②无歧义性;③完整性;④可验证性;⑤一致性;⑥可理解性;⑦可修改性;⑧可追踪性。
3.3 结构化设计方法
1.软件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软件没计是一个把软件需求转换为软件表示的过程。
(1)基本原理:抽象、模块化、信息隐藏、模块独立性(度量标准:耦合性和内聚性,高耦合、低内聚)。
(2)基本思想:将软件设计成由相对独立、单一功能的模块组成的结构。
2.概要设计
(1)4个任务:设计软件系统结构、数据结构及数据库设计、编写概要设计文档、概要设计文档评审。
(2)面向数据流的设计方法:数据流图的信息分为交换流和事物流,结构形式有交换型和事务型。
3.详细设计的工具
详细设计的工具包括:
图形工具:程序流程图、N-S、PAD、HIPO。
表格工具:判定表。
语言工具:PDL(伪码)。
3.4 软件测试
1.目的
为了发现错误而执行程序的过程。
2.准则
所有测试应追溯到用户需求。
严格执行测试计划,排除测试的随意性。
充分注意测试中的群集现象。
程序员应避免检查自己的程序。
穷举测试不可能。
妥善保存设计计划、测试用例、出错统计和最终分析报告。
3.软件测试技术和方法
软件测试的方法按是否需要执行被测软件的角度,可分为静态测试和动态测试,按功能分为白盒测试和黑盒测试。
(1)白盒测试:根据程序的内部逻辑设计测试用例,主要方法有逻辑覆盖测试、基本路径测试等。
(2)黑盒测试:根据规格说明书的功能来设计测试用例,主要诊断方法有等价划分法、边界值分析法、错误推测法、因果图法等,主要用于软件确认测试。
4.软件测试的实施
软件测试是保证软件质量的重要手段,软件测试是一个过程,其测试流程是该过程规定的程序,目的是使软件测试工作系统化。
软件测试过程分4个步骤,即单元测试、集成测试、验收测试和系统测试。
单元测试是对软件设计的最小单位——模块(程序单元)进行正确性检验测试。
单元测试的目的是发现各模块内部可能存在的各种错误。
单元测试的依据是详细的设计说明书和源程序。
单元测试的技术可以采用静态分析和动态测试。
3.5 程序的调试
(1)任务:诊断和改正程序中的错误。
(2)调试方法:强行排错法、回溯法和原因排除法。
第四章 数据库设计基础
4.1 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
(1) 数据(Data):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
(2) 数据库(DataBase):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3)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概念
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DBMS)是数据库的机构,它是一种系统软件,负责数据库中的数据组织、数据操作、数据维护、数据控制及保护和数据服务等。为完成以上6个功能,DBMS提供了相应的数据语言;数据定义语言(负责数据的模式定义与数据的物理存取构建);数据操纵语言(负责数据的操纵);数据控制语言(负责数据完整性、安全性的定义)。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它位于用户和操作系统之间,从软件分类的角度来说,属于系统软件。
(4) 数据库技术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
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数据库系统阶段
(5) 数据库系统的特点:集成性、高共享性、低冗余性、数据独立性、数据统一管理与控制等。
(6) 数据库系统的内部机构体系:三级模式(概念模式、内模式、外模式)和二级映射(外模式/概念模式的映射、概念模式/内模式的映射)构成了数据库系统内部的抽象结构体系。
4.2 数据模型
数据模型是数据特征的抽象,从抽象层次上描述了系统的静态特征、动态行为和约束条件,描述的内容有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数据约束。有3个层次:概念数据模型、逻辑数据模型和物理数据模型。
(1) E—R模型:提供了表示实体、属性和联系的方法。实体间联系有“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多”。
(2) E-R模型用E-R图来表示。
(3) 层次模型:利用树形结构表示实体及其之问联系。其中节点是实体,树枝是联系,从上到下是一对多关系。
(4) 网状模型:用网状结构表示实体及其之间联系。是层次模型的扩展。网络模型以记录型为节点,反映现实中较为复杂的事物联系。
(5) 关系模型:采用二维表(由表框架和表的元组组成)来表示,可进行数据查询、增加、删除及修改操作。关系模型允许定义“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定义的完整性”三种约束。
键(码):二维表中唯一能标识元组的最小属性集。
候选键(候选码):二维表中可能有的多个键。
主键:被选取的一个使用的键。
4.3 关系代数
(1) 关系代数的基本运算:投影、选择、笛卡尔积。
(2) 关系代数的扩充运算:交、连接与自然连接、除。
4.4 数据库设计与管理
1.数据库设计概述
基本思想:过程迭代和逐步求精。
方法:面向数据的方法和面向过程的方法。
设计过程: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编码→测试→运行→进→步修改。
2.数据库设计的需求分析
需求收集和分析是数据库设计的第一阶段,常用结构化分析方法(自顶向下、逐层分解)和面向对象的方法,主要工作有绘制数据流程图、数据分析、功能分析、确定功能处理模块和数据间关系。
数据字典:包括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数据存储和处理过程,是对系统中数据的详尽描述。
3.数据库的设计
(1) 数据库的概念设计:分析数据问内在的语义关联,以建立数据的抽象模型。
(2) 数据库的逻辑设计:从E-R图向关系模型转换,逻辑模式规范化,关系视图设计可以根据用户需求随时创建。实体转换为元组,属性转换为关系的属性,联系转换为关系。
(3) 数据库的物理设计:是数据在物理设备上的存储结构与存取方法,目的是对数据库内部物理结构作出调整并选择合理的存取路径,以提高速度和存储空间。
4.数据库管理
数据库管理包括数据库的建立、数据库的调整、数据库的重组、数据库的安全性与完整性控制、数据库故障恢复和数据库的监控。
;‘捌’ 跪求2010.9计算机二级C语言笔试复习资料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70分)
1.(1)下列数据结构中,属于非线性结构的是
A)循环队列
B)带链队列
C)二叉树
D)带链栈
A B C D
2.
(2)下列数据结构中,能够按照“先进后出”原则存取数据的是
A)循环队列
B)栈
C)队列
D)二叉树
A B C D
3.
(3)对于循环队列,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队头指针是固定不变的
B)队头指针一定大于队尾指针
C)队头指针一定小于队尾指针
D)队头指针可以大于队尾指针,也可以小于队尾指针
A B C D
4.
(4)算法的空间复杂度是指
A)算法在执行过程中所需要的计算机存储空间
B)算法所处理的数据量
C)算法程序中的语句或指令条数
D)算法在执行过程中所需要的临时工作单元数
A B C D
5.
(5)软件设计中划分模块的一个准则是
A)低内聚低耦合
B)高内聚低耦合
C)低内聚高耦合
D)高内聚高耦合
A B C D
6.
(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结构化程序设计原则的是
A)可封装
B)自顶向下
C)模块化
D)逐步求精
A B C D
7.(7)软件详细设计产生的图如下:
该图是
A)N-S图
B)PAD图
C)程序流程图
D)E-R图
A B C D
8.
(8)数据库管理系统是
A)操作系统的一部分
B)在操作系统支持下的系统软件
C)一种编译系统
D)一种操作系统
A B C D
9.
(9)在E-R图中,用来表示实体联系的图形是
A)椭圆形
B)矩形
C)菱形
D)三角形
A B C D
10.(10)有三个关系R,S,和T如下:
其中关系T由关系R和S通过某种操作得到,该操作为
A)选择
B)投影
C)交
D)并
A B C D
11.(11)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A)程序设计的任务就是编写程序代码并上机调试
B)程序设计的任务就是确定所用的数据结构
C)程序设计的任务就是确定所用算法
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完整
A B C D
12.(12)以下选项中,能用作用户标识符的是
A)void
B)8_8
C)_0_
D)unsigned
A B C D
13.(13)阅读以下程序
#include <stdio.h>
main()
{ int case; float printF;
printf("请输入2个数:");
scanf("%d %f",&case,&printF);
printf("%d %f\n",case,printf);
}
该程序在编译时产生错误,其出错原因是
A)定义语句出错,case是关键字,不能用作用户自定义标识符
B)定义语句出错,printF不能用作用户自定义标识符
C)定义语句无错,scanf不能作为输入函数使用
D)定义语句无措,printf不能输出case的值
A B C D
14.(14)表达式:(int)((double)9/2)-(9)%2的值是
A)0
B)3
C)4
D)5
A B C D
15.(15)若有定义语句: int x=10;,则表达式x-=x+x的值为
A)-20
B)-10
C)0
D)10
A B C D
16.(16)有以下程序
#include <stdio.h>
main()
{ int a=1,b=0;
printf("%d,",b=a+b);
printf("%d",a=2*b);
}
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
A)0,0
B)1,0
C)3,2
D)1,2
A B C D
17.(17)设有定义: int a=1,b=2,c=3;,以下语句中执行效果与其它三个不同的是
A)if(a>b) c=a,a=b,b=c;
B)if(a>b){c=a,a=b,b=c;}
C)if(a>b) c=a;a=b;b=c;
D)if(a>b){c=a;a=b;b=c;}
A B C D
18.(18)有以下程序
#include <stdio.h>
main()
{ int c=0,k;
for(k=1;k<3;k++)
switch(k)
{ default:c+=k;
case 2:c++;break;
case 4:c+=2;break;
}
printf("%d\n",c);
}
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
A)3
B)5
C)7
D)9
A B C D
19.(19)以下程序段中,与语句: k=a>b?(b>c?1:0):0;功能相同的是
A)if((a>b)&&(b>c)) k=1;
else k=0;
B)if((a>b)||(b>c)) k=1;
else k=0;
C)if(a<=b)k=0;
else if(b<=c) k=1;
D) if(a>b) k=1;
else if(b>c) k=1;
else k=0;
A B C D
20.(20)有以下程序
#include <stdio.h>
main()
{ char s[]={"012xy"};int i,n=0;
for(i=0;s[i]!=0;i++)
if(s[i]>'a'&&s[i]<='z') n++;
printf("%d\n",n);
}
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
A)0
B)2
C)3
D)5
A B C D
21.
(21)有以下程序
#include <stdio.h>
main()
{ int n=2,k=0;
while(k++&&n++>2);
printf("%d %d\n",k,n);
}
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
A)0 2
B)1 3
C)5 7
D)1 2
A B C D
22.
(22)有以下定义语句,编译时会出现编译错误的是
A) char a='a';
B) char a='\n';
C) char a='aa';
D) char a='\x2d';
A B C D
23.
(23)有以下程序
#include <stdio.h>
main()
{ char c1,c2;
c1='A'+'8'-'4';
c2='A'+'8'-'5';
printf("%c,%d\n",c1,c2);
}
已知字母A的ASCII码为65,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
A)E,68
B)D,69
C)E,D
D)输出无定值
A B C D
24.
(24)有以下程序
#include <stdio.h>
void fun(int p)
{ int d=2;
p=d++;
printf("%d",p);
}
main()
{ int a=1;
fun(a);
printf("%d\n",a);
}
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
A)32
B)12
C)21
D)22
A B C D
25.
(25)以下函数findmax拟实现在数组中查找最大值并作为函数值返回,
但程序中有错导致不能实现预定功能
#define MIN -2147463647
int findmax(int x[],int n)
{ int i,max;
for(i=0;i<n;i++)
{ max=MIN;
if(max<x[i]) max=x[i];
}
return max;
}
造成错误的原因是
A)定义语句int i,max中max未赋值
B)赋值语句max=MIN;中,不应该给max赋MIN值
C)语句if(max<x[i]) max=x[i];中判断条件设置错误
D)赋值语句max=MIN;放错了位置
A B C D
26.
(26)有以下程序
#include <stdio.h>
main()
{ int m=1,n=2,*p=&m,*q=&n,*r;
r=p;p=q;q=r;
printf("%d,%d,%d,%d\n",m,n,*p,*q);
}
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
A)1,2,1,2
B)1,2,2,1
C)2,1,2,1
D)2,1,1,2
A B C D
27.
(27)若有定义语句: int a[4][10],*p,*q[4];且0<=i<4,则错误的赋值是
A)p=a
B)q[i]=a[i]
C)p=a[i]
D)p=&a[2][1]
A B C D
28.
(28)有以下程序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ring.h>
main()
{ char str[][20]={"One*World","One*Dream!"},*p=str[1];
printf("%d,",strlen(p));
printf("%s\n",p);
}
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
A)9,One*World
B)9,One*Dream!
C)10,One*Dream!
D)10,One*World
A B C D
29.
(29)有以下程序
#include <stdio.h>
main()
{ int a[]={2,3,5,4},i;
for(i=0;i<4;i++)
switch(i%2)
{ case 0:
switch(a[i]%2)
{ case 0:a[i]++;break;
case 1:a[i]--;
} break;
case 1:a[i]=0;
}
for(i=0;i<4;i++)
printf("%d ",a[i]);
printf("\n");
}
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
A)3 3 4 4
B)2 0 5 0
C)3 0 4 0
D)0 3 0 4
A B C D
30.
(30)有以下程序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ring.h>
main()
{ char a[10]="abcd";
printf("%d,%d\n",strlen(a),sizeof(a));
}
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
A)7,4
B)4,10
C)8,8
D)10,10
A B C D
31.
(31)下面是有关C语言字符数组的描述,其中错误的是
A)不可以用赋值语句给字符数组名赋字符串
B)可以用输入语句把字符串整体输入给字符数组
C)字符数组中的内容不一定是字符串
D)字符数组只能存放字符串
A B C D
32.
(32)下列函数的功能是
fun(char *a,char *b)
{ while((*b=*a)!='\0'){a++;b++;} }
A)将a所指字符串赋给b所指空间
B)使指针b指向a所指字符串
C)将a所指字符串和b所指字符串进行比较
D)检查a和b所指字符串中是否有'\0'
A B C D
33.
(33)设有以下函数:
void fun(int n,char *s){……}
则下面对函数指针的定义和赋值均正确的是
A)void (*pf)(); pf=fun;
B)void *pf(); pf=fun;
C)void *pf(); *pf=fun;
D)void (*pf)(int,char);pf=&fun;
A B C D
34.(34)有以下程序
#include <stdio.h>
int f(int n);
main()
{ int a=3,s;
s=f(a);s=s+f(a);printf("%d\n",s);
}
int f(int n)
{ static int a=1;
n+=a++;
return n;
}
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
A)7
B)8
C)9
D)10
A B C D
35.
(35)有以下程序
#include <stdio.h>
#define f(x) x*x*x
main()
{ int a=3,s,t;
s=f(a+1);t=f((a+1));
printf("%d,%d\n",s,t);
}
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
A)10,64
B)10,10
C)64,10
D)64,64
A B C D
36.
(36)下面结构体的定义语句中,错误的是
A)struct ord {int x;int y;int z;};struct ord a;
B)struct ord {int x;int y;int z;} struct ord a;
C)struct ord {int x;int y;int z;} n;
D)struct {int x;int y;int z;} a;
A B C D
37.(37)设有定义: char *c;以下选项中能够使字符型指针C正确指向一个字符串的是
A) char str[]="string";c=str;
B) scanf("%s",c);
C) c=getchar();
D) *c="string";
A B C D
38.
(38)有以下程序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ring.h>
struct A
{ int a;char b[10];double c;};
struct A f(struct A t);
main()
{ struct A a={1001,"ZhangDa",1098.0};
a=f(a); printf("%d,%s,%6.1f\n",a.a,a.b,a.c);
}
struct A f(struct A t)
{ t.a=1002;strcpy(t.b,"ChangRong");t.c=1202.0;return t;}
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
A)1001,ZhangDa,1098.0
B)1002,ZhangDa,1202.0
C)1001,ChangRong,1098.0
D)1002,ChangRong,1202.0
A B C D
39.
(39)有以下程序
int r=8;
printf("%d\n",r>>1);
输出结果是
A)16
B)8
C)4
D)2
A B C D
40.
(40)下列关于C语言文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文件由一系列数据一次排列组成,只能构成二进制文件
B)文件由结构序列组成,可以构成二进制文件或文本文件
C)文件由数据序列组成,可以构成二进制文件或文本文件
D)文件由字符序列组成,只能是文本文件
A B C D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计30分)
1.(1)某二叉树有5个度为2的结点以及3个度为1的结点,则该二叉树中共有【1】个结点。
输入答案,中间不含空格:
2.
(2)程序流程图中菱形框表示的是【2】
输入答案,中间不含空格:
3.
(3)软件开发过程主要分为需求分析、设计、编码与测试四个阶段。其中【3】阶段
产生”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
输入答案,中间不含空格:
4.
(4)在数据库技术中,实体集之间的联系可以是一对一或一对多或多对多的,那么”学生“
和"可选课程"的联系为【4】
输入答案,中间不含空格:
5.
(5)人员基本信息一般包括:身份证号,姓名,性别,年龄等。其中可以作为主关键字的
是【5】
输入答案,中间不含空格:
6.
(6)若有定义语句:int a=5;,则表达式a++的值是【6】。
输入答案,中间不含空格:
7.
(7)若有语句double x=17;int y;,当执行y=(int)(x/5)%2;之后y的值是【7】
输入答案,中间不含空格:
8.
(8)以下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8】
#include <stdio.h>
main()
{ int x=20;
printf("%d ",0<x<20);
printf("%d\n",0<x&&x<20);
}
输入答案,中间不含空格:
9.
(9)以下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9】
#include <stdio.h>
main()
{ int a=1,b=7;
do{
b=b/2;a+=b;
} while (b>1);
printf("%d\n",a);
}
输入答案,中间不含空格:
10.
(10)有一下程序
#include <stdio.h>
main()
{ int f,f1,f2,i;
f1=0;f2=1;
printf("%d %d ",f1,f2);
for(i=3;i<=5;i++)
{ f=f1+f2; printf("%d",f);
f1=f2; f2=f;
}
printf("\n");
}
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10】
输入答案,中间不含空格:
11.
(11)有以下程序
#include <stdio.h>
int a=5;
void fun(int b)
{ int a=10;
a+=b; printf("%d",a);
}
main()
{ int c=20;
fun(c); a+=c; printf("%d\n",a);
}
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11】
输入答案,中间不含空格:
12.
(12)设有定义
struct person
{ int ID;char name[12];} p;
请将scanf("%d",【12】);语句补充完整,使其能够为结构体变量p的
成员ID正确读入数据。
输入答案,中间不含空格:
13.
(13)有以下程序
#include <stdio.h>
main()
{ char a[20]="How are you?",b[20];
scanf("%s",b); printf("%s %s\n",a,b);
}
程序运行时从键盘输入: How are you?<回车>
则输出结果为【13】
输入答案,中间不含空格:
14.
(14)有以下程序
#include <stdio.h>
typedef struct
{ int num;double s;} REC;
void fun1(REC x){ x.num=23;x.s=88.5; }
main()
{ REC a={16,90.0};
fun1(a);
printf("%d\n",a.num);
}
输入答案,中间不含空格:
15.
(15)有以下程序
#include <stdio.h>
fun(int x)
{ if(x/2>0) fun(x/2);
printf("%d ",x);
}
main()
{ fun(6);printf("\n");}
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15】
输入答案,中间不含空格:
‘玖’ 2010全国计算机二级C语言考试的南开100题word版及公共基础的重要知识点
以下资料已发,请注意查收
2010.3上机题库.zip (125.53K)
2010二级C语言南开100题.doc (93.50K)
2010年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C语言考试大纲.doc (24.50K)
经典C语言程序设计20例.doc (65.50K)
[最新C语言编程一百道习题][chupeisi][PDF].pdf (551.98K)
09年南开100套题(C语言).doc (1.62M)
C语言超级经典400道题目.doc (187.50K)
计算机等级二级C语言程序设计100例.doc (168K)
01_2009年9月C语言及公共基础串讲资料.doc (243K)
02_2009年3月C语言笔试冲刺复习资料.doc (93K)
06 二级公共基础知识考点精讲.rar (101.98K)
08 二级公共基础知识习题(2009年3月).rar (31.84K)
01 二级公共基础120题详解版.doc (233.50K)
02 二级公共基础09年3月冲刺复习资料.doc (92K)
03 二级公共基础辅导讲义.doc (805.50K)
04 二级公共基础考点解析.doc (260.50K)
05 二级公共基础试题及详解.doc (79.50K)
09 二级公共基础总结.doc (61.50K)
10 二级公共基础知识教程.doc (427K)
13 数据结构与算法.doc (67.50K)
13 数据结构与算法习题.doc (54K)
11 公共基础知识要点及历年真题.pdf (469.89K)
2010年九月二级C语言上机100题word版.doc (1.34M)
2010年03月二级C语言笔试.doc (149K)
2010.9二级C语言考试专用上机模拟系统.zip (54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