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c语言什么时候诞生
1969-1973年在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贝尔实验室开始了C语言的最初研发。根据C语言的发明者丹尼斯·里奇 (Dennis Ritchie) 说,C 语言最重要的研发时期是在1972年。
C语言之所以命名为C,是因为C语言源自Ken Thompson发明的 B语言,而B语言则源自BCPL语言。
C语言的诞生是和UNIX操作系统的开发密不可分的,原先的UNIX操作系统都是用汇编语言写的,1973年UNIX操作系统的核心用C语言改写,从此以后,C语言成为编写操作系统的主要语言。
‘贰’ 计算机c语言发展历程
C语言是在70年代初问世的,一九七八年由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贝尔实验室正式发表了C语言。同时由B.W.Kernighan和D.M.Ritchit合着了着名的<>一书,通常简称为《K&R》,也有人称之为《K&R》标准。但是,在《K&R》中并没有定义一个完整的标准C语言,后来由美国国家标准学会在此基础上制定了一个C
语言标准,于一九八三年发表,通常称之为ANSI
C。当代最优秀的程序设计语,早期的C语言主要是用于UNIX系统。由于C语言的强大功能和各方面的优点逐渐为人们认识,到了八十年代,C开始进入其它操作系统,并很快在各类大、中、小和微型计算机上得到了广泛的使用,成为当代最优秀的程序设计语言之一。C语言是一种结构化语言,一般不具备逻辑关系。它层次清晰,便于按模块化方式组织程序,易于调试和维护。C语言的表现能力和处理能力极强,它不仅具有丰富的运算符和数据类型,便于实现各类复杂的数据结构;而且它还可以直接访问内存的物理地址,进行位(bit)一级的操作。由于C语言实现了对硬件的编程操作,因此C语言集高级语言和低级语言的功能于一体。既可用于系统软件的开发,也适合于应用软件的开发。此外,C语言还具有效率高,可移植性强等特点。因此广泛地移植到了各类各型计算机上,从而形成了多种版本的C语言。
‘叁’ c语言是什么
语言诞生于美国的贝尔实验室,为了利于C语言的全面推广,许多专家学者和硬件厂商联合组成了C语言标准委员会,并在之后的1989年,诞生了第一个完备的C标准,简称“C89”。
C语言是一门面向过程、抽象化的通用程序设计语言,广泛应用于底层开发。C语言能以简易的方式编译、处理低级存储器。C语言拥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经过了漫长的发展历史,在编程语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别着急离婚,你的婚姻还有救!做下情感测试,情感导师助你挽回
爱燃情感咨询
广告
相关视频
推腿的好处和作用
第一、可以起到按摩腿部肌肉的效果,使腿部肌肉力量几种,不容易受到外伤,同时也可以保护股骨头不受到压迫,但是要注意力度适中,避免过度用力引起肌肉酸痛。
文章
2020-07-17
救荒本草是哪个朝代的
明朝。《救荒本草》一部由是医学家朱橚,主持编写的植物图谱,于明永乐四年编写完成,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以救荒为宗旨的农学、植物学专着书。全书分上、 下两卷。记载植物414种,每种都配有精美的木刻插图。
文章
2020-07-17
保税区是什么意思
保税区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海关实施特殊监管的经济区域,是我国目前开放度和自由度最大的经济区域。其功能定位为保税仓储、出口加工、转口贸易三大功能。
文章
2020-07-17
实蛋和毛蛋的区别
实蛋是由鸡蛋打出的蛋液和食用碱搅拌而成的蛋液,倒入保存好的鸡蛋胚中,凝固而成的一种鸡蛋。毛鸡蛋是鸡蛋在孵化过程中受到不当的温度、湿度或者是某些病菌的影响,导致鸡胚发育停止,死在蛋壳内尚未成熟的小鸡。
文章
2020-07-17
爱人出轨了?不想离婚?你可以这样去挽回!
情感老师-欣悦老师
广告
lpr定价基准转换是什么意思
LPR就是包括四大行的在内的多家银行每月公布一个自己的贷款利率,然后以每家银行的贷款发放量占这些银行总贷款量的比例作为权重,求出一个加权平均数,这个数就是LPR,即市场贷款基准利率。
文章
2020-07-17
水果核属于什么垃圾
水果核属于湿垃圾。湿垃圾即易腐垃圾,主要包括:食材废料、剩菜剩饭、过期食品、瓜皮果核、花卉绿植、中药药渣等易腐的生物质生活废弃物。湿垃圾应从产生时就与其他品种垃圾分开收集,投放前尽量沥干水分。
文章
2020-07-17
郭守敬的主要贡献是什么方面
主要贡献是:参与制定了授时历。此书不但在天文数据上有巨大进步,而且在天文学的计算方法方面也有重大的创新。使用四海测验法结合改进、创造的天文仪器,进行了许多精密的天文观测,从而使授时历的编制有了可靠的观测基础。
文章
2020-07-17
三文鱼跟虹鳟区别
纹理和颜色。三文鱼:脂肪含量高,肉色偏橙黄、表面的白色花纹更白,线条较宽,且线条边缘比较模糊。虹鳟鱼:脂肪含量少,线条细而且边缘很硬,也就是红白相间很明显。
文章
2020-07-17
司法考试(8月22日起)重新调整,非法学专业需满足3大条件
柒贤教育
广告
7日年化收益率是什么意思
货币基金是以国债或票据为投资对象的一种基金。而七日年化收益率,就是属于货币基金的一个专业名词。它是以基金最近7日(含节假日)的收益,所折算出来的基金年收益率。
文章
2020-07-17
冒烟冷饮原理
它是运用零下196℃的液氮瞬间凝冻技术,食用液氮是无色,无味的液体,配合使原奶脂在短时间内凝冻成型。或者在液氮里浸泡拿出来就会冒烟了,真正的现场纯手工制作过程充满科技感、魔幻感。
文章
2020-07-17
‘肆’ 电子计算机需要用到的C语言是如何产生和发展的
C 语言由一系列旨在进行系统编程的语言演变而来,系统编程就是编写像编译器、汇编器、编辑器以及最终的操作系统这样的程序。麻省理工学院有一个与贝尔实验室合作的 Multics 项目,它计划用一种高级语言编写系统的所有部分(这在 1965 年那时候是一个新想法)。他们打算使用 IBM 的 PL/1,但它非常复杂,而且承诺的编译器也没有及时交付。
当 肯·汤普逊Ken Thompson 开始研究后来的 Unix 时,他在 BCPL 的基础上创造了一种更简单的语言,他称之为 B 语言。在 1969 年,他为搭载了第一个 Unix 原型系统的 PDP-7 计算机实现了这种语言。
BCPL 和 B 都是“无类型”语言。也就是说,它们只有一种数据类型,即整数。DEC 公司的 PDP-11 计算机大约在 1971 年投入使用,它搭载了第一个真正的 Unix 系统。PDP-11 支持几种数据类型,特别是 8 位字节和 16 位整数。因此,一种同样支持几种数据类型的语言是更好的选择。这就是 C 语言的起源。
C 语言最初只在 Unix 上使用,尽管过了一段时间,也有了用于其他机器和操作系统的 C 语言编译器。大多数情况下,它被用于系统级的编程,涵盖了相当多有趣的领域,还有很多用于管理 AT&T 电话网络运营的系统。
‘伍’ c语言产生的历史背景是怎样的
C语言出现的历史背景
C语言是国际上广泛流行的计算机高级语言,既可用来写系统软件,也可用来写应用软件。 C语言是在B语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根源可以追溯到ALGOL 60。1960年出现的ALGOL 60是一种面向问题的高级语言,它离硬件比较远,不宜用来编写系统程序。1963年英国的剑桥大学推出了CPL (combined programming language)语言。CPL语言在ALGOL 60的基础上接近硬件一些,但规模比较大,难以实现。1967年英国剑桥大学的Matin Richards对CPL语言做了简化,推出了BCPL (basic combined programming language) 语言。1970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Ken Thompson 以BCPL语言为基础, 又做了进一步简化, 设计出了很简单的而且很接近硬件的B语言 (取BCPL的第一个字母), 并用B语言写了第一个UNIX操作系统,在PDP7上实现。1971年在PDP11/20上实现了B语言,并写了UNIX操作系统。但B语言过于简单,功能有限。 1972年至1973年间,贝尔实验室的D.M.Ritchie 在B语言的基础上设计出了C语言(取BCPL的第二个字母)。C语言既保持了BCPL和B语言的优点(精练,接近硬件),又克服了它们的缺点(过于简单,数据无类型等)。最初的C语言只是为描述和实现UNIX操作系统提供一种工作语言而设计的。1973年,K.Thompson和D.M.Ritchie两人合作把UNIX的90%以上用C改写,即UNIX第5版。原来的UNIX 操作系统是1969年由美国的贝尔实验室的K.Thompson和D.M.Ritchie开发成功的,是用汇编语言写的。 1972年至1973年间,贝尔实验室的D.M.Ritchie 在B语言的基础上设计出了C语言(取BCPL的第二个字母)。C语言既保持了BCPL和B语言的优点(精练,接近硬件),又克服了它们的缺点(过于简单,数据无类型等)。最初的C语言只是为描述和实现UNIX操作系统提供一种工作语言而设计的。1973年,K.Thompson和D.M.Ritchie两人合作把UNIX的90%以上用C改写,即UNIX第5版。原来的UNIX 操作系统是1969年由美国的贝尔实验室的K.Thompson和D.M.Ritchie开发成功的,是用汇编语言写的。
后来,C语言多次做了改进,但主要还是在贝尔实验室内部使用。直到1975年UNIX第6版公布后,C语言的突出优点才引起人们的普遍注意。1977年出现了不依赖于具体机器的C语言编译文本《可移植C语言编译程序》,使C移植到其他机器时所需做的工作大大简化了,这也推动了UNIX操作系统迅速地在各种机器上实现。例如VAX、 AT&T等计算机系统都相继开发了UNIX。随着UNIX的日益广泛使用,C语言也迅速得到推广。C语言和UNIX可以说是一对孪生兄弟,在发展过程中相辅相成。1978年以后,C语言已先后移植到大、中、小、微型机上,已独立于UNIX和PDP了。现在C语言已风靡全世界,成为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几种计算机语言之一。以1978年发表的UNIX第7版中的C编译程序为基础,Brian W.Kernighan和Dennis M.Ritchie (合称K&R)合着了影响深远的名着《The C Programming Language》,这本书中介绍的C语言成为后来广泛使用的C语言版本的基础,它被称为标准C。1983年,美国国家标准化协会(ANSI)根据C语言问世以来各种版本对C的发展和扩充,制定了新的标准,称为ANSI C。 ANSI C比原来的标准C有了很大的发展。K & R在1988年修改了他们的经典着作《The C Programming Language》,按照 ANSI C 标准重新写了该书。1987年,ANSI又公布了新标准——87 ANSIC。
1990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nternational Standard Organization) 接受87 ANSI C为ISO C 的标准(ISO 9899—1990)。目前流行的C编译系统都是以它为基础的。本书的叙述基本上以ANSI C 为基础。目前广泛流行的各种版本C语言编译系统虽然基本部分是相同的,但也有一些不同。在微型机上使用的有Microsoft C、 Turbo C、 Quick C、BORLAND C等,它们的不同版本又略有差异。因此,读者应了解所用的计算机系统所配置的C编译系统的特点和规定
‘陆’ c语言的发展史
C语言,是一种通用的、过程式的编程语言,广泛用于系统与应用软件的开发。具有高效、灵活、功能丰富、表达力强和较高的移植性等特点,在程序员中备受青睐。
C语言是由UNIX的研制者丹尼斯·里奇(Dennis Ritchie)于1970年 由 肯·汤普逊(Ken Thompson)所研制出的B语言的基础上发展和完善起来的。目前,C语言编译器普遍存在于各种不同的操作系统中,例如UNIX、MS-DOS、Microsoft Windows及Linux等。C语言的设计影响了许多后来的编程语言,例如C++、Objective-C、Java、C#等。
后来于1980年代,为了避免各开发厂商用的C语言语法产生差异,由美国国家标准局(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 Institution)为C语言订定了一套完整的国际标准语法,称为ANSI C,作为C语言的标准。1980年代至今的有关程序开发工具,一般都支持符合ANSI C的语法。
C语言是一个程序语言,设计目标是提供一种能以简易的方式编译、处理低级存储器、产生少量的机器码以及不需要任何运行环境支持便能运行的编程语言。C语言也很适合搭配汇编语言来使用。尽管C语言提供了许多低级处理的功能,但仍然保持着良好跨平台的特性,以一个标准规格写出的C语言程序可在许多电脑平台上进行编译,甚至包含一些嵌入式处理器(单片机或称MCU)以及超级电脑等作业平台。
早期发展
C语言最早是由丹尼斯·里奇为了在PDP-11电脑上运行的UNIX系统所设计出来的编程语言,第一次发展在1969年到1973年之间。之所以被称为“C”是因为C语言的很多特性是由一种更早的被称为B语言的编程语言中发展而来。早期操作系统的核心大多由汇编语言组成,随着C语言的发展,C语言已经可以用来编写操作系统的核心。1973年,Unix操作系统的核心正式用C语言改写,这是C语言第一次应用在操作系统的核心编写上。
K&R C
1978年,丹尼斯·里奇(Dennis Ritchie)和布莱恩·柯林汉(Brian Kernighan)合作出版了《C程序设计语言》的第一版。书中介绍的C语言标准也被C语言程序员称作“K&R C”,第二版的书中也包含了一些ANSI C的标准。K&R C主要介绍了以下特色:
结构(struct)类型
长整数(long int)类型
无符号整数(unsigned int)类型
把运算符=+和=-改为+=和-=。因为=+和=-会使得编译器不知道用户要处理i = -10还是i =- 10,使得处理上产生混淆。
即使在后来ANSI C标准被提出的许多年后,K&R C仍然是许多编译器的最低标准要求,许多老旧的编译仍然运行K&R C的标准。
ANSI C 和 ISO C
1989年,C语言被 ANSI 标准化(ANSI X3.159-1989)。标准化的一个目的是扩展K&R C。这个标准包括了一些新特性。在K&R出版后,一些新特性被非官方地加到C语言中。
void 函数
函数返回 struct 或 union 类型
void * 数据类型
在ANSI标准化自己的过程中,一些新的特性被加了进去。ANSI也规定了一套标准函数库。ANSI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成立 ISO/IEC JTC1/SC22/WG14 工作组,来规定国际标准的C语言。通过对ANSI标准的少量修改,最终通过了 ISO 9899:1990。随后,ISO标准被 ANSI 采纳。
传统C语言到ANSI/ISO标准C语言的改进包括:
增加了真正的标准库
新的预处理命令与特性
函数原型允许在函数申明中指定参数类型
一些新的关键字,包括 const、volatile 与 signed
宽字符、宽字符串与字节多字符
对约定规则、声明和类型检查的许多小改动与澄清
WG14工作小组之后又于1995年,对1985年颁布的标准做了两处技术修订(缺陷修复)和一个补充(扩展)。下面是 1995 年做出的所有修改:
3 个新的标准库头文件 iso646.h、wctype.h 和 wchar.h
几个新的记号与预定义宏,用于对国际化提供更好的支持
printf/sprintf 函数一系列新的格式代码
大量的函数和一些类型与常量,用于多字节字符和宽字节字符
C99在ANSI的标准确立后,C语言的规范在一段时间内没有大的变动,然而C++在自己的标准化创建过程中继续发展壮大。《标准修正案一》在1995年为C语言创建了一个新标准,但是只修正了一些C89标准中的细节和增加更多更广的国际字符集支持。不过,这个标准引出了1999年ISO 9899:1999的发表。它通常被称为C99。C99被ANSI于2000年3月采用。
在C99中包括的特性有:
增加了对编译器的限制,比如源程序每行要求至少支持到 4095 字节,变量名函数名的要求支持到 63 字节(extern 要求支持到 31)。
增强了预处理功能。例如:
宏支持取可变参数 #define Macro(...) __VA_ARGS__
使用宏的时候,允许省略参数,被省略的参数会被扩展成空串。
支持 // 开头的单行注释(这个特性实际上在C89的很多编译器上已经被支持了)
增加了新关键字 restrict, inline, _Complex, _Imaginary, _Bool
支持 long long, long double _Complex, float _Complex 等类型
支持不定长的数组,即数组长度可以在运行时决定,比如利用变量作为数组长度。声明时使用 int a[var] 的形式。不过考虑到效率和实现,不定长数组不能用在全局,或 struct 与 union 里。
变量声明不必放在语句块的开头,for 语句提倡写成 for(int i=0;i<100;++i) 的形式,即i 只在 for 语句块内部有效。
允许采用(type_name){xx,xx,xx} 类似于 C++ 的构造函数的形式构造匿名的结构体。
初始化结构的时候允许对特定的元素赋值,形式为:
struct {int a[3],b;} foo[] = { [0].a = {1}, [1].a = 2 };
struct {int a, b, c, d;} foo = { .a = 1, .c = 3, 4, .b = 5} // 3,4 是对 .c,.d 赋值的
格式化字符串中,利用 \u 支持 unicode 的字符。
支持 16 进制的浮点数的描述。
printf scanf 的格式化串增加了对 long long int 类型的支持。
浮点数的内部数据描述支持了新标准,可以使用 #pragma 编译器指令指定。
除了已有的 __line__ __file__ 以外,增加了 __func__ 得到当前的函数名。
允许编译器化简非常数的表达式。
修改了 / % 处理负数时的定义,这样可以给出明确的结果,例如在C89中-22 / 7 = -3, -22 % 7 = -1 ,也可以-22 / 7= -4, -22 % 7 = 6。 而C99中明确为 -22 / 7 = -3, -22 % 7 = -1,只有一种结果。
取消了函数返回类型默认为 int 的规定。
允许 struct 定义的最后一个数组不指定其长度,写做 [] 。
const const int i 将被当作 const int i 处理。
增加和修改了一些标准头文件,比如定义 bool 的 <stdbool.h> ,定义一些标准长度的 int 的 <inttypes.h> ,定义复数的 <complex.h> ,定义宽字符的 <wctype.h> ,类似于泛型的数学函数 <tgmath.h>, 浮点数相关的 <fenv.h>。 在<stdarg.h> 增加了 va_ 用于复制 ... 的参数。<time.h> 里增加了 struct tmx ,对 struct tm 做了扩展。
输入输出对宽字符以及长整数等做了相应的支持。
‘柒’ c语言的发展史
C语言诞生于美国的贝尔实验室,由D.M.Ritchie以B语言为基础发展而来,在它的主体设计完成后,Thompson和Ritchie用它完全重写了UNIX,且随着UNIX的发展,c语言也得到了不断的完善。为了利于C语言的全面推广,许多专家学者和硬件厂商联合组成了C语言标准委员会,并在之后的1989年,诞生了第一个完备的C标准,简称“C89”,也就是“ANSI c”,截至2020年,最新的C语言标准为2017年发布的 “C17”。
C语言之所以命名为C,是因为C语言源自Ken Thompson发明的B语言,而B语言则源自BCPL语言。
1967年,剑桥大学的Martin Richards对CPL语言进行了简化,于是产生了BCPL(Basic Combined Programming Language)语言。
20世纪60年代,美国AT&T公司贝尔实验室(AT&T Bell Laboratory)的研究员Ken Thompson闲来无事,手痒难耐,想玩一个他自己编的,模拟在太阳系航行的电子游戏——Space Travel。他背着老板,找到了台空闲的机器——PDP-7。但这台机器没有操作系统,而游戏必须使用操作系统的一些功能,于是他着手为PDP-7开发操作系统。后来,这个操作系统被命名为——UNIX。
1970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 Ken Thompson,以BCPL语言为基础,设计出很简单且很接近硬件的B语言(取BCPL的首字母)。并且他用B语言写了第一个UNIX操作系统。
1971年,同样酷爱Space Travel的Dennis M.Ritchie为了能早点儿玩上游戏,加入了Thompson的开发项目,合作开发UNIX。他的主要工作是改造B语言,使其更成熟。
1972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 D.M.Ritchie 在B语言的基础上最终设计出了一种新的语言,他取了BCPL的第二个字母作为这种语言的名字,这就是C语言。
1973年初,C语言的主体完成。Thompson和Ritchie迫不及待地开始用它完全重写了UNIX。此时,编程的乐趣使他们已经完全忘记了那个"Space Travel",一门心思地投入到了UNIX和C语言的开发中。随着UNIX的发展,C语言自身也在不断地完善。直到2020年,各种版本的UNIX内核和周边工具仍然使用C语言作为最主要的开发语言,其中还有不少继承Thompson和Ritchie之手的代码。
在开发中,他们还考虑把UNIX移植到其他类型的计算机上使用。C语言强大的移植性(Portability)在此显现。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都不具有移植性,为x86开发的程序,不可能在Alpha、SPARC和ARM等机器上运行。而C语言程序则可以使用在任意架构的处理器上,只要那种架构的处理器具有对应的C语言编译器和库,然后将C源代码编译、连接成目标二进制文件之后即可运行。
1977年,Dennis M.Ritchie发表了不依赖于具体机器系统的C语言编译文本《可移植的C语言编译程序》。
C语言继续发展,在1982年,很多有识之士和美国国家标准协会为了使这个语言健康地发展下去,决定成立C标准委员会,建立C语言的标准。委员会由硬件厂商、编译器及其他软件工具生产商、软件设计师、顾问、学术界人士、C语言作者和应用程序员组成。1989年,ANSI发布了第一个完整的C语言标准——ANSI X3.159—1989,简称“C89”,不过人们也习惯称其为“ANSI C”。C89在1990年被国际标准组织ISO(International Standard Organization)一字不改地采纳,ISO官方给予的名称为:ISO/IEC 9899,所以ISO/IEC9899: 1990也通常被简称为“C90”。1999年,在做了一些必要的修正和完善后,ISO发布了新的C语言标准,命名为ISO/IEC 9899:1999,简称“C99”。
在2011年12月8日,ISO又正式发布了新的标准,称为ISO/IEC9899: 2011,简称为“C11”。
‘捌’ C语言的起源和发展
C++源于C语言,而C语言是在B语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n 1960年出现了一种面向问题的高级语言ALGOL 60 。
n 1963年英国剑桥大学推出了CPL(Combined Programming Language)语言,后来经简化为BCPL语言。
n
1970年美国贝尔(Bell)实验室的K.Thompson以BCPL语言为基础,设计了一种类似于BCPL的语言,取其第一字母B,称为B语言。
n 1972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Dennis
M.Ritchie为克服B语言的诸多不足,在B语言的基础上重新设计了一种语言,取其第二字母C,故称为C语言。
n 1980年贝尔实验室的Bjarne
Stroustrup对C语言进行了扩充,推出了“带类的C”,多次修改后起名为C++。以后又经过不断的改进,发展成为今天的C++。
C++改进了C的不足之处,支持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在改进的同时保持了C的简洁性和高效性。
‘玖’ C语言是由什么发展而来的,它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c语言
C语言的原型ALGOL 60语言。(也称为A语言)
1963年,剑桥大学将ALGOL 60语言发展成为CPL(Combined Programming Language)语言。 1967年,剑桥大学的Martin Richards 对CPL语言进行了简化,于是产生了BCPL语言。
1970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Ken Thompson将BCPL进行了修改,并为它起了一个有趣的名字“B语言”。意思是将CPL语言煮干,提炼出它的精华。并且他用B语言写了第一个UNIX操作系统。
而在1972年,B语言也给人“煮”了一下,美国贝尔实验室的D.M.Ritchie在B语言的基础上最终设计出了一种新的语言,他取了BCPL的第二个字母作为这种语言的名字,这就是C语言。
为了使UNIX操作系统推广,1977年Dennis M.Ritchie 发表了不依赖于具体机器系统的C语言编译文本《可移植的C语言编译程序》。
1978年由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贝尔实验室正式发表了C语言。同时由B.W.Kernighan和D.M.Ritchie合着 c语言程序设计了着名的《The C Programming Language》一书。通常简称为《K&R》,也有人称之为《K&R》标准。但是,在《K&R》中并没有定义一个完整的标准C语言,后来由美国国家标准化协会(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s Institute)在此基础上制定了一个C语言标准,于一九八三年发表。通常称之为ANSI C。
K&R第一版在很多语言细节上也不够精确,对于pcc这个“参照编译器”来说,它日益显得不切实际;K&R甚至没有很好表达它索要描述的语言,把后续扩展仍到了一边。最后,C在早期项目中的使用受商业和政府合同支配,它意味着一个认可的正式标准是重要的。因此(在M. D. McIlroy的催促下),ANSI于1983年夏天,在CBEMA的领导下建立了X3J11委员会,目的是产生一个C标准。X3J11在1989年末提出了一个他们的报告[ANSI 89],后来这个标准被ISO接受为ISO/IEC 9899-1990。 1990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s)接受了89 ANSI C 为I SO C 的标准(ISO9899-1990)。1994年,ISO修订了C语言的标准。
目前流行的C语言编译系统大多是以ANSI C为基础进行开发的,但不同版本的C编译系统所实现的语言功能和语法规则有略有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