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通过c语言,怎么控制芯片
其实很简单
在主函数外部这样声明:
sfr x=0xb0; //P3口在存储器中的地址是b0H
表示对P3口赋值或取值可通过对x进行操作。
至于你说的地址,可查看芯片资料,一般51的寄存器地址在相应的书中就有介绍。
sbit X=P1^5;
表示对P1的第5管脚的操作可通过操作X来实现,跟上面的一样的道理
B. 如何将C语言程序烧进芯片
1、把c语言编译为编程器支持的语言格式,比如常用的bin,或hex等格式。
2、如果是可在线编程的,可以用isp直接进行烧录。
3、如果不是可在线编程的,将单片机芯片,放入编程器,然后烧录。
注意:编译和烧录时,都要选择和单片机芯片一致的型号,否则会出错。如果找不到对应的型号,说明不支持该型号的单片机。
C. 求AD转换芯片cs5550的读写c语言读写程序
void write_CS5550(uchar data_to_send) //
{
uchar i; AD_SCLK=0;
// AD_CS =0;
Delay_us(20); // for (i=0;i<8;i++)
{
if( (data_to_send&0X80)==0 )
{
AD_SDI=0;
}
else{AD_SDI=1;}
AD_SCLK=1;
Delay_us(10); //
AD_SCLK=0;
data_to_send<<=1;
}
}
uchar read_CS5550(void) //
{
unsigned char n=0,i=0;
for(n=0;n<3;n++)
{
for(i=0;i<8;i++)
{
cs5550_receive_table[n]<<=1;
if(AD_SDO==0)
{
cs5550_receive_table[n]|=0x01;
}
else cs5550_receive_table[n]&=0xFE;
Delay_us(5);
ACC_0=AD_SDO; //
Delay_us(5);
AD_SCLK=1; //
a<<=1;
Delay_us(10);
AD_SCLK=0; //
Delay_us(30); //
}
a=0xfe;
// cs5550_receive_table[n]=ACC;
}
// AD_CS=1;
return ACC;
}
D. 固定的芯片可不可以通过代码编程来更改
你说的是单片机吧,有些可以。
理论上是可以修改的,但是有些难度。因为解密出来的是机器码程序,需要反汇编成汇编程序,然后再去读懂这些程序,才行做修改。如果原程序是用C语言写的,经编译后的机器码程序,解密出来,再反编译得到的汇编程序是很难读懂的。如果原程序并不长,并是用汇编语言写的,解密后反编译的程序还可以读懂。一般情况下,解密出来的程序就是为了要机器码,并不是为了修改的。
修改的话要先在电脑上编写程序,然后通过特定软件,把程序编译成单片机能运行的程序,并通过下载线下载到单片机中,这样单片机只要一通电就自动开始运行里面的程序了,如果中间要修改,重复前面的步骤。
E. C语言编写芯片驱动的方法
驱动就是操作芯片完成功能,使用C语言完成相关的操作也是类似的。
完成过SD卡的,主要的流程是,查看芯片手册,找到使用的端口,然后根据相关的协议和已有的部分接口完成操作。别纠结于细节,前整体完成结构之后再想着编程。
类似于这种程序网上都有,想重新写一套的话没有必要。参照类似的然后修改和添加你要的就可以。
F. 给芯片编写控制程序用c语言可以吗用什么软件呢
你说的给芯片写控制程序不知道可不可以理解为单片机 单片机的话C语言可以 汇编也可以就是太难也没有人全篇用汇编 只会进行混合编写 keil 就是用C语言编写51单片机的软件
G. C语言竟是如何调用硬件
大家都知道我们可以使用C语言写一段程序来控制硬件工作,但你知道其工作原理吗?以下仅供参考!
c语言在实际运行中,都是以汇编指令的方式运行的,由编译器把C语言编译成汇编指令,CPU直接执行汇编指令。
所以这个问题就变成,汇编指令是如何操作硬件的?
如果把硬件平台限制在x86环境下,那么汇编指令操作硬件基本上只有两种方式:
方式一:
通过向内存空间写数据。硬件会把硬件上的各种寄存器(外行可以理解为访问硬件的接口或者操作硬件的工具)映射到某一块内存地址空间上,之后只要用汇编指令,甚至C语言去读写这一段内存地址空间(并非真正操作物理内存),就可以达到操作硬件的目的了。
如果题主还有WindowsXP环境(虚拟机也可以),就可以用汇编指令直接操作显存:
MOV AX,B800
MOV ES,AX
XOR DI,DI
MOV CX,0800
MOV AX,5555
REPZ STOSB
硬件的各种寄存器会被映射到某一块物理内存中,这种方式称为MMIO,在Windows的设备管理器里,右键点设备,看属性-》资源里,不少硬件设备都有“内存范围”的参数,这里的内存范围就表示这个硬件的资源可以通过访问这一段内存来控制它。
方式二:
x86汇编中,还有两个特殊的指令是IN和OUT,这是x86平台上独有的,上面图里的I/O范围,就是用IN/OUT这两个指令来访问和控制的。
以上两种访问硬件的方式,第一种是可以用C语言实现的,上面一段汇编,本质上类似于C语言代码:
char ptr = 0xB8000;
int i;
for (i = 0; i 《0x800; i++)
{ptr + i = 0x55;
}
第二种IN/OUT方式没有直接的C语言语法对应,需要自己封装汇编。
那么为什么平时很难用C语言操作硬件呢?这是因为平时写的代码大多数都在保护模式下,保护模式下,直接访问物理地址会受到限制,C语言操作的地址都是虚地址。
对于Windows来说,要访问物理地址,需要工作在内核模式,也就是的写驱动才行。
而在显存方面,首先,题主要先明白物理地址和虚拟地址的概念。
原来的8086cpu设计的时候,地址空间有一块区域(640K-1M)之间,有一块作为显存使用
这里你说的预留的地址,是指物理地址,这一段地址的准确范围是000A0000-000BFFFF,不管是32位还是64位CPU,这一段物理内存地址一直都保留给显存使用,不区分32位还是64位,也不区分保护模式还是实模式。
可见这一段内存至今仍然是留给显卡使用的。
那么现在为什么不能直接用这段内存了?
因为现在的软件都运行在保护模式下,访问的地址都是虚拟地址,而并非物理地址,包括你使用cmd命令打开的环境,都是虚拟地址,虽然32位XP里能用debug命令向000B8000上写数据并能显示在cmd的界面里,但本质上,这都是虚拟出来的。
如果要想用这段显存怎么办?
自己写一个简易的操作系统,不启动显卡的各种图形加速功能,CPU进入保护模式后在GDT里映射一个4G的数据段,与物理地址一致,那么向000B8000上写数据,就会像过去DOS一样显示在屏幕上,所以保护模式下也可以访问这一段内存。所以,保护模式下,也可以用它。
显卡那么多显存是怎么映射的?
有很多内存地址被映射给显存了,就是通过这种映射关系,把一些物理地址留给显存,使得CPU能像访问内存一样访问显存资源。
当然,实际情况是,2G显存未必完全映射,而是只映射一部分地址,显卡有一些开放的寄存器能够控制哪部分显存映射过来,这样就能使得CPU在使用比较少的物理地址范围的情况下,访问全部的显存。
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在虚拟机里,找到映射的高地址部分的第一块内存区域,写一个能直接访问物理地址的程序(比如一个驱动),去读这一块内存,然后写到文件里,再用屏幕截图,也写到文件里,会发现截图的内容和显存里读出来的内容基本上是一样的。
网友awayisblue
要回答你的问题,我们需要要知道:
硬件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
什么是驱动。
C语言怎么操作硬件
我就不严格去定义这些概念了,我就以一个例子来通俗地讲解一下吧。
首先讲硬件:
先介绍一款单片机芯片STM8。
这款芯片里面有cpu, 内存,寄存器(先不要觉得看到新名词压力大,继续往下看)等等,相当于我们的电脑了,但还要外接其它硬件。
这里你需要知道的概念是:
芯片的引脚跟寄存器是相对应的,寄存器是8位的内存单元(对,存在于内存上面),当你往这个内存单元里面写入数据时,芯片的引脚的电压会发生变化,比如说我写入的是01100001,则芯片上与之对应的8个引脚的电压状态(分为高电平与低电平两种)会输出:低高高低低低低高。
cpu可以执行代码指令,指令可以操作内存。
结论:所以从上面两点可以我们可以知道,cpu可以执行指令,使芯片的引脚电平(电压)发生变化。
关于这款显示器,我们需要知道的是:
它是有引脚的,这些引脚可以跟到前面介绍的那款单片机芯片的引脚相连。
该显示器有自带的内存,用于存储要显示的字符,显示器从该内存里面读取字符来来显示。
单片机芯片与该显示器相连后,可以通过引脚往该显示器的内存里写数据(通过多个引脚电平的高低不同来代表不同的数据,比如说:低高高低低低低高 代表01100001,这个数据写在显示器的.内存里面,被显示器所显示,当然,会根据ASCII来显示数字对应的字符,01100001对应的字符是‘a’),除了接收数据的引脚外,还有控制显示器的引脚(这个我们会在驱动那里介绍,继续往下看)。
结论:单片机芯片与显示器相连,可以通过引脚输出的电平来控制显示器的字符显示。
那么,综合上面,也就是说,单片机芯片cpu可以通过执行指令来控制显示器的字符显示。
而这里,题主所说的硬件,指的就是这个显示器了。
接下来讲驱动:
那么,什么是驱动呢?驱动无非就是硬件跟软件的中间层,但我们不纠结这种关系,直接来看一下,对于我们这个例子,驱动指的是什么。首先我们要知道:
显示器支持很多种操作,比如说清除显示,光标移动,读取数据,写数据等等。
这些操作数据引脚和控制引脚来实现。
引脚可以通过单片机芯片来控制。
结论:我们可以通过在单片机芯片里面写显示器的“驱动”程序来屏蔽掉硬件(显示器硬件)层。
于是这里驱动程序,指的是显示器所支持操作的程序表示。比如说清除显示,我们可以编写一个clear()函数,光标移动,我们编写一个move_cursor()函数,读取数据和写数据分别为read()和write(),然后分别实现就可以了(通过向寄存器里写数据的形式,进而控制引脚的电平变化,再而控制显示器,这个过程前面已有介绍)。这些函数就是驱动程序了。为什么上面说驱动程序可以屏蔽掉硬件呢?因为程序员可以使用前面的驱动程序来直接操作显示器(硬件),而不用知道太多关于硬件的事情,而一般的驱动程序也可以由厂家来提供。
再说明一点:一般这些驱动程序可以用汇编写(出于运行效率的考虑),也可以用C语言来编写的,比如说我上面的例子,就可以直接用C语言来编写。当然C语言内联汇编的形式也可以。
最后讲C语言怎么操作硬件:
相信到这里,C语言是怎么操作硬件的已经比较明白了。
这里总结一下:
C语言由CPU运行(实际上是先编译成机器码存在芯片里面然后执行),可以去操作内存。
内存里有一段是跟寄存器相对应的,而寄存器是跟芯片的引脚相对应的,于是操作该段内存就能控制芯片引脚的电压变化。
硬件(比如说显示器)有引脚(或者说排线,这些也是一样的东西),这些引脚跟芯片的引脚相连可以接受芯片的控制。
可以把对某个硬件的操作做成一系列操作函数,这些操作函数就是驱动程序了。
于是我们的C语言只要去调用这个驱动程序就可以直接操作硬件了。(当然驱动程序也可以由C语言来编写,所以C语言操作硬件并不一定要经过驱动程序)。
H. cs2018eb芯片的代换
CS2018EB芯片可以用CS2018E代替。两者的区别是:CS2018EB芯片具有更高的数据传输率和更低的功耗。
I. 编好一段C语言程序要怎么放到机器人芯片上去使它工作
你的程序不是随便写一段就完事的,
首先,你得知道那个机器人的处理芯片是什么吧,因为不同芯片处理器不一样
其次,既然知道了那个处理器芯片是什么,那么相应的芯片手册上应该有说明下载方法或者下载接口吧,或者网上也可以查的到,比如有的是用串口,有的使用JTAG,还有的可以用网口,都是因为芯片不一样的原因
还有,如果你的芯片没有这些方法或者没有事先预留端口,那么只有用编程器(烧录器),把芯片拿去烧,前提是你的程序必须得是二进制或者十六进制文件
差不多就这些了
J. 如何将C语言程序烧进芯片
酒精灯,化学实验室的那种,
要注意安全哦,最好要有老师或同学陪同下进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