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么叫关系型数据库
关系型数据库,是指采用了关系模型来组织数据的数据库,其以行和列的形式存储数据,以便于用户理解,关系型数据库这一系列的行和列被称为表,一组表组成了数据库。
用户通过查询来检索数据库中的数据,而查询是一个用于限定数据库中某些区域的执行代码。
关系模型可以简单理解为二维表格模型,而一个关系型数据库就是由二维表及其之间的关系组成的一个数据组织。
(1)sql及关系型数据库基本概念扩展阅读:
关系型数据库特点:
1、存储方式: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采用表格的储存方式,数据以行和列的方式进行存储,要读取和查询都十分方便。
2、存储结构:关系型数据库按照结构化的方法存储数据,每个数据表都必须对各个字段定义好,再根据表的结构存入数据,这样做的好处就是由于数据的形式和内容在存入数据之前就已经定义好了,所以整个数据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都比较高。
3、存储规范:关系型数据库为了避免重复、规范化数据以及充分利用好存储空间,把数据按照最小关系表的形式进行存储,这样数据管理的就可以变得很清晰、一目了然,当然这主要是一张数据表的情况。
4、扩展方式:由于关系型数据库将数据存储在数据表中,数据操作的瓶颈出现在多张数据表的操作中,而且数据表越多这个问题越严重,如果要缓解这个问题,只能提高处理能力,也就是选择速度更快性能更高的计算机。
5、查询方式:关系型数据库采用结构化查询语言来对数据库进行查询,SQL早已获得了各个数据库厂商的支持,成为数据库行业的标准,它能够支持数据库的CRUD操作,具有非常强大的功能,SQL可以采用类似索引的方法来加快查询操作。
6、规范化:在数据库的设计开发过程中开发人员通常会面对同时需要对一个或者多个数据实体进行操作,这样在关系型数据库中,一个数据实体一般首先要分割成多个部分,然后再对分割的部分进行规范化,规范化以后再分别存入到多张关系型数据表中,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7、事务性:关系型数据库强调ACID规则(原子性(Atomicity)、一致性(Consistency)、隔离性(Isolation)、持久性(Durability)),可以满足对事务性要求较高或者需要进行复杂数据查询的数据操作,而且可以充分满足数据库操作的高性能和操作稳定性的要求。
8、读写性能:关系型数据库十分强调数据的一致性,并为此降低读写性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虽然关系型数据库存储数据和处理数据的可靠性很不错,但一旦面对海量数据的处理的时候效率就会变得很差,特别是遇到高并发读写的时候性能就会下降的非常厉害。
9、授权方式:关系型数据库常见的有 Oracle,SQLServer,DB2,Mysql,除了Mysql大多数的关系型数据库如果要使用都需要支付一笔价格高昂的费用,即使是免费的Mysql性能也受到了诸多的限制。
Ⅱ SQL数据库中什么是关系其主要特点是什么
SQL语言集数据查询(data query)、数据操纵(data manipulation)、数据定义(data definition)和数据控制(data control)功能于一体,充分体现了关系数据语言的特点和优点。其主要特点包括:
1.综合统一
SQL语言集数据定义语言DDL、数据操纵语言DML、数据控制语言DCL的功能于一体,语言风格统一,可以独立完成数据库生命周期中的全部活动,包括定义关系模式、录入数据以建立数据库、查询、更新、维护、数据库重构、数据库安全性控制等一系列操作要求,这就为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例如用户在数据库投入运行后,还可根据需要随时地逐步地修改模式,并不影响数据库的运行,从而使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扩充性。
2.高度非过程化
非关系数据模型的数据操纵语言是面向过程的语言,用其完成某项请求,必须指定存取路径。而用SQL语言进行数据操作,用户只需提出“做什么”,而不必指明“怎么做”,因此用户无需了解存取路径,存取路径的选择以及SQL语句的操作过程由系统自动完成。这不但大大减轻了用户负担,而且有利于提高数据独立性。
3.面向集合的操作方式
SQL语言采用集合操作方式,不仅查找结果可以是元组的集合,而且一次插入、删除、更新操作的对象也可以是元组的集合。
非关系数据模型采用的是面向记录的操作方式,任何一个操作其对象都是一条记录。例如查询所有平均成绩在80分以上的学生姓名,用户必须说明完成该请求的具体处理过程,即如何用循环结构按照某条路径一条一条地把满足条件的学生记录读出来。
4.以同一种语法结构提供两种使用方式
SQL语言既是自含式语言,又是嵌入式语言。
作为自含式语言,它能够独立地用于联机交互的使用方式,用户可以在终端键盘上直接键入SQL命令对数据库进行操作。作为嵌入式语言,SQL语句能够嵌入到高级语言(例如C、PB)程序中,供程序员设计程序时使用。而在两种不同的使用方式下,SQL语言的语法结构基本上是一致的。这种以统一的语法结构提供两种不同的使用方式的作法,为用户提供了极大的灵活性与方便性。
Ⅲ 关系型数据库是什么
关系型数据库以行和列的形式存储数据,以便于用户理解。这一系列的行和列被称为表,一组表组成了数据库。表与表之间的数据记录有关系。用户用查询(Query)来检索数据库中的数据。一个Query是一个用于指定数据库中行和列的SELECT语句。关系型数据库通常包含下列组件: 客户端应用程序(Client) 数据库服务器(Server) 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SQL)Client端和Server端的桥梁,Client用SQL来向Server端发送请求,Server返回Client端要求的结果。现在流行的大型关系型数据库有IBM DB2、Oracle、SQL Server、SyBase、Informix、access、foxpro等。
Ⅳ 什么是关系型数据库
所谓关系型数据库,是指采用了关系模型来组织数据的数据库。关系模型是在1970年由IBM的研究员E.F.Codd博士首先提出,在之后的几十年中,关系模型的概念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并逐渐成为数据库架构的主流模型。简单来说,关系模型指的就是二维表格模型,而一个关系型数据库就是由二维表及其之间的联系组成的一个数据组织。下面列出了关系模型中的常用概念。关系:可以理解为一张二维表,每个关系都具有一个关系名,就是通常说的表名。元组:可以理解为二维表中的一行,在数据库中经常被称为记录。属性:可以理解为二维表中的一列,在数据库中经常被称为字段。域:属性的取值范围,也就是数据库中某一列的取值限制。关键字:一组可以唯一标识元组的属性。数据库中常称为主键,由一个或多个列组成。关系模式:指对关系的描述,其格式为:关系名(属性1,属性2,…,属性N)。在数据库中通常称为表结构。
Ⅳ 什么是关系型数据库
所谓关系型数据库,是指采用了关系模型来组织数据的数据库。关系模型是在1970年由IBM的研究员E.F.Codd博士首先提出,在之后的几十年中,关系模型的概念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并逐渐成为数据库架构的主流模型。简单来说,关系模型指的就是二维表格模型,而一个关系型数据库就是由二维表及其之间的联系组成的一个数据组织。下面列出了关系模型中的常用概念。
关系型数据库并不是唯一的高级数据库模型,也完全不是性能最优的模型,但是关系型数据库确实是现今使用最广泛、最容易理解和使用的数据库模型。大多数的企业级系统数据库都采用关系型数据库,关系型数据库的概念是掌握数据库开发的基础,所以本节的问题也成为.NET面试中频繁出现的问题之一。
关系:可以理解为一张二维表,每个关系都具有一个关系名,就是通常说的表名。
元组:可以理解为二维表中的一行,在数据库中经常被称为记录。
属性:可以理解为二维表中的一列,在数据库中经常被称为字段。
域:属性的取值范围,也就是数据库中某一列的取值限制。
关键字:一组可以唯一标识元组的属性。数据库中常称为主键,由一个或多个列组成。
关系模式:指对关系的描述,其格式为:关系名(属性1,属性2,…,属性N)。在数据库中通常称为表结构。
关系型数据库的优点
关系型数据库相比其他模型的数据库而言,有着以下优点:
容易理解:二维表结构是非常贴近逻辑世界的一个概念,关系模型相对网状、层次等其他模型来说更容易理解。
使用方便:通用的SQL语言使得操作关系型数据库非常方便,程序员甚至于数据管理员可以方便地在逻辑层面操作数据库,而完全不必理解其底层实现。
易于维护:丰富的完整性(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定义的完整性)大大降低了数据冗余和数据不一致的概率。
Ⅵ 什么是关系数据库
关系数据库是建立在关系模型基础上的数据库,借助于集合代数等数学概念和方法来处理数据库中的数据,现实世界中的各种实体以及实体之间的各种联系均用关系模型来表示。
关系模型是由埃德加·科德于1970年首先提出的,并配合“科德十二定律”。现如今虽然对此模型有一些批评意见,但它还是数据存储的传统标准。
标准数据查询语言SQL就是一种基于关系数据库的语言,这种语言执行对关系数据库中数据的检索和操作。 关系模型由关系数据结构、关系操作集合、关系完整性约束三部分组成。
简单说,关系型数据库是由多张能互相联接的二维行列表格组成的数据库。
Ⅶ 什么是数据库
1.什么是数据库呢?
每个人家里都会有冰箱,冰箱是用来干什么的?冰箱是用来存放食物的地方。
同样的,数据库是存放数据的地方。正是因为有了数据库后,我们可以直接查找数据。例如你每天使用余额宝查看自己的账户收益,就是从数据库读取数据后给你的。
你可能会问了:我的数据就存放在自己电脑的excel表里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搞个数据库呢?
这是因为数据库比excel有更多的优势。数据库可以存放大量的数据,允许很多人同时使用里面的数据。
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excel好比是一个移动硬盘,你使用了这个移动硬盘其他人就用不了了。
数据库好比是网盘,很多人可以同时访问里面里的数据。
而且网盘比移动硬盘能放更多的数据。
2.数据库是如何存放数据的?
数据库有很多种类,这里我们重点学习使用最广泛的关系数据库。
关系数据库是由多个表组成的。如果你用过Excel,就会知道Excel是一张一张的二维表。每个表都是由行和列组成的。
同样的,关系数据库里存放的也是一张一张的表,只不过各个表之间是有联系的。所以,简单来说:
关系数据库=多张表+各表之间的关系
应的,学会关系数据库我们只要掌握两点就可以:
1)多张表里面,每一张表的结构
2)各表之间的关系
我们接下来分别来看看这两个知识点。
1) 表的结构
表的结构是指要了解关系数据库中每张表长什么样。
每个表由一个名字标识。表包含带有列名的列,和记录数据的行。我们举个具体的例子就一目了然了。
下面图片里的表名是:学生表,记录了每个学生的信息。
表中每一列都有一个名字来标识出该列,这个表里有4列,列名分别是学号,姓名,出生日期,性别。从列名上你也可以知道这一列对应记录的是什么数据。
表的每一行里记录着数据。这里的一行表示该名学生的信息,比如第2行是学号0002学生的信息,他的姓名是猴子,出生日期是1990-12-21,性别是女。
2)各表之间的关系
关系数据库是由多张表组成的,图片里是存放在学校数据库里的4张表。
你能发现下面这4张表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什么是关系呢?
你是你爸爸的儿子,你是你的儿子的爸爸,这就是生活中的关系。其实,数据之间也是有关系的。关系数据库里各个表之间如何建立起关系呢?
我们来看图中“学生表”,“成绩表”这两个表之前的关系。
这两张表通过”学号”关联起来,为了更清楚的看到这两个表的关系,PPT里我用相同颜色代表同一个学生的信息。
例如我想知道学生表里学号“0001” 的成绩是多少?那么我就可以在成绩表里去查找“学号”值是0001的行,最后在成绩表里发现有3行数据的学号都是“0001” ,对应的就找到了该学生的三门课程的成绩。
通过这个例子你应该对表之间的关系有了大概的了解。关系就是数据能够对应的匹配,在关系数据库中正式名称叫联结,对应的英文名称叫做join。
联结是关系型数据库中的核心概念,务必记住这个概念,后面会在多表查询中具体学到。
3.什么是数据库管理系统?
前面讲的都是关系数据库原理方面的基本理论。理论有了,当然的就的有对应的软件实现才能用起来,不然再强大的理论都是一堆无用的东东。这就好比,建筑师如果只有设计草图是无法盖起楼房的,得有具体的建筑人员才能盖起楼房。
所以,上面讲的关系数据库原理就是“设计草图”,那么对应的“建筑人员”是谁呢?
实现数据库原理的“建筑人员”就是数据库管理系统,用来管理数据库的计算机软件。
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有很多种,比如MySQL、Oracle、SQL Server等都是实现上面理论的关系数据库。
4.什么是sql?
建筑施工人员通过使铲子,拉土机等工具来盖房子。
那么,我们通过什么工具来操作数据库里的数据呢?
这个工具就是SQL。
SQL是为操作数据库而开发的一种语言,它可以对数据库里的表进行操作,比如修改数据,查找数据。
之前我在社群里举过一个例子,我觉得可以很好的说明白数据库和sql是什么关系。
把数据库比如一碗米饭,里面放的米是数据。现在我们要吃碗里的米饭,怎么取出碗里的米饭呢?
这时候我们拿一双筷子,用筷子操作碗里的米饭。这里的筷子就是SQL,用来操作数据库里的数据。
5.总结
1)什么是数据库?
数据库用于存放数据,
关系数据库=多张表+各表之间的关系
2)关系数据库表长什么样?
关系数据库中每个表由一个名字标识。表包含带有列名的列,和记录数据的行。
主键是关系数据库中重要的概念,用来标识数据的唯一性。
3)关系数据库里各个表之间如何建立联系呢?
关系数据库中,如果一张表要关联其他表,通过对应的列产生了关系。这个关系叫做联结。
4)什么是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
实现数据库原理的“施工团队”就是,用来管理数据库的计算机软件叫做数据库管理系统。
常用的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有mysql,orcale,sql server为了方便描述,我们后面说到数据库,都是指数据库管理系统。
5)什么是SQL?
数据库里面放着数据,SQL是用来操作数据库里数据的工具。
现在我们可以理解支付宝的背后的运行原理了,用户把钱存放到支付宝数据库里,当用户查看支付宝余额的时候,后台使用SQL这个工具操作支付宝的数据库,把里面的数据查找出来,然后返回给用户,这样用户就可以看到存放到支付宝里的钱和每天的收益了。
Ⅷ 数据库的主要概念有哪些
的简称,又叫VFP。是数据库管理系统,集成编程语言,是开发小型数据库的前端工具。Visual
FoxPro中的Visual的意思是“可视化”,该技术使得在Windows环境下设计的应用程序达到即看即得的效果。Visual
FoxPro面向对象的开发环境使得无论是组织信息、运行、查询、创建集成的关系型数据库系统,还是编写数据库管理应用程序,都变得十分轻松。
三级数据库:数据库系统的基本原理
1.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库系统的构成。
2.
数据库模型概念和主要的数据模型。
3.
关系数据模型的基本概念,关系操作和关系代数。
4.
结构化查询语言SQL。
事务管理、并发控制、故障恢复的基本概念。
数据库设计和数据库使用
1.
关系数据库的规范化理论。
2.
数据库设计的目标、内容和方法。
3.
数据库应用开发工具。
4.
数据库技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