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语言中三个整型数a b c怎么进行值的互换
如果是要把三个整型数a,b,c的值,进行轮换,也就是把b的值放到a中,把c的值放到b中,把a的值放到c中,需要再增加一个临时变量t,采用下面的四个语句就可以实现。
t=a; a=b; b=c; c=t;
2. 定义两个变量ab如何用c语言编程使两个变量的值能相互交换
C语言中交换两个变量需要用到一个临时变量temp。
具体按照下面给出步骤操作:
#include
<stdio.h>
void
main
()
{int
a=1,b=2,temp;temp=a;a=b;
b=temp;
printf("a=%d,b=%d\n",a,b);}
(2)c语言a和b的值交换扩展阅读:
(1)变量名在VB中是不区分大小写的(如ABC、aBc、abc等都是一样的)。C语言中区分大小写。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规则。
(2)定义和使用变量时,通常要把变量名定义为容易使用阅读和能够描述所含数据用处的名称,而不要使用一些难懂的缩写如A或B2等。例如:假定正在为水果铺编一个销售苹果的软件。我们需要两个变量来存储苹果的价格和销量。
此时,可以定义两个名为Apple_Price和Apple_Sold的变量。每次运行程序时,用户就这两个变量提供具体值,这样看起来就非常直观。具体方法是:通过用一个或多个单词组成有意义的变量名来使变量意义明确。例如,变量名SalesTaxRate就比Tax或Rate的意义明确得多。
(3)根据需要混合使用大小写字母和数字。一个合理协议是,变量中每个单词的第一个字母大写,例如:DateOfBirth。
(4)另一个合理协议是,每个变量名以两个或三个字符缩写开始,这些字符缩写对应于变量要存储数据的数据类型。例如,使用strName来说明Name变量保存字符串型数据。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网络-C语言
3. 定义两个变量a,b,如何用c语言编程,使两个变量的值能相互交换
我给你两种方法:
方法一,用位操作对换(好处:不用消耗额外的内存,缺点:只能对整形变量,字符变量等进行此操作):
int
a
=
3,b
=
9;
a
^=
b;
b
^=
a;
a
^=
b;
方法二,利用中间变量对换(好处:适用于所有变量类型,缺点:需要消耗额外的内存)
int
a
=
3,b
=
9;
int
temp;
temp
=
a;
a
=
b;
b
=
temp;
4. C语言ab互换
第一个传递的是值,就是说将实参的值赋值给形参了,就相当于int a,b; a=b; a的值改变了,并不影响b的值。
第二个传递的是地址,数组名表示的就是数组的首地址,所以形参 char a[] 其实就是 char *a;
将实参的地址赋值给 a了,所以形参改变了,实参也改变了。
这就相当于 int a;int *p =&a; 如果 *p发生了变化,a的值也跟着发生变化。
5. c语言 将变量A和B的值进行互换 的程序
代码如下:#include<stdio.h>
#include <stdlib.h>
void swap1(int& a,int& b)//使用中间变量交换两个值
{
int temp = a;
a = b;
b = temp;
}
void swap2(int& a, int& b) //只用加法、减法、乘法也可以交换两个值
{
a = a + b;
b = a - b;
a = a - b;
}
void swap3(int& a, int& b) //使用位运算也可以交换两个值
{
a = a^b;
b = a^b;
a = a^b;
}
void main1mianshiti7()
{
int a1 = 1, b1 = 2;
int a2 = 10, b2 = 15;
int a3 = 78, b3 = 90;
int a = 2147483647, b = 1;
printf("a1=%p,b1=%p", &a1, &b1);
swap1(a1, b1);
swap2(a2, b2);
swap3(a3, b3);
printf("swap after~~~~~~~~~~~~~
");
printf("a1=%d,b1=%d
", a1, b1);
printf("a2=%d,b2=%d
", a2, b2);
printf("a3=%d,b3=%d
", a3, b3);
swap2(a, b);
printf("a=%d,b=%d
", a, b);
system("pause");
}
源代码截图:
C语言是一门通用计算机编程语言,广泛应用于底层开发。C语言的设计目标是提供一种能以简易的方式编译、处理低级存储器、产生少量的机器码以及不需要任何运行环境支持便能运行的编程语言。
尽管C语言提供了许多低级处理的功能,但仍然保持着良好跨平台的特性,以一个标准规格写出的C语言程序可在许多电脑平台上进行编译,甚至包含一些嵌入式处理器(单片机或称MCU)以及超级电脑等作业平台。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为了避免各开发厂商用的C语言语法产生差异,由美国国家标准局为C语言制定了一套完整的美国国家标准语法,称为ANSI C,作为C语言最初的标准。[1]目前2011年12月8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发布的C11标准是C语言的第三个官方标准,也是C语言的最新标准,该标准更好的支持了汉字函数名和汉字标识符,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汉字编程。
C语言是一门面向过程的计算机编程语言,与C++,Java等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有所不同。
其编译器主要有Clang、GCC、WIN-TC、SUBLIME、MSVC、Turbo C等。
6. C语言中如何交换两个变量的值
c语言中用函数交换两个变量的值方法是先将变量赋值给中间变量,然后中间变量再赋值给另外一个变量,程序如下:
#include "Stdio.h"
#include "Conio.h"
void swap(int x,int y)
{
int t,m;
t=x; //变量x赋值给中间变量t
m=y; //变量y赋值给中间变量m
x=m; //中间变量m赋值给变量x,将y的值赋值给了x。
y=t; //中间变量t赋值给变量y,将x的值赋值给了y。
}
main()
{
int a,b;
a=1,b=2;
swap(a,b); //调用交换函数
printf("%d,%d",a,b);
getch();
}
(6)c语言a和b的值交换扩展阅读:
C语言的语法结构:
1、顺序结构
顺序结构的程序设计是最简单的,只要按照解决问题的顺序写出相应的语句就行,它的执行顺序是自上而下,依次执行。
例如:a = 3,b = 5,现交换a,b的值,这个问题就好像交换两个杯子里面的水,这当然要用到第三个杯子,假如第三个杯子是c,那么正确的程序为:c = a; a = b; b = c;执行结果是a = 5,b = c = 3如果改变其顺序,写成:a = b; c = a; b =c;则执行结果就变成a = b = c = 5,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初学者最容易犯这种错误。
顺序结构可以独立使用构成一个简单的完整程序,常见的输入、计算、输出三步曲的程序就是顺序结构。
2、选择结构
对于要先做判断再选择的问题就要使用选择结构。选择结构的执行是依据一定的条件选择执行路径,而不是严格按照语句出现的物理顺序。选择结构的程序设计方法的关键在于构造合适的分支条件和分析程序流程,根据不同的程序流程选择适当的选择语句。
选择结构适合于带有逻辑或关系比较等条件判断的计算,设计这类程序时往往都要先绘制其程序流程图,然后根据程序流程写出源程序,这样做把程序设计分析与语言分开,使得问题简单化,易于理解。程序流程图是根据解题分析所绘制的程序执行流程图。
3、循环结构
循环结构可以减少源程序重复书写的工作量,用来描述重复执行某段算法的问题,这是程序设计中最能发挥计算机特长的程序结构,C语言中提供四种循环,即goto循环、while循环、do while循环和for循环。
四种循环可以用来处理同一问题,一般情况下它们可以互相代替换,但一般不提倡用goto循环,因为强制改变程序的顺序经常会给程序的运行带来不可预料的错误。
7. c语言 将变量A和B的值进行互换 的程序
老规矩,先给代码
#include<stdio.h>
int main(){inta,b,t;scanf("%d%d",&a,&b);printf("a=%d,b=%d ",a,b);t=a;a=b;b=t;printf("a=%d,b=%d ",a,b);}这道题关键是利用第三者作为介质进行数据交换
8. c语言a. b变量的交换
C语言中=的意思是赋值
a=a+b; 把a+b的值赋予a
举个简单的例子吧,
初始定义 a=1 b=2
执行a=a+b; a=3 b=2
执行b=a-b; a=3 b=1
执行a=a-b; a=2 b=1
通过这三次计算及赋值,完成a与b的值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