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急】sql语句中否定的用法
简单的说就是“符号+符号”“单词+单词”
比如,你要不属于,也就是not in,你不可能写! in.
再比如不等于,不可能写not =,肯定是!=或者<>.
大概就是这个意思,用字母表达的时候就用not,用符号表达的时候,一般不用not
② 请问在SQL语句中 not exists嵌套怎么用来解决双重否定的问题 以及exists语法嵌套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
where not exists(select * from talbe where not exists(select * from table))
-------
理解意态行思就好了,一般雀游不常用帆岁哗
③ 求sql,用not exist双重否定的方式
你说的双重否定是指not exist 否定一次,然后查询语句里否定一春历次么?你看这样符合你的要求扒蚂搜么?
select*fromswherenotEXISTS(select*fromscwhere物亩s3<>学生S3的学号)
④ sql解决问题思路
Not IN
Example:
查询没学过"张三"老师授课的同学的信息
IN + NOT IN
Example:
查询学过编号为"01"但是没有学过编号为"02"的课程的同塌哪含学的信息
NOT IN + NOT IN
Example:
查询和"01"号的同学学习的课程完全相同的其他同学的信息团笑
这部分就表示图中 2,4
这部分表缓漏示图中1,3,所以最后分组求和判断课程数相同就得到完全一致的。
这题用正向的思维是,不好做的。总是会出现部分相同,使用这种反向双重否定的方式去处理“完全”这种sql最好
case when ...then .... else .....end
Example:
显示所有学生的所有课程的成绩以及平均成绩,按平均成绩从高到低排序
Sum(condition)
Example:
查询各科成绩最高分、最低分和平均分:以如下形式显示:课程ID,课程name,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及格率,中等率,优良率,优秀率
-- 及格为>=60,中等为:70-80,优良为:80-90,优秀为:>=90
Example:
按各科成绩进行排序,并显示排名
思想:首先排序好,那么从第一个开始比较,不相等就加+,最后数字就是排名
结果
思路:先排名然后筛选即可
Example:
去重方式:distinct or group by
思路:自关联+使用条件+NOT IN
多字段交叉去重
使用函数:
week() year() day() month() now() datediff()
Example:
查询各学生的年龄
查询下周过生日的学生
写sql,多使用函数,如果普通思维完成不了使用集合逆向求反的思维
⑤ 如何解决SQL Server数据库置疑问题
您好,是这样的:
1.首先确认已经备份了.mdf和.ldf文件。
2. 在SQL Server中新建一个同名的数据库,然后停止SQL Server服务。
3. 用原有的.mdf和.ldf文件覆盖新建数据库对应的.mdf和.ldf文件。
4. 重新启动SQL Server服务,这是应该会看到这个数据库处于置疑(Suspect)状态。
5. 在SQL查询分析器中执行以下命令,以允许更新系统表:use mastergosp_configure "allow updates",1reconfigurewithoverridego。
6. 将这个数据库置为紧急模式:update sysdatabases set status = 32768 where name="db_name"go。
7. 使用DBCC CHECKDB命令检查数据库中的错误:DBCC CHECKDB("db_name")GO。
8. 如果DBCC CHECKDB命令失败,请转至第10步,否则先将数据库置为单用户模式,再尝试对其进行修复:sp_dboption "db_name","single
user","true"DBCCCHECKDB("db_name",REPAIR_ALLOW_DATA_LOSS)GO
如果在执行DBCCCHECKDB("db_name",REPAIR_ALLOW_DATA_LOSS)命令时提示说数据库未处于单用户模式状态的话,则重新启动SQLServer服务,然后继续尝试。
9. 如果DBCCCHECKDB("db_name",REPAIR_ALLOW_DATA_LOSS)命令失败,请转至第10步,否则若成功修复了数据库中的错误:
重新执行DBCC CHECKDB("db_name")命令,确认数据库中已没有错误存在。
清除数据库的置疑状态:sp_resetstatus "db_name"
清除数据库的单用户模式状态:sp_dboption "db_name","single user","false"
重新启动SQL Server服务,如果一切正常的话,则数据库已经成功恢复。
10.如果以上步骤都不能解决问题的话,请参考附件中的文档尝试通过重建事务日志来恢复数据库中的数据。如果您只有MDF文件,问题就更加复杂一些,我们需要直接重建事务日志了:
1. 在SQL Server中新建一个同名的数据库,然后停止SQL Server服务。
2. 用原有的ldf文件覆盖新建数据库对应的.mdf文件,将其日志文件(.ldf)删除。
3. 启动SQL Server服务,并将数据库置为紧急模式(同上: 步骤5和步骤6)。
4. 停止并重新启动SQL Server服务。
5. 执行以下命令重建数据库日志文件:(下面是个示例,您要用您实际的数据库名)
DBCC REBUILD_LOG("cas_db", "D:\cas_db\cas_db_Log.LDF")
6. 重新将该数据库置为单用户模式。
7. 再次尝试使用DBCC CHECKTABLE或DBCC CHECKDB命令检查并修复数据库中。
⑥ 如何解决“SQL对象名无效”的问题
SQL对象名无效的解决方法
产生SQL对象名无效的问题大多原因是由于数据迁移导致的,下面我们给出解决方法.
在使用数据库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数据库迁移或者数据迁移的问题,或者有突然的数据库损坏,这时需要从数据库的备份中直接恢复。但是,此时会出现问题,这里说明几种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
一、孤立用户的问题
比如,以前的数据库的很多表是用户test建立的,但是当我们恢复数据库后,test用户此时就成了孤立用户,没有与之对应的登陆用户名,哪怕你建立了一个test登录用户名,而且是以前的用户密码,用该用户登录后同样没办法操作以前属于test的用户表。
这个问题有两种办法解决。 先说解决的前提条件。
首先,要用备份文件还原数据库,我们这里的数据库名为testdb,里面有属于用户test的用户表。这个很容易了操作了,不多讲了,在企业管理器中很方便可以恢复。恢复后,就产生了孤立用户test。然后,用sa用户或者具有DBA权限的用户登录,创建一个test数据库登录用户,密码随便设置了,也可以和以前的保持一致。我们用它来对应孤立的test用户。
使登录用户和数据库的孤立用户对应起来
其实我们建立了同样名称的数据库登录用户后,数据库中的表我们照样不能使用时因为sid的不同,就是系统登录表和数据库用户表中的用户名相同,单是sid字段,数据库中的还是以前旧系统的sid值,所以我们就要把它对应成我们新建的,数据库靠sid来识别用户。
这里可以使用存储过程sp_change_users_login。它有三种动作,分别是report,update_one和auto_fix。
运行sp_change_users_login 'report',系统会列出当前数据库的孤立用户数。
我们只需要选择当前数据库为testdb,然后运行 sp_change_users_login 'update_one','test','test' --系统就会提示修复了一个孤立用户。
如果没有建立test的登录用户,还可以用 sp_change_users_login 'Auto_Fix', 'test', NULL,
'testpassword' --来创建一个登录用户名为test,密码为testpassword的用户与之对应。
好了,到这里通常情况下,数据库对象得到访问问题已经解决了。如果有多个数据库中有同一个用户的数据表,只需要选择不同的数据库,执行update_one的那个就行了。
二、对象名 ‘tablename’ 无效的问题 这里可能会有人遇到对象名
‘tablename’无效的问题。系统表却不会产生这个问题,而用户表还要加上用户名,然后是表明才能访问,比如select * from
author,会说对象名 author 无效,而用select * from test.author就可以访问,这个是用户首选身份的问题。
方法一: 解决很简单,就是察看test登录用户是否具有dbo的权限或者系统管理的权限,有的话去掉就行了。 因为如果用户有dbo身份,那么它登陆后的默认表空间是dbo的系统表空间,所以去掉了之后,就会以正常的test表空间访问数据表了。
方法二: 将所有test所有表设置为dbo就OK了
执行语句:exec sp_msforeachtable "sp_changeobjectowner '?','dbo'"
孤立帐户,就是某个数据库的帐户只有用户名而没有登录名,这样的用户在用户库的sysusers系统表中存在,而在master数据库的syslogins中却没有对应的记录。
孤立帐户的产生一般是一下两种: 1.将备份的数据库在其它机器上还原; 2.重装系统或SQL SERVER之后只还原了用户库
解决方法是使用sp_change_users_login来修复。
sp_change_users_login的用法有三种
用法1: exec sp_change_users_login 'REPORT'
列出当前数据库的孤立用户
用法2: exec sp_change_users_login 'AUTO_FIX','用户名'
可以自动将用户名所对应的同名登录添加到syslogins中
用法3: exec sp_change_users_login 'UPDATE_ONE','用户名','登录名' 将用户名映射为指定的登录名。
⑦ 请教sql语句中not like的用法
标准SQL中用like进行模糊查询,有两个通配符:%百分号代表任意个字符,_下划线代表一个字符。
1、like'Mc%' 将搜索以字母 Mc 开头的所有字符串。
2、like'%inger' 将搜索以字母 inger 结尾的所有字符串。
3、like'%en%' 将搜索在任何位置包含字母 en 的所有字符串。
SQL LIKE 操作符语法
‘_':下划线,表示1个任意字符;如 ... where name like '_am',表示仅第一位任意,并以'am'结尾,结果如"Tam","Mam","Pam"等。
'%’: 百分号,表示任意个任意字符;如 ... where name like ‘%am',表示前面可以有任意位,只要以'am'结尾,结果如"abcam",“bcdefgham","qwertyuiopam","am"等等。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SQL LIKE
⑧ MySql中Sql的执行过程
如果查询缓存没有命中,那么SQL请求会进入分析器,分析器是用来分辨SQL语句的执行目的,其执行过程大致分为两步:
表1 语法分析关键字然后再通过语法规则解析,判断输入的SQL 语句是否满足MySQL语法,并且生成图5的语法树。由SQL语句生成的四个单词中,识别出两个关键字,分别是select 和from。根据MySQL的语法Select 和 from之间对应的是fields 字段,下面应该挂接username;在from后面跟随的是Tables字段,其下挂接的是userinfo。
优化器的作用是对SQL进行优化,生成最有的执行方案。如图6所示,前面提到的SQL解析器通过语法分析和语法规则生成了SQL语法树。这个语法树作为优化器的输入,而优化器(黄色的部分)包含了逻辑变换和代价优化两部分的内容。在优化完成以后会生成SQL执行计划作为整个优化过程的输出,交给执行器在存储引擎上执行。
所处的位置如上图所示,这节的重点在优化器中的逻辑变换和代价优化上。
逻辑变换也就是在关系代数基础上进行变换,其目的是为了化简,同时保证SQL变化前后的结果一致,也就是逻辑变化并不会带来结果集的变化。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这样讲概念或许有些抽象,通过图7 来看看逻辑变化如何在SQL中执行的吧。
如图7所示,从上往下共有4个步骤:
1. 针对存在的SQL语句,首先通过“否定消除”,去掉条件判断中的“NOT”。语句由原来的“or”转换成“and”,并且大于小于符号进行变号。蓝色部分为修改前的SQL,红色是修改以后的SQL。2. 等值传递,这一步很好理解分别降”t2.a=9” 和”t2.b=5”分别替换掉SQL中对应的值。3. 接下来就是常量表达式计算,将“5+7”计算得到“12”。4. 最后是常量表达式计算后的化简,将”9<=10”化简为”true”带入到最终的SQL表达式中完成优化。
代价优化是用来确定每个表,根据条件是否应用索引,应用哪个索引和确定多表连接的顺序等问题。为了完成代价优化,需要找到一个代价最小的方案。因此,优化器是通过基于代价的计算方法来决定如何执行查询的(Cost-based Optimization)。简化的过程如下:
这里将配置操作的代价分为MySQL 服务层和MySQL 引擎层,MySQL 服务层主要是定义CPU的代价,而MySQL 引擎层主要定义IO代价。MySQL 5.7 引入了两个系统表mysql.server_cost和mysql.engine_cost来分别配置这两个层的代价。如下:MySQL 服务层代价保存在表server_cost中,其具体内容如下:
由上可以看出创建临时表的代价是很高的,尤其是内部的myisam或innodb临时表。MySQL 引擎层代价保存在表engine_cost中,其具体内容如下:
目前io_block_read_cost和memory_block_read_cost默认值均为1,实际生产中建议酌情调大memory_block_read_cost,特别是对普通硬盘的场景。MySQL会根据SQL查询生成的查询计划中对应的操作从上面两张代价表中查找对应的代价值,并且进行累加形成最终执行SQL计划的代价。再将多种可能的执行计划进行比较,选取最小代价的计划执行。
当分析器生成查询计划,并且经过优化器以后,就到了执行器。执行器会选择执行计划开始执行,但在执行之前会校验请求用户是否拥有查询的权限,如果没有权限,就会返回错误信息,否则将会去调用MySQL引擎层的接口,执行对应的SQL语句并且返回结果。例如SQL:“SELECT * FROM userinfo WHERE username = 'Tom';“假设 “username“ 字段没有设置索引,就会调用存储引擎从第一条开始查,如果碰到了用户名字是” Tom“, 就将结果集返回,没有查找到就查看下一行,重复上一步的操作,直到读完整个表或者找到对应的记录。需要注意SQL语句的执行顺序并不是按照书写顺序来的,顺序的定义会在分析器中做好,一般是按照如下顺序:
如果命中的记录比较多,应用会从MySql Server一批批获取数据
本文从MySQL中SQL语句的执行过程作为切入点,首先介绍了查询请求的执行流程,其中将MySQL的处理分为MySQL Server层和MySQL存储引擎层。通过介绍SQL语句的流转,引出了后面要介绍的5大组件,他们分别是:连接器、查询缓存、分析器、优化器、执行器。后面的内容中对每个组件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连接器,负责身份认证和权限鉴别;查询缓存,将查询的结果集进行缓存,提高查询效率;分析器,对SQL语句执行语法分析和语法规则,生成语法树和执行计划;优化器,包括逻辑变换和代价优化;执行器,在检查用户权限以后对数据进行逐条查询,整个过程遵守SQL语句的执行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