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编程语言 » 在sql语句中识图
扩展阅读
webinf下怎么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垒机怎么打开web 2023-08-31 21:54:11

在sql语句中识图

发布时间: 2023-08-03 04:57:47

1. 怎样把图片存入sql数据库表中

一、先来熟悉一下将要使用的对象方法:

  1. 用来获取上一个页面传 递过来的数据一般是使用Request对象。同样的,我们也可以使用Request对象 来获取上传上来的文件数据,使用的方法是Request.BinaryRead()。

  2. 要从数据库中读出来图片的数据显示到网页上面要用到的方法是:Request.BinaryWrite()。

二、在得到了图片的数据,要保存到数据库中的时候,不可以直接使用Insert语句对数据库进行操作,而是要使用ADO的AppendChunk方法。

  1. 同样的,读出数据库中的图片数据,要使用GetChunk方法。

  2. 各个方法的具体语法如下:

*Request.BinaryRead语法:

variant=Request.BinaryRead(count)

参数

variant

返回值保存着从客户端读取到数据。

count

指明要从客户端读取的数据量大小,这个值小于或者等于使用方法

Request.TotalBytes得到的数据量。

*Request.BinaryWrite语法:

Request.BinaryWritedata

参数

data

要写入到客户端浏览器中的数据包。

*Request.TotalBytes语法:

variant=Request.TotalBytes

参数

variant

返回从客户端读取到数据量的字节数。

*AppendChunk语法

将数据追加到大型文本、二进制数据Field或Parameter对象。

object.AppendChunkData

参数

objectField或Parameter对象

Data变体型,包含追加到对象中的数据。

说明

使用Field或Parameter对象的AppendChunk方法可将长二进制或字符数

据填写到对象中。在系统内存有限的情况下,可以使用AppendChunk方法对长

整型值进行部分而非全部的操作。

*GetChunk语法

返回大型文本或二进制数据Field对象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variable=field.GetChunk(Size)

返回值

返回变体型。

参数

Size长整型表达式,等于所要检索的字节或字符数。

说明

使用Field对象的GetChunk方法检索其部分或全部长二进制或字符数据。

在系统内存有限的情况下,可使用GetChunk方法处理部分而非全部的长整型

值。

GetChunk调用返回的数据将赋给“变量”。如果Size大于剩余的数据,则

GetChunk仅返回剩余的数据而无需用空白填充“变量”。如果字段为空,则

GetChunk方法返回Null。

每个后续的GetChunk调用将检索从前一次GetChunk调用停止处开始的数

据。但是,如果从一个字段检索数据然后在当前记录中设置或读取另一个字段

的值,ADO将认为已从第一个字段中检索出数据。如果在第一个字段上再次调

用GetChunk方法,ADO将把调用解释为新的GetChunk操作并从记录的起始

处开始读取。如果其他Recordset对象不是首个Recordset对象的副本,则

访问其中的字段不会破坏GetChunk操作。

如果Field对象的Attributes属性中的adFldLong位设置为True,则可

以对该字段使用GetChunk方法。

如果在Field对象上使用Getchunk方法时没有当前记录,将产生错误3021

(无当前记录)。

三、设计数据库,作为测试的数据库结构如下(Access97):

字段名称类型描述

id自动编号主键值

imgOLE对象用来保存图片数据

对于在MSSQLServer7中,对应的结构如下:

字段名称类型描述

idint(Identity)主键值

imgimage用来保存图片数据

四、正式编写纯ASP代码上传部分了,首先,有一个提供给用户的上传界面,可以让用户选择要上传的图片。代码如下(upload.htm):

<html>

<body>

<center>

<formname="mainForm"enctype="multipart/form-data"

action="process.asp"method=post>

<inputtype=filename=mefile><br>

<inputtype=submitname=okvalue="OK">

</form>

</center>

</body>

</html>

注意代码中黑色斜体的部分,一定要在Form中有这个属性,否则,将无

法得到上传上来的数据。

五、接下来,要在process.asp中对从浏览器中获取的数据进行必要的处理,因为在process.asp中获取到的数据不仅仅包含了想要的上传上来的图片的数据,也包含了其他的无用的信息,需要剔除冗余数据,并将处理过的图片数据保存到数据库中,这里以Access97为例。具体代码如下(process.asp):

<%

response.buffer=true

formsize=request.totalbytes

formdata=request.binaryread(formsize)

bncrlf=chrB(13)&chrB(10)

divider=leftB(formdata,clng(instrb(formdata,bncrlf))-1)

datastart=instrb(formdata,bncrlf&bncrlf)+4

dataend=instrb(datastart+1,formdata,divider)-datastart

mydata=midb(formdata,datastart,dataend)setconnGraph=server.CreateObject("ADODB.connection")

connGraph.ConnectionString="driver={MicrosoftAccessDriver(*.mdb)};DBQ="&

server.MapPath("images.mdb")&";uid=;PWD=;"

connGraph.Opensetrec=server.createobject("ADODB.recordset")

rec.Open"SELECT*FROM[images]whereidisnull",connGraph,1,3

rec.addnew

rec("img").appendchunkmydata

rec.update

rec.close

setrec=nothing

setconnGraph=nothing

%>

六、这样就把上传来的图片保存到了名为images.mdb的数据库中了,剩下的工作就是要将数据库中的图片数据显示到网页上面了。

一般在HTML中,显示图片都是使用<IMG>标签,也就是<IMGSRC="图片路径">,但是图片是保存到了数据库中,“图片路径”是什么呢?呵呵,其实这个SRC属性除了指定路径外,也可以这样使用哦:

<IMGSRC="showimg.asp?id=xxx">

所以,要做的就是在showimg.asp中从数据库中读出来符合条件的数据,并返回到SRC属性中就可以了,具体代码如下(showimg.asp):

<%

setconnGraph=server.CreateObject("ADODB.connection")

connGraph.ConnectionString="driver={MicrosoftAccessDriver(*.mdb)};DBQ="&

server.MapPath("images.mdb")&";uid=;PWD=;"

connGraph.Open

setrec=server.createobject("ADODB.recordset")

strsql="selectimgfromimageswhereid="&trim(request("id"))

rec.openstrsql,connGraph,1,1

Response.ContentType="image/*"

Response.BinaryWriterec("img").getChunk(7500000)

rec.close

setrec=nothing

setconnGraph=nothing

%>

七、注意在输出到浏览器之前一定要指Response.ContentType="image/*",以便正常显示图片。最后要注意的地方是,我的process.asp中作的处理没有考虑到第一页(upload.htm)中还有其他数据,比如<INPUTtype=tesxtname=userid>等等,如果有这些项目,process.asp就要注意处理掉不必要的数据。

2. 请问SQL中视图与查询的区别

SQL中视图与查询的区别为:功能不同、归属不同、数据来源不同。

一、功能不同

1、视图:视图可以更新字段内容并返回原表。

2、查询:查询文件中的记录数据不能修改。

二、归属不同

1、视图:视图不是一个独立的文件,它保存在数据库中。

2、查询:查询是一个独立的文件,不属于数据库。

三、数据来源不同

1、视图:视图的数据来源可以是本地数据源,也可以是远程数据源。

2、查询:查询的数据来源只有本地数据源,不能访问远程数据源。

3. 数据库基础详解:存储过程、视图、游标、SQL语句优化以及索引

写在文章前:本系列文章用于博主自己归纳复习一些基础知识,同时也分享给可能需要的人,因为水平有限,肯定存在诸多不足以及技术性错误,请大佬们及时指正。

存储过程 是事先经过编译并存储在数据库中的一段SQL语句的集合。想要实现相应的功能时,只需要调用这个存储过程就行了(类似于函数,输入具有输出参数)。

优点

缺点

Delete用来删除表的全部或者部分数据,执行delete之后,用户需要提交之后才会执行,会触发表上的DELETE触发器(包含一个OLD的虚拟表,可以只读访问被删除的数据),DELETE之后表结构还在,删除很慢,一行一行地删,因为会记录日志,可以利用日志还原数据;

Truncate删除表中的所有数据,这个操作不能回滚,也不会触发这个表上的触发器。操作比DELETE快很多(直接把表drop掉,再创建一个新表,删除的数据不能找回)。如果表中有自增(AUTO_INCREMENT)列,则重置为1。

Drop命令从数据库中删除表,所有的数据行,索引和约束都会被删除。不能回滚,不会触发触发器。

触发器(TRIGGER)是由事件(比如INSERT/UPDATE/DELETE)来触发运行的操作(不能被直接调用,不能接收参数)。在数据库里以独立的对象存储,用于保证数据完整性(比如可以检验或转换数据)。

约束(Constraint)类型:

从数据库的基本表中通过查询选取出来的数据组成的虚拟表(数据库中只存放视图的定义,而不存放视图的数据)。可以对其进行增/删/改/查等操作。视图是对若干张基本表的引用,一张虚表,查询语句执行的结果,不存储具体的数据(基本表数据发生了改变,视图也会跟着改变)。

可以跟基本表一样,进行增删改查操作( 增删改操作有条件限制,一般视图只允许查询操作 ),对视图的增删改也会影响原表的数据。 它就像一个窗口,透过它可以看到数据库中自己感兴趣的数据并且操作它们。 好处:

用于定位在查询返回的结果集的特定行,以对特定行进行操作。使用游标可以方便地对结果集进行移动遍历,根据需要滚动或对浏览/修改任意行中的数据。主要用于交互式应用。它是一段私有的SQL工作区,也就是一段内存区域,用于暂时存放受SQL语句影响的数据,简单来说,就是将受影响的数据暂时放到了一个内存区域的虚表当中,这个虚表就是游标。

游标是一种能从包括多条数据记录的结果集中每次提取一条记录的机制。即游标用来逐行读取结果集。游标充当指针的作用。尽管游标能遍历结果中的所有行,但他一次只指向一行。

游标的一个常见用途就是保存查询结果,以便以后使用。游标的结果集是由SELECT语句产生,如果处理过程需要重复使用一个记录集,那么创建一次游标而重复使用若干次,比重复查询数据库要快的多。通俗来说,游标就是能在sql的查询结果中,显示某一行(或某多行)数据,其查询的结果不是数据表,而是已经查询出来的结果集。

简单来说:游标就是在查询出的结果集中进行选择性操作的工具。

缓存更高效。对于连接查询,如果其中一个表发生变化,那么整个查询缓存就无法使用。而分解后的多个查询,即使其中一个表发生变化,对其它表的查询缓存依然可以使用。分解成多个单表查询,这些单表查询的缓存结果更可能被其它查询使用到,从而减少冗余的查询。减少锁竞争。

索引是对数据库表中一列或多列的值进行排序的一种结构(说明是在列上建立的),使用索引可快速访问数据库表中的特定信息。如果想按特定职员的姓来查找他或她,则与在表中搜索所有的行相比,索引有助于更快地获取信息。索引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加快检索表中数据,亦即能协助信息搜索者尽快的找到符合限制条件的记录ID的辅助数据结构。

当表中有大量记录时,若要对表进行查询,第一种搜索信息方式是全表搜索,是将所有记录一一取出,和查询条件进行一一对比,然后返回满足条件的记录,这样做会消耗大量数据库系统时间,并造成大量磁盘I/O操作。第二种就是在表中建立索引,然后在索引中找到符合查询条件的索引值,最后通过保存在索引中的ROWID(相当于页码)快速找到表中对应的记录。

例如这样一个查询:select * from table1 where id=10000。如果没有索引,必须遍历整个表,直到ID等于10000的这一行被找到为止。有了索引之后(必须是在ID这一列上建立的索引),即可在索引中查找。由于索引是经过某种算法优化过的,因而查找次数要少的多。可见,索引是用来定位的。

从应用上分, 主键索引(聚集) 唯一索引(聚集/非聚集) 普通索引 组合索引 单列索引和全文索引

4. sql如何创建视图

使用create view语句就可以创建视图了,具体语句如下:

create view viewname as select * from Tab_EdsProd(Tab_EdsProd是表的名字)where (后面可以接一线限制的条件)。

删除视图:drop view viewname。

(4)在sql语句中识图扩展阅读

视图的作用:

1、使用视图,可以定制用户数据,聚焦特定的数据。

2、使用视图,可以简化数据操作。

3、使用视图,基表中的数据就有了一定的安全性。因为视图是虚拟的,物理上是不存在的,只是存储了数据的集合,我们可以将基表中重要的字段信息,可以不通过视图给用户。

视图是动态的数据的集合,数据是随着基表的更新而更新。同时,用户对视图,不可以随意的更改和删除,可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4、使用视图可以合并分离的数据,创建分区视图。

参考资料:网络-sql语句大全

5. SQL语言的实体实体,属性,码,E-R图是什么

E-R的全拼是:entity-relation,即实体关系图!类和表里面的字段属性对应起来。

6. Sql语句解析过程

为了将用户写的SQL文本转化为Oracle认识的且可执行的语句 这个过程就叫做解析过程 解析分为硬解析和软解析 一条SQL语句在第一次被执行时必须进行硬解析

当客户端发出一条SQL语句(也可以是一个存储过程或者一个匿名PL/SQL块)进入shared pool时(注意 我们从前面已经知道 Oracle对这些SQL不叫做SQL语句 而是称为游标 因为Oracle在处理SQL时 需要很多相关的辅助信息 这些辅助信息与SQL语句一起组成了游标) Oracle首先将SQL文本转化为ASCII值 然后根据hash函数计算其对应的hash值(hash_value) 根据计算出的hash值到library cache中找到对应的bucket 然后比较bucket里是否存在该SQL语句

如果不存在 则需要按照我们前面所描述的 获得shared pool latch 然后在shared pool中的可用chunk链表(也就是bucket)上找到一个可用的chunk 之后释放shared pool latch 在获得了chunk以后 这块chunk就可以认为是进入了library cache 接下来 进行硬解析过程 硬解析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对SQL语句进行文法检查 看是否有文法错误 比如没有写from select拼写错误等 如果存在文法错误 则退出解析过程

到数据字典里校验SQL语句涉及的对象和列是否都存在 如果不存在 则退出解析过程 这个过程会加载dictionary cache

将对象进行名称转换 比如将同名词翻译成实际的对象等 比如select * from t中 t是一个同名词 指向hr t 于是Oracle将t转换为hr t 如果转换失败 则退出解析过程

检查发出SQL语句的用户是否具有访问SQL语句里所引用的对象的权限 如果没有权限 则退出解析过程

通过优化器创建一个最优的执行计划 这个过程会根据数据字典里记录的对象的统计信息 来计算最优的执行计划 这一步牵涉大量数学运算 是最消耗CPU资源的

将该游标所产生的执行计划 SQL文本等装载进library cache的heap中

在硬解析的过程中 进程会一直持有library cache latch 直到硬解析结束为止 硬解析结束以后 会为SQL语句产生两个游标 一个是父游标 另一个是子游标 父游标里主要包含两种信息 SQL文本以及优化目标(optimizer goal) 父游标在第一次打开时被锁定 直到其他所有的session都关闭该游标后才被解锁 当父游标被锁定的时候是不能被交换出library cache的 只有在解锁以后才能被交换出library cache 父游标被交换出内存时 父游标对应的所有子游标也被交换出library cache 子游标包括游标所有的信息 比如具体的执行计划 绑定变量等 子游标随时可以被交换出library cache 当子游标被交换出library cache时 Oracle可以利用父游标的信息重新构建出一个子游标来 这个过程叫reload 可以使用下面的方式来确定reload的比率

select *sum(reloads)/sum(pins) Reload_Ratio from v$librarycache;

一个父游标可以对应多个子游标 子游标具体的个数可以从视图v$sqlarea的version_count字段体现出来 而每个具体的子游标则全都在视图v$sql里体现 当具体绑定变量的值与上次绑定变量的值有较大差异(比如上次执行的绑定变量值的长度是 位 而这次执行绑定变量的值的长度是 位)时或者当SQL语句完全相同 但是所引用的表属于不同的用户时 都会创建一个新的子游标

如果在bucket中找到了该SQL语句 则说明该SQL语句以前运行过 于是进行软解析 软解析是相对于硬解析而言的 如果解析过程中 可以从硬解析的步骤中去掉一个或多个的话 这样的解析就是软解析 软解析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某个session发出的SQL语句与library? cache里其他session发出的SQL语句一致 这时 该解析过程中可以去掉硬解析中的 和 但是仍然要进行硬解析过程中的 也就是表名和列名检查 名称转换和权限检查

* 第二种是某个session发出的SQL语句是该session之前发出的曾经执行过的SQL语句 这时 该解析过程中可以去掉硬解析中的 和 这四步 但是仍然要进行权限检查 因为可能通过grant改变了该session用户的权限

* 第三种是当设置了初始化参数session_cached_cursors时 当某个session第三次执行相同的SQL时 则会把该SQL语句的游标信息转移到该session的PGA里 这样 该session以后再执行相同的SQL语句时 会直接从PGA里取出执行计划 从而跳过硬解析的所有步骤 这种情况下 是最高效的解析方式 但是会消耗很大的内存

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明解析SQL语句的过程 在该测试中 绑定变量名称相同 但是变量类型不同时 所出现的解析情况 如下所示

首先 执行下面的命令 清空shared pool里所有的SQL语句

SQL> alter system flush shared_pool;

然后 定义一个数值型绑定变量 并为该绑定变数赋一个数值型的值以后 执行具体的查询语句

SQL> variable v_obj_id number;

SQL> exec :v_obj_id := ;

SQL> select object_id object_name from sharedpool_test

where object_id=:v_obj_id;

OBJECT_ID OBJECT_NAME

AGGXMLIMP

接下来 定义一个字符型的绑定变量 变量名与前面相同 为该绑定变数赋一个字符型的值以后 执行相同的查询

SQL> variable v_obj_id varchar ( );

SQL> exec :v_obj_id := ;

SQL> select object_id object_name from sharedpool_test

where object_id=:v_obj_id;

OBJECT_ID OBJECT_NAME

AGGXMLIMP

然后我们到视图v$sqlarea里找到该SQL的父游标的信息 并到视图v$sql里找该SQL的所有子游标的信息

SQL> select sql_text version_count from v$sqlarea where

sql_text like %sharedpool_test% ;

SQL_TEXT

VERSION_COUNT

select object_id object_name from sharedpool_test where

object_id=:v_obj_id

SQL> select sql_text child_address address from v$sql

where sql_text like %sharedpool_test% ;

SQL_TEXT

CHILD_ADDRESS ADDRESS

select object_id object_name from sharedpool_test where

object_id=:v_obj_id F

B D

select object_id object_name from sharedpool_test where

object_id=:v_obj_id FC

B D

从记录父游标的视图v$sqlarea的version_count列可以看到 该SQL语句有 个子游标 而从记录子游标的视图v$sql里可以看到 该SQL文本确实有两条记录 而且它们的SQL文本所处的地址(ADDRESS列)也是一样的 但是子地址(CHILD_ADDRESS)却不一样 这里的子地址实际就是子游标所对应的heap 的句柄

lishixin/Article/program/Oracle/201311/18653

7. SQL语句怎样查询一个范围

SQL语句通过“BETWEEN…AND…”语法来查询一个范围。

WHERE子句设置查询条件,过滤掉不需要的数据行。其范围运算符“BETWEEN…AND…”表示表达式值是否在指定的范围内,类似的“NOT BETWEEN…AND…”表示表达式值是否不在指定的范围内。

例如:SELECT * FROM user WHERE age BETWEEN 10 AND 30,用于查询出user表中age值介于10~30间的数据记录。

(7)在sql语句中识图扩展阅读:

SQL中WHERE子句其它运算符:

1、比较运算符

>、>=、=、<、<=、<>

2、列表运算符

IN (项1,项2……)

NOT IN (项1,项2……)

3、模式匹配符

LIKE、NOT LIKE

4、空值判断符

IS NULL、IS NOT NULL

5、逻辑运算符

NOT、AND、OR

8. 如何使用SQL

掌握SQL四条最基本的数据操作语句:Insert,Select,Update和Delete。

练掌握SQL是数据库用户的宝贵财 富。掌握四条最基本的数据操作语句—SQL的核心功能—来依次介绍比较操作符、选择断言以及三值逻辑。当你完成这些学习后,显然你已经开始算是精通SQL了。

在我们开始之前,先使用CREATE TABLE语句来创建一个表(如图1所示)。DDL语句对数据库对象如表、列和视进行定义。它们并不对表中的行进行处理,这是因为DDL语句并不处理数据库中实际的数据。这些工作由另一类SQL语句—数据操作语言(DML)语句进行处理。

SQL中有四种基本的DML操作:INSERT,SELECT,UPDATE和DELETE。由于这是大多数SQL用户经常用到的,我们有必要在此对它们进行一一说明。在图1中我们给出了一个名为EMPLOYEES的表。其中的每一行对应一个特定的雇员记录。请熟悉这张表,我们在后面的例子中将要用到它。

INSERT语句

用户可以用INSERT语句将一行记录插入到指定的一个表中。例如,要将雇员John Smith的记录插入到本例的表中,可以使用如下语句:

INSERT INTO EMPLOYEES VALUES

('Smith','John','1980-06-10',

'Los Angles',16,45000);

通过这样的INSERT语句,系统将试着将这些值填入到相应的列中。这些列按照我们创建表时定义的顺序排列。在本例中,第一个值“Smith”将填到第一个列LAST_NAME中;第二个值“John”将填到第二列FIRST_NAME中……以此类推。

我们说过系统会“试着”将值填入,除了执行规则之外它还要进行类型检查。如果类型不符(如将一个字符串填入到类型为数字的列中),系统将拒绝这一次操作并返回一个错误信息。

如果SQL拒绝了你所填入的一列值,语句中其他各列的值也不会填入。这是因为SQL提供对事务的支持。一次事务将数据库从一种一致性转移到另一种一致性。如果事务的某一部分失败,则整个事务都会失败,系统将会被恢复(或称之为回退)到此事务之前的状态。

回到原来的INSERT的例子,请注意所有的整形十进制数都不需要用单引号引起来,而字符串和日期类型的值都要用单引号来区别。为了增加可读性而在数字间插入逗号将会引起错误。记住,在SQL中逗号是元素的分隔符。

同样要注意输入文字值时要使用单引号。双引号用来封装限界标识符。

对于日期类型,我们必须使用SQL标准日期格式(yyyy-mm-dd),但是在系统中可以进行定义,以接受其他的格式。当然,2000年临近,请你最好还是使用四位来表示年份。

既然你已经理解了INSERT语句是怎样工作的了,让我们转到EMPLOYEES表中的其他部分:

INSERT INTO EMPLOYEES VALUES

('Bunyan','Paul','1970-07-04',

'Boston',12,70000);

INSERT INTO EMPLOYEES VALUES

('John','Adams','1992-01-21',

'Boston',20,100000);

INSERT INTO EMPLOYEES VALUES

('Smith','Pocahontas','1976-04-06',

'Los Angles',12,100000);

INSERT INTO EMPLOYEES VALUES

('Smith','Bessie','1940-05-02',

'Boston',5,200000);

INSERT INTO EMPLOYEES VALUES

('Jones','Davy','1970-10-10',

'Boston',8,45000);

INSERT INTO EMPLOYEES VALUES

('Jones','Indiana','1992-02-01',

'Chicago',NULL,NULL);

在最后一项中,我们不知道Jones先生的工薪级别和年薪,所以我们输入NULL(不要引号)。NULL是SQL中的一种特殊情况,我们以后将进行详细的讨论。现在我们只需认为NULL表示一种未知的值。

有时,像我们刚才所讨论的情况,我们可能希望对某一些而不是全部的列进行赋值。除了对要省略的列输入NULL外,还可以采用另外一种INSERT语句,如下:

INSERT INTO EMPLOYEES(

FIRST_NAME, LAST_NAME,

HIRE_DATE, BRANCH_OFFICE)

VALUE(

'Indiana','Jones',

'1992-02-01','Indianapolis');

这样,我们先在表名之后列出一系列列名。未列出的列中将自动填入缺省值,如果没有设置缺省值则填入NULL。请注意我们改变了列的顺序,而值的顺序要对应新的列的顺序。如果该语句中省略了FIRST_NAME和LAST_NAME项(这两项规定不能为空),SQL操作将失败。

让我们来看一看上述INSERT语句的语法图:

INSERT INTO table

[(column { ,column})]

VALUES

(columnvalue [{,columnvalue}]);

和前一篇文章中一样,我们用方括号来表示可选项,大括号表示可以重复任意次数的项(不能在实际的SQL语句中使用这些特殊字符)。VALUE子句和可选的列名列表中必须使用圆括号。

SELECT语句

SELECT语句可以从一个或多个表中选取特定的行和列。因为查询和检索数据是数据库管理中最重要的功能,所以SELECT语句在SQL中是工作量最大的部分。实际上,仅仅是访问数据库来分析数据并生成报表的人可以对其他SQL语句一窍不通。

SELECT语句的结果通常是生成另外一个表。在执行过程中系统根据用户的标准从数据库中选出匹配的行和列,并将结果放到临时的表中。在直接SQL(direct SQL)中,它将结果显示在终端的显示屏上,或者将结果送到打印机或文件中。也可以结合其他SQL语句来将结果放到一个已知名称的表中。

SELECT语句功能强大。虽然表面上看来它只用来完成本文第一部分中提到的关系代数运算“选择”(或称“限制”),但实际上它也可以完成其他两种关系运算—“投影”和“连接”,SELECT语句还可以完成聚合计算并对数据进行排序。

SELECT语句最简单的语法如下:

SELECT columns FROM tables;

当我们以这种形式执行一条SELECT语句时,系统返回由所选择的列以及用户选择的表中所有指定的行组成的一个结果表。这就是实现关系投影运算的一个形式。

让我们看一下使用图1中EMPLOYEES表的一些例子(这个表是我们以后所有SELECT语句实例都要使用的。而我们在图2和图3中给出了查询的实际结果。我们将在其他的例子中使用这些结果)。

假设你想查看雇员工作部门的列表。那下面就是你所需要编写的SQL查询:

SELECT BRANCH_OFFICE FROM EMPLOYEES;

以上SELECT语句的执行将产生如图2中表2所示的结果。

由于我们在SELECT语句中只指定了一个列,所以我们的结果表中也只有一个列。注意结果表中具有重复的行,这是因为有多个雇员在同一部门工作(记住SQL从所选的所有行中将值返回)。要消除结果中的重复行,只要在SELECT语句中加上DISTINCT子句:

SELECT DISTINCT BRANCH_OFFICE

FROM EMPLOYEES;

这次查询的结果如表3所示。

现在已经消除了重复的行,但结果并不是按照顺序排列的。如果你希望以字母表顺序将结果列出又该怎么做呢?只要使用ORDER BY子句就可以按照升序或降序来排列结果:

SELECT DISTINCT BRANCH_OFFICE

FROM EMPLOYEES

ORDER BY BRANCH_OFFICE ASC;

这一查询的结果如表4所示。请注意在ORDER BY之后是如何放置列名BRANCH _OFFICE的,这就是我们想要对其进行排序的列。为什么即使是结果表中只有一个列时我们也必须指出列名呢?这是因为我们还能够按照表中其他列进行排序,即使它们并不显示出来。列名BRANCH_ OFFICE之后的关键字ASC表示按照升序排列。如果你希望以降序排列,那么可以用关键字DESC。

同样我们应该指出ORDER BY子句只将临时表中的结果进行排序;并不影响原来的表。

假设我们希望得到按部门排序并从工资最高的雇员到工资最低的雇员排列的列表。除了工资括号中的内容,我们还希望看到按照聘用时间从最近聘用的雇员开始列出的列表。以下是你将要用到的语句:

SELECT BRANCH_OFFICE,FIRST_NAME,

LAST_NAME,SALARY,HIRE_DATE

FROM EMPLOYEES

ORDER BY SALARY DESC,

HIRE_DATE DESC;

这里我们进行了多列的选择和排序。排序的优先级由语句中的列名顺序所决定。SQL将先对列出的第一个列进行排序。如果在第一个列中出现了重复的行时,这些行将被按照第二列进行排序,如果在第二列中又出现了重复的行时,这些行又将被按照第三列进行排序……如此类推。这次查询的结果如表5所示。

将一个很长的表中的所有列名写出来是一件相当麻烦的事,所以SQL允许在选择表中所有的列时使用*号:

SELECT * FROM EMPLOYEES;

这次查询返回整个EMPLOYEES表,如表1所示。

下面我们对开始时给出的SELECT语句的语法进行一下更新(竖直线表示一个可选项,允许在其中选择一项。):

SELECT [DISTINCT]

(column [{, columns}])| *

FROM table [ {, table}]

[ORDER BY column [ASC] | DESC

[ {, column [ASC] | DESC }]];

定义选择标准

在我们目前所介绍的SELECT语句中,我们对结果表中的列作出了选择但返回的是表中所有的行。让我们看一下如何对SELECT语句进行限制使得它只返回希望得到的行:

SELECT columns FROM tables [WHERE predicates];

WHERE子句对条件进行了设置,只有满足条件的行才被包括到结果表中。这些条件由断言(predicate)进行指定(断言指出了关于某件事情的一种可能的事实)。如果该断言对于某个给定的行成立,该行将被包括到结果表中,否则该行被忽略。在SQL语句中断言通常通过比较来表示。例如,假如你需要查询所有姓为Jones的职员,则可以使用以下SELECT语句:

SELECT * FROM EMPLOYEES

WHERE LAST_NAME = 'Jones';

LAST_NAME = 'Jones'部分就是断言。在执行该语句时,SQL将每一行的LAST_NAME列与“Jones”进行比较。如果某一职员的姓为“Jones”,即断言成立,该职员的信息将被包括到结果表中(见表6)。

使用最多的六种比较

我们上例中的断言包括一种基于“等值”的比较(LAST_NAME = 'Jones'),但是SQL断言还可以包含其他几种类型的比较。其中最常用的为:

等于 =

不等于 <>

小于 <

大于 >

小于或等于 <=

大于或等于 >=

下面给出了不是基于等值比较的一个例子:

SELECT * FROM EMPLOYEES

WHERE SALARY > 50000;

这一查询将返回年薪高于$50,000.00的职员(参见表7)。

逻辑连接符

有时我们需要定义一条不止一种断言的SELECT语句。举例来说,如果你仅仅想查看Davy Jones的信息的话,表6中的结果将是不正确的。为了进一步定义一个WHERE子句,用户可以使用逻辑连接符AND,OR和NOT。为了只得到职员Davy Jones的记录,用户可以输入如下语句:

SELECT * FROM EMPLOYEES

WHERE LAST_NAME = 'Jones' AND FIRST_NAME = 'Davy';

在本例中,我们通过逻辑连接符AND将两个断言连接起来。只有两个断言都满足时整个表达式才会满足。如果用户需要定义一个SELECT语句来使得当其中任何一项成立就满足条件时,可以使用OR连接符:

SELECT * FROM EMPLOYEES

WHERE LAST_NAME = 'Jones' OR LAST_NAME = 'Smith';

有时定义一个断言的最好方法是通过相反的描述来说明。如果你想要查看除了Boston办事处的职员以外的其他所有职员的信息时,你可以进行如下的查询:

SELECT * FROM EMPLOYEES

WHERE NOT(BRANCH_OFFICE = 'Boston');

关键字NOT后面跟着用圆括号括起来的比较表达式。其结果是对结果取否定。如果某一职员所在部门的办事处在Boston,括号内的表达式返回true,但是NOT操作符将该值取反,所以该行将不被选中。

断言可以与其他的断言嵌套使用。为了保证它们以正确的顺序进行求值,可以用括号将它们括起来:

SELECT * FROM EMPLOYEES

WHERE (LAST_NAME = 'Jones'

AND FIRST_NAME = 'Indiana')

OR (LAST_NAME = 'Smith'

AND FIRST_NAME = 'Bessie');

SQL沿用数学上标准的表达式求值的约定—圆括号内的表达式将最先进行求值,其他表达式将从左到右进行求值。

以上对逻辑连接符进行了说明,在对下面的内容进行说明之前,我们再一次对SELECT语句的语法进行更新:

SELECT [DISTINCT]

(column [{, column } ] )| *

FROM table [ { , table} ]

[ORDER BY column [ASC] | [DESC

[{ , column [ASC] | [DESC } ] ]

WHERE predicate [ { logical-connector predicate } ];

NULL和三值逻辑

在SQL中NULL是一个复杂的话题,关于NULL的详细描述更适合于在SQL的高级教程而不是现在的入门教程中进行介绍。但由于NULL需要进行特殊处理,并且你也很可能会遇到它,所以我们还是简略地进行一下说明。

首先,在断言中进行NULL判断时需要特殊的语法。例如,如果用户需要显示所有年薪未知的职员的全部信息,用户可以使用如下SELECT语句:

SELECT * FROM EMPLOYEES

WHERE SALARY IS NULL;

相反,如果用户需要所有已知年薪数据的职员的信息,你可以使用以下语句:

SELECT * FROM EMPLOYEES

WHERE SALARY IS NOT NULL;

请注意我们在列名之后使用了关键字IS NULL或IS NOT NULL,而不是标准的比较形式:COLUMN = NULL、COLUMN <> NULL或是逻辑操作符NOT(NULL)。

这种形式相当简单。但当你不明确地测试NULL(而它们确实存在)时,事情会变得很混乱。

例如,回过头来看我们图1中的EM-PLOYEES表,可以看到Indiana Jones的工薪等级或年薪值都是未知的。这两个列都包含NULL。可以想象运行如下的查询:

SELECT * FROM EMPLOYEES

WHERE GRADE <= SALARY;

此时,Indiana Jones应该出现在结果表中。因为NULL都是相等的,所以可以想象它们是能够通过GRADE小于等于SALARY的检查的。这其实是一个毫无疑义的查询,但是并没有关系。SQL允许进行这样的比较,只要两个列都是数字类型的。然而,Indiana Jones并没有出现在查询的结果中,为什么?

正如我们早先提到过的,NULL表示未知的值(而不是象某些人所想象的那样表示一个为NULL的值)。对于SQL来说意味着这个值是未知的,而只要这个值为未知,就不能将其与其他值比较(即使其他值也是NULL)。所以SQL允许除了在true 和false之外还有第三种类型的真值,称之为“非确定”(unknown)值。

如果比较的两边都是NULL,整个断言就被认为是非确定的。将一个非确定断言取反或使用AND或OR与其他断言进行合并之后,其结果仍是非确定的。由于结果表中只包括断言值为“真”的行,所以NULL不可能满足该检查。从而需要使用特殊的操作符IS NULL和IS NOT NULL。

UPDATE语句

UPDATE语句允许用户在已知的表中对现有的行进行修改。

例如,我们刚刚发现Indiana Jones的等级为16,工资为$40,000.00,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SQL语句对数据库进行更新(并清除那些烦人的NULL)。

UPDATE EMPLOYEES

SET GRADE = 16, SALARY = 40000

WHERE FIRST_NAME = 'Indiana'

AND LAST_NAME = 'Jones';

上面的例子说明了一个单行更新,但是UPDATE语句可以对多行进行操作。满足WHERE条件的所有行都将被更新。如果,你想让Boston办事处中的所有职员搬到New York,你可以使用如下语句:

UPDATE EMPLOYEES

SET BRANCH_OFFICE = 'New York'

WHERE BRANCH_OFFICE = 'Boston';

如果忽略WHERE子句,表中所有行中的部门值都将被更新为'New York'。

UPDATE语句的语法流图如下面所示:

UPDATE table

SET column = value [{, column = value}]

[ WHERE predicate [ { logical-connector predicate}]];

DELETE语句

DELETE语句用来删除已知表中的行。如同UPDATE语句中一样,所有满足WHERE子句中条件的行都将被删除。由于SQL中没有UNDO语句或是“你确认删除吗?”之类的警告,在执行这条语句时千万要小心。如果决定取消Los Angeles办事处并解雇办事处的所有职员,这一卑鄙的工作可以由以下这条语句来实现:

DELETE FROM EMPLOYEES

WHERE BRANCH_OFFICE = 'Los Angeles';

如同UPDATE语句中一样,省略WHERE子句将使得操作施加到表中所有的行。

DELETE语句的语法流图如下面所示:

DELETE FROM table

[WHERE predicate [ { logical-connector predicate} ] ];

现在我们完成了数据操作语言(DML)的主要语句的介绍。我们并没有对SQL能完成的所有功能进行说明。SQL还提供了许多的功能,如求平均值、求和以及其他对表中数据的计算,此外SQL还能完成从多个表中进行查询(多表查询,或称之为连接)的工作。这种语言还允许你使用GRANT和REVOKE命令控制使用者的数据访问权限

9. 如何在sql server中存储图片

1、首先可以存储图片链接,设置图片链接字段,如下图所示。

10. SQL的简单介绍(基本的sql语句)

SQL是StructuredQuevyLanguage(结构化查询语言)的缩写。SQL是专为数据库而建立的操作命令集,是一种功能齐全的数据库语言。在使用它时,只需要发出“做什么”的命令,“怎么做”是不用使用者考虑的。SQL功能强大、简单易学、使用方便,已经成为了数据库操作的基础,并且现在几乎所有的数据库均支持SQL。

##1二、SQL数据库数据体系结构

SQL数据库的数据体系结构基本上是三级结构,但使用术语与传统关系模型术语不同。在SQL中,关系模式(模式)称为“基本表旅凯”(basetable);存储模式(内模式)称为“存储文件”(storedfile);子模式(外模式)称为“视图”(view);元组称为“行”(row);属性称为“列”(column)。名称对称如^00100009a^:

##1三、SQL语言的组成

在正式学习SQL语言之前,首先让我们对SQL语言有一个基本认识,介绍一下SQL语言的组成:

1.一个SQL数据库是表(Table)的集合,它由一个或多个SQL模式定义。

2.一个SQL表由行集构成,一行是列的序列(集合),每列与行对应一个数据项。

3.一个表或者是一个基本表或者是一个视图。基本表是实际存储在数据库的表,而视图是由若干基本表或其他视图构成的表的定义。

4.一个基本表可以跨一个或多个存储文件,一个存储文件也可存放一个或多个基本表。每个存储文件与外部存储上一个物理文件对应。

5.用户可以用SQL语句对视图和基本表进行查询等操作。在用户角度来看,视图和基本表是一样的,没有区别,都是关系(表格)。

6.SQL用户可以是应用程序,也可以是终端用户。SQL语句可嵌入在宿主语言的程序中使用,宿主语言有FORTRAN,COBOL,PASCAL,PL/I,C和Ada语言等。SQL用户也能作为独立的用户接口,供交互环境下的终端用户使用。

##1四、对数据库进行操作

SQL包括了所有对数据库的操作,主要是由4个部分组成:

1.数据定义:这一部分又称为“SQLDDL”,定义数据库的逻辑结构,包括定义数据库、基本表、视图和索引4部分。

2.数据操纵:这一部分又称为“SQLDML”,其中包括数据查询和数据更新两大类操作,其中数据更绝竖新又包括插入、删除和更新三种操作。

3.数据控制:对用户访问数据的控制有基本表和视图的授权、完整性规则的描述,事务控制语句等。

4.嵌入式SQL语言的使用规定:规定SQL语句在宿主语言的程序中使用的规则。

下面我们将分别介绍:

##2(一)数拆宏唤据定义

SQL数据定义功能包括定义数据库、基本表、索引和视图。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SQL所提供的基本数据类型:(如^00100009b^)

1.数据库的建立与删除

(1)建立数据库:数据库是一个包括了多个基本表的数据集,其语句格式为:

CREATEDATABASE<数据库名<〔其它参数〕

其中,<数据库名<在系统中必须是唯一的,不能重复,不然将导致数据存取失误。〔其它参数〕因具体数据库实现系统不同而异。

例:要建立项目管理数据库(xmmanage),其语句应为:

CREATEDATABASExmmanage

(2)数据库的删除:将数据库及其全部内容从系统中删除。

其语句格式为:DROPDATABASE<数据库名<

例:删除项目管理数据库(xmmanage),其语句应为:

DROPDATABASExmmanage

2.基本表的定义及变更

本身独立存在的表称为基本表,在SQL语言中一个关系唯一对应一个基本表。基本表的定义指建立基本关系模式,而变更则是指对数据库中已存在的基本表进行删除与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