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帐密是做什么的有什么风险吗
账密是指账户或者账号的密码,作用是减少账号被盗的几率。如果没有密码的话,账号很容易被盗取,会有信息泄露、财物损失的风险。
密码是按特定法则编成,用以对通信双方的信息进行明密变换的符号。它是一种用来混淆的技术,使用者希望将正常的信息转变为无法识别的信息,但这部分信息是可以再加工并恢复和破解的。登录网站、电子邮箱时输入的密码其实严格来讲应该仅被称作口令,因为它不是本来意义上的加密代码。
密码设置小技巧:
1、同密设置:一般用的很少,且不关乎个人信息,没有交易的软件,密码都可以设置成最熟悉的同一个密码。例如,需要登录才能看全部内容的文件平台。姓名+生日,最好记。
2、组合法:在设置密码的过程中,你会发现字母+数字+符号的组合安全等级较高,且一般都要求6位,8位数以上。那我们设置密码最好按这个标准去想。举个栗子:姓名缩写:LLL,生日:2000.01.01,喜欢的标点符号:“。”“,”等 。这样密码的组合就多了,姓名+生日+标点,姓名+姓名+生日+标点……
3、密码加密法:找一本你最喜欢的书作为母本,最好是有数字和文字的,记录的时候i和j分别代表行和列,为你的密码,找出对应的ij,然后记录下来即可。
4、键盘法:我们键盘上Q对应数字1,W对应数字2,E-3,R-4……,这样就算我们设置银行卡密码的时候,如果想记录下来,就可以用字母代替数字了,就算小纸条被盗也不怕。
② 我想学一些密码类似于凯撒密码,猪圈密码等。有什么书籍是关于这些的!
《图解密码技术》
目录
第1部分密码1
第1章环游密码世界3
1.1本章学习的内容4
1.2密码4
1.2.1Alice与Bob4
1.2.2发送者、接收者和窃.听者4
1.2.3加密与解密6
1.2.4密码保证了消息的机密性7
1.2.5破译7
1.3对称密码与公钥密码8
1.3.1密码算法8
1.3.2密钥8
1.3.3对称密码与公钥密码9
1.3.4混合密码系统10
1.4其他密码技术10
1.4.1单向散列函数10
1.4.2消息认证码10
1.4.3数字签名11
1.4.4伪随机数生成器11
1.5密码学家的工具箱12
1.6隐写术与数字水印13
1.7密码与信息安全常识14
1.7.1不要使用保密的密码算法14
1.7.2使用低强度的密码比不进行任何加密更危险15
1.7.3任何密码总有一天都会被破解15
1.7.4密码只是信息安全的一部分16
1.8本章小结16
1.9小测验的答案17
第2章历史上的密码——写一篇别人看不懂的文章19
2.1本章学习的内容20
2.2恺撒密码20
2.2.1什么是恺撒密码21
2.2.2恺撒密码的加密21
2.2.3恺撒密码的解密22
2.2.4用暴力破解来破译密码23
2.3简单替换密码24
2.3.1什么是简单替换密码24
2.3.2简单替换密码的加密25
2.3.3简单替换密码的解密26
2.3.4简单替换密码的密钥空间26
2.3.5用频率分析来破译密码26
2.4Enigma31
2.4.1什么是Enigma31
2.4.2用Enigma进行加密通信31
2.4.3Enigma的构造32
2.4.4Enigma的加密34
2.4.5每日密码与通信密码36
2.4.6避免通信错误36
2.4.7Enigma的解密36
2.4.8Enigma的弱点38
2.4.9Enigma的破译38
2.5思考40
2.6本章小结41
2.7小测验的答案42
第3章对称密码(共享密钥密码)——用相同的密钥进行加密和解密45
3.1炒鸡蛋与对称密码46
3.2本章学习的内容46
3.3从文字密码到比特序列密码46
3.3.1编码46
3.3.2XOR47
3.4一次性密码本——绝对不会被破译的密码50
3.4.1什么是一次性密码本50
3.4.2一次性密码本的加密50
3.4.3一次性密码本的解密51
3.4.4一次性密码本是无法破译的51
3.4.5一次性密码本为什么没有被使用52
3.5DES53
3.5.1什么是DES53
3.5.2加密和解密54
3.5.3DES的结构(Feistel网络)54
3.5.4差分分析与线性分析60
3.6三重DES61
3.6.1什么是三重DES61
3.6.2三重DES的加密61
3.6.3三重DES的解密63
3.6.4三重DES的现状64
3.7AES的选定过程65
3.7.1什么是AES65
3.7.2AES的选拔过程65
3.7.3AES最终候选算法的确定与AES的最终确定66
3.8Rijndael66
3.8.1什么是Rijndael66
3.8.2Rijndael的加密和解密67
3.8.3Rijndael的破译71
3.8.4应该使用哪种对称密码呢71
3.9本章小结72
3.10小测验的答案73
第4章分组密码的模式——分组密码是如何迭代的75
4.1本章学习的内容76
4.2分组密码的模式77
4.2.1分组密码与流密码77
4.2.2什么是模式77
4.2.3明文分组与密文分组78
4.2.4主动攻击者Mallory78
4.3ECB模式79
4.3.1什么是ECB模式79
4.3.2ECB模式的特点80
4.3.3对ECB模式的攻击80
4.4CBC模式82
4.4.1什么是CBC模式82
4.4.2初始化向量83
4.4.3CBC模式的特点84
4.4.4对CBC模式的攻击84
4.4.5填充提示攻击86
4.4.6对初始化向量(IV)进行攻击86
4.4.7CBC模式的应用实例86
4.5CFB模式88
4.5.1什么是CFB模式88
4.5.2初始化向量89
4.5.3CFB模式与流密码89
4.5.4CFB模式的解密90
4.5.5对CFB模式的攻击90
4.6OFB模式91
4.6.1什么是OFB模式91
4.6.2初始化向量92
4.6.3CFB模式与OFB模式的对比92
4.7CTR模式93
4.7.1计数器的生成方法95
4.7.2OFB模式与CTR模式的对比95
4.7.3CTR模式的特点95
4.7.4错误与机密性96
4.8应该使用哪种模式呢96
4.9本章小结97
4.10小测验的答案98
第5章公钥密码——用公钥加密,用私钥解密101
5.1投币寄物柜的使用方法102
5.2本章学习的内容102
5.3密钥配送问题102
5.3.1什么是密钥配送问题102
5.3.2通过事先共享密钥来解决104
5.3.3通过密钥分配中心来解决105
5.3.4通过Diffie-Hellman密钥交换来解决密钥配送问题106
5.3.5通过公钥密码来解决密钥配送问题106
5.4公钥密码107
5.4.1什么是公钥密码107
5.4.2公钥密码的历史108
5.4.3公钥通信的流程108
5.4.4各种术语110
5.4.5公钥密码无法解决的问题110
5.5时钟运算110
5.5.1加法111
5.5.2减法113
5.5.3乘法114
5.5.4除法114
5.5.5乘方118
5.5.6对数118
5.5.7从时钟指针到RSA119
5.6RSA120
5.6.1什么是R
......
③ 需要各种密码母本,越多越好
最早的摩尔斯电码是一些表示数字的点和划。数字对应单词,需要查找一本代码表才能知道每个词对应的数。用一个电键可以敲击出点、划以及中间的停顿。 虽然摩尔斯发明了电报,但他缺乏相关的专门技术。他与艾尔菲德·维尔签定了一个协议,让他帮自己制造更加实用的设备。艾尔菲德·维尔构思了一个方案,通过点、划和中间的停顿,可以让每个字符和标点符号彼此独立地发送出去。他们达成一致,同意把这种标识不同符号的方案放到摩尔斯的专利中。这就是现在我们所熟知的美式摩尔斯电码,它被用来传送了世界上第一条电报。 这种代码可以用一种音调平稳时断时续的无线电信号来传送,通常被称做连续波(Continuous Wave),缩写为CW。它可以是电报电线里的电子脉冲,也可以是一种机械的或视觉的信号(比如闪光)。 一般来说,任何一种能把书面字符用可变长度的信号表示的编码方式都可以称为摩尔斯电码。但现在这一术语只用来特指两种表示英语字母和符号的摩尔斯电码:美式摩尔斯电码被使用了在有线电报通信系统;今天还在使用的国际摩尔斯电码则只使用点和划(去掉了停顿)。 电报公司根据要发的信的长度收费。商业代码精心设计了五个字符组成一组的代码,做为一个单词发送。比如:BYOXO (“Are you trying to crawl out of it?”);LIOUY (“Why do you not answer my question?”);AYYLU (“Not clearly coded, repeat more clearly.”)。这些五个字符的简语可以用摩尔斯电码单独发送。在网络用词中,我们也会说一些最常用的摩尔斯商用代码。现在仍然在业余无线电中使用的有Q简语和Z简语:他们最初是为报务员之间交流通信质量、频率变更、电报编号等信息服务的。 1838年1月8日,Alfred Vail展示了一种使用点和划的电报码,这是摩尔斯电码前身。 作为一种信息编码标准,摩尔斯电码拥有其他编码方案无法超越的长久的生命。摩尔斯电码在海事通讯中被作为国际标准一直使用到1999年。1997年,当法国海军停止使用摩尔斯电码时,发送的最后一条消息是:“所有人注意,这是我们在永远沉寂之前最后的一声呐喊!” 美式摩尔斯电码做为一种实际上已经绝迹的电码,美式摩尔斯电码使用不太一样的点、划和独特地间隔来表示数字、字符和特殊符号。这种摩尔斯电码的设计主要是针对地面报务员通过电报电线传输的,而非通过无线电波。 这种古老的、交错的电码是为了配合报务员接听方式而设计的。不象现在可以从扬声器或者耳机中听到电码的音调,你只能从这些最早期的电报机的一个机械发生装置听到嗒嗒的声音,甚至是从发送电键接听:这种电键在不发送信号时被设置为从动模式,负责发声。 这些报务员大多是为铁路或以后的西联电传等服务。象那时的许多年轻人一样,十几岁的爱迪生就是这样一名话务员。 现代国际摩尔斯电码在今天,国际摩尔斯电码依然被使用着,虽然这几乎完全成为了业余无线电爱好者的专利。直到2003年,国际电信联盟(ITU)管理着世界各地的摩尔斯电码熟练者取得业余无线电执照的工作。在一些国家,业余无线电的一些波段仍然只为发送摩尔斯电码信号而预留。 因为摩尔斯只依靠一个平稳的不变调的无线电信号,所以它的无线电通讯设备比起其它方式的更简单,并且它能在高噪声、低信号的环境中使用。同时,它只需要很窄的频宽,并且还可以帮助两个母语不同、在话务通讯时会遇到巨大困难的操作者之间进行沟通。它也是QRP中最常使用的方式。 在美国,直到1991年,为了获得FCC颁发的允许使用高频波段的业余无线电证书,必须通过每分钟五个单词(WPM)的摩尔斯码发送和接收测试。1999年以前,达到20WPM的熟练水平才能获得最高级别的业余无线电证书(额外类);1999年12月13日,FCC把额外类的这项要求降低到13WPM。 2003年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WRC03,ITU主办的频率分配专门会议,两年一度)做出决定,允许各国在业余无线电执照管理中自己任选是否对摩尔斯电码进行要求。虽然在美国和加拿大还有书面上的要求,但在一些其他国家正准备彻底去除这个要求。 熟练的爱好者和军事报务员常常可以接收(抄报)40WPM以上速度的摩尔斯码。虽然传统发报电键仍有许多爱好者在使用,但半自动和全自动的电子电键在今天使用越来越广泛。电脑软件也经常被用来生成和解码摩尔斯码电波信号。 现在在手机的短信铃声中,诺基亚等厂商依然会将“SMS(···——···)”一句的摩尔斯电码加入。而香港的无线电视,自1967年开台起,每次新闻报道亦会在背景音乐中播放“NEWS TODAY”的摩尔斯电码音频。 时间控制和表示方法有两种“符号”用来表示字符:划(—)和点(·),或分别叫滴(Dit)和嗒(Dah)或长和短。点的长度决定了发报的速度,并且被当作发报时间参考。下面是时间控制的图示: Morse code:—— ——— ·—· ··· · / —·—· ——— —·· ·这里,“—”表示划,“·”表示点。这是上面消息的准确发报时间(“=”表示信号有,“.”代表信号无,每个为一个点的长度): ===.===...===.===.===...=.===.=...=.=.=...=.......===.=.===.=...===.===.===划一般是三个点的长度;点划之间的间隔是一个点的长度;字符之间的间隔是三个点的长度;单词之间的间隔是七个点的长度。初学者往往被教导发送点划间隔短小、短而快的字符,并且在符号和单词之间夸大间隔时间。比较起来,这种方式更加容易学会。熟悉摩尔斯码的人之间经常象这样说话或拼写[其中,“长音(Dah)”发“awe”的音]: —— ——— ·—· ··· · / —·—· ——— —·· ·DahDah DahDahDah DiDahDit DiDiDit Dit, DahDiDahDit DahDahDah DahDiDit Dit. 字母
A:·—B:—···C:—·—·D:—··E:·F:··—·G:——·H:····I:··J:·———K:—·—L:·—··M:——N:—· O:———P:·——· Q:——·— R:·—·S:···T:—U:··—V:···— W:·——X:—··—Y:—·——Z:——··数字
0:—————1:·————2:··———3:···——4:····—5:·····6:—····7:——···8:———··9:————·标点符号
“.”:·—·—·—“:”:———···“,”:——··——“;”:—·—·—·“?”:··——··“=”:—···—“'”:·————·“/”:—··—·“!”:—·—·——“-”:—····—“_”:··——·—“"”:·—··—·“(”:—·——·“)”:—·——·—“$”:···—··—“&”:· ···“@”:·——·—·非英语拉丁文字母
æ:·—·—à:·——·—ç:—·—··ch:————ð:··——·è:·—··—é:··—··ñ:——·——ö:———·þ:·——··ü:··——特殊符号(同一符号)
这是一些有特殊意义的点划组合。它们由二个字母的摩尔斯电码连成一个使用,这样可以省去正常时把它们做为两个字母发送所必须的中间间隔时间。 AR:·—·—·(停止,消息结束)AS:·—···(等待)K:—·—(邀请发射信号)(一般跟随AR,表示“该你了”)SK:···—·—(终止,联络结束)BT:—···—(分隔符)特殊符号(非同一符号)
···—·(我将重新发送最后一个单词)·· ··(同样)········(错误) 常用缩写缩写和同一符号不同,缩写保留着字符中间的间隔,它们并没有被连成一个使用。 A All after (问号后用于请求重复)AB All before (同样)ARRL American Radio Relay League (美国无线电中继联盟)ABT About(关于)ADS Address(地址)AGN Again(再一次)ANT Antenna (天线)BN All between (之间的所有)BUG Semiautomatic key (半自动的关键)C Yes(是,好)CBA Callbook address(呼号手册)CFM Confirm(确认)CLG Calling(拨打)CQ Calling any station(连络任一站台)CUL See you later(待会见)CUZ Because(因为)CW Continuous wave(连续波)CX Conditions(状况)DE From(来自)DX Distance (sometimes refers to long distance contact)(长程通讯)ES And (和)FB Fine business (类似于“确定”)FCC 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 (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ER For (为了)FREQ Frequency(频率)GA Good afternoon or Go ahead (depending on context)(午安)GE Good evening(晚安)GM Good morning(早安)GND Ground (ground potential)(地表)GUD Good(好)HI Laughter ()HR Here(这里)HV Have(有)LID Poor operator (可怜的运营商)MILS Milliamperes (毫安)NIL Nothing (无)NR Number (编号)OB Old boy (老男孩)OC Old chap (老兄)OM Old man (any male amateur radio operator is an OM)(任何男性业余无线电操作员是一个OM)OO Official Observer (官方观察员)OP Operator(操作员)OT Old timer(老手)OTC Old timers club (老前辈俱乐部)OOTC Old old timers club (老老前辈俱乐部)PSE Please(请)PWR Power(功率)QCWA Quarter Century Wireless Association (四分之一世纪无线协会)R I acknowledge or decimal point (承认或小数点)(根据上下文确定)RCVR Receiver(接收器)RPT Repeat or report)(重复或报告)(根据上下文确定)RST Signal report format (Readability-Signal Strength-Tone)(收讯指标)RTTY Radio teletype (无线电电传)RX Receive(接收)SAE Self addressed envelope (自我处理的信封)SASE Self addressed, stamped envelope (自我解决,盖章信封)SED Said(说)SEZ Says (说)SIG Signal(讯号)SIGS Signals (信号)SKED Schele(行程)SN Soon(很快=不久将来)SOS (紧急呼救=国际通用)SRI Sorry(抱歉)STN Station(电台)TEMP Temperature(气温)TMW Tomorrow(明日)TNX Thanks(感谢)TU Thank you(感谢你)TX Transmit(发射器)U You (你)UR Your or you're (您或您已经)(根据上下文确定)URS Yours (你的)VY Very (非常)WDS Words (词)WKD Worked (工作)WL Will (将)WUD Would (会)WX Weather(天气)XMTR Transmitter(发射机)XYL Wife(妻子)YL Young lady (used of any female)(年轻女子)73 Best regards(最好的祝福)88 Love and kisses(爱与吻之告别)(注意应该使用在“异性”之间)99 go way(被要求离开,非友善)参见词条:Q简语 用摩尔斯码交谈要使用摩尔斯码进行明白无误的交流,只需要字母就够了。为了使交流更有效率,有很多国际上通用的模式。 这是一个CW通讯的例子,发生在电台甲(s1)和电台乙(s2)之间: s1:CQ CQ CQ de s1 K[呼叫任何人(CQ),这是(de)s1,结束(K)。]s2:s1 de s2 K(呼叫s1,这是s2,结束)(现在两个电台就建立通讯连接了)s1:SK(再见。)s2:SK(再见。)作为一个例子,上面的电台之间并没有交谈什么内容,这只是演示一次联络的情形罢了。 求救信号SOS1909年8月,美国轮船“阿拉普豪伊”号由于尾轴破裂,无法航行,就向邻近海岸和过往船只拍发了“SOS”信号。这是第一次使用这个信号。1912年,着名的泰坦尼克号游轮首航遇险时,发送的是CQD(英国马可尼无线电公司决定用CQD作为船舶遇难信号),但因D(—··)易于其他字母混淆,周围船只并未意识到是求救信号,没有快速救援,在快沉没时才使用的新求救信号SOS(···———···)发报。泰坦尼克号沉没后,SOS才被广泛接受和使用。事实上,虽然SOS信号在1906年即已制订,但英国的无线电操作员很少使用SOS信号,他们更喜欢老式的CQD遇难信号。泰坦尼克号的无线电首席官员约翰·乔治·菲利普一直在发送CQD遇难信号,直到下级无线电操作员哈罗德·布莱德建议他:“发送SOS吧,这是新的调用信号,这也可能是你最后的机会来发送它了!”然后菲利普在传统的CQD求救信号中夹杂SOS信号。求救信号直到第二天早上才被加利福尼亚号收到,因为她并没有24小时都监听无线电。QWE密码明码表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密码表 Q W E R T Y U I O P A S D F G H J K L Z X C V B N M
④ 谍战剧中经常有用手指敲摩斯密码暗中交流的情节,现实中可能吗
现实中,这种情节不可能出现,除非万不得已情况下的最后一博。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中的李白在特务近身时发出最后的明码电文“再见了,同志们”。
但是,作为一个谍战情治人员,不论是明码还是加密的电文,正常情况下都不会当着敌对面或身份不明的人做出这种致命的举动,哪怕是一个习惯性的动作。周围只要有一个内行人察觉到你一个不经意的指尖异常,不单单是传递者,包括接受者也得一起完蛋,根本不用懂不懂交流的内容。常年收发电文的报务员食指和中指都会形成老茧,明白人握下手就知道有没有。
再说,在大庭广众之下,你不可能用加密的电文与对方联系,没有几个人能把层层加密的密码本全都背下来,放在脑子里,这种做法也是情报工作所不允许的,一旦被俘会造成己方整个密码系统完全无密可言。如果周边有敌对方很专业的业内人士,你用明码交流的指尖动作会被敌对方的业内人士不动声色全部接受。而加密的电文,在短时间内基本让交流对方很难明白。
电视剧《暗算》是柳云龙的作品,三段故事之一是阿炳侦听(收发报)讯号,之二是黄依依破译。从这里看,两者相关联但又各自独立,收发报务员只知道把0—9数字按电台接收发频率进行收与发,并不知道电文内容。而电文内容的加密解密和破译由其他人或部门来完成。电文级别越高,层层加密的电文越难破译,即使优秀的译电员或机要员也需要借助密码本才能解密,并形成文字。
作为一般交流的摩斯码,基本以26个英文字母和0—9数字转换成点与划(滴滴答答)组成,如果用这种方法,只要是稍有摩斯码常识的就知道明码通讯的内容,香港电影《无间道》中的梁朝伟与警方联系就是此方法,但梁朝伟是摩斯码盲发(无音,自身无法监听),全凭感觉,必须一气呵成难度很大。在一定范围之内,只要有一个无线电爱好者在这个频率上收到,电文全暴露,梁朝伟就有杀身之祸。
现在摩斯码电报基本退出了政治军事商业通讯,但全世界还有很多无线电爱好者在使用,如果不是加密的电文,所有频率基本都是无密可言,即使是简单的加密,对于这些爱好者来说,破译轻而易举,不要以为各地无线电管理委员会闲着没事,这里的信息量很大的。
所以说,别糊弄观众,观众也别当真,总有内行人。土匪窝的黑话,杨子荣也会不是吗!
不可能!再强调一下,不可能!
谍战剧里用手指敲击后产生的声音或动作,能够让传递信息和情报,让周边同伴了解他发出的信息和情报内容,完全是天方夜谭,完全是谍战剧里的一个吸引人眼球的无稽之谈的噱头。
真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我曾经是一名报务员,与摩尔斯电码打过多年交道。摩尔斯电码传递信息和情报,最关键的也是唯一的一点就是通过声音传递内容,离开声音传递都是绝对不可能的。
发明摩尔斯电码的人为了无线电传递电报方便,用了非常简单的“滴”——短和“答”——长的两种摩尔斯电码,组成了10个阿拉伯数字和26个英文字母,拼出了数以千百万计的密码,密码译成文字就是信息和情报。
电报接收人必须用听觉分辨出摩尔斯电码的长短,方能记录下对方传递过来的数字或字母。仅凭手指敲击后产生的声音或动作是不可能分辨出传递信息内容的。
当然,谍战剧讲究的是惊险离奇刺激,所以用一些外行人不懂方法方式,让大家看看热闹,也是可以的,无可厚非!
我曾经受过专业的无线电收发报训练,算是一个老资格的通信兵了,可以回答你这个问题。
如果双方都受过专业的无线电收发报训练,而且对通信用语很熟悉,理论上讲是可以用手指敲摩尔斯电码进行交流的。
简单的说,数字或字母可以用“点”“划”(滴答)来表达,如字母“A”可用“滴答”(· 一)来表达。字母“B”可用“答滴滴滴”(一···)来表达。“答”的延续时间是“点”的三倍。
紧急求救信号SOS可用“···一 一 一···”来表示。
OK可用“一 一 一 一·一”来表示。
美国电影《猎杀U-571》就有这样的镜头,被俘的德军军官用硬物敲击潜艇仓壁,发出SOS的信号,试图让周边的德国军舰发现。
如果两个人面对面,用摩尔斯电码联系实际上效率是很低的,也容易被人发觉,不如用语言或眼神或形体动作来得快。如果迫不得已而使用,也只能用短语,即由几个字母组成的特定词组。如果传递信息量较大的情报,用手指敲击摩尔斯电码是比较繁琐且非常容易暴露的。
在现代 社会 ,用摩尔斯电码联系已经非常落后了。现在有许多更加先进便捷的联系方式。就是在军队,也基本上很少用电键发摩尔斯电码联系了。
理论上可行,现实中比较难,特殊场合可以。
不知道是不是《无间道》起的头,反正当年看梁朝伟饰演的陈永仁用摩斯密码和上司联络感到很酷。
于是后来发现在各种各样的谍战和警匪题材影视剧中,特工和警察用摩斯密码联络的镜头越来越多。
电影《风声》中,特工在香烟上刻摩斯密码,周迅饰演的特工还可以把要说的话用摩斯密码的方式缝在衣服上,然后穿在自己的遗体上送出去,其用法让人叹为观止。
其他影视剧中,有特工用手指敲桌子或者敲头表示摩斯密码的,还有用手指击打手机话筒敲出摩斯密码的(《无间道》)。
电影《使徒行者》中居然还有张家辉用手枪打出摩斯密码的桥段,此外,张家辉和古天乐还用了魔方来表示摩斯密码,片方甚至在电影海报上还印上了摩斯密码“兄弟”。
那么,网友不禁要问了,摩斯密码(正式名称:摩尔斯电码)这种1837年发明,1999年国际上停止使用的,只会用“滴滴哒哒”“点点划划”传递信息的玩意儿在现实中是可以被特工用来联络的吗?
我们看电影《悬崖之上》中谍战双方都特别在乎一本书叫《梅兰芳游美记》,这本书就是地下党使用的联络密码母本,其作用是特工收到联络信号后,用信号对照着密码母本才能将指令译出来,没有密码母本,信号只是无用的数字。
同样,在电视剧《潜伏》中,余则成的密码母本也是一本小说,《蝴蝶梦》。
在 历史 上,围绕着密码母本发生过很多真实的谍战故事,张浩(林育英)曾经从苏联横跨外蒙高原和荒漠到达延安,其身上最重要的东西就是一本密码本。
换句话说,如果两个特工面对面想用摩斯密码传递情报,理论上是可行的,前提是两人的脑子要非常好用,能够将全本密码本记住,同时脑子能够快速进行识别、检索和译电工作,通常这个工作在电台那里是由三个人来完成的(发报员,收报员和译电员),特工一个人在紧张的环境中,没有任何设备帮忙,独自完成整个工作恐怕就太难了。
历史 上确实有人能够记住全本密码本,潘汉年就记过,其他人只要下功夫也不是不能记住,但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整个传递情报的过程,起码 历史 上没有人能够做到这一点。
那么,如果特工不用密码母本直接用摩斯密码联络呢?当然在理论上也是可行的,那就相当于廖耀湘在辽沈战役中用明语呼叫的后果了,所有在场的人都能看到特工在干什么,只要是懂一点摩斯密码的人都能看懂两个特工在传递什么,这中间的危险性就太大了。毕竟中统、军统和特高课的特工也不是吃干饭的。
此外,如果是公共场合,比如茶馆或者咖啡馆里,两个特工隔着几张桌子不说话,面对面用手指头没完没了敲桌子或者敲茶杯,这样的做法都不用特务过来抓人,精神病院的恐怕就先到了。
要知道,用摩斯密码来显示一个字,那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毕竟摩斯密码只有简单的“滴滴哒哒”或“点点划划”,组成一个句子那是一个相当长的信息,因此想在很多场合用摩斯密码传递情报,理论上都是可行但现实中基本都难以实现。
不过,在特殊情况下,特工人员还是有特殊办法的。
比如,摩斯密码也有简单的短语表达,最常见的是“SOS”,相信绝大多数人看到这个信号都知道意味着什么。
不过,大多数特工在传递简单情报时多数都是采用双方提前约定好的信号,原则上讲,那比通用的摩斯密码要安全得多。
余则成和翠萍在《潜伏》里约定了打电话响铃的方式,响几声就挂断分别代表什么意思,不过笔者也一直有个疑惑,在摇把电话和中转台时代,电话铃声真的能控制到这么准确的地步吗?
《风声》中的特工除了到处使用摩斯密码之外,还用了京剧唱腔的变化来传递情报,这种方式恐怕就需要提前搞专业培训了。
《悬崖之上》中,乌特拉行动的参与者们都进行过培训,他们之间拥有一种只有他们能看懂的联络暗号,只是,因为谢子荣的叛变,这个暗号也不安全了。
当然,最常见的联络方法就是设置固定代号,比如日军在中途岛海战前就把“中途岛”代号设置成了“AF”,这就让美军破译人员很抓狂,最后不得不采用试错的方法才破译出来。
还有一些影视剧中常见的敲门方式,什么节奏敲几下代表什么人,也是一种特定暗号,比用摩斯密码简洁明快还安全。
综上, 历史 上的摩斯密码很有用,但也就是因为很有用,因此会的人也就很多,特工想用摩斯密码完成神不知鬼不觉的联络其实是很困难的,所以,你在影视剧中看到的摩斯密码联络方式大多数都只是艺术需要罢了。
肯定不是通用的密码文,应该都是约定好的,简单指令应该是可以实现的。比如特定约好的几个动作,比如三长两短就是跑路,三短两长就是跟上之类的,当然可能更短一些也有可能。要说如普通交谈那样的交流,基本是不可能。
现实生活中,交流双方都要懂摩斯密码,才可能真正交流,如果一方懂,另一方不懂,交流也是白搭。就像歇后语所说的:眯挤眼做给瞎子看,白费功夫。只有双方都懂,并且有约定,在旁边人都不懂,不知道怎么回事时,私下的摩斯密码交流才能有效,才有意义。不然对不懂摩斯密码人的交流,就是不切实际的作秀。
初中开始就参加了人武部的电讯培训。我们班上就有三个,另一个是女孩,玩不到一块去,还有一个和我平时关系就挺好的,测验考试时做完了就用原珠笔轻轻在桌上敲,对答案。填空和选择题都没有问题,计算题和问答题太复杂了。我们俩也没本事把整本密码本背出来。
这个过程一直到高二分班结束。期间基本没暴露过,只有个别老师嫌吵让我们安静点,但是我装着一付思考的样子老师也不太会说别的。但主要还是我和这位同学的成绩水平都差不多一个档次,相互对答案也只是好玩成份更多一点。
至于影视中做手势、眨眼睛能传递情报的情节,只能当笑话看过。一个汉字四个数字,一个数字五个滴答,一句话十个字你得眨200下眼皮,不说看不看得清,就两人那么含情脉脉、全神贯注地眨眼皮,旁边的特务再傻也看出不对劲来了。
谍战剧中经常有用手指敲摩斯密码暗中交流的情节,现实中可能吗?
根本就不可能。这种场景是编剧杜撰出来的。
摩尔斯电码是用滴答两种声音的组合来组成字母或数字,然后用一组数字组成一个字母或汉字。经过简单的推算可以知道,一个汉字,至少要16个滴答来组合,如果是加密的,那么记忆量还要增加几个数量级。
显然,特工之间用敲摩尔斯电码的方式传递一两个字或字母符号,受过专门训练的人是有可能的,但是要达到交谈的程度,一来需要敲出的滴答几乎是天文数字,二来需要有强大的大脑把滴答声和字符的对于关系、字符和汉字的对应关系完全背过,这两点都是几乎无法实现的。
所以说,遇到谍战剧种出现这种镜头,一笑置之就行了,不必较真。就好比说抗日期间游击队人手一支狙击步枪,当时真有这条件,日本鬼也用不着打上十几年,几天就解决了。
不可能!尤其是在谍战剧的特定情景下,更不可能。
一、 摩斯密码简介摩尔斯电码,也有的称之为“摩斯密码”,是一种由点信号“・”(滴)和长信号“—”(嗒)组成的一种时通时断的二进制代码。代码通过不同的长短和排列顺序组合,可以 表达不同的英文字母和数字等。
假如我们以字母为例,摩尔斯电码的常用含义很多,比如AR(停止,消息结束)、SK(终止,联络结束)、CUL - See you later(待会见)、OT - Old timer(老手),还有我们熟悉的SOS等。
假如我们以数字为例,73 - Best regards(最好的祝福) 、88 - Love and kisses(爱与吻之告别,注意应该使用在“异性”之间)、99 - go away(被要求离开,非友善)等。
但为了安全保密,人们常常会通过几次编码转换,赋予不同的数字或字母特殊的含义,如果没有密码本对照,即使敌人截获了编码,也无从理解其真正的含义。
二、 现实交流的障碍01 技术障碍。 也是为了保密,很多时候,译电员和发报员都是分开的两人,懂得发报的发报员知道的只是编码,接收的也只是编码,并不知道其中的含义,当然这类发报员和译电员都没有可能直接交流。即使发报员和译电员均是同一人,要脱离密码本记住纷繁复杂的编码和含义,可能性也很小,因为它们往往没有规律和逻辑。
02 时间障碍。 正如前文所说,摩尔斯电码是由点和横,或者说是由滴或嗒等组成,一个简单的数字,就需要至少5个滴或嗒组成,而一组四位数的数字,就至少需要20个滴或嗒组成,且不说我们记不住对应的意义,就只是这个时间耗费,短时间内也无法完成交流内容。
事实上,直到1991年的美国,要获得FCC颁发的允许使用高频波段的业余无线电证书,考核标准就是通过每分钟五个单词的摩斯密码发送并且接受测试。敌人会给间谍多少分钟,让他用手指从容敲出摩斯密码呢?
03 现实障碍。 对于间谍,敌人往往都是最高等级的严管,更是处处设置陷阱,等待其自我暴露、自我犯错。参与 游戏 者都是行家,要想逃过专家的法眼,在行家眼皮底下传递情报,且不说有无可能,关键是谁敢冒这样的风险?这样的风险是否值得冒险?
三、现实交流的可能性但在紧急情况下,双方通过约定的特殊字词,或者约定的特殊物品,或者约定的特殊手势,也是可以达到交流目的的。比如通过眼神,通过专属于双方的简单手势等,表达的应该也只是“撤退”、“不要营救”等极其简短的内容。
2015年,被恐怖组织斩首的日本人质后藤健二,曾有过疑似利用摩斯电码传递信息的可能。在当时恐怖组织播放的人质影片中,后藤健二眨眼的次数比较频繁,网友将其解密为摩斯电码“不要救我”。
在一些“谍战神剧”中,两名谍报人员动不动就用摩尔斯电码进行交流,这种情况在现实中可能出现吗?理论上可能,但现实中很难……
摩尔斯电码,看起来非常“悬乎”,实际上并不复杂。说白了,其实就是用长短两种电信号的不同排布来表示不同的字母、数字和标点符号等等。短信号“嘀”相对比较急促、长信号“嗒”持续时间稍长。而字母、数字和标点符号,则是用不同的“嘀”“嗒”组合来代表。比如“嘀嗒”表示字母A、“嗒嘀嘀嘀”表示字母B……再如“嘀嗒嗒嗒嗒”表示数字1、“嘀嘀嗒嗒嗒”表示数字2……标点符号也同样通过不同的“嘀”“嗒”组合来表示。除此之外,还可以用一些特定字母组合来表示特殊含义,比如最常见的“SOS”字母组合,其实最初就是在摩尔斯电码中使用的。换句话说,最初的摩尔斯电码是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要想读懂摩尔斯电码,首先您必须懂英文或者其他一些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语言文字。
前面已经说了,摩尔斯电码是基于拉丁字母的。那么,咱们使用的汉字又是如何通过摩尔斯电码进行传送的呢?电报刚刚传入我国时,彼时的国人必须先抄录拉丁字母文字,然后再由专业人员翻译成中文。也就是说,搞电报的人必须懂外语!这是相当麻烦的,尤其是电报在我国普及之后……
这其实就和电脑刚刚传入我国时输入的文字必须是英文字母一样,使用起来是非常不方便的,当年学DOS的朋友想必都有体会。但这怎么能难倒咱们聪明的中国人呢?清朝时聪明的中国人也发明了“中文输入法”!字母代表不了汉字,但数字可以啊。着名的《康熙字典》就是用数字来查汉字,也就是很多人都知道的“四角查字法”。基于《康熙字典》的“四角查字法”,咱们中国人发明了中国式的摩尔斯电码,用不同的数字组合来表示汉字并一直沿用到了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小时候看电报时,每字上面都有一串数字的原因所在。
除了民用汉字摩尔斯电码之外,还有许多保密码。比如有周公亲自主持制定的“豪密”,直到新中国成立老蒋的人也没能破译出来!有时候,甚至一本书就是一本密码本。第几页第几个字,一查书就知道了,但不知道具体是那本书,你根本搞不清那串数字代码到底是什么意思!但这也造成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收电报的人很难当即读出电报内容,必须有专人负责“译电”。即便是民用电报,除了常用字之外,也很少有人能够把所有汉字的编码全部记得烂熟于心的……
综上所述,用摩尔斯电码直接进行交流,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前提是,双方都必须懂英文!而且记忆力、理解能力还要比较好。毕竟,发出一连串字母要直接读出英文句子,恐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信您可以做个试验,找一位外国朋友,您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读句子,看他能不能听明白。虽然看似可行,其实很难,尤其是在紧急的情况下。
如果是汉字摩尔斯电码,除了一些民用汉字电码的常用字之外,恐怕很难直接读懂。因为密码这东西,为的就是让别人看不懂,不是吗?能把整本密码本都背熟,而且随时可以通过大脑直接“译电”,实在太难了,这根本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可如果是用拉丁字母摩尔斯电码或者民用汉字电码的常用字进行交流,其他人只要懂摩尔斯电码也可以看明白,谁有敢保证周围就没有懂摩尔斯电码的人呢?这没有任何保密性可言……所以,理论上谍报人员通过摩尔斯电码进行交流是可行的,但实际上除了一些比较简单的或特定的交流之外,并没有太大操作空间和实际意义。想要像谍战剧里通过摩尔斯电码正常对话那般,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