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服务存储 » 短时存储的声音编码实验
扩展阅读
webinf下怎么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垒机怎么打开web 2023-08-31 21:54:11

短时存储的声音编码实验

发布时间: 2022-10-18 17:40:48

① 记忆原理:记忆的三种类型

记忆是人类心智活动的一种,属于心理学或脑部科学的范畴。记忆代表着一个人对过去活动、感受、 经验 的印象累积,有相当多种分类,主要因环境、时间和知觉来分。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关于记忆的三种类型,供需要学习的朋友参考。

记忆的类型1、感官记忆

感官记忆是指个体凭视、听、味、嗅等感觉器官感应到刺激时所引起的瞬间记忆(一般按几分之一秒计算)。感官记忆只留在感官层面,如不加注意,马上就会消失。

①感官记忆的编码

前面我们说过,记忆编码时并非全部编录,而是有选择性的,指的就是感官记忆的编码。感官所选择的信息不是刺激本身引起的,影响感官记忆编码的是个体的主观因素。这也就是为什么一个人在专心工作的时候,听不到周围的声音。有人会说专心工作是注意力集中的原因,没错!个体的主观因素中最重要的就是注意力。所以集中注意力是 提高 记忆力 的基础。

②感官记忆的存储

感官记忆的时间非常的短,然而在试验中我们会发现,在视觉刺激后留有暂时的余像,比如卡通动画就是连续静止的画面在我们面前快速运动产生。除了余像,声音也会有短时间的余留,然而余音、余像现象只在一秒内,甚至半秒内完成,所以对于提高记忆力没有什么意义。

短时记忆是当我们注意力集中于刺激感官记忆的信息的时候,这些信息立刻被我们意识到了,这时候就转入了短是记忆。短时记忆是指个体可以刺激发生同时能够意识到并保持在20秒左右的记忆。生活中我们从电话本里查找到一个电话,然后凭记忆按下电话号码,可是打完电话你却完全记不起电话号码了。这就是你运用了短时记忆。

记忆的类型2、短时记忆

①短时记忆的编码

60年代以来,有大量实验证明,短时记忆的编码是声码。语言刺激在这个阶段更容易获得

②短时记忆的储存

一般的短时记忆只能保持二十秒左右,最长不超过一分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我们能储存多少信息呢?答案是7±2即5~9个项目,平均为7个项目。这是美国心理学家约翰•米勒在其论文《魔力之七》中被证实的。这个七是指什么呢?七个数字,还是七个人名,或是七件东西?其实都可以。最重要的是这个东西不要有关系,以免产生联想或推理而影响了短时记忆

③短时记忆的检索

是不是存入了7±2个项目后,我们提取的时候也可以得到这个数目呢?在心理学家们大量的实验后得到的结论是:短时记忆储存的信息,在检索的时候需要时间,检索的信息越多,需要的时间越长。

短时记忆经过复习后就会进入长期记忆,但是如果不加复习就会遗忘。长期记忆的保持时间可以是1分钟以上,甚至终生不忘,所以也可以叫永久记忆。我们生活中所用的知识就来自长期记忆

比如,你要记information这个单词,如果运用整体记忆,你需要花很多时间记忆,但是运用短时记忆的7±2规律,拆成in、for、ma、tion就非常好记了。这是短时记忆的功效。如果你要保持更长的时间,就要进行多次重复才可以记忆更长时间即进入长期记忆阶段。

记忆的类型3、长期记忆

①长期记忆的编码

1975年美国心理学家佩沃提出长期记忆中双重编码说。即主张语文信息的处理,以意码为主,非语文信息的处理,以形码为主。比如,一块手表,我们即可以在脑中形成一个图像,也可以表达为“一种计时工具”。前者是形象的形码,后者为语言的语义码。人们在记忆的时候,语义码和形码是双向并进的,它们既是平行又相联系并且可以互相转换。

信息由短时记忆转为长期记忆,采用什么方式编码,更重要的是看材料本身性质来决定。比如,你看一篇 文章 ,最终留下的应该是意义而不是图像,相反,看到一个帅气的人或漂亮的人,你绝不会记住大概的意思,而是会很长时间记住他(她)的长相。

②长期记忆的储存

长期记忆的容量极大,这与有效编码是分不开的。长期记忆储存着两种不同的记忆:

1 .程序性记忆

所谓程序性记忆,即对做事 方法 的记忆,学习者将做事的过程作为一个整体来记忆。更简单的说就是做事的先后顺序的记忆

2 .陈述性记忆

陈述性记忆是指对事实和事件的回忆。陈述性记忆又分为经历性记忆和语意性记忆两种。经历性记忆与个人生活经验相关,是个人生活事实的写照,故又称为自传式经验。语意性经验则表达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抽象事物的理解。我们的知识基础大都是语言、文字等语意性经验的表现。

虽然我们在研究长期记忆储存的时候将它分类为程序性和陈述性记忆,但在应用中它们是合一的。比如科学的理论和实践。

③长期记忆的检索

长期记忆在保存的过程中会随时间变化而产生量和质上的变化。比如原来知识的内容,被扭曲或简单化,变得更合理或是变得更具体、更详细。这些变化会引起记忆检索的困难,因此长期记忆的提取需要一些线索,并且线索中所包含的信息与记忆的内容越匹配越易回忆。就像图书馆里找书需要索引一样。另外,适当的复习可以有效的防止信息随时间变化而被扭曲。

提高记忆的技巧

下面我就为大家介绍一些关于生活中可以提高记忆力的小技巧,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1、愉快的交谈

密歇根大学最新研究发现,消极型或竞争型谈话对大脑活动没有好处,而令人愉快的交谈不仅仅是令人满足的社交体验,更是提高记忆力等认知能力的好方法。在欣快而有意义的谈话过程中,更能预测其即将要表达的内容,因而刺激与记忆密切相关的大脑区域。

2、缓解压力

压力过大时,大脑中皮质醇水平升高,导致短时记忆障碍。即使面临压力和焦虑,也应积极训练,让大脑恢复正常功能。打坐冥想或深呼吸等训练都有助于平心静气,集中注意力,保持清晰思维, 增强记忆力 。

3、常吃芹菜

美国维克森林大学科学家发现,富含硝酸盐的蔬菜,使脑子更灵活,比如芹菜、卷心菜和菠菜。经常吃此类食物有助于改善大脑血流,防止衰老性 记忆力减退 以及老年痴呆症。

4、多吃橄榄油

《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刊登拉什大学一项新研究发现,地中海饮食有助于缓解老年人认知能力下降问题。地中海饮食包括:各种蔬菜、橄榄油、鱼类和适量葡萄酒等。地中海饮食的第一步是常吃橄榄油。

5、反复记忆

② 短时记忆的编码方式主要是

短时记忆的编码方式主要是听觉编码和视觉编码。
人们通过研究语音类似性对回忆效果的影响,证实了语音听觉编码方式的存在。
短时记忆的编码以听觉编码为主,也存在视觉编码和语义编码。康拉德(Conrad)1964年实验结果发现了,被试回忆由视觉呈现的刺激字母时,所发生的错误绝大多数是同音混淆。因此得出结论,短时记忆中存在听觉编码。即在短时记忆中,对刺激信息主要以听觉形式进行编码和储存,即使刺激信息以视觉方式呈现,个体对视觉刺激进行加工处理时也会把它们转换成听觉代码。波斯纳(Posner)1969年用Aa实验发现,被试对同形关系(AA)比同音关系(Aa)的字母的反应时要快,但这种同形关系的刺激信息具有的优势,只有在依靠视觉编码进行的信息加工中才会出现。因此得出推断:在短时记忆的最初阶段,存在视觉编码过程,然后才向听觉编码过渡。短时记忆信息存储的有效方法——复述。它可以防止短时记忆中的信息受到无关刺激的干扰而发生遗忘。
更多职业教育培训,请查看:https://wenda.hqwx.com/catlist-3.html/?utm_campaign=hehuoren

③ 短时记忆容量有限的理论分析有哪些

1.根据被试的记忆广度,说明短时记忆的特点。

答:短时记忆的特点是:记忆容量有限,基本上是在7加减2个组块这个范围,只能保存少量的信息,而且信息保留的时间也不长。

2.比较被试的记忆广度,分析个别差异。

答:被试的记忆广度受个体影响,不同的被试,短时记忆的广度也不同,但记忆的容量基本上是在7加减2个组块这个范围,没有太大的差距。男生女生的字母的记忆广度相差不大,但数字的记忆广度差距有点大,这或许是因为实验时注意力集中不集中所造成的。

3.分析记忆材料的差异对记忆广度的影响。

答: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被试(不论男生还是女生)的数字的记忆广度大于字母的记忆广度,说明被试的记忆广度受记忆材料的影响。数字的记忆广度在7~9之间,而字母的记忆广度为5~7之间,原因可能是,被试对数字比较熟悉(很早就接触数字,熟背数字,而且在生活中经常要背数字,如记门牌号码、电话号码等),对数字的视觉编码比较快,而对字母相对不太熟悉;另外,因为字母的发音相对于数字的发音来说比较困难,如有些字母(如F)的发音是2节的,而数字的发音都是1节的,所以被试对它的声音编码相对对数字的声音编码要复杂,所以记忆材料的差异就对被试的记忆广度产生了影响。

④ 记忆实验

注: 重视不同实验的研究范式

研究:

关于视觉形象存储的研究

回声存储研究

短时存储使用声音编码

字母串研究

单词研究

短时记忆中信息的提取

斯腾伯格的研究

短时记忆中的遗忘

快、两种呈现速度下的探查研究

区分短时存储与长时存储的证据

单词频率、呈现速度、系列长度及心理状态都对首因效应与渐进线有显着作用,但不影响近因效应。

遗忘症病人的研究

双重作业实验

方法有三种: 知觉辨认,词干补笔,残词补笔。加工分离实验

前瞻记忆的实验研究

错误记忆的经典研究范式(DRM)

单字方式研究范式,字表方式研究范式

提取诱发遗忘方式

#实验性分离范式

作如下描述: 符合实验分离逻辑,控制单一的变量而比较在两种不同的测验任务中变量的效应……,如果变量影响被试在一种测验任务中的结果,但不影响另一种测验任务的结果,或者变量对两种测验任务的结果的影响有不同的方向,即分离产生。

遗忘症者、正常人的实验性分离现象

在记忆研究中,任务分离是使用最早和最广泛的实验性分离具体形式。

加工分离

雅各比等人提出了加工分离程序

它依赖于一下三个基本假设

(1)意识性提取和自动提取是彼此独立的加工过程,这一假设是加工分离程序的核心。

(2)意识性提取在包含和排除测验中的性质是一样的

(3)自动提取在包含和排除测验中的性质也是一样的

还有一个假设: 意识性提取的操作表现为全或无(要么能再认,要么不能,不存在出错);而是自动提取则是有对有错的。

包含测验条件下,要求被试对学习阶段的变位字,视觉呈现词,听觉呈现进行"新"或者"旧"的再认判断。

⑤ 短时记忆的编码方式是什么

短时记忆也称工作记忆,是信息加工系统的的核心。很多人知道短时记忆,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短时记忆的编码方式是什么。短时记忆有它的编码方式,你知道是什么吗?下面由我给你带来关于短时记忆的编码方式,希望对你有帮助!

方式1.听觉编码

Conrad(1964)的实验为短时记忆的听觉编码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他把B、C、P、T、V这五个音近字母,和另外五个音近字母F、M、N、S、X,随时混合,逐个用速示器呈现,每个呈现0.75秒,然后要求被试按原来呈现次序把各字母默写出来,记不清时允许猜写。实验结果表明:各字母尽管是以视觉方式呈现的,但记忆中的混淆次数,将近80%发生在音近字母之间。实验继续下去,则进一步发现,各字母之间混淆的次数分配在视觉呈现和听觉呈现两种条件下相当一致,等级相关达0.64,因而证明短时记忆的编码是以语音听觉占优热的。[9]Conrad认为短时记忆错误的产生是以听觉特征而不是以视觉特征为基础的。即使是视觉呈现的刺激材料,进入短时记忆时发生了形-音转换,其编码仍具有听觉性质。

Posner.M.I(1967,1969)用减法反应时,字母匹配任务研究了短时记忆信息的编码。实验是让被试辨认两个字母是否相同。两个字母都用大写体,如A、A,叫做等同辨认;两个字母一个用大写体,一个用小写体,如A、a,叫做同称辨认(辨认前告诉被试不管字母是大写还是小写)。结果表明,在两个字母同时呈现而让被试进行辨认的情况下,则等同辨认的反应时短;但若使两个字母的呈现时间间隔1-2秒,则等同辨认的优热趋于消失。这表明由瞬间记忆转入短时记忆后,编码的形状(视觉)优势已经让位于语音(听觉)了。这种情况似乎可以说明由主要为视觉的感觉记忆过渡到主要为听觉的语词记忆。[

方式2.视觉编码

Conrad(1964)的实验有两点值得考虑:一是认为短时记忆听觉编码的存在是以听觉混淆为证据的,而听觉混淆现象也可能是内部言语运动或发音的混淆所致,二是Conrad的实验材料是有利于声音编码的英文字母,因而其短时记忆听觉编码的普遍性受到怀疑。而Posner(1969)的实验也可以说明短时记忆的编码有视觉和听觉编码两个连续阶段,至少在部分时间里,信息在短时记忆中是以视觉编码的。

莫雷(1986)的实验证明了汉字的短时记忆是以形状编码为主。实验者设计了三种类型汉字:第一类型汉字字型较复杂,字义较常用,设想是相对有利于意义编码而不利于形状编码;第二类型汉字字形较简单,但字义较不常用,设想是相对有利于形状编码而不利于意义编码;第三类型汉字则形状较复杂字义较不常用,设想有利于声音编码。实验用信号检测论法研究,结果表明,从总的来看,各类型汉字的再认都是形状噪音产生的干扰作用最大,据此推论,汉字的短时记忆主要采取形状编码。

刘爱伦等(1989)的研究表明,视觉呈现方式下对汉字的回忆成绩明显优于听觉呈现方式下的回忆成绩,并且从听觉呈现转换成视觉呈现是,出现明显的前摄抑制释放。这意味着汉字短时记忆确实存在视觉编码。王乃治(1993)通过对听力正常人与聋人短时记忆的比较研究,结果显示,从两组被试对不同编码维量被强化的相似性字表的短时记忆的比较研究,结果显示,从两组被试对不同编码维量被强化的相似性定表的短时记忆获得最上看,都显示出形义两给编码量在短时记忆加工过程中的作用最强,而音码的作用相对比较弱。其实一些研究(郑涌,1991;彭聃龄等人,1985,1986)也都证明在短时记忆编码过程中视觉编码的存在。

方式3.语义编码

早期研究认为语义编码是长时记忆的本质特征,但随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短时记忆也有语义编码。Wickens(1970,1972)采用前摄抑制设计,若前后识记材料有意义联系时(字母-字母),表现出前摄抑制的作用,而前后识记材料失去意义联系时(字母-数字),则出现前摄抑制的释放。Wickens还用了各种不同范畴刺激进行实验,如字母 数字、分类词、感觉印象词以及阴性 阳性名词,都获得类似的结果。这表明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一样,也有语义编码。

国内学者的许多研究也证明了语义编码的存在。喻伯林等(1986)采用中文语词材料,在控制被试的输入编码条件下发现,语义信息也能和语音信息一样在短时记忆中得到储存和提取,而且语义编码比语音编码有更好的回忆成绩。莫雷(1986)和王乃怡(1993)的研究也都反映出语义编码在短时记忆中的作用。其它一些研究(黄英,1991;张武田,1990)也为短时记忆的语义编码提供证据。

由此可见,短时记忆的编码方式不只是听觉编码,还有视觉编码和语义编码。莫雷(1986)认为,短时记忆编码可能是随情境而不断改变的一种策略,也有人(刘爱伦,1989;郑涌,1991)认为,显示通道(视、听)通道改变也会引起短时记忆编码方式的改变。

⑥ 有关短时记忆编码的问题

因为发音类似的单词在咦声音编码的时候,相互产生干扰,所以回忆率低。

⑦ 短时记忆的编码方式为什么以听觉编码为主

短时记忆的的编码方式可以分为听觉编码和视觉编码,其中1964年Conrad对短时记忆的听觉编码的相关研究,结果发现听觉编码是记忆的一种有效方式。1969年,Posner等人对短时记忆的视觉编码进行了研究,并认为某些短时记忆信息可以有视觉编码和听觉编码两个连续的阶段,视觉编码实为存在。相关研究表明造成学生对不同类别材料的记忆力差异是由记忆时的编码方式与加工程度不同而引起的。短时记忆主要以听觉编码为主,长时记忆以视觉编码为主。 反应时: 信息加工理论认为~信息在脑内要经过一系列操作加工,这些操作加工有明确的先后次序,在不同的加工阶段信息处于不同的状态,而这些都是自爱时间上进行的的,其特征必然能在反应时上表现出来。因此不同的的心理操作按时间分布上的不同加以区分,反应时技术在认知心理学研究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减数法: 减数法是一种用减法方法将反应时分解成各个成分,然后来分析信息加工过程的方法。减数法的反应时实验逻辑是如果一种作业包含另一种作业所没有的某个特定的心理过程,且除此过程之外二者在其他方面均相同,那么这两种反应时的差即为此心理过程所需的时间。
短时记忆的编码方式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从已有的研究可以看出,短时记忆不但有听觉编码,还有视觉编码和语义编码。本实验主要讨论的是短时记忆的视觉编码。波斯纳(1967,1969)用减法反应时,字母匹配任务研究了短时记忆信息的编码。实验是让被试辨认两个字母是否相同。两个字母都用大写体,如A、A,叫做等同辨认;两个字母一个用大写体,一个用小写体,如A、a,叫做同称辨认(辨认前告诉被试不管字母是大写还是小写)。结果表明,在两个字母同时呈现而

让被试进行辨认的情况下,则等同辨认的反应时短;但若使两个字母的呈现时间间隔1-2秒,则等同辨认的优热趋于消失。这表明由瞬间记忆转入短时记忆后,编码的形状(视觉)优势已经让位于语音(听觉)了。这种情况似乎可以说明由主要为视觉的感觉记忆过渡到主要为听觉的语词记忆。

⑧ 如何理解短时记忆的生理机制

希望对你有用!! ★☆什么是记忆痕迹理论?我们用现在的观点如何认识它? 答:60-70年代间形成的记忆理论,将人脑内的记忆过程大体分为两类,即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前者的脑机制为神经回路中生物电反响振荡;后者的神经生物学基础,是生物化学与突触结构形态的变化。这就是盛行20多年的记忆痕迹理论。现在的观点认识-不足之一:实验说明了短时记忆痕迹的电学活动性质,但不能由此认为短时记忆痕迹仅仅是反响回路的电学活动。70年代以来许多实验室都证明,海马结构中存在着三突触回路,在三突触回路中还存在着长时程增强效应,可能是从短时记忆痕迹转化为长时记忆痕迹机制之一。然而在长时程效应中,有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参与,而且任何一个突触传递都包括复杂的化学传递机制。所以就短时记忆痕迹的本质来讲,把它仅仅归结为神经元回路反响的电学活动是60年代理论的历史局限性表现。不足之二:研究说明脑形态结构与功能均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学习记忆能力与脑结构变化有一定关系,但并不能精确说明长时记忆痕迹究竟与哪几项脑结构或突触变化有关。突触前合成、存储和释放递质的功能以及突触后受体的变化虽与学习记忆有一定关系,但对长时记忆痕迹来说也不是特异性的机制。神经信息在突触传递中的化学机制是神经系统的各种功能基础,当然也包括长时记忆痕迹的形成;但并不是特异性的。所以关于长时记忆痕迹的突触理论或脑结构变化理论都未能得到特异性的证据支持。 长时记忆的脑形态学基础? △☆传统记忆痕迹的最后一个观点,即长时记忆痕迹是突触或细胞的变化。虽然记忆痕迹理论形成时,人们对突触化学传递的知识还很少,但根据当代积累的科学知识,我们可以把这一论断归结为3方面含义:突触前的变化包括神经递质的合成、储存、释放等环节;突触后变化包括受体密度、受体活性、离子通道蛋白和细胞内信使的变化;形态结构变化包括突触的增多或增大。他们对比了生活环境、学习能力和脑结构变化的关系。这一研究足以说明脑形态结构与功能均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学习记忆能力与脑结构变化有一定关系,但并不能精确说明长时记忆痕迹究竟与哪几项脑结构或突触变化有关。 海马的记忆功能 海马:不仅与学习记忆有关,还参与注意、感知觉信息处理、情绪和运动等多种生理心理过程的脑调节机制。 海马→穹窿→乳头体→乳头丘脑束→丘脑前核→扣带回→海马,这条环路是30年代就认识到的边缘系统的主要回路,称为帕帕兹环。 海马结构与情绪体验有关,近些年发现,内侧嗅回与海马结构之间存在着三突触回路,它与记忆功能有关。 海马的两个记忆回路:帕帕兹环和三突触回路。 ☆三突触回路具有什么特性,怎样证明?它可能是什么样的机制基础?答:3突触回路是海马齿状回内嗅区与海马之间的联系,具有特殊的机能特性,长时程增强现象,成为支持长时记忆机制的证据。 实验:长时程增强(LTP)现象,即电刺内嗅区皮层向海马结构发出的穿通回路时,在海马齿状回可记录出细胞外的诱发反应。如果电刺激由约100个电脉冲组成,在1-10秒内给出,则齿状回诱发性细胞外电活动在5-25分钟之后增强了2.5倍,说明电刺激穿通回路引起齿状回神经元突触后兴奋电位的LTP,因而这些神经元单位发放的频率增加。后来他们又报道,海马齿状回神经元突触电活动的LTP现象可持续数月的时间。他们认为,由短暂电刺激穿通回路所引起的三突触神经回路持续性变化,可能是记忆的重要基础。 △◎□柯萨可夫氏记忆障碍 1887年俄国精神病学家柯萨可夫,将长期酗酒而造成的记忆障碍特点归结为:遗忘加虚构。慢性酒精中毒者最初出现轻微的顺行性遗忘,即对刚刚发生的事不能形成新的记忆;随后又出现逆行性遗忘,即对病前近期发生的事情选择性遗忘,对早年的事情仍保持良好记忆。既不能形成新的记忆,又丧失对某些往事的记忆,而且对自己记忆力的这种严重变化又缺乏自知之明,面对别人提问时,竟不自觉编造谎言以虚构内容填补记忆空白。 顺行性遗忘症:对早发生的正常事情不能形成新的记忆。 ★☆顺行性遗忘的病人有哪些特点?哪部分受损伤引起该症状? 答:切除了大脑两半球的内侧颞叶和海马。术后该人智力测验成绩正常;对手术前的近事和远事记忆良好;衣着整洁,能与人交谈,虽然说话的语调平淡,但词汇的使用、句子的表达和发音都很正确;对别人的话,甚至笑话都能正确理解。这位病人智能正常,也没有知觉障碍,最突出的问题是难以形成新的长时记忆。对他来说,每天的每件事都与过去无关。海马和内侧颞叶损伤形成顺行性遗忘症 △□记忆形态的多样性:正常人的记忆,既有寄存和存贮信息的功能,又有回忆或提取信息的功能。海马损伤的病人只能回忆和提取信息,不能形成新的长时记忆;此外一些脑外伤的病人,在伤后的一段时间里,可以形成新的记忆,却不能回忆起伤前的近事。这些都说明,记忆可以分离为不同系统。这种双重分离现象能最可靠地证明,寄存或存贮信息的过程和提取信息的过程是两个不同的记忆功能系统。这在认知神经心理学中称为双分离技术。双分离技术和双重任务法是多重记忆系统研究的重要途径。 □哪些事情能说明记忆的多重性?请被试看一封信,并告诉他看完后要详细讲出信中的内容。在被试看信的同时,室内放音乐。当被试讲述完信的内容时,顺便问他对听到的音乐有何看法。这时,这个人实际上完成了双重记忆任务。一个主要任务是理解和记忆信的内容,另一个次要任务是记住听到了什么音乐。这种实验称为双重任务法。 在双重任务的记忆研究中,次要任务大多数都不事先告诉被试。采用双分离技术和双重任务实验方案,在脑损伤病人和正常人中发现多种形态的记忆系统。一大类记忆是可以用口头或笔头表达的,与之对应的是难以言传的非表述性记忆。当你向别人讲述昨天参加的朋友婚礼时,你脑海里会浮现出婚礼的一幕幕情景,这就是情景性或情节性表述记忆;假如你帮助同学补数学课,这是一种语义性表述记忆。一些人形象性的情景记忆能力很强,讲起过去的事来活龙活现;但对干巴巴的哲学理论或数学问题的表述能力就差一些。我们说此人情景性记忆力强,语义记忆较差。一些思维型个性特征的人,语义记忆能力强,情景性记忆稍差些。可以两种记忆系统是可以分离开的。 □非描述记忆有更多的表现形态,包括程序性记忆、习惯性记忆、间接性事物的联想记忆和内隐性记忆等。随着熟练程度的提高,使一个孤立的动作变成连续的、协调的、自动化的运动旋律,即非表达性程序记忆。 非表述记忆是内隐性记忆,指本人并未觉得已经记住的事,经过测查可证明在脑内留下了深刻印象。

⑨ 短时记忆的编码方式及典型实验证据

声音编码,Conrod1964年的研究。

⑩ 短时记忆存在听觉编码的实验有哪些,请给出自变量、因变量及额外变量

这个实验证明了人的短时记忆是很厉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