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国的外汇储备是多少
中国的外汇储备即将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中国人民银行1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30日,中国外汇储备余额达9879亿美元,且正以每个月200亿美元的速度增长。这样一个数据引来世界各国关注,它们惊讶的同时也感到担忧,不少人甚至替中国出谋划策,为怎么花这些钱“支招”。1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对中国意味着什么?它会有什么危险吗?
各方反响不一
日本对中国外汇储备创新高心情复杂。《朝日新闻》、《日本经济新闻》等连续对此进行了报道,强调“中国的外汇存款已超过一般的安全水平”。报道称,为抑制人民币升值,中国花了大量人民币购买美元,造成中国外汇储备急速增长。同时,它们对包括美国花旗银行在内的大型国际银行积极地向中国政府“自我推销”感到眼红。
《富士产经新闻》报道时文章所用的标题就意味深长——《中国外汇储备即将达到1万亿美元,存储了美元却增加了火种》。文章把重心放在人民币升值问题上,称美国“一向要求人民币升值,却并不希望中国出售手中拥有的大量美国国债”。在《富士产经新闻》看来,中国会以出售手中存有的大量美国国债来“反制”美国对人民币升值的要求,很可能导致美国国债水准降低,出现美元利息上升等负面连锁反应,而且,“也很可能导致出现布什最不愿意看到的美元贬值局面”。
欧洲对中国外汇储备也一直很关心。瑞士《时报》18日以《中国和它的1万亿美元》为题,对中国的外汇储备将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进行了报道。文章称,这是由反复出现的外贸顺差和外国投资者所进行的大量投资造成的。这是一个十分巨大的数字,相当于中国每年国内生产总值的45%,道琼斯所有股票总市值的1/4,意味着北京“随时有能力”收购埃克森、英特尔、波音等美国着名工业企业中的一大部分。
对中国巨额外汇储备的结构风险,是一些国家反应的重要内容。10月17日出版的《印度日报》指出,一旦美国经济陷入萧条,债券和股票市场有可能会濒于崩溃,那时中国的外汇储备将面临化为泡沫的危险。对此,欧洲的想法最实际,那就是想办法增加中国外汇储备中的欧元比例。
除了关心中国外汇储备的构成,西方也关心中国如何花这笔钱。《商业周刊》今年7月就曾“借”世界着名银行渣打银行资深经济学家斯蒂芬·格林的文章为中国“出谋划策”,列出8项建议,内容包括每年花20亿美元引进2万名外籍着名教师到中国大学任教,花20亿美元在中国大城市市郊为低收入者建房,花5.05亿美元引进30名世界着名足球明星分布到中国15个一流球队,并引进50名外国教练等等。
不过,欧洲大部分国家仍认为,外汇储备过万亿美元是中国经济实力的体现。欧洲议会在今年9月初通过的《欧中关系报告》中就表示,2006年底中国外汇储备超过1万亿美元,将成为世界最大的外汇储备国。显然,欧洲议会的报告将“外汇储备激增”列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欧洲议会议长博雷利是一位经济专家,9月底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对中国经济发展大为赞赏,谈到中国的巨额外汇储备、中国成为美国国债的第二大持有国,他说,“有意思的是,资本主义美国的钱,却握在社会主义中国手中”。
外汇储备增安全信心
广义上说,一个国家的外汇储备基本上就是其所有经济活动节余的外汇积累,但这里有个“藏汇于国”和“藏汇于民”的问题,国家统计和公布的外汇储备指的是政府所拥有的外汇资源,更直接地说,就是央行拥有的外汇。商业银行、企业、个人手里的外汇并不算在一国的外汇储备之内。
经济大国的外汇储备,最主要的来源是对外贸易顺差。中国外汇储备迅速增长,最重要的原因是中国贸易顺差的快速增加。2004年,中国的外贸顺差是320亿美元,去年猛增到1019亿美元,今年中国的贸易顺差预计将达到1500亿美元。正是在这种促进下,中国的外汇储备从2004年的将近8000亿美元,很快增加到即将突破1万亿美元。
国家持有外汇储备有3大作用:一是支付,国家进口重要战略物资和关键技术必须用外汇购买;二是保障金融安全,这是最关键的,比如发生战争、灾害或国际经济形势突然变化,外国投资者大量撤资,央行可以用充足的外汇储备来对付突发的金融风险;再比如,一旦本国货币面临贬值的风险,政府有大量的外汇储备,可以干预外汇市场,应对金融危机;还有一点是软作用,但在现代经济中也极为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在国际经济活动中实力的象征,能够产生巨大的心理作用,让国际投资者对该国的经济安全和该国货币的币值充满信心,同时也能增加这个国家在国际经济活动中的金融影响力和在国际经济组织中说话的分量。
过去,在国际收支活动还不是很多的时候,国家的金融安全对外汇储备规模的要求并不很大。曾有一种理论,认为外汇储备够3个月的进口额就基本可以了。但今天,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国际收支活动极其频繁和复杂,金融安全随时都会面临挑战,所以外汇储备必须具备相当大的规模才能保证一个国家的金融和经济安全运行。
中国人民银行的一位宏观经济专家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从外汇储备的这些基本作用来看,中国的外汇储备达到1万亿美元的规模是一件好事,它增大了中国金融运行的安全系数,更增添了人们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也提高了中国对国际金融的影响力。
外汇储备结构待调整
有关专家认为,外汇储备过多也有问题。外汇是需要用人民币买入的,所以在外汇储备大大增加的过程中,中国的央行必然要投放大量的人民币,而人民币源源不断的投放势必推动投资的过快增长,使中国经济出现通货膨胀的压力。尽管中国政府和央行采取了一些回笼人民币的应急措施,使通胀的压力并未变成通胀的现实,但那毕竟只是延缓,需要及时采取对策。
从短期来看,一味鼓励出口创汇和招商引资的政策需要适当调整,同时增加进口,这样来平衡国际收支。
通过调整外汇管理政策,把相当一部分的外汇放到企业、商业银行和个人的手里,适当地“藏汇于民”。例证之一就是,原来中国公民换汇必须凭出国签证和邀请函,而且一般都以2000美元为上限。而现在公民想换外汇,只要出示个人身份证就可以,一年的换汇上限达到2万美元。
在已有和还将继续增长的外汇储备中可以拿出一部分来进行金融和实物投资,通俗地说,就是花掉一部分。但作为国家拥有的外汇是不能乱花的,专家的说法是,需要把一部分外汇储备转化为战略物资储备。另一方面,中国政府也非常希望购买一些中国发展需要的高科技产品。显然,在这方面,中国遭遇到了西方设置的障碍,比如一些国家对中国采取的是高科技禁运的政策,否则,只需要几个进口项目就可以大大减少中国对外贸易的顺差。(徐皓 林梦叶 尚未迟 李永群 程刚 江雪晴 张楠伊)
B. 中国银行可以存储多大面额的日元
你好
这个是没有限制的,
要看你的日元有多大面值,
银行就可以存多大的。
满意请采纳
谢谢
C. 货币与国家黄金存储量的关系
1.一个国家黄金的存储量和这个国家的货币升值贬值有直接的关系.
------一般来讲,一个国家货币升值,其黄金储备较多的,贬值却不一定说明黄金储备减少;这在中国、日本这两个国家都能找到例子。要知道日元是经常贬值的,为了贸易;中国的例子就无论了吧。反过来,你要说黄金储备多了,货币就升值,那是没有的道理。汇率是购买力的比较,究其实质是经济实力的比较。
2.某人在中国人民银行存储了大量现金,转帐到美国,如果要在美国提现金.美国银行是否需要在中国银行索要等量的黄金。而不是货币。
---也不全是,黄金这样要来要去的,浪费转移成本和保管成本,在通讯、技术发达的今天,用黄金来做交割是件匪夷所思的事情。国际储备中,除了黄金,还有很多,比如支付单位也是可以的。一般而言,银行系统中,清算,轧平头寸时候才可能用到黄金。
3. 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和这个国家的黄金储备有直接关系。
---通俗的讲,经济实力强了,工业发达,购买黄金的能力自然大大增强,而且加工需要大量的黄金,所以经济实力强的自然需要有大量的黄金储备,一为金融,而为工业,三为奢侈品。
4. 世界能储存黄金的银行才具备发行货币的权利。
---理论上是可以这么说,但是实际上当然太大范围了,货币是属于国家强制的,法定的,不是哪个有黄金的银行就可以发行的。其实没有黄金,只要有权力发行货币,马上就有滚滚的黄金来,49年前的中国就是明证。当然了,没有黄金储备的银行发行货币,对使用者来讲是种灾难,元朝、明朝、中华民国都是如此。
5. 美国打伊拉克所需要的军费使得美国国库的黄金储备减少,其货币虽
黄金储备的减少而贬值.
---这个太牵强了,美国每年的军费几千亿,伊拉克战争不是主因,经济发展的迟缓,贸易措施、货币政策才是,美元的地位虽然说已经不能再用美金来形容,但是也不需要黄金来支撑。综合美国的贸易赤字和资本顺差,它是在大量的利用别国的黄金储备,从某种角度来说,中国、日本的黄金储备其实很多是在为美国服务。
D. jpy是什么货币兑换人民币
jpy兑换人民币是时输入此日元汇率换算器它是以中行、工行、建行、农行四大国有银行兑换平均汇率计算,一日元等于多少人民币结果是:1 日元(JPY) = 0.0554 人民币(CNY);在进行换算时输入需要换算的日本日元(JPY)或人民币(RMB)的金额,选择原始货币与目标货币,点击换算即可按实时汇率换算出可兑换的日元等于多少人民币钱数。
计算一人民币等于多少日元结果是:1 人民币(CNY) = 18.0587 日元(JPY),此银行日元汇率换算公式:(银行平均卖出价+银行平均买入价+中国人民银行中间价)/3。也可以查看页面上方中日外汇交易市场的实时日元汇率。如果是要计算多国货币等于多少日元的汇率,则需要使用多种外币汇率计算器。
还应该明确的是CNY 的标志可写作Y。中国元也被划分为10 jiao or 100 fen 。 日元被划分为100 sen 。 CNY 转换因子 6 有效数字位数。 “ JPY 转换因子 6 有效数字位数。
拓展资料:
一、 人民币简介
(一) 人民币(RMB)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中国人民银行是国家管理人民币的主管机关,负责人民币的设计、印制和发行。
(二) 人民币的单位为元,人民币的辅币单位为角、分。1元等于10角,1角等于10分。人民币符号为元的拼音首字母大写Y加上两横即“¥”
二、 人民币的特点
(一) 兼具账户和价值特征。数字人民币兼容基于账户(account-based)、基于准账户(quasi-account-based)和基于价值(value-based)等三种方式,采用可变面额设计,以加密币串形式实现价值转移。
(二) 不计付利息。数字人民币定位于M0,与同属M0范畴的实物人民币一致,不对其计付利息。
(三) 低成本。与实物人民币管理方式一致,人民银行不向指定运营机构收取兑换流通服务费用,指定运营机构也不向个人客户收取数字人民币的兑出、兑回服务费。
(四) 支付即结算。从结算最终性的角度看,数字人民币与银行账户松耦合,基于数字人民币钱包进行资金转移,可实现支付即结算
(五) 匿名性(可控匿名)。数字人民币遵循“小额匿名、大额依法可溯”的原则,高度重视个人信息与隐私保护,充分考虑现有电子支付体系下业务风险特征及信息处理逻辑,满足公众对小额匿名支付服务需求。
(六) 安全性。数字人民币综合使用数字证书体系、数字签名、安全加密存储等技术,实现不可重复花费、不可非法复制伪造、交易不可篡改及抗抵赖等特性,并已初步建成多层次安全防护体系,保障数字人民币全生命周期安全和风险可控。
(七) 可编程性。数字人民币通过加载不影响货币功能的智能合约实现可编程性,使数字人民币在确保安全与合规的前提下,可根据交易双方商定的条件、规则进行自动支付交易,促进业务。
E. 数码相机从哪来的
1.诞生背景
数码相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1951年宾·克罗司比实验室发明了录像机(VTR),这种新机器可以将电视转播中的电流脉冲记录到磁带上。到了1956年,录像机开始大量生产。它被视为电子成像技术产生。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宇航局(NASA)在宇航员被派往月球之前,宇航局必须对月球表面进行勘测。然而工程师们发现,由探测器传送回来的模拟信号被夹杂在宇宙里其它的射线之中,显得十分微弱,地面上的接收器无法将信号转变成清晰的图像。于是工程师们不得不另想办法。1970年是影像处理行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美国贝尔实验室发明了CCD。当工程师使用电脑将CCD得到的图像信息进行数字处理后,所有的干扰信息都被剔除了。后来“阿波罗”登月飞船上就安装有使用CCD的装置,就是数码相机的原形。“阿波罗”号登上月球的过程中,美国宇航局接收到的数字图像如水晶般清晰。 在这之后,数码图像技术发展得更快,主要归功于冷战期间的科技竞争。而这些技术也主要应用于军事领域,大多数的间谍卫星都使用数码图像科技。
2.发明
1975年,在美国纽约罗彻斯特的柯达实验室中,一个孩子与小狗的黑白图像被CCD传感器所获取,记录在盒式音频磁带上。这是世界上第一台数码相机获取的第一张数码照片,影像行业的发展就此改变。30年过去了,第一台数码相机背后的发明者来到中国,为我们回顾那段历史,也用他敏锐地洞察力展望数码影像的未来。
Canon数码相机(8张)赛尚(Steven Sasson)1973年硕士毕业后即加入柯达,成为一名应用电子研究中心的工程师。1974 年,他担负起发明“手持电子照相机”的重任。次年,第一台原型机在实验室中诞生,他也成为“数码相机之父”。 这个项目的目的是不用胶片来拍摄影像,其原型产品只有1万像素,成像非常粗糙。谈到那段历史,赛尚还记忆犹新:“在当时,数码技术非常困难,CCD很难控制,A/D转换器也很难制造,数码存储介质难于获取,而且容量很小。当时没有PC,回放设备需要量身定做。这些难点让我们用了1年的时间才安装完这台相机。” 数码相机对当时的柯达而言是一个很小的项目,由于决定采用数码方式,所以相机中没有太多移动的机械,赛尚和两个技术工程师就完成了这个项目。在选择可以移动的数码存储介质时,赛尚希望其存储量可以与35mm胶卷的拍摄数量差不多,所以最后采用了通用的卡式录音磁带,基本可以存储相当于一个胶卷的30张照片。“很多技术在当时是非常新鲜的,这台原型机的电路板可以打开,一边拍摄,一边调整。”赛尚仿佛又回到了实验室中。 “当原型机第一次展示给投资者时,他们询问这种产品何时可以成为消费者品,我回答,大概是15~20年这种产品才会走进普通消费者家庭。”赛尚的判断相当准确,数码相机的发展是一条漫长的道路,在1970末到80年代初,柯达实验室产生了1千多项与数码相机有关的专利,奠定了目前数码相机的架构和发展基础,让数码相机一步步走向现实。1989年,柯达终于推出了第一台商品化的数码相机。
2.发展历程
一、九十年代的数码相机 (一)早期产品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CCD芯片”的研究与开发,研制出航天事业用的数字 尼康d90数码相机
化照相机,通过卫星系统从太空中向地面发送航天照片。1969年美国首次登月拍照,并将一架特制的500EL型哈桑勃特数字照相机长期留在了月球上。 1981年索尼公司发明了世界第一架不用感光胶片的电子静物照相机——静态视频“马维卡”照相机。这是当今数码照相机的雏形。 1988年富士与东芝在科隆博览会上,展出了共同开发的,使用快闪存卡的Fujixs(富士克斯)数字静物相机“DS-1P”,在这前后,富士、东芝、奥林巴斯、柯尼卡、佳能等相继发表了数字相机的试制品:如佳能RC-701、卡西欧VS-101、富士DS-1P、富士DS-X、东芝MC2000等。 (二)九十年代初期的产品1991年柯达试制成功世界第一台数码相机,东芝公司发表40万像素的MC-200数码相机,售价170万日元,这便是第一台市场出售的数码相机。 1994年柯达商用数码相机DC40正式面世。1995年2月卡西欧发表了25万像素、6.5万日元的低价数码相机QV-10,引发了数码相机市场的火爆。1995年佳能EOS·DCS3C问世,同年还推出EOS·DCS1C,开始了佳能数码单反相机发展的历史。1995年正式拉开了相机数字化的序幕。为迎接数码相机的到来,柯达公司董事会于1995年作出了全面发展数码科学的决策性决定,于1996年与尼康联合推出DCS-460和DCS-620X型数码相机,与佳能合作推出DCS-420数码相机(专业级)。 1995年世界上数码相机的像素只有41万;到1996年几乎翻了一倍,达到81万像素,数码相机的出货量达到50万台;1997年又提高到100万像素,数码相机出货量突破100万台。 1996年奥林巴斯和佳能公司也推出了自己的数码相机。随后富士、柯尼卡、美能达、尼康、理光、康太克斯、索尼、东芝、JVC、三洋等近20家公司先后参与了数码相机的研发与生产,各自推出数码相机。 1997年11月柯达公司发表了DC210变焦数码相机,使用了109万的正方像素CCD图像传感器;富士发布了DC-300数码相机。 1997年奥林巴斯首先推出“超百万”像素的CA-MEDIAC-1400L型单反数字相机,引起行业巨大震动。 1997年美国PMA国际摄影器材博览会上一个最显着的特点是:传统摄影器材与计算机信息处理相结合,图像的摄入与传输成为了光电子行业与计算机行业共同事业,一些IT厂商开始介入数字照相。各大公司更多的推出1000美元以下的各类普及型数字照相机,最廉价的可在200美元以下,这为数字照相机进入寻常百姓家庭创造了条件。 1997年度普及型数字照相机的热点和主流产品是CCD像素数35万左右,最大解像力640×480像素的数字相机。而“百万像素”(megapixel)相机才“初露头角”,仅富士胶片公司、奥林巴斯、柯达和柯尼卡四家各推出一款新品。普及型数码相机发展的重点,除提高解像力外,重点是开发特殊功能,就是传统胶片相机不具备和办不到的一些功能,显示数码相机的优越性,如在机身上装备液晶监视屏作取景器和拍摄后可当场检查拍摄效果的功能,把镜头做成可以旋转一定度数的功能,结合液晶屏方便自拍的功能,安装影像数据快速传输电脑的功能等。 (三)1998年富士胶片公司推出首款百万级(150万像素)最轻小、普及型刃NEPIX700型数码相机; 尼康数码相机
佳能与柯达公司合作开发了首款装有LCD监视器的数码单反相机EOSD2000型和EOSD6000型。 1998年是低价“百万像素”数字相机成为一个新的热点和主流产品的一年,当年发表或出售的新机种60多种,20多个厂商:卡西欧(4种)、富士胶片(8种)、柯达(4种)、美能达(3种)、尼康(3种)、佳能(4种)、奥林巴斯(4种)、三洋(6种)、索尼(6种)、精工爱普生(4种)、发布二种的有“阿克发、惠普、柯尼卡、飞利浦、理光;发布一种的有:东芝、松下电子、日立、JVC、京瓷、莱卡、三星和中国的海鸥。其中达到和超过“百万像素”的新产品约占全部新机种的80%。最高达到168万像素的佳能PowerShotPro70数码相机,具有2.5倍光学变焦和2倍数字变焦,TTL自动调焦、自动曝光、2英寸彩色TPY液晶屏,有每秒4帧的速度最大连拍5秒功能。 1998年数码相机在功能上,下了很大功夫,归纳起来大致有: 1.采用光学变焦镜头。有2倍、2.5倍、3倍、5倍和10倍,最高达14倍。此外部分相机还有数字变焦功能,有2倍或4倍。 2.具有可接外用闪光灯的功能。个别机种有内置闪光灯和可外接同步闪光灯的功能。 3.装备有可交换“镜头—CCD”单元,具有扩展系统化的能力。 4.具有TTL光学取景或单反取景的功能。 5.单反式可换镜头功能。 6.对手动对焦、光圈优先和快门优先控制曝光等参数可自动设定的功能。 7.装用“Digita”数字影像专用操作系统后,增加了如拍摄程序设定等新功能(柯达、美能达等系列产品装用)。 8.具有多种拍摄方式。 9.采用USB(通用串行总线)接口,快速下载影像数据到电脑的功能。 10.不用个人电脑连接,可直接(或SM卡等记录媒体)用专用打印机印数码照片的功能。 1998年出现的数码相机典型产品有:1.柯达DC260数字相机:160万像素CCD图像传感器;3倍光学变焦和2倍数字变焦;可接闪光同步线;快门优先光圈优先自动曝光功能,具有拍摄程序预设功能;USB接口等。 2.卡西欧QV-7000SX数字相机:1998年9月推出市场,是OV系列中档次最高的产品。2倍光学变焦和4倍数字变焦,光圈优先自动曝光,7种操作参数自定功能。此外还有相位差被动式自动调焦或手动调焦,多区测光或点测光,LCD显示屏,影像2倍放大,自动日期记录,生成HTML文件及多种拍摄功能。 3.美能达DemageEX系列数字相机:1998年10月推出市场,包括EXzoom1500和EXwiea1500两个型号;前者配有3倍变焦镜头—CCD单元(7-216mm/F3.5-5.6),后者配有大口经广角镜头———CCD单元(5.2mm/F1.9),其共同特点:采用1/2英寸150万像素的原色顺序扫描CCD3装有专用“Didta“数字影像专用操作系统,具有软件的扩展性;具有每秒3.5帧,最多7帧的连拍功能;可设定5种场景;具有与传统胶片相当的操作性能。 4.美能达DemageRD3000数字相机,该机是以“APS”单反相机S-1为基础,可交换镜头单反数码机,使用2块CCD图像传感器,总像素270万。 5.防水防尘型“百万像素”机登台亮相富士胶片BigJobDS-25OHD数码相机,是以富士CCD总像素150万的FinePix700相机为基础,使用具有日本工业标准7级保护能力专用外套,加上HD机背和GN24的大型闪光灯构成的“百万像素”防水防尘专用数码相机。 柯尼卡公司DG-1数码相机是1998年9月推出,也具有7级防水防尘设计的数码相机,总像素108万像素。机身和重要部分采用硬质橡胶材料加以保护。适合在土建工程现场监视用,影像可即时传送出去并加印到工程记录和作业报告文件中。 此外还有一些公司研制出专用防水防尘外套,如柯达公司推出可用于3米深水中的,为DC200、DC210Zoom、DC210AZoom三个机型使用的防水防尘外套3佳能公司也为PowerShotA5和A5zoom两个机型推出专用防水外套。 7.新型存储媒体“记忆棒”问世索尼公司于1998年9月向市场推出新型存储媒体———“记忆棒”,有两种容量:4MB的MSA一4A型和8MB的MSA一8A型。体积呈长条形,即小又薄,拔出或插入非常方便。技术特性:10针接头,串行接口,最大写入速度1.5MB/S,最大读出速度2.45MB/S,电源电压2.7-3.6V,工作时平均消耗电流约45mA,待机时最大130mA,外形尺寸:21.5×50×2.8mm;重约4克。 同时还推出MSAC—PCI型PC卡适配器。 应用“记忆棒”的索尼新型单反型数字相机CyberShotPRODSC—D700,5倍变焦镜头(相当35mm相机焦距28-140mm/f2-2.4)150万像素CCD、2.5英寸显示屏、功能丰富,适合影楼等专业使用。 8.价格定位普遍下降普及型数码相机一开始的价格定位,对美国市场约为1000美元,对日本市场的定位约低于20万日元。当时的产品CCD图像传感器总像素一般为30-35万像素。到1998年底,价格明显下降,例如“百万像素”的3倍变焦的理光RDC-4200数码相机,最低售价499美元,而同类型相机1997年的市场价格约为1300美元,可见一年来价格下降幅度之大。许多产品一方面增加功能和提高性能,一方面降低价格定位,例如富士胶片公司1998年6月推出的DS-330数码相机比1997年4月推出的DS-300相机提高了使用方便性,价位降低5000日元(产品目录价格19万日元);尼康公司1998年10月推出的增加许多功能的3倍变焦CooLPIX910相机与同年4月推出的外形基本相似的C00LPIX90相机价位降低约1万日元,且附送的CF卡也由4MB改为8MB。 快闪存储卡———CF卡和SM卡,容量在增加,价格也下降了许多,在美国市场的售价大约每MB为7-10美元,比1997年下降了约一半。(附:CF卡:美国SanDisk公司提供最大
Olympus数码相机(7张)容量48MB;LexarMedia公司最大为64MB3日本松下电池工业公司可提供4、8、12、16、24、32(MB)几种CF卡;卡西欧公司可提供4、8、15、30、48(MB)几种CF卡。SM卡:主要生产公司的日本东芝公司,可提供最大容量为16MB的品种。美国市场上可提供2、4、8、16.(MB)四种容量的SM卡)。 (四)1999年———200万像素之年1999年是轻便型数字相机跨入200万像素之年。世界各大照相机厂商在一年多的时间内,所投放市场的数字相机远远超过百种。 1999年先后有20多种超过200万像素的轻便数字照相机被推向市场,他们各有特色,代表了时代的进步,如佳能PowerShotS10,柯达DC280、DC290Zoom、富士MX-2700、MX-2900Zoom、PrintCamPR21、尼康Coolpix700、Coolpix800、Coo1pix950,奥林巴斯C21、C-2000Zoom、C-2020Zoom、C-2500L,理光RDC-5000,卡西欧QV-2000UX,索尼Cyber-shotDSC-F55E、Cyber-ShotDSC-F505,爱普生PhotoPC800、PhotoPC850,柯尼卡Q-M200等,都是2MP(MP表示百万像素)轻便数码相机的佼佼者。 二、2000年普及型数码相机的发展商品化的数码相机从诞生到现在,专业型的不足10年,普及型的仅有6年左右,然而它的发展速度是惊人的,1998年普及型的新产品开发热点是100万像素级的,1999年的热点便攀升到200万像素级(2MP),进入2000年再升一级,热点转到300万像素级(3MP),2000年10月奥林巴斯推出了总像素数为400万像素的CAMEDIAE-10型4倍光学变焦普及型数码相机,创下了2000年新的纪录。 (一)2000年开发热点总像素开发的热点是300万像素级(3MP)的产品,最先是2002年2月卡西欧公司推出的QV-3000EX数码相机(总像素数334万)。到2000年11月底共有12个公司推出20多种3MP数字相机。 镜头开发的热点是变焦镜头。新机种有80%的产品使用了变焦镜头。即使采用单焦镜头的相机,绝大多数的产品也有数字变焦(亦称电子变焦)功能。光学变焦的最高倍率达10倍。 数字接口开发的热点是相机采用USB接口(通用串行总线),或兼有USB和RS232C两种接口。 (二)新设计思路1.外观造型和外部部件配置设计向35mm相机靠拢:在普及型数字相机成像质量和印出的A6尺寸相片,愈来愈接近或等同传统35mm相机阶情况下,普及型数字相机在外观造型和外部部件配置设计上自然要向经过长期实践考验的传统35mm照相机靠拢,使用习惯也大致相同。因此,几乎所有的着名数字照相机公司都陆续设计出类似传统35mm相机“横矩机身”的机种。如PENTAXEI-2000一体化单反数字相机、柯达DC-4800数字相机的外形。 2.小型化、轻量化新机种的设计:普及型数字相机使用的图像传感器尺寸都很小(1/1.8英寸、1/2.7英寸等),又没有传统相机必不可少的输片机构,加上多层制板和表面安装技术以及微型电子元器件的进步,为数字相机小型轻量化创造了优越的条件,因此新产品中追求小型、体轻、时尚,向袖珍方向发展。如:富士FinePix40i机,体积85.5mm×71mm×28.5mm,重155g;柯达DC3800机,体积95mm×61mm×31mm,重165g;佳能DigitalIxUS机(2倍光学变焦),体积87mm×57mmx26.9mm,重190g;高瓷Finecam3300机(2倍光学变焦),体积93.5mm×66mm×37.5mm,重200g。 3.防水防尘专用数字相机的设计开发:过去,富士和柯尼卡都推出过防水防尘数字相机,2000年富士又设计出150万像素的BigJobDS230HD防水防尘专用机;理光设计出总像素230万像素的RDC-200G防水防尘专用机,防水性能符合日本标准(JIS)C0920标准规定的7级保护等级;此外柯达也开发了防水防尘数字照相机。 4.采用同样的机身,设计出不同型号的数码相机:成为降低照相机生产成本的一个重要方法。既加快了设计速度,又节省了工装、模具等生产成本。如柯达DC260、DC265和DC290三款相机采用相同机身;佳能S10、S20也是采用同一机身,仅是技术指标和性能有所不同。 3.发展里程碑 索尼马维卡(MABIKA)——全球第一台不用感光胶片的电子相机 1973年11月,索尼公司正式开始了“电子眼”CCD的研究工作,在不断技术积累的基础上它于1981年推出了全球第一台不用感光胶片的电子相机——静态视频“马维卡(MABIKA)”。该相机使用了10 mm×12 mm的CCD薄片,分辨率仅为570× 490(27.9万)像素,首次将光信号改为电子信号传输。 紧随其后,松下、COPAL、富士、佳能、尼康等公司也纷纷开始了电子相机的研制工作,并于1984-1986年相继推出了自己的原型电子相机。 索尼MYC-A7AF——第一次让数码相机具备了纯物理操作方法 在DC产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第二款相机同样出于索尼之手,由此可见,该公司今天所取得的市场地位绝非“浪得虚名”。1986年索尼发布了MYC-A7AF,第一次让数码相机具备了纯物理操作方法,能够在2英寸盘片上记录静止图像,像素分辨率也已扩展到了38万像素。卡西欧VS-101——首台CMOS感光器件电子相机。 1987年,卡西欧首先在市场上发售使用了CMOS感光器件的VS-101电子相机,尽管分辨率仅能达到28万像素,但这对于DC产业的意义非常重大。 如今,CMOS除了在今天的佳能高端相机上还被广泛应用之外,其他厂商均已把CCD当作了自己产品的主导方向。 佳能RC-760--首台60万像素机型 想要获得接近于传统相机的拍摄效果,提升CCD像素分辨率算得上最根本的解决途径,直到1988年才由佳能公司推出了60万像素的机型RC-760。 这台电子相机使用了2/3英寸60万像素CCD,外观在今天来看略显呆板,不过这可是那个年代最高像素的机器,售价比今天的一辆小车还贵。 柯达DCS 100——确立了数码相机的一般模式 柯达DCS 100——首次在世界上确立了数码相机的一般模式 1990年,柯达推出了DCS100电子相机,首次在世界上确立了数码相机的一般模式。 对于专业摄影师们来说,如果一台新机器有着他们熟悉的机身和操控模式,上手无疑会变得更加简单。为了迎合这一消费心理,柯达公司为DCS100应用了在当时众所周知的尼康F3机身,内部功能除了对焦屏和卷片马达作了较大改动,所有功能均与F3一般无二,并且兼容大多数尼康镜头,真可谓考虑周详。 这台数码单反使用了拥有140万像素的20.5 x 16.4mm CCD,光变倍数1.8X,但限于当时的技术水平并未给它配备内置存储器,只能连同一个笨重的外置存储单元(DSU)使用。DSU跟今天的相机底座差不多,以电池作为驱动能源,内置200MB存储器,可以存放150张未经压缩的RAW照片。 取景模式跟今天的机器比起来也是非常原始的,拍摄者可以使用相机上的光学取景器或DSU上的4英寸LCD液晶屏取景,尽管不太方便,但在当时可是非常高档的了。这台机器那时的售价相当于今天的22.5万人民币,真是贵得离谱啊。 在DCS100获得成功之后,柯达又在1992年推出了DCS100后续机型DCS200,它终于摆脱的DSU的累赘,存储器被安置在了机身内部,这样一来带着出门拍摄也就变得非常惬意了。 尼康/富士E2/E2s——尼康、富士两巨头联手的数码单反 无论柯达还是佳能,在早期的产品设计中都无不沿用了原来传统相机的胶片机身,尽管这能让专业摄影师们感受到产品的亲和力,但产品一多也就难免会让人产生乏味的感觉。1995年,尼康、富士两巨头联手推出了全新设计的E2/E2s,它不再照搬老掉牙的传统机身,采用了一体化设计风格,从而很容易就能让人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 这台数码单反的分辨率仅有130万像素,跟同时代的柯达DCS460所拥有的600万像素相比有着天壤之别。E2/E2s最特别之处在于采用了尼康新开发的ROS光学系统,通过一组光学元件将光线投射到面积小于35mm胶片的CCD上,在这个基础上镜头的视角可以保持不变,但限于有效光圈严重缩水,成像质量受到了较大影响。 尼康D1——尼康首台自行研制的数码单反 1999年6月,尼康终于推出了该公司首部自行研制的数码单反-D1,凭借远低于柯达DCS系列相机的售价开创了数码单反民用化的新时代。 这款数码单反所采用的机身是在传统相机F5基础上经过改装完成的,依然保持了极具魅力的专业气质。它内置274万像素CCD,ISO感光度200-1600,采用CF卡/IBM微硬盘作为存储介质,支持的文件格式包括JPEG、TIFF、RAW 三种,售价5580美元,在今天来看仍然显得昂贵。 佳能EOS 1D——佳能的数码单反神话 为了彻底超越尼康D1所营造的神话,佳能在2001年9月推出了专用于快速拍摄用途的EOS 1D,从而在速度和技术指标上全面压过了尼康D1,成就了DC产业新一代传奇。 这款数码单反拥有400万像素分辨率,ISO感光度100-1600,也采用CF卡/IBM微硬盘作为存储介质,售价在7000美元左右。 奥林巴斯E-1——4/3系统代表作 2003年12月,奥林巴斯发布了与柯达、富士两家公司联合研发的采用“4/3系统”的E-1。 4/3系统规定了CCD感光器件的面积,CCD与镜头之间的距离以及镜头的直径,因此,凡是采用这一系统的数码单反都能轻松做到镜头的相互兼容,这在以前的产品中绝对是不可想象的。 E-1采用了500万像素CCD,ISO感光度范围100-800,使用CF卡作为存储介质,支持JPEG、RAW、TIFF 文件格式。发布之初的售价高达16000元人民币。 佳能EOS 300D——一代平民数码单反王 数码单反功能强大,拍摄画质美轮美奂,但高昂售价却是其无法走近平民百姓的最大障碍。为了顺利完成数码单反的普及历程,一批价格合理的平民化数码单反终于浮出了水面,而佳能E0S 300D无疑算得上这一进程的先行者。 2003年8月,佳能推出了采用塑料机身的EOS 300D,它整合了前辈EOS-10D惯用的CMOS感光器件,售价首次低于1000美元,从而彻底改变了数码相机市场原有的竞争格局。 这款相机采用630万像素CCD,ISO感光度100-1600,使用CF卡作为存储介质。外观设计应用了银、灰、黑三色,整体给人的感觉还算不错。
F. 中国的外汇储备储存在哪
中国外汇储备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美元资产,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数据,2014年一季度末,中国外汇储备总额增至3.94万亿美元。2014年6月底达到39932亿美元的最高峰。
外汇储备(foreign exchange reserve),又称为外汇存底,指一国政府所持有的国际储备资产中的外汇部分,即一国政府保有的以外币表示的债权,是一个国家货币当局持有并可以随时兑换外国货币的资产。
截止到2020年12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3.22万亿美元。12月末,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6.5249元人民币。
2021年3月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月末,中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050亿美元,较1月末下降57亿美元,降幅为0.18%。至此,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已经连续10个月位于3.1万亿美元之上,连续3个月保持在3.2万亿美元之上,外汇储备规模达到2017年以来的峰值水平。
截至2021年9月末,中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006亿美元,较8月末下降315亿美元。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应答时间:2021-11-19,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G. 中国银行 能直接储存日圆吗
可以,日元活期1000起存!定期5000起存!
外币直接带回国是有限额规定的:等值5000美元(大概是500000日元左右)以上需要向我国海关申报。国外直接往国内汇款需要支付一定的手续费,汇入国内后,该款项是汇户;直接带回国,存入银行是现钞汇(汇率比汇户要低些)。如果没有500000日元,最好带回国内,因为汇款手续费不会太低。
H. 为什么当年日元的升值会造成资产价格更加疯狂的上涨
1、日元升值,国外的美元、英镑资本家都在兑换日元,比如之前1万美元可以兑换100万日元,一个美国佬,听说日元将要大幅升值,赶紧将手里的1万美元兑换成100万日元,假如升值后,现在日元升值一半,美元相当于贬值一半,手里的100万日元可以换成2万美元,一转手1万变2万继续在美国享受同等物价。除了美国佬、英国佬、法国佬等都会去赶紧将手中的美元兑换日元,坐等升值。2、兑换日元之后,你可以把钱放日本银行吃利息,但是你也可以去投资,比如日本的楼市、股市。只要你觉得投资的收益高于银行存款利率,你就会选择去投资,这样一来日本市场上的日元数量不断的从外围国际市场(国际货币在国外都有货币存储)通过兑换流入本国市场,不断地在增长,社会生产的商品或者说资产数量几乎维持不变,市场流通的本国货币却暴涨几倍,钱多物品少,这是基本的通胀原理,你说资产价格会不会暴涨?
I. 中国外汇储存在哪里
中国外汇储存在外国银行或者购买外国的国债。这里的外国银行包括本国的境外银行,也包括国内的外资银行。
外汇
从广义上讲,外汇是指一个国家拥有的一切以外币表示的资产。更具体一点就是货币在各国间流动,将一个国家的货币兑换成另外一个国家的货币,用这种货币去清偿国际间债权、债务关系的一种专门性的经营活动。换一种说法,就是货币行政当局(中央银行、货币管理机构、外汇平准基金以及财政部)采用银行存款、财政部库券、长短期政府债券等形式使用的债权。这些债权主要是在国际收支逆差时使用。
J. 人民币为什么不发行大面额的纸钞
货币多大面额最合适 发行500元纸币时机未成熟
决定因素很复杂,我国推出500元纸币的时机未成熟
6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出面,否认了近日网上流传的央行将发行新版500元人民币的消息。但是,网上关于是否应当发行500元面额纸币的讨论仍未平息。那么,世界上“最昂贵”的钞票有多贵呢?发行多大面值的货币又是由什么因素来决定的呢?
世界上最昂贵的钞票大约相当于6600元人民币
单以面值而论,世界货币史上钞票面额最大的是德国1924年发行的面额为100万亿的马克钞票。即便是现在,也有一些南美国家、日本和韩国等仍发行大面值货币,动辄成千上万,甚至十万百万。当然,面值高并不等于值钱。据记者所知,世上最昂贵的钞票,恐怕要算瑞士发行的面值为1000的瑞士法郎,约合822美元。此外,欧元最高的面值是500,约合642美元。
至于面值大小的确定,因素是很复杂的,既要考虑到各国经济的发展阶段、人民的生活水平、购买力情况,还要顾及人民使用货币的习惯,商品流通的客观需要及币值的稳定情况等。即便是经济发达国家,情况也不相同。如日本纸币面值最高的为1万日元,而英国面值最高的仅为50英镑。
在欧美,大额钞票弊处多
拿着值钱的纸币虽然感觉不错,但真要花起来,可就太不方便了。西方国家银行信用系统发达,反洗钱机制也很健全,买车买房等大宗交易,根本不收现金。记者刚来时提了两万欧元去买新车,即被车行拒之门外,告之必须要用支票或银行卡支付。此外,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电话、水电账单,也大都通过银行转账,很少用现金交易。
当然,非要用现金,也是可以的。以记者所用的欧元为例,人们最常用的大额纸币是50欧元。如果拿着100欧元、200欧元的纸币到交款台,收银小姐恐怕都要惊疑地看你半天,再手忙脚乱地找零钱。虽说500欧元是法定货币,各商家无权拒收,但在荷兰和比利时,许多小商店和加油站都明白地贴着告示:“本店拒收500欧元”。问店家缘由,都明白告诉记者:一是怕不慎收了伪钞;二是要留着零钱找给其他顾客。
既然大额钞票如此不受欢迎,欧洲中央银行为何还要发行高面值的纸币呢?欧洲央行的解释是:欧元区有12个国家之多,某些国家的民众有发行和使用大面额钞票的传统。而且,跨国刷卡需要付服务费,现金却不用,因此必要的大额钞票可以方便跨国旅行者携带。
不过,也有反对者认为,大面值的纸币虽然便于携带,但也为洗黑钱、逃税等犯罪活动打开了方便之门。设想一下,100万美元如果都是一张张100美元的纸币,需要一个非常大的行李箱才能全部装下,但是如果换成500欧元的钞票,只要一个稍大一点的手提包就能容纳了。英国《金融时报》就曾在今年4月份报道说,在外流通的500欧元面额纸币数量继前年增长28%后,去年又增长了22%,恐怕与犯罪活动有关。
发行大额纸币有待时机成熟
欧美的情况是如此,那么中国现在需不需要更大面额的货币呢?本报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的金融专家钟伟先生。钟伟认为,纸币面额的大小主要看日常货币使用数量和使用习惯,简单地把人民币与其他货币的面额进行比较是没有意义的。
央行在否认计划发行500元面额人民币时,并未说明不发行的原因。专家分析,央行主要出于两点考虑。首先,一般来说当通货膨胀严重,纸币价值降低的时候才会考虑发行大面额货币。但目前我国物价上涨水平保持在2%左右,非常平稳,因此没有必要发行大面额货币。如果发行,反而可能会唤起居民对通货膨胀的恐惧。其次,大面额钞票容易刺激造假钞、洗黑钱等不法行为。
钟伟告诉记者,央行表示暂不发行500元面额人民币,并不表示以后都不会发行。中国现在对于大额货币还是存在一定需求的。
我国目前处于快速货币化时期,同时电子支付方式的发展不尽如人意,90%以上的日常交易仍采用现金。即便在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电子支付比例也只达到20%。这样的结果就是,现金需求量很大。
目前在东南沿海地区,可以说大面额钞票事实上存在需求。在日常支付中,一般人钱包里存放大面额钞票5—6张,也就是500—600元,这么多钱在很多情况下都不足以应付一次消费。东南沿海的主力消费阶层,一般放10—30张,那就是很厚的一叠了,携带很不方便。
面额小可能还会带来其他意想不到的问题。例如自动提款机里的加钞盒一般可放几百张最大面额纸币。在正常营业时间内平均有50-60人提款,那么一个提款机内的钱只能供应大约半天。如果银行把现在的一天一加改为半天一加,就无形中增加了银行的人力、物力投入。面额较小也增加了银行柜台点钞的工作量;在存储方面,每日的存点工作量也相当大。如果再加上印钞成本等,按照有的经济学家的估算,发行500元大额纸币每年可以节约成本20多亿元。
钟伟认为,从1999年发行第五套人民币到现在,我国居民货币收入已经大幅提高,因此已经具备推出500元面额纸币的基础。而且理论上讲,纸币面额的大小与通货膨胀没有必然的联系。为了避免引起居民恐慌,推出大面额纸币时的投放量可以适当控制,以东南沿海地区为大面额纸币的主要流通区。据钟伟预测,3年之内时机就会成熟,500元面额的货币就会出现。(环球时报驻比利时特约记者 田雪琪 环球时报记者 段聪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