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试介绍预防灾难性数据破坏的常用技术的优缺点
摘要 第一种:传统数据备份。虽成本低,可应对物理故障和逻辑故障,但是RTO和RPO以天为单位。很多恢复操作需要大量的人工干预,需要恢复人员对应用系统比较熟悉。
‘贰’ 软件定义存储会不会不可靠
没有什么是完全可靠的,软件定义存储也不例外,相对于软件定义存储的替代品:传统存储来说,软件定义存储的可靠性更强。
超融合核心的分布式存储也是软件定义存储(SDS)的一种形态,而超融合架构也是一种软件定义存储(SDS)和虚拟化部署的模式。下面将结合超融合架构为您详细讲解软件定义存储(SDS)可靠性的手段有哪些:
多副本:同一份数据会保存多份(通常设置为 2 副本或 3 副本),即使副本所在的节点宕机也不会造成数据丢失;
HA(高可用):节点宕机时,该节点上的虚拟机自动迁移至集群内其它节点,降低业务中断时间;
机架感知:根据机房物理拓扑结构,将副本分配在不同的机架、机箱、主机上,有效减少甚至避免物理硬件(电源、交换机等)故障导致的数据丢失。理论上,3 副本结合机架感知配置,系统可最多容忍 2 个机架上的主机全部失效;
快照:为虚拟机打快照,在其发生故障时将数据恢复至快照状态;
双活:同城双数据中心,灾难时无损快速恢复业务(RPO=0);
备份:异地主备数据中心,灾难时尽可能挽回数据损失。
‘叁’ 数据存储与恢复里面的RTO和RPO分别是什么意思要详解!
RTO (Recovery Time Objective,复原时间目标)是企业可容许服务中断的时间长度。比如说灾难发生后半天内便需要恢复,RTO值就是十二小时;RPO (Recovery Point Objective,复原点目标)是指当服务恢复后,恢复得来的数据所对应时的间点。如果现时企业每天凌晨零时进行备份一次,当服务恢复后,系统内储存的只会是最近灾难发生前那个凌晨零时的资料。 根据以上两个简单的原则,企业不但可以对现有的数据系统作出,也可以按照既定的RTO及RPO要求,选购最适合的灾备方案。RTO及RPO与方案售价有着密切的关系,然而完美的方案当然是RTO及RPO皆为零,表示当灾难发生后,系统立即恢复,而且完全没有数据丢失,可是其造价是非常昂贵的,而且也不一定有这个必要。因此,最佳方案必需在RTO,RPO,维护及价钱多方面,都能达致平衡。尤其是中小企业,在资源紧拙的情况,应先好好了解对RTO及RPO的要求,然后再看看价钱,那就比较容易找到,适合企业的方案了
‘肆’ 混合云容灾是什么
混合云容灾服务——UCache灾备云解决方案
混合云容灾服务(Hybrid Disaster Recovery, 简称 HDR)是一个为您的数据中心提供企业级应用的本地备份与云上容灾一体化的服务。
应用级容灾 - 业务持续性 (Business Continuity) 保障:在数据中心故障或长时间系统维护作业时,在云上快速恢复应用运行,缩短业务停机时间,极大减少损失。
数据级容灾:在数据中心备份您的数据库、虚拟机、物理机整机,备份数据存储在本地并自动上云。可在自建数据中心发生重大灾害时保障数据安全,同时提供高效的本地和云上的双重恢复。
此外,利用混合云容灾服务的服务器整机复制能力,您可以方便地将本地服务器迁移到云 ECS,无需重构,您就可以完成应用轻松上云。
混合云容灾服务目前支持三种业务类型:
连续复制型容灾(CDR):解决企业关键应用的高标准容灾方案,提供秒-分级的 RPO 和 RTO 容灾。
快照型容灾(SDR) :解决企业核心应用的数据级容灾数据,可以对数据库、虚机、文件等实现多版本本地备份和自动备份上云。此外,还可以实现应用服务器的小时级别 RPO、RTO 的整机容灾。
关于CDR 与 SDR 的区别以及如何选择,您还可以参考选型参考文档。
混合云大数据容灾(公测中):解决 Hadoop 集群数据的实时容灾复制,跨集群大数据湖建设,Hadoop 备份的问题,实现大数据集群间的近 0 RPO 实时双向复制。
UCACHE灾备云作为一种新兴的服务形态,可提供面向云端、虚拟和物理环境下的数据、平台应用备份/恢复的云服务平台,结合现在的数据中心与网络运营经验可以帮助用户实瑞1-6级灾难恢复管理,根据用户的业务情况与要恢复的级别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通过All-in-One-Web统一管理模式,为后续的灾备运维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的工具支撑;
1. 通过分钟级数据挂载恢复能力,大幅提升了核心业务的SLA水平,实现分钟级RTO;
2. 通过永久增量备份能力,实现海量数据的快速保护,同时降低存储成本;
3. 通过UCACHE灾备云完整的服务体系,实现全生命周期的灾备保障,确保灾备中心的可用性与有效性;
4. 设置快速备份数据区,实现关键业务系统数据的快速备份和恢复,尤其是数据丢失时,可实现海量数据分钟级恢复,满足高SAL保障,解决原有备份系统存在的备份性能差、备份周期长、备份数据恢复验证困难等难题。
5. UCACHE灾备云可提供灾备中心级的解决方案,通过副本数据管理技术,方案架构达可到灾难恢复能力5级建设水平等。
‘伍’ 将客户机/服务器计算迁移到虚拟机以及虚拟服务器会有什么风险
无论是在任何操作中,最好的建议是有所准备。你对某一特定进程了解得越多,处理起它来也就更为得心应手。在这里我提出关于虚拟化迁移的四个规则:
规则1:容量规划没有捷径可寻
要了解主要的服务器性能特点,如CPU和内存以及了解存储需求,不仅是已经分配和使用的存储需求,还有应用和服务器对于I/O的要求。是否应用或服务器会要求一个多核CPU或是内存密集型操作?如果迁移到虚拟机之后,性能大幅度下降,那么,从公关角度而言,终端客户和应用带来的收入都很难得以恢复。
规则2:考虑数据点恢复目标(RPO)如何被影响或改变
了解那些关于备份和恢复的要求,或者备份软件需要做出的改变。你可以通过改变备份策略来显着地降低其复杂性和成本,这种策略的改变可以通过ESX主机或存储阵列的备份来实现,而不是对一个单独的虚拟机进行备份。如果你需要恢复整个虚拟机,就从EXS主机或存储阵列进行备份。如果你需要从虚拟机恢复单个的文件,就像在备份你当前的主机一样,保持对虚拟机的代理,但也要考虑到对物理服务器的影响。你当然不会想让一台物理主机上的十台虚拟机同时进行备份。
规则3:适当地定义每台服务器、应用和主机的灾难恢复(DR)需要
一定要了解安装在服务器的应用对灾难恢复的需要,这些需要如何指定存储位置,如何进行访问以及在恢复情况下你需要做什么。通常,迁移虚拟机或改变存储/备份计划会影响虚拟机的执行策略。你的虚拟机是否需要被复制,或是一个测试/开发/质量评测的应用,还是第三方应用?
规则4:不要分配过度
与服务器蔓延一样,你也要为虚拟机蔓延做准备。什么东西放在什么位置?有没有为灾难恢复或其它虚拟机迁移软件设置正确的策略和规则?
‘陆’ 数据存储服务器的RTO与ROD分别是什么
RTO可简单地描述为企业能容忍的恢复时间。在传统的数据保护中,备份数据是不能立即使用的,必须先恢复。对象级别的恢复功能可以有效恢复单个的目标,如一个文件或一封邮件,甚至是许多文件和邮件的集合。然而,恢复整个数据库和海量数据时仍需要时间。
RPO可简单地描述为企业能容忍的最大数据丢失量。为了更好地理解,可以想一下传统数据备份方式,一般备份都是一天做一次,通常是在晚上。如果第二天出现错误,那从备份完成后到错误出现时所写入的数据都无法挽回了,这期间没有备份,数据就丢失了,如果错误出现在一天结束时,那一天的数据都丢失了,这种情况下,RPO就是24小时。
‘柒’ Newsql为何使传统关系数据库黯然失色
传统数据库仍旧会有一席之地,至于NewSQL的优势又是什么,简单和大家说说:
首先关于“中间件+关系数据库分库分表”算不算NewSQL分布式数据库问题,国外有篇论文pavlo-newsql-sigmodrec,如果根据该文中的分类,Spanner、TiDB、OB算是第一种新架构型,Sharding-Sphere、Mycat、DRDS等中间件方案算是第二种(文中还有第三种云数据库,本文暂不详细介绍)。
基于中间件(包括SDK和Proxy两种形式)+传统关系数据库(分库分表)模式是不是分布式架构?我觉得是的,因为存储确实也分布式了,也能实现横向扩展。但是不是“伪”分布式数据库?从架构先进性来看,这么说也有一定道理。
“伪”主要体现在中间件层与底层DB重复的SQL解析与执行计划生成、存储引擎基于B+Tree等,这在分布式数据库架构中实际上冗余低效的。为了避免引起真伪分布式数据库的口水战,本文中NewSQL数据库特指这种新架构NewSQL数据库。
NewSQL数据库相比中间件+分库分表的先进在哪儿?画一个简单的架构对比图:
- 传统数据库面向磁盘设计,基于内存的存储管理及并发控制,不如NewSQL数据库那般高效利用;
- 中间件模式SQL解析、执行计划优化等在中间件与数据库中重复工作,效率相比较低;
- NewSQL数据库的分布式事务相比于XA进行了优化,性能更高;
- 新架构NewSQL数据库存储设计即为基于paxos(或Raft)协议的多副本,相比于传统数据库主从模式(半同步转异步后也存在丢数问题),在实现了真正的高可用、高可靠(RTO<30s,RPO=0);
- NewSQL数据库天生支持数据分片,数据的迁移、扩容都是自动化的,大大减轻了DBA的工作,同时对应用透明,无需在SQL指定分库分表键。
‘捌’ 公安计算机网络三级结构的主要优点
2010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远程镜像技术优缺点剖析 计算机等级考试 更新:2008-9-18 编辑:天使ηò哭镜像是在两个或多个磁盘或磁盘子系统上生成同一个数据的镜像视图的信息存储过程,一个叫主镜像系统,另一个叫从镜像系统。按主从镜像存储系统所处的位置可分为本地镜像和远程镜像。本地镜像的主从镜像存储系统是处于同一个RAID阵列内,而远程镜像的主从镜像存储系统通常是分布在跨城域网或广域网的不同节点上。
远程镜像又叫远程复制,是容灾备份的核心技术,同时也是保持远程数据同步和实现灾难恢复的基础。它利用物理位置上分离的存储设备所具备的远程数据连接功能,在远程维护一套数据镜像,一旦灾难发生时,分布在异地存储器上的数据备份并不会受到波及。远程镜像按请求镜像的主机是否需要远程镜像站点的确认信息,又可分为同步远程镜像和异步远程镜像
当企业的核心流程由于灾难的发生而无法正常进行时,将会给企业造成一定的损失。这种损失可能是可以量化的,例如单据的丢失、计算的错误而导致的直接损失;也可以是无形的损失,例如客户满意度及竞争优势的丢失。通过对可量化和不可量化损失的综合考虑,得出各种核心业务流程由于灾难受损的可容忍程度及损失的决策依据。体现在IT系统上,主要通过以下3个指标来衡量:①数据恢复点目标(RPO):体现为该流程在灾难发生后恢复运转时数据丢失的可容忍程度;②恢复时间目标(RTO):体现为该流程在灾难发生后,需要恢复的紧迫性(即:需要多久才能够得到恢复);③网络恢复目标(NRO):即营业网点什么时候才能通过备份网络与数据中心重新恢复通信的指标。
如果单单就RPO和RTO而言,同步远程镜像的得分无疑是最高的。同步远程镜像(同步复制技术)是指通过远程镜像软件,将本地数据以完全同步的方式复制到异地,每一个本地的I/O事务均需等待远程复制的完成确认信息,方予以释放。同步镜像使远程拷贝总能与本地机要求复制的内容相匹配。当主站点出现故障时,用户的应用程序切换到备份的替代站点后,被镜像的远程副本可以保证业务继续执行而没有数据的丢失。换言之,同步远程镜像的RPO值为零(即:不丢失任何数据),RTO也是以秒或分为计算单位。不过,由于往返传播会造成延时较长,而且本地系统的性能是与远程备份设备直接挂钩的,所以,同步远程镜像仅限于在相对较近的距离上应用,主从镜像系统之间的间隔一般不能超过160公里(约合100英里)。
异步远程镜像(异步复制技术)则由本地存储系统提供给请求镜像主机的I/O操作完成确认信息,保证在更新远程存储视图前完成向本地存储系统输出/输入数据的基本操作,也就是说它的RPO值可能是以秒计算的,也可能是以分或小时为计算单位。它采用了“存储转化(store-and-forward)”技术,所有的I/O操作是在后台同步进行的,这使得本地系统性能受到的影响很小,大大缩短了数据处理时的等待时间。异步远程镜像具有“对网络带宽要求小,传输距离长(可达到1000公里以上)”的优点。不过,由于许多远程的从镜像系统“写”操作是没有得到确认的,当由于某种原因导致数据传输失败时,极有可能会破坏主从系统的数据一致性。
同步远程镜像与异步远程镜像最大的优点就在于,将因灾难引发的数据损耗风险降低到最低(异步)甚至为零(同步);其次,一旦发生灾难,恢复进程所耗费的时间比较短。这是因为建立远程数据镜像,是不需要经由代理服务器的,它可以支持异构服务器和应用程序。
远程镜像软件和相关配套设备的售价普遍偏高,而且,至少得占用两倍以上的主磁盘空间。不过,如果贵公司的业务流程本身对数据的丢失程度(RPO)或恢复时间(RTO)相对要求较高的话,建立远程镜像将是最佳的解决之道。
除了价格昂贵之外,远程镜像技术还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它无法阻止系统失败(rolling disaster)、数据丢失、损坏和误删除等灾难的发生。如果主站的数据丢失、损坏或被误删除,备份站点上的数据也将出现连锁反应。目前市面上只有极少数的异步远程镜像产品可做到给每一个事务盖上时间戳(timestamp),一旦发生数据损坏或误删除操作,用户可以指定数据恢复到某个时间点的状态,当然,要实现该功能,并不是仅仅安装远程镜像软件就够了,用户还需要采取其它一些必要的保护手段,比如说延迟复制技术(本地数据复制均在后台日志区进行),在确保本地数据完好无损后再进行远程数据更新。另外,远程镜像技术还存在无法支持异构磁盘阵列和内置存储组件、支持软件种类匮乏、无法提供文件信息等诸多缺点。
如果用户对RPO和RTP两项指标要求较高,同时又无力承担远程镜像解决方案那么昂贵的费用,是否存在其它可行的替代方案可供选择呢?当然有,比如说基于持续性数据保护(简称CDP)、基于时间的连续快照复制、自动备份、自动复制更新数据、分布式备份等技术的产品。它们可支持异构存储系统和rollback(回卷当前事务并取消当前事务中的所有更新)功能,只不过它们的整体拥有成本(简称TCO)较远程镜像产品低一些,而且增加了“安装和管理代理服务器”这一环节。
‘玖’ 云计算的出现,给容灾备份带来了哪些好处
一般信息系统数据备份主要完成以下几个目的:
1、 完成数据中心各服务器的数据安全集中存储。
2、 完成各服务器数据的集中管理。
3、 完成数据的本地、远程策略备份。
4、 数据备份时,要求备份安全性高(操作人员、数据传输、数据存放)不发生数据丢失、泄密。
5、 数据本地存储的安全性与高可用性。
会给用户带来的好处:
1、保证备份作业是完整的、可用的并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在灾难性事件发生后,你能快速的把数据库恢复到最新的备份的状态。
2、在执行操作的过程中,数据库不需要停止,这可以帮助那些需要7x24小时在线业务系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拾’ 云计算灾备:灾备通识
目录
一、灾备的定义
灾备指的是用现有的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提前建立起可靠的应急方式,来应对突发事件的发生。
灾备包括容灾系统和备份系统。
备份: 保障数据的安全性 ,备份指的是将全部或部分数据集合从生产主机硬盘或阵列中保存到其他的存储介质的过程。
容灾: 保障业务的连续性 ,容灾指的是在较远的异地建立两套或者多套相同的、包含完整基础设施(计算、网络、存储、电力制冷等)的IT系统,通过网络的方式实现数据的传输,当主数据中心发生故障,可以利用备数据中心快速恢复业务。
保护对象 :备份保护的是 数据 ,容灾保护的是 业务连续性 。
实现方式 :备份采用备份软件技术实现,而容灾通过复制或者镜像软件实现。
时间周期: 数据保护的周期不一致,复制或者镜像的时间周期更短。
补充:归档使用的是备份。
只有备份:
如果只有备份,业务无法快速恢复,数据恢复需要时间,这段时间对某些行业带来的损失是无法估量的。另外,备份一般是周期性执行的,一旦发生数据丢失,从恢复复时间到上次备份时间之间的数据就会丢失。
只有容灾:
如果只有容灾,业务可以快速恢复,数据也可以被保护,但是生产段有错误的操作,或者系统升级失败之类的,也会被同步到容灾端,从而造成业务的中断。
(数据是无价的,丢了的话问题很大哇!)
云服务器备份服务(CSBS): Cloud Server Backup Service,为云服务器提供整机备份功能,支持基于多云硬盘一致性快照技术的本地备份,以及对备份数据的远程复制,并支持利用备份数据恢复云服务器数据,最大限度保障用户数据的安全性和正确性,确保业务安全。
云硬盘备份服务(VBS): Volume Backup Service,基于云硬盘的备份服务。用户可为云硬盘创建备份,利用备份数据回滚云硬盘,以最大限度保证用户数据正确性和安全性。
同步复制: 实时同步进行复制。
异步复制: 异步复制数据,数据一致性有待商榷。
本地生产中心:
同城容灾方案(<100km):
异地容灾方案(>100km):
优点:
本地高可用: 本地高可用通常为近距离的同一个机房内,使用 实时镜像 和 同步复制 的方案,由于带宽和距离很近,通常要求RPO=0。
优点:
关键技术: HyperReplication
优点:
关键技术: HyperMetro
补充:
备份窗口 :它指用户正常使用业务系统不受影响的情况下,能够对业务系统中的业务数据进行数据备份的时间间隔,或者说是用于备份的时间段。
完全备份: 又叫全量备份,对某一时间点上的所有数据的一个完全拷贝。备份发起后变更的数据将在下一次进行备份,又称为全量备份。
累积增量式备份: 以上一次完全备份为基准 进行备份,若之前从未进行过备份,则备份所有数据。
差异增量式备份: 以上一次备份为基准 进行备份,若之前从未进行过备份,则备份所有文件。
恢复点目标(RPO): 当业务发生故障时,可以容忍 数据丢失的数量 ,单位为时间。
举例:8点进行备份,9点丢数据,RPO=1小时,丢了一个小时的数据。
恢复时间目标(RTO): 当业务发生故障时,可以容忍 业务中断的时间 ,单位为时间。
举例:比如灾难发生后半天内需要恢复数据,那么RTO就是12小时。
RTO/RPO 与灾难恢复能力等级关系(GB/T 20988-2007)
这个在备份组网那一块再详细补充...
这里参考:图解三种备份方式(LAN,LAN free,Server free)_star&storage的技术博客_51CTO博客
LAN-Base,这种方式很简单,直接在生产服务器上安装备份代理,部署一台备份服务器,这样即可完成备份,不过这种方式不适合数据量非常大的环境。因为如果备份数据量非常大,会占用以太网的带宽,虽然说备份操作一般在晚上进行。但是这种方式还是不适合大数据量的情况。因此有了LAN-Free备份。
LAN-Free,顾名思义,即释放了LAN的压力。如上图所示,数据流直接从File server经过FC switch备份到Tape,而不经过Lan,这样就不会占用主网络的带宽。但是数据仍然会通过文件服务器的本地磁盘--内存—FC switch这步,因此仍然会消耗File server的资源。因此有了下面的Server Free备份来尽可能的减少生产服务器的压力。
Server-Free,即备份时数据不流经服务器的总线和内存,如上图,文件服务器使用SAN的File Server Storage空间,现在需要备份文件服务器,则只需将File Server Storage的数据直接备份到Tape。此时文件服务器只需要发出SCSI扩展复制命令,剩下的事情就是File Server Storage和Tape之间的事情了,这样就减轻了文件服务器的很多压力,使它可以专注于对外提供文件服务,而不需要再消耗大量CPU、内存、IO在备份的事情上了。
或者还有一种方式即NDMP,Network Data Management Protocol,网络数据管理协议。它是一种支持智能数据存储设备、磁带库设备及备份应用程序之间互相通信以完成备份过程的通信协议。服务器只要向支持NDMP协议的存储设备发送NDMP指令,即可让存储设备将其自己的数据直接发送到其他设备上,而不需要流经服务器主机。
主机层数据复制: 在生产中心和灾备中心的服务器上安装专用的数据复制软件,如卷复制软件,以实现远程复制功能。两中心间必须有网络连接作为数据通道。可以在服务器层增加应用远程切换功能软件,从而构成完整的应用级容灾方案。这种数据复制方式相对投入较少,主要是软件的采购成本;兼容性较好,可以兼容不同品牌的服务器和存储设备,较适合硬件组成复杂的用户。但这种方式要在服务器上通过软件来实现同步操作,占用主机资源和网络资源非常大。
网络层数据复制: 在生产中心和灾备中心的服务器上安装专用的数据复制软件,如卷复制软件,以实现远程复制功能。两中心间必须有网络连接作为数据通道。可以在服务器层增加应用远程切换功能软件,从而构成完整的应用级容灾方案。这种数据复制方式相对投入较少,主要是软件的采购成本;兼容性较好,可以兼容不同品牌的服务器和存储设备,较适合硬件组成复杂的用户。但这种方式要在服务器上通过软件来实现同步操作,占用主机资源和网络资源非常大。
存储层数据复制: 要实现数据的复制需要在生产中心和灾备中心都部署一套这样的存储系统,数据复制功能由存储系统实现。如果距离比较近(几十公里之内),之间的链路可由两中心的存储交换机通过光纤直接连接;如果距离在200公里内,可通过增加DWDM等设备直接进行光纤连接;超过200公里,则可增加存储路由器进行协议转换途径WAN或Internet实现连接。因此,从理论上可实现无限制连接。在存储层实现数据复制功能是很成熟的技术,而且对应用服务器的性能基本没有影响。目前,这种容灾方案稳定性高、对服务器性能基本无影响,是容灾方案的主流选择。
本文作者:SkyBiuBiu
本文链接:https://www.cnblogs.com/Skybiubiu/p/14992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