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2021年中国粮食的产量再创新高,这有什么意义
2021年中国粮食的产量再创新高,这有什么意义?
粮食安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 ,始终关系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对于促进我国社会的稳定以及国家的安全有着重要的战略性作用 。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可以更好的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对于推进社会主义社会有重要的建设性作用 。下面我们来解决一个这样的问题,2021年中国粮食的产量再创新高,这有什么意义呢 ?
我国的政府十分重视粮食安全,随着工业化以及城镇化的推进,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着出现的许多问题,虽然前面困难重重,但是我们一定要相信,我国的政府可以解决这些问题,百姓的手中有粮,心中才不慌,为了让人民群众过好更好的生活,不必为粮食发愁,我国相关政府机构将粮食安全放在首要的位置。以上是属于我个人的一些建议,以及来源于网上收集到的资料整合来希望获得答案,可以帮助到大家。
B. 【高分悬赏】国家临时存储收购的粮食最后都要做什么用
国家从农民手中收购目的是为了保护农民种粮收益,一般是在粮食丰收、农民出现卖粮难的年景进行。价格上会采用保护价、最低收购价、或者确定一个储备收购价。价格的不同名称一般是区别收购粮食的性质,比如托市收购粮、临时储备粮等。总之,国家行为收购的粮食统称为政策性粮食。从既往执行看,国家收购政策性粮食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农民来年的种粮积极性,否则谷贱伤农;次要目的是充实了国家粮食库存,国家可以“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由于粮食的储存活性,储存期间会不断陈旧,各种不同品种的粮食适宜的储存期限各不相同,因此,收购来的粮食在储存了一定时间后是一定要销售的。无论是收购价格还是销售价格(现在国家政策粮都是采取批发市场竞价销售,所以也就是拍卖价),都会参照当时市场价格来确定。当然,拍卖价格的确定还会参考收购成本。
以上解答,不知满意否。
C. 目前可采用的储粮防霉技术有哪些
现在粮食市场供应非常丰富,消费者随时可以在市场上购买到自己需要的成品粮。不过有消费者担心,市场上流通的粮食会不会是陈粮?粮食质量安全能否得到充分保证?
日前《经济日报》记者在深入调查中了解到,目前市场上流通的粮食有新粮也有陈粮。为了确保消费者食用安全,全国各地各级储备粮库以及粮食加工企业的粮库,广泛采用先进的储粮技术,有效解决了粮食储存中的防霉防虫保鲜问题,确保储备粮常储常新。
粮食储存三条途径
为了确保轮换粮食的品质,中央储备粮食轮换前必须经过检测,品质符合标准的才可以进行轮换
每年新粮上市后,我国主要通过政策性储粮、企业周转储粮和农户存粮三条途径储存。
目前我国农户每年阶段性存粮达到5000多亿斤,约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50%。农户存储的粮食主要用于自我消费,一些拥有粮食仓储设施的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一般会阶段性存粮,通过错时销售,尽可能实现收益最大化。
企业周转存粮主要是为了满足粮食加工的需要。每年新粮一上市,粮食加工企业就会按照市场价收购新粮存储起来,存粮期限最长为一年,在新粮上市之前会将存储的粮食不断加工投入市场。近几年,由于多种因素,粮食加工企业普遍经营困难,为了降低储存成本,一些粮食加工企业减少了收购粮食的数量,他们往往通过粮食批发市场竞价交易获得一部分粮源。
目前市场上流通的粮食还有一部分是来自政策性储粮,由国家储备粮和国家临时存储粮组成,存储期限一般超过一年。
国家储备粮分为中央储备粮和地方储备粮,中央储备粮粮权归中央,地方储备粮分为省、市、县三级储备粮,粮权归地方。为了保证储备粮的质量安全和储存安全,储备粮要定期轮换出库,轮换时间根据区域不同有所区别。按照《中央储备粮油轮换管理办法(试行)》,中央储备粮储存年限,以生产时间计算,根据地区不同储存时间有所不同。长江以南地区,稻谷储存年限2至3年,小麦3至4年,玉米1至2年,豆类1至2年;长江以北地区,稻谷储存年限2至3年,小麦3至5年,玉米2至3年,豆类1至2年。为了确保轮换粮食的品质,中央储备粮食轮换前必须经过检测,品质符合标准的才可以进行轮换。
陈粮不是陈化粮
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特别是超过正常储存年限后,即使未发热、生虫、生霉,粮食仍然存在陈化的自然现象
如何有效区分新粮、陈粮和陈化粮呢?陈粮是否就是陈化粮?
专家告诉记者,陈粮不是一种粮食行业的规范说法,是社会上对非当年新生产粮食的一种统称。陈化粮则是指储存品质明显下降,一般不宜直接作为口粮食用的稻谷、小麦和玉米,不包括成品粮。陈化与宜存、不宜存等属于粮食储存品质指标,真菌毒素、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属于食品安全指标。储存品质指标和食品安全指标是两个独立体系,前者用于判断粮食是否仍适宜储存,后者用于判断粮食是否有毒有害。不宜存或陈化并不等于不能食用,关键要看食品安全指标是否超标。
据了解,2007年之前,《谷物储存品质判定规则》将粮油储存品质分为宜存粮油、不宜存粮油和陈化粮油。2007年,国家有关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执行〈谷物储存品质判定规则〉国家标准的通知》,将稻谷、玉米、小麦的储存品质指标调整为宜存、轻度不宜存和重度不宜存,陈化粮的概念就此取消。
专 家表示,粮食陈化是一种自然现象。粮食是有生命的,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特别是超过正常储存年限后,即使未发热、生虫、生霉,仍然存在陈化的自然现象,主要表现为食用品质和使用品质下降,严重陈化时色泽、气味、口感明显变差。判定粮食是否陈化,主要是色泽、气味、口味、脂肪酸值等食用品质指标,粮食能否供人吃,应该以卫生指标判定,而不是以储存品质判定,非陈化粮中不符合卫生指标要求的也是不能食用的。
储存技术不断提升
随着粮食储存技术不断升级,我国粮食储存理念正在发生变化,正在向“绿色、生态、智能、高效”的生态储粮发展
随着粮食储存技术的进步,目前我国储粮品质已有明显改善。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遍布全国各地的中央储备粮库、地方各级储备粮库以及粮食加工企业的粮库,广泛采用机械通风、环流熏蒸、谷物冷却和粮情监测“四合一”储粮技术,有效解决了粮食储存中的防霉保鲜、虫害防治等问题。据测算,采用此技术后,中央储备粮的损耗率从4%降到1%以内,宜存率从70%提高到99%,储粮化学药剂使用量减少80%。
对存储粮食实行无缝监管是确保粮食储存品质的重要手段。安徽现代粮食物流中心库副主任葛亮告诉记者,他们在粮食入库前、入库、出库和存储期间,都要对粮食质量和储存品质进行严格检验。为了确保入库的粮食是新粮,收购粮食期间,要对入库粮食实行严格的封闭式检验,严防“人情粮”,仓库保管员对于入库粮食质量存疑,可以随时拒绝存疑粮食入库。为了确保存粮质量安全,他们采取择时轮换的办法,加快粮食轮换节奏,确保储备粮常储常新。
随着粮食储存技术不断升级,我国粮食储藏的理念正在发生变化,正在向生态储粮转型发展。
据了解,中央储备粮库和地方储备粮库以及一些企业粮库,现在广泛推广使用非化学药物防治技术,减少储粮化学药剂的使用量。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在东北、西北、华北地区的直属库推广隔热保冷、膜下环流通风、缓释通风等技术,取得了良好效果。
D. 在中国的农村,该如何保障粮食的增产
“水利工程是农牧业的命脉”那么“粮食便是我们的命脉”。搞好粮食也就相当于把握了人们的命脉。
1.土:以往讲土的品质要因地施宜,有效栽种。土地平整,加重土壤层,锁水,固土。
如今的农户,放弃了土地资源都去挖金了,可是,挖金也得用餐呀。国家无论进口和自产自销,都解决了全国人民的吃饱穿暖难题,便是恰当的。种自身的地,端自身的碗最牢固。
可是,八方来财与种地都不耽误,再八方来财的与此同时,把地也理应种好。别忘记农户以种地为关键岗位,种不太好地也是渎职。
E. “藏粮于技”的实施,对我国的粮食产业有何影响
作为世界第一粮食生产大国、第一粮食消费大国,我国建设世界第一粮食产业强国仍然任重道远,在提升粮食国际竞争力、培育国际大粮商、打造全球化粮食品牌等方面仍显落后。近年来,我国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入推进,粮食收储制度市场化改革成效显着,粮食产业经济发展拓展新格局,粮食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推动粮食生产大国迈向粮食产业强国。
据介绍,粮食多一点少一点是技术问题,粮食安全是战略问题,不能因为技术问题影响战略问题。要始终绷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这根弦,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要加快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关键是要保护粮食产能,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在政策上给予倾斜,实施“藏粮于地”和“藏粮于技”,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要进一步加强粮食国际合作交流,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更好地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服务外交大局。
F. 2021年粮食产量再创新高,我国粮食储备有多少
2021年粮食产量再创新高,我国粮食储备有多少,这是国家秘密!但是06年到09年ABCD国际粮商对我们国家进行的粮食大战,可以看出一点端倪!我们国家的粮食起码不吃不喝够全国人民吃一年!这真的要感谢袁老的杂交水稻!
所有这一切归功于中国粮食的自给自足,并能略有盈余,可以建立庞大的国家储备。没有强大的储备,就靠进口,国际粮食稍微有点风吹草动,粮食价格就能涨到天上去。感谢强大的国家,感谢袁老!
G. 临时储存粮储存时间
临时储存粮储存时间最多就是三年,超过三年就属于陈化粮了只能用于饲料加工,生产鸡鸭鱼猪的饲料,也可以用来生产酒精,生产的酒精再加工生产成饮用酒,还可以加工生产工业酒精,进一步加工生产成乙醇汽油等等,不能食用了不能直接的吃了。
根据相关规定,不宜直接作为口粮食用的粮食定义为“陈化粮”。检测大米是否“陈化”的主要检测指标为:脂肪酸值、粘度、品尝评分值和色泽气味。其中脂肪酸值、粘度、品尝评分值三项中有一项指标达到“陈化”规定的,即认定为“陈化粮”。
相关信息
1、充分发挥临时存储粮对市场的调节作用。国家根据市场需求情况,安排临时存储粮在粮食批发市场上常年常时公开竞价销售,保证市场供应,保持粮油市场平稳运行和社会稳定。
2、保持市场粮价在合理水平上基本稳定。临时存储粮的销售,按照顺价销售的原则,根据国家宏观调控需要及市场供求情况确定销售底价,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
3、方便企业购买。临时存储粮的销售,将提前向社会公布每批销售数量、粮食品质和交割地点。同时国家进一步拓宽临时存储粮销售渠道,方便用户购买。
4、加强市场监督。对参加交易的企业要进行资格审查。各地要加强交易行为的监督,防止不法企业囤积倒卖,维护正常的流通秩序。
H. 2020年为什么都叫存粮食呢
2020年都叫存粮食是谣言,国家有那么多的粮食储备库,也是年年都要存储新粮的,按照粮食储备的规定,粮库储存的粮食也要新进旧出的,虽然国家有很多的储备粮库,虽然储备粮库里也是储满了粮食。但是一旦有大灾之年,一旦国际上发生的重大的自然灾害,或者发生战争的话,储存的这些粮食也满足不了需要的。
不管是在什么情况下,存储粮食的习惯不会改变的,每年都要存储基本一年吃的粮食的,即使在夏天,只要把存储的粮食放在通风阴处,或者密封存储起来,那么,在一年的时间之内,粮食都不会发霉变质的。粮补是国家对种田农户进行的补贴,是为进一步促进粮食生产、保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和增加农民收入,国家财政按一定的补贴标准和粮食实际种植面积,对农户直接给予的补贴。
I. 粮食气调储藏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前景
长期以来,稻谷的干燥主要通过人工翻倒晾晒来实现,从新中国成立至1965年,在一些粮食主产区,人工晾晒这种干燥方式已经逐步被塔式烘干机所取代。往后20年,关于稻谷干燥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受到社会的广泛重视,出现了一些供风装置和循环式烘干机、网柱式烘干机以及流床式烘干机等新型烘干机型,极大改善了劳动条件并降低了劳动强度,也减少了人工晾晒对稻谷造成的污染,避免了因占用车道晾晒稻谷而引发的交通事故。到90年代末,新型混流式粮食烘干机等国外的一些新型设备在我国得到推广,1998年开始,稻谷进行就仓干燥,时至今日,该体系不断得到完善。21世纪,还出现了红外干燥技术,因其节能、环保、高效的特点而受到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
在稻谷干燥技术取得突飞猛进的同时,粮仓机械化水平也在不断提升。1949年—1960年,在平房仓中稻谷一般通过移动式皮带机进行出入仓。1970年以后,扒谷机、堆垛机、打包机等一些实用高效的设备相继问世。改革开放前后配备有专业的进仓、出仓、倒仓、清理、称重等现代化技术设备完善的立筒仓也在我国进行建造和应用。1980年起,在散粮出仓方面已开始应用移动式吸粮机。20 世纪80年代末,浅圆仓成为了一种新型储粮设备,其与立筒仓机械化程度相当。另外,随着粮仓逐步向高大方向发展,粮层愈来愈高,稻谷的深层扦样面临问题,20 世纪70年代末,负压式粮食扦样器的出现可以很好地完成较深的粮食扦样,有效解决了粮食深层扦样的难题。1980年至今,国家粮食储备库引进了“四合一”技术装备,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粮食保管员的工作强度。到2000年前后,机械化作业已在我国大部分粮库得到普遍应用与推广。
J. 国家统计局表示,2020年粮食生产再获丰收,今年粮食增产了多少
国家统计局在12月10日发布的通告显示,2020年,我国粮食总产量为13390亿斤,和去年相比,增加了113亿斤,同比增长了0.9%,而我国粮食产量已经连续六年都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今年又是一个大丰收。
一直以来,我国对于农业生产都非常关注,现在我国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对农业结构进行优化,改变农业种植技术,完善现在的经济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根据农民的现在情况,建立新型的农业补贴政策,若是如此,未来我国粮食产量还会一直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