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国内私有云厂商哪家好,什么是新一代私有云
目前主流企业级私有云落地方案主要有以下三种,下面逐一介绍,并讲解其各自特点:
将AWS、Azure、阿里云等商业公有云方案全套落地到私有环境;
使用类似 OpenStack、Ceph 等开源软件构建私有云;
使用类似 VMware、SmartX、Nutanix 等虚拟化或超融合产品配合 CMP 组件等成熟的商业组件构建私有云。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由于 HCI 架构为私有云带来的诸多优势,方式 1、2 也都衍生了基于超融合架构的落地方案,超融合正成为构建新一代私有云“基石”的主流方案。以下逐一介绍。
公有云移植构建私有云
将公有云移植到企业数据中心,方案最大的优势是它来自于公有云成功经验,并经过长时间,大规模营运的考验,拥有比较全面的功能,以 AWS 为例展示其落地方案及架构。
在资源池的构建上方式上,以往 VMware vSpere 、FC 网络、FC SAN 存储传统三层式架构占据统治地位,但超融合方案正在越来越多地替换原有的架构。VMware、SmartX、等主流超融合厂商配合成熟的商用 CMP 产品都提供了诸多基于超融合架构的私有云案例。相比于以上两种方案,该落地方案具有独特的特点:
1.相比于公有云厂商以及全栈的私有云方案,该方案具备更好的开放性,更灵活轻量;
2. 相比于基于的开源产品,该方案稳定简单,具备真正“生产就绪“能力。
⑵ 什么是VMware替代解决方案
在国内虚拟化市场,VMware 几乎等同于虚拟化,占据着绝对的垄断地位。但随着中美贸易摩擦与全面脱钩的风险越来越大,特别是今年出现的 VMware 对俄停服事件,更是加剧了国内对包括 VMware 等 IT 基础设施安全的担忧,采用国产方案替换 VMware 受到了越来愈多的关注,并且已出现各行业领域用户从 VMware 迁移转型的实际案例。
如何实现现有 VMware 环境进行替换
无论采用哪种技术路线、哪种方案和产品对现有 VMware 环境进行替换,都不能 100% 保证在功能特性和使用体验方面的完全一致。因此,最终的替换决策必然是在认真评估后做出的主动调整:放弃部分非核心、不必要的功能,或通过应用层、架构层的改造以达到同样的效果。
1、聚焦替换 vSphere 并兼顾存储
虚拟化基础设施的核心是 Hypervisor 和存储。
首先,从 Hypervisor 技术和产品角度考虑:有可能用于填补 vSphere 空白的国内虚拟化产品都是基于 KVM 进行的开发。
再考虑虚拟化环境中使用的存储:在国内用户的 vSphere 部署中,大部分采用了集中式 SAN 存储与之配合。那么,替换 vSphere 的方案,也必须包含对集中式 SAN 存储部分的考虑。
2、置换为超融合 HCI
在虚拟化和存储的改造过程中,有些用户也有可能将“虚拟机与外置存储分离部署”的方式替换为更加简单、弹性敏捷的超融合(HCI)方式。
3、转向整体私有云方案
国内的整体私有云解决方案大部分以 OpenStack 为基本技术栈进行开发。OpenStack 基于大量开源项目组成,并经过各个厂商的商业开发,形成了多种商用云方案。OpenStack 全面的云方案可以同时管理 IaaS 层的资源池(服务器、存储和网络),将不再需要分别从计算、存储或网络的角度考虑对 VMware 的替换路线图,而是从整体“私有云”维度进行重建。
4、依托公有云技术栈的专属云
专属云(Dedicated Cloud)是以公有云为基础,面向特定行业、特殊需求的云客户,提供全栈资源池的专属解决方案。专属云客户可以选择在公有云上独占机架、服务器和网络,通过基础设施隔离获得资源的专属使用权和安全性,但专属云的建设和运维仍交由公有云提供商承担。专属云打消了国内用户对公有云资源共享模式带来的安全合规、数据私密性等一系列顾虑,也在规模化部署、快速交付和集中运维方面享有了公有云深厚技术底蕴带来的福利。国内的主要公有云服务商都可以提供专属云服务,通常面向规模较大的国企、央企、集团公司、金融等行业。
由于专属云所依赖的公有云技术在管理平面的开销较大,起步即要求几十个节点(管理节点的要求)。这导致专属云的首次投入占比大,而且普通用户往往不具备运维这种规模的云平台的能力。除了大型客户以外,其他客户很难承受其巨大的投入和运维压力。
完整版可参考知乎专栏文章:生产级 VMware 虚拟化方案替换路线与评估
⑶ 目前能够替换Oacle的数据库有哪些它们的实力如何替换的难点在哪里
核心领域技术自主可控是出于国家信息安全的要求,目前很多行业都在开展自主可控项目的迁移。
传统数据库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一、弹性扩缩容困难; 二、集中式存储遇性能瓶颈:高峰压力时操作卡顿,影响前端业务; 三、维护费用剧增;四、数据库升级困难。
亚信AntDB分布式关系型数据库就是针对上述问题的企业级解决方案߅分布式数据库国产化是一个系统性工程,语法的兼容,是这项系统性工程中挑战。最终在产品质量、系统性能等方面达到同等乃至超越,才是目的。
⑷ oa协同办公系统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OA协同办公的应用价值
OA协同办公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具有应用价值的方式,很多企业在进行长期发展的时候都会选择去利用相关的模式,因为这种模式非常适合于企业的在线办公运用,并且可以进行有效的拓展,使整个公司在进行组织框架任务管理文件传输远程协作的时候,变得非常的便捷。
通过其开放的流程表结构、数据接口、流程同步接口、表单接口,可以很方便的与任何业务系统做流程审批上的数据读取和回写。
能将用户日常工作中的各个业务系统紧密地的整合在一起,实现相互之间的权限、信息、流程的交互,实现组织内部运作协同,提高流程效率。
北京海宇勇创科技是一家专门研究在信息化时代企业应该如何保持内部高效的协同办公与即时通讯的科技公司;总部位于北京,专为政企部门设计,广泛应用于政府、军队、大中型企事业单位,拥有国内外数量众多的知名用户群体。
国产化企业即时通讯软件领导品牌,专为企业和政府部门设计,通过对政企机构内部现有信息和应用系统的一体化集成整合,快速实现政企内部即时通讯、局域网文件共享管理、分权限组织架构管理、一站式协同办公等功能,能够有效的缩短内部沟通距离,快速提高政企内部工作效率。
⑸ 它用分布式数据库替代Oracle、SAS,让银行告别西方软件“霸凌”
WPS成功上市代表了信息化企业软件国产化的趋势。在雷涛看来,WPS不是简单复制后替代Windows office,而是找到了下一代产品需求。
以往无论是运营商还是银行核心系统,大架构都垄断在西方的 IOE(IBM、Oracle、EMC)这三座大山里。直到2008年阿里提出去“IOE”运动,开始助推信息化软件国产化浪潮。
天云数据就是其中最早一批入场者。2010年为了建立中国完整的云计算产业链,中国宽带之父田溯宁投资建设云基地,天云数据便由此孵化,初备雏形。
2015年,雷涛带领创始团队们正式成立天云数据,率先切入金融领域。天云提供了国内领先的国产HTAP数据库Hubble,完成了“去IOE”中最困难的部分,替代金融A类核心系统惯用的西方IOE架构,在银行的联机事务中解决A类核心系统减负问题。此外,为了降低AI使用门槛,天云数据还推出AI PaaS平台MaximAI,逐步将数据价值逐渐扩展到能源、医药、军事等其它行业。
目前天云数据有70多家行业内大企业客户,单笔合同200-500万,纯软件年营收过亿。
融资方面,天云数据2018年曾获得曦域资本、华映资本B轮1亿人民币投资。
作为行业老兵,雷涛在北美跨国公司有20多年的技术管理经验, 2005年便入席SNIA存储工业协会中国区技术委员会联合主席,CCF中国计算机学会大数据专委会委员。
2011年在云基地时期,雷涛和创始团队通过BDP大数据平台负责了众多运营商业务,如联通的数据魔方、移动总部、南方基地等,2015年天云数据正式独立后,雷涛为了避免同业竞争,选择先聚焦在金融领域。
“天云数据的目标是替代 Oracle 和 SAS ”。云基地时期的积累让天云数据一开始就有高起点,首单就接下了光大银行的核心系统——OLTP线交易系统。比如银行能在全国所有营业厅实时实现OOTD交易,实时查询存钱取钱数额,整个环节涉及的技术都是天云数据早期对Oracle的一些替代。
但之后在多次的项目操作过程中雷涛发现,在几百万条交易规格的强一致性下,数据的移动性、计算框架的变化、联机事务同时要做大规模并行计算,这对计算场景的通用性、即时性和全量数据要求极高,传统 Oracle架构根本无法适应。
“在Oracle架构之上,还需要升级满足新需求”。
于是天云数据自主研发HTAP国产分布式数据库Hubble。与传统 IT 架构处理失误需要联机分析和分开处理不同,HTAP 数据库能够在一份数据上同时支撑业务系统运行并做 OLAP 场景,避免在线与离线数据库之间大量的数据交互,为系统减负。
HTAP国产分布式数据库Hubble替代了Oracle一体机,核心表2000余张80T左右、400亿条交易数据、提供56只服务应用交易、满足500个用户并发、500ms交易服务响应、每天在线交易量超200万、占整个银行核心交易量的10%,让银行面向柜面系统可提供7*8小时A类实时核心交易,面向手机网银系统可提供7*24小时A类实时核心交易。
从集中式Oracle切换到分布式HTAP,也解决了数据库扩展性的问题。比如天云数据让光大银行解决了 历史 数据查询问题,以往 历史 查询只能查到2年前,但在分布式技术上线后,可以查询15年前所有交易数据,同时让银行柜面系统以及手机APP可以无数人同时查询。
而在BI逐步转向AI的过程中,复杂的商业流程经算法重构。过去要把数据拿到SAS平台先分析,一层一层地把数据提出来搭建。但现在通过分布式技术,流程趋于扁平化,可以实现毫秒级的服务响应。
天云数据一开始就撬动的是行业头部资源。目前天云数据有光大银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中泰证券、中国石油、国家统计局等70余家行业内大企业客户,分布在金融、能源、医药、政府军事等领域,单笔合同级别超百万
针对每个垂直行业,天云数据都会成立一个子公司来专注赛道。目前天云数据有160人,技术人员超六成。
在雷涛看来,如果一年600个项目,全是5万、15万等碎片化的订单,公司总是重复满足初级客户的简单需求,技术很难沉淀和深入。“在当下成长阶段,打造产品需要在用户想要什么和你想做什么中找到平衡”。
对于雷涛而言,专注头部大B发展有两大发展潜力。一方面,大B拥有机器学习的普遍能力和实验室,更容易接受新产品。另一方面,天云数据交付产品和交付服务的同时也在转移大B客户的数据价值。
“AI本身是一个知识生产过程,它能把大型企业规则、流程的经验价值快速地抽样出来进行复制,赋能行业内其它客户甚至类似的其它行业。”
但在头部客户更定制化、个性化的情况下,天云数据是否失去了很强的复制能力?
雷涛解释到,虽然每个企业要求不尽相同,但都在不大的池子里找数据库。企业从海量数据中对数据进行迁徙、清洗、去重,可以去找合适的AI方法让它产生业务的价值,此过程具有通用性。
谈到核心壁垒,雷涛认为天云数据壁垒就是数据的复制价值。
壁垒的构建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前沿 科技 本身的壁垒,比的是效率和产品核心价值,谁能够扎得深和更好的交付,谁就能拔得头筹。而作为国内最早研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团队,天云数据有一定的技术先发优势。
第二个阶段是推理端的服务。数据资源的价值需要通过机器学习进行提炼,形成知识,进而封装成推理服务服务于行业。比如某保险公司20年长周期发生的重疾赔付定价上学习出来的特征和内容能够快速地移植到保险行业,而头部大企业客户给天云数据带来很优质的训练数据库。
未来AI将引爆万亿级大市场,但目前渗透率不到1%,这给各企业留有众多机会和想象空间。但无论哪种圈地方式,最终比的是速度、服务的稳定性以及产品化的能力。
⑹ 什么是分布式数据库
分布式计算机系统所支撑的分布式数据库是数据库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与常见的集中式数据库相比,虽然分布式数据库的数据分散存储在网络上的各点,但它可以为网上所有的用户所共享,任何地方的合法用户都可以十分方便地获取和处理所需的数据,就像数据在他们本地的计算机上一样。
⑺ 替代VMware的国产虚拟化软件有哪些
云宏自主研发的服务器虚拟化软件具备全面同位替换VMware能力。其技术是全面自主研发、安全可控的。其虚拟化产品的生态适配度高,不论你之前用的是哪家芯片或者哪家的云产品⌄都能实现统一纳管。也可根据自身需要,选择适用的虚拟化技术和设备,构建灵活高效、安全的云数据中心。
⑻ 有没有能替代VMware的国产服务商推荐
无论采用哪种技术路线、哪种方案和产品对现有 VMware 环境进行替换,都不能 100% 保证在功能特性和使用体验方面的完全一致。因此,最终的替换决策必然是在认真评估后做出的主动调整:放弃部分非核心、不必要的功能,或通过应用层、架构层的改造以达到同样的效果。
可用于 VMware 替换的技术路线
1、聚焦替换 vSphere 并兼顾存储
虚拟化基础设施的核心是 Hypervisor 和存储。
首先,从 Hypervisor 技术和产品角度考虑:有可能用于填补 vSphere 空白的国内虚拟化产品都是基于 KVM 进行的开发。我们从 IDC 发布的“2020 年中国软件定义计算市场份额”中看到,有潜力成为 vSphere 虚拟化产品替代者的,是榜单上的华为、新华三、浪潮。2022 年 Gartner “Market Guide for Server Virtualization” 中则仅提到了华为和深信服。
再考虑虚拟化环境中使用的存储:在国内用户的 vSphere 部署中,大部分采用了集中式 SAN 存储与之配合。那么,替换 vSphere 的方案,也必须包含对集中式 SAN 存储部分的考虑。比如,既有 SAN 存储产品是否为国外品牌?是否在 vSphere 替换的同时,将 SAN 存储也替换为国内自主研发的、符合信创要求的产品?
2021 年上半年的 IDC 报告列出的中国企业级外置存储市场排名前三的华为、新华三和浪潮,采用的都是全自研的存储产品。在 vSphere 的国内部署中,已经有很大部分用户采用了这些国产存储产品,以国产存储替代国外同类产品,并不存在障碍。对于这一部分用户,首先考虑选择成熟的 KVM 虚拟化软件作为 vSphere 的替代者。虚拟化与存储之间通过 iSCSI、NFS 等标准接口连接,这就为保留现有国产集中存储、并逐步将非国产存储产品进行替换创造了条件。
针对这个方案需要注意的两点是:
虽然目前国内 IT 厂商具备了自主研发中端存储的实力,但之前大多基于 x86 平台,并非符合信创要求的产品。而基于海光、鲲鹏、飞腾等国产 CPU 的硬件,则需要全新的设计。从“国产存储”到“信创存储”,整个产品的成熟和迭代周期会比较长。
由于 SAN 存储系统的复杂性,应对企业数字化业务快速增长的弹性需求已经捉襟见肘,目前 SAN 存储的分布式和软件定义转型也已经是大势所趋。这时也可以选择支持 vSphere 虚拟化的国内超融合厂商,先完成存储部分的转型和替换,再逐步实现对 vSphere 的替换。
2、置换为超融合 HCI
在虚拟化和存储的改造过程中,有些用户也有可能将“虚拟机与外置存储分离部署”的方式替换为更加简单、弹性敏捷的超融合(HCI)方式。在这个领域,IDC 2021 年排名靠前的国产自主研发的超融合产品分别来自华为、新华三、深信服、浪潮和 SmartX,其中 SmartX 作为唯一独立的超融合厂商,在金融行业超融合软件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 以良好的口碑被 IDC 评价为“在金融行业得到青睐”。
从 SmartX 等厂商的金融行业案例可以看到,对于现有基础架构为 vSphere + SAN 存储的用户,将其替换为国产超融合方案已经得到生产环境的验证。同时,选择国产自主研发的超融合产品不仅意味着实现 VMware 替换,更能实现从传统架构到分布式架构和软件定义方式的转型——简化了虚拟化计算和存储的层次结构,落地容易,弹性很好,按需扩展(通常 3 个节点起步),风险更低。
超融合架构除了具备软件定义和分布式架构带来的优势,因为包含了虚拟化、存储这两个核心组件,可以同时实现虚拟化层和存储层的信创替代。从信创角度看,国产超融合方案普遍基于标准的信创服务器,实现了软硬件的解耦,可以快速地适配。随着信创产品的不断升级,标准化的服务器和软件也都可以快速迭代。同时,分布式的架构通过软件方式解决系统冗余问题,还能提升整个资源池的性能,减少了信创 CPU 在性能上目前的不足。
3、转向整体私有云方案
国内的整体私有云解决方案大部分以 OpenStack 为基本技术栈进行开发。OpenStack 基于大量开源项目组成,并经过各个厂商的商业开发,形成了多种商用云方案。OpenStack 全面的云方案可以同时管理 IaaS 层的资源池(服务器、存储和网络),将不再需要分别从计算、存储或网络的角度考虑对 VMware 的替换路线图,而是从整体“私有云”维度进行重建。
根据 IDC 2021 年发布的软件定义计算软件市场半年跟踪报告,华为、新华三、浪潮、EasyStack 和九州云,在主要体现 OpenStack 技术路线的“云系统软件”分类中排名前五。
基于开源 OpenStack 方案的一个优势是,可以快速从社区获得最新的功能。在 OpenStack 社区贡献度排行榜上,国内云企业近年来也名列前茅。
不过目前基于 Openstack、Ceph 构建的私有云方案,由于模块众多、商用化程度有限、稳定性欠佳,因而大部分部署在开发测试环境,不能实现对用户架构的真正统一,没有真正达到用户云化转型的预期效果,在热度过后,理性用户已经开始更加谨慎地选择类似的架构。
4、依托公有云技术栈的专属云
专属云(Dedicated Cloud)是以公有云为基础,面向特定行业、特殊需求的云客户,提供全栈资源池的专属解决方案。专属云客户可以选择在公有云上独占机架、服务器和网络,通过基础设施隔离获得资源的专属使用权和安全性,但专属云的建设和运维仍交由公有云提供商承担。专属云打消了国内用户对公有云资源共享模式带来的安全合规、数据私密性等一系列顾虑,也在规模化部署、快速交付和集中运维方面享有了公有云深厚技术底蕴带来的福利。国内的主要公有云服务商都可以提供专属云服务,通常面向规模较大的国企、央企、集团公司、金融等行业。
由于专属云所依赖的公有云技术在管理平面的开销较大,起步即要求几十个节点(管理节点的要求)。这导致专属云的首次投入占比大,而且普通用户往往不具备运维这种规模的云平台的能力。除了大型客户以外,其他客户很难承受其巨大的投入和运维压力。
完整版可参考知乎专栏文章:生产级 VMware 虚拟化方案替换路线与评估
⑼ 如何将传统ioe模式转换为分布式
区块链2.0就是把人类的统一语言、经济行为、社会制度乃至生命都写就为一个基础软件协议。统一语将人类各民族自然语言统一为一种低熵值的表达形式并提供了它与计算机语言的接口;人类经济行为、社会制度体系和生命再生机制统称为时间货币系统。区块链2.0既是集成了统一语和时间货币的分布式人工智能操作系统。1.1国内资本市场区块链发展现状?国内的区块链的应用探索还处于早期研究阶段,整体上至少落后于国外1-2年。国内先后涌现了多家巨头公司开始布局区块链项目,阿里金融云也透露或提供基于区块链的云服务平台。虽然全球十大区块链投资机构中中国占了三席:国内IDG资本、万向区块链实验室和数贝投资,但是国内的区块链创业项目基本还处于研究设想、小范围试验阶段,少有成型的商业模式。随着中国央行官网表态,称发行数字货币是其战略目标,相信未来国内的资本也将加速投入这一市场。?2015年开始国内各地纷纷成立研究联盟,共同推动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并努力建立本土标准,像中国区块链应用研究中心、中国区块链研究联盟、深圳区块链研究院。而国内区块链技术的实践项目比较有名的两个是井通科技打造的电子资产互通平台和小蚁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资产数字化系统。在证券机构方面,上海证券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都已有研究人员对比特币和区块链技术进行了研究,而深圳证券交易所则进一步设立了区块链技术研究项目,评估区块链对证券市场影响。中信证券、广发证券、平安证券、兴业证券、川财证券、嘉实基金、银华基金、汇添富基金等券商基金公司也对区块链进行了专题研究,并发表多篇投研报告。?1.2国内资本市场区块链应用设想?1.2.1发展模式设想虽然区块链被誉为会“彻底改变整个资本市场的基础设施系统”,但笔者认为,区块链技术将不会引发金融脱媒,亦即金融去中心化,证券交易所和登记结算机构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了保持投资者对在证券交易和结算的信任,中心化的交易记录仍然是需要维持的。实际上两者的结合可能会变得更有效率。一方面,中心化和去中心化各有优劣,未来世界是中心化和去中心化的叠加体。去中心化本质也是多中心化,各个节点高度自治,节点自由选择中心、自由决定中心。例如,在比特币分布式网络中,为了聚集“挖矿”能力,形成了多个中心化的“矿池”。另一方面,区块链本身有各种限制需要不断优化突破,还有监管和法律合规问题,以及金融设施路径依赖问题,区块链改造整个金融行业的愿景在短期内难以实现。但区块链技术会让金融行业大大受益,如提升交易自动化水平,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结算效率,为交易带来更大透明度以及安全性。?因此,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发展阶段,国内资本市场可能采用模式的是:在初级阶段,机构内部采用私有链来改造升级现有系统;技术成熟后,推广到行业应用,形成联盟链;而公有链由于效率低、监管难则难以被用于行业应用。如表1所示,三种链各有应用场景,优势各有不同。三种链共同点包括公开透明、不可篡改和可追溯等,但是去中心化程度不同,最大的区别在于共识机制和信任的建立。当然,区块链应用的演进方式可能会像其他新技术应用一样,走“农村包围城市”路线,先从周边辅助应用、小额低频交易应用逐步成熟,再渗透到金融核心应用、高频率大规模的交易应用。1.3发展路径设想?阶段一:内部私有链模式??第一个阶段就是主要的金融机构探索使用区块链技术,来升级、重新改造现有平台。通过类似区块链网络(私有区块链),公司内部机器充当分布式总账中的“节点和簿记员”,并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进行修改,移除人工操作程序,改善现有业务,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和风险。虽然当前金融机构都在探索“互联网+”战略,但是大部分实践都只是在应用层面,在非常浅的层次上进行互联网化。区块链技术将重构传统金融业现有的基础架构,改造提升现有金融体系最核心的生产系统,实现真正的“互联网+”。?首先,区块链是建立在TCP/IP通信协议和分布式网络基础上,那么传统机构基于“IOE”的中心化、集中式架构需变革为分布式集群模式。这也符合信息系统国产化的战略。?其次,从数据库的层面,区块链和现有金融体系金融机构的数据库相比,具有很大的潜力和价值。当前机构内部系统繁多,数据标准、数据格式不统一,存在信息分散的“孤岛”,数据流转效率低,信息处理时间长成本高。而区块链这个数据库,可以实现公司一本总账,完整、公开、透明、安全。这也契合国家大数据发展和信息安全战略。?最后,在应用层,可以实现基于区块链的登记、发行、交易、清算、交收等金融基础系统,进而实现基于区块链的可编程金融、智能合约。由此,区块链重构了传统金融机构的基础架构和核心系统。阶段二:行业联盟链模式?第一阶段之后,区块链应用将会由主要机构主导,逐步推广至证券行业应用,形成联盟链,多中心,交易所和登记结算机构为超级节点,负责协调和组织各个节点的运营。在联盟链上,更容易进行控制权限的设定,系统具有更高的可扩展性。可以采用股份证明(POS,ProofofStake)和股份授权证明(DPOS,DelegateProofofStake)的共识机制,基于行业协定的所有权作为决定记账权的因素。在这种机制下,区块链上交易的确认很迅速,交易吞吐量也满足现有的证券交易规模。由行业机构共同运行、维护区块链,交易所作为领导机构同时提供撮合业务,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决定联盟链中的记账权分配,协同主要券商提供实时登记、结算业务。多个机构共同运行和检验,可以防止欺诈和人为操作。节点遭受故障或者攻击的概率也非常低。由此,中国证券市场格局将完全改变,所有资产清晰、可查,同时,所有交易公开、透明,所有交易结算实时、低风险。?1.4如何推进区块链应用?尽管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前景光明,但是要出现工业级的区块链应用任重道远。除了前文提到的区块链自身的延展性和延迟问题、监管与法律合规问题,以及现有金融体系路径依赖问题,目前金融机构的变革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一方面,在传统金融机构理念中,安全、稳定重于泰山,变革金融系统伴随着巨大的风险。另一方面,当前频繁的金融创新和合规监管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和预算,单个金融机构很难投入资源到新兴的技术上。?1.5权威机构引领行业变革新技术应用按照商业逻辑的角度,应该先打动最具有公信力的中央权威机构,并且在得到其帮助和领导下,在其管辖的行业里应用。例如,资本市场的区块链应用需要央行、证监会、交易所、登记结算机构的推动。而且金融机构的根本基础就是实现以中央银行货币形式的最终结算,所以央行最近表态要发展数字货币,对于金融资本市场发展区块链具有极大积极作用。唯有这样,区块链的治理标准、技术、思想才可以得到实施。有了有公信力的权威机构的指导,然后迅速发动行业机构全面参与,组织联盟,先从思想上达成共识机制,然后形成“宪法”和执行条例,使资本市场更高效率、更低成本和风险。?1.6行业合作制定统一标准区块链行业转向更深层次的应用,技术标准的制定是重中之重。如果各机构在不同的标准上不断建立新的“孤岛式”的解决方案,将导致产生无数基于不同标准的、经过重大妥协的、复杂的、封闭解决方案。建立技术标准之后,金融公司关于区块链的操作性更强。如果没有行业标准,金融机构之间也无法实现交互操作。而且,为了抢占话语权,国内的标准研究需同步推进。?同时,技术的价值在于共享,不可能独自开展试验,需要与志同道合的企业社区进行合作。区块链技术的真正价值在于形成一个生态系统。虽然区块链的发展路线图已经开始初具规模,但仍然有大量的测试、学习以及收集反馈的工作需要做,了解该技术可能对操作流程和程序产生怎样的影响,以及它如何适应监管环境。这就需要整个证券行业通力合作,而且还需要与其他公司合作,包括R3银行联盟、初创公司和电信公司等。国内的区块链产业联盟就是好的开始。?1.7培育区块链与金融复合人才区块链发展面临的挑战,除了传统机构体制、缺乏行业经验和标准,人才缺乏也是极大阻碍因素。区块链技术的研究和分析、商业应用原型开发、结合商业生态持续完善,都需要大量人才的实践。而区块链作为新兴技术,该行业缺乏大量理解区块链和资本市场的人才。因此,建议证券行业大力培养这两个领域的人才,让区块链技术在资本市场的运作下成为现实。2016年应该关注什么?布比区块链专注于区块链技术和产品的创新,已拥有多项核心技术,开发了自有的区块链服务平台。以去中心化信任为核心,致力于打造开放式价值流通网络,让数字资产都自由流动起来。布比要做的是一项新的技术和产品——实现真正的价值流通,使得互联网到达一个新的高度。如果有了这个技术的应用,在转移资产的时候就可以没有中心机构了,可以实现我们之间资产的直接转移。将来如果网络本身可以结账,我们就可以直接转移了,就不需要通过中间机构。结尾区块链2.0代表着这种技术又向着更广泛的应用前进了一步,而对于区块链仍然半信半疑的人,或许是由于我的描述太拙劣。但也许这也是我们与生俱来对变革的抵制?毕竟,引用名言:“我们必须用敬意去审视人类无限抵御有用知识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