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服务存储 » 数据的存储在哪里
扩展阅读
webinf下怎么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垒机怎么打开web 2023-08-31 21:54:11

数据的存储在哪里

发布时间: 2023-03-06 04:20:53

数据库中的数据到底是放在哪了

放到了file里
在oracle中
对database的定义是
在磁盘上一些file的集合

当然不同的数据库
file也不同
比如说Oracle
分为controlfile,datafile,serverparameterfile,redologfile等

比如说sql server
分为datafile,transactionfile等

至于数据怎么放到file中的,
不知道怎么回答

假如你自己定义了某种语言来作为解释器
并用这种语言写了个程序,
可以捕捉键盘输入并以某种形式
写到某个你指定的文件里

你还要问怎么把从键盘输入的东西写到那个文件里的么?

② 数据库的数据一般存放在磁盘中

数据库的数据一般储存在磁盘阵列中,和普通电脑的磁盘是不一样的。

③ 安卓手机里的软件的数据是存储在哪的

1、安卓系统手机默认只能把软件安装在手机内存里;
2、手机ROM相当于PC上的硬盘,用于存储手机操作系统和软件,也叫FLASH
ROM,决定手机存储空间的大小。手机RAM相当于PC的内存,其大小决定手机的运行速度;
3、Android系统中把软件安装到SD卡上,比这还简单,两步就够了:
第一步、存储卡分区
需要对手机SD卡进行分区,分一个FAT32分区和一个Ext3分区,FAT32分区用于正常存储图片、音乐、视频等资料,而Linux格式的Ext3分区就是用于扩容安装软件的分区。
第二步、将软件移动到SD卡
需要把系统默认的软件安装目录/data/app转移到SD卡的Ext3分区上,通过ln命令建立软链接,使系统自动把软件安装到SD卡上,达到节省手机内存空间的目的。
将存储卡装回手机,重新启动,使系统识别到Ext3分区。
4、在手机上运行超级终端,依次输入以下命令来验证系统是否识别了Ext3分区:
su
(会提示高级权限授权,选择“总是同意”)
busybox
df
–h
如果显示的列表中有/dev/block/mmcblk0p2的信息说明系统已成功识别了Ext3分区。
然后依次输入以下命令将/data/app目录转移到SD卡的Ext3分区:
cp
–a
/data/app
/system/sd/
(将/data/app目录复制到/system/sd/下)
rm
–r
/data/app
(删除/data/app目录)
ln
–s
/system/sd/app
/data/app
(建立软链接)
Reboot
(重启手机)
重启之后,手机上安装的所有软件就全部转移到了SD卡上。
注意:
1.软件移动到SD卡上后,原有的部分桌面插件会无法正常显示,删除后,重新加入桌面即可;
2.SD卡的Ext3分区可以视为手机硬件的一部分,移除SD卡后,安装的软件将无法运行。插入SD卡,重新启动手机即可正常使用。

④ 有个疑问,比如Mysql数据库,他存的数据到底放在哪

mysql数据库会在硬盘上建立相应的各种数据文件,然后会把数据分文别类的放到各个数据文件上。至于文件的位置,当然是在你安装的硬盘上。
主要分为几类文件

(1)存放表结构的frm文件:文件名与表名相同,每个表对应一个同名frm文件
(2)根据数据库管理方式的不同(myisam和innodb两种方式)设置不同的文件
myiasm:
MYD文件:表数据文件
.MYI文件:索引文件
.log文件:日志文件
innodb:
InnoDB数据库文件(即InnoDB文件集):
ibdata1、ibdata2等:系统表空间文件,存储InnoDB系统信息和用户数据库表数据和索引,所有表共用
ibd文件:单表表空间文件,每个表使用一个表空间文件(file per table),存放用户数据库表数据和索引
日志文件: ib_logfile1、ib_logfile2
浙西文件都存在具体的存储器中,这个存储器就是硬盘(就算在云上,其实也是在网络存储上)。
具体位置跟你安装的数据库的位置有关。

⑤ 计算机的数据是存放在哪里

硬盘是存储数据的,内存是临时存放从硬盘中调用的数据的,当前实际进程中使用的数据是直接从寄存器中取出的。

⑥ 数据的存储结构包括哪四种

存储结构有:

1、链接存储:在计算机中用一组任意的存储单元存储线性表的数据元素(这组存储单元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不连续的)。

例:链。

2、顺序存储:在计算机中用一组地址连续的存储单元依次存储线性表的各个数据元素,称作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

例:数组,链。

3、索引存储:除建立存储结点信息外,还建立附加的索引表来标识结点的地址,索引表由若干索引项组成。

例:线索树。

4、散列存储:散列存储,又称hash存储,是一种力图将数据元素的存储位置与关键码之间建立确定对应关系的查找技术。

例:栈(既可以通过顺序存储也可以同通过随机存储)。

顺序存储和链接存储的基本原理:

在顺序存储中,每个存储空间含有所存元素本身的信息,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是通过数组下标位置简单计算出来的线性表的顺序存储,若一个元素存储在对应数组中的下标位置为i,则它的前驱元素在对应数组中的下标位置为i-1,它的后继元素在对应数组中的下标位置为i+1。

在链式存储结构中,存储结点不仅含有所存元素本身的信息,而且含有元素之间逻辑关系的信息。

在数据的顺序存储中,由于每个元素的存储位置都可以通过简单计算得到,所以访问元素的时间都相同。

而在数据的链接存储中,由于每个元素的存储位置保存在它的前驱或后继结点中,所以只有当访问到其前驱结点或后继结点后才能够按指针访问到,访问任一元素的时间与该元素结点在链式存储结构中的位置有关。

⑦ 电脑里的东西都是储存在哪里的

电脑里的东西都是储存在硬盘里。

硬盘是电脑主要的存储媒介之一,由一个或者多个铝制或者玻璃制的盘片组成。盘片外覆盖有铁磁性材料。

硬盘包括固态硬盘(固态硬盘、新硬盘)、机械硬盘(硬盘传统硬盘)和混合硬盘(HHD,一种基于传统机械硬盘的新硬盘)。

固态硬盘使用闪存粒子进行存储,硬盘使用磁盘进行存储,混合硬盘(HHD):混合硬盘是一种集磁性硬盘和闪存于一体的硬盘。绝大多数硬盘是固定硬盘,并且永久密封和固定在硬盘驱动器中。

(7)数据的存储在哪里扩展阅读:

硬盘使用方法:

当硬盘在工作的时候,千万不要强行关掉电源。在硬盘工作的时候关掉电源,会导致硬盘的物理损坏,而且也会丢失数据。

在硬盘中有高速运转的部件,如果一旦强行关机的话高速运转的盘片就会突然停止,而在关机后又马上开机的话,就更有可能造成硬盘的损坏。所以笔者认为,在关机后不要马上再次打开电脑。至少在半分钟以后再打开。

在硬盘工作的时候要尽量避免它的震荡,因为,磁头与磁片的距离非常近,如果遭到剧烈的震荡会导致磁头敲打磁片,有可能磁头会划伤磁片,也可能会导致磁头的彻底损坏,使整个硬盘无法使用。

在使用硬盘的过程当中,经常会有很多用户会在“磁盘空间管理”当中进行压缩。把硬盘用此程序进行压缩,这样会导致压缩卷文件不断增大。

⑧ 电脑中的数据都存放在哪

有很多不懂电脑内容结构的朋友不知道电脑里面的如系统、文件到底是存在哪个部件中,特别是“内存”的名字给人感觉很像能存东西一样,所有就有人误以为是存在于内存里。 其实电脑数据不是存在内存条和cpu里面的,而是存在硬盘里面的。如果电脑换了其它部件,如内存、显卡、CPU,只要硬盘没换,你存于电脑中的数据是不会没了,最多是驱动一下新换的部件。 如果你喜欢看一些现代警匪片之类的电影,留心就会注意到,他们用电脑之后,不想让机密的东西外泄,就是消毁硬盘。 硬盘(港台称之为硬盘,英文名:Hard Disk Drive 简称HDD )是电脑主要的存储媒介之一,知名的品牌主要有日立、三星、希捷、西数、富士通、东芝、IBM等。 硬盘外观:硬盘一般都安装的机箱的前下端。

⑨ 在计算机中,文件是存储在哪

在计算机中,文件是存储在硬盘上。

绝大多数硬盘都是固定硬盘,被永久性地密封固定在硬盘驱动器中。早期的硬盘存储媒介是可替换的,不过今日典型的硬盘是固定的存储媒介,被封在硬盘里 (除了一个过滤孔,用来平衡空气压力)。

硬盘的容量以兆字节(MB)或千兆字节(GB)为单位,1GB=1024MB,1TB=1024GB。但硬盘厂商在标称硬盘容量时通常取1G=1000MB,因此我们在BIOS中或在格式化硬盘时看到的容量会比厂家的标称值要小。

硬盘的容量指标还包括硬盘的单碟容量。所谓单碟容量是指硬盘单片盘片的容量,单碟容量越大,单位成本越低,平均访问时间也越短。



(9)数据的存储在哪里扩展阅读:

转速是硬盘内电机主轴的旋转速度,也就是硬盘盘片在一分钟内所能完成的最大转数。转速的快慢是标示硬盘档次的重要参数之一,它是决定硬盘内部传输率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到硬盘的速度。

硬盘的转速越快,硬盘寻找文件的速度也就越快,相对的硬盘的传输速度也就得到了提高。硬盘转速以每分钟多少转来表示,单位表示为RPM,RPM是Revolutions Per minute的缩写,是转/每分钟。RPM值越大,内部传输率就越快,访问时间就越短,硬盘的整体性能也就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