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人的记忆可以保留多久
记忆保留的时间和自己的记忆方式有关,具体如下:
1、瞬时记忆
瞬时记忆又叫感觉记忆,这种记忆是指作用于人们的剌激停止后,剌激信息在感觉通道内的短暂保留。信息的保存时间很短,一般在0、25~2秒之间。瞬时记忆的内容只有经过注意才能被意识到,进入短时记忆。
2、短时记忆
短时记忆是保持时间大约在1分钟之内的记忆。在没有复述的情况下,18秒后回忆的正确率就下降到10%左右。如不经复述大约在1分钟之内就会衰退或消失。有人认为,短时记忆也是工作记忆,是一种为当前动作而服务的记忆,即人在工作状态下所需记忆内容的短暂提取与保留。
短时记忆有三个特点:
①记忆容量有限,据米勒的研究为7±2个组块。“组块”就是记忆单位,组块的大小因人的知识经验等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组块可以是一个字、一个词、一个数字,也可以是一个短语、句子、字表等。
②短时记忆以听觉编码为主,兼有视觉编码。
③短时记忆的内容一般要经过复述才能进入长时记忆。
3、长时记忆
长时记忆指信息经过充分的和有一定深度的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保留下来的记忆。从时间上看,凡是在头脑中保留时间超过1分钟的记忆都是长时记忆。长时记忆的容量很大,所存贮的信息也都经过意义编码。我们平时常说的记忆好坏,主要是指长时记忆
Ⅱ 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间记忆的时间各是多少
(1)瞬时记忆的贮存时间大约为0.25~2秒。
(2)短时记忆保持时间大约为5秒到2分钟.。
(3)长时记忆的保存时间长,从1分钟以上到许多年甚至终身。
瞬时记忆向短时记忆的转换:瞬时记忆中只有能够引起个体注意并被及时识别的信息,才有机会进入短时记忆,未被注意的信息,转瞬即逝。
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的转换:短时记忆中存储的信息经过复述,存储到长时记忆中,而保持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在需要的时候又会被提取出来,进入到短时记忆中。
记忆编码
瞬时记忆:是最原始的感觉形式,是记忆系统在对外界信息进行进一步加工之前的暂时登记,其编码形式主要依靠于信息的物理特征,可以理解为信息尚未经过任何的心理加工,只是以感觉痕迹的形式被登记下来,主要通过视觉通道和听觉通道进行编码,所以其编码方式主要是图像记忆和声像记忆。
短时记忆:波斯纳及康拉德的实验研究证明,视觉编码和言语听觉编码的方式存在,并验证记忆的最初阶段存在视觉形式的编码,之后会逐渐向听觉形式过度,所以瞬时记忆的主要编码形式为言语听觉编码。
长时记忆:其信息编码需要将新的信息纳入已有的知识框架内,将材料进行进一步的加工,主要为意义编码,包括表象和语义两种形式。
Ⅲ 教育心理学中的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储存时间分别是多少
美国心理学家 Miller 有关短时记忆容量的研究表明,保持在短时记忆的刺激项目大约为7个,人的短时记忆广度为7±2个组块,短时记忆的保持时间在无复述的情况下只有5~20秒,最长也不超过1分钟。
瞬时记忆亦称"感觉登记"。保持时间大约2秒,不长于4秒,容量为5个bit。
长时记忆是指永久性的信息存贮,一般能保持多年甚至终身。长时记忆能保持许多年甚至终身的永久性记忆。它的容量似乎无限,但也有人认为它的范围是5万到10万个组块。长时记忆的信息主要是对短时记忆内容加以复述而来的,也有由于印象深刻一次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