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闪存盘和u盘的区别
闪存盘是一种无需物理驱动器的微型高容量移动存储产品,它采用的存储介质为闪存(Flash Memory)。闪存盘接口有USB、IEEE1394、E—SATA等,采用USB接口的闪存盘简称U盘。那么,闪存盘和u盘的区别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闪存盘和u盘的区别,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闪存盘和u盘 三个方面 的区别
资料一
基本上是没区别的,我们所讲的U盘,就是可以直接读写的存储器,而对于闪存,定义范围就不一样,它需要外部设备才能进行访问,如手机的闪存卡,数码相机的闪存卡等就只是一张卡,电脑不能直接对其进行访就需要一种叫“读卡器”的外部设备进行识别,闪卡卡有多种,如XD、问,这CF、SD、SM等等,于是读卡器就有了一种“多合一”的功能,可以对不同的闪存卡进行读写。简单的说呢,就是闪存盘的范围比U盘打,U盘是闪存盘的一种。
资料二
闪存盘是一种采用USB接口的无需物理驱动器的微型高容量移动存储产品,它采用的存储介质为闪存(Flash Memory)。闪存盘不需要额外的驱动器,将驱动器及存储介质合二为一,只要接上电脑上的USB接口就可独立地存储读写数据。闪存盘体积很小,仅大拇指般大小,重量极轻,约为20克,特别适合随身携带。闪存盘中无任何机械式装置,抗震性能极强。另外,闪存盘还具有防潮防磁,耐高低温(—40°C~+70°C)等特性,安全可靠性很好。
闪存盘只支持USB接口,它可直接插入电脑的USB接口或通过一个USB转接电缆(具有A—Type Plug and A—Type Receptacle)与电脑连接。
闪存盘主要有两方面的用途:第一,可用来在没有连网的电脑之间交流大于1。44MB的文件,例如在单位与单位、单位与家庭以及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电脑之间交换文件。有了闪存盘,在单位没有完成的工作可以带回家继续做,有了闪存盘,可以将大型的设计文件带到客户哪里,有了闪存盘,可将在单位从宽频网上下载的图片或MP3文件带回家中。第二,可用来在笔记本电脑上替换掉软驱。拎着笔记本电脑经常出差的商务人士都很头痛笔记本电脑的重量,而软驱在其中占了很大份量。用闪存盘就可随时随地与客户交换文件数据,从此和软驱说再见。从而使商务之旅轻松愉快,移动办公效率倍增。
闪存盘至少可擦除1,000,000次。
闪存盘里数据至少可保存10年。
理论上一台电脑可同时接127个闪存盘,但由于驱动器盘符采用26个英文字母以及现有的'驱动器需占用几个英文字母,故最多可以接23个闪存盘(除开A、B、C)且需要USB HUB的协助。
资料三
“优盘”是这个产品最早的一个名称,现在它的名称早已是遍地开花,多不胜数了,什么“闪盘”、“随身Q”之类的。最初优盘是由朗科公司发明的一种新型存储设备,因为它不需要额外的物理驱动器,并且容量很大,从16M到2GB可选,突破了软盘1。44M的局限性。从读写速度上讲,优盘采用USB1。1或2。0接口标准,读写速度较软盘大大提高。从稳定性上讲,优盘没有机械读写装置,避免了移动硬盘容易碰伤、跌落等原因造成的损坏(相信你也一定有重要的文件被那可恶软盘毁掉的惨痛经历)。由于使用了USB接口,因此可以进行热插拔、无外接电源、仅拇指般大小、重量约20克,携带使用非常方便,任何带有USB接口的电脑都可以使用优盘。后来,优盘这个储存用的东西被众多公司看好,一个新名词——闪存诞生了。
闪存盘可用来在电脑之间交换数据。从容量上讲,闪存盘的容量从16MB到2GB可选,突破了软驱1。44MB的局限性。从读写速度上讲,闪存盘采用USB接口,读写速度比软盘高许多。从稳定性上讲,闪存盘没有机械读写装置,避免了移动硬盘容易碰伤、跌落等原因造成的损坏。部分款式闪存盘具有加密等功能,令用户使用更具个性化。闪存盘外形小巧,更易于携带。
闪存是一种长期动力的非易失性的存储器,它能在被称为block的存储单位中进行删除和改编。闪存是电可擦除只读存储器(EEPROM)的变种,EEPROM与闪存不同的是,它能在字节水平上进行删除和重写,这样EEPROM就比闪存的更新速度慢。闪存通常被用来保存控制代码,比如在个人电脑中的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ISO)。当BIOS需要被改变(重写)时,闪存可以写到block(而不是字节)大小,使它更容易被更新。另一方面,闪存不像任意存取存储器(RAM)一样有用,因为任意存取存储器必须是在字节(而不是block)水平可设定地址的。
U盘是闪存的一种,也叫闪盘、优盘,最大的特点就是:小巧、存储容量大、价格便宜。是移动存储设备之一。一般的U盘容量有64M、128M、256M、512M、1GB、4GB、16GB等。它携带方便,属移动存储设备,所以当然不是插在机箱里了,我们可以把它挂在胸前、吊在钥匙串上、甚至放进钱包里。
扩展阅读
移动硬盘和U盘的区别
一、存储的原理不同。
U盘是以半导体材料(芯片)作为存储单元,又叫固体存储器,没有机械部分。移动硬盘则是以磁性介质作为存储器,有机械部分。
二、能耗不同。
U盘没有机械部分,需要提供的能量相比小得多,一般不会超过100mA,而移动硬盘耗能相对较大,有的时间一个USB口提供的电流不能很好的保证其正常运行,因此移动硬盘一般配的数据线都是可以查两个USB端口,甚至需要配置专门的电源。这也是有的移动硬盘不正常工作的主要原因。
三、体积不同。
这点也是大家最容易辨别出U盘与移动硬盘的区别,U盘比移动硬盘明显的体积小了很多,携带更为方便。
四、安全性不同。
U盘由于没有机械部分,因此比移动硬盘具有优异的抗震动、潮湿性能。但要按照规定的程序操作和使用,U盘也要买质量过硬的,万一出了问题,数据挽救就比移动硬盘难度大多了,数据无价啊!
五、容量差别大。
目前U盘常见的在1G—32G,现在最大的有128G的,但相比移动硬盘还是小了非常多,但随着制造技术的进步,U盘的容量将会突飞猛进出现新的发展。
B. u盘可以贴两个不同容量的emmc么
大家都知道决定U盘产品性能最重要的组件就是主控芯片和闪存芯片,在这一点上USB2.0和USB3.0时代都是一样的,而现在主流的方案都是U盘主控加上NAND Flash闪存,主控负责对NAND Flash进行管理,由于NAND Flash器件自身的特性,其每个存储单元的使用寿命是有限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可擦写次数(也叫PE周期),NAND Flash随着其工艺水平的不断演进(40nm->30nm->20nm->1xnm)和闪存类型的变化(SLC->MLC->TLC),其成本是在不断降低的,而PE周期是在持续下降的。所以一方面主控需要使用各种软件算法对NAND Flash进行损耗均衡、垃圾回收、地址映射等操作以提高其使用寿命,另一方面主控内部也包含了用于错误纠正的硬件(ECC),可以自动纠正传输和储存中所产生的错误,这种ECC的能力越强,主控所能支持的闪存工艺和类型越新,U盘的使用寿命就越长。
我们今天评测的威宝USB3.0高速U盘采用了一种完全创新的架构,其使用了来自天津瑞发科半导体公司的NS1081主控芯片,NS1081主控芯片不同于传统的NAND Flash主控芯片,其可以支持多个eMMC存储芯片并以RAID0的方式进行操作,这样存储容量和读写性能都达到了加倍的效果,充分利用了USB3.0接口的带宽。
说到这里不得不给大家普及一下关于eMMC的知识,eMMC全称Embedded Multi Media Card(嵌入式多媒体卡),是由JEDEC标准化组织所制定的一种内嵌式存储器标准规格,带有MMC(多媒体卡)接口、快闪存储器设备及主控制器,所有这些组件都在一个小型的BGA 封装内,其版本历经了4.3->4.41->4.51->5.0,每一代的接口速度都有所提高,最常见的4.41和4.51版本接口带宽分别为100MB/s和200MB/s,同时其接口电压可以是1.8V或3.3V。eMMC最初推出的目的是为了简化手机存储器的设计,一方面由于NAND Flash芯片由不同厂商生产制造,使用时需要根据每家公司产品的技术特性来重新设计主控制器,过去并没有技术能够通用所有厂商的NAND Flash芯片。另一方面每次NAND Flash工艺技术改朝换代,包括70nm演进至50nm,再演进至40nm或30nm制程技术,手机客户也都要重新设计,但半导体产品每年制程技术都会推陈出新,存储器问题也拖累手机新机种推出的速度,因此像eMMC这种把NAND Flash存储芯片和控制芯片都包在一颗芯片里的概念,逐渐在市场中流行开来。eMMC的推出大大加速了产品研发速度,手机客户只需要采购eMMC芯片,放进新手机中,不需处理其它繁杂的NAND Flash兼容性和管理问题,最大优点是缩短新产品的上市周期和研发成本,加速产品更新换代速度。
国际上生产NAND Flash存储芯片的主要厂商包括英特尔、三星、东芝、闪迪、镁光、海力士等,其最高等级的NAND Flash芯片主要供企业级SSD产品和军工产品使用,下一个等级的NAND Flash芯片供eMMC/eMCP产品和消费级SSD产品使用,较差等级的NAND Flash则供Micro-SD存储卡和USB Flash Drive产品使用。从NAND Flash品质上看,eMMC的性能是接近SSD产品的,某些eMMC内部还集成了Cache模块,这样就大大提高了eMMC的随机读写性能,eMMC芯片所包含的主控芯片大部分由NAND Flash原厂开发,可以最大程度发挥其自家器件的性能,而U盘主控芯片通常由独立控制器芯片厂商进行开发,需要考虑不同生产厂商、不同工艺制程、不同闪存类型器件兼容性问题,通常无法最大程度发挥NAND Flash芯片的性能。NAND Flash U盘主控芯片的这种劣势在USB2.0时代并不明显,因为对产品性能的要求不高,进入USB3.0时代后这种劣势就越发凸显
采用NS1081 USB3.0读卡器主控芯片加eMMC存储芯片的架构可以大大简化U盘主控芯片的设计复杂度并提供稳定高速的性能,由于生产eMMC芯片的厂商都是NAND Flash供货大厂,如三星、镁光、闪迪、海力士等,产品都是几大原厂给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供货的高端产品,其品质和性能都是出类拔萃的,受惠于近年来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出货量的爆发,存储器生产厂商都加大了eMMC产量,拥有很充足的货源保证,且eMMC容量和性能在逐步提高,成本在不断下降。
在USB2.0时代也曾出现过采用读卡器方案的U盘产品,即用一颗读卡器主控芯片加一颗eMMC或tf卡做成的U盘,但这种方案不具备容量和性能的可扩展性,U盘的性能被限制在一颗eMMC或tf卡的容量和性能,甚至被限制在USB2.0接口的性能。NS1081主控芯片的推出则完全解决了这一问题,其USB3.0接口使主机端不再成为性能的瓶颈,同时其创新性的闪存卡RAID0操作方式,可以给客户提供最大的设计灵活性,U盘生产厂商可以根据目标市场的需求和拥有的eMMC资源来决定U盘最终的设计方案,由于NS1081支持4通道4bit或者双通道8bit闪存卡速度和容量叠加,使客户可以非常灵活的利用手中资源以满足不同目标市场对于U盘容量和性能的要求。
后记
在我们的评测中,这款威宝USB3.0高速U盘具有非常不俗的性能,完全达到了中高端USB3.0 U盘的级别,这主要归功于其采用的NS1081主控芯片。
这颗NS1081主控芯片由天津瑞发科半导体公司设计,这是一家在U盘主控领域的新公司,笔者处于好奇,在网络上搜索了一下,其公司主页上有如下信息“天津瑞发科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由多名归国硅谷半导体技术专家和本土资深半导体营销行家创立,在发展过程中获得了君联资本(原联想投资)、赛富投资基金、联想之星等全球着名产业风险投资基金支持。公司位于天津华苑高新区,并在深圳设有销售和客户支持办公室。”看来这是一家初创不久的芯片设计公司,但投资者却是业内知名的土豪级大VC。除了NS1081 USB3.0 U盘主控芯片外,其产品还包括NS1066/NS1066X和NS1068/NS1068X USB3.0-SATA2/3 桥接控制器芯片,公司的每一款USB3.0芯片都通过了USB-IF官方认证和微软WHQL认证(早在2013年初就拿到了第一个认证,并且目前在大陆半导体公司中还是唯一一家),其USB3.0芯片都已在联想、东芝等品牌大厂量产了。这还真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设计公司,行事风格很低调,但其产品和客户却并不低端。
如前文所述,基于eMMC存储芯片的USB3.0 U盘可以说是U盘中的高大上产品,因其采用的eMMC芯片和其中的NAND Flash芯片均由国际知名大厂生产,性能出众,而在国内这种eMMC芯片资源则掌握在如江波龙(Netcom)、佰维(Biwin)等少数一线模组存储大厂的手中,不过其产品则以外销品牌如威宝(Verbatim)等为主,在国内市场刚刚开始出现,对于终端用户还有一个认识接受的过程。
其它
从上文的性能评测中我们可以看到,基于eMMC存储芯片的USB3.0 U盘相较于普通基于NAND Flash芯片的USB3.0 U盘的一个重要优势是其4K随机访问速度明显更快,利用这一特点,U盘玩家可以使用基于eMMC存储芯片的USB3.0 U盘来制作win to go。所谓win to go就是可以在U盘上运行的Windows8系统,并且可以在不同的电脑硬件上运行,相当于用户能够随身携带自己的专属系统到其他的PC上进行工作,这个功能在当今办公移动化、系统个性化和用户数据安全化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受到欢迎。由于win to go使用的是U盘作为存储媒介,所以性能瓶颈是在U盘的读写速度上,win to go应用强烈建议使用 USB3.0 的设备,并且对U盘的随机访问性能有较高的要求,否则当数据传输速率较大时画面可能会出现停滞和卡机的现象,从而影响用户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