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药品储存条件》中对于常温区、阴凉区的温度有什么要求
对每种药品,应根据药品标示的贮藏条件要求,分别储存于冷库(2-10℃)、阴凉库(20℃以下)或常温库(0-30℃)内,各库房的相对湿度均应保持在45%—75%之间。
对于标识有两种以上不同温湿度储存条件的药品,一般应存放于相对低温的库中,如某一药品标识的储存条件为: 20℃以下有效期3年, 20-30℃有效期1年,应将该药品存放于阴凉库中。
一、药品储存条件
1、简介:
药品是预防、治疗、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药品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健康,甚至生命安全。药品的稳定性不仅与其自身的性质有关,在很大程度上还受到许多外界因素的干扰,如温度,湿度,光线,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微生物,储存时间,包装容器等。
这些因素往往会使药品发生分解、挥发、沉淀、潮解、酸败、生霉等变化,为了保证药品的质量,药品的正确储存就显得格外重要。
2、药品储存条件的标准:
(1)色标管理
为了有效控制药品储存质量,应对药品按其质量状态分区管理,为杜绝库存药品的存放差错,必须对在库药品实行色标管理。
药品质量状态的色标区分标准为:
合格药品——绿色;不合格药品——红色;质量状态不明确药品——黄色。
按照库房管理的实际需要,库房管理区域色标划分的统一标准是:待验药品库(或区)、退货药品库(或区)为黄色;合格药品库(或区)、中药饮片零货称取库(或区)、待发药品库(或区)为绿色;不合格药品库(或区)为红色。三色标牌以底色为准,文字可以白色或黑色表示,防止出现色标混乱。
(2)搬运和堆垛要求
应严格遵守药品外包装图式标志的要求,规范操作。怕压药品应控制堆放高度,防止造成包装箱挤压变形。药品应按品种、批号相对集中堆放,并分开堆码,不同品种或同品种不同批号药品不得混垛,防止发生错发混发事故。
(3)药品堆垛距离
药品货垛与仓间地面、墙壁、顶棚、散热器之间应有相应的间距或隔离措施,设置足够宽度的货物通道,防止库内设施对药品质量产生影响,保证仓储和养护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药品垛堆的距离要求为:药品与墙、药品与屋顶(房梁)的间距不小于30厘米,与库房散热器或供暖管道的间距不小于30厘米,与地面的间距不小于10厘米。另外仓间主通道宽度应不少于200厘米,辅通道宽度应不少于100厘米。
(4)分类储存管理
企业应有适宜药品分类管理的仓库,按照药品的管理要求、用途、性状等进行分类储存。可储存于同一仓间,但应分开不同货位的药品有:药品与食品及保健品类的非药品、内用药与外用药。应专库存放、不得与其它药品混存于同一仓间的药品有:易串味的药品、中药材、中药饮片、特殊管理药品以及危险品等。
(5)温湿度条件
应按药品的温、湿度要求将其存放于相应的库中,药品经营企业各类药品储存库均应保持恒温。对每种药品,应根据药品标示的贮藏条件要求,分别储存于冷库(2-10℃)、阴凉库(20℃以下)或常温库(0-30℃)内,各库房的相对湿度均应保持在45%—75%之间。
企业所设的冷库、阴凉库及常温库所要求的温度范围,应以保证药品质量、符合药品规定的储存条件为原则,进行科学合理的设定,即所经营药品标明应存放于何种温湿度下,企业就应当设置相应温湿度范围的库房。如经营标识为15-25℃储存的药品,企业就应当设置15-25℃恒温库。
对于标识有两种以上不同温湿度储存条件的药品,一般应存放于相对低温的库中,如某一药品标识的储存条件为: 20℃以下有效期3年, 20-30℃有效期1年,应将该药品存放于阴凉库中。
(6)中药材、中药饮片储存
应根据中药材、中药饮片的性质设置相应的储存仓库,合理控制温湿度条件。对于易虫蛀、霉变、泛油、变色的品种,应设置密封、干燥、凉爽、洁净的库房;对于经营量较小且易变色、挥发及融化的品种,应配备避光、避热的储存设备,如冰箱、冷柜。
对于毒麻中药应做到专人、专帐、专库(或柜)、双锁保管。
3、存在问题:
①、药品仓库、药房药品储存条件差大部分厂矿医院、院校门诊部、乡级基层医疗机构药库既无隔热装置,室内也无空调、排气扇,一些需要在阴凉库(温度不高于20℃)储存的药品如青霉素、注射用头孢呋辛钠粉针等都是存放在常温(0~30℃)下。无地脚架及防虫装置等设施,药品直接与地面或墙壁接触,在潮湿多雨的季节极易吸潮霉变。村级医疗机构各种药品随意摆放,未按要求进行分类。
②、冷藏设备不全只有厂矿医院、院校门诊部、乡级以上医疗机构配有冰箱,还是和生化试剂合用一个冰箱。村级医疗机构没有专用冰箱,有冰箱的也是和家庭混用。
③、温湿度计配备不全有些基层医疗机构配备了温湿度计,但无记录,温湿度超过规定范围时,也不能采取有效措施,村级医疗机构基本上没有配备温湿度计,不能及时掌握药品的储存条件,温湿度调控成为一句空话。
④、法律、法规意识谈薄基层医疗机构药品管理人员不按法规储存药品,虽然《药品管理法》和《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实施细则》对药品储存条件作出了相应的规定,但并未按规定储存药品 。
⑤、药学技术人员管理不善或者素质低下有些医疗机构甚至无药学技术人员。一些库房管理人员未能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要求操作,错误地码放堆叠,导致药品出现串味、受潮、生虫等现象。
⑥、定期检查流于形式库房管理人员在定期检查时不认真负责,只进行形式上的例行检查必然会造成隐患的积累和蔓延 。
4、相应措施:
①、提高安全储存意识是前提
药品的储存环节是药品在使用前的最后一道程序,储存好坏直接决定了药品出库后的质量,如果不加强对存储环节的重视,轻则影响企业的发展和效益,重则危及生命安全。企业不仅需要在资金上加大对库房基础设施的投入,还要在人员上加强审核,积极开展业务培训,开展定期核查工作,保证各个环节有条不紊地运行。
②、科学合理储存是基础
加强医疗机构药品储存设施的建设药品受温度、水分、光线等因素影响,药品储存有常温、低温、冷冻、冷藏、避光等储存方法。
①在药房和药品仓库中增加制冷设备,改善药品储存无空调的现状,保证常温保存的药品控制在30℃以下;
②配备冰箱,保证需在冷处保存的药品控制在10℃以下;
③建立阴凉库,保证需在阴凉处避光保存的药品温度控制在20℃以下;
④安装排气扇,保证空气的流动;
⑤配备温湿度计,做好药房和仓库的温湿度调控。
药品与非药品必须分库存放,这是因为药品是治病救命的特殊商品,对其质量必须做到万无一失。专库存放药品,就是防止药品受其他非药品的污染或发生差错。药品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
按照《药品管理法》的规定,药品还必须具有药品生产批准文号、注册商标和生产批号(中药材除外),否则即为非药品。此外,药品性质互相影响或容易串味的药品应分库存放,以防止污染或影响安全;内用药与外用药应当分库或分区存放,以防止污染或发生差错;品名或包装外形容易混淆的品种应分区存放,主要防止发生差错;危险品须存放在危险品库内。
③、库存药品质量定期检查是保障
储存条件方面虽然尽力满足药品特性的需要,但是,库存药品质量到底如何,还要通过定期质量检查来判断。这种质量检查,应该是巡回检查。一般药品每季检查1次,有效期药品每月检查l次,以外观检查为主,同时要辅以内在质量检验。
此外,企业每年还应组织有关部门对库存药品进行2次全面的质量检查和储存条件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研究解决,使库存药品经常处于合格状态,以利市场供应。批发企业销售药品,应做好销售记录,特别要记录好药品的生产批号,一旦有什么问题,可以立即追踪。
④、强化药品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
执行药品管理法,保证药品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必须加强药品储存的管理。①首先,应加大对药品法律法规的宣传,提高医疗机构和药品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②药监部门加大力度,及时对不符合要求的现象予以纠正,凡是未按要求贮存的药品,依据《药品管理法》第四十九条第三款第(六)项的规定按劣药处理。
2. 上海达昊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丙二醇的安全存储条件有哪些
丙二醇的安全存储条件如下:
1、丙二醇虽不会自燃,但属可燃物。
2、长期存放不变质,但开口则吸潮。
3、贮存和运输容器宜选用镀锌铁桶、铝材或不锈钢制造的。
3、按一般低毒化学品规定贮运,切避免接触水及潮湿环境。
4、储罐必须保持清洁、干燥、无锈。必须存储于有围堤、空气流通,以及不受日晒、不接近明火和其它热源的地方。
5、大型储存罐(容量为100 m3或以上)建议使用氮封,保持容器密闭、干燥。
6、存储温度最高40°C。
3. 为了保证化学药品存储过程中的安全 应考虑哪些问题
A、根据药品的性能及储存条件要求,将药品分别存放于易串味药品库,阴凉库、冷库。对有特殊温湿度储存条件要求的药品,应设立相应的库房温湿度条件,保证药品的储存质量。
B、在库药品实行分类储存管理:(1)药品与非药品分库;(2)内服药与外用药分区;(3)性质互相影响,易串味药品分库;(4)中药材、中药饮片专库;(5)特殊药品的中毒性中药材专库存放,专人、专帐、双人保管。(6)危险品专库存放;(7)不合格药品专区存放;(8)退货药品专区存放;(9)近效期药品设《近效期药品警示卡》管理。
C、药品储存温湿度条件:冷库2—10℃,阴凉库≤20℃,仓库内相对湿度应保持有45%—75%之间。根据季节、气候变化和药品的性质及时调控药品储存温湿度,确保药品储存安全。
D、库存药品堆码规范、合理、整齐、牢靠,无倒置现象,并按药品批号及效期远近依序存放,不同批号药品不得混垛。
E、药品堆码严格按“五距”(药品与墙、顶、灯、散热器或供暖管道的距离不少于30厘米;与地面的距离不少于10厘米)。
F、药品在库保管按“六防”(防火、防潮、防盗、防鼠、防霉、防污染)规定做好消防、消毒、杀虫、捕鼠和防盗工作,并勤检查设施的清洁卫生。
G、对报废、待处理及有问题药品与正常药品分开存放,建立不合格药品台帐,防止错发、重复报损,造成质量、账货混乱的严重后果。
H、药品仓库应配备消防安全设施,并不定期检查维护,做好防火、防盗、防灾工作。
药物储存保管的原则和方法:
任何一种药物都会在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下,改变其理化性质使其变质。因此,根据药物的理化性质选择适当的外界条件进行保管,并采取适当的措施,保证选择的外界条件得以实施,使药物的质量得到保证,这就是药物贮存的原则和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点:
(1)密闭贮存:
是指将盛装药物的容器闭密后,在一般的处理、运输、贮存和发售情况下,保护内装药物不受外来的尘土及异物等的混入和药物本身不致散失的贮存方法。凡理化性质比较稳定,不易受外界因素影响的药物,通常采用本办法贮存。
(2)密封、熔封或严封贮存:
(A)密封是指将容器密封,保护药物不受外来异物污染,阻止空气中湿度对药物的影响,防止药物风化、吸潮或挥发。
(B)熔封或严封是指将容器熔封或用适宜材料严封,能完全防止外界空气、水份及其他气体的浸入,并防止污染。必要时抽出空气或灌气惰性气体后熔封。凡易吸潮、稀释、风化、升华、挥发、串味、吸收二氧化碳、变质、易被空气中氧化、吸水、水解等的药物均需采用本法贮存。
(3)避光贮存:
是指用不透光的容器包装,例如棕色容器,黑纸包裹的无色透明或半透明的容器。凡见光易变色或遇光易被氧化、分解等的药均采用本法贮存。
(4)阴凉处、凉暗处及冷处贮存:
A阴凉处:指将药物置于温度不超过20℃的地方贮存。
沸点低易挥发的药物,温度高易熔化的低熔点药物,具有升华性的药物,易被氧化或分解变质的药物等采用本法。
B凉暗处:指将药物置于避光并不超过20℃的地方贮存。
通常在温度较高、遇光能加速分解或氧化变质的药物采用本法。
C冷处:指将药物置于2℃—10℃范围内的地方贮存。
主要是生物制品类药物,某些抗生素及抗肿瘤药采用本法。
(5)干燥处贮存:
干燥处贮存一般是指将药物置于相对湿度不超过45%(冬季)至75%(夏季)的地方贮存的方法。凡易吸湿后引起潮解、发霉、稀释、氧化或分解的药物均应贮于干燥处。
(6)防冻贮存:
某此液体药物或药物的水溶液当温度太低时,会使药物变质或容器破裂,故贮存时需防冻。
4. 艺术品、收藏品的存储主要注意哪些方面
艺术品、收藏品的存储需要注意存储的场景、环境以及摆放。
艺术品存储的场景最好选用四面都是内墙的房间,不要选择有窗户或者通风口的空间,容易让艺术品遭到阳光直晒和风的直吹;同时也要避免过度干燥、潮湿的空间。
艺术品存储的环境要注意温度和湿度,一般的艺术品要保持恒定在温度20°湿度50°左右;同时也要做好防尘防虫等措施。
艺术品应该使用独立外包装来隔绝外部空气和水气,并且远离地面,摆放在货架上、保险箱里或者挂起来并固定好。
一般的情况想要在家里或者个人完成所有的防护措施难度很大,并且会导致投入的精力财力过大,也很容易发生许多意外的状况让艺术品受损导致折价,可以把自己的藏品存放在第三方的私人金库内,可以满足上述的所有存储条件,安全性也有保障;
正大宝库就是一家专业的第三方艺术品保管金库。北京正大宝库位于CBD核心区,库区环境很好,并且采用的是博物馆级别的存储标准,有独立完善的防火、防水系统,并且整个库区恒温恒湿、防尘、防虫,能够有效的保证艺术品存放的稳定性。正大宝库的产品也很全面,各种类型的保险箱、保险库可以满足不同的存储需求;同时金库的安全等级也与国际接轨,在满足珍贵的艺术品存放各种需求的同时,还能够有效的保证存储艺术品的安全。
5. 易燃品的储存条件和要求是什么
需要用不同颜色的易燃液体化学品柜进行存储:
(黄色)可燃液体防火防爆柜安全柜
(红色)易燃液体防火防爆柜安全柜
(蓝色)弱腐蚀性可燃液体安全柜
除了自然灾害,人们在每一次工厂火灾事故后的分析中发现,大部分火灾事故与企业的易燃及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储存及处理有关,而且,大
部分类似的事故是可以避免的。正确规范对企业内易燃及危险化学品进行储存及分类至关重要,也是Unisafe关注的重点。
易燃及腐蚀性化学品柜需要符合OSHA色标体系,严格区分化学品的危险性质,规范管理。多参数严格测试的全双层钢板耐火结
构及三点自动锁有效隔离火源,阻断化学品加入燃烧,科学巧妙的静电导线接地装置,杜绝因静电火花引起的潜在的化学品燃爆事故,盛漏底
盘免泄露化学品扩散引起危险。
6. 酒的安全储存条件规定
法律分析:酒精宜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碱金属、胺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库区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酒精的储存、使用要求:领用、暂存、使用的容器必须有可靠的密封,严禁使用无盖的容器。使用前彻底清除使用范围地(酒精滴落地)周边20m内的易燃及可燃物。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第三十三条 食品生产经营应当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并符合下列要求:(一)具有与生产经营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食品原料处理和食品加工、包装、贮存等场所,保持该场所环境整洁,并与有毒、有害场所以及其他污染源保持规定的距离;(二)具有与生产经营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生产经营设备或者设施,有相应的消毒、更衣、盥洗、采光、照明、通风、防腐、防尘、防蝇、防鼠、防虫、洗涤以及处理废水、存放垃圾和废弃物的设备或者设施;(三)有专职或者兼职的食品安全专业技术人员、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和保证食品安全的规章制度;(四)具有合理的设备布局和工艺流程,防止待加工食品与直接入口食品、原料与成品交叉污染,避免食品接触有毒物、不洁物;(五)餐具、饮具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使用前应当洗净、消毒,炊具、用具用后应当洗净,保持清洁;(六)贮存、运输和装卸食品的容器、工具和设备应当安全、无害,保持清洁,防止食品污染,并符合保证食品安全所需的温度、湿度等特殊要求,不得将食品与有毒、有害物品一同贮存、运输;(七)直接入口的食品应当使用无毒、清洁的包装材料、餐具、饮具和容器;(八)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应当保持个人卫生,生产经营食品时,应当将手洗净,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等;销售无包装的直接入口食品时,应当使用无毒、清洁的容器、售货工具和设备;(九)用水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十)使用的洗涤剂、消毒剂应当对人体安全、无害;(十一)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要求。非食品生产经营者从事食品贮存、运输和装卸的,应当符合前款第六项的规定。
7. 双氧水储存安全规定
法律分析:1、包装和贮运双氧水应用塑料或不锈钢容器,且其上盖应设有防尘的排气口,以安全释放可能产生的气体,避免爆炸的产生。
2、双氧水是强氧化剂且有腐蚀性,所以应注意在贮运容器上涂刷GB190中规定的“腐蚀性物品标志”,以及GB191中规定的“向上标志”。
3、按氧化剂的运输规则,组织运输,防止剧烈振摇。
4、双氧水应存贮于阴凉、通风的库房中。在贮运过程中,避免阳光直射或受热。
5、严禁与碱、金属及金属化合物、易燃品、还原剂等物品混存混运。
6、请勿直接用手接触双氧水,操作时应配戴塑胶手套,当双氧水沾染人体或溅入眼睛时,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或用3%的KMnO4溶液冲洗。
7、若包装破裂渗漏或当外溢的双氧水与可燃物质接触时,应立即用大量水将其冲洗掉。
8、接触或贮存双氧水的设备和容器,应有足够大的排气口,以防设备憋压造成超压爆破而引起着火爆炸事故。
9、双氧水生产所使用的设备、管道、管件等材料的材质要符合有关标准,并要清洗钝化合格,以防重金属离子进入双氧水中引起分解。
10、杜绝因某种原因(如阀门内漏、操作失误)造成双氧水或含有双氧水的物料与其他可引起双氧水分解的物质混合,必要时断开连接的管路。
11、双氧水不能与可燃物、还原剂接触,一旦发生双氧水泄漏或接触可燃物时,要立即用大量水进行冲洗、稀释。
12、容器应加盖并保持排气,以保持容器内H2O2的纯度,防止污染;
13、本品用聚乙烯桶包装,包装容器的盖上有小排气孔。
法律依据:(GB 17915-2013)《腐蚀性商品储存养护技术条件》
4 储存条件
4.1库房
4.1.1应阴凉、干燥、通风、避光。应经过防腐蚀、防渗处理,库房的建筑应符合GB 50046的规定。
4.1.2储存发烟硝酸、嗅素、高氯酸的库房应干燥通风,耐火要求应符合GB 50016的规定,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
4.2货棚、露天货场
货棚应干燥卫生。露天货场应防潮防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