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服务存储 » 信息有效存储的条件与方法有哪些
扩展阅读
webinf下怎么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垒机怎么打开web 2023-08-31 21:54:11

信息有效存储的条件与方法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23-03-12 11:33:28

Ⅰ 心理学:结合所学,谈谈如何有效储存信息

1、记忆的含义
记忆是在人的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过程,用信息加工的术语来讲,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2、记忆的过程
认知心理学认为记忆过程就是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①编码是人获得个体经验的过程。编码有不同的层次或水平,主要有视觉的、听觉的和语义的编码。
②存储是把感知过的事物、体验过的情感、做过的动作、思考过的问题等,以一定的形式保持在人的头脑中。精细进行复述是存储信息最有效的方法。
③提取是从记忆中查找已有信息的过程,是记忆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相当于记忆中“忆”的阶段。再认和回忆是提取的基本形式。
3、记忆的种类(07.81、09.67、20.9、21.9)
(1)根据信息保持时间的长短可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①感觉记忆是指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以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被保存下来的记忆。储存时间大约为0.25 ~2秒。
②短时记忆是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保持时间为5秒至1分钟。它的容量有限,为7±2个组块。编码方式以言语听觉形式为主,也存在视觉和语义的编码,短时记忆的信息经过复述进入长时记忆。短时记忆还包括工作记忆,即输入信息经过再编码,使其容量扩大。。
③长时记忆是指信息经过充分和有一定深度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保存下来。这是一种永久性的存储,它的保存时间长,从1分钟到许多年,甚至终身;容量没有限制;信息的来源大部分是对短时记忆内容的复述,也有由于印象深刻而一次获得的。
(2)按照长时记忆储存的内容可分为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
①情景记忆是指人根据时空关系对某个事件的记忆。由于情景记忆受一定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信息的存储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因此记忆不够稳固。
②语义记忆是指人对一般知识和规律的记忆,与特殊的地点、时间无关。语义记忆受一般规则、知识、概念和词的制约,较少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因而比较稳固,提取也比较容易。
(3)按照提取时是否需要意识参与可分为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
①内隐记忆是个体并没有意识到的、过去的经验对当前的活动产生了影响,又叫自动的、无意识的记忆。
②外显记忆是在意识的控制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有意识的影响,又称受意识控制的记忆。
(4)按照记忆的内容和特点可以分为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
①陈述性记忆是指对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它可以通过语言传授一次性获得,它的提取往往需要意识的参与。
②程序性记忆是指如何做事情的记忆,这类记忆往往需要通过多次尝试才能逐渐获得,往往不需要意识的参与。
4、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09.09、10.66、15.68)
(1)记忆的脑学说
①整合论:该理论认为记忆是整个大脑皮层活动的结果,和脑的各个部分都有关系,而不是皮层上某个特殊部位的机能。拉胥里用实验证明,破坏动物大脑皮层的区域越大,记忆的丧失就越严重。
②定位论:该理论认为,记忆是由大脑的一定部位负责的。支持脑定位说的研究有:布洛卡就发现了导致运动性失语症的言语机能区;威尔尼克发现了导致接收性失语症的言语技能区;潘菲尔德等用微电极刺激患者大脑皮层颞叶区,引起了患者对往事鲜明的回忆;鲁利亚对脑损伤病人及对其恢复训练过程的研究证明,丘脑下部组织及部分边缘系统受到损伤,其短时记忆出现明显障碍,网状激活系统则保证了记忆所要求的最佳紧张度或充分的觉醒状态;人的左半球言语运动区受到损伤,将造成言语记忆的缺陷;右额叶受损伤却造成非言语刺激记忆的困难。
③SPI理论:图尔文提出SPI理论,该理论假定人脑中有五种记忆系统,分别是程序记忆、知觉表征、语义记忆、初级记忆和情景记忆系统;这五种记忆系统在种系发生和个体发展上都存在先后的顺序;它们在加工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联系,即五个记忆系统的编码是串行的,存储是并行的,提取则是独立的。
(2)记忆的脑细胞机制
①反响回路:是指神经系统中,皮层和皮层下组织之间存在的某种闭合的神经环路。反响回路是短时记忆的生理基础。小白鼠跳台的实验为这种反响回路学说提供了证据。
②突触结构:长时记忆的神经基础是神经元突触的持久改变。因为涉及到结构的改变,
所以它发生的过程较慢,并需要不断的巩固。实验的证明,在丰富环境中生活的白鼠比在贫乏环境中生活的白鼠的皮层厚且重。
③长时程增强作用:是指传递信息的神经元和接收信息的神经元之间突触连接强度的增加。在海马内的一种神经通路中,存在着一系列短暂的高频动作电位,能使该通路的突触强度增加,这种强化称为长时程增强作用。进一步研究显示,海马是长时记忆的暂时性储存场所,海马受到损伤就会影响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的转化。
(3)记忆的生物化学机制
①核糖核酸:记忆是由神经元内部的核糖核酸的分子结构来承担的。
②激素和记忆:激素能够影响记忆的保持,特别是在轻度唤醒的情况下。
考点二:感觉记忆(19.81)
1、感觉记忆的含义
感觉记忆是指外界刺激以极短的时间一次呈现后,感觉信息保持的时间在 1 秒钟左右的记忆,也叫瞬时记忆。视觉的感觉记忆叫图像记忆;听觉的感觉记忆叫声像记忆。
2、感觉记忆的信息加工(17.11、21.10)
感觉记忆的信息加工主要有两种编码形式,分别为视觉编码和听觉编码,即
①图像记忆:是主要编码形式,斯波林部分报告法证明其容量约9个;
②声像记忆:莫瑞证明局部报告法的成绩优于整体报告法,说明听觉系统中也存在感觉记忆;达文用部分报告法证明其保持的时间可达4秒,但容量只有5个左右。
3、感觉记忆的特征
①感觉记忆的保持时间较短;
②以感觉的原始形式储存在记忆系统中,具有鲜明的形象性;
③记忆容量较大,可达9个项目;
④其内容得到注意可转入短时记忆。
考点三:短时记忆与工作记忆
1、短时记忆的含义
外界刺激以极短的时间一次呈现后,感觉信息保持的时间在1分钟左右的记忆叫短时记忆。
2、短时记忆的信息加工(10.8、12.77、15.67)
(1)编码形式:短时记忆的编码方式可以分为听觉编码和视觉编码。康拉德的实验证明,听觉编码是短时记忆的一种主要编码方式。波斯纳的实验证明,记忆最初阶段(瞬时记忆)存在视觉形式的编码,之后才逐渐向听觉形式过渡。
(2)编码的影响因素:个体的觉醒状态,组块水平和加工深度。
(3)信息容量:米勒提出短时记忆容量为7±2个组块;默多克证明组块可以提高记忆容量和效率。
3、短时记忆信息的存储与提取(16.77)
(1)加工储存方式:复述可有效存储短时记忆信息,帮助这些信息进入长时记忆系统。复述分为两种,一种是机械复述,即不断地简单重复,又叫保持性复述。一种是精细复述,即对短时记忆中的信息进行分析,使之与已有的经验建立起联系。
(2)提取:斯腾伯格假设短时记忆信息的提取有平行扫描、自动停止的系列扫描和完全系列扫描三种可能的方式。他通过实验证明,短时记忆信息的提取是完全系列扫描,即对全部项目进行扫描然后做出判断。
4、短时记忆的特征(08.76、09.10)
①保持时间在1分钟左右;
②容量有限,为7±2个项目,若用组块的方式可以扩大短时记忆的容量;
③短时记忆的信息以语音、形象和语义的形式储存;
④通过复述,短时记忆的信息可能转入长时记忆;
⑤短时记忆是当前正在加工的信息,因而是处在意识中心的信息。
5、工作记忆(14.81、17.66)
(1)工作记忆的含义
工作记忆是指在信息加工过程中,对信息进行暂时存储和加工的、容量有限的记忆系统。工作记忆是一种当前工作状态的记忆,还要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常用阅读广度测验来测量工作记忆容量。
(2)工作记忆的成分
①语音环路:用于处理以语音为基础的信息,分为语音存储和发音复述过程。
②视觉空间模板:用于处理视觉的和空间的信息。干扰范式为视觉空间模板的存在提供了实验的证据。当次任务为言语任务时,它选择性地干扰了言语记忆,不干扰空间记忆;而当次任务为空间任务时,它选择性地干扰了空间记忆,不干扰言语记忆。
③中央执行系统:是一个注意资源有限的控制系统,是工作记忆中最重要的成分。它的功能主要有协调语音环路和视觉空间模板活动,注意资源的分配与控制,选择性地注意以及转换策略。
④情景缓冲器:一个用来整合视觉、空间和言语信息的一个成分。它是一个容量有限的空间,用于整合来自语音环路和视觉空间模板的信息。
工作记忆的关键成分是中枢执行系统。它虽容量有限但可以参加任何认知活动。语音环和视觉空间模板从属于中枢执行系统并为特定目的服务。语音环存储语音呈现的顺序,视觉空间模板用来储存和加工视觉和空间信息。
考点五:长时记忆
1、长时记忆的含义
长时记忆是指存储时间在1分钟以上的记忆。长时记忆的信息在头脑中存储的时间长,容量没有限制;信息的来源大部分是对短时记忆内容的加工,也有由于印象深刻而一次获得的。
2、长时记忆的信息加工(08.11、11.5、19.9)
长时记忆的信息编码就是把新的信息纳入已有的知识框架内,或把一些分散的信息单元组合成一个新的知识框架。影响长时记忆编码的主要因素有编码时的意识状态和加工深度。
①编码形式有两种,一种是按语义类别编码,即按刺激物的意义进行编码储存;另一种是以语言的特点为中介进行编码,借助言语的某些特点,如语义、发音、字形、音律和音节等,对记忆材料进行编码。
②编码的影响因素:编码时的意识状态和加工深度。
③信息容量 :容量非常大,近似认为没有限制。
3、长时记忆的信息存储与提取(10.9)
(1)长时记忆的信息储存
长时记忆信息的存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量的方面,表现在储存数量上的逐渐减少;在质的方面上:内容越来越简略和概括;内容更加合理和有意义;内容变得更加具体或更夸张和突出。
(2)长时记忆信息的存储方法
①组织有效复习:及时复习;正确分配复习时间,分散复习优于集中复习;阅读与重现交替进行;排除前后材料的影响,加强序列位置效应中中间部分的复习。
②利用外部记忆手段,如记笔记、编提纲等。
③注意脑的健康和用脑卫生,如缺乏蛋白质、吸毒、酗酒等都会给记忆带来不利影响。
(3)长时记忆的信息提取——再认和回忆两种形式
①再认是指人们对感知过、思考过或体验过的事物,当它再度呈现时,仍然能认识的心理过程。如,好友重逢,一眼就认出了对方;旧地重游,处处有熟悉的感觉。
忆、比较和推理等思维活动。
②回忆是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以形象或概念的形式在头脑中重新呈现的过程。
4、长时记忆的特征
①长时记忆的保持时间在1分钟以上;
②以语义的或形象的形式编码;
③容量在种类和数量都是无限的;
④由于干扰等原因会发生遗忘。

Ⅱ 信息存储方式有哪些

现代信息存储和传递的方式:

  • 有线通讯传输,如电话,传真,电报,电视等;

  • 无线通讯传输,如对讲机,BP机(以淘汰),移动电话,收音机 ;

  • 数字通讯传输,最熟悉的,连网的电脑,数字电视;

  • 纸张通讯传输,如书信,报纸等。

  • 以打印和数据硬盘或云服务存储为主。

Ⅲ 信息资源存储有哪些主要技术

1.印刷技术。采用各种印刷技术把文字图像记录在纸上,便于阅读流通。存储密度低,加工难以自动化。
2.光学缩微技术,利用光学缩微技术将文字图像记录在感光材料上,存储密度高,便于收藏,但是阅读设备投资高。
3.磁录光录技术,利用磁录光录技术将声音和图像记录在磁性和光学材料,存储密度高内容直观。表达力强。
4.计算机存储技术,将文字图像音视频转为数字化信息,以磁光盘和网络载体等,密度高,读取快高,速远距传输。
(1).数据压缩技术。数据压缩可以分为无损压缩和有损压缩两大类 。
(2).数据库技术。数据库技术是计算机处理与存储数据的最有效最成功的技术。
(3)文字、图像和语音的识别技术
(4)图像扫描与处理技术
(5)信息数字化技术,将模拟信号形式的音视频转化为数字化音视频的音视频信息数字化技术

Ⅳ 信息存储的方式有哪四种

古代,将信息以书写、印刷等形式记录在石头~竹简~帛~纸上,形成书。
近代,以书写、印刷等形式记录在纸上。照相录像技术发明后,就可以记录画面信息了。
现代,以打印和数据硬盘或云服务存储为主。
信息的储存是信息系统的重要方面,如果没有信息储存,就不能充分利用已收集、加工所得信息,同时还要耗资、耗人、耗物来组织信息的重新收集、加工。有了信息储存,就可以保证随用随取,为单位信息的多功能利用创造条件,从而大大降低了费用。 其优点在于存取速度极快,存储的数据量大。
信息存储应当决定,什么信息存在什么介质行比较合适。总的来说凭证文件应当用纸介质存储;业务文件用纸或磁带存储;而主文件,如企业中企业结构、人事方面的档案材料、设备或材料的库存账目,应当存于磁盘,以便联机检索和查询。

Ⅳ 古代 近代 现代的存储信息方法有哪些

古代,将信息以书写、印刷等形式记录在石头~竹简~帛~纸上,形成书。
近代,以书写、印刷等形式记录在纸上。照相录像技术发明后,就可以记录画面信息了。
现代,以打印和数据硬盘或云服务存储为主。

(5)信息有效存储的条件与方法有哪些扩展阅读:

存储介质

纸张

优点:存量大,体积小,便宜,永久保存性好,并有不易涂改性。存数字、文字和图像一样容易。

缺点:传送信息慢,检索起来不方便

胶卷

优点:存储密度大。查询容易

缺点:阅读时必须通过接口设备,不方便,价格昂贵。

计算机

优点:存取速度极快,存储的数据量大

信息存储应当决定,什么信息存在什么介质行比较合适。总的来说凭证文件应当用纸介质存储;业务文件用纸或磁带存储;而主文件,如企业中企业结构;人事方面的档案材料;设备或材料的库存账目,应当存于磁盘,以便联机检索和查询。

参考链接:网络_信息储存


Ⅵ 古代 近代 现代的存储信息方法有哪些

一、信息载体
最早:数手指头、结绳记事、石头代替法、在洞穴岩壁上绘画
之后,中国:竹简、木简、金属容器表面、帛、丝绸、蔡伦造纸。外国:阔叶植物的叶子(热带地区)、动物皮、纸张
如今,纸张是人们较为广泛使用的信息载体,而且磁性存储介质、电子信息存贮介质,光学存储介质等也已渗入你我的生活。
未来,人们会探索储存密度更大,存储状态更稳定的信息载体。如生物存储——用DNA存储信息。

二、记录方法
最早,“以物记物”或“借物记物”,即用更易于携带的事物代替所要记录的事物,但此时所有的“物”都是现实意义上的物。
之后,人类懂得了用更加简练的符号代替事物。从“象形文字”到后来不断发展更新的的“现代文字”。
而且,随着计算机的发展,人们利用二进制数字的简洁特点,将二进制数字与信息通过公式转换进行关系对应,从而能利用上面所说的磁性存储介质(磁盘)光学存储介质(光盘)或电子信息存贮介质(内存、U盘)进行记录。

Ⅶ 有关现代与古代在信息储存用的方法

1、信息储存是将获得的或加工后的信息保存起来,以备将来应用。信息储存和数据储存应用的设备是相同的,但信息储存抢跳储存的思路,为什么要储存这些数据,以什么方式储存这些数据、存在什么介质上,将来有什么用处,对决策可能产生的效果是什么等。只有正确的舍弃信息,才能正确使用信息
2.、①古代信息储存方法:结绳记事、石头代替法、在洞穴岩壁上绘画。之后,中国:竹简、木简、金属容器表面、帛、丝绸、蔡伦造纸。用这载体,用“以物记物”或“借物记物"即用更易于携带的事物代替所要记录的事物,但古时所有的“物”都是现实意义上的物。
②当时较为先进的是使用甲骨文在动物壳身上记录文字,存储信息。后来蔡伦发明造纸术,人们就开始在纸张上记录文字用以储存信息。
3、、现代信息储存方法:
①纸优点:存量大,体积小,便宜,永久保存性好,并有不易涂改性。存数字、文字和图像一样容易。
缺点:传送信息慢,检索起来不方便
②胶卷优点:存储密度大。查询容易
缺点:阅读时必须通过接口设备,不方便,价格昂贵。
③计算机
优点:存取速度极快,存储的数据量大
信息存储应当决定,什么信息存在什么介质行比较合适。总的来说凭证文件应当用纸介质存储;业务文件用纸或磁带存储;而主文件,如企业中企业结构;人事方面的档案材料;设备或材料的库存账目,应当存于磁盘,以便联机检索和查询
计算机储存方面也包括三种:磁存储技术(例如硬盘)、缩微存储技术(例如胶卷)、光盘存储技术)(例如CD—ROM)。

Ⅷ 网络储存信息有哪些方法

网络储存信息方法,使用的专业网络存储技术大概分为四种,有DAS、NAS、SAN、iscsl,它们可以使用RAID阵列提供高效的安全存储空间。

1.直接附加存储(DAS)。直接附加存储是指将存储设备通过SCSI接口直接连接到一台服务器上使用。DAS购置成本低,配置简单,使用过程和使用本机硬盘并无太大差别,对于服务器的要求仅仅是一个外接的SCSI口,因此对于小型企业很有吸引力。

2.网络附加存储(NAS)。NAS实际是一种带有瘦服务器的存储设备。这个瘦服务器实际是一台网络文件服务器。NAS设备直接连接到TCP/IP网络上,网络服务器通过TCP/IP网络存取管理数据。

3.存储区域网(SAN)。SAN实际是一种专门为存储建立的独立于TCP/IP网络之外的专用网络。一般的SAN提供2Gb/S到4Gb/S的传输数率,同时SAN网络独立于数据网络存在,因此存取速度很快,另外SAN一般采用高端的RAID阵列,使SAN的性能在几种专业网络存储技术中傲视群雄。

4.iSCSI。使用专门的存储区域网成本很高,而利用普通的数据网来传输SCSI数据实现和SAN相似的功能可以大大的降低成本,同时提高系统的灵活性。iSCSI就是这样一种技术,它利用普通的TCP/IP网来传输本来用存储区域网来传输的SCSI数据块。

(8)信息有效存储的条件与方法有哪些扩展阅读:

四种网络存储技术方案各有优劣。对于小型且服务较为集中的商业企业,可采用简单的DAS方案。对于中小型商业企业,服务器数量比较少,有一定的数据集中管理要求,且没有大型数据库需求的可采用NAS方案。

对于大中型商业企业,SAN和iSCSI是较好的选择。如果希望使用存储的服务器相对比较集中,且对系统性能要求极高,可考虑采用SAN方案;对于希望使用存储的服务器相对比较分散,又对性能要求不是很高的,可以考虑采用iSCSI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