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C语言多维数组地址计算请举例说明
一、多维数组地址的表示方法
设有整型二维数组a[3][4]如下: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设数组a的首地址为1000,各下标变量的首地址及其值如图所示。
C语言允许把一个二维数组分解为多个一维数组来处理。因此数组a可分解为三个一维数组,即a[0],a[1],a[2]。每一个一维数组又含有四个元素。例如a[0]数组,含有a[0][0],a[0][1],a[0][2],a[0][3]四个元素。 数组及数组元素的地址表示如下:a是二维数组名,也是二维数组0行的首地址,等于1000。a[0]是第一个一维数组的数组名和首地址,因此也为1000。*(a+0)或*a是与a [0]等效的, 它表示一维数组a[0]0 号元素的首地址。也为1000。&a[0][0]是二维数组a的0行0列元素首地址,同样是1000。因此,a,a[0],*(a+0),*a,&a [0][0]是相等的。同理,a+1是二维数组1行的首地址,等于1008。a[1]是第二个一维数组的数组名和首地址,因此也为1008。 &a[1][0]是二维数组a的1行0列元素地址,也是1008。因此a+1,a[1],*(a+1),&a[1][0]是等同的。由此可得出:a+i,a[i],*(a+i),&a[i][0]是等同的。此外,&a[i]和a[i]也是等同的。因为在二维数组中不能把&a[i]理解为元素a[i]的地址,不存在元素a[i]。
C语言规定,它是一种地址计算方法,表示数组a第i行首地址。由此,我们得出:a[i],&a[i],*(a+i)和a+i也都是等同的。另外,a[0]也可以看成是a[0]+0是一维数组a[0]的0号元素的首地址,而a[0]+1则是a[0]的1号元素首地址,由此可得出a[i]+j则是一维数组a[i]的j号元素首地址,它等于&a[i][j]。由a [i]=*(a+i)得a[i]+j=*(a+i)+j,由于*(a+i)+j是二维数组a的i行j列元素的首地址。该元素的值等于*(*(a+i)+ j)。
试一下以下程序段
#define PF "%d,%d,%d,%d,%d,\n"
main(){
static int a[3][4]={0,1,2,3,4,5,6,7,8,9,10,11};
printf(PF,a,*a,a[0],&a[0],&a[0][0]);
printf(PF,a+1,*(a+1),a[1],&a[1],&a[1][0]);
printf(PF,a+2,*(a+2),a[2],&a[2],&a[2][0]);
printf("%d,%d\n",a[1]+1,*(a+1)+1);
printf("%d,%d\n",*(a[1]+1),*(*(a+1)+1));
}
② 四维数组存储地址计算公式
四维数组存储地址计算公式:A[i][j]=A[0][0]+(i*N+j)*L。
A[8][5]前面有多少个元素。行下标i从1到8,列下标j从1到10,所有A[8][5]之前共有n7*10+4(74)个元素。每个元素的长度为3个字节,故共有3*74=222个字节。
三维数组A(ijk)按“行优先顺序”存储,其地址计算函数为:LOC(aijk)=LOC(a111)+[(i-1)*n*p+(j-1)*p+(k-1)]*d。
简介
通过一个整型下标可以访问数组的每一个值。数组维数是指在多维数组之中采用一系列有序的整数来标注,整数列表之中整数始终相同的个数。在数据库中,数组维数与表中属性数量有关,属性越多,数组维数越大。计算机中的字段属性、资源特性和那些读取与修改的权限。例如:文件属性、用户的属性。
③ 数据结构 数组存储地址的计算
数组存储地址的计算:以二维数组为例,其他的依次类推:
假设起始下标从0开始,按行存储(总共有M行,N列):
A[i][j]=A[0][0]+(i*N+j)*L
这地方的L是数组中的一个元素所占的存储空间
例如:
第一个元素的地址“值”就是数组的地址“值”,只不过类型不一样,强转一下就可以了。
int ary[5];
int* pInt = &ary[0];
int (*pAry)[5] = &ary;
printf("First: %p ", pInt);
printf("Array: %p ", pAry);
(3)多维数组怎么求存储首地址扩展阅读:
一个数组中的所有元素具有相同的数据类型(在C、C++、Java、pascal中都这样。但也并非所有涉及数组的地方都这样,比如在Visual Foxpro中的数组就并没这样的要求)。当然,当数据类型为 Variant 时,各个元素能够包含不同种类的数据(对象、字符串、数值等等)。可以声明任何基本数据类型的数组,包括用户自定义类型和对象变量。
④ 数据结构、数组存储的地址怎么计算
数组存储地址的计算:
以二维数组为例,其他的依次类推
假设起始下标从0开始,按行存储(总共有M行,N列):
A[i][j]=A[0][0]+(i*N+j)*L
这地方的L是数组中的一个元素所占的存储空间。
或:
即使A[8][5]前面有多少个元素,
行下标i从1到8,列下标j从1到10,所有A[8][5]之前共有n7*10+4(74)个元素,
每个元素的长度为3个字节,故共有3*74=222个字节
首地址是SA,则A[8][5]地址是SA+222
(4)多维数组怎么求存储首地址扩展阅读:
在数据的顺序存储中,由于每个元素的存储位置都可以通过简单计算得到,所以访问元素的时间都相同;而在数据的链接存储中,由于每个元素的存储位置保存在它的前驱或后继结点中,所以只有当访问到其前驱结点或后继结点后才能够按指针访问到,访问任一元素的时间与该元素结点在链式存储结构中的位置有关。
⑤ 二维数组按列存储 求存储地址
A[10][20]前面一共有10*60+20=620个元素,又因为每个元素占一个字节,所以A[10][20]
的存储地址为200+620=820,选择A
⑥ 二维数组有哪2种顺序存储方式并分别写出求a的起始地址的公式,其中a1
二维数组有两种存储⽅式,⼀种以 行 为主序,⼀种以 列 为主序(行优先、列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