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服务存储 » 私人云存储器拆解
扩展阅读
webinf下怎么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垒机怎么打开web 2023-08-31 21:54:11

私人云存储器拆解

发布时间: 2023-04-13 13:41:35

❶ 我想建立一个我私人的云存储,资料放在公有网盘上不太放心。需要哪些软件和硬件

你要自己建个云存储自己用还是给公司用?其实公有云是很安全的,付费的应用保障比较大。如果实在想自己建也可以。可以参考同步盘的要求采购服务器就可以了。不过还是建议你用公有云的。磁盘损坏是常有的事,又有专人帮你维护,你自己就省心了。

❷ 10TB超大容量不限速!个人云存储有这一个就够了

数据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所以我们需要把电脑、手机上日积月累的数据进行保存、备份,甚至对重要的数据进行加密避免隐私泄露。由于产生的数据量更大,此前使用的U盘、小容量硬盘等已经无法满足需求,而且随着智能设备的发展,人们还需要把一些数据分享出去,所以更大容量、能分享的云存储方案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但是目前常用的第三方网络存储,一方面受到容量的限制,另一方面也受到网速的限制,而且在成本的投入上也是持续的,即便如此,对于数据的安全和隐私也无法得到保障。所以,联想最近推出了一款个人云存储设备,最大支持10TB存储容量,上传下载不限速,还能够实现多设备数据存储,数据集中管理,实时备份和分享,完成多场景下的数据自由传输,为我们提供了无缝连接数字生活与工作的存储解决方案。
联想个人云存储提供了无盘版、4TB单盘版和4TB*2双盘版,售价分别为999元、1799元和2899元。除了硬件上的一次性投入,在功能上与网络网盘有着非常相似的使用体验,但是在容量、传输速度以及数据的私密性上,联想个人云存储有着先天的优势。究竟这两款设备该选谁?不妨让我们来做个对比。
由于联想个人云存储是以物理硬件的方式存在,而网络网盘只需要安装应用即可,所以这里我们首先来看看联想个人云存储的设备是怎样的,之后再进行功能对比。
联想个人云存储包装与外观特点

智能安全、智能健康、智能娱乐、智能办公学习,是联想SIoT战略的四大细分场景,定位家庭级智能存储设备的联想个人云存储,承担着智能化数据管理以及完善联想智能化布局的主要一环。

沉甸甸的包装内部除了一个联想个人云存储主机,还包括一块全新的2.5英寸4TB SATA 3.0接口的机械硬盘,配件包括电源适配器、一根网线、固定硬盘用的螺丝钉,一把十字起子和一个简易说明书。主机和硬盘都采用了较厚的泡沫棉保护,确保运输中的万无一失。

联想个人云存储机身为白色,采用竖纹理设计,这样的设计能够减少机身厚度,同时利于散热。正面看机身犹如罗马殿堂的柱子,庄严而典雅。顶部的盖子和底座采用了金色点缀,增添了时尚色彩,能够与家庭家居完美地融合。

接口位于机身后部,从上到下为 RESET 孔、2 个 USB 3.0接口、千兆网线接口和圆形的电源插口。2个USB 3.0还可以外接个人云伴侣(磁盘阵列存储),将空间轻松扩展至128TB,所以对于家庭用户来说,无须担心容量不够用。

在连接与速度方面,联想个人云存储不受条件限制,可穿透各种防护网络,支持全球内外网访问。在安装与部署方面,相较于传统复杂的NAS流程,联想个人云存储只需要连接网线、电源,下载APP后绑定、格式化硬盘,轻松几步就能完成,无需专业的网络、硬件技能。

开启顶盖后可以看到内部的A、B 两个硬盘托架,能够同时放下两块 2.5'' 的 HDD,抽屉式的托架,取出后安装好硬盘再放下去插紧就OK了,非常简单。硬盘支持RAID及LARGE模式,上盖内里印有设备绑定二维码,用来绑定APP(管理员)。但是这里也提醒一下,硬盘托架可能会很紧,取出或插入时需要用一些力。同时也建议在下一代能设计成弹出式,或者改进一下抽拉时的顺畅感。

可能很多网友也会疑问为什么不用固态硬盘?简单的说,一方面是成本,大容量的固态硬盘价格依然居高不下;另一方面众所周知的使用寿命和数据可恢复性,机械硬盘目前还是最佳的选择。但并不是说联想个人云存储设备就不能使用固态硬盘,用户仍然可以自行安装SATA接口的SSD。

由于联想个人云存储设备是长期在线使用,尤其是长时间的数据读写时,硬盘还是会产生热量,所以还在机身底部设计了散热风扇,并通过底座隐藏的散热口排出,而且在噪音控制方面也做的很好,即便是放在卧室的床头边也不会被干扰。

简单了解完联想个人云存储设备的外观和基本功能,大家更加关注的是这个设备究竟能做什么?与一些网盘相比有哪些优点?所以我们接下来就以使用者众多的网络网盘为例来做个对比,看看联想个人云存储是否值得购买。
客户端:无缝连接 支持平台广泛

目前能够连接网络的设备越来越多,除了电脑和手机,还包括平板电脑、电视等,可以说有屏幕的地方就有江湖。在操作系统上分为Windows、Linux、iOS和安卓系统,联想个人云存储和网络网盘都对各平台和系统进行适配,实现无缝连接,尤其是在布局智慧家庭方面,联想个人云存储结合的更加紧密。

联想个人云存储的数据守护者APP界面与网络网盘功能基本类似,包括对文件的自动分类,但是联想个人云存储还支持对网络网盘的数据存取和离线下载,所以在兼容性和文件管理方面,联想个人云存储更加贴心。

安装数据守护者app可以轻松的在手机上存取资料和管理文件,以及用于配置个人云存储设备,这也是与网络网盘不太一样的地方。图形化的界面,以及指引绑定、设置,即便是新手也能轻松胜任,非常人性化。但是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联想个人云存储设备支持RAID1和Large两种模式,两者只能选择其一,中途如果想要切换模式,则会对磁盘进行重新格式化,会删除所有数据,所以需要谨慎操作。

除了常规文件的存取,网络网盘app还加入了笔记、小说、冲印商城等第三方合作应用,在个人服务方面更加多样化,毕竟网络网盘已经做了很多年,也有着庞大的用户群,在用户体验方面积累了更多的经验。

除了作为存储,网盘最大的功能特色就是分享,联想个人云存储APP在分享功能上支持好友分享和链接分享,其中链接分享还支持1天和7天期限。网络的分享功能相对要全面,包括微信、朋友圈、QQ、微博,以及私密链接和二维码等多种方式,同样支持分享的有效期。

客户端的对比方面,差别并不是很大,只是在分享方面,数据守护者相对弱一些,以及暂时不支持压缩包的在线解压缩等。网络网盘APP对非会员的限制比较多,比如想要在线解压缩,需要超级会员;此外,如果用户想要在线播放音乐、视频,由于非会员限速问题,网络网盘的体验要差很多。而联想个人云存储,我们可以看做是“点对点”的读取,没有中间的转换,所以读取会流畅的多。
容量对比:联想个人云存储最大支持10TB容量 还可扩展

以目前个人或家庭对存储容量的需求,GB级别不够用,但是上升到TB、数个TB的时候就足够用了。
联想个人云存储内置双硬盘位,最大支持10TB容量,相当于可容纳200万张高清照片,或100万首无损音乐,或1万部高清影片。如果你是骨灰级玩家,对容量有更大的需求,那么这款个人云存储还可以通过2个USB 3.0高速接口外接个人云伴侣(磁盘阵列存储),就能轻松扩展至128TB。正是因为采用的是物理硬盘,联想个人云存储理论上可以无限扩展,但毕竟是定位家庭、个人云存储,能达到10TB容量需求的用户已经极少,所以我们几乎可以忽略空间的限制。
简而言之,联想个人云存储一次投入,容量无限。

网络网盘初始免费容量是根据完成一定任务量来决定的,普通会员提供2TB容量。需要注意的是,网络在2018年底宣布此前注册用户至2019年底没有登录过的免费用户,将调整至100GB,超级会员可以扩展至最大5TB容量,连续包年的会员费为263元。
实际上5TB的容量对于大多用户也足够使用,但是却以会员年费为代价,而且一旦不续费,您的文件可能就不再是您的文件,对功能的限制也是颇多。如果只是作为小文件的备份,比如手机图片、办公文档等,网络网盘也是足够使用。但是对于较大的文件、尤其是高清影视,无论从容量还是上传、下载的速度等方面,并不建议使用网络网盘收藏。

所以两者对比很明显,联想个人云存储成本更低、容量更大、并具有无限可扩展性,更是作为资料收藏的绝佳存储方案;而网络网盘容量和功能受会员限制,具有很多不确定性,推荐存储较小文件、临时性文件,如果是重要资料且需要永久收藏的,就要慎重考虑网络存储的方案。
传输速度比拼:联想个人云存储不限速

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使用网盘或个人云存储,最多的行为就是上传和下载文件。
首先说说网络网盘,相信所有免费用户在使用网络网盘上传下载文件时,都会体会到那种龟速到痛不欲生吧。不管你是百兆宽带,还是光纤,只要不充值,网络网盘限速能限到你哭。

图:网络网盘非会员限速
如果你存储的文件很大,或者是朋友分享给你一个很大的文件,或者是数百张图片,而且你还不是超级会员,那千万不要用网盘分享,还不如用QQ发送来的快。此外,对于非会员,传输的文件还不能超过4GB。

图:非会员限制不能超过4GB
但如果你是长期网盘依赖用户,那就不妨充个超级会员,上传和下载的速度还是有保障的。

图:超级会员可解除限速
如果把网络网盘看作是公有云,那么联想个人云存储就是私有云。联想个人云存储不仅能够适应各种网络环境,包括身处海外也能轻松连接使用。上传和下载速度方面,得益于联想的全球网络节点支持,无论是内外网访问或是海外访问,联想个人云存储都拥有高速上传下载加速系统,能够无缝连接用户的数字生活与工作。需要说明的是,在上传或下载时,联想个人云存储最多支持5个文件多任务同时进行,单文件上传、下载速度最快。

图:多文件上传时,网速被优先级分配

图:单文件上传时速度最快

图:单文件下载时速度最快
在上传和下载的网速对比方面,联想个人云存储在整个传输过程中不参与任何数据交换,所以文件传输不受限制,也就有着绝对的优势,你的网速有多快就能上传、下载多快。但是在使用中,我们也发现联想个人云存储客户端,暂时还不支持文件、文件夹的拖拽,只能通过一级一级的路径选择,相信在升级版本中会添加这一快捷功能。
安全与隐私

个人数据的安全和隐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存储在公有云上的数据,实际上是保存在人家服务器上,尽管各家都声称绝不会泄露,但是谁知道呢?你把宝贝放在别人家柜子里总是不让人放心吧。
而联想个人云存储是您的“私有云”,所有的数据都是保存在您私人的硬盘之上,从根本上避免了公有云端隐私泄露的问题。同时还采用SDVN技术加密传输,所有应用数据均在虚拟化层上传输,确保数据在内网或互联网上的安全可靠,有效保护个人数据安全和隐私问题。
此外,联想个人云存储设立多账户管理机制,一台主机多人共享的同时,还能够设定公共空间和私密空间。通过管理员设置不同权限,将家庭账户进行空间隔离,并配置加密保险箱技术,进行二次保护,管理员也无法访问他人账户,方便多人共享数据的同时,又能够保护个人数据隐私。

实际上很容易理解,保存在你个人硬盘上的数据永远都是你的,保存在网上的资料不一定就是你的,哪怕是交了费。
体验总结:

综合来看,联想个人云存储在更大容量、更快速度、更加私密等方面都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而网络网盘仅仅是对续费的超级会员提供最多5TB容量、不限速的服务,但是在数据的私密性和安全性上,尤其上长远来看,网络网盘还是存在不少后顾之忧。
个人云存储无论在数据传输方面、数据安全和用户隐私方面,以及在未来智慧家居的构建上,都将逐渐成为家庭的数据中心,成为每个家庭的刚需的智能设备。所以相对于建立在公有云上的网盘,联想个人云存储可以说已经先入为主,并将主导未来。还是那句话,一次性投入,就能拥有一个永久、安全的个人数据中心。

❸ 家庭魔术存储—Magic M2 私有云盘 开箱与评测

NAS 是 Network-Attached Storage 的缩写,简单的说其实和移动硬盘类似给电脑提供了额外的存储空间。而移动硬盘通常连在一台计算机的 USB 接口上,想用在别处需要先在系统里卸载它,从接口上拔下来,再插到另外的计算机上。这种方式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限制,同一时间只能接在一台计算机上,空间上也需要和使用它的计算机放得足够近,而且同时存在硬盘损坏的风险。而 NAS 和移动硬盘不一样,通过网络和各种计算设备相连接。这样多个设备就能够同时分享,另一方面也摆脱了空间上的局限——只要网络能连上的地方你都能用,并且NAS 产品多数都可以接上不止一块硬盘,家用产品中双盘位和四盘位比较常见,通常配合RAID的方式进行存储。

文件存取是 NAS 最基础的功能,在此之上又派生出很多应用。常见的比如说数据备份,计算机和手机可以设置成定期自动在 NAS 上保存备份,不必再担心哪一天硬盘挂了或者手机丢了就再也找不回重要的文件和照片。云端同步,可以在家里和办公室用不同的计算机,甚至是在路上的时候打开手机随时编辑同一份文档,再也不必借助邮件或者U盘在多个设备之间来回拷贝。再比如说影音 娱乐 ,不在家的时候掏出手机让 NAS 从 BT 或者迅雷下载高清电影,回到家打开电视就能直接播放。

虽然NAS优势很多,也不是没有代价。首先,为了联网和应对多个设备的访问,NAS 需要有一定的计算能力——它自己就是一台计算机或者说服务器,有自己的 CPU 和内存。移动硬盘相对就简单多了,硬盘盒里面主要是把数据流在不同的硬件接口之间进行传递。不算上硬盘的成本,现在一个普通家用 NAS 的价格少说也是普通移动硬盘盒的十倍以上。其次,现在多数的移动硬盘用一根 USB 3.0 的数据线接在计算机上就可以快速地读写文件,而 NAS 如果想达到与之相当的传输速度,要依靠高速网络,这样就需要千兆交换机、千兆网线、5GHz 高速无线路由器等等。部署这样一套基础设施多少需要了解一点网络知识,当然也免不了花费些银两。

当一开始看到这个产品的时候还是有些期待的。因为,对于新华三的初步了解,它以路由器、交换机为主,最近几年也开始涉及了服务器、云存储、云计算的方面,并且定位目标主要以政府、医疗、教育、交通、军事部门等为主,家庭及个人消费者的产品,和其他友商(华为、海康、大华等)相对来说少了一点。

随着各家云盘厂商的服务关闭,私有云盘、NAS显得有些迫切。总不想着某一天自己的资料无法存放而头痛。这次推出的 H3C Magic M2打上了家庭云盘,不知道其真正的功能和体验如何,是否称得上云盘或者家用NAS。

一、外包装

拆开快递拿出来的时候,感觉还是挺不错的。现在的 科技 圈开始流行,没有设计便是最好的设计 ,所以它整体的外观比较方正,用了比较环保的纸盒,摸上去也挺有质感。正面就简简单单的一张照片和“无线私有云盘”几个字解决了所有的设计。背面依照惯例,简单介绍介绍产品型号和主要技术特点。

来个整体的开箱照片,依次为电源适配器、说明书、主机、网线和HDMI线。

二、机身

Magic M2本身接口包括了:USB 3.0*1;Magic口*1;功能按键*1;复位按键*1。

魔术家M2的机身侧方是插口和按键,从左到右依次是“USB 3.0接口”、“Magic接口”、“复位键”、“功能键”。USB接口可外接优盘、硬盘等存储设备。复位键长按5秒或以上,直到系统指示灯快速闪烁,设置恢复至出厂设置(硬盘中的文件不会丢失)。功能键短按1次,导入数据;短按2次,弹出USB设备;长按5秒或以上,设备进入/退出睡眠模式。

三、电源适配器

M2延续了之前Magic极简设计,采用网口机身分离式设计,利用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HDMI)替代传统的RJ45接口,用一根简化版HDMI线缆实现了网线与电线的双重功能,将原本需要插在机身的网线全部通过HDMI线缆转移到了电源适配器上,同时将原本标示的“WAN”或“LAN”改为了更加容易懂的“互联网”和“电脑”,非常人性化。

四、关于硬盘的拆装

安装硬盘只需四步:1.沿绿色边线向外打开外壳 2.抽出可拆卸式硬盘盒3.放入硬盘(正面向上,接口向硬盘盒外侧)4.装回外壳。硬盘需自行购买,推荐支持2.5英寸SATA接口硬盘(7mm和9.5mm厚度硬盘)。在说明书中很形象的通过图片的形式进行可拆分讲解,为了更加明显的体现,加一个GIF动态图来说明一下把。

M2支持PC端web管理以及移动端APP管控两种方式,两种方式既可以本地局域网控制,也能实现远程管理。M2的APP基于CAPWAP协议的集中控制系统,可以实现无线网络设备的集中管理和自动配置功能,使用户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无线网络的操控方法。对于爱折腾的旁友,因为过于简单,也失去了一些可操作性。

1、PC端

在接通电源并连接至路由器下时,在网页上输入192.168.124.1(默认管理IP)即可打开管理页面。管理页面在也面的最下方,又分为了简洁版和专业版,方便不同的人群对其的设置。

通过进一步的在专业版本的设置界面发现,M2也举具备了普通路由器的功能,2.4G/5GWIFI的设置,用户管理与升级,整体性能监控,基本的上网控制等。

1.1存储功能

在我的计算机地址栏中输入192.168.124.1,会跳出登陆界面,默认的账号为magic,密码为WIFI密码。成功登陆后,便可以对内置硬盘进行访问。(在刚对它设置时,会提示需要格式化硬盘,只有在格式化成功后才可以正常访问)。在格式化完成后,在硬盘中会自动创建:其他,视频,图片,文档,下载,音乐这几个文件夹

我配置了一块INTEL的SSD硬盘,我在视频文件夹中尝试放一部260M左右的视频,实际测试中,上传速度大约在11MB/S左右,也不能说特别把。

可惜的是,简单的设置之后硬盘访问与管理,只支持局域网内进行,也就是说异地电脑无法对其进行访问和管理。感觉和云盘有些出入了。。。当然,如果动手能力强的话,通过端口映射或者DDNS等其他方法应该也可以达到云盘的效果,但上传速度应该会有点感人。。。

2、APP

它的首页还是偏向于简单把,整体色调偏冷。

注册好之后连接之前设置好的无线,它会提示输入管理密码,管理密码和WIFI密码一致。

2.1设置界面

设置界面其实更多的和PC端相类似,无非转移到了APP上。只不过也比PC多了一些应用,比如硬盘备份、手机备份和离线下载。

Wi-Fi管理也很简便,可以单独设置2.4G和5G Wi-Fi,也可以开启双频二合一功能,开启后2.4G和5G将使用相同的配置,终端将自动适配更强的设备,近距离时自动连接到更高速的5G WiFi,远距离时可以连接穿墙质量更好的2.4G WiFi。高级设置里也可根据个人需求对Wi-Fi一键开启或断开。

因为Magic M2有一个USB3.0的接口,也增加了可以外接移动硬盘的可能,所以在APP中也增加了硬盘备份的功能。

用户控制界面,可以查看当前连接云盘的有哪些设备的存在。

2.2离线设置下载

Magic M2支持离线下载功能,支持磁链接,HTTTP等和种子文件。但是在实际测试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链接能够下载,一些链接无法下载的情况。当然,这也不是它一家的问题,在国内迅雷基本独占下载软件的市场,再加最近迅雷关闭了第三方的离线下载通道,迫使多家厂商的离线下载功能失效,寻求其他厂商的合作。

为了测试,我随机找了一部电影进行测试。1.8G的电影大小,算上获取种子时间和下载时间差不多半天左右的时间。如果平时找到好看的电影,进行远程离线下载,回家也就可以进行观看了。前提是,你的保证链接的可下载性。

在存储界面可以在不同的路径下进行查看文件,需要注意的是,图片可以在不同的网络环境下(局域网、异地WIFI、4G)进行查看。但是视频文件在实际测试过程中发现,只能在局域网下观看,4G和异地无线无法进行在线观看,只能进行下载后查看。不知道后续是否能够升级解决。

2.3备份功能

手机用户只需点击主页面按钮,选择手机相册,选择需要上传的图片和视频(可以勾选删除源文件),点击确定,编辑分类标签即可上传。照片视频智能分类,支持标签、时间、地点多种分类方式。

官方宣称H3C Magic M2是针对个人数据市场特别定制的家庭私有云盘,产品将网络存储、文件管理、安全备份、社交分享、离线下载、无线路由等功能融为一体。采用最新的802.11ac技术,企业级防火墙,无线传输速率高达1167Mbps,内置1TB监控级硬盘(选配),是一款集网络存储、文件管理、安全备份、社交分享、离线下载、无线路由、智能管理等功能为一体的家庭私有云盘。

从我个人的角度去体验和感受,取名为家庭私有云盘,有点对不起这个“云”字。从整体的框架、构造和功能上去解析:

1、硬件

因为Magic M2从整体的设计思路上来说,其实就是一个路由器,所谓的云盘与备份,只是相当于在路由器上在硬件上直接增加了SATA的接口。其实和外界的带有USB接口的路由去性质差不多,例如小米、华硕、360等。

使用网线和电源线合一的HDMI线的方式确实比较创新和方便,同时在电源适配器上以中文的形式注明,使消费者的入门难度降低,更加清楚明白WAN/LAN的区别。(一开始我以为那个HDMI的接口是输出接口,可以将硬盘中的视频输出到电视等设备,当然后续升级可以考虑一下)

2、软件

M2的软件其实更偏向于传统路由器的系统,和真正的云盘或者家用NAS的Linux系统没法比较。M2只能定时更新固件,和nas的LINUX相比可操作性不高,但也因为如此,还是比较适合那些不太喜欢折腾的人们,安安单单的最好。

总结

1、家里正好想换路由器的朋友们,这个产品还是挺好的,毕竟还带着存储功能。老人孩子的照片刚刚好可以存放。后续APP会升级,会增加隐私存放,用户相对独立,互不影响,居家旅行必备利器。

2、喜欢折腾或者最近考虑自己搭建家用NAS或者云盘的,这个产品就不太适合你们了,不要被云盘两个字迷惑到了,他们并没有云服务,纯硬件而已。它就是一个路由器带了个硬盘槽位而已。

谢谢!多谢各位!

❹ 2TB存储!小白家庭云盘评测:年轻人的第一个私人云盘

一、前言:网盘还是硬盘悄简?私人NAS才是最佳解决方案

如今这个智能移动、高速网络时代,随时都会产生大量数据,不断冗余,个人数据越来越多,更不要说一个家庭的数据了。

虽说智能手机的存储空间、传统硬盘的空间也越来越大,但是传统硬盘的文件备份需要依靠电脑,并不友好,而大容量固态硬盘又价格昂贵,对于普通用户而言代价有点高,更何况闪存存储的天然属性决定了它不适合拿来做数据存储和备份。

而网盘虽然操作方便、可以随时随地访问,但是一方面传统网盘已经纷纷关闭,现存的寥寥无几,而且网盘都是上传容易下载难,好多都是以限速为由收取会员费。尽管有一些手机厂商也提供免费的网盘,但大小一般都在5G左右,完全不够用。此外,网盘还存在数据隐私泄露的安全问题,也让很多用户担忧。

这两年,NAS网络存储产品逐渐走进了普通用户的视启肆裤野。NAS是连接在网络上、具备资料存储、备份、共享功能的产品,也就是“网络存储器”。

最初的NAS产品价格昂贵,主要面对的群体是企业用户,但是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个人或者家庭群体对数据存储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再加上NAS产品不断丰富、平民化,家庭私有云盘便应运而生。

今天我们要评测的小白家庭云盘,就是这样一款性价比极高的NAS存储设备。它是小米生态链企业创米 科技 旗下的产品,主要用来满足家庭和个人用户的需求,性价比高,传输速度快,可以保证家庭及个人的数据快速备份与安全存储。

我们快 科技 已经第一时间拿到,并对这款售价仅为699元的小白家庭云盘进行了一段时间的体验。如果你还在为挑选NAS产品感到无从下手的话,那么我们今天带来的评测或许对你有一些帮助。

二、外观:简约的机身设计 出色的磨砂手感

小白家庭云盘的包装盒和手机盒类似,比一般的手机盒稍大,左上角是“有品”两个字,表明这款产品是小米生态链下的产品。正中心是创米 科技 的logo。

包装背面详细介绍了产品的型号、规格以及生产厂商,值得注意的是,这款产品需要外接电源,手机系统支持安卓4.4和iOS9.0以上版本。

包装盒里标配电源线、网线、本机。我们拿到的是工程版,零售版还会有说明书。

小白家庭云盘整体颜色为白色,采用PC+ABS材质,重量为938克,尺寸为205×116×46mm,和普通路由器的大小相似。相比较传统的NAS服务器体积更小,更加趋近于主流的数码产品外观。

右上角有一个指示灯,连接电源后,无设备连接时是橙色,有设备接入时是蓝色,可以直观的判断机器是否工作。

左右两侧采用格栅式通风口设计,在外壳一端还有一个圆形的风扇口,并且配有智能调速静音风扇,在保证散热功能的同时降低机器本身的噪音。通过几天的使用来看,小白家庭云盘在工作的时噪音可以忽略不计。

机器所有的接口都位于产品一端,依次是DC电源接口*1,电源输入为12V-3A,千兆网口*1,使用时需要连接家中的宽带。 此外,还有一个USB 3.0接口。

三、体验:Wi-Fi自动备份 手机APP一键上传

配置方面,小白家庭云盘采用Marvell双核处理器,可以满足多个设备同时传输数据,选用3.5英寸2 TB监控级的硬盘,配有原生的STA3接口。

接下来我们用手机来进行体验。值得注意的是,小白云盘主要通过手机APP来操作,不支持PC端操作。

——手机端绑定步骤

首先在手机上安装“小白智家”APP,并不能使用“米家”APP,而且,“小白智家”APP也没有出现在小米应用商店,需要在手机浏览器搜索下载。

通过网线把小白云盘和家庭宽带路由器连接起来,再接通电源。

打开APP使用小米账号登录,先进行扫描,可能会提示没有找到设备,这时可以利用“扫码添加”功能,扫描风扇口处的二维码,就可以找到设备。

完成绑定,通过APP可以对云盘的剩余空间实时查看,也可以手动解绑。

需要注意的是,一个产品只能绑定一个手机设备,其他手机只能扫描主账号分享的二维码来使用设备。

——共享功能

打开“我的”,里面有一个“云盘共享”,点击“添加共享”就会出现二维码,扫描二维码,就可以添加共雹旦享设备。

——主要功能及备份方法

小白智家APP的首页和网络网盘布局相似,最上面有私密文件和共享文件,可以根据情况来选择储存形式。下面还对文件进行分类,方面查找,最下面是一些工具,包括手机备份、摄像头备份等。

点击最下面的加号,就可以手动备份,然后选择你要上传的文件类型,还可以修改上传到私密文件或共享文件。

也可以选择自动备份,打开手机备份,可以选择对相册、视频、通讯录自动备份,还可以设置成仅在Wi-Fi下工作,避免造成流量损失,毕竟上传、备份一般都是大数据量。

小白云盘还具有“离线下载”的功能,不仅可以自动识别BT种子文件进行下载,还可以通过手动添加资源链接直接下载。

——小白云盘支持协议

小白云盘支持Samba协议和DLNA协议,开通Samba服务后,一些支持Samba协议的智能摄像头和智能电视就能与小白家庭云盘进行关联,可以存储和查看数据。

四、总结:网盘+硬盘 这才是年轻人的第一个私人云存储

很多人习惯把自己喜欢电影、音乐、拍照片等存储起来,以便日后查看,但是随着技术的升级,图像。视频质量越来越高,尤其是高清照片和视频动辄几十GB,数据存储越来越麻烦,而小白云盘正好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小白家庭云盘具有2TB的大空间, 可以为16个128GB的手机备份,32个64GB的手机备份,笔者手机里有1GB的高清照片和几部高清电影,通过WiFi下自动备份,占用了不到1%的空间。

尽管小白家庭云盘不能在PC端操作,但其在手机端操作特别方便,可以随时随地的上传和操作数据,还可以添加BT种子和链接直接下载,笔者通过手机添加了一些视频种子和一些资料链接,在吃饭的过程中就已经下载完成,再通过共享功能,让同事也能共用,不必重复下载。

由于小白家庭云盘可以通过局域网传输文件,在Wi-Fi环境下,其下载上传速度可达数十乃至上百MB/s,这一点是普通网盘无可比拟的,即便出门在外,只要4G网络稳定,下载跑满5MB/s也是正常表现,而且更重要的是,小白不用买网盘会员哦。

小白家庭云盘相比传统硬盘增加了远程传输数据的功能,克服了手机无法操作的弊端。而和网盘相比,也解决了限速,以及普通会员无法上传视频的问题。可以说,小白云盘兼具传统硬盘和网盘的优点,在使用中不仅可以本地备份数据,还能远程操作,随时下载。

价格方面,小白家庭云盘售价699元,相比传统NAS产品,性价比无疑更高一些,非常适合个人和家庭用户使用。

❺ 联想个人云存储 T1 打造属于家庭的数据中心

张阳

【环球网 科技 测评 张益达】在家办公期间闲来无事,看着各种各样的手机、U盘、硬盘等电子产品,里面存储了大量的数据,益达决定整理一下这些数据资产,如果只是一股脑的扔进一块硬盘当中,虽然或许省事,但是既不利于分类管理,更不利于日后的存取使用,更何况其中有不少益达辛苦下载的高清影视资源,如果不好好利用一下家中的大屏岂不太浪费了些,于是搭建一个个人云存储成为了最佳解决方案,也就是NAS即网络附加存储(Network Attached Storage),通过网络提供数据访问服务。

起初益达想过使用老旧的电脑来改造一个个人NAS,但是研究了一番之后,首先用旧电脑组装的NAS首先没有那么大的存储空间,其次稳定性差,能源能耗也比较高,需要研究替代的整体方案比较复杂,想了想,还是果断放弃了这一想法。

那就只能去看看成品NAS了,对比了一下群晖、威联通等等知名品牌,好虽然是好,不过这动辄2-3千的价格,让益达还是有些望而却步,最终益达选中了联想联想个人云存储4TB版,理由很简单,性价比极高。

首先配置上联想个人云存储,芯片采用ARM Cortex A53内核,四核心,主频1.4GHz。图形处理器是Mali T820 MP3,支持10bit HDR 4KP60 H265以及VP9 4KP60视频解码,同时支持HD 1080P编码。2GB运存,4T版附带一个4T容量的2.5英寸硬盘。

要知道现在仅仅是一个2.5英寸4T容量硬盘售价都在900元以上,而且NAS产品与说白了与电脑还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联想的产品想来质量、做工、软件都完全可以信赖,所以说,这款产品的性价比是非常高的。

产品拿到后,益达发现因为使用了2.5英寸硬盘的关系,联想个人云存储的体积十分小巧,白色廊柱型机身设计,灵感来自于古希腊帕特农神庙的多立克柱式的外观,金色底座,底座部分分布着大片的散热口,整体看和一台路由器大小差不了许多。机身背面有“reset复位”孔,2个USB3.0接口,1个网口,1个电源接口,可以说整体的感觉还真是很象个路由器。

轻轻按压打开上顶盖,能看到左右两个硬盘架,向上一提就可以将架子提出,操作非常简便,下一步需要手动将硬盘安装进去,插入硬盘,使用随机附带的小螺丝刀将螺丝拧紧,防止硬盘的晃动发生数据损坏。安装完毕,通电即可开机,按照说明书的指示,橙色灯交替闪烁,设备进入待绑定状态。

接下来,根据说明书指示,在手机端下载数据守护者客户端,注册账号,登录客户端,使用客户端的扫码功能扫描顶盖上附着的二维码对设备进行绑定,绑定成功之后会要求选择磁盘组模式,一种是RAID1模式,可以双盘互为备份,一旦一个盘出现了问题,另一个盘还能确保资料无虞。另外一种是Large模式,两个盘变为一个大硬盘,好处是硬盘容量得到最大化使用,但是同时失去了安全备份的能力。目前益达只有一块硬盘所以选择哪个并不影响,但是益达还是比较倾向于RAID1模式的,毕竟4TB的容量其实对一般家庭使用来说足够用的了,还是数据更珍贵,选择一种模式之后,会对硬盘进行格式化,之后设备会自动进行重启,绑定完成就可以正常进行使用了。

点击客户端中的+号图标就可以上传你的数据资料了,上传的所有内容都会存储在我的空间里,会自动按照图片或者视频等等文件类型进行分类,无需自己手动建立各种类型的文件夹,上传的速度大概在10Mb/s左右,益达传输了10GB左右的文件,10分钟左右就传完了速度很快,如果量比较大的化大概要用一天时间传完几百GB的文件,不过这个设备本身就像是路由器一样需要长期开着的,所以其实不知不觉也就传完了。

Windows平台下的客户端,界面和使用方式与大部分网盘客户端几乎无异,除了可以管理本机文件也可以管理外部存储,同时还支持网络云盘文件下载到设备以及从设备上传到网络云的功能。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操作就是要在电视中安装客户端,手机客户端扫码登陆,这样家里的大屏就可以畅享联想个人云存储上的影音文件了,等于多了一个家庭媒体中心。

另外一个最有用的功能,莫过于手机备份,可以在其中设置将手机相册进行自动备份,相信很多iPhone的用户都遇到过云存储空间不足的问题,而且很多人都没有购买苹果的iCloud空间,这时候就可以自动备份到你的私人云盘中。

相对于目前市场上的网盘,联想个人云存储的优势在于无需会员才能提升下载速度,你的网盘你做主,还可以将文件分享给朋友、同事,文件大小没有限制,对于当前更多是远程办公的方式极其便捷。

如果是企业使用,联想个人云存储传输的时候采用SDVN技术加密,通过SDVN网络虚拟化技术,在互联网真实网络之上建立安全的叠加网,实现IP层的网络虚拟化,能够分离网络控制层和数据通讯层。所有应用数据均在虚拟化层上传输,保障数据在互联网上的传输安全可靠。避免出现因为文件分享导致的文件被窃取的情况发生。

耗电量因为手头没有测试设备暂时没有进行测试,不过益达看了看网友的测试数据,大体上一年所产生的电费大概30元左右。

总结而言,对大部分家用用户而言,联想个人云存储T1从软、硬件上都很好的满足了家庭用户的使用需要:稳定性强,24x7稳定无故障运行,联想的电脑的品质无需多言;外观精美,体积小巧,便于放置;操作简单,多端通用,几乎无需学习操作方法;能耗低,以极低的成本组建起一个家庭私有云还是相当有成就感的,而且使用上极为简便。虽然可玩性可能较之一些品牌的NAS产品弱了些,但是家庭使用,稳定、便捷、好用其实就是最大的需求。

责编:张阳

版权作品,未经环球网 huanqiu.com 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❻ 个人私有云存储哪个好

个人私有云存储推荐:

1、可道云

可道云是一款可以像Windows操作一样的企业网盘,云端文档管理,在企业网盘内也可以像在电脑上操作一般熟悉而流畅,熟悉框选、拖拽、快捷键,从来没有这么简单方便。可道云拥有专业的在线编辑器,堪比本地编辑器的强大功能,直接在云端进行编辑、保存,随时随地进行站点管理。

❼ 小白用户也能玩转的“NAS”私有云存储:绿联私有云 DH2100

在数字时代里,对于我们每个人最重要的财富肯定就是个人数据了!如何安全、稳定的保存好自己越来越多的海量数据?免费的话可以用网盘,再高阶一点可以上NAS。目前市面想要免费使用的网盘可以说真的是少之又少,主要是体验差,主要集中在非会员用户会有速度限制!成品的NAS可以说是已经大大降低了入门门槛,但是依然需要设定各种参数和端口调试,对于一些小白用户来说真的是太复杂了,最近绿联推出了一款面向家庭NAS存储产品:绿联私有云 DH2100,最近刚借朋友的过来,下面分享一下使用体验。


这款绿联云 DH2100主打个人以及小型家庭使用,主要功能包括但不限于数据存储、云访问、云备份,所以可以把它看做是一台简易的“NAS”。另外它还能远程控制下载,支持网络网盘、迅雷下载等。包装正面是它的渲染图,左下角也标注了它的一定功能点:自动备份、极速传输、远程访问等。

背面是它的特点和配置介绍:搭载64位四核CPU,主频1.4GHz,2GB DDR4 高性能内存,千兆以太网口,USB接口,内置双盘插槽,支持3.5寸、2.5寸SATA III硬盘。使用的处理器主打硬件级影音文件解码,囊括近年来高端视频升级H265封装、4K@60P商用影音文件、HDR 10动态色彩技术,均为纯硬解原生输出,对于视频解码方面可以提供不错的支持,例如群晖和威联通等准专业NAS也是采用了同款处理器,综合性能非常强悍。

绿联云 DH2100的硬件信息:

打开包装之后,除了机身外,还标配有根千兆网线和DC电源适配器。配套的螺丝刀和螺丝是安装2.5英寸硬盘使用的。

搭配绿联云 DH2100使用的是希捷酷鱼硬盘, 3.5英寸大小,SATA 6Gb/s规格,256MB缓存,转速5400RPM,是叠瓦设计的SMR硬盘,2TB单碟的。 因为NAS存储需要长时间运行,所以建议小伙伴们在选择NAS存储的硬盘时尽量选针对NAS设计的硬盘,这样可以保证NAS长时间运行的稳定性,同时也保证存储资料安全完整,所以不要吝啬用于NAS的硬盘,数据无价。

绿联云 DH2100的设计格外的简洁,机身采用了比较耐看的金属灰色,在机身上是没有开机按键的。在机身正面可以看见采用了竖式排列指示灯和USB接口,从上到下:电源指示灯、网络指示灯、硬盘工作状态指示灯、USB-C 3.0接口、USB-A 3.0接口。

绿联云 DH2100的侧面带有绿联的LOGO标志,整机竖立放置的造型占据桌面空间还是非常少,整体尺寸作为家庭和个人用的云存储终端来说还是比较纤细小巧的,可以轻松放在路由器的附近。

背面可以看见最上方的是散热栏栅口, 实际使用感受机身的热量控制的还是相当不错。 接口方面分别是:RESET复位键、USB-A 2.0接口、RJ45千兆网口、DC电源输入接口。从接口设计来看,布局还是很不错的,前置是常用高速传输的USB 3.0接口,后置则是USB 2.0接口,对于日常使用频率来说还是USB 3.0比较多。

绿联云 DH2100的的顶盖,顶盖是放置硬盘的地方,通过按压顶盖的打开键,就可以弹起顶盖打开。

竖立插入硬盘,在机身底部还设计了风扇来辅助散热。

机身底部为了保证机身放置稳定性,设计了防滑橡胶脚垫,配合机身的重量可以很好的保证运行时足够的稳定。

安装硬盘的方式非常简单,只要轻按顶盖就可以抽拉出硬盘托架,支持3.5寸、2.5寸硬盘安装。顶盖的内侧,可以看见有一个二维码,这是用于安装绑定设备的。

硬盘托盘采用快拆式设计,先取下硬盘支架侧面的塑料隔板,放入硬盘之后再进行卡入固定即可。如果使用的是2.5英寸固态硬盘,需要使用下方预留的螺丝孔位进行螺丝固定安装。

安装好硬盘到托盘后,就可以放入绿联云 DH2100内部,安装会感觉有点托盘会有点“涩”,应该是为了硬盘减震的设计所以托盘空隙做得比较小。绿联云 DH2100是双硬盘设计, 最高支持高达36T(18+18)的海量存储容量 ,可以组普通模式或者Raid1模式。

普通模式: 两个完全独立的硬盘,容量为两个盘之和。优点是存储空间容量最大,缺点是如果损坏其中一个硬盘,该硬盘数据都无法重组。

Raid1模式: 一个盘存储、另一个盘做备份。Raid1是磁盘阵列中单位成本最高的,但提供了很高的数据安全性和可用性。优点就是当一个磁盘失效时,系统可以自动切换到镜像磁盘上读写,而不需要重组失效的数据。缺点就是2块硬盘,相当于只能存储1块硬盘的容量。

初次接触NAS的小伙伴经常是一头雾水,要怎么才能使用NAS呢?其实类似绿联云 DH2100这种简易NAS已经精简化了,只需要把它与路由器的LAN接口连接,接入电源通电,下载客户端APP安装下载绑定,就可以使用了。

绿联云 DH2100的开机设定相当简单,可以用“傻瓜流程”来形容。接通电源前先安装手机端APP:绿联云。然后将绿联云 DH2100接通电源和网线之后,机身就会自动开始工作。打开绿联云APP之后自动扫描局域网内的绿联云 DH2100是否已经启动,或者可以直接扫描顶盖内侧的二维码绑定。

除了手机端支持iOS和安卓版本之外,绿联云还有Windows客户端以及MAC客户端。

检测到局域网内有绿联云 DH2100之后就可以绑定设备进行初始化了。首次初始化设备,你可以选择两种硬盘组模式,分别是RAID1的双盘备份模式以及使用两块硬盘全部空间的普通模式。如果这里只有1块硬盘的话,也可以选择使用RAID1模式的,未来增减硬盘需要备份数据,就直接安装硬盘插入另一块盘位便可。

进入APP管理界面后可以看到在页面顶部可以查看NAS的存储容量状态,中间是8个主要功能,分别是:自动备份、迅雷下载、Samba、网络网盘、照片、视频、文档、更多。点右下方的加号可以自动备份手机上的资料,在设备信息中可以自定义设备名称查看硬件配置。

点击“更多”,看见还有其他服务:外部存储、共享空间、加密空间、音频、离线下载,可以通过拖拉替换在展示首页。

在【 自动备份 】中,可以针对手机的照片视频备份,这个功能真的是太实用了。选项中设置好,以后每次打开APP,它就会自动把手机新增照片和视频上传,这样就不用担心手机存储空间不够用了,特别是我使用手机拍摄4K视频素材,要知道手机4K拍摄视频都是GB级别的,利用这个功能就可以上传到绿联云 DH2100,释放手机存储空间。

【离线下载】功能支持种子文件下载以及连接下载,连接支持HTTP、FTP以及磁力连接。我测试了离线下载功能,下载速度和网速以及资源热度都有关系,不过这个功能真的是很不错,可以 实现脱机下载,不用一直开着电脑挂机下载了。

在【我的用户】中,可以为绿联云 DH2100增加共享新用户。通过管理员账户来添加,通过引导来生成邀请码,这个邀请码仅限1个用户使用,5分钟刷新一次。

另一部手机账号登陆填写邀请授权码就可以加入使用绿联云 DH2100了,作为家庭云存储终端的话,每个用户都可以将个人数据同步到绿联云 DH2100上。添加共享用户之后,管理员账户可以禁用/删除共享用户,也可以通过转让管理员权限给共享用户。

共享空间: 存储的文件都可以通过共享来进行分享他人,共享内容只能共享用户才能浏览。共享的内容在共享空间中都是根据共享者来独立分开的,也便于管理。

发送: 现在的工作都使用微信比较多,工作时需要用到某文件时,就算身边没有电脑,也能拿出手机通过远程下载存在绿联云 DH2100上的文件,利用手机分享发送到微信上给对方,非常的方便。

加密空间: 目前个人数据安全也是非常敏感的问题,同样绿联云 DH2100针对个人数据安全设计有加密空间功能,需要密码才能登陆浏览加密空间存储的文件。如果忘记密码只能重置加密空间,所以小伙伴在使用的时候需要注意牢记登陆密码。在加密空间的文件,是相互无法看见的,这点隐私安全非常不错,多用户共同使用绿联私有云时,每个用户的数据都是独立存储,即便所有用户的数据保存在同一块硬盘,但每个人仅能查看自己非共享的资料。

【网络网盘】功能,通过登陆网络账号后,就可以直接通过网盘和绿联云 DH2100联通,实现双向备份工作,日常使用方面。即使没有充值网络会员,也是可以使用的,虽然速度会慢一些,但是通过绿联云 DH2100实现脱机挂机下载上传,不占用电脑资源,加上低功耗,非常适合挂机使用。

手机端APP:

关于传输速度的话因为每个地方和每个人的网络状态不同,家里的宽带是200M,这里我简单测试了一下绿联云 DH2100的上传速度。上图左侧为手机端通过局域网上传一段视频素材上传速度达到了21MB/s左右,右侧为通过外网访问绿联云 DH2100上传同样素材,速度达到了约2.18MB/s左右,可以说作为一款面向普通家庭和个人的云存储设备的话,绿联云 DH2100的备份速度还是相当让人满意的。

下载速度方面,我也通过局域网和远程外网访问的方式对绿联云 DH2100内的文件进行了测试,手机端通过局域网下载达到了51.64MB/s左右,通过外网下载达到了1.55MB/s左右。

电脑端客户端:

NAS的传输速度是关键,这决定了它是否能实时读取,保证流畅的使用体验。我使用的是领势MX5300路由,电脑安装了支持WiFi6的AX200网卡,通过5G频段接入路由器。测试一个7.6G的视频素材,从局域网内上传到绿联云 DH2100,上传速率是79MB/s左右。

在局域网内,从绿联云 DH2100下载到本地电脑,下载速率是72.4MB/s左右。通过局域网的上传下载文件测试看,整体的速度基本保持稳定不掉速,总体来说还是很满意的。

在不下载的前提下,通过软件打开存储在绿联云 DH2100内的 1080P电影 ,基本上等待个2、3秒就可以播放出来,而且能保持无卡顿的观看,体验非常不错。

支持不同设备的备份,可以使用APP或者电脑客户端进行备份手机或者电脑上的文件。通过测试,我利用电脑客户端进行备份,设置备份指定的文件夹目录,就开始备份了。

绿联云 DH2100集成了迅雷下载功能,登录迅雷账户后就可以使用了,支持下载的链接格式也是非常全面的,磁链接、BT种子等, 下载速度基本也可以跑满家里的网速 。和网络网盘一样,实现了脱机下载,这对于经常下载电影的小伙伴来说非常实用的。

绿联云 DH2100支持 Samba功能,手机端和电脑端都可以设置本地账号密码,设置之后就可以访问了。访问的方式很简单,通过输入访问地址,登录账号,就能进行硬盘的读写功能。对于本身硬盘空间不富裕的低配版本Mac电脑来说,真的是非常有用,挂载网络硬盘方式来增加硬盘空间,另外也可以直接查看备份资料的文件资料。

绿联云 DH2100前置有USB-C和USB-A 3.0接口,后置有USB-A 2.0 接口。通过接入U盘存储设备直接读取存储的内容,可以实现复制粘贴加密等操作,这样就能完全脱离电脑操控。特别是一些摄影的小伙伴,或者经常办公使用移动硬盘作为存储的小伙伴,就知道数据无价了!如果一不小心SD卡突然坏了,辛苦一天的拍摄内容没了,又或者第二天上班包中的移动硬盘丢失了,这时候有个备份都是救命的。当然谁也不想回到家后还专门开个电脑来复制粘贴备份这么的繁琐,可以使用绿联云 DH2100代替电脑来完成备份工作。

如果在绿联云 DH2100误删一些文件,是可以在手机APP中的【回收站】里面找到恢复的。选中被误删除的文件,点一下还原,这样误删除的文件又回来了。同样在电脑客户端也可以实现恢复或者彻底删除等操作。

绿联云 DH2100作为一款简易型的NAS,综合各方面性能来说,对于入门级不想过于复杂的用户来说,很不错的。当然功能方面也偏向于不爱折腾,但能很好的解决存储需求和数据保护的用户。另外集成了迅雷下载和网络网盘的功能,实现脱机下载功能,对于经常喜欢下载的用户来说能低功耗又不用开电脑挂机,真的非常方便。绿联云 DH2100也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例如加入自动备份、手机备份照片和视频的选择等。简易的操控,很大程度降低了专业NAS的使用门槛,当然比较友好的就是直接外网访问,不用任何的搭建设置,通过客户端登陆账号就能访问,上传下载的速度也基本能满足在线观影。希望这次分享能给计划选择简易NAS的小伙伴们有所帮助哟。

❽ 怎样做私人家庭云存储

查看多图

1

建立私有云之DIY组装自己的NAS——DIY组装自己的NAS通常有多种方案,我这里推两种适用于家庭的方案,第一种是标准NAS方案,第二种是HTPC方案,前者代表低功耗,是标准的NAS配置,后者代表高性能,是用HTPC作为NAS使用,它即可是NAS也可以是一台HTPC,当然,两者价格不一样,没有好坏之分,重要的是你需要哪个

首先是标准的NAS组装,在配置之前我们先要考虑需要几个盘位,也就是你要放几块硬盘,以此算下主板上接口是否足够,机箱容量是否能放下,电源推荐SFX电源,体积更小,这样可以节省机箱空间,我们还是很需要NAS小巧的对吧,所以机箱不能大

【标准NAS】

机箱:乔思伯C2 155元主板:华擎J3710-ITX-NAS 670元内存:威刚 4G 1600 150元电源:SFX 250W 150元总共:1125元

【机箱的选择:乔思伯C2】就我个人对NAS的需求来说,硬盘不会没事拆卸,所以就不选抽拉式机箱了,颜值方面要好,因为放在家里不但要实用,还要美观,全铝,颜色有,黑/银/红,尺寸宽20厘米,高26.2厘米,深24.4厘米,配合硬盘架和SFX电源可以放4块3.5寸盘,也就是说最大容量可以扩充到16TB(即16000G)

【主板的选择:华擎J3710-ITX】NAS主板,集成了奔腾J3710处理器,提供了足够NAS使用的性能,Realtek RTL8111GR千兆网卡,有mini-PCI Express插槽(可以用转2口sata3的扩展,那样就可以再加1块64G的固态来做系统盘了,标准NAS的方案就是追求低功耗,所以这种专用NAS主板就很适合了)

【其它配件的选择】这些简单:1、4G内存条,不用太好,威刚即可 2、250w的SFX电源,为了减小体积以增加盘位(振华/先马/超频三都行) 3、西部数据红盘4TB,NAS专用,这个没什么好说的,数据无价,这个优惠的时候可以1000元买到,最后的是可选的,UPS电源是为了数据安全建议买,硬盘支架就20元你随便,60G的固态硬盘装系统平时待机可以节省机械硬盘旋转

(为什么不选1U电源,体积不是更小吗?是的,1U电源体积更小,但是,1U电源强制排风,噪声很大,我们需要NAS安静的在那躺着,即有数据的存在,又感觉不到它的存在。

❾ 如何DIY一台高性价比的NAS个人云存储

家用NAS,不需要很高的配置,其实可以用一台性能较低的旧电脑进行改造,其关键在于四点:

  1. 稳定的运行。因为需要常年不关机,所以我们需要发热量不大的CPU,不需要显卡(甚至不装任何显卡驱动,使用默认的VGA模式就可以),家中如果有在性能上淘汰的电脑,尚能稳定运行的,就可以作为基础。系统方面,应该选择稳定性更好的windows server系统,而不是普通的windows系统。

  2. 流畅的网络。因为需要通过网络传输大量的数据,在当前宽带中国的大环境下,一个千兆级别的网卡是必备品。老电脑如果主板自带千兆网卡,也可以继续使用,否则就要采购一个新的千兆网卡安装上了。

  3. 海量的存储。普通PC电脑的硬盘供电口较少,一般只有3个,接3个3T硬盘的话,一般可以满足家用需要了。这是从性价比进行考虑,目前3T硬盘的容价比最高,1T200元。如果9T不够用,就要考虑服务器电源了,当时价格不是一般的贵,性价比缺失。

  4. 易用的软件。硬件准备好了以后就需要实现NAS功能的软件了。从易用角度考虑,不推荐专业软件,配置和使用都不是一般人能掌握的。推荐使用现在铺天盖地的网盘作为载体。比如:网络网盘,360网盘,乐视网盘等等,都是有很大容量的,部分网盘甚至是没有空间限制的,而且都是多平台的。只要把资料分类上传到网盘上,就可以在移动端下载使用了,视频文件更是可以在线看。

PS1:家中使用的话,就把硬盘上的资料进行共享或者高级一些的映射网络驱动器(很容易能查到教程的,推荐),就可以随意使用了。

PS2:如果文档类的小文件比较多,经常移动办公,可以使用金山快盘,文件是同时保存在客户端和服务器的,本地修改保存后自动上传,比较方便。缺点是容量小,但是很容易就能弄到1T左右,文档类的足够了。

❿ 联想个人云存储A1评测:容量大不限速,这才是最具性价比的高速“网盘”

如今每个人可能都拥有一个网络云盘,云存储概念的兴起方便了我们在不同的设备端共享文件,提升了各行各业的工作效率,但是伴随方便的同时数据安全却令人担忧。时至今日,网络云盘已经成为家庭或个人不可或缺的工具,为了更好的保护消费者的数据,私有云存储产品孕育而生。

个人云存储A1是联想刚刚发布的产品,虽然称之为“云”,实际上数据是保存在本地,而文件分享也会通过私有通道在不同平台传播,相比网络云存储来说当然更让人放心;其次,目前大多数网络云盘为了盈利都需要花钱开通会员才能满速进行文件下载/上传,而联想个人云存储A1的传输速度只受你的网络环境影响。

外观设计:经典的多立克柱典雅大气

联想个人云存储A1与上一代产品基本保持了相同的设计,A1整体上是椭圆形的柱体,采用立式放置节约了家庭空间。A1的外壳采用了多立克柱设计,垂直的棱条不仅加强了A1外壳的硬度,同时也让A1显得更加精致。

体验总结

总体上来说联想个人云存储A1使用起来非常简单,就算是NAS领域的小白用户也能轻松上手,而且A1的应用与功能也能完全满足普通用户的需求。如果你是一位喜欢拍照、拍视频的用户,联想个人云存储A1就可以作为你的手机扩展空间,保存你的照片与视频;如果你是一位电影爱好者,A1也可以成为你的私人影库,只要网络环境允许本地播放顺畅无卡顿。

对于现在的网络云盘来说,本地的个人云盘具有太多优势,不用再花钱购买会员换来下载速度,也不用担心数据放在网络云盘上不安全。而在个人云盘中,联想个人云存储A1就是一款非常不错的产品,如果你受够了网盘那些限速、会员收费机制,那么就换一个联想个人云存储A1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