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第三代计算机采用什么作为主存储器
第3代计算机采用(半拆拍团导体存储器)作为主存储器。
半导体存储器是一种以半导体电路作为存储媒体的存储器,内存储器就是由称为存储器芯片的半旅橘导体集贺滑成电路组成。主要用作高速缓冲存储器、主存储器、只读存储器、堆栈存储器等。
② 2. 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四代,“代”的划分是根据计算机的
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四代,"代"的划伏尘分是根据计算机的主要元器件。
第一代到第四代计算机主要元器件分别为电子管、晶体管、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第一代:电子管数字机(1946—1958年),硬件方面,逻辑元件采用的是真空电子管,主存储器采用汞延迟线、阴极射线示波管静电存储器、磁鼓、磁芯;外存储器采用的是磁带。软件方面采用的是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应用领域以军事和科学计算为主。
第二代:晶体管数字机(1958—1964年),硬件方面的操作系统、高级语言及其编译程序应用领域以科学计算和事务处理为主,并开始进入工业控制领域。特点是体积缩小、能耗降低、可靠性提高、运算速度提高(一般为每秒数10万次,可高达300万次)、性能比第1代计算机有很大的提高。
第三代:集成电路数字机(1964—1970年),硬件方面,逻辑元件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MSI、SSI),主存储器仍采用磁芯。软件方面出现了分时操作系统以及结构化、规模化程序设计方法。
第四代:大规模集成电路机(1970年至今),硬件方面,逻辑元件采用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LSI和VLSI)。软件方面出现了数据库管理系统缺岁禅、网络管理系统和面向对象语言等。1971年世界上第一台微处理器在美国硅谷诞生,开创了微型计算机的新时代。应用领域从科学计算、事务管理、过程控制逐步走向家庭。
(2)主存储器第三代扩展阅读
未来计算机-分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生物计算机:
1、分子计算机
分子计算机的运行是吸收分子晶体上以电荷形式存在的信息,并以更有效的方式进行组织排列。分子计算机的运算过程就是蛋白质分子与周围物理化学介质的相互作用过程。转换开关为酶,而程序则在酶合成系统本身和蛋白质的结构中极其明显地表示出来。
分子计算机特点,体积小、耗电少、运算快、存储量大。
2、量子计算机
量子计算机是利用原子所具有的量子特性进行信息处理的一种全新概念的计算机,量子理论认为,非相互作用下,原子在任一时刻都处于两种状态,称之为量子超态。原子会旋转,即同时沿上、下两个方向自旋,这正好与电子计算机0与1完全吻合。
如果把一群原子聚在一起,它们不会像电子计算机那样进行的线性运算,而是同时进行所有可能的运算,例如量子计算机处理数据时不是分步雀竖进行而是同时完成。
3、生物计算机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生物工程学家对人脑、神经元和感受器的研究倾注了很大精力,以期研制出可以模拟人脑思维、低耗、高效的第六代计算机——生物计算机。用蛋白质制造的电脑芯片,存储量可以达到普通电脑的10亿倍。
生物电脑元件的密度比大脑神经元的密度高100万倍,传递信息的速度也比人脑思维的速度快100万倍。
③ 第三代计算机以什么为主存储器
半导体存储器。
第三代计算机即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第三代计算机的特征是以中、缺罩小规模集成电路来构成计算机的主要功能部件,主存储器采用半导体存储器。运算速度可达每秒几十万次至几百万次基本首宽运算。在软件方面,操作系统日趋完善。
第三代计算机从1965年到1974年,它的特征是伏芹闹用集成电路代替了分立晶体管,从而使电子器件的集成度提高了。
④ 第三代的计算机逻辑元件采用的是什么
第三代计算机即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1964-1971)。
特征是以中小规模集成电路(每片上集成一千个逻辑门以内)(西文写作SSI、MSI)来构成计算机的主要功能部件;主存储器采用半导体存储器。
运算速度可达每秒几十万次至几百万次基本运算。在软件方面,操作系统日趋完善。第三代计算机,在硬件方面,旁明芦逻辑元件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MSI、SSI),主存储器仍采用磁芯。软件方面出现了分时操作系统以及结构化、规模化程序设计方法。
特点是速度更快(一般为每秒数百万次至数千万次),而且可靠性有了显着提槐枝高,价格进一步下降,产品走向了通用化、运带系列化和标准化等。应用领域开始进入文字处理和图形图像处理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