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什么是云存储你们的产品有哪些优势
云存储是将数据存储在一大堆廉价的硬件上,将网络中大量各种不同类型的存储设备通过软件结合起来协同工作,对外提供统一的海量数据存储和数据访问服务。
我们的产品针对绝大多数数据密集型应用的特点从多个方面进行了优化,从而在一定规模下达到成本、可靠性和性能的最佳平衡,具有高性能、低成本、高可靠、低功耗、高密度、在线伸缩、易用、通用等鲜明特点。
高可靠---支持副本容错和超安存容错方式,任意损坏一个或多个节点,数据完整可靠,不会丢失。
可灵活设置数据块备份数目,自动备份,不须人工干预。
超安存是公司自有的一项专利技术,支持N+M冗余容错方式,它可以在有效提高数据可靠性的情况下,大大的减少冗余备份带来的容量损失
高性能---采用分布式的存储架构,随着存储节点的增加,I/O性能呈线性增长。
在线伸缩---能在不需要停止服务的情况下,很方便地动态增加或减少存储节点;
低功耗---采用超低功耗主板,主板功耗只有10W,为传统方式的二十分之一
超高集成度---由于采用超低功耗主板,成功解决了散热问题,42U单机柜容量能够达到1.125PB
易用性---云存储的感觉就好像是你的机器上多了一个超大容量的硬盘,操作简单,无须另外学习
低成本---云存储是可以构建在大量廉价的硬件之上的,总造价只有传统方式的五分之一。
❷ 云存储架构分哪些层次,各自实现了什么功能_云存储架构包含哪些内容
(1)存储层
云存储系统对外提供多种不同的存储服务,各种服务的数据统一存放在云存储系统中,形成一个海量数据池。从大多数网络服务后台数据组织方式来看,传统基于单服务器的数据组织难以满足广域网多用户条件下的吞吐性能和存储容量需求;基于P2P架构的数据组织需要庞大的节点数量和复杂编码算法保证数据可靠性。相比而言,基于多存储服务器的数据组织方法能够更好满足在线存储服务的应用需求,在用户规模较大时,构建分布式数据中心能够为不同地理区域的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质量。
云存储的存储层将不同类型的存储设备互连起来,实现海量数据的统一管理,同时实现对存储设备的集中管理、状态监控以及容量的动态扩展,实质是一种面向服务的分布式存储系统。
(2)基础管理层
云存储系统架构中的基础管理层为上层提供不同服务间公共管理的统一视图。通过设计统一的用户管理、安全管理、副本管理及策略管理等公共数据管理功能,将底层存储与上层应用无缝衔接起来,实现多存储设备之间的协悔早同工作,以更好的性能对外提供多种服务。
(3)应用接口层
应用接口层是云存储平台中可以灵活扩展的、直接面向用户的部分。根据用户需求,可以开发出不同的应用接口,提供相应的服务。比如数据存储服务、空间租赁服务、公共资源服务、多用户数据共享服务、数据备份服务等。
(4)访问层
通过访问层,任何一个授权用户都可以在任何地方,使用一台联网的终端设备,按照标准的公用应用接口来登录云存储平台,享受云存储服务。
2云存储技术的优势
作为新兴的存储技术,与传统的购买存储设备和部署存储软件相比,云存储方式存在以下优点:
(1)成本低、见效快
传统的购买存储设备或软件定制方式下,企业根据信息化管理的需求,一次性投入大量资金购置硬件设备首饥、搭建平台。软件开发则经过漫长的可行性分析、需求调研、软件设计、编码、测试这一过程。往往在软件开发完成以后,业务需求发生变化,不得不对软件进行返工,不仅影响质量,提高成本,更是延误了企业信息化进程,同时造成了企业之间的低水平重复投资以及企业内部周期性、高成本的技术升级。在云存储方式下,企业除了配置必要的终端设备接收存储服务外,不需要投入额外的资金来搭建平台。企业只需按用户数分期租用服务,规避了一次性投资的风险,降低了使用成本,而且对于选定的服务,可以立即投入使用,既方便又快捷。
(2)易者前返于管理
传统方式下,企业需要配备专业的IT人员进行系统的维护,由此带来技术和资金成本。云存储模式下,维护工作以及系统的更新升级都由云存储服务提供商完成,企业能够以最低的成本享受到最新最专业的服务。
(3)方式灵活
传统的购买和定制模式下,一旦完成资金的一次性投入,系统无法在后续使用中动态调整。随着设备的更新换代,落后的硬件平台难以处置;随着业务需求的不断变化,软件需要不断地更新升级甚至重构来与之相适应,导致维护成本高昂,很容易发展到不可控的程度。而云存储方式一般按照客户数、使用时间、服务项目进行收费。企业可以根据业务需求变化、人员增减、资金承受能力,随时调整其租用服务方式,真正做到“按需使用”。
3云存储技术趋势
随着宽带网络的发展,集群技术、网格技术和分布式文件系统的拓展,CDN内容分发、P2P、数据压缩技术的广泛运用,以及存储虚拟化技术的完善,云存储在技术上已经趋于成熟,以“用户创造内容”和“分享”为精神的Web2.0推动了全网域用户对在线服务的认知
❸ 南京云创存储科技有限公司的系统案例
结构设计
存储系统采用主备2个元数据服务器和19个存储节点构成,使用3U×6、2U×13标准上架机器,安装在3个标准42U机柜内。整个系统的结构如右图所示:
双管理节点即主元数据服务器节点和备份元数据服务器节点,支持主备双机热切换。元数据管理节点负责管理cStor云存储系统的卷,存储各文件的元数据信息,调度各数据存储服务器。
每个3U的存储节点包含16块2T硬盘,每个2U的存储节点包含8块2T的硬盘,总容量共计6×32 + 13×16=400T。
可靠性设计
在cStor云存储系统中采用了下面两种可靠性保障机制,保证数据的安全可靠。
1) 冗余备份
在该项目中cStor采取的容错机制是通过1:1的冗余备份的方式实现云存储系统的可靠保证。备份因子可以根据服务的可靠性需求做动态的调整。服务启动后,自动为每个数据块做了一个备份副本。系统自动将源文件与副本存在不同的存储节点,实现了冗余备份。对于每一个chunk,必须将所有的副本全部写入成功,才视为成功写入。在其后的过程中,如果相关的副本出现丢失或不可恢复等状况,Master Server会自动将副本复制到其他Chunk Server上,从而满足高度可靠的需求。
2) 分级动态存储方式
cStor存储系统,采用了分级技术,把存储信息根据信息的重要性、访问频率等对信息进行了分级存储,将文件的元数据等访问频繁的重要信息时刻保持在线存储,开机后保存在内存中,可以随时读取和修改,以满足前端应用服务器或数据库对数据访问的速度要求。将其它备份数据、冗余
容错的数据等访问量小的数据等采用廉价的SATA硬盘存储。对于访问量小的数据采用离线存储,一旦需要访问这些数据可以使用相应的唤醒策略来实现将离线转为在线。 按照总容量400T可用的用户要求,使用其他节点的2U-Chunk Server填充机柜,最终设计状态如下图所示:
具体说明如下:
1) J11机柜包含2台Master Server,6台3U-Chunk Server,一个24口Cisco千兆交换机;
2) J12机柜包含8台2U- Chunk Server,一个24口Cisco千兆交换机;
3) J13机柜包含8台2U- Chunk Server,一个24口Cisco千兆交换机;
4) 每个千兆交换机连接本机柜内服务器,同时一个千兆接口连接到单位提供的万兆交换机,其中万兆交换机通过光口与单位的专网连接;
5) 支持传统的冗余技术,副本个数可以采用1:1, 1:2, 1:3等冗余技术,且用户可以自行配置。
J14、J15 、J16暂未使用(供数据中心扩容使用)。总的存储硬盘可扩展的数量为:16×6+38×8=400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