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服务存储 » 氢存储设计原则是什么
扩展阅读
webinf下怎么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垒机怎么打开web 2023-08-31 21:54:11

氢存储设计原则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3-08-26 04:44:24

⑴ 碳基储氢材料的储氢量的影响因素

影响储氢合金吸除能力的因素有:角质层的厚薄、皮肤含水量、毛孔的状态。

气态存储是对氢气加压,减小体积,以气体形式储存于特定容器中,根据压力大小的不同,气态储存又可分为低压储存和高压储存。氢气可以像天然气一样用低压储存,使用巨大的水密封储槽。该方法适合大规模储存气体时使用。

由于氢的密度太低,应用不多。气态高压储存是最普通和最直接的储存方式,通过高压阀的调节就可以直接将氢气释放出来。普通高压气态储氢是一种应用广泛、简便易行的储氢方式 ,而且成本低, 充放气速度快 , 且在常温下就可进行。

但其缺点是需要厚重的耐压容器, 并要消耗较大的氢气压缩功, 存在氢气易泄漏和容器爆破等不安全因素 。一个充气压力为 15 MPa 的标准高压钢瓶储氢重量仅约为 1.0 %;供太空用的钛瓶储氢重量也仅为 5 % 。可见, 高压钢瓶储氢的能量密度一般都比较低。

⑵ 氢气存储安全要求

对于氢气来说,应按《GB4962-1985氢气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5氢气瓶的使用”,具体如下:
5.1因生产需要,必须在现场(室内)使用气瓶,其数量不得超过5瓶,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5.1.1室内必须通风良好,保证空气中氢气最高含量不超过1%(体积比)下同。
建筑物顶部或外墙的上部设气窗(楼)或排气孔。排气孔应朝向安全地带,室内换气次数每小时不得小于三次,事故通风每小时换气次数不得小于七次。
5.1.2氢气瓶与盛有易燃、易爆、可燃物质及氧化性气体的容器和气瓶的间距不应小于8米。
5.1.3与明火或普通电气设备的间距不应小于10米。
5.1.4与空调装置、空气压缩机和通风设备等吸风口的间距不应小于20米。
5.1.5与其他可燃性气体贮存地点的间距不应小于20米。
5.1.6设有固定气瓶的支架。
5.1.7多层建筑内使用气瓶,除生产特殊需要外,一般宜布置在顶层靠外墙处。
5.2使用气瓶,禁止敲击、碰撞;不得靠近热源;夏季应防止曝晒。
5.3必须使用专用的减压器,开启时,操作者应站在阀口的侧后方,动作要轻缓。
5.4阀门或减压器泄漏时,不得继续使用;阀门损坏时,严禁在瓶内有压力的情况下更换阀门。
5.5瓶内气体严禁用尽,应保留0.5公斤力/厘米^2以上的余压。

⑶ 氢气瓶存放国家标准

氢气瓶储存的标准以及注意事项。

氢气瓶应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库温不宜超过30℃,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氢气瓶应与氧气、压缩空气、卤素(氟、氯、溴)、氧化剂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混运。

库房应采用防爆型电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搬运和使用时轻装轻卸,禁止敲击、碰撞。

氢气瓶,必须按规定每3年检验一次,超期未检的气瓶严禁充装和使用。必须专瓶专用,不得挪用及代用。氢气瓶涂深绿色油漆,禁止擅自更改气瓶的颜色标记和钢印。使用前要认真核对气瓶的颜色标记和钢印,以防误用。

因生产需要,必须在现场(室内)使用氢气瓶,其数量不得超过5瓶,且室内必须通风良好,保证空气中氢气最高含量不超过1%(体积比)。

建筑物顶部或外墙的上部设气窗或排气孔。排气孔应朝向安全地带,室内换气次数每小时不得少于3次,事故通风每小时换气次数不得少于7次。

室内氢气瓶与盛有易燃、易爆、可燃物质及氧化性气体的容器和气瓶的间距不应小于8米。与明火或普通电气设备的间距不应小于10米。与空调装置、空气压缩机和通风设备等吸风口的间距不应小于20米。与其他可燃性气体贮存地点的间距不应小于20米。

要设有固定氢气瓶的支架。多层建筑内使用气瓶,除生产特殊需要外,一般宜布置在顶层靠外墙处。阀门或减压器泄漏时,不得继续使用。阀门损坏时,严禁带压更换阀门。瓶内气体严禁用尽,应保留0.05兆帕以上的余压。

若氢气泄漏或爆炸,应立即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可能的话先冷却气瓶并将气瓶从火场移至空旷处。氢火焰不易察觉,救护人员要防止外露皮肤烧伤。

⑷ 酸性化学品与碱性化学品怎么储存

危险化学品的储存方式与原则

1 储存方式 危险化学品储存方式分为隔离储存、隔开储存、分离储存三种。1.1 隔离储存 同一房间或同一区域内,不同的物料之间分开一定距离,非禁忌物料间用通道保持空间的储存方式。 这里所述的禁忌物料是指化学性质相抵触或灭火方法不同的化学物料,详见本章第6节相关内容。1.2 隔开储存 在同一建筑或同一区域内,用隔板或
1 储存方式
危险化学品储存方式分为隔离储存、隔开储存、分离储存三种。
1.1 隔离储存
同一房间或同一区域内,不同的物料之间分开一定距离,非禁忌物料间用通道保持空间的储存方式。
这里所述的禁忌物料是指化学性质相抵触或灭火方法不同的化学物料,详见本章第6节相关内容。
1.2 隔开储存
在同一建筑或同一区域内,用隔板或墙将其与禁忌物料分离开的储存方式。
1.3 分离储存
储存在不同的建筑物或远离所有建筑的外部区域内的储存方式。
2 分类储存的原则
根据危险化学品的性能分区、分类、分库储存,各类危险化学品不得与禁忌物料混合储存。
3 分类存放的基本要求
3.1 压缩、液化气体
(1)压缩、液化气体之间:可燃气体与氧化性(助燃)气体应隔离存放。
(2)压缩、液化气体与自燃、遇湿易燃等物品之间:剧毒、可燃、氧化性(助燃)气体均不得与甲类自燃物品同库储存和配装;与乙类自燃物品、遇水易燃物品(灭火方法不同)应隔离存放和配装;可燃液体、固体与剧毒、氧化性气体不得同库储存和配装。
(3)压缩、液化气体与腐蚀性物品之间:剧毒气体、可燃气体不得与硝酸、硫酸等强酸配装和同库储存,与氧化(助燃)气体、不燃气体应隔离储存和配装。
(4)氧气瓶及氧气空瓶不得与油脂及含油物质、易燃物同库储存和配装。
3.2 易燃液体
易燃液体不仅本身易燃,且都具有一定的毒性,原则上应单独存放。因各种条件的限制,不得不与其他各类的危险化学品同库储存时,应遵守如下原则:
(1)与腐蚀性物品过氧化氢及硝酸等强酸不可同库储存,如量甚少时,也应隔离存放,并保持2m以上的间距。
(2)含水的易燃液体和需要加水存放或运输的易燃液体,不得与遇湿易燃物品同库储存。
3.3 遇湿易燃物品
(1)遇湿易燃物品与氧化剂不可同库存放。遇湿易燃物品是还原剂,遇氧化剂会剧烈反应,发生着火和爆炸。
(2)遇湿易燃物品与腐蚀性物品之间:因为过氧化氢、硝酸等强酸都具有较强的碱性,与遇水燃烧物品接触会立即着火或爆炸,且过氧化氢中含有的水会引起遇湿易燃物品的着火爆炸,因而不得同库存放。与盐酸、甲酸、醋酸和含水腐蚀品(如液碱)等,亦应隔离存放。
(3)遇湿易燃物品之间:活泼金属及其氢化物可同库存放;电石受潮后产生大量乙炔气,其包装易发生爆破,应单独存放。
3.4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1)氧化剂与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甲类氧化剂与易燃或剧毒气体不可同库储存,因为甲类氧化剂的氧化能力强,与剧毒气体或易燃气体接触容易引起燃烧或钢瓶爆炸。特别是剧毒易燃气体钢瓶,其爆炸后放出毒气,施救困难,会造成大量人员中毒。例如,过氧化钠遇氯气会生成Cl2O,Cl2O极易爆炸,分解为氧和氯,反应式如下

乙类氧化剂与压缩和液化气体可隔离储存,即保持2m以上的间距,但与惰性气体可同库储存。
(2)氧化剂与毒害品。无机氧化剂与毒害品应隔离储存。有机氧化剂与毒害品可同库隔离储存,但与有可燃性的毒害品不可同库储存。毒害品大多是有机物,与无机氧化剂接触能引起燃烧。无机剧毒品中有些易被氧化,氧化后具有爆炸性,或者会变成剧毒物质。氰化钠、氰化钾及其他氰化物,与氯酸盐或亚硝酸盐混合后能发生爆炸。
(3)氧化剂与腐蚀性物品。漂白粉不得与无机氧化剂同库储存。硝酸盐与硝酸、发烟硝酸可同库储存,但不得与硫酸、发烟硫酸、氯磺酸同库储存。其他无机氧化剂与硝酸、硫酸、发烟硫酸、氯磺酸等均不得同库储存。
3.5 毒害品
(1)无机毒害品与无机氧化剂之间、固体有机毒害品与硝酸的有机衍生物之间应隔离存放。
(2)无机毒害品与氧化性(助燃)气体应隔离存放,与不燃气体可同库存放;有机毒害品与不燃气体应隔离存放。
(3)液体有机毒害品与易燃液体可隔离后存放。
(4)有机毒害品的固体与液体之间,以及与无机毒害品之间均应隔离后存放;有机毒害品的液体与液体之间、固体与固体之间,无机的剧毒品与有毒品之间均可同库储存。
(5)其他各类物品均不可同库存放。
3.6 腐蚀性物品
腐蚀性物品与其他各类物品之间、腐蚀性物品中的有机与无机腐蚀品之间、酸性与碱性物品之间、可燃液体与可燃固体之间,一般都应单独仓间存放,不可混储。
(1)腐蚀性物品之间。无机碱性腐蚀品与有机碱性腐蚀品之间,其他无机腐蚀品与其他有机腐蚀品之间可隔离后存放。
(2)腐蚀性物品与可燃液体之间。有机酸性腐蚀品与乙类可燃液体之间可隔离后储存,有机碱性腐蚀品与可燃液体之间可同库储存,但堆垛须间隔2m以上。
危险化学品品种繁多、性能复杂,储存时应按照分区、分类、分段专仓专储的原则,定品种、定数量、定库房、定人员(即“四定”)进行保管。小型库应分类、分间、分堆存放。性能相互抵触、灭火方法不同的物品,烈性危险化学品和其他一般危险化学品,应分别储存。
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存放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物品能否同库存放或隔离存放,或分仓存放,与物品的性质、量的多少、储存条件和包装的好坏、存放时间的长短等有关。因此,在分类存放时,以上因素都应考虑。
各类仓库性质不同,存放要求也不尽相同。例如,国家大型专门危险化学品仓库与企事业单位附属的小型危险化学品仓库不同,与医院、学校、科研单位做化学试验或医疗用的小型试剂存放库就不同;正规建设的防潮、隔热的低温库房与简易小库房不同;各种严格的十分严密的内外包装和简易的小包装也不一样,如严密包装并有氮保护的电石桶的存放,与简易开口包装的电石桶的存放不能同样对待,应根据不同情况,综合分析其危险程度,确定如何分类存放的要求。
一般来讲,凡属商业、物资部门或大型企业存量较大的危险化学品仓库,应按《物资技术保管规程》中的“危险化学品混存互抵表”执行。对于小型危险化学品仓库,可参照“常用危险化学品储存禁忌物配存表”执行。科研单位、学校、医院等供化学试验或医疗用的危险化学品试剂和药剂,应设专门的储藏室,储藏室的面积不得超过20m²。
储藏柜应根据具体情况建造,每只柜的总储量不应超过200kg。储藏室和储藏柜应以储存性质相同的物品为主。对性能相互抵触或灭火方法不同的危险化学品(爆炸品除外),如果包装坚固、封口严密、数量又较少的,可允许同室或同柜分格存放。
--------------------------------------
危险化学品如何仓库储存?剧毒化学品如何储存?

1、库房的建筑设计必须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1990年3月23日公安部第6号令)、《爆炸和火灾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和《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92)等法规和标准的规定。

2、仓库配备足够的与危险化学品性质相适应的消防器材,并由专人维护和保养。

3、危险化学品必须分类、分垛储存,每垛占地面积小于100m2,垛与垛间距大于1m,垛与墙间距大于0.5m,垛与梁、柱间距大于0.3m,主要信道的宽度大于2m。

4、在仓库堆垛设立明显的防火等级标志,出入口和通向消防设施的道路应保持畅通。

5、危险化学品仓管部门根据物品的危险性,为保管员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器具。

6、危险化学品入库时,保管员应按入库验收标准进行检查、验收、登记,严格核对和检验物品的名称、规格、案例标签、质量、数量、包装。物品经检验合格方可入库。无产地、品牌、安全标签和产品合格证的物品不得入库。

7、危险化学品发放,应严格执行发放管理制度。仓库主管负责人应经常检查核准。

8、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仓库要采取杜绝火种的安全措施。经指批准进入仓库的机动车辆必须安装阻火器,作业人使用的工具、防护用品应符合防爆要求。

9、加强对防爆电气设备、避雷、静电导除设施的管理,选用经国家指定的防爆检验单位检验合格的防爆电气产品。

10、易燃、易爆品仓库内的各种安全设施,必须经常检查、定期校验、保持完好状态,做好记录。

11、储存易燃和可燃物品的仓库、堆垛附近,不准私自动火作业,如因特殊需要,应由仓库负责人上报,经企业有关负责人指认,采取安全措施后才能进行上述作业。作业结束后,检查确无火种,才可离开现场。

12、物品储存严格执行危险化学品的配装规定,对不可配装的危险物品必须严格隔离。

剧毒化学品如何储存?

贮存方式化学危险品贮存方式分为三种:

a.隔离贮存;

b.隔开贮存;

c.分离贮存。

贮存场所的要求

1 贮存化学危险品的建筑物不得有地下室或其他地下建筑,其耐火等级、层数、占地面积、安全疏散和防火间距,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2 贮存地点及建筑结构的设置,除了应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外,还应考虑对周围环境和居民的影响。

3 贮存场所的电气安装

1 化学危险品贮存建筑物、场所消防用电设备应能充分满足消防用电的需要;并符合GBJ16第十章第一节的有关规定。

2 化学危险品贮存区域或建筑物内输配电线路、灯具、火灾事故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都应符合安全要求。

3 贮存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的建筑,必须安装避雷设备。

贮存场所通风或温度调节

1 贮存化学危险品的建筑必须安装通风设备,并注意设备的防护措施。

2 贮存化学危险品的建筑通排风系统应设有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

3 通风管应采用非燃烧材料制作。

4 通风管道不宜穿过防火墙等防火分隔物,如必须穿过时应用非燃烧材料分隔。

5 贮存化学危险品建筑采暖的热媒温度不应过高,热水采暖不应超过80℃,不得使用蒸汽采暖和机械采暖。

6 采暖管道和设备的保温材料,必须采用非燃烧材料。

化学危险品的养护

1 化学危险品入库时,应严格检验物品质量、数量、包装情况、有无泄漏。

2 化学危险品入库后应采取适当的养护措施,在贮存期内,定期检查,发现其品质变化、包装破损、渗漏、稳定剂短缺等,应及时处理。

3 库房温度、湿度应严格控制、经常检查,发现变化及时调整。

消防措施

1 根据危险品特性和仓库条件,必须配置相应的消防设备、设施和灭火药剂。并配备经过培训的兼职和专职的消防人员。

2 贮存化学危险品建筑物内应根据仓库条件安装自动监测和火灾报警系统。

3 贮存化学危险品的建筑物内,如条件允许,应安装灭火喷淋系统(遇水燃烧化学危险品,不可用水扑救的火灾除外),其喷淋强度和供水时间如下:喷淋强度 15 L /(min•m2); 持续时间 90min。

⑸ 氢气储存困难

车用氢气存储系统目标: IEA: 质量储氢容量>8%; 体积容量>81kg(H8)/m8 DOE : >8.8%, > 88kg(H8)/m8 氢能汽车商业化的障碍是成本高,高在氢气的储存 液氢和高压气氢不是商业化氢能汽车-安全性和成本

⑹ 存储氢气的方式有哪些

氢能体系主要包括氢的生产、储存和运输、应用3个环节。而氢能的储存是关键,也是目前氢能应用的主要技术障碍。大家知道,所有元素中氢的重量最轻,在标准状态下,它的密度为0.0899克/升,为水的密度的万分之一。在-252.7℃ 时,可以为液体,密度70克/升,仅为水的1/15。所以氢气可以储存,但是很难高密度储存。

氢气输送也是氢能利用的重要环节。一般而言,氢气生产厂和用户会有一定的距离,这就存在氢气输送的需求。按照氢在输运时所处状态的不同,可以分为气氢输送、液氢输送和固氢输送。其中前两者是目前正在大规模使用的两种方式。

高压气态储存

气态氢可储存在地下仓库里,也可装入钢瓶中。为了提高其储存空间利用率,必须将氢气进行压缩,尽可能使氢气的体积变小,因此就需要对氢气施加压力,为此需消耗较多的压缩功。氢气重量很轻,即使体积缩小、密度增大,重量仍然如此。一般情况下,一个充气压力为20兆帕的高压钢瓶储氢重量只占总重量的1.6%,供太空用的钛瓶储氢重量也仅为总重量的5%。

为提高储氢量,目前科技工作者们正在研究一种微孔结构的储氢装置,它是一种微型球床。微型球的球壁非常薄,最薄的只有1微米。微型球充满了非常小的小孔,最小的小孔直径只有10微米左右,氢气就储存在这些小孔中。微型球可用塑料、玻璃、陶瓷或金属制造。

高压气态储存是最普遍、最直接的方式,通过减压阀的调节就可以直接将氢气释放出来。但是它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即能耗较高。

低温液化储存

随着温度的变化,氢气的形态也会发生变化。将氢气降温,当冷却到-253℃时,氢气就会发生形态上的变化,由气态变成液态,也就是液氢。然后,再将液氢储存在高真空的绝热容器中,在恒定的低温下,液氢就会一直保持这种状态,不再发生变化。这种液氢储存工艺已经用于宇航中。这种储存方式成本较高,安全技术也比较复杂,不适合广泛应用。低温储存液氢的关键就在于储存容器,因此高度绝热的储氢容器是目前研究的重点。

现在一种间壁间充满中孔微珠的绝热容器已经问世。这种二氧化硅的微珠直径在30~150微米,中间是空心的,壁厚只有1~5微米,在部分微珠上镀上厚度为1微米的铝。由于这种微珠导热系数极小,其颗粒又非常细,可以完全抑制颗粒间的对流换热;将3%~5%的镀铝微珠混入不镀铝的微珠当中,可以有效地切断辐射传热。这种新型的热绝缘容器不需抽真空,其绝热效果远优于普通高真空的绝热容器,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液氢储存罐,美国宇航局已广泛采用这种新型的储氢容器。

在生产实践中,采用液氢储存必须先制备液氢,将气态氢变成液态氢。生产液氢一般可采用3种液化循环方式,其中,带膨胀机的循环效率最高,在大型氢液化装置上被广泛采用;节流循环方式效率不高,但流程简单,运行可靠,所以在小型氢液化装置中应用较多;氦制冷氢液化循环消除了高压氢的危险,运转安全可靠,但氦制冷系统设备复杂,因此在氢液化中应用不多。

金属氢化物储存

曾经有这样一件奇怪的事情:在一间部队的营房里,史密斯中士把弯曲的镍钛合金丝拉直,放到工作台上,转过身忙别的事情。过了一会儿,等他再回到台子边,看到刚才拉直的镍钛合金丝又变成原来弯曲的形状了,史密斯中士对此感到很奇怪。

发现这种现象的不仅仅是史密斯中士,巴克勒教授也发现了这种现象。他发现被他拉直的镍钛合金丝又恢复到原来弯曲的形状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巴克勒教授走到镍钛合金丝的旁边,看到周围并没有什么异常,他再试了一下看看是不是磁场作用的结果,可是经过检测,周围根本没有磁场。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当他无意中用手摸了摸放金属的台子,发现台子很烫,难道是热量在作怪吗?巴克勒教授决定亲自试一试。他把镍钛合金丝一根一根地拉直,然后又把它们放到台子上,结果和刚才一样。他又将这些镍合金丝拉直放到另外一个地方,这些金属并没有弯曲,还保持原来的样子。也就是说,放在高温地方的镍钛合金丝会恢复到原来弯曲的样子,而放在其他地方的镍钛合金丝没有改变形状。巴克勒教授从而发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科学现象,即合金在上升到一定温度的时候,它会恢复到原来弯曲的状态。巴克勒教授由此得到一个结论:镍钛合金具有记忆力。镍钛合金具有记忆力,那么其他金属有没有记忆力呢?巴克勒教授并没有浅尝辄止,放过对其他事物研究的机会。他做了许多实验,最后他发现合金大都具有记忆力。

根据合金的这一特性,近年来,一种新型简便的储氢方法应运而生,即利用储氢合金(金属氢化物)来储存氢气。这是一种金属与氢反应生成金属氢化物而将氢储存和固定的技术。氢可以和许多金属或合金化合之后形成金属氢化物,它们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会大量吸收氢而生成金属氢化物。而反应又有很好的可逆性,适当升高温度和减小压力即可发生逆反应,释放出氢气。金属氢化物储存,使氢气跟能够氢化的金属或合金相化合,以固体金属氢化物的形式储存起来。金属储氢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就受到了重视。

储氢合金具有很强的储氢能力。单位体积储氢的密度,是相同温度、压力条件下气态氢的1000倍,也就是说,相当于储存了1000个大气压的高压氢气。储氢合金都是固体,需要用氢时通过加热或减压将储存于其中的氢释放出来,因此是一种极其简便易行的理想储氢方法。目前研究发展中的储氢合金主要有钛系储氢合金、锆系储氢合金、铁系储氢合金以及稀土系储氢合金。

储氢合金具有高强的本领,不仅具有储存氢气的功能,而且还能够采暖和制冷。炎热的夏天,太阳光照射在储氢合金上,在阳光热量的作用下,它便吸热放出氢气,将氢气储存在氢气瓶里。吸热使周围空气温度降低,起到空调制冷的效果。到了寒冷的冬天,储氢合金又吸收夏天所储存的氢气,放出热量,这些热量就可以供取暖了。利用这种放热—吸热循环可进行热的储存和传输,制造制冷或采暖设备。此外,储氢合金还可以用于提纯和回收氢气,它可将氢气提纯到很高的纯度。采用储氢合金,可以以很低的成本获得纯度高于99.9999%的超纯氢。

储氢合金的飞速发展,给氢气的利用开辟了一条广阔的道路。目前我国已研制成功了一种氢能汽车,它使用储氢材料90千克就可以连续行驶40千米,时速超过50千米。

碳材料储存

碳材料储氢也是一种重要的储氢途径。做储氢介质的碳材料主要有高比表面积活性炭、石墨纳米纤维和碳纳米管。由于材料内孔径的大小及分布不同,这三类碳材料的储氢机理也有区别。活性炭储氢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该材料储氢面临最大的技术难点是氢气需先预冷吸氢量才有明显的增长,且由于活性炭孔径分布较为杂乱,氢的解吸速度和可利用容积比例均受影响。碳纳米材料是一种新型储氢材料,如果选用合适催化剂,优化调整工艺过程参数,可使其结构更适宜氢的吸收和脱附,用它做氢动力系统的储氢介质有很好的前景。

石墨纳米纤维来自含碳化合物,由含碳化合物经所选金属颗粒催化分解产生,主要形状有管状、飞鱼骨状、层状。其中,飞鱼骨状的石墨纳米纤维吸氢量最高。

碳纳米管可以分为单壁碳纳米管和多壁碳纳米管,主要由碳通过电弧放电法和热分解催化法制得。电弧放电法制得的碳纳米管通常比较长,结晶性能比较好,但纯化较困难。而用催化法制得的碳纳米管,管径大小比较容易调节,纯化也比较容易,但结晶性能要比电弧放电法制备的差一些。

碳纳米管的孔径分布比石墨纳米纤维的孔径分布更为有序,选用合适的金属催化颗粒和晶状促长剂,就能够比较容易地控制管径的大小及管口的朝向。微孔中加入催化金属颗粒和促长剂,可增加碳纳米管强度,并使表面微孔更适宜氢分子的储存。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