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网页前端 » 项目档案前端管控主要包括
扩展阅读
webinf下怎么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垒机怎么打开web 2023-08-31 21:54:11

项目档案前端管控主要包括

发布时间: 2022-06-12 08:37:27

❶ 我想请问下,一般的档案管理系统一般都包括哪些功能啊

会博通综合档案管理信息系统解决方案:
完善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档案的收集、管理、利用、编研的信息化、网络化管理,并实现以下目标:
一个平台:
采用会博通档案管理系统平台,集中管理多全宗的档案数据,全面实现档案从收集、管理、利用、编研、鉴定等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管理。
两个统一:
采用会博通档案管理系统平台,建成统一用户管理机制和统一档案管理门户框架,为日后的信息化建设与拓展提供基础平台以及互联接口。
三个实现:
① 实现档案多全宗管理
全面还原历史面貌,集中统一管理多个档案全宗,并为日后集成实体档案与数字化档案的统一管理打下坚实基础。
② 实现档案的规范化管理
在分布式档案管理工作流程基础上,开放档案管理系统到各个部门应用,采用电子化的档案录入方法,拒绝再使用纯人工的工作流程,拥抱信息化带来的便利。
③ 实现档案的标准化借还管理
全面实现档案的纯线上、纯线下以及线上线下结合的借还申请、登记、统计的管理

❷ 地质档案资料归档的前端控制

李素清

(中国石化中原油田档案管理处)

摘 要 在实际工作中,地质档案资料在归档(电子文件)中发现存在着一些新问题。本文对如何做好地质档案资料归档的前端控制进行了探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办法。

关键词 地质档案资料 归档 前端控制

近几年,中原油田随着科研与生产的发展,所形成的地质档案资料也较以往日益增多。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各单位需要归档的地质档案资料无论是电子的还是纸质,都存在一些新的问题:编制标准不统一;电子与纸质不对应;资料印刷不规范;工作人员不够认真等。针对这些新问题,我们档案室在对地质档案资料归档控制的过程中,积极探索,大胆实践,通过与勘探开发研究院、各采油厂及各行业公司等单位的密切配合,实行了“两控制一提高一考核”的地质档案资料归档前端控制体制。即:源头控制、接收控制,档案意识的提高,把归档工作纳入目标考核体系。

1 地质档案资料归档前端实行“两控制”

1.1 源头控制

归档时发现勘探开发研究院各科室归档用的印制标准不统一:既有旧的(如 2002 年),也有新的(如2008 年);既有国土资源部的(如储量报告),也有中原油田分公司的(如生产项目)等。针对这一情况,我们的具体措施有:

一是统一标准,把中石化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2008 年 4 月 1 日起实施的《石油天然气勘探与开发地质成果报告编制要求》、《油气成果地质资料计算机着录细则》、《石油天然气勘探与开发地质资料立卷归档规则》等项具体标准,发布在勘探开发研究院的网站首页的醒目位置上,便于大家看到并按要求及时归档。

二是积极与勘探开发研究院科研管理部门领导协商,加强其对地质档案核心档案归档的重视,并对各科室制定相应的归档考核奖惩制度。努力提高油田核心档案整理编目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确保油田核心档案资源在载体和门类上的齐全完整。

1.2 接收控制

1.2.1 纸质印制把关

归档时发现个别的地质档案资料印制不规范,如有的报告封面用的是铜版纸,有的插图插表版式不对等,这给我们盖章、编号等工作造成极大不便,所以要对纸介质严格认真地把关。具体做到如下要求:①封面用 150g 以上皮纹纸印制。②文字报告、附件采用 70g 以上的 A4 幅面纸印制,双面正规胶版印刷或激光打印机打印。③彩色文字、图件必须彩色印刷,制印清晰,着墨牢固。④用线装订。⑤装订顺序为:封面、扉页、目次页和主体部分。⑥多张软质图件尽量采用同种规格幅面,折叠成 270mm×190mm 大小的手风琴状,图面折在里,图右下角责任表(图签)露在外;不易折叠的硬质图件,应加图袋(筒)包装。

1.2.2 电子格式把关

归档时发现有的电子文件与纸质的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如纸质的有附图,可电子的没有或者缺少一张等现象。所以要对其进行严格的把关。

一是载体把关:

(1)验收内容。包括电子文档的格式、组织方式、信息的完整性、载体的安全性、可读性及载体信息与纸质资料内容的一致性。

(2)验收方法。①载体的验收。电子文档的载体不能有擦痕、矫变、斑点、霉变、损伤等痕迹,载体表面清洁。电子文档载体能在通用的读取设备上被正确读取,不携带病毒且能进行正常的复制。电子文档载体的外标签应正确无误。②电子文档登记表的验收。电子文档登记表的填写应规范、正确。③电子文档的完整性验收。对照电子文档登记表、相应纸介质资料和“Readme”等文件,仔细查验交来的电子文档的完整性。④查验。浏览每一个电子文档内容是否清晰、齐全;电子文档格式及组织方式是否正确;存档电子文件、源电子文件和附加电子文件是否齐全。

二是制作把关。编辑格式统一按中石化企业归档标准等有关规定执行,封皮按照字号一般不小于 3号字,行距不得低于单倍行距。页面的尺寸以A4为宜。带有页码,页码位于页面的低端,“居中”或“外侧”。审批文件的排列顺序符合要求,专家签名、公章等信息无遗漏。所有插图、插表、图版应直接插入文字的相应位置,无遗漏,边界完整,所有图片、表格、图版等的显示方向应向上,插图名称置于图的正下方,插表名称置于表的正上方。

2 地质档案资料归档强化 “一提高”

“一提高”—“档案意识”的提高。归档时发现资料移交人员的“档案意识”不够,如字迹模糊,他们就觉得能猜出是什么字就行了;更有甚者,两盒光盘一盘刻录一盘竟是空的等。为了提高资料移交人员的档案意识,具体应做到三个方面:①验收此项工作的档案管理人员要有强烈的档案意识,必须要严格认真,要有对历史负责、为利用者考虑的长远目标来要求。②地质档案资料移交人员要有档案意识,按档案的要求或标准执行,要让他们有从资料到档案的思想转变。③给每位科研人员宣传档案意识,结合实际进行宣传,并及时举办地质档案资料编制整理培训班,提高有关人员特别是科研人员的档案意识和编制整理水平,大力提升档案的规范化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

3 地质档案资料归档纳入“一考核”

“一考核”—将地质档案资料归档工作纳入目标考核。由于地质档案资料直接关系到油田的科研生产,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督约束管理,意义重大。具体措施有:把各科室归档工作纳入所辖二级单位的各项目标考核范围,特别与绩效考核挂钩,对那些自己为了使用方便不愿将有价值的资料交出来归档的单位和个人,并造成人为的油田核心档案收集不齐全、不完整的,进行实质性的惩罚。对做得好的,要及时进行表扬和奖励。其次,纳入局有关单位的各项目标考核当中。做到既重业务活动,又重法制建设;既重档案实体管理,又重行政监督指导。

❸ 前端控制、全程管理、文档一体化三个理念的共同体质

推行文档一体化管理就是要实现文书工 作和档案工作的无缝衔接,达到对文书档 案工作的前端控制,使文档实现管理一体 化、利用一体化、规范一体化,最终实现文书工作与档案工作信息共享的目的。

❹ 项目档案验收

一.建设项目档案概念: v是指从建设项目的提出、立项、审批、招投标、勘察、设计、施工、生产准备到竣工投产(使用)全过程形成的经过鉴定、整理并归档的项目文件。 v项目文件是指在建设项目全过程形成的文字、图表、声像等形式的全部文件。内容包括:立项审批文件、设计基础材料、设计材料、工程管理文件、施工文件、监理文件、合同文件、生产技术准备、设备文件、财务文件、竣工图、竣工验收文件等。 二.基建档案工作基本要求: 一、熟知基建项目档案工作的有关法规、标准和规范。 二、建立健全基建档案工作的规章制度 三、采取措施,加强前端和过程控制 四、严把验收关,认真做好档案的预验收工作,这是保证档案质量的重要步骤。 三.建立“四纳入”制度,是指将档案工作纳入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 1、纳入项目法人制,各级领导岗位责任制(达标考核内容之一) 2、纳入合同管理制,充分发挥合同的法律作用(档案专项验收考核内容之一) 3、纳入工程监理制,充分发挥监理的控制手段作用 4、纳入项目管理程序,实施同步管理 v主要措施体现在档案工作的“三同步”、“三参加”。 四.档案工作法规: 1、《档案法》及《档案法实施办法》 2、《基本建设项目档案资料管理暂行规定》(国档发[1988]4号) 3、《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档案管理登记办法》(档发字[1997]15号) 4、《城市建设档案归属与流向暂行办法》(档发字[1997]20号) 5、 《重大建设项目档案验收办法》 (国档发[2006]2号) 五.档案工作标准(主要) 1、《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要求与档案整理规范》 DA/T 28-2002 2、《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一般要求》 GB/T 11822-2000 v电力档案工作标准: 1、《电力工程达标投产考核标准(2006版)》(工程档案篇) 2、《电力工业企业档案分类规则及分类表》 3、《电力工程竣工图文件编制规定》 DL/T5229—2005 v建设部档案工作标准: 1、《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 GB/T 50328-2001 六.建设单位: 建设单位是项目建设的法人主体,对各参建单位负有组织、协调、检查和指导的职责。并应将档案工作纳入项目计划和岗位责任制,建立有效考核措施,实施制度保障和组织保障。主要职责: 1、落实领导责任制,组建有监理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调试单位等参建单位参加的档案管理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基建档案管理制度;统一业务标准和规范;构建档案管理网络体系,对建设项目的文件形成、档案编制、验收与移交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协调、指导和检查。 2、按《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档案登记办法》规定,做好登记工作。将建设项目各阶段档案工作进展和变化情况,以及项目档案验收情况,报送国家或地方档案管理机构。 3、对建设项目的前期文件、施工管理性文件、竣工验收文件和生产准备及试生产等阶段形成的文件负责收集、整理和归档。 4、对各参建单位移交的竣工档案进行检查、验收,并汇总统一编目,编制档案检索工具。 5、按《重大建设项目档案验收办法》规定,组织申报建设项目档案验收工作。

❺ 如何做好档案管理工作

您好,我是专门从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但没管过公司档案,不知有没有用。
1.档案的归档原则一般是文书处理部门立卷归档。意思就是这些文件资料的产生部门自己立卷整理,然后统一交到档案部门集中统一管理。这样的好处是专业的部门整理自己的文件资料比较系统、条理,也比较熟悉文件产生的来龙去脉。将各部门所有的文件零散收集来让你档案员一个人整理是不现实的,因为你不可能对每个岗位都了如指掌。
2.档案分类一般可根据文件资料类型,如文书、科技、实物等类别来分,也可根据产生机构来分。你们公司的文件资料可以在文书——科技——实物等大类别下再按部门分类,每个部门产生的文件是一个整体,交到你这里来。
3.不知你们单位大不大,要是不大的单位,没必要每个生产部门单独编号了,可以统一编档号。档案可以按照年度——保管期限——序号来编。如2009——永久——1,就是2009年的永久第1卷或件,序号可以整个公司编一个大流水,也可每个部门重新编号。
4.这些是整理的大概步骤。还要着目,就是编目录。你可以下载一些档案的案卷目录表、全引目录表、归档文件目录等按照格式统一填写。这个很多资料上都有,你也可以自制。目录与每卷或件档案的标题、日期、责任者等要一一对应,不然不好检索。
整理好、编完目录,就可以提供利用了。这些是大体步骤,其实档案工作很简单,按照我说的大概摸索一段时间,你就会掌握的。还可以去你们那所在的政府机关档案馆,去看看实体如何进行也可。

❻ 前端控制的原则

前端控制是现代文件管理理念之一,即在文件形成之时就介入其质量控制。按文件生命周期划分阶段,地质资料的“形成”之时是前端,“鉴定、整理、编目、入库、借阅”等具体操作为中端,“销毁”是末端。在纸质载体档案管理中,传统上称归档前的为科技文件材料,归档后称地质资料。科技文件材料的产生是在工程作业现场或地质研究场所,特别是在勘探开发工程作业现场,首先接触到地质科技文件材料的是负责生产管理的工程技术人员。现场记录的文字与数据就产生于现场技术人员之手,在没有移交资料管理人员之前,就是他们管理着地质科技文件材料,也就是他们处在地质资料管理的前端。电子文件和数据采集也出自他们的工作过程。前端控制是全程管理的重要前提。地质资料管理的前端控制概念是20世纪后期提出来的。有人怀疑前端控制,认为这超出地质资料管理工作范围,有越位之嫌。但作者认为前端控制有以下的必要性:

(一)是保证资料真实可靠、完整规范、可识别的前提

各类地质报告在形成初期,文字材料有初稿、二稿和终稿之分,电子文件也具有易流失、易删改特性,很容易出现差错,在源头出现差错若不能及时发现和改正,这件地质资料质量就没有保证,运用于指导勘探工程,不但造成工程时间上的不可弥补,探矿工程的经费损失也是非常大的。若错了的勘探数据信息,没有被发现,用来误导接下来的处理、解释和研究,其损失更大。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勘探开发工程,取得的地质资料不完整,或者电子文件读不出来,或数据信息是错的,后果是严重的。地质科技文件材料与数据产生后,即需标明责任者,电子文件就该及时赋予标识,防止修改,防止删除,并附有背景说明。

(二)可优化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传统的地质资料管理,其前端是对归档的地质科技文件材料进行整理、编号、标识、入库。归档前的地质科技文件材料管理没有进入全程管理的视野,也无章法可循,一般由地质科技人员或工程技术人员保管,对质量也无规范性要求。实施前端控制后,使整个地质资料管理成了一个体系,标准、规范一贯到底,不但与工程施工、实验分析、数据处理、地质研究环环紧密相扣,还能促成地质资料管理业务流程一体化,减少乃至消除地质资料归档前、归档后的管理管理环节疏漏或重复,达到功能合理,效率更高的效果。

现在的工程设备上地质资料的产生,大多为机出资料,自动打印。也有人工记录,如施工班报、生产日报等,但人工记录也都是计算机制作相关文字和报表。在文件形成的同时,将文件内容进行描述、文件结构、背景、版本、数据生成环境、存在状态等方面的信息进行采集。如钻井的基础数据,文字性资料的着录项等,这些数据是一次采集,全程使用。这种方法可以避免在地质资料归档着录时的重复采集及其由于二次或多次数据采集输入而出现的出错概率。

以前地质资料管理部门,对前端产生了哪些地质资料,什么时间应该归档心中无数,质量评判也缺乏依据。实行前端控制后,对产生的地质资料的数量和质量参与了控制,可以及时调剂利用和通知入馆归档。

❼ 试述工程项目控制的步骤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1、工程项目管控步骤包括:1)启动:启动阶段主要工作是识别项目、并界定项目范围;2)计划:项目计划是指导项目实施的依据,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过程,它包含里程碑计划、进度计划、成本、质量计划、风险计划、采购计划等;3)实施:实施就是根据项目计划进行项目的实体构造,在项目实施中,重要的内容就是项目信息的沟通,即及时提交项目进展信息;4)控制:在项目实施中,重要的内容就是项目信息的沟通,即及时提交项目进展信息,以项目报告的方式定期通过项目进度,有利开展项目控制,对质量保证提供了手段。 5)收尾:项目收尾包括对最终产品进行验收,形成项目档案,吸取的教训等。另外,对项目干系人要做一个合理的安排,这也是容易忽视的地方。
2、双代号网络图:
A B C
O--------->O---------->O----------->O
12 30 45

关键线路为ABC,总工期=45
(不知图是否能看明白,因一提交图片,回答就会失效,于是手工绘制了下)

❽ 项目的档案管理步骤是什么

一.建设项目档案概念:

v是指从建设项目的提出、立项、审批、招投标、勘察、设计、施工、生产准备到竣工投产(使用)全过程形成的经过鉴定、整理并归档的项目文件。

v项目文件是指在建设项目全过程形成的文字、图表、声像等形式的全部文件。内容包括:立项审批文件、设计基础材料、设计材料、工程管理文件、施工文件、监理文件、合同文件、生产技术准备、设备文件、财务文件、竣工图、竣工验收文件等。

二.基建档案工作基本要求:

一、熟知基建项目档案工作的有关法规、标准和规范。

二、建立健全基建档案工作的规章制度

三、采取措施,加强前端和过程控制

四、严把验收关,认真做好档案的预验收工作,这是保证档案质量的重要步骤。

三.建立“四纳入”制度,是指将档案工作纳入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

1、纳入项目法人制,各级领导岗位责任制(达标考核内容之一)

2、纳入合同管理制,充分发挥合同的法律作用(档案专项验收考核内容之一)

3、纳入工程监理制,充分发挥监理的控制手段作用

4、纳入项目管理程序,实施同步管理

v主要措施体现在档案工作的“三同步”、“三参加”。

四.档案工作法规:

1、《档案法》及《档案法实施办法》

2、《基本建设项目档案资料管理暂行规定》(国档发[1988]4号)

3、《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档案管理登记办法》(档发字[1997]15号)

4、《城市建设档案归属与流向暂行办法》(档发字[1997]20号)

5、 《重大建设项目档案验收办法》 (国档发[2006]2号)

五.档案工作标准(主要)

1、《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要求与档案整理规范》 DA/T 28-2002

2、《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一般要求》 GB/T 11822-2000

v电力档案工作标准:

1、《电力工程达标投产考核标准(2006版)》(工程档案篇)

2、《电力工业企业档案分类规则及分类表》

3、《电力工程竣工图文件编制规定》

DL/T5229—2005

v建设部档案工作标准:

1、《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 GB/T 50328-2001

六.建设单位:

建设单位是项目建设的法人主体,对各参建单位负有组织、协调、检查和指导的职责。并应将档案工作纳入项目计划和岗位责任制,建立有效考核措施,实施制度保障和组织保障。主要职责:
1、落实领导责任制,组建有监理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调试单位等参建单位参加的档案管理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基建档案管理制度;统一业务标准和规范;构建档案管理网络体系,对建设项目的文件形成、档案编制、验收与移交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协调、指导和检查。

2、按《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档案登记办法》规定,做好登记工作。将建设项目各阶段档案工作进展和变化情况,以及项目档案验收情况,报送国家或地方档案管理机构。
3、对建设项目的前期文件、施工管理性文件、竣工验收文件和生产准备及试生产等阶段形成的文件负责收集、整理和归档。
4、对各参建单位移交的竣工档案进行检查、验收,并汇总统一编目,编制档案检索工具。
5、按《重大建设项目档案验收办法》规定,组织申报建设项目档案验收工作。

❾ 如何做好档案管理工作

档案管理工作对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研究如何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目的是立足于我国现代企业管理的现状,吸收和借鉴优秀的档案管理工作研究成果,不断适应档案管理工作的新形势,指导我国的档案管理工作,达到逐步培养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历史责任感感和使命感,进而激发广大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工作热情的目的。
关键词:档案管理 问题 信息一体化
1 新时期企业档案管理体制、模式的建构背景
随着数字化、网络化的不断深入档案本身也发生了转变。首先档案本身在数字化的冲击下其形式由原先可视记录识别型转变依赖机器识别的代码型(电子档案)。档案管理模式也从传统手工模式不断发展,历经单机数据管理模式、网络信息管理模式到知识管理模式,并且随着管理模式的不断变化其管理流程、手段等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以前基于手工的档案管理流程需要针对电子档案管理特点相应调整。20世纪对档案管理理论影响最大的就是档案生命周期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档案生命周期理论将档案形成到销毁或转化为档案看做是一个整体过程、档案整体运动过程由于档案价值形态的变化可划分为若干个阶段、不同阶段的档案与服务对象、保存场所和管理方式之间具有内在的对应关系。档案生命周期理论为档案的阶段管理奠定了理论基础,档案生命周期理论准确揭示了档案运动阶段的前后衔接和相互影响,为实现档案一体化管理、为前端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2 企业档案存在的问题
2.1 企业档案工作缺乏长期性、连续性的发展规则 企业档案工作在各级领导的重视下进行了档案的达标升级工作。但达标工作作为一项运动,一次考试在进行,整个过程加班加点,在短时间内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达标以后,就出现后力不足,没有长期性和连续性,再由于部分干部对档案综合管理的参与程度不够,对档案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的认识不足,甚至有部分还认为档案室就是资料没有地方存放了就放的地方,档案室在某些人眼中成了废纸仓库,造成了档案工作有领导、无计划;在任务、无落实;有形式、无效果。档案工作缺乏应有的长期性和连续性的发展规则。
2.2 缺乏运用办公自动化对档案管理方法进行更新改造 目前,一般档案管理都是采用一台微机一套软件的管理办法,档案管理与提供利用远远适应不了档案网络化发展的需要。档案管理手段的落后,给档案工作带来消极后果,主要是落后的档案管理技术跟不上日益增长的档案利用需求。造成档案技术落后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部分领导缺乏对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足够认识,财力投入少;二是一些单位虽然购买了不少先进的档案管理设备,但由于档案管理人员操作不熟练,导致先进设备没有起到先进作用。三是,领导重视不够,虽有微机和档案网络,但档案并没有录入电脑,还按手工在进行工作。
2.3 档案工作缺乏制度化的管理程序 当前企业档案管理不规范主要表现在:一是档案收集不规范。在收集过程中,制度形同虚设,想交就交,不想交就不交,档案收集考核不明确;二是档案整理不规范。企业近几年发展较快,新档案人员不断进入,档案人员的专业素质参差不齐,在立卷过程中有的没有按照卷内文件目录顺序进行排序组卷,卷内目录与实际整理文件不相符,卷内资料漏失现象比较普遍。此外,在立卷时间上,有时会累积起来一次立卷,既不符合事毕立卷要求,又不利于查找利用;三是档案综合管理力度不够。由于现在综合档案管理室以一个班组存在,在行政上无法对各大部进行管理,在进行这项工作时,须向主管领导汇报,但主管领导一般都是兼任,本身的各项工作时间都较紧张,档案人员要想向领导说明一项工作较为困难,各项工作开展起来也较为困难,现在某些部门自设资料库,给档案的综合管理也造成困难。四是档案利用不规范。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借阅内松外紧,借出的档案没有按期归还。
3 新时期企业档案管理体制模式——信息一体化管理模式
3.1 信息一体化管理 信息一体化管理,其实就是指企业的档案工作、情报工作、图书工作的一体化。在企业,这种综合性信息管理机构一般称为信息中心。信息中心在为企业服务的过程中,既要注意提供历史的信息和现时的信息,又要注重超前性、预测性信息的采集、筛选、提供。一方面可以利用档案史料中的信息编写反映企业发展历程、企业文化、科技成果等编研成果,为展现企业的辉煌历史、提高企业的市场信誉和增强企业的社会效益提供详实、可靠、生动的凭证;另一方面,还可以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在网上采集与企业业务有关的信息,并进行筛选、汇编,为企业的科学决策和管理提供含量较高的有价值的信息。这种管理模式便于建立计算机管理系统,实行现代化管理,同时也有利于实现对信息资源的联合开发利用。
3.2 档案一体化管理 档案一体化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的强大功能,遵循文件运动周期理论,对文件从制作、现行使用、暂时保存到永久保存四个阶段实行全过程的管理,达到文件与档案数据资源的最佳管理和利用效果。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对文件工作和档案工作进行统筹规划和科学管理,使之实现系统化和规范化,从而发挥各自以及总体的最大效能,确保从企业现行文件到档案管理的高效和优化。具体来说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3.2.1 档案一体化的目标 实现从现行文件到档案整个运动过程的全面控制和科学管理。科学的档案一体化管理是以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在文件从产生到最终转化为档案的过程中,既加强企业内部文件、档案工作的一体化,也注重各个不同文件职能机构的业务衔接,从而使文件到档案全过程都得到有效控制。
3.2.2 档案一体化的原则 在实行信息一体化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全程管理原则,电子文件环境中,文件、档案界限不再显而易见,文件和档案工作人员界限也日趋模糊,文件与档案工作实行全程管理,将可以大大提高信息共享,提高效率;二是前端控制原则,前端控制原则是以文件生命周期为基础,将文件从形成到永久保存或销毁的不同阶段看作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文件形成是前端,处理、鉴定等是中端,永久保存或销毁是末端;三是集成管理原则,集成管理是对管理要素的科学重组,是全程管理思想的延伸和深化。集成管理可以增加管理体系的功能度,因精密组合而减少疏漏,提高可靠性,增加相关作业密度,减少重复而降低功耗,提高管理效率。
3.2.3 文件、档案一体化管理的具体内容 文件、档案一体化管理的具体内容包括文件、档案生成控制的一体化、流程管理的一体化和信息利用的一体化。文件、档案生成控制的一体化指在文件最初生成阶段、对电子文件就是在系统设计阶段,就应当树立档案管理意识,确保生成文件符合档案管理功能要求;流程管理的一体化指对档案运动流程实施统筹规划、全面控制和综合管理。信息利用的一体化指对文件、档案信息进行合理协调,使文件、档案都能发挥最大的效用。
3.2.4 文件、档案一体化管理的技术保障 文件、档案一体化管理的技术保障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档案一体化管理不只是理论上设想的一种管理思路和模式,更多是实践中需要实施的一种管理方法和手段,它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持。首先,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和推广简化了文件、档案管理的工作程序、提高了文件、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并且也改变了文件的生成方式和载体性质。其次,网络技术的出现改变了文件运转的的方式和特点。这些都使得文件、档案一体化管理有了实现的技术基础。
总之,基于我国现代企业管理的现状,档案人应积极吸收和借鉴优秀的档案管理工作研究成果,来适应档案管理工作的新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