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彭州市小鱼洞镇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工作方案
为认真落实《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提高广大受地质灾害威胁群众防灾避灾能力,检验《彭州市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实用效果及我市地质灾害防治的快速反应能力、完善抢险救灾体系,磨合应急救援队伍,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地质灾害能力,制定本演习方案。
一、演练场景
地处龙门山褶皱断裂带的前山地带,断裂和褶皱相当发育,岩石很破碎,崩塌、滑坡、泥石流为该镇的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尤其“5·12”特大地震后,境内的地质灾害活动较为频繁,后坝泥石流,在暴雨时,如发生泥石流,将严重威胁148户424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演练时间
演练定于2013年5月30日,14:00—14:30报到,15:00演练正式开始。
三、演练地点
小鱼洞镇中坝村5组后坝泥石流隐患点。
四、演练内容
模拟预警后提前转移,按照《彭州市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监测预警、迅速动员,在灾害发生前,实施紧急和有序转移、转移后群众生活安排的全过程,具体程序为:
(1)本次演练假设为彭州市气象局和彭州市国土资源局联合发布的四级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四级(预警级),24小时之内,地质灾害发生可能性大,日降雨量大于100~250毫米,过程降雨130~180毫米。
(2)收到预警后,镇包点包片干部迅速赶到相关点位,监测人员立即进入隐患点巡查,动员组织群众转移。
(3)市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24小时值班室值班,分管领导带班,做好抢险救灾准备工作;并实时启动《彭州市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市、镇人民政府、村(居委会)及时启动《群众转移预案》,迅速组织群众转移避让到安全地带。
(4)组织群众预警避险:转移方式为群众在隐患点监测责任人的引领下自主转移和镇政府,村委会的应急运输车辆统一组织转移,转移原则为先老人、伤残、小孩、妇女后壮年;转移到避险安置地点为陈丽、王建友农家乐,路程约600米,车程约2分钟。
(5)突发事件处置:①有1户2人返居,接到情况后,小鱼洞镇群众搜救组迅速出动,搜寻并带离群众。②暴雨致房屋垮塌,2名群众被困,矿山救护大队出动搜寻及救援房屋垮塌被困人员。
(6)人员安置,卫生院在临时安置点设立临时医疗场所,防疫站对安置点的卫生防疫。
(7)演练点评,所有参演单位和个人到指挥部参加演练点评,并由国土局发放地质灾害宣传手册。
五、演练参加人员
11个地质灾害易发镇(龙门山镇、白鹿镇、小鱼洞镇、通济镇、磁峰镇、丹景山镇、葛仙山镇、新兴镇、桂花镇、丽春镇、红岩镇)的分管镇长和具体从事地质灾害的工作人员,有关部门(市委宣传部、市政府办、市应急办、市国土资源局、市公安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城乡建设局、市水务局、市教育局、市旅游办、市工信局、市环保局、市安监局、市民政局、市卫生局、市消防大队、市气象局、市移动公司、市电信公司、市联通公司、市电力公司)的分管领导。
六、演练工作事项
1.市政府办
负责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演练的会务和相关协调,签到地点:中坝村5组后坝泥石流隐患点。(市政府办1人、市国土资源局2人)。
2.市公安局
负责警戒、交通管制以及强行带离不愿意转移的群众,人员20人。交通管制时间:14:55到演练结束。交通管制地点:通达化工—中坝村安置点—应急避险场所道路。
3.市国土资源局
负责应急小分队10人,配合2名地质灾害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调查。
4.市水务局
负责组织4人进行水情调查。
5.市消防大队
负责组织消防战士10人准时集结到位。
6.市安监局
负责组织矿山救护队10人到演练现场搜巡。
7.市卫生局
组织出动120救护车1辆,负责设置临时医疗场所和卫生防疫工作。
8.市民政局
负责准备帐篷2顶,将小鱼洞镇政府准备的方便面100桶、矿泉水200瓶放在转移安置场所:陈丽农家乐。
9.小鱼洞镇
负责会场布置以及群众转移工作。(中坝5组→陈丽、王建友农家乐)
10.市委宣传部
负责对外宣传报道和相关新闻单位的联络协调工作。摄像设备至少3组,其中指挥部和避险场所各1组、演练路线至少1组。
七、车辆停放位置
(1)演练指挥部车辆停放于中山路,沿路顺向停放。
(2)演练应急救援工作车辆停放于安置点篮球场(演练指挥部)对面。具体含市公安局警车、市消防大队消防车、市安监局矿山救护大队救援车、市卫生局120车辆、市国土资源局应急车、市水务局应急车、市民政局应急车。
(3)各镇观摩人员车辆停放于通达化工厂侧门村道,沿路顺向停放。
八、具体筹备工作分工
(1)事故勘察车接洽、医疗救护车、物资筹备、上级领导接待 〔负责人:政府办、国土局〕
(2)防灾制服等事先发放 〔负责人:小鱼洞镇〕
(3)演练两幅宣传横幅悬挂 〔负责人:国土局〕
(4)现场音响及会场布置 〔负责人:小鱼洞镇〕
(5)宣传展板布置 〔负责人:国土局〕
(6)摄像摄影器材准备及实施 〔负责人:电视台〕
(7)信息通报及进程反馈 〔负责人:国土局、电视台〕
九、演练脚本
2013年地质灾害应急演练选编
2013年地质灾害应急演练选编
‘贰’ 尾矿库管理员的职业危害因素有哪些如何防护
摘要 尾矿库是贮存金属和非金属矿山尾矿或废渣的场所,是矿产资源利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工业设施。同时,贮存着当前技术条件下无法利用或尚未发现利用价值的矿产资源;即在某种意义上,尾矿是重要的二次矿产资源。但是,尾矿库的服务年限和库容量达到一定时,将会是重大危险源和环境污染源,既对尾矿库下游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威胁,又易造成环境污染事故。因此,确保尾矿库的安全运行,杜绝环境污染事 故。是尾矿库安全管理的重要任务
‘叁’ 尾矿库应急救援预案 范本 急求
大同小异根据以下改编:一、总则我市目前共有金属和非金属尾矿库18座,全部分布在肥东县境内。尾矿库地处低山、丘陵区,高程一般60—80m,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约为58m,境内最高峰海拔186.1m,各尾矿库有简易公路与合芜高速及合裕公路相连。区域位置见附件二。所在地处郯庐断裂带,地震频度较高而震级、烈度较低。本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温暖湿润。年降水量900—1300mm,多年平均降水量992mm,5—8月为集中降雨期,多暴雨,降水量占到全年降水量的60%;最大24小时降水量均值120mm,最大小时降雨量均值55mm。地震和集中降雨易引发尾矿库垮塌、溃坝甚至泥石流等事故,对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威胁。(一)编制目的为保证我市尾矿库在出现重大危险征兆和发生事故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理和应急救援,建立健全统一指挥、分级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职责明确、资源共享、反应灵敏的应急机制,最大限度地减少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损失,制定本预案。(二)编制依据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尾矿厍安全管理规定》,以及《安徽省尾矿库应急救援预案》、《合肥市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文件、规定,制定本预案。(三)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尾矿库应急救援工作应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切实加强应急救援的科学指挥和人员安全防护。2、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尾矿库应急救援工作受市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协调和处理。县级尾矿库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和有关企业各负其责,紧密配合。3、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尾矿库事故应急救援现场指挥以地方政府为主,市直有关部门和专家参与,充分发挥企业的自救作用。按照分级响应的原则,依次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4、平战结合,预防为主。建立尾矿库与矿山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基地,加强对尾矿库垮坝、滑坡和泥石流等各类事故危险的预警预防和科学监测,做到早发现、早处置、早疏散,尽最大努力保障尾矿库周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四)适用范围本市行政区域内金属、非金属矿山尾矿库发现Ⅲ级及以上较大危险征兆或发生事故的;尾矿库发生Ⅳ级安全事故,且县级人民政府提出增援请求的,实施市尾矿库应急准备和救援工作。市政府认为有必要响应的尾矿库安全生产事故灾难。二、组织机构与职责(一)应急指挥部组成尾矿库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在市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指挥部统一领导下展开工作,负责指挥、协调市尾矿库应急准备和救援工作。市尾矿库应急救援办公室设在市安监局,负责全市尾矿库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的具体工作。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设在事故所在县境内,现场总指挥由县人民政府分管领导担任,现场副总指挥由县安监局及相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担任,负责指挥现场的抢险救援和协调工作。市尾矿库应急救援指挥部组成如下:总指挥:主管安全生产工作的副市长副总指挥:市政府分管安全副秘书长,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负责人,县人民政府分管副县长。成员:市政府办公厅,市经贸委,市计委,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市国土资源局,市公安局,市卫生局,市交通局,市民政局,市环保局,市气象局,有关县区政府,驻肥部队,武警合肥支队等单位有关负责人。(二)应急指挥部及成员单位工作职责1、应急指挥部工作职责接到本市尾矿库发生较大事故报告后,负责决定启动应急救援预案,成立现场指挥部,批准现场救援方案,并协调各部门、地方、单位之间的救援工作。2、成员单位工作职责(1)市政府办公厅:负责协调应急救援工作中跨地区和部门重要联络事宜。(2)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负责尾矿库较大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的日常工作,组织全市尾矿库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建立和维护市尾矿库应急救援机构、专家、队伍、预案、技术装备等数据库;综合协调事故发生地人民政府和县有关部门组织救援。负责组织各级应急救援机构对事故的调查处理,督促指导各县及有关尾矿库企业制定和完善应急救援预案。(3)市公安局:指导县级公安机关制定人员疏散和事故现场警戒预案,增调警力协助当地公安机关组织事故可能危及区域内的人员撤离和治安管理。负责道路交通处置的应急预案,保障救援道路的畅通。(4)市卫生局:负责制定受伤人员治疗与救护预案,确定受伤人员专业治疗与救护定点医院,帮组当地卫生机构培训医护人员,向现场增派医务人员和增援相应的医疗器材和急救药品,协助当地卫生机构组织现场救护及伤员转移,统计人员伤亡情况。(5)市国土资源局:负责提供事故发生地的地质状况资料,负责处理尾矿库事故救援中地质灾害事宜,参与救援方案的制定。(6)市计委:负责应急抢险物资供应保障预案,组织抢险器材和物资的调配。(7)市经贸委:负责协调供电公司负责事故现场供电工作,保障抢修事故中损坏的供电线路及设施,事故现场照明等。(8)市交通局:负责组织救援人员和物资运输。(9)市气象局:负责制定气象服务预案,为事故抢救提供风向、风速、雨量等气象资料。其它有关部门根据本部门职责,在应急救援指挥部统一领导下参与应急救援工作。(三)专家组专家组由全市非煤矿山领域的安全生产技术和管理专家组成。专家组职责:参与市尾矿库突发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制订和修订工作;为尾矿库事故应急救援提供技术咨询,对尾矿库应急处置进行技术指导;对尾矿库应急救援工作提出建议;承担市尾矿库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交办的其它工作。三、预警预防机制(一)尾矿库运行的预警、预测和信息报告县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和有关企业应按照有关规定,对尾矿库周边的农田、村庄分布,道路交通状况,地质、气象,尾矿库的库容、坝体状况等相关参数进行动态监控和信息分析;市安全生产救援基地对尾矿库抢险救援所需物资的生产、储备及装备的使用、维护、保养和救援队伍的分布、训练等情况,建立数据库,确保随时能够拉得出、用得上,救得下。对汛期可能引发尾矿库的各类安全事故的信息进行重点监控和分析;对已经发生的尾矿库各类事故抢险救援情况及事故发展态势进行动态监控和分析。监控信息要及时报告相应事故应急救援指挥机构。以下监控信息要及时上报市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1)尾矿库发生Ⅳ级以上各类事故现场情况变化和相关应急救援信息;(2)可能引发尾矿库发生Ⅳ级事故的有关信息;(3)尾矿库出现以下较大险情的信息:尾矿坝坝体或坝基出现大的管涌和流土;尾矿坝坝体产生深层滑动;临汛前尾矿库排洪系统部分坍塌,全部或大部堵塞;临汛前特大暴雨即将超过尾矿库的洪水设防标准。(二)预警级别及预警行动1、预警级别按照事故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尾矿库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分为一般(Ⅳ级)、较大(Ⅲ级)、重大(Ⅱ级)及特别重大(Ⅰ级)四个等级:并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一般(Ⅳ级):发生透水、滑坡、垮坝等事故,已经危及周边社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或可能造成l-3人死亡、或5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或一定社会影响等。较大(Ⅲ级):发生透水、滑坡、垮坝等事故,已经危及周边社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或可能造成3-9人死亡、或500一1000万元直接经济损失、或较大社会影响等。重大(Ⅱ级):发生透水、滑坡、溃坝等事故,已经危及周边社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或可能造成10-29人死亡、或1000—3000万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或重大社会影响等。特别重大(Ⅰ级):发生透水、滑坡、溃坝或泥石流等事故,已经严重危及周边社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3000万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或特别重大社会影响;事故事态发展严重,且亟待外部力量应急救援。2、预警行动当发生尾矿库一般安全生产事故(Ⅳ级),或发现较大险情危及周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时,各地要及时上报市尾矿库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尾矿库应急指挥部对各种可能导致尾矿库事故和险情的信息确认后,要及时研究确定应对方案,通知应急求援基地和有关部门、单位采取相应的行动预防事故发生。对已经发生的尾矿库事故和重大险情,应视事态发展和抢救需要,及时请求上级机构协调增援。四、应急响应(一)分级响应应急响应坚持属地化管理原则,按照事故等级,分别响应。发生一般(Ⅳ级)事故及险情时,启动县级预案组织应急处置;发生较大(Ⅲ级)事故及险情时,启动市级预案组织应急处置;发生重大(Ⅱ级)和特别重大(Ⅰ级)尾矿库事故及险情时,启动市级应急救援预案的同时,及时上报上一级应急指挥机构启动上一级应急预案,并在省及国家应急指挥机构的指导下组织应急处置。(二)、应急响应程序1、先期处置发生较大级、重大级、特别重大级安全生产事故后,事发企业应急救援机构立即向地人民政府报告。当地政府立即向市尾矿库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报告,同时事发地政府主要负责人要立即赶赴现场,组织指挥公安、消防、医疗救援及企业救援队伍进行先期处置,并根据实际情况,决定采取下列必要措施:(1)立即实施紧急疏散和救援行动,组织开展自救;(2)紧急调配辖区内应急资源用于应急处置;(3)划定警戒区域,采取必要管制措施;(4)实施动态监测,进一步调查核实;(5)随时报告事态进展情况。2、应急决策市尾矿库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接到较大(Ⅲ级)、重大(Ⅱ级)、特别重大(Ⅰ级)安全事故报告后,将事故的性质、类别、危害程度、范围和可控情况,报市尾矿库应急指挥部总指挥,召集尾矿库应急救援成员单位负责人和有关技术专家,提出具体处理意见。市尾矿库应急指挥部根据情况,作出如下处置,其中重大、特别重大安全生产事故还应根据国家和省应急指挥机构的指令进行处置:(1)发布启动相应应急预案的指令;(2)向事发地县人民政府提出事故灾难应急处置要求,责成市有关部门立即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3)向市政府和省安全监管局(省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报告,必要时,请求给予支持;(4)派出工作组、专家组或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赴事发地进行指导;(5)调集应急救援基地专业处置力量和抢险救援物资救援,必要时请求解放军和武警部队给予支援;(6)贯彻国家和省、市领导有关指示,督促现场指挥部落实相关处置措施。(7)市尾矿库应急指挥部负责人赶赴事发地;(8)向社会发出危险或避险警告,通报相关省、市,及时向公众及媒体发布事故应急救援信息,解释质询。(9)根据《合肥市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要求,通知有关部门做好交通、运输、通信、气象、物资、资金等支援工作。3、现场处置(1)成立现场救援指挥部。现场救援指挥部由事发地县人民政府政府,县有关部门、所在乡镇等单位参加,由事发地人民政府负责人担任指挥长,开展以下工作:①负责搜集掌握现场应急救援信息,进行必要的检测检验,对相关信息资料和检验数据进行研判,制定并实施应急处置措施和方案;②指挥协调现场抢险救援,对应急行动中的具体事项作出决断;③组织人群疏散、安置;④组织协调有关方面做好保障和支援工作;⑤向市尾矿库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报告事态发展和处置情况。(2)应急联动。现场指挥部根据应急处置的需要可成立若干工作组:
①抢险救援组:按事故类别分别由公安、消防、安全监管、交通、气象等相关部门组成,组织专业抢险救援力量,开展现场处置;根据需要,调遣后续增援队伍。②医疗救援和卫生防疫组:由卫生等部门组成,负责医疗救援、卫生防疫工作。③交通管制组:由公安、交通等部门组成,负责事发地道路、水路交通管制工作,确保运输畅通。④治安警戒组:由公安部门负责,实施现场警戒,维护治安秩序,保护事故现场,为事故调查处理提供取证依据和资料。⑤人员疏散和安置组:由当地政府和民政部门负责人员紧急疏散和安置工作。⑥社会动员组:由事发地政府负责动员、组织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团体、社会志愿人员参与应急处置工作。⑦物资和经费保障组:由计委、财政、商务等部门组成,根据需要负责调集、征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机构的物资、设备、房屋、场地等用于应急工作。⑧应急通信组:由通信管理、信息产业部门和电信运营企业组成,负责现场应急通信保障工作,确保通信畅通。⑨综合信息和新闻报道组:由现场指挥部抽调专门人员组成,负责综合文字、信息整理工作。在县政府新闻部门的指导和协调下,制订新闻报道方案,设立新闻发言人,适时向有关媒体发布事件进展和处置情况。⑩生活保障组:由事发地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和事故发生单位负责应急工作人员必需的食宿等生活保障工作。合肥市尾矿库应急救援联动示意图见附一。(3)群众和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现场应急救援人员应根据需要携带相应的专业防护装备,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严格执行应急救援人员进入和离开事故现场的相关规定。现场应急救援指部根据需要协调、调集相应的安全防护装备。现场应急救援指挥机构负责组织群众的安全防护工作。①企业应与当地政府、乡镇建立应急互动机制,确定保护群众安全需要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②决定应急状态下群众疏散、转移和安置的方式、路线、程序;③指定有关部门负责实施疏散、转移;④启动应急避难场所;⑤开展医疗防疫和疾病控制工作;⑥负责治安管理。4、扩大应急(1)根据现场检测数据和救援实施效果,发现现场险情有扩大、发展趋势,现有救援能力不足,事态难以控制时,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在继续采取必要应急救援行动的同时,立即报告市尾矿库应急救援指挥部,详细说明事态变化情况并提出提高响应级别等相关应急救援工作建议。(2)市尾矿库应急救援指挥部接到险情扩大报告后,立即研究紧急应对措施,必要时请市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部向省应急救援工作机构和省政府要求提高响应级别。(3)扩大应急后,市尾矿库应急救援指挥部应立即采取增加现场指挥调度级别、派出专家赶赴现场、调整充实救援力量、加强现场监控等措施。(4)扩大应急后,市尾矿库应急救援办公室在上级应急救援主管部门和市政府、市应急救援指挥部领导下,立即落实应急响应各项事宜,加大应急信息分析处理力度,指导现场调整抢险方案。5、信息发布在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的指导下,根据授权,市安全生产应急指挥部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负责事故信息对外发布工作。信息发布应做到及时、准确,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发生可能产生国际影响的重大敏感事件或涉外事件,由市政府新闻办及时组织对外发布。各新闻媒体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做好信息发布工作。6、应急结束现场指挥部和事发地县人民政府确认事故灾难得到有效控制、危害已经消除后,向批准应急预案启动的安全生产应急指挥机构提出结束现场应急的报告,经批准后,宣布应急结束。五、后期处置(一)善后处置事故发生地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善后处置工作,尽快消除事故后果和影响,恢复正常生产秩序,保证社会稳定。(二)保险社会各类保险机构在事故发生后,应按规定迅速开展参保人员的保险赔付工作。(三)事故调查各级救援机构在救援结束后,应及时总结救援工作经验教训和提出改进救援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事故调查处理工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六、应急救援保障措施(一)通讯和信息保障尾矿库发生事故时,有关人员和有关单位的联系方式应保证能够随时取得联系,有关单位的调度值班电话要保证24小时有人值守。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建立各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县级应急指挥机构和有关专家的通讯联系数据库;建立应急救援响应通信网络、信息传递网络,以保证应急响应期间通信联络、信息沟通的需要。相关单位和人员得联系方式见附件一。(二)应急支援和保障1、救援队伍、装备和物资保障应急求援队伍一是依托县、市规模较大的矿山企业应急救援队作为救援队伍,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进行处置,确保遇险人员得到最快抢救。二是由人员装备较好的市级专业救护队赶赴现场,有效控制事故的蔓延,抢救转移遇险人员,减少事故损失。市安全监管局负责指导、协调应急救援基地的建设工作,建立完善共享的特种救援装备数据库和调用制度,保证应急状态时调用,各专业应急救援机构要按规定配备必要的装备。有关各级地方政府应了解掌握当地有关尾矿库和排土场安全生产事故或险情抢救所需装备、物资的生产、储存和使用单位以及有关应急救援机构和队伍的联系方式,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征用或调用。2、交通运输保障掌握全市主要尾矿库的交通地理位置以及发生事故时的道路交通状况,在应急响应时,利用现有的交通资源,协调各方面提供交通支持,以保证及时调运有关应急救援人员、队伍、装备和物资。事故发生地地方政府应组织和调集足够的交通运输工具,保证现场应急救援工作需要。3、医疗卫生保障由事故发生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应急处置工作中的医疗卫生保障,组织协调当地各医疗机构实施医疗救治,落实专用药品和器材。医疗机构接到指令后要迅速组织急救队伍进入事故现场实施医疗急救,适时转入各医院进行后续治疗,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控制传染病的爆发流行。必要时,由市尾矿库应急救援办公室,通过市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协调市级医疗卫生有关部门组织医疗救治力量支援。4、治安保障由事故发生地市级人民政府组织事故现场警戒和治安管理,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场所、重点人群、重要物资设备的防范保护,维持现场秩序,及时疏散群众。发动和组织群众,开展群防联防,协助公安部门实施治安保卫工作。(三)应急技术储备和保障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依托现有的我市有关非煤矿山科研院所的技术人才资源,建立市尾矿库应急救援专家组。必要时,请求省尾矿库应急救援指挥部给予技术支持。应急响应状态下,气象部门要为尾矿库安全生产事故或险情应急救援决策和响应行动提供所需要的气象资料和气象技术支持。(四)应急救援宣传教育、培训和演练尾矿库所属企业及所在地各级政府要按规定向周边群众和员工说明尾矿库主要危险及各类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宣传应急救援有关法律法规和尾矿库及排土场安全生产事故预防、避险、避灾、自救、互救的常识。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培训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各级应急救援管理机构加强应急管理、救援人员的培训.定期组织应急救援演练,使应急机构和教援队伍的管理和救援人员了解掌握尾矿库垮坝及排土场垮塌事故抢救有关知识和技能。应急管理列入各级行政管理培训课程,有关各级行政领导接受应急管理培训。七、附则(一)市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对尾矿库安全生产各类事故应急准备和应急预案实施的全过程过进行监督和检查。(二)本预案随着国家、省和市相关应急救援法律法规的变化需不断修改和完善。
(三)本预案由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发布、组织实施并负责解释。(四)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本文链接: http://www.hefei.gov.cn/n1070/n304559/n310966/n315655/59
‘肆’ 尾矿库专项应急预案有些什么
为规范尾矿库垮坝事故灾难的应急管理和应急救援工作程序,明确有关机构职责,建立健全统一指挥、分级管理、职责明确、反应灵敏的应急机制,进一步增强政府应对尾矿库垮坝事故风险和事故灾难的能力,最大限度降低尾矿库垮坝事故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损失,企业应制定尾矿库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尾矿库应急救援预案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①应急救援预案种类
a)尾矿库坝垮坝;b)洪水漫顶;c)水位超警戒线;d)排洪设施损毁、排洪系统堵塞;e)坝坡深层滑动;f)防震抗震;g)其他。
②应急预案内容
a)应急机构的组成和职责;b)应急通讯保障;c)抢险救援的人员、资金、物资准备;d)应急行动;e)其他。
(2)尾矿库处于7度地震区,相应的防震和抗震应急计划,内容主要包括:
①抢险组织与职责;
②尾矿库防震和抗震措施;
③防震和抗震的物质保障;
④震前值班、巡逻制度等。
对于地震灾害应做到:抗震工作应贯彻以预防为主的方针,当接到震情预报时,应考虑实际情况做好防震、抗震计划和安排;做好人员、物资、交通、通讯、照明、报警、抢险和救护等方面工作,震前注意尾矿库坝坡及库区内岸坡稳定性,及时采取措施;严格控制库水位,确保设计要求的安全超高,满足坝体稳定要求;保证排水设施的完好状态。严格控制库水位,确保坝体的稳定,发生地震后,必须对尾矿库进行巡查和检测,及时修复和加固破坏部分,确保尾矿库运行安全。
(3)尾矿库事故应急的另一方面的重点是洪水期(汛期)的安全防范。汛期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措施,应做到:
①在汛期来临之前,及时检查排水排洪设施的完好情况,要确保防汛安全生产责任制,清除库区内及排水排洪设施内影响排水排洪的各种障碍物,关注汛期水情和气象预报趋势,做好防汛物资的准备,组成抢险机构,安排抢险人员等。
②洪水过后,应对边坡体和库内进行全面彻底地检查与清理,发现问题,及时修复。尤其注意防止连续暴雨引发的上游山体滑坡、泥石流事故。
③补充完善现有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④此外,还应标明:应急路线、标识图、指挥人员、应急相关人员的电话,白天、晚上报警方式,外援单位及联系人电话,以及演练、教育等项,做到应有尽有。
(4)应针对尾矿库应急救援预案中设定的事故类型定期进行演练。
保持安全生产信息渠道上下畅通,一旦发生安全事故,要按规定及时报告,并迅速启动应急救援预案,把事故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应急救援预案中应着重突出:尾矿坝垮坝、洪水漫顶、水位超警戒线、排洪设施受损、排洪系统堵塞、坝坡深层滑动、防震抗震等方面的内容,并应抓住以下几个要点:事故受害范围、应急资金、人员抢救与工程抢险、人员撤离与安置、通信保障、电力保障、交通运输保障,基础安全设施应急抢险与恢复、信息发布等。
建设单位应根据制定的尾矿库应急救援预案,定期进行演练,演练过程中应责任明确,统一指挥,确保各个协作单位及每个作业人员安全有序的进行作业,并核查各种应急救援车辆、施工设备、应急救援物质等是否满足应急救援要求。演练结束后,应组织相关人员对应急预案的演练过程进行专题分析、讨论,总结经验教训,及时对应急救援预案进行完善,确保应急救援预案行之有效。
‘伍’ 广东广州年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演练脚本
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广州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广州市萝岗区人民政府
(2011年9月)
预备(约20分钟)
演练时间:2011年9月15日16:20—18:20。
16:00—16:10,演练队伍在观摩台前按各自指定位置集合。
16:10—16:20,播放迎宾曲,工作人员引领观摩领导在观摩台就座。
序幕(约20分钟)
16:20—16:40
屏幕显示:欢迎各位领导莅临指导!(背景为萝岗区东区街刘村洋城岗全景)
解说员(男):尊敬的各位领导!
解说员(女):各位来宾!
解说员(合):大家好!
解说员(男):这里是广州市萝岗区东区街刘村洋城岗。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国发〔2011〕20号)精神,提高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处置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由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广州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广州市萝岗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广东广州2011年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将在这里隆重举行。
解说员(女):莅临今天演练现场的主要领导有: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张超群副巡视员,广州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韩小平纪委书记、刘仲国副局长,广州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萝岗区人民政府李红卫常务副区长,以及省应急办、省三防办、省气象局,全省20个地级以上市(顺德区)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领导。
解说员(男):出席今天演练的还有:广州市政府应急办、三防办、民政局、气象局以及萝岗区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和萝岗区5街1镇以及广州市各区(县级市)国土房管分局的领导。
屏幕显示:观摩台,每位被介绍领导特写。
解说员(女):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各位领导的到来!现在请广州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萝岗区人民政府常务副区长李红卫同志致辞(请萝岗区政府办或区国土房管分局拟稿,时间约4分钟)。
屏幕显示:发言领导特写,观摩台领导和演练队伍特写。
解说员(男):现在请本次演练总指挥、省国土资源厅张超群副巡视员发布演练指令。
张超群副巡视员:我宣布,广东省广州市2011年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演练现在开始!
(演练队伍依次退场,至指定位置待命,与此同时,解说员介绍演练背景情况。)
(视频1):广州市地处珠江三角洲北缘,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地质灾害类型多、分布广、危害大。据调查,截至2010年年底,全市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726处,其中崩塌620处、滑坡64处、泥石流4处、地面塌陷23处、地面沉降15处,威胁人口约1.7万人,潜在经济损失近6亿元。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工程活动不断增多,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对地质环境的影响不断加剧,加之近年来气候异常,台风、暴雨等极端天气频繁出现,地质灾害防治形势异常严峻。
屏幕显示:广州市地形地貌图、广州市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图、广州市地质灾害隐患点分布图,典型地质灾害照片。
在国土资源部和省国土资源厅的精心指导下,广州市委、市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各个环节,坚持属地为主、分级负责,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大力推进地质灾害防治“五条线”和群测群防“十有县”建设,严格执行汛前调查、汛期值班、隐患巡查、灾情和险情速报、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等制度,积极推进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勘查治理和搬迁避让,不断完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了地质灾害损失。
屏幕显示:成立广州市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印发广州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地质灾害防治责任书等文件。广州市地质环境监测中心挂牌,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及应急指挥系统,评估报告和备案证明,萝岗区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特写等。
我们所在的地点,是一处模拟的威胁100人以上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大家面前的这座山坡已经人工切坡,但没有采取相应的防护加固措施。坡上是由花岗岩风化形成的土体,在遇到暴雨时容易吸水软化,形成崩塌甚至滑坡,坡上还散布着许多不稳定的花岗岩孤石,威胁着坡下100多名村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本次演练,根据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广州市国土房管局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响应方案和《广州市萝岗区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要求,主要模拟从地质灾害预警到应急处置的全过程,演练的主要内容包括:①地灾预警;②灾情速报;③应急响应;④前期处置;⑤应急调查;⑥会商决策;⑦排除险情;⑧善后处理。
屏幕显示广州市萝岗区东区街刘村洋城岗山体滑坡地质灾害演练内容(同上)。
解说员(男):好,各位领导、各位来宾!现在让我们演练第一场:灾情预警。
屏幕显示:第一场灾情预警
第一场 灾情预警(约5分钟)
16:40—16:45
(视频2):天空灰暗,乌云疾走,镜头转向广州市地质环境监测中心、地质灾害预警室,技术人员正对着电脑紧张工作。时钟显示:15:30。
这里是广州市地质环境监测中心的地质灾害预警室,技术人员在收到省国土资源厅和省气象局联合发布的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后,正在接收市气象台发来的降雨量预报数据,并利用广州市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系统制作预警产品,经市国土房管局和市气象局审核同意后,以两局名义通过网络、电视、短信等形式向社会公众发布。
根据广州市气象台的预报,未来6小时内广州地区将有暴雨至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的降水,从9月15日15时30分起,广州市暴雨橙色预警信号生效。市地质环境监测中心预警室的负责人正在通过电话与市气象台会商地质灾害预警等级。
屏幕显示:市地质环境监测中心预警室内,预警室负责人陈小云正在打电话,约1分钟后,放下电话,向郑兰波院长报告。
陈小云:郑院长,经与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和市气象台会商,未来24小时内萝岗区降水中心区域地质灾害预警等级为5级,天河区、黄埔区预警等级为4级,其他地区预警等级为3级。
郑院长:好,我马上向市局报告,请你们制作好预警成果,在16:30前发送到市气象局。同时,立即向各监测员发布预警信息。
9月15日下午16时30分,广州市国土房管局和广州市气象局联合发布的地质灾害预警信息在市国土房管局的门户网站上发布,同时通过手机短信发送给市国土房管局、市气象局,各区(县级市)政府和国土房管部门、各镇街的相关领导和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员。19时,广州广播电视台在天气预报节目中发布了地质灾害预警信息。
屏幕显示:市国土房管局门户网站发布的地质灾害预警信息,手机短信预警信息,广州电视台发布预警信息的特写。
第二场 灾情速报(约5分钟)
16:45—16:50
解说员(男):现在进入第二场,灾情速报。
屏幕显示:第二场灾情速报
解说员(女):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广州市已经建立了市一区(县级市)—镇(街)—村社(居委)四级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在收到广州市国土房管局发布的地质灾害预警信息后,各区(县级市)国土房管局、乡镇国土所和群众监测员立即行动起来,加强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巡查、监测。看,两位监测员正在冒雨巡查洋城岗地质灾害隐患点。
演练现场,消防车在山坡前洒水模拟降雨,萝岗区国土房管分局执法监察大队队员曾伟和东区街1名群众监测员身穿雨衣,手提电筒、喇叭和铜锣冒雨沿着坡脚巡查,在坡脚的平房前停下。
曾伟:×××,山上情况怎么样?
监测员:不太好,坡顶发现一条裂缝,大概有40多米长。
曾伟:你看,山坡前缘也出现裂缝,坡上已经出现掉土、滑塌现象,可能会滑坡了。这样,你马上向街道报告,我给杨局打电话。
监测员打电话向街道领导报告(做出动作即可),曾伟拿出手机,向萝岗区国土房管分局杨佳新副局长报告。
曾伟:杨局,你好!我是曾伟。我现在东区街刘村洋城岗巡查,发现坡顶已出现裂缝,边坡出现小的崩塌,目前雨下得很大,洋城岗可能发生滑坡,请指示。
(视频3):在曾伟打完电话后,镜头切换到萝岗区行政大楼国土房管分局杨佳新副局长办公室,杨局正在接听电话。
杨局:请立即通知街道和刘村村委组织受威胁群众转移,并继续加强观测。
演练现场,监测员鸣锣,曾伟用喇叭呼叫平房内的群众转移,7~8名群众从房内跑出来,向安置地点转移。
解说员(男):刘村部分群众正在紧急转移避险的时候,洋城岗突然发生了山体滑坡,山泥倾泻而下,一名没有迅速转移的群众受伤,不过他很快被迅速赶到的其他村民们搀扶着转移到了安全的地方。村委会干部立即通过电话向街道和区国土房管分局报告灾情。萝岗区国土房管分局接到灾情报告后,立即按照地质灾害速报制度的要求,在30分钟内分别向萝岗区政府和广州市国土房管局报告。
(视频4):萝岗区国土房管分局地质灾害灾情速报。萝岗区政府、广州市国土房管局:9月15日下午17时许,受强降雨影响,我区东区街刘村洋城岗发生山体滑坡,致1人受伤,多幢房屋受损,直接经济损失约200万元,并威胁到坡下27户、110名村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地质灾害灾情和险情都达到中型等级。灾情发生后,我局已会同东区街道办事处组织受威胁群众紧急转移避险。鉴于降雨还在持续,山体滑坡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建议区政府立即启动萝岗区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成立现场应急抢险指挥部,组织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建议市国土房管局派出工作组和抢险救援队伍,协助我区开展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工作。
第三场 应急响应(约5分钟)
16:50—16:55
解说员(男):现在进入第三场,应急响应。
屏幕显示:第三场应急响应
解说员(男):接到萝岗区国土房管分局的地质灾害灾情报告后,萝岗区人民政府、广州市国土房管局、广东省国土资源厅立即做出应急响应。
(视频5):萝岗区人民政府,李区长正在给区应急办负责人布置任务。
李区长:段主任,东区街刘村发生山体滑坡,区政府决定启动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在刘村设立现场应急抢险指挥部,由我担任总指挥。请你立即通知区国土分局、公安分局、民政局和卫生局等部门的领导按照预案要求,带领工作人员赶赴现场,我马上出发。
广州市国土房管局韩小平纪委书记办公室,韩书记正在给地矿处领导打电话。
韩书记:地矿处,萝岗区东区街发生中型地质灾害,立即启动我局应急响应方案,会同地调院派出应急分队赶赴现场。地质灾害人命关天,一定要协助萝岗区政府做好应对工作,并将有关情况及时上报市政府和省国土资源厅,我马上赶赴现场。
广州市国土房管局刘仲国副局长办公室,刘局正在给房安所打电话。
刘局:黄所长,萝岗区东区街刘村发生山体滑坡,12栋房屋受损,我局已启动应急响应方案,你立即协调鉴定所,派房屋抢险救援队赶赴现场,协助萝岗区政府开展应急抢险工作。
广东省国土资源厅邱毅处长在下楼梯时给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廖站长打电话。
邱处长:廖站,刚才接到广州市国土房管局的地质灾害灾情报告,萝岗区东区街刘村发生中型山体滑坡地质灾害,我们已将有关情况报省委总值班室、省府应急办、国土资源部地环司。根据陈厅长指示,已经启动C级响应方案,请你们立即组织专家组,和我一起赶赴现场。
广州市地质调查院,地质灾害应急抢险分队带齐装备,列队集合,乘车出发。
广州市房屋安全管理所,房屋抢险救援分队带齐装备,列队集合,乘车出发。
第四场 前期处置(约10分钟)
16:55—17:05
解说员(女):第四场,前期处置
屏幕显示:第四场前期处置
解说员(女):萝岗区人民政府领导率领区应急办、区国土房管分局、区公安分局、区民政局、区卫生局的领导进入演练现场,已在现场的东区街街道办事处杨鸿校主任向李区长报告。
杨主任:李区长,山体滑坡已经使刘村12幢房屋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1人受伤,我们已将12户村民暂时安置在村小学。但是,滑坡的山体还不稳定,还有继续扩大的趋势,需要采取加固措施。请指示。
李区长:好,先带我们到滑坡现场去看一看。
一行人巡查了滑坡现场和受损房屋,到模拟的村小学(由现场板房模拟)看望了受灾群众,然后在村委会(搭设帐篷模拟)设立现场指挥部,召集会议,布置工作。
李区长:(地点:现场指挥部)根据区委、区政府的部署,决定在刘村设立山体滑坡地质灾害现场应急抢险指挥部,由我担任总指挥,区应急办、国土分局、公安分局、民政局和卫生局的领导担任指挥部成员。刚才大家看了滑坡现场,对抢险救灾工作提出了很好的意见。现在我布置以下任务:第一,由区公安分局负责,刘村村委配合,在受滑坡威胁的区域设置警戒线,看看还有没有未撤离的群众,并严禁无关人员出入,对群众已撤离的房屋要安排治安人员加强巡逻,保护群众的财产安全;第二,由区卫生局负责,做好受伤人员的救治工作,年老体弱的群众和儿童有身体不适的,要做好检查,发放药品;第三,由区民政局负责,会同东区街办事处将撤离的群众安置好,发放必要的饮用水和其他生活用品,把群众的生活安排好;第四、由区国土分局负责,在上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对灾害进行调查,尽快拿出控制灾情的有效措施;第五,由区气象局负责,对天气情况进行观测,有灾害天气及时报告。
解说员(男):按照现场应急抢险指挥部的部署,萝岗区各职能部门立即分头行动,妥善做好地质灾害前期处置工作。
屏幕依次显示:
区公安分局领导指挥民警和治保队员设立警戒标志,站岗巡逻,防止无关人员进入,产生二次灾害;
区卫生局领导指挥医护人员给老人和儿童检查身体,将受伤群众抬上担架,送上救护车,救护车开走;
区民政局领导带队给转移安置的群众发放矿泉水、面包、方便面等物资;
区国土房管分局派员继续对滑坡山体进行监测,分局领导在演练现场队伍入口处迎接省、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急工作组和应急分队。
第五场 应急调查(约15分钟)
17:05—17:02
解说员(男):现在进入第五场,应急调查。
屏幕显示:第五场应急调查。
解说员(女):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广州市国土房管局派出的工作组、专家组应急救援队伍已到达现场,相关负责人在萝岗区国土房管分局杨佳新副局长的陪同下,来到现场应急抢险指挥部,和李区长等人会合。
丘处长:李区长,受领导的指派,省厅、市局派出的应急工作组、专家组和应急救援队伍已到现场,配合你们做好应急处置工作。
李区长:大家辛苦了!山体滑坡已经使刘村十余幢房屋受损,我们已经将受威胁的村民转移安置。但是,滑坡体还不稳定,还有继续下滑的趋势,盼望你们尽快提出控制灾情的有效措施。
丘处长:好!我们马上开展工作。
(抢险各队伍在主席台前列队集合)
郑兰波:大家按C级响应方案,立即实施!
省国土资源厅专家组、市地调院、市房安所、市鉴定所应急分队立即分头展开行动。
屏幕显示:应急调查分队开展调查、监测工作的特写。
解说员(女):现在广州市国土房管局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分队正在滑坡现场调查。该分队组建于2007年7月,现有队员44名,由广州市地质调查院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分为预警组、应急调查组、监测组、信息保障组和后勤保障组。该分队承担着广州市各类突发地质灾害的应急调查及技术抢险,负责调查地质灾害的成因、规模、性质,提出防治措施建议,协助各区(县级市)政府和国土房管部门开展地质灾害应对工作。该分队除担负着广州10区2市突发地质灾害的应急调查外,还负责广州市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排查和重要隐患点的监测工作。自建队以来,已完成各类突发地质灾害应急调查600多宗,地质灾害隐患点核查近2000处,建立了广州市地质灾害隐患点台账,编制了全市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图和地质灾害隐患点分布图,为广州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2008年汶川地震后,应急分队部分队员参加了威州镇灾后重建工作,在余震不断、山体崩塌、滑坡时有发生的条件下,顺利完成8个重建项目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评估报告一次性通过四川省国土资源厅组织的专家评审,并获得评审专家组的一致好评。(稍作停顿)
解说员(男):我们可以看到,调查队员正在操作的是地质雷达(特写镜头)。因我市常见的地质灾害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裂缝等,任何一种地质灾害的发生都会在土壤、岩层中留下痕迹,这些痕迹由于物性差异,电磁波穿过时,反射能量发生增减,地质雷达可据此解译出该痕迹的位置及形态等信息。
解说员(女):在另一边,我们可以看到调查队员正在使用的是激光测距枪(特写镜头),是一种便于携带并可在雾、雪、雨、尘等恶劣气象条件下进行测量工作的仪器,激光测距枪可以进行多点高差、平距、倾斜角、下垂度及面积等参数的测量,是进行地质灾害调查的先进工具。
屏幕显示:房屋安全鉴定队特写。
解说员(男):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广州市国土房管局房屋鉴定队的工作人员。市房屋安全鉴定管理所拥有一批素质高、经验丰富的高中级工程技术人员,除了负责组织广州市房屋安全普查和房屋安全状况鉴定管理工作外,还负责危及公共安全的突发事件中的房屋安全应急鉴定工作,如2004年12月31日八旗二马路广州城建总大厦火灾事故、2005年7月21日江南大道中海珠城广场基坑倒塌事故、2007年3月14日黄埔荔联爆炸事故、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灾后房屋的应急抢险鉴定工作,曾被评为海珠城广场基坑倒塌事故处理先进单位及广州市抗震救灾工作先进单位。
第六场 会商决策(约5分钟)
17:20—17:25
解说员(女):现在进入第六场,会商决策。
屏幕显示:第六场会商决策。
现场应急抢险指挥部,各位领导和专家坐在会议桌前研究应急处置措施。
解说员(男):经过调查,广东省国土资源厅专家组和广州市国土房管局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分队会商意见后,由张建国总工向现场指挥部报告调查结论和应急处置措施建议。
张总:报告李区长,根据应急调查和省、市专家组会商,对刘村山体滑坡提出如下应急处置意见:
本次山体滑坡主要是由暴雨引发的中型地质灾害,目前滑坡体还不稳定,为有效控制险情,建议采取以下措施:①搜救群众;②在滑坡体后缘开挖截排水沟,在坡面铺盖防水布,在坡脚堆压沙包压脚阻滑;③对受灾变形的房屋排险加固;④静态爆破清除坡上危石;⑤在危险区划定警戒线,竖立警示牌,对滑坡体进行实时监测。报告完毕!
李区长在征求指挥部成员意见后作出部署。
李区长:同意专家组意见,请国土部门立即组织实施,萝岗区各部门全力配合,排除险情!
第七场 排除险情(约30分钟)
17:25—17:55
解说员(女):现在进入第七场,排除险情。
屏幕显示:第七场排除险情。
解说员(男):市国土房管局房屋抢险救援队正在赶来(车辆进场)。该救援队成立于2006年,目前共有抢险队员51名。广州市房屋安全管理所每年组织各级房屋抢险救援队伍举行各种演练和技能培训,提高抢险队的综合应急抢险、救援能力,成功处置了荔湾区逢源路逢源正中约8号之一、10号房屋倒塌事件、白云区永泰村在建长和汽车销售中心房屋坍塌事件、萝岗区宏康花园康慧苑杜鹃楼一楼受爆炸破坏事件等,确保了我市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最大限度减轻了事故灾害损失。
谭青松:(待解说完毕后)报告黄所长,房屋安全抢险救援队伍集结完毕。请指示!
黄光华:好!请带领抢险小组,按房屋抢险方案立即实施!
谭青松:出发!
(房屋安全抢险救援队出发时,白云区、萝岗区,从化、增城市抢险队列队入场)
从化队队长:报告郑院长,地质灾害抢险队伍集结完毕。请指示!
郑兰波:好!各抢险队按专家组意见立即实施!
从化队长:是!(面向队员)出发!
解说员(女):(待抢险队实施处置时开始解说)广州市国土房管局地质灾害抢险分队现在正在对滑坡体实施排险处置。该分队由各分局年轻力壮的人员组成,除进行地质灾害的应急抢险外,还担负着分局的三防抢险、房屋抢险及其他一些突发性的应急抢险工作,被人们称为国土房管人的“救火队”。同时,该分队还聘请了一支专业的爆破队伍,该爆破队伍是省地质科学研究所专门从事爆破工作的专业队伍,本次工作任务是对危石实施爆破清除,避免危石滚下破坏民房、伤及居民。(稍作停顿)
处置滑坡地质灾害的措施可形象地表述为“卸载、固腰、压脚、止水”。“卸载”即减载放坡,通过削减边坡上部土体荷重,从而减少滑坡体荷载,降低整体下滑力。“固腰”即锚固支护坡体,提高坡体的抗滑能力。“压脚”是堆沙包、砌挡土墙等压固坡脚,可大大增强坡体的抗滑能力。“止水”则是挖排水沟和覆盖防水材料,减少雨水渗透,避免加重、软化坡体,提高坡体的稳定性。因“固腰”措施工程量、资金投入量大,一般在永久性治理工程中采用应急处置中通常采用可进行快速实施的“卸载、压脚及止水”工艺。(稍作停顿)
解说员(男):在坡脚,我们可以看到抢险队员们正在迅速地把沙袋堆叠在一起,形成沙包护坡墙,起到加固坡脚,阻挡滑坡体继续下滑的作用,也即“压脚”。而另两个抢险小组正在滑坡体后缘外侧设置截排水沟以及对裸露坡面覆盖彩条布,这样可以防止雨水渗入滑坡体,从而增加边坡抗滑力,减缓滑坡体的下滑速度,亦即“止水”。我们上面所说的“固腰”措施因成本高,耗时长,我们将在本次应急抢险结束以后聘请专业的施工队伍对该地质灾害点进行永久治理,消除该地质灾害点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威胁。(停顿约1分钟)
解说员(女):大家现在看到房屋左边正在进行的是射墙顶架项目(特写镜头)。射墙顶架是我市日常房屋抢险救援中常用的传统工艺,由于支撑时效长,可为房屋制定后续维修计划争取时间。现在抢险队员正在将切割和打磨好的钢筋、木桩打入到预定的位置和深度,作为射墙顶架的临时支座。
房屋的右边,正在进行的是液压桩顶项目(特写镜头)。液压桩顶是抢险队根据应急抢险救援中常见的房屋结构破坏形式而设计的新技术,可对房屋的结构和墙体等构件进行多角度、多位置、同时支顶,从而达到较好的排危效果。
解说员(男):我们现在来看抢险队救人的情况。在两边窗户边紧张工作的是破拆救援组,他们使用的破拆工具是多功能液压扩剪器(特写镜头)。液压扩剪器可以剪切钢筋、护栏、门框、电缆、汽车框结构以及其他金属或非金属结构,救助被困于受限环境中的受害人或危险环境中的受害物。
现在大家看到在房屋的中间正在进行的是升降平台救援(特写镜头)。升降平台具有多种功能,其中一种就是当房屋出现险情时,建筑物原有通道遭到破坏或存在安全隐患不能正常使用,为能及时打通救援通道开展救援,可以借助升降平台,从建筑物外部将救援人员送达指定位置。
解说员(女):我们现在来看看地质灾害应急抢险监测小组的工作情况。监测组现在正在使用的是测量型GPS(特写镜头),即测量型全球定位系统。它是利用接收空中卫星信号测距进行定位的。其水平精度已达到毫米级,能进行控制测量及地形测绘的碎部点采集,与常规测量仪器相比,测量型GPS能克服控制点不能通视的问题,大大提高了测量精度和工作效率。(稍作停顿)
在它旁边的就是全站仪(特写镜头),它是全站型电子速测仪的简称,由光电测距仪、电子经纬仪和数据处理系统三部分组成。全站仪通过测量斜距、竖直角、水平角等,可进行平距、高差及坐标值的自动计算。监测组现在使用的全站仪测距长度可达到2千米,能方便地进行滑坡体地形测量、碎部点采集和滑坡体变形监测,是地质灾害变形监测的有力武器。
第八场 善后处理(约5分钟)
17:55——18:00
解说员(女):现在进入第八场,善后处理。
屏幕显示:第八场善后处理。
从化队队长:郑院长,地灾抢险队已完成任务,请指示。
郑兰波:辛苦了,请带队员休息。
谭青松:黄所长,房屋抢险队已完成任务,请指示。
黄光华:辛苦了,请带队员休息。
(郑兰波、黄光华将意见汇总至专家组,专家组商讨约2分钟后,由张建国、郑兰波、黄光华向李区长汇报)
郑兰波:李区长,通过地质灾害应急抢险工作,滑坡变形已得到有效控制,报告完毕。
黄光华:李区长,房屋抢险救援队通过对房屋实施临时加固等措施,稳定了房屋结构,现已成功救出被困人员,报告完毕。
张建国:李区长,通过地质灾害和房屋抢险救援,灾情现已经得到有效的控制。根据监测数据,滑坡已趋于稳定。专家组分析认为,可以结束本次应急抢险工作。请指示!
李区长:同志们,大家辛苦了。本次的应急抢险工作,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应急工作取得圆满成功。现在,请各应急抢险队解除应急状态,恢复正常秩序。
解说员(女):在抢险队员的共同努力下,应急抢险工作取得圆满成功。
尾声(约20分钟)
18:00—18:20
解说员(男):现在请参加本次应急演练的全体人员到观摩台前集中。
解说员(女):(队伍集中完后)下面,请广州市应急办领导对本次演练进行点评。
市应急办领导:(点评)
解说员(女):谢谢×××(领导)的点评。下面,请广东省国土资源厅×××(领导)对本次演练作总结。
省国土资源厅领导:(总结,稿件请省厅地环处代拟)
解说员(女):下面,请本次应急演练的总指挥、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张超群副巡视员宣布本次演练结束。
张超群:我宣布,广东省广州市2011年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演练结束。
解说员(男、女):再次感谢各位领导、嘉宾莅临指导对全体参加演练的同志和后勤工作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谢谢大家!
(播放乐曲)
众志成城,吹响地质灾害抢险救灾集结号
消防队员迅速投入“战斗”
地质专家进行仪器探测
医护人员也赶来给受伤的群众进行救治
‘陆’ 基于大数据的尾矿库安全三维仿真推演系统有什么优势
尾矿库安全三维仿真推演系统(威海晶合)除了可以实现尾矿库在线监测的基本功能——
浸润线、渗流量、渗流压力、排水流量、库水位、降水量、干滩(包括干滩长度、滩顶高程、干滩坡度)、排水井前水区澄清距离、坝体表面位移(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坝体内部位移(内部变形和竖向位移)、岸坡位移、环境水质、三维调洪库容
之外,还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根据气象数据,地理信息数据对尾矿库未来一段时间的情况进行推演模拟。
同时,系统支持省市县企四级联网,政府相关部门可通过全省GIS图实时查看各企业尾矿库当前状态,第一时间接收尾矿库异常状态报警信息,还可利用推演模拟功能制作应急预案。
总的来说,核心优势就是:
实时监测;省市县企四级联网;基于GIS图的操作界面,看哪里点哪里;独特算法,模拟推演,精准预测。
‘柒’ 设计一份演练脚本
xx灾事故应急预案演练方案一、组织机构:1、参加桌面演练的成员单位:2、现场记录组成员:3、摄像组成员:4、应急办公室值勤人员二、演练目标目标1:某小区一住宅楼内液化石油气用户液化气钢瓶泄漏爆炸着火。 事态发展情况:(1)有人员受伤;(2)住宅楼内多处发生着火;(3)住宅楼内液化石油气钢瓶与炉具之间的胶管发生破损泄漏,一时控制不住,有发生二次爆炸的危险;(切断楼栋电源,有水对液化石油气泄漏区域进行稀释,防止液化石油气钢瓶发生爆炸,进一步查明现场,关闭液化石油气钢瓶阀门)目标2:棉花加工厂发生火灾事故;(1)棉花加工厂某车间内由于电气事故发生火灾;(2)车间内火灾已向外漫延,车间内火势短时间内无法控制。三、任务(一)液化石油气火灾事故1、灭火;消防灭火人员对着火建筑进行灭火,并对火源进行控制,防止火灾扩大化。在灭火过程中,在液化石油气钢瓶气源未切断时,不得将液化石油气钢瓶的着火点的火源灭掉;只可采取对液化石油气钢瓶进行降温处理。2、切断气源;3、抢救受伤人员;4、组织、疏散50m范围之内的居民;5、对事故进行现场调查取证;(二)棉花加工厂火灾事故1、切断事故区域的电源;2、灭火:消防灭火人员对着火区域进行灭火,并对周围可燃物进行转移,无法转移的物质,应采取措施与火源进行隔离(特别是采用水幕形式)3、组织对着火点周围10m内的可燃物资进行转移;四、程序1、xx液化石油气储配站的应急预案启动:(1)2、xx社区的应急预案启动;(1)3、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启动;(1)接警;(2)向领导报告;(3)团领导下达“xx应急预案启动”的指令;(4)指挥办公室拟定现场指挥部及应急小组组成方案;(5)指挥部办公室向相关单位转达“xx应急预案启动”的指令;(6)接到指令的单位分别奔赴现场;五、现场指挥的成立:1、现场总指挥听取“某社区”、“棉花加工厂”人员的情况汇报;2、成员单位到达现场后向指挥部报导;3、指挥部下达抢险救灾任务;六、抢险救灾1、xx企业消防队对着火建筑物实施灭火;2、液化石油气储备站想法切断钢瓶气源;3、医疗救护人员对伤员实施救护;4、派出所、社区人员对50m范围内的居民实施疏散;5、液化石油气储备站的技术人员对户内损坏的燃气设施实施恢复;7、气象、环保检测组对风力、风向、现场燃气浓度进行检测并报告;注:xx - 企业名称。
‘捌’ 尾矿库安全技术规程的规程介绍
1.1 尾矿库各使用期的设计等别应根据该期的全库容和坝高分别按表1确定。当两者的等差为一等时,以高者为准;当等差大于一等时,按高者降低一等。尾矿库失事将使下游重要城镇、工矿企业或铁路干线遭受严重灾害者,其设计等别可提高一等。
表1 尾矿库等别
1.2 尾矿库构筑物的级别根据尾矿库等别及其重要性按表2确定。
表2 尾矿库构筑物的级别 2.1 尾矿库勘察
2.1.1 尾矿库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勘察应符合有关国家及行业标准要求,查明影响尾矿库及各构筑物安全性的不利因素,并提出工程措施建议,为设计提供可靠依据。
2.1.2 在用的上游法尾矿堆积坝的勘察应执行《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2.2 尾矿库设计
2.2.1 尾矿库库址选择应遵守下列原则:
a) 不宜位于工矿企业、大型水源地、水产基地和大型居民区上游;
b) 不应位于全国和省重点保护名胜古迹的上游;
c) 应避开地质构造复杂、不良地质现象严重区域;
d) 不宜位于有开采价值的矿床上面;
e)汇水面积小,有足够的库容和初、终期库长。
2.2.2 尾矿库设计应对不良地质条件采取可靠的治理措施。
2.2.3 对停采的露天采矿场改作尾矿库的,应对安全性进行专项论证;对露天采矿场下部有采矿活动的,不宜作为尾矿库。确须用时,应由有资质的单位进行专项论证,并提出安全技术措施,在保证地下采矿安全时,方可使用。
2.2.4 尾矿库设计文件应明确下列安全运行控制参数:
a) 尾矿库设计最终堆积高程、最终坝体高度、总库容;
b) 尾矿坝堆积坡比;
c) 尾矿坝不同堆积标高时,库内控制的正常水位、调洪高度、安全超高及最小干滩长度等;
d) 尾矿坝浸润线控制。
2.2.5 尾矿库初步设计应编制安全专篇,主要内容为:
a) 尾矿库区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对策;
b) 尾矿库初期坝和堆积坝的稳定性分析;
c) 尾矿库动态监测和通讯设备配置的可靠性分析;
d) 尾矿库的安全管理要求。
2.3 尾矿坝设计
2.3.1 尾矿坝宜以滤水坝为初期坝,利用尾矿筑坝。当遇有下列条件之一时,可以采用当地土石料或废石建坝。
a) 尾矿颗粒很细、粘粒含量大,不能筑坝;
b) 由尾矿库后部放矿合理;
c) 尾矿库与废石场结合考虑,用废石筑坝合理。
2.3.2 初期坝高度的确定除满足初期堆存尾矿、澄清尾矿水、尾矿库回水和冬季放矿要求外,还应满足初期调蓄洪水要求。
2.3.3 坝基处理应满足渗流控制和静力、动力稳定要求,遇有下列情况时,应进行专门研究处理:
a) 透水性较大的厚层砂砾石地基;
b) 易液化土、软粘土和湿陷性黄土地基;
c) 岩溶发育地基;
d) 采空区地基。
2.3.4 尾矿筑坝的方式,对于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及7度以下地区宜采用上游式筑坝,抗震设防烈度为8~9度地区宜采用下游式或中线式筑坝。
2.3.5 上游式筑坝,中、粗尾矿可采用直接冲填筑坝法,尾矿颗粒较细时宜采用分级冲填筑坝法。
2.3.6 下游式或中线式尾矿筑坝分级后用于筑坝的尾矿,其粗颗粒(d≥0.074 mm)含量不宜少于70%,否则应进行筑坝试验。筑坝上升速度应满足库内沉积滩面上升速度和防洪的要求。
2.3.7 下游式或中线式尾矿坝应设上游初期坝和下游滤水坝趾,二者之间的坝基应设置排渗设施。
2.3.8 尾矿库挡水坝应按水库坝的要求设计。
2.3.9 上游式尾矿坝沉积滩顶至设计洪水位的高差不得小于表3最小安全超高值,同时,滩顶至设计洪水位边线距离不得小于表3最小滩长值。
表3 上游式尾矿坝的最小安全超高与最小滩长
2.3.10 下游式和中线式尾矿坝坝顶外缘至设计洪水位水边线的距离不宜小于表4的最小滩
长值。
当坝体采取防渗斜(心)墙时,坝顶至设计洪水位的高差亦不得小于表3的最小安全超高值。
表4 下游式及中线式尾矿坝的最小滩长
2.3.11 尾矿库挡水坝在设计洪水位时安全超高不得小于表3的最小安全超高值、最大风壅水面高度和最大风浪爬高三者之和。最大风壅水面高度和最大风浪爬高可按《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推荐的方法计算。
2.3.12 地震区尾矿坝应符合下列规定:
上游式尾矿坝沉积滩顶至正常高水位的高差不得小于表3最小安全超高值与地震壅浪高度之和,滩顶至正常高水位水边线的距离不得小于表3的最小滩长值与地震壅浪高度对应滩长之和。
下游式与中线式尾矿坝坝顶外边缘至正常高水位水边线的距离不宜小于表4的最小滩长值与地震壅浪高度对应滩长之和。
尾矿库挡水坝坝顶至正常高水位的高差不得小于表3最小安全超高值与地震壅浪高度之和。
地震壅浪高度可根据抗震设防烈度和水深确定,可采用0.5~1.5 m。
对于全部采用当地土石料或废石堆筑的尾矿坝,其安全超高按尾矿库挡水坝要求确定。
2.3.13 尾矿坝设计应进行渗流计算,以确定坝体浸润线、逸出坡降和渗流量。浸润线出逸的尾矿堆积坝坝坡,应设排渗设施,1、2级尾矿坝还应进行渗流稳定研究。
2.3.14 上游式尾矿坝的渗流计算应考虑尾矿筑坝放矿水的影响。1、2级山谷型尾矿坝的渗流应按三维计算或由模拟试验确定;3级以下尾矿坝的渗流计算可按附录A进行。
2.3.15 上游式尾矿堆积坝的初期透水堆石坝坝高与总坝高之比值不宜小于1/8。
2.3.16 尾矿初期坝与堆积坝坝坡的抗滑稳定性应根据坝体材料及坝基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考虑各种荷载组合,经计算确定。计算方法宜采用瑞典圆弧法;当坝基或坝体内存在软弱土层时,可采用改良圆弧法;考虑地震荷载时,应按《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进行计算。
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6度以下地区的5级尾矿坝,当坝外坡比小于1:4时,除原尾矿属尾粘土和尾粉质粘土以及软弱坝基外,可不作稳定计算。
2.3.17 尾矿坝稳定性计算的荷载分下列5类,可根据不同情况按表5进行组合:
一类为筑坝期正常高水位的渗透压力;
二类为坝体自重;
三类为坝体及坝基中孔隙压力;
四类为最高洪水位有可能形成的稳定渗透压力;
五类为地震惯性力。
表5 荷载的组合
2.3.18 按瑞典圆弧法计算坝超抗滑稳定的安全系数不应小于表6规定的数值。
表6 坝坡坑滑稳定最小安全系数
2.3.19 当采用简化毕肖普法与瑞典圆弧法计算结果相比较时,可参照《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有关规定选用两种方法各自的最小安全系数。
2.3.20 尾矿坝坝体材料及坝基土的抗剪强度指标类别,应视强度计算方示与土类的不同按表7选取。
表7 尾矿及土的抗剪强度指标
2.3.21 上游式尾矿坝的计算断面应考虑到尾矿沉积规律,根据颗粒粗细程度概化分区。各区尾矿的物理力学指标可参考类似尾矿坝或按附录B确定,必要时通过试验研究确定。
对在用尾矿坝进行稳定计算时应根据该坝勘察报告确定概化分区及相应的物理力学指标。
2.3.22 上游式尾矿坝堆积至1/2~2/3最终设计坝高时,应对坝体进行一次全面的勘察,并进行稳定性专项评价,以验证现状及设计最终坝体的稳定性,确定相应技术措施。
2.3.23 透水堆石坝上游坡坡比不宜陡于1:1.6;土坝上游坡坡比可略陡于或等于下游坡。初期坝下游坡比在初定时可按表8确定。
表8 初期坝下游坡坡比
2.3.24 尾矿堆积坝下游坡与两岸山坡结合处应设置截水沟
2.3.25 上游式尾矿坝的堆积坝下游坡面上宜用土石覆盖或用其他方式植被绿化,并可结合排渗设施每隔6~10 m高差设置排水沟。
2.3.26 4级以上尾矿坝应设置坝体位移和坝体浸润线观测设施。必要时还宜设置孔隙水压力、渗透水量及其浑浊度的观测设施。
2.4 排洪设计
2.4.1 尾矿库必须设置排洪设施,并满足防洪要求。尾矿库的排洪方式,应根据地形、地质条件、洪水总量、调洪能力、回水方式、操作条件与使用年限等因素,经过技术比较确定。尾矿库宜采用排水井(斜槽)一排水管(隧洞)排洪系统。有条件时也可采用溢洪道或截洪沟等排洪设施。
2.4.2 尾矿库的防洪标准应根据各使用期库的等别,综合考虑库容、坝高、使用年限及对下游可能造成的危害等因素,按表9确定。
表9 尾矿库防洪标准
2.4.3 储存铀矿等有放射性和有害尾矿,失事后可能对下游环境造成极其严重的尾矿库,其防洪标准应予以提高,必要时其后期防洪可按可能最大洪水进行设计。
2.4.4 尾矿库洪水计算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应根据当地水文图册或有关部门建议的适用于特小汇水面积的计算公式计算。当采用全国通用的公式时,应当用当地的水文参数。有条件时应结合现场洪水调查予以验证。
b) 库内水面面积不超过流域面积的10%,则可按全面积陆面汇流计算。否则,水面和陆面面积的汇流应分别计算。
2.4.5 设计洪水的降雨历时应采用24小时计算,经论证也可采用短历时计算。
2.4.6 当24小时洪水总量小于调洪库容时,洪水排出时间不宜超过72小时。
2.4.7 尾矿库排水构筑物的型式与尺寸应根据水力计算及调洪计算确定。对一、二等尾矿库及特别复杂的排水构筑物,还应通过水工模型试验验证。
2.4.8 尾矿库排洪构筑物宜控制常年洪水(多年平均值)不产生无压与有压流交替的工作状态。无法避免时,应加设通气管。当设计为有压流时,排水管接缝处止水应满足工作水压的要求。
排水管或隧洞中最大流速应不大于管(洞)壁材料的容许流速。
2.4.9 排水构筑物的基础应避免设置在工程地质条件不良或需要填方的地段。无法避开时,应进行地基处理设计。
2.4.10 排水构筑物的设计应按《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和《水工隧洞设计规范》进行。
2.4.11 设计排水系统时,应考虑终止使用时在井座或支洞末端进行封堵的措施。
2.4.12 在排水构筑物上或尾矿库内适当地点,应设置清晰醒目的水位标尺。
2.5 尾矿库安全设施施工及验收
2.5.1 尾矿库初期坝、副坝、排洪设施、观测设施等安全设施的施工及验收可参照《尾矿设施施工及验收规程》和其他有关规程进行。
2.5.2 隐蔽工程必须经分段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阶段施工。 3.1 安全生产管理职责
3.1.1 建立健全尾矿设施安全管理制度;对从事尾矿库作业的尾矿工进行专门的作业培训,并监督其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资格证书和持证上岗情况。
3.1.2 编制年、季作业计划和详细运行图表,统筹安排和实施尾矿输送、分级、筑坝和排洪的管理工作。
3.1.3 严格按照本规程、《尾矿库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和设计文件的要求,做好尾矿库放矿筑坝、回水排水、防汛、抗震等安全生产管理。
3.1.4 做好日常巡检和定期观测,并进行及时、全面的记录。发现安全隐患时,应及时处理并向企业主管领导报告。
3.2 应急救援预案
3.2.1 企业应编制应急救援预案,并组织演练。
3.2.2 应急救援预案种类:
a) 尾矿坝垮坝;
b) 洪水漫顶;
c) 水位超警戒线;
d) 排洪设施损毁、排洪系统堵塞;
e) 坝坡深层滑动;
f) 防震抗震;
g) 其他。
3.2.3 应急救援预案内容;
a) 应急机构的组成和职责;
b) 应急通讯保障;
c) 抢险救援的人员、资金、物资准备;
d) 应急行动;
e) 其他。
3.3 尾矿排放与筑坝
3.3.1 尾矿排放与筑坝,包括岸坡清理、尾矿排放、坝体堆筑、坝面维护和质量检测等环节,必须严格按设计要求和作业计划及本规程精心施工,并作好记录。
3.3.2 尾矿坝滩顶高程必须满足生产、防汛、冬季冰下放矿和回水要求。尾矿坝堆积坡比不得陡于设计规定。
3.3.3 每期子坝堆筑前必须进行岸坡处理,将树木、树根、草皮、废石、坟墓及其他有害构筑物全部清除。若遇有泉眼、水井、地道或洞穴等.应作妥善处理。清除杂物不得就地堆积,应运到库外。
岸坡清理应作隐蔽工程记录,经主管技术人员检查合格后方可充填筑坝。
3.3.4上游式筑坝法,应于坝前均匀放矿,维持坝体均匀上升,不得任意在库后或一侧岸坡放矿。应做到:
a) 粗粒尾矿沉积于坝前,细粒尾矿排至库内,在沉积滩范围内不允许有大面积矿泥沉积;
b) 坝顶及沉积滩面应均匀平整,沉积滩长度及滩顶最低高程必须满足防洪设计要求;
c) 矿浆排放不得冲刷初期坝和子坝,严禁矿浆沿子坝内坡趾流动冲刷坝体;
d) 放矿时应有专人管理,不得离岗。
3.3.5 坝体较长时应采用分段交替作业,使坝体均匀上升,应避免滩面出现侧坡、扇形坡或细粒尾矿大量集中沉积于某端或某侧。
3.3.6 放矿口的间距、位置、同时开放的数量、放矿时间以及水力旋流器使用台数、移动周期与距离,应按设计要求和作业计划进行操作。
3.3.7 为保护初期坝上游坡及反滤层免受尾矿浆冲刷,应采用多管小流量的放矿方式,以利尽快形成滩面,并采用导流槽或软管将矿浆引至远离坝顶处排放。
3.3.8 冰冻期、事故期或由某种原因确需长期集中放矿时,不得出现影响后续堆积坝体稳定的不利因素。
3.3.9 岩溶发育地区的尾矿库,可采用周边放矿,形成防渗垫层,减少渗漏和落水洞事故。
3.3.10 尾矿坝下游坡面上不得有积水坑。
3.3.11 坝外坡面维护工作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或视具体情况选用以下维护措施:
a) 坡面修筑人字沟或网状排水沟;
b) 坡面植草或灌木类植物;
c) 采用碎石、废石或山坡土覆盖坝坡。
3.3.12 每期子坝堆筑完毕,应进行质量检查,检查记录需经主管技术人员签字后存档备查。主要检查内容:
a) 子坝长度、剖面尺寸、轴线位置及内外坡比;
b) 新筑子坝的坝顶及内坡趾滩面高程、库内水位;
c) 尾矿筑坝质量。
3.3.13 坝体出现冲沟、裂缝、塌坑和滑坡等现象时,应及时妥善处理。
3.4 尾矿库水位控制与防汛
3.4.1 当尾矿库防洪标准低十本规程规定时,应采取措施,提高尾矿库防洪能力,满足现行标准要求。
3.4.2 控制尾矿库内水位应遵循的原则;
a) 在满足回水水质和水量要求前提下,尽量降低库内水位;
b) 在汛期必须满足设计对库内水位控制的要求;
c) 当尾矿库实际情况与设计不符时,应在汛前进行调洪演算,保证在最高洪水位时滩长与超高都满足设计要求;
d) 当回水与尾矿库安全对滩长和超高的要求有矛盾时,必须保证尾矿库安全;
e) 水边线应与坝轴线基本保持平行。
3.4.3 汛期前应对排洪设施进行检查、维修和疏浚,确保排洪设施畅通。根据确定的排洪底坎高程,将排洪底坎以上1.5倍调洪高度内的挡板全部打开,清除排洪口前水面漂浮物;库内设清晰醒目的水位观测标尺,标明止常运行水位和警戒水位。
3.4.4 排出库内蓄水或大幅度降低库内水位时,应注意控制流量,非紧急情况不宜骤降。
3.4.5 岩溶或裂隙发育地区的尾矿库,应控制库内水深,防止落水洞漏水事故。
3.4.6 非紧急情况,未经技术论证,不得用常规子坝挡水。
3.4.7 洪水过后应对坝体和排洪构筑物进行全面认真的检查与清理,发现问题及时修复,同时,采取措施降低库水位,防止连续降雨后发生垮坝事故。
3.4.8 尾矿库排水构筑物停用后,必须严格按设计要求及时封堵,并确保施工质量。严禁在排水井井筒顶部封堵。
3.5 渗流控制
3.5.1 尾矿库运行期间应加强观测,注意坝体浸润线埋深及其出逸点的变化情况和分布状态,严格按设计要求控制。
3.5.2 在尾矿库运行过程中,如坝体浸润线超过控制线,应经安全技术论证增设或更新排渗设施。
3.5.3 上游式尾矿堆积坝可采取下列措施控制渗流:
a) 尾矿筑坝地基设置排渗褥垫、水平排渗管(沟)及排渗井等;
b) 尾矿堆积体内设置水平排渗管(沟)或垂直排渗井、辐射式排渗井等;
c) 与山坡接触的尾矿堆积坡脚处设置贴坡排渗或排渗管(沟)等;
d) 适当降低库内水位,增大沉积滩长;
e) 坝前均匀放矿。
3.5.4 当坝面或坝肩出现集中渗流、流土、管涌、大面积沼泽化、渗水量增大或渗水变浑等异常现象时,可采取下列措施处理:
a) 在渗漏水部位铺设土工布或天然反滤料,其上再以堆石料压坡;
b) 增设排渗设施,降低浸润线。
3.6 尾矿库防震与抗震
3.6.1 尾矿库原设计抗震标准低于现行标准时,应进行安全技术论证。需提高尾矿坝抗震稳定性时可采取以下措施:
a) 在下游坡坡脚增设土石料压坡;
b) 对堆积坡进行削坡、放缓坝坡;
c) 对坝体进行加密处理;
d) 降低库内水位或增设排渗设施,降低坝体浸润线。
3.6.2 震前应注意库区岸坡的稳定性,防止滑坡破坏尾矿设施。
3.6.3 上游建有尾矿库、排土场或水库等工程设施的尾矿库,应了解上游所建工程的稳定情况,必要时应采取防范措施避免造成更大损失。
3.6.4 震后应进行检查,对被破坏的设施及时修复。
3.7 库区及周边条件规定
3.7.1 尾矿库下游不宜建设居住、生产等设施。
3.7.2 严禁在尾矿坝上和库区周围进行乱采、滥挖和非法爆破等。 4.1 防洪安全检查
4.1.1 检查尾矿库设计的防洪标准是否符合本规程规定。当设计的防洪标准高于或等于本规程规定时,可按原设计的洪水参数进行检查;当设计的防洪标准低于本规程规定时,应重新进行洪水计算及调洪演算。
4.1.2 尾矿库水位检测,其测量误差应小于20 mm。
4.1.3 尾矿库滩顶高程的检测,应沿坝(滩)顶方向布置测点进行实测,其测量误差应小于20mm。
当滩顶一端高一端低时,应在低标高段选较低处检测1~3个点;当滩顶高低相同时,应选较低处不少于3个点;其他情况,每100m坝长选较低处检测1~2个点,但总数不少于3个点。
各测点中最低点作为尾矿库滩顶标高。
4.1.4 尾矿库干滩长度的测定,视坝长及水边线弯曲情况,选干滩长度较短处布置1~3个断面。测量断面应垂直于坝轴线布置,在几个测量结果中,选最小者作为该尾矿库的沉积滩干滩长度。
4.1.5 检查尾矿库沉积滩干滩的平均坡度时,应视沉积干滩的平整情况,每100 m坝长布置不少于1~3个断面。测量断面应垂直于坝轴线布置,测点应尽量在各变坡点处进行布置,且测点间距不大于10~20 m(干滩长者取大值),测点高程测量误差应小于5 mm。尾矿库沉积干滩平均坡度,应按各测量断面的尾矿沉积于滩加权平均坡度平均计算。
4.1.6 根据尾矿库实际的地形、水位和尾矿沉积滩面,对尾矿库防洪能力进行复核,确定尾矿坝安全超高和最小干滩长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4.1.7 排洪构筑物安全检查主要内容:构筑物有无变形、位移、损毁、淤堵,排水能力是否满足要求等。
4.1.8 排水井检查内容:井的内径、窗口尺寸及位置,井壁剥蚀、脱落、渗漏、最大裂缝开展宽度,井身倾斜度和变位,井、管联结部位,进水口水面漂浮物,停用井封盖方法等。
4.1.9 排水斜槽检查内容:断面尺寸、槽身变形、损坏或坍塌,盖板放置、断裂,最大裂缝开展宽度,盖板之间以及盖板与槽壁之间的防漏充填物,漏砂,斜槽内淤堵等。
4.1.10 排水涵管检查内容:断面尺寸,变形、破损、断裂和磨蚀,最大裂缝开展宽度,管间止水及充填物,涵管内淤堵等。
4.1.11 对于无法入内检查的小断面排水管和排水斜槽可根据施工记录和过水畅通情况判定。
4.1.12 排水隧洞检查内容:断而尺寸,洞内塌方,衬砌变形、破损、断裂、剥落和磨蚀,最大裂缝开展宽度,伸缩缝、止水及充填物,洞内淤堵及排水孔工况等。
4.1.13 溢洪道、截洪沟检查内容:断面尺寸,沿线山坡滑坡、塌方,护砌变形、破损、断裂和磨蚀,沟内淤堵等。对溢洪道还应检查溢流坎顶高程、消力池及消力坎等。
4.2 尾矿坝安全检查
4.2.1 尾矿坝安全检查内容:坝的轮廓尺寸、变形、裂缝、滑坡和渗漏、坝面保护等。尾矿坝的位移监测可采用视准线法和前方交汇法;尾矿坝的位移监测每年不少于4次,位移异常变化时应增加监测次数;尾矿坝的水位监测包括库水位监测和浸润线监测;水位监测每月不少于1次,暴雨期间和水位异常波动时应增加监测次数。
4.2.2 检测坝的外坡坡比。每100m坝长不少于2处,应选在最大坝高断面和坝坡较陡断面。水平距离和标高的测量误差不大于10 mm。尾矿坝实际坡陡于设计坡比时,应进行稳定性复核,若稳定性不足,则应采取措施。
4.2.3 检查坝体位移。要求坝的位移量变化应均衡,无突变现象,且应逐年减小。当位移量变化出现突变或有增大趋势时,应查明原因,妥善处理。
4.2.4 检查坝体有无纵、横向裂缝。坝体出现裂缝时.应查明裂缝的长度、宽度、深度、走向、形态和成因,判定危害程度,妥善处理。
4.2.5 检查坝体滑坡。坝体出现滑坡时,应查明滑坡位置、范围和形态以及滑坡的动态趋势。
4.2.6 检查坝体浸润线的位置。应查明坝面浸润线出逸点位置、范围和形态。
4.2.7 检查坝体排渗设施。应查明排渗设施是否完好、排渗效果及排水水质。
4.2.8 检查坝体渗漏。应查明有无渗漏出逸点,出连点的位置、形态、流量及含沙量等。
4.2.9 检查坝面保护设施。检查坝肩截水沟和坝坡排水沟断面尺寸,沿线山坡稳定性,护砌变形、破损、断裂和磨蚀,沟内淤堵等;检查坝坡土石覆盖保护层实施情况。
4.3 尾矿库库区安全检查
4.3.1 尾矿库库区安全检查主要内容:周边山体稳定性,违章建筑、违章施工和违章采选作业等情况。
4.3.2 检查周边山体滑坡、塌方和泥石流等情况时,应详细观察周边山体有无异常和急变,并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分析周边山体发生滑坡可能性。
4.3.3 检查库区范围内危及尾矿库安全的主要内容:违章爆破、采石和建筑,违章进行尾矿回采、取水,外来尾矿、废石、废水和废弃物排入,放牧和开垦等。 5.1 尾矿库安全度分类
尾矿库安全度主要根据尾矿库防洪能力和尾矿坝坝体稳定性确定,分为危库、险库、病库、正常库四级。
5.2 危库
危库指安全没有保障,随时可能发生垮坝事故的尾矿库。危库必须停止生产并采取应急措施。
尾矿库有下列工况之一的为危库:
a) 尾矿库调洪库容严重不足,在设计洪水位时,安全超高和最小干滩长度都不满足设计要求,将可能出现洪水漫顶;
b) 排洪系统严重堵塞或坍塌,不能排水或排水能力急剧降低;
c) 排水井显着倾斜,有倒塌的迹象;
d) 坝体出现贯穿性横向裂缝,且出现较大范围管涌、流土变形,坝体出现深层滑动迹象;
e) 经验算,坝体抗滑稳定最小安全系数小于表6规定值的0.95;
f) 其他严重危及尾矿库安全运行的情况。
5.3 险库
险库指安全设施存在严重隐患,若不及时处理将会导致垮坝事故的尾矿库。险库必须立即停产,排除险情。
尾矿库有下列工况之一的为险库;
a) 尾矿库调洪库容不足,在设计洪水位时安全超高和最小干滩长度均不能满足设计要求;
b) 排洪系统部分堵塞或坍塌,排水能力有所降低,达不到设计要求;
c) 排水井有所倾斜;
d) 坝体出现浅层滑动迹象;
e) 经验算,坝体抗滑稳定最小安全系数小于表6规定值的0.98;
f) 坝体出现大面积纵向裂缝,且出现较大范围渗透水高位出逸,出现大面积沼泽化;
g) 其他危及尾矿库安全运行的情况。
5.4 病库
病库指安全设施不完全符合设计规定,但符合基本安全生产条件的尾矿库。病库应限期整改。
尾矿库有下列工况之一的为病库:
a) 尾矿库调洪库容不足,在设计洪水位时不能同时满足设计规定的安全超高和最小干滩长度的要求;
b) 排洪设施出现不影响安全使用的裂缝、腐蚀或磨损;
c) 经验算,坝体抗滑稳定最小安全系数满足表6规定值,但部分高程上堆积边坡过陡,可能出现局部失稳;
d) 浸润线位置局部较高,有渗透水出逸,坝面局部出现沼泽化;
e) 坝面局部出现纵向或横向裂缝;
f) 坝面未按设计设置排水沟,冲蚀严重,形成较多或较大的冲沟;
g) 坝端无截水沟,山坡雨水冲刷坝肩;
h) 堆积坝外坡未按设计覆土、植被;
i) 其他不影响尾矿库基本安全生产条件的非正常情况。
5.5 正常库
尾矿库同时满足下列工况的为正常库:
a) 尾矿库在设计洪水位时能同时满足设计规定的安全超高和最小于滩长度的要求;
b) 排水系统各构筑物符合设计要求,工况正常;
c) 尾矿坝的轮廓尺寸符合设计要求,稳定安全系数满足设计要求;
d) 坝体渗流控制满足要求,运行工况正常。 6.1 闭库设计
6.1.1 对停用的尾矿库应按正常库标准和闭库安全评价,进行闭库整治设计,确保尾矿库防洪能力和尾矿坝稳定性满足本规程要求,维持尾矿库闭库后长期安全稳定。
6.1.2 尾矿坝整治内容为:
a) 对坝体稳定性不足的,应采取削坡、压坡、降低浸润线等措施,使坝体稳定性满足本规程要求;
b) 完善坝面排水沟和土石覆盖或植被绿化、坝肩截水沟、观测设施等。
6.1.3 排洪系统整治内容为:
a) 根据防洪标准复核尾矿库防洪能力,当防洪能力不足时,应采取扩大调洪库容或增加排洪能力等措施;必要时,可增设永久溢洪道:
b) 当原排洪设施结构强度不能满足要求或受损严重时,应进行加固处理;必要时,可新建永久性排洪设施,同时将原排洪设施进行封堵。
6.2 施工及验收
闭库工程施工及验收可参照《尾矿设施施工及验收规程》和其他有关规程。
6.3 尾矿库闭库后的维护
6.3.1 闭库后的尾矿库,必须做好坝体及排洪设施的维护。未经论证和批准,不得储水。严禁在尾矿坝和库内进行乱采、滥挖、违章建筑和违章作业。
6.3.2 闭库后的尾矿库,未经设计论证和批准,不得重新启用或改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