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矿井水害应急预案的评价和总结应该怎么写
矿井水应急预案演练有没有,矿井水应急预案安的总结要针对预案中的重点问题和不足加以分析,并写出如何改进不足。至于评价,基本上就是针对演练过程做一个总结,当然也要写出预案中的不足和实际情况和预案演练的不同。
Ⅱ 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重特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为建立快速防险救灾体制, 迅速和妥善处理重特大安全事故, 最大限度地降低和减少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危害、损失和负面影响, 维护社会稳定,维护公司良好的声誉和社会形象, 构建平安和谐矿区, 特制定本预案。
一. 适用范围
在XX公司所属XX矿XX厂范围内发生的重特大矿井灾害事故, 重特大火灾事故, 机械设备事故, 民用爆炸物品事故及其他重特大安全事故, 皆适用于本预案。
二. 工作原则
本预案作为XX公司重特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指挥部应急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工作原则主要有: 公司统一领导指挥原则; 紧急处置原则; 分矿、分部室负责, 协调配合一致原则; 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原则; 各矿、各部室无条件服从指挥部统一指挥的原则; 努力抢救与尽力避免事故扩大兼顾的原则。
为建立快速防险救灾体制, 迅速和妥善处理重特大安全事故, 最大限度地降低和减少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危害、损失和负面影响, 维护社会稳定,维护公司良好的声誉和社会形象, 构建平安和谐矿区, 特制定本预案。
⑴ 制订和修订重特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⑵ 组建公司应急处置队伍, 组织实施训练和学习。
⑶ 制订和落实重特大安全事故的预防措施和计划, 督促做好安全大检查。
⑷ 组织和指挥重特大安全事故的抢险施救。
⑸ 组织和配合上级部门做好事故调查分析工作。
⑹ 按“四不放过”原则加强对事故进行处理。
⑺ 严格制定防范措施, 及时向上级部门呈报事故报告。
⑻ 狠抓事故善后处理工作, 确保社会稳定。
2、应急处置指挥部办公室的工作职责
⑴ 传达指挥部的指令, 负责召集和协调应急处置专业组的统一行动, 及时了解, 掌握和报告事故抢险的进展情况。
⑵ 具体落实指挥部布置的日常业务工作, 搞好上传下达, 搞好业务培训等基础工作。
三 指挥部人员分工
指挥长: 组织指挥全公司的重特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
副指挥长: 公司总经程师协助指挥长实施应急处置, 制定应急处置方案, 提供相应的技术参数和手段, 组织或审核公司安监部, 公司生技部提交的事故现场图和事故报告;
公司安全生产副总经理协助指挥长实施应急处置, 向上级报告事故, 调度事故应急救援专业技术队伍, 协调事故应急处置部门统一抢险, 协助指挥长负责抢险抢修的具体指挥工作。
公司后勤副经理及工会主席: 协助指挥长负责重特大安全事故的调查, 后勤接待的协调, 职工队伍的稳定, 遇难者亲属的安慰及遇难者善后处理工作。
公司安监部长: 做好指挥部办公室日常工作,协助指挥长、副指挥长负责矿井重特大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 按应急处置的需要和指挥长的命令, 搞好矿井通风工作。
公司生技部长: 根据指挥长、副指挥长(总工程师)的要求, 为应急处理工作提供和编制相关的图纸和资料, 拟定可靠的技术措施。
公司机电副经理及部长: 协助指挥长、副指挥长负责公司矿井和地面的重特大机电设备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 提议处置方案,搞好应急处置工作的供电管理和各种机电设备管理, 保证正常运转。
公司救护队长: 参与制定应急处置计划, 召集和带领矿山救护队员,按照指挥长、副指挥长的指令, 负责事故现场的侦察, 紧急救援, 参加抢险救灾, 负责事故现场警戒。
公司保卫部负责人: 协助指挥长、副指挥长负责公司地面重特大火灾事故,民用爆炸物品事故, 道路交通及建筑质量事故的应急处理工作。负责公司所有重特大事故应急处理全过程中的治安保卫工作, 维持正常秩序,维护公司财产, 员工生命的安全, 防止意外恶性伤害事故的发生,负责搞好应急处理的后勤保障工作, 加强协调, 抓好通讯联络, 车辆调度及生活安排等工作。
公司办公室主任: 根据指挥长、副指挥长的指令, 搞好应急处理的纵横向协调管理工作, 提供所需的资料, 参与遇难者善后处理工作。
公司供应部付经理及部长: 按照指挥长、副指挥长的要求, 及时地保质, 保量地搞好应急处置所需物质的采购供应工作。
公司财务部付经理及部长: 根据指挥长、副指挥长的指示, 抓好应急处置工作的资金筹集、调度和安排。
四矿一厂矿(厂)长: 参与本矿(厂)应急处置方案的制定, 协助指挥长、副指挥长抓好本单位的各种特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的全方位工作。
四矿一厂安全技术负责人: 参与本矿(厂)应急处置方案的制定, 按照指挥长、副指挥长及本矿(厂)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要求, 提供应急处置的技术参数、措施,编绘图纸和资料。
受委托的就地医院负责人: 按照指挥长、副指挥长委托的要求, 及时带领医疗人员, 配备足够的药品器械, 认真负责地对中毒, 受伤人员进行抢救治疗。
四. 应急处置专业队伍的组成及任务:
一 现场抢险救灾组: 矿井事故由事故单位, 公司安监部牵头, 事故单位、公司安监部、救护队等人员组成; 地面重特大机电事故由出事单位和公司机电部牵头, 地面其他重特大事故由事故单位和公司保卫部牵头, 由事故单位、安监部、保卫部、机电部、救护队等人员组成。主要任务是侦察现场, 排除各种险情, 千方百计救助现场受伤人员, 抢修保护设备, 设立警戒, 控制事故现场, 防止事态扩大。
二 医疗救护组: 由应急处置指挥部派人联系受委托的就地医院负责人, 由该负责人安排的人员组成医疗救护组。主要任务是负责伤员的急时抢救, 护送医院治疗以及医疗器械、血源和药品的保障, 以及相应的消毒排毒工作。
三 现场勘察调查组: 由事故单位、公司生技部、安监部等部门牵头, 事故单位、公司生技部、安监部、机电部、保卫部等相关业务部门组成。主要任务一是负责或配合上级调查组预测事故发展趋势, 及时提出抢险救援和应急处置及防止发生后续事故的对策, 为指挥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制定防止同类事故重复发生的对策。二是勘察事故现场, 调查现场环境, 寻找客观依据, 为分析事故原因, 正确处理事故提供真实可靠的基础资料。
四 现场保卫组: 井下由安监部, 地面由保卫部牵头, 由安监人员、保卫人员、救护队员及事故单位治安保卫负责人等组成。其任务是负责事故现场警戒、保护现场、疏散事故现场周围人群, 维护事故现场及周围地区治安秩序, 落实特种物资和重要人物的保卫, 监控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责任人及相关当事人, 防止过急行为和不良后果的发生。
五 后勤物质及生活保障组: 由事故单位、公司工会及公司办公室牵头, 事故发生单位、公司工会、办公室、供应部、财务部等部门的人员组成。主要任务是负责及时提供应急处置及抢险救援全过程急需的资金、车辆、各类器材、物资、饮食饮水及住宿休息场所等保障供应工作。
六 家属安抚及遇难者善后处理组: 由事故单位、公司工会、公司办公室负责人牵头, 由公司工会、公司保卫部、财务部、事故单位及女工等人员组成。主要任务一是负责做好事故伤亡人员家属的解释,安抚工作, 稳定家属情绪, 应付突发事件, 并安排好家属的生活。二是按照国家的政策, 搞好遇难者的善后处理。
五. 事故紧急报告
一 报告程序及时间要求
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单位, 应以最快的速度向公司安监部(地面重特大事故向保卫部)或公司办公室报告。三部室接到报告后, 必须及时向公司领导报告。与此同时还应按上级规定的“伤亡事故报告程序及时间要求”及时向石柱县安监局、公安局、保险公司等有关部门报告。
二 报告内容
重特大事故快速报告可先电话报告, 再提供文字书面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事故发生的单位、时间、地点、事故类别、初步判断事故原因、人员伤亡情况、事故现场概况、请求援助施救急需的材物器械等。
三 事故报告电话
XXXXXXX
重特大火灾、危化品泄漏,爆炸事故报警电话: 1 1 9
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报警电话:1 2 2
六. 重特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
一 可能发生各种自然灾害的条件、原因和地点
公司所属煤矿各矿井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 煤层赋存条件、水文地质不同, 可能发生的各种自然灾害的条件、原因和地点就不同, 各有侧重。地面主要以火灾事故, 水泥厂化验室危化物品, 立窑锻烧工段的CO中毒和爆炸、喷窑、电火事故等危险源为主。
1、矿井水灾: 在采掘过程中有可能发生岩溶裂隙水突然涌出,导致水灾事故的发生。
2、矿井火灾: 经重庆煤炭科学研究院取样化验,煤炭自燃倾向性均为不易自燃,因而减少了因煤炭自燃而引起的火灾事故。但矿井供电中的短路以及采掘过程中的放炮火花、物体撞击产生的火花等火源都会引起火灾事故,不容忽视。
3、顶板事故: 从统计学讲, 矿井冒顶片帮,煤炮冲击地压, 顶、底板滑移, 露天矿滑坡, 坑槽垮塌等造成的人身伤害, 机电设备损坏等事故,即为顶板事故。从岩性讲: 煤田煤层的顶板为炭质页岩, 长兴灰岩、石灰岩, 底板为铝土页岩, 阳兴灰岩、石灰岩。系易冒落顶板和中等易冒落顶板。 顶板事故都是矿井五大自然灾害的顽敌之一。
4、瓦斯事故: 经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煤矿系高沼气矿井, 而开采的是东翼煤层,由于东翼煤层经重庆煤炭科学研究院取样化验, 局部地带具有煤、瓦动力现象,因此,该矿井属于突出矿井。煤与瓦斯突出及瓦斯是矿井的重大危险源, 应列为防治的重点。
5、粉尘: 煤矿的煤层赋存本身较干燥, 但在开采过程中,由于受淋水的浸蚀, 煤炭湿润度较大,不易飞扬。但是, 在冲掘各联络煤眼、煤巷上山工程中, 煤炭未受到淋水浸蚀, 煤尘仍然较严重。煤尘不但对人体直接造成危害,导致职业病的发生,而且煤尘还潜在燃烧和爆炸的危险性。
煤矿井下五大自然灾害并存, 但由于各种灾害的性质不同,因此, 对各种灾害应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 防患于未然。
二防治各种灾害的措施
防治矿井水灾的措施
1、坚持预防为主, 采取探、放、截、堵、排等综合措施进行防治矿井水灾。
2、认真分析老窑、裂隙、断层、溶洞水的积水量和积水范围, 在掘进过程中, 做到心中有数, 防范措施得力。
3、防止水害过程中要把探水、放水、排水工作结合起来进行综合防治。 防止大量的地表水进入井下, 并将进入井下的水排出地面。
4、认真学习, 掌握透水前的预兆。采掘工作面或其他地点发现有挂红、挂汗、空气变冷,出现雾气、水叫、顶板淋水增大, 顶板来压, 底板鼓起或产生裂隙出现渗水, 水色发浑, 有臭味等穿水预兆时, 必须停止作业, 采取措施, 立即报告矿调度室, 发出警报, 撤出所有受水威胁地点的人员。
5、当采掘工作面接近断层、溶洞、老窑积水等地点时, 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治水原则。
探水超前距离, 根据实际情况, 岩巷坚持探三掘一, 煤巷坚持探五掘二。
6、探水的安全措施
探水巷道应当双巷交替掘进, 联络眼间距可适当缩小, 便于通风和抢险。
探水地点及其附近巷道的支护要加固, 要设置水闸门, 以防大量涌水时, 立即关闭水闸门。
清理好排水沟, 安排好撤人路线, 随时保持与井口调度室联系。
探水的地点应有专人检查有害气体, 防止有害气体大量涌出使人窒息或中毒。
注意观察水情, 如发现钻孔水量增加, 应停止打钻, 进一步观察。如果已钻透积水,不能将钻杆退出, 应加固套管和钻机附近的支架, 做好放水的准备。
7、放水时的安全措施
根据探测到的积水区的水压, 水量和巷道的排水能力, 制定放水方案。
8、放水时要有专人管理, 随时观察水压, 水量的变化情况, 经常检查放水钻孔有无杂物堵塞及有害气体的变化状况。
9、对于应该留的防水煤柱, 采掘时,必须按规定留足,不能超过界线, 更不准滥采乱挖。
10、如果井下突然发生透水事故, 现场人员应立即报告调度室, 并尽可能就地取材, 加强支护、支架, 堵住出水, 防止事故扩大。如果情况紧急, 则应按避灾路线撤离。
防治矿井火灾事故措施
1、建立入井检身制度, 严禁入井人员携带烟草和点火物品入井。
2、严禁失爆电气设备(含矿灯)入井; 井下严禁带电检修, 搬迁电气设备和电缆、电线, 严禁拆卸矿灯。
3、掘进头放炮和放炮落煤, 应坚持使用水炮泥和填满炮泥。
4、放炮母线的长度、悬挂应符合《作业规程》之规定, 接头应包扎。
5、坚持“一炮三检”和“三人联锁放炮”制度, 防止放炮火花引燃引爆瓦斯和煤尘。
6、及时封闭采区的报废楼眼和火区, 经常检查封闭区和火区的漏风量、风流方向、空气温度、防火墙内外空气压差、泄出的有毒有害气体浓度等情况。
防治顶板事故措施
1、加强《作业规程》的学习, 严格按《作业规程》的要求及图纸施工。
2、加强科学技术理论的学习, 掌握地压的活动变化规律, 以便采取切实可行的支护措施。
3、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开工前, 班组长、安全员必须认真检查采场、 掘进碛头周围的危岩、支柱情况。及时补打更换失效支柱, 确认无危险时方能进行作业。
4、随时进行大巷危岩敲剥处理。特别是采面推进过后受采动压力的影响, 悬岩危石应及时处理, 防止冒落伤人。
5、上行式掘进煤巷时, 必须边掏槽边拨硬炭边支护, 煤层松软时, 还应备足专用寸板, 防止碛头煤炭冒落时立即将寸板封挡冒落的煤炭。
6、下安全出口、人行斜槽的箱架必须打底梁, 厚煤层及顶底板破碎带必须特殊支护处理, 立眼的开口及斜槽、平巷的交点处帽子一律捶好背板, 防止煤炭垮落。溜煤斜槽的开口处必须打双底梁支护牢固。
7、掘进煤巷与冒落区贯通或接近冒落区时, 必须事先侦察冒落区范围, 当掘进巷距冒落区5米时, 巷道的底部必须打底梁, 防止人员坠入采空区。
8、在伪斜工作面作业时, 对于煤层松软, 顶板破碎地带, 必须从上向下采煤, 边采边支, 并用半园木背贴支护, 防止顶板垮塌, 对于厚煤带无法采全厚时, 可以采取留底煤的办法, 用板子和芭片保密实, 同时应缩小支护间距, 或者将厚煤点留作煤柱, 另作切眼回采的办法。
9、伪斜采煤工作面的存煤小巷, 必须采用点柱支护,严禁空顶,顶底板破碎时,还必须采用贴料支护。
10、回柱放顶是一项比较危险的工作, 坚持两人同行, 一人回柱一人监护。回柱前, 必须认真观察顶底板的变化情况, 补打退路残缺的点柱,清理好退路。回柱时必须坚持“由远及近、由外向内,由下向上的回撤方式进行回撤。
防治瓦斯事故的措施
1、瓦斯爆炸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三个条件同时存在的关键是否控制瓦斯浓度。所以, 加强通风与瓦斯知识的学习, 是杜绝瓦斯事故的关键。
2、认真开好班前安全会,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当班安全员(瓦检员)必须将当班的通风、瓦斯、放炮、机电设备等状况向下一班安全员、(瓦检员)交待清楚。
3、安全员、(瓦检员)必须认真学习瓦检仪的使用、操作技术,爱护瓦斯检定器,做到定期修理、校正、更换药品和电池。认真填写瓦斯班报手册、瓦斯记录牌和瓦斯日报表,严格做到三对口。
4、加强“一通三防”管理,回采工作面上隅角或掘进工作面冒落区积聚的瓦斯, 应挂风帘和设置木板做风幛冲淡。回采工作面的瓦斯和放炮地点附近20m以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均不得超过1.0﹪。
5、局扇必须安装在进风巷中, 距回风口不得小于10m, 避免局扇吸循环风。在启动局扇时, 瓦检员必须先检查局扇及其开关附近10m内的瓦斯浓度不超过0.5﹪, 方可人工起动局扇。
6、局部扇风机的风筒应铺设平直, 破口应及时缝补, 做到严密不漏风,使工作面碛头有足够的新鲜风。
7、井下各种风门的安设必须合理, 保证风门装订质量。推车、行人过风门时, 不能同时打开两道风门,避免风流短路。
8、在煤层松软, 瓦斯含量高的煤层中掘进平巷、斜巷时,必须采取先探(抽)后掘的措施, 以便瓦斯能充分释放, 防止煤与瓦斯突出。对于立眼应尽可能采用下行单眼双格掘进。如采用上行掘进必须坚持先探(抽)后掘。对瓦斯涌出异常的工作面应悬挂瓦斯报警仪, 保证工作面瓦斯不超限作业。
9、严格执行 “一炮三检”和“三人连锁”放炮制度, 其炮眼应使用水炮泥充填, 炮眼的封泥量为: 炮眼深度小于0.6m的不得装药, 炮眼深度在0.6~1m时, 封泥量不小于炮眼深度的一半, 炮眼深度超过1m时,封泥量不小于0.5m。炮眼深度超过2.5m时,封泥长度不得小于1m
10、加强电气设备管理, 消灭电气失爆。机电部每月至少安排一次对全司各矿所有电气设备进行检查, 对不合格的电气设备必须及时撤出检修或更换。
11、加强井口调度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对下井人员严格实行检身制,严禁携带烟火和穿化纤衣服入井。
12、加强瓦斯排放工作。在排放瓦斯积聚时, 首先要制定排放瓦斯的安全措施,并经技术负责人批准,然后再组织排放人员学习。排放人员不少于3人。每个排放人员必须熟练掌握进、回风流的方向, 确定安全地点, 估计瓦斯积聚量, 坚持采用分段式排放, 严禁一风吹而影响其它工作地点。凡受影响的地点必须撤人, 并严格控制回风流瓦斯浓度在1.5﹪以下。
13、反石门揭穿煤层时, 必须严格按公司制定的石门揭煤“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执行。
防治煤尘的安全措施
1、加强职工学习, 了解煤尘事故的多发地点, 掌握煤尘爆炸的条件。
A. 煤尘爆炸的下限浓度为30~40g/m³,爆炸的上限浓度为1000~2000 g/m³, 爆炸威力最强是300~500 g/m³。
B. 煤尘引燃的温度一般为700~800℃, 有时也可达1100℃。
C. 落尘在外力作用下被扬起, 其浓度超过爆炸的下限浓度, 遇火才能爆炸。
2、定期组织粉尘测定工作, 掌握煤尘浓度情况, 以便采取措施, 降低煤尘的飞扬。
3、煤层干燥时, 可在煤层中打若干钻孔, 然后向钻孔内注入5~10㎏/cm²的压力水, 使压力水沿煤层的层理、节理和裂隙渗入煤层中, 预先湿润煤体及节理, 裂隙中的原生煤尘, 在回采过程中, 就使其原生煤尘失去了飞扬能力, 从而降低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煤尘。
4、在井下煤仓, 溜煤眼以及转载点设喷雾洒水, 同时定期清洗巷道和积尘, 以防止煤尘飞扬, 保证喷雾洒水的防尘效果。
5、合理控制风流, 井下各用风点的风速必须符合《规程》规定。增大风量和改变通风系统时, 应相应地调节风速, 防止煤尘飞扬。
6、加强电气设备的管理, 严禁失爆设备入井, 避免煤尘爆炸的火源产生。
7、在煤尘浓度大的巷道中, 除了防尘装置外, 同时还将设置岩粉袋、岩粉棚、水槽棚、隔爆水幕等。以截住煤尘爆炸火焰, 减少事故扩大。
三 重特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
应急处置程序
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后, 事故矿井应立即报公司“重特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指挥部”办公室。办公室应立即通知各成员部室负责人迅速赶赴事故现场组织施救。
应急处置实施计划
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后, 各应急成员在接到指挥部命令后, 应迅速赶赴事故现场, 按照水灾、火灾、顶板、瓦斯、煤尘等不同的事故性质进行处置, 其处置计划:
矿井水灾事故的处置计划
1、矿井发生透水事故后, 现场人员必须立即向矿调度室汇报, 并要在班组长或老工人的指挥下迅速就地解决, 加固工作地点的支护, 堵住出水点, 以免事故扩大。如果情况紧急, 水势很猛, 无法抢救, 则应有组织地避开压力水头, 迅速撤离事故区至上水平或地面。
2、井口调度室接到透水事故报告后, 要立即向矿领导报告, 并立即通知救护队及有关单位进行抢救。同时, 根据出事地点和可能危及的地区, 通知有关人员撤出危险区域。
3、透水事故发生后, 事故单位应尽快准确地核查井下人员。如发现人员被堵在井下, 应采取一切有效措施进行抢救。
4、透水事故发生后, 应首先将出水水源调查清楚, 然后组织力量和排水设备进行排水。如水量特别大, 用强力排水不能奏效, 则应先堵住涌水通道, 截住补给水源然后再排水。排水时应制定专门的排水措施。
5、关闭水闸门由总指挥下达命令, 派专人负责执行。
矿井火灾事故的处置计划
1、发生火灾时, 最先发现火灾的人, 必须保持镇静, 除采取措施尽力扑灭外, 应立即向矿井领导报告。
2、矿领导接到报告后, 应立即按矿井灾害事故预防及处理计划组织灭火工作。及时掌握火情, 果断采取措施。
3、保护井下人员安全, 佩戴自救器迎风撤离火区。
4、停止井下供风供电。
5、迅速控制火灾范围。
6、侦察火区, 确定火源, 进行灭火布置。
7、采取直接灭火法不奏效时, 可迅速地打板密闭或砖密闭, 隔绝火区空气。
8、尽量缩小封闭范围,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 可往封闭区注入惰性气体、灌浆或注水。
矿井冒顶事故的处置计划
1、当采掘工作面发生冒顶事故时, 首先将人员撤离危险区, 并向调度室汇报, 通知救护队前往营救。
2、处理冒顶事故的顺序, 应先由外向里加固冒顶区范围的支护, 清除进口通道的堵塞物, 尽快接近堵人部位进行抢救。
3、冒顶后致使冒顶区域不通风时, 应尽快安置局扇、风幛,以保证冒顶后有足够的风量, 并要派专人检查该处有害气体浓度。
4、如果冒顶后, 人员被关堵, 可利用局扇, 钻孔或管子向灾区送风或食品。
5、处理大冒顶事故, 应制定专门的安全技术措施。
矿井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处置计划
1、事故发生后, 灾区人员要立即采取自救与互救措施, 位于灾区的人员首先要尽快撤离灾区。波及区人员在接到通知后也要及时撤离。
2、应急处置指挥部在指挥救灾时, 首先应采取有效措施抢救遇难人员,并防止事故的进一步扩大。
3、避灾时, 遇难人员在队、组长带领下, 按照救护人员指引的避灾路线迅速地撤离危险区。在避灾过程中, 要遵守纪律, 听从指挥。撤离时,应两人编组同行。要互相帮助, 互相照顾, 不准单独乱跑, 进入避灾硐室后要发出呼救信号, 以便救灾人员跟踪寻找。撤退中要注意风流方向, 要尽快取捷径进入新鲜风区域。
4、发生瓦斯、煤尘爆炸无法撤离时, 应迅速转入独头巷道,最好是岩巷。但不要进入独头煤巷上山的顶部,关闭局扇, 切断风筒, 堵住入口, 防止有毒气体侵入。
5、暂时躲避到避难所内或其它安全地点, 不能撤离的人员要沉着、冷静, 尽量减少动作,减少体力消耗。并要在躲避地点巷口悬挂矿灯、工具等, 定时间隔敲击管子、钢轨等, 发出呼救信号, 等待救援。避灾地点若有压风管,可设法打开管路, 向避难人员输送新鲜空气。
6、当发生瓦斯、煤尘爆炸事故, 无其它巷道躲避或来不及撤离时,避灾人员应注意爆炸冲击的方向, 迅速背着空气冲击波来向, 脸朝下扑倒在水沟里或用湿毛巾堵住嘴和鼻子, 以隔绝火焰或防止高浓度有害气体的伤害, 待爆炸波过去后, 迅速迎着风流方向撤离到安全地点。
7、要采取措施,防止瓦斯、煤尘二次爆炸, 扩大灾情。由救灾指挥部下令, 调度通知变电所立即停止向事故区域送电。
8、通风系统遭到破坏时, 应立即组织人员尽快恢复通风系统。如通风系统不能及时恢复, 要派救护队员向灾区送自救器, 抢救灾区人员。
9、为防止瓦斯、煤尘爆炸事故的蔓延, 除恢复通风系统, 切断事故区的电源外, 还要有计划地排放发生事故时积聚的有毒、有害气体。
10、抢救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或火灾事故的遇难人员时, 必须在应急处置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 以救护队为主进行抢救。
11、井下救灾基地的设立, 由救护队长确定。
12、恢复送电时, 必须经瓦检员检查送电区域有害气体的浓度, 确认不超限的情况下, 向应急处置指挥部汇报后, 指挥部按照先送风后送电的原则, 下令向指定地点逐级送电。
四 避灾路线
煤矿各矿井的地理位置不同, 井下生产布局不同, 因此, 一旦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 其避灾路线各异。公司在编制《作业规程》和《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中均作了规定。
七. 善后处理工作:
(一) 警戒及保护事故现场
事故发生后, 由保卫部在事故矿井设立警戒线,不 准闲杂人员进入矿区围观、逗留、甚至肇事, 以保证施救工作的顺利开展。施救中, 除防止事故扩大或抢救人员而采取的必要施救措施外, 一定要保护好事故现场, 以备调查分析。
1、为防止发生二次灾害, 救灾指挥部一定要根据灾害事故的类别,救护队侦察的灾情, 制定救援方案。
2、保护灾害现场。在处理灾害时, 需涉及事故现场的, 应绘制草图,作好记录, 现场标志。
3、防止无关者入内。凡与处理事故无关者,不准入内, 更不准进入事故现场。
(二) 事故原因的调查及对策
事故发生后, 公司有关部门必须积极配合上级派出的事故调查组, 作好事故调查。
1、查明事故原因, 协助调查组开展物证收集、事实收集、证人材料收集、现场摄影、绘制事故模型。
2、制定防止类似事故重复发生的对策。
(三) 死伤者的善后处理
1、确定死伤者的姓名、性别;
2、及时与死伤人员的家属取得联系及其它有关事宜;
3、对伤员进行及时救治;
4、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 对遇难者进行安葬, 对其家属进行安抚。
(四) 向上级部门报告的程序
1、事故发生后, 副指挥长必须在1小时内向上级主管部门及当地政府进行汇报。
2、处理事故过程中, 每4小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一次事故抢险进展情况并向当地政府进行汇报。
3、事故应急处理初步结案后, 副指挥长将事故的详细情况(事故发生的地点、时间,伤亡者姓名、性别、年龄、工种、工龄、伤害程度、事故简要经过和事故原因)用文字报告电传上级主管部门。
八. 资金筹措
为保证事故抢救和善后工作的顺利开展, 事故发生后, 由公司财务部与保险公司联系索赔。在经济困难的情况下, 申请县府及有关部门调拨救援资金和善后处理经费。
九. 学习预案,并演练
公司及所属各煤矿矿长, 要认真组织员工贯彻学习本预案, 指挥部成员应明确职责, 明确任务, 员工应掌握不同灾害事故的防治措施, 处置预案, 避灾路线, 当事故来临时, 临危不乱, 进行自救与互救, 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事故的损失。加强专业队伍的训练和组织演练。
Ⅲ 广东广州年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演练脚本
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广州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广州市萝岗区人民政府
(2011年9月)
预备(约20分钟)
演练时间:2011年9月15日16:20—18:20。
16:00—16:10,演练队伍在观摩台前按各自指定位置集合。
16:10—16:20,播放迎宾曲,工作人员引领观摩领导在观摩台就座。
序幕(约20分钟)
16:20—16:40
屏幕显示:欢迎各位领导莅临指导!(背景为萝岗区东区街刘村洋城岗全景)
解说员(男):尊敬的各位领导!
解说员(女):各位来宾!
解说员(合):大家好!
解说员(男):这里是广州市萝岗区东区街刘村洋城岗。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国发〔2011〕20号)精神,提高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处置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由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广州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广州市萝岗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广东广州2011年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将在这里隆重举行。
解说员(女):莅临今天演练现场的主要领导有: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张超群副巡视员,广州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韩小平纪委书记、刘仲国副局长,广州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萝岗区人民政府李红卫常务副区长,以及省应急办、省三防办、省气象局,全省20个地级以上市(顺德区)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领导。
解说员(男):出席今天演练的还有:广州市政府应急办、三防办、民政局、气象局以及萝岗区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和萝岗区5街1镇以及广州市各区(县级市)国土房管分局的领导。
屏幕显示:观摩台,每位被介绍领导特写。
解说员(女):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各位领导的到来!现在请广州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萝岗区人民政府常务副区长李红卫同志致辞(请萝岗区政府办或区国土房管分局拟稿,时间约4分钟)。
屏幕显示:发言领导特写,观摩台领导和演练队伍特写。
解说员(男):现在请本次演练总指挥、省国土资源厅张超群副巡视员发布演练指令。
张超群副巡视员:我宣布,广东省广州市2011年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演练现在开始!
(演练队伍依次退场,至指定位置待命,与此同时,解说员介绍演练背景情况。)
(视频1):广州市地处珠江三角洲北缘,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地质灾害类型多、分布广、危害大。据调查,截至2010年年底,全市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726处,其中崩塌620处、滑坡64处、泥石流4处、地面塌陷23处、地面沉降15处,威胁人口约1.7万人,潜在经济损失近6亿元。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工程活动不断增多,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对地质环境的影响不断加剧,加之近年来气候异常,台风、暴雨等极端天气频繁出现,地质灾害防治形势异常严峻。
屏幕显示:广州市地形地貌图、广州市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图、广州市地质灾害隐患点分布图,典型地质灾害照片。
在国土资源部和省国土资源厅的精心指导下,广州市委、市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各个环节,坚持属地为主、分级负责,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大力推进地质灾害防治“五条线”和群测群防“十有县”建设,严格执行汛前调查、汛期值班、隐患巡查、灾情和险情速报、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等制度,积极推进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勘查治理和搬迁避让,不断完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了地质灾害损失。
屏幕显示:成立广州市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印发广州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地质灾害防治责任书等文件。广州市地质环境监测中心挂牌,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及应急指挥系统,评估报告和备案证明,萝岗区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特写等。
我们所在的地点,是一处模拟的威胁100人以上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大家面前的这座山坡已经人工切坡,但没有采取相应的防护加固措施。坡上是由花岗岩风化形成的土体,在遇到暴雨时容易吸水软化,形成崩塌甚至滑坡,坡上还散布着许多不稳定的花岗岩孤石,威胁着坡下100多名村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本次演练,根据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广州市国土房管局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响应方案和《广州市萝岗区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要求,主要模拟从地质灾害预警到应急处置的全过程,演练的主要内容包括:①地灾预警;②灾情速报;③应急响应;④前期处置;⑤应急调查;⑥会商决策;⑦排除险情;⑧善后处理。
屏幕显示广州市萝岗区东区街刘村洋城岗山体滑坡地质灾害演练内容(同上)。
解说员(男):好,各位领导、各位来宾!现在让我们演练第一场:灾情预警。
屏幕显示:第一场灾情预警
第一场 灾情预警(约5分钟)
16:40—16:45
(视频2):天空灰暗,乌云疾走,镜头转向广州市地质环境监测中心、地质灾害预警室,技术人员正对着电脑紧张工作。时钟显示:15:30。
这里是广州市地质环境监测中心的地质灾害预警室,技术人员在收到省国土资源厅和省气象局联合发布的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后,正在接收市气象台发来的降雨量预报数据,并利用广州市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系统制作预警产品,经市国土房管局和市气象局审核同意后,以两局名义通过网络、电视、短信等形式向社会公众发布。
根据广州市气象台的预报,未来6小时内广州地区将有暴雨至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的降水,从9月15日15时30分起,广州市暴雨橙色预警信号生效。市地质环境监测中心预警室的负责人正在通过电话与市气象台会商地质灾害预警等级。
屏幕显示:市地质环境监测中心预警室内,预警室负责人陈小云正在打电话,约1分钟后,放下电话,向郑兰波院长报告。
陈小云:郑院长,经与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和市气象台会商,未来24小时内萝岗区降水中心区域地质灾害预警等级为5级,天河区、黄埔区预警等级为4级,其他地区预警等级为3级。
郑院长:好,我马上向市局报告,请你们制作好预警成果,在16:30前发送到市气象局。同时,立即向各监测员发布预警信息。
9月15日下午16时30分,广州市国土房管局和广州市气象局联合发布的地质灾害预警信息在市国土房管局的门户网站上发布,同时通过手机短信发送给市国土房管局、市气象局,各区(县级市)政府和国土房管部门、各镇街的相关领导和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员。19时,广州广播电视台在天气预报节目中发布了地质灾害预警信息。
屏幕显示:市国土房管局门户网站发布的地质灾害预警信息,手机短信预警信息,广州电视台发布预警信息的特写。
第二场 灾情速报(约5分钟)
16:45—16:50
解说员(男):现在进入第二场,灾情速报。
屏幕显示:第二场灾情速报
解说员(女):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广州市已经建立了市一区(县级市)—镇(街)—村社(居委)四级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在收到广州市国土房管局发布的地质灾害预警信息后,各区(县级市)国土房管局、乡镇国土所和群众监测员立即行动起来,加强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巡查、监测。看,两位监测员正在冒雨巡查洋城岗地质灾害隐患点。
演练现场,消防车在山坡前洒水模拟降雨,萝岗区国土房管分局执法监察大队队员曾伟和东区街1名群众监测员身穿雨衣,手提电筒、喇叭和铜锣冒雨沿着坡脚巡查,在坡脚的平房前停下。
曾伟:×××,山上情况怎么样?
监测员:不太好,坡顶发现一条裂缝,大概有40多米长。
曾伟:你看,山坡前缘也出现裂缝,坡上已经出现掉土、滑塌现象,可能会滑坡了。这样,你马上向街道报告,我给杨局打电话。
监测员打电话向街道领导报告(做出动作即可),曾伟拿出手机,向萝岗区国土房管分局杨佳新副局长报告。
曾伟:杨局,你好!我是曾伟。我现在东区街刘村洋城岗巡查,发现坡顶已出现裂缝,边坡出现小的崩塌,目前雨下得很大,洋城岗可能发生滑坡,请指示。
(视频3):在曾伟打完电话后,镜头切换到萝岗区行政大楼国土房管分局杨佳新副局长办公室,杨局正在接听电话。
杨局:请立即通知街道和刘村村委组织受威胁群众转移,并继续加强观测。
演练现场,监测员鸣锣,曾伟用喇叭呼叫平房内的群众转移,7~8名群众从房内跑出来,向安置地点转移。
解说员(男):刘村部分群众正在紧急转移避险的时候,洋城岗突然发生了山体滑坡,山泥倾泻而下,一名没有迅速转移的群众受伤,不过他很快被迅速赶到的其他村民们搀扶着转移到了安全的地方。村委会干部立即通过电话向街道和区国土房管分局报告灾情。萝岗区国土房管分局接到灾情报告后,立即按照地质灾害速报制度的要求,在30分钟内分别向萝岗区政府和广州市国土房管局报告。
(视频4):萝岗区国土房管分局地质灾害灾情速报。萝岗区政府、广州市国土房管局:9月15日下午17时许,受强降雨影响,我区东区街刘村洋城岗发生山体滑坡,致1人受伤,多幢房屋受损,直接经济损失约200万元,并威胁到坡下27户、110名村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地质灾害灾情和险情都达到中型等级。灾情发生后,我局已会同东区街道办事处组织受威胁群众紧急转移避险。鉴于降雨还在持续,山体滑坡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建议区政府立即启动萝岗区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成立现场应急抢险指挥部,组织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建议市国土房管局派出工作组和抢险救援队伍,协助我区开展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工作。
第三场 应急响应(约5分钟)
16:50—16:55
解说员(男):现在进入第三场,应急响应。
屏幕显示:第三场应急响应
解说员(男):接到萝岗区国土房管分局的地质灾害灾情报告后,萝岗区人民政府、广州市国土房管局、广东省国土资源厅立即做出应急响应。
(视频5):萝岗区人民政府,李区长正在给区应急办负责人布置任务。
李区长:段主任,东区街刘村发生山体滑坡,区政府决定启动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在刘村设立现场应急抢险指挥部,由我担任总指挥。请你立即通知区国土分局、公安分局、民政局和卫生局等部门的领导按照预案要求,带领工作人员赶赴现场,我马上出发。
广州市国土房管局韩小平纪委书记办公室,韩书记正在给地矿处领导打电话。
韩书记:地矿处,萝岗区东区街发生中型地质灾害,立即启动我局应急响应方案,会同地调院派出应急分队赶赴现场。地质灾害人命关天,一定要协助萝岗区政府做好应对工作,并将有关情况及时上报市政府和省国土资源厅,我马上赶赴现场。
广州市国土房管局刘仲国副局长办公室,刘局正在给房安所打电话。
刘局:黄所长,萝岗区东区街刘村发生山体滑坡,12栋房屋受损,我局已启动应急响应方案,你立即协调鉴定所,派房屋抢险救援队赶赴现场,协助萝岗区政府开展应急抢险工作。
广东省国土资源厅邱毅处长在下楼梯时给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廖站长打电话。
邱处长:廖站,刚才接到广州市国土房管局的地质灾害灾情报告,萝岗区东区街刘村发生中型山体滑坡地质灾害,我们已将有关情况报省委总值班室、省府应急办、国土资源部地环司。根据陈厅长指示,已经启动C级响应方案,请你们立即组织专家组,和我一起赶赴现场。
广州市地质调查院,地质灾害应急抢险分队带齐装备,列队集合,乘车出发。
广州市房屋安全管理所,房屋抢险救援分队带齐装备,列队集合,乘车出发。
第四场 前期处置(约10分钟)
16:55—17:05
解说员(女):第四场,前期处置
屏幕显示:第四场前期处置
解说员(女):萝岗区人民政府领导率领区应急办、区国土房管分局、区公安分局、区民政局、区卫生局的领导进入演练现场,已在现场的东区街街道办事处杨鸿校主任向李区长报告。
杨主任:李区长,山体滑坡已经使刘村12幢房屋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1人受伤,我们已将12户村民暂时安置在村小学。但是,滑坡的山体还不稳定,还有继续扩大的趋势,需要采取加固措施。请指示。
李区长:好,先带我们到滑坡现场去看一看。
一行人巡查了滑坡现场和受损房屋,到模拟的村小学(由现场板房模拟)看望了受灾群众,然后在村委会(搭设帐篷模拟)设立现场指挥部,召集会议,布置工作。
李区长:(地点:现场指挥部)根据区委、区政府的部署,决定在刘村设立山体滑坡地质灾害现场应急抢险指挥部,由我担任总指挥,区应急办、国土分局、公安分局、民政局和卫生局的领导担任指挥部成员。刚才大家看了滑坡现场,对抢险救灾工作提出了很好的意见。现在我布置以下任务:第一,由区公安分局负责,刘村村委配合,在受滑坡威胁的区域设置警戒线,看看还有没有未撤离的群众,并严禁无关人员出入,对群众已撤离的房屋要安排治安人员加强巡逻,保护群众的财产安全;第二,由区卫生局负责,做好受伤人员的救治工作,年老体弱的群众和儿童有身体不适的,要做好检查,发放药品;第三,由区民政局负责,会同东区街办事处将撤离的群众安置好,发放必要的饮用水和其他生活用品,把群众的生活安排好;第四、由区国土分局负责,在上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对灾害进行调查,尽快拿出控制灾情的有效措施;第五,由区气象局负责,对天气情况进行观测,有灾害天气及时报告。
解说员(男):按照现场应急抢险指挥部的部署,萝岗区各职能部门立即分头行动,妥善做好地质灾害前期处置工作。
屏幕依次显示:
区公安分局领导指挥民警和治保队员设立警戒标志,站岗巡逻,防止无关人员进入,产生二次灾害;
区卫生局领导指挥医护人员给老人和儿童检查身体,将受伤群众抬上担架,送上救护车,救护车开走;
区民政局领导带队给转移安置的群众发放矿泉水、面包、方便面等物资;
区国土房管分局派员继续对滑坡山体进行监测,分局领导在演练现场队伍入口处迎接省、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急工作组和应急分队。
第五场 应急调查(约15分钟)
17:05—17:02
解说员(男):现在进入第五场,应急调查。
屏幕显示:第五场应急调查。
解说员(女):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广州市国土房管局派出的工作组、专家组应急救援队伍已到达现场,相关负责人在萝岗区国土房管分局杨佳新副局长的陪同下,来到现场应急抢险指挥部,和李区长等人会合。
丘处长:李区长,受领导的指派,省厅、市局派出的应急工作组、专家组和应急救援队伍已到现场,配合你们做好应急处置工作。
李区长:大家辛苦了!山体滑坡已经使刘村十余幢房屋受损,我们已经将受威胁的村民转移安置。但是,滑坡体还不稳定,还有继续下滑的趋势,盼望你们尽快提出控制灾情的有效措施。
丘处长:好!我们马上开展工作。
(抢险各队伍在主席台前列队集合)
郑兰波:大家按C级响应方案,立即实施!
省国土资源厅专家组、市地调院、市房安所、市鉴定所应急分队立即分头展开行动。
屏幕显示:应急调查分队开展调查、监测工作的特写。
解说员(女):现在广州市国土房管局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分队正在滑坡现场调查。该分队组建于2007年7月,现有队员44名,由广州市地质调查院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分为预警组、应急调查组、监测组、信息保障组和后勤保障组。该分队承担着广州市各类突发地质灾害的应急调查及技术抢险,负责调查地质灾害的成因、规模、性质,提出防治措施建议,协助各区(县级市)政府和国土房管部门开展地质灾害应对工作。该分队除担负着广州10区2市突发地质灾害的应急调查外,还负责广州市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排查和重要隐患点的监测工作。自建队以来,已完成各类突发地质灾害应急调查600多宗,地质灾害隐患点核查近2000处,建立了广州市地质灾害隐患点台账,编制了全市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图和地质灾害隐患点分布图,为广州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2008年汶川地震后,应急分队部分队员参加了威州镇灾后重建工作,在余震不断、山体崩塌、滑坡时有发生的条件下,顺利完成8个重建项目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评估报告一次性通过四川省国土资源厅组织的专家评审,并获得评审专家组的一致好评。(稍作停顿)
解说员(男):我们可以看到,调查队员正在操作的是地质雷达(特写镜头)。因我市常见的地质灾害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裂缝等,任何一种地质灾害的发生都会在土壤、岩层中留下痕迹,这些痕迹由于物性差异,电磁波穿过时,反射能量发生增减,地质雷达可据此解译出该痕迹的位置及形态等信息。
解说员(女):在另一边,我们可以看到调查队员正在使用的是激光测距枪(特写镜头),是一种便于携带并可在雾、雪、雨、尘等恶劣气象条件下进行测量工作的仪器,激光测距枪可以进行多点高差、平距、倾斜角、下垂度及面积等参数的测量,是进行地质灾害调查的先进工具。
屏幕显示:房屋安全鉴定队特写。
解说员(男):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广州市国土房管局房屋鉴定队的工作人员。市房屋安全鉴定管理所拥有一批素质高、经验丰富的高中级工程技术人员,除了负责组织广州市房屋安全普查和房屋安全状况鉴定管理工作外,还负责危及公共安全的突发事件中的房屋安全应急鉴定工作,如2004年12月31日八旗二马路广州城建总大厦火灾事故、2005年7月21日江南大道中海珠城广场基坑倒塌事故、2007年3月14日黄埔荔联爆炸事故、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灾后房屋的应急抢险鉴定工作,曾被评为海珠城广场基坑倒塌事故处理先进单位及广州市抗震救灾工作先进单位。
第六场 会商决策(约5分钟)
17:20—17:25
解说员(女):现在进入第六场,会商决策。
屏幕显示:第六场会商决策。
现场应急抢险指挥部,各位领导和专家坐在会议桌前研究应急处置措施。
解说员(男):经过调查,广东省国土资源厅专家组和广州市国土房管局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分队会商意见后,由张建国总工向现场指挥部报告调查结论和应急处置措施建议。
张总:报告李区长,根据应急调查和省、市专家组会商,对刘村山体滑坡提出如下应急处置意见:
本次山体滑坡主要是由暴雨引发的中型地质灾害,目前滑坡体还不稳定,为有效控制险情,建议采取以下措施:①搜救群众;②在滑坡体后缘开挖截排水沟,在坡面铺盖防水布,在坡脚堆压沙包压脚阻滑;③对受灾变形的房屋排险加固;④静态爆破清除坡上危石;⑤在危险区划定警戒线,竖立警示牌,对滑坡体进行实时监测。报告完毕!
李区长在征求指挥部成员意见后作出部署。
李区长:同意专家组意见,请国土部门立即组织实施,萝岗区各部门全力配合,排除险情!
第七场 排除险情(约30分钟)
17:25—17:55
解说员(女):现在进入第七场,排除险情。
屏幕显示:第七场排除险情。
解说员(男):市国土房管局房屋抢险救援队正在赶来(车辆进场)。该救援队成立于2006年,目前共有抢险队员51名。广州市房屋安全管理所每年组织各级房屋抢险救援队伍举行各种演练和技能培训,提高抢险队的综合应急抢险、救援能力,成功处置了荔湾区逢源路逢源正中约8号之一、10号房屋倒塌事件、白云区永泰村在建长和汽车销售中心房屋坍塌事件、萝岗区宏康花园康慧苑杜鹃楼一楼受爆炸破坏事件等,确保了我市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最大限度减轻了事故灾害损失。
谭青松:(待解说完毕后)报告黄所长,房屋安全抢险救援队伍集结完毕。请指示!
黄光华:好!请带领抢险小组,按房屋抢险方案立即实施!
谭青松:出发!
(房屋安全抢险救援队出发时,白云区、萝岗区,从化、增城市抢险队列队入场)
从化队队长:报告郑院长,地质灾害抢险队伍集结完毕。请指示!
郑兰波:好!各抢险队按专家组意见立即实施!
从化队长:是!(面向队员)出发!
解说员(女):(待抢险队实施处置时开始解说)广州市国土房管局地质灾害抢险分队现在正在对滑坡体实施排险处置。该分队由各分局年轻力壮的人员组成,除进行地质灾害的应急抢险外,还担负着分局的三防抢险、房屋抢险及其他一些突发性的应急抢险工作,被人们称为国土房管人的“救火队”。同时,该分队还聘请了一支专业的爆破队伍,该爆破队伍是省地质科学研究所专门从事爆破工作的专业队伍,本次工作任务是对危石实施爆破清除,避免危石滚下破坏民房、伤及居民。(稍作停顿)
处置滑坡地质灾害的措施可形象地表述为“卸载、固腰、压脚、止水”。“卸载”即减载放坡,通过削减边坡上部土体荷重,从而减少滑坡体荷载,降低整体下滑力。“固腰”即锚固支护坡体,提高坡体的抗滑能力。“压脚”是堆沙包、砌挡土墙等压固坡脚,可大大增强坡体的抗滑能力。“止水”则是挖排水沟和覆盖防水材料,减少雨水渗透,避免加重、软化坡体,提高坡体的稳定性。因“固腰”措施工程量、资金投入量大,一般在永久性治理工程中采用应急处置中通常采用可进行快速实施的“卸载、压脚及止水”工艺。(稍作停顿)
解说员(男):在坡脚,我们可以看到抢险队员们正在迅速地把沙袋堆叠在一起,形成沙包护坡墙,起到加固坡脚,阻挡滑坡体继续下滑的作用,也即“压脚”。而另两个抢险小组正在滑坡体后缘外侧设置截排水沟以及对裸露坡面覆盖彩条布,这样可以防止雨水渗入滑坡体,从而增加边坡抗滑力,减缓滑坡体的下滑速度,亦即“止水”。我们上面所说的“固腰”措施因成本高,耗时长,我们将在本次应急抢险结束以后聘请专业的施工队伍对该地质灾害点进行永久治理,消除该地质灾害点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威胁。(停顿约1分钟)
解说员(女):大家现在看到房屋左边正在进行的是射墙顶架项目(特写镜头)。射墙顶架是我市日常房屋抢险救援中常用的传统工艺,由于支撑时效长,可为房屋制定后续维修计划争取时间。现在抢险队员正在将切割和打磨好的钢筋、木桩打入到预定的位置和深度,作为射墙顶架的临时支座。
房屋的右边,正在进行的是液压桩顶项目(特写镜头)。液压桩顶是抢险队根据应急抢险救援中常见的房屋结构破坏形式而设计的新技术,可对房屋的结构和墙体等构件进行多角度、多位置、同时支顶,从而达到较好的排危效果。
解说员(男):我们现在来看抢险队救人的情况。在两边窗户边紧张工作的是破拆救援组,他们使用的破拆工具是多功能液压扩剪器(特写镜头)。液压扩剪器可以剪切钢筋、护栏、门框、电缆、汽车框结构以及其他金属或非金属结构,救助被困于受限环境中的受害人或危险环境中的受害物。
现在大家看到在房屋的中间正在进行的是升降平台救援(特写镜头)。升降平台具有多种功能,其中一种就是当房屋出现险情时,建筑物原有通道遭到破坏或存在安全隐患不能正常使用,为能及时打通救援通道开展救援,可以借助升降平台,从建筑物外部将救援人员送达指定位置。
解说员(女):我们现在来看看地质灾害应急抢险监测小组的工作情况。监测组现在正在使用的是测量型GPS(特写镜头),即测量型全球定位系统。它是利用接收空中卫星信号测距进行定位的。其水平精度已达到毫米级,能进行控制测量及地形测绘的碎部点采集,与常规测量仪器相比,测量型GPS能克服控制点不能通视的问题,大大提高了测量精度和工作效率。(稍作停顿)
在它旁边的就是全站仪(特写镜头),它是全站型电子速测仪的简称,由光电测距仪、电子经纬仪和数据处理系统三部分组成。全站仪通过测量斜距、竖直角、水平角等,可进行平距、高差及坐标值的自动计算。监测组现在使用的全站仪测距长度可达到2千米,能方便地进行滑坡体地形测量、碎部点采集和滑坡体变形监测,是地质灾害变形监测的有力武器。
第八场 善后处理(约5分钟)
17:55——18:00
解说员(女):现在进入第八场,善后处理。
屏幕显示:第八场善后处理。
从化队队长:郑院长,地灾抢险队已完成任务,请指示。
郑兰波:辛苦了,请带队员休息。
谭青松:黄所长,房屋抢险队已完成任务,请指示。
黄光华:辛苦了,请带队员休息。
(郑兰波、黄光华将意见汇总至专家组,专家组商讨约2分钟后,由张建国、郑兰波、黄光华向李区长汇报)
郑兰波:李区长,通过地质灾害应急抢险工作,滑坡变形已得到有效控制,报告完毕。
黄光华:李区长,房屋抢险救援队通过对房屋实施临时加固等措施,稳定了房屋结构,现已成功救出被困人员,报告完毕。
张建国:李区长,通过地质灾害和房屋抢险救援,灾情现已经得到有效的控制。根据监测数据,滑坡已趋于稳定。专家组分析认为,可以结束本次应急抢险工作。请指示!
李区长:同志们,大家辛苦了。本次的应急抢险工作,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应急工作取得圆满成功。现在,请各应急抢险队解除应急状态,恢复正常秩序。
解说员(女):在抢险队员的共同努力下,应急抢险工作取得圆满成功。
尾声(约20分钟)
18:00—18:20
解说员(男):现在请参加本次应急演练的全体人员到观摩台前集中。
解说员(女):(队伍集中完后)下面,请广州市应急办领导对本次演练进行点评。
市应急办领导:(点评)
解说员(女):谢谢×××(领导)的点评。下面,请广东省国土资源厅×××(领导)对本次演练作总结。
省国土资源厅领导:(总结,稿件请省厅地环处代拟)
解说员(女):下面,请本次应急演练的总指挥、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张超群副巡视员宣布本次演练结束。
张超群:我宣布,广东省广州市2011年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演练结束。
解说员(男、女):再次感谢各位领导、嘉宾莅临指导对全体参加演练的同志和后勤工作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谢谢大家!
(播放乐曲)
众志成城,吹响地质灾害抢险救灾集结号
消防队员迅速投入“战斗”
地质专家进行仪器探测
医护人员也赶来给受伤的群众进行救治
Ⅳ 矿井水害治理
一、水害威胁状况
九里山矿自1982年至今发生1m3/min以上突水22次,最大一次突水53.76m3/min,平均每次突水强度为10.36m3/min,使矿井总涌水量达100m3/min,每年排水费用达1600万元以上,不仅严重影响采掘工程正常进行,造成矿井迟迟不能达产,而且对矿井安全构成极大的危险。
该矿现有三个生产采区,唯独一二采区水害威胁极为严重。该采区自投产至今回采3个工作面,个个都发生突水,而且突水越来越大,最大达47.51m3/min,西部总水量达90m3/min。特别是12031工作面回采4次突水,总水量已达50m3/min,突水后并未引起其他突水点明显下降,而且突水点附近L8水位仍保持在+27m左右。这充分说明水害威胁是十分严重的,已经到了水害不治理,就无法生产的局面。
二、水害治理方案
1.检验救灾工程
12031工作面在1993年3月30日第四次突水47.51m3/min后,矿井总涌水量达100m3/min,矿井安全受到极大威胁,为保住矿井东翼生产,解除对矿井安全的威胁,必须对12031突水点进行注浆堵水,减少涌水量。同时积极做好西翼防水设施关闭的准备工作,一旦矿井安全受到威胁时立即关闭西翼防水闸门(墙)。
12031工作面共发生4次突水,共8个突水点均为工作面底板裂隙出水,因此注浆堵水具有裂隙发育不均,命中率低,动水注桨,消耗量大及出水量大,相互转移注浆难度较大,分二期完成注浆堵水工作。第一期工程先封堵新突水点,第二期工程为防止新突水点封堵后水量转移,对前3次突水进行封堵。
第一期工程3个突水点,设计注浆钻孔10个,总进尺2540m,概算375万元,预计3~4个月完成,堵水效果达到85%以上。
第二期工程设计注浆钻孔17个,总进尺4250m,概算480.61万元,预计6~8个月完成上述两项工程完成后,特别是第一期工程完成后可大大解除矿井安全隐患,确保矿井安全生产。
2.西冀恢复生产水害治理工程
根据矿井西冀补给水源既有浅部露头各含水层相互补给,又有深部垂直导水条件,拟采用浅部截流,深部充填办法。
(1)浅部治理工程:浅部来水从上述的水文地质条件,连通试验等资料中已经得到证实,冲积层水位在12~15 勘探线间L8露头附近,沿峪头带出现一个明显的降落漏斗(图4-14),冲积层水位高于L8水位10~20m。1984年7月矿井涌水量76.45m3/min时,冲积层降落斗水位差8m;1990年4月矿井涌水量70.77m3/min时,水位差14m;1993年4月矿井涌水量100m3/min时,水位差20m。
L8水位在露头附近出现明显的“谷形”,最大水位差10m,且与冲积层降落漏斗基本重叠,说明二者水力联系密切(图4-15)。
在L8露头附近,L2、奥灰和冲积层水是混为一体的,主要是通过第四系底砾岩和基岩风化带补给L8。奥灰水位在一二采区L8露头附近出现低水位(68.51m),东部一三采区20-2孔(O2)水位+69.58m,西部演马庄矿9~14孔1~69.41m,在以15~11孔为中心6000m范围内,奥灰出现一个明显的降落漏斗(图4-16),说明奥灰水在浅部补给明显。
图4-14 浅部冲积层等水位线(单位:m)
图4-15 九里山矿八灰等水位线图(单位:m)
图4-16 奥灰等水位线图(单位:m)
浅部混合水体(Q、O2、L2)补给量根据突水资料,连通试验等采用多种方法计算,其补给量33.86~54.7m3/min。
浅部治水方案可采用地面钻孔L8充填和井下L8巷道堵截两个方案。
地面钻孔充填截流方案在原工程基础上加密和扩大范围布置L8层钻孔,利用钻孔注浆形成一个挡水墙,达到减少水量的目的。设计钻孔55个总进尺6600m,总概算545.4万元。
井下L8巷道堵截方案,把巷道掘进在L8中间,对喀斯特裂隙进行充填达到截水目的。巷道设计标高-30m,山上十二总回风巷向北以+7‰的坡度向前掘进,揭露L8前施工好防水闸门。预计掘进100m进入L8后向东西两侧沿L8走向掘进。掘进中采取超前预注浆和壁后注浆相结合的方法封堵L8喀斯特裂隙达到减少矿井涌水量的目的。设计巷道1760m,总概算为352万元,工期3年完成。
上述浅部堵水两方案优缺点对比如下:
①地面钻孔充填方案施工简单不影响煤矿生产,但工期长,见效慢,可靠性差;②井下L8巷道堵截方案投资少,工期有把握,见效快,可靠性大;③井下L8巷道堵截方案,“看得见摸得着”可以充分搞清水文地质条件,为进一步治理矿井水害奠定了基础。④若截水效果不好,在标高-30m水平上排水,每分钟1m3水年节约排水电费10万元。
上述两方案对比后,认为采用井下巷道堵截水方案较好。
(2)回采工作面底板L8充填改造工程:二1煤距底板L8含水层20m左右,在一二采区范围,底板隔水层以粉砂岩夹炭质层较破碎以及下部有砂岩有利于L8发生导水,L8厚6~8m,喀斯特裂隙发育,水压高(2.1MPa),富水性强,回采后因水压和矿压综合作用突水不可避免,为减少突水次数和强度,应对L8含水层进行注浆充填改造。目的在于将含水层改造成隔水层,或由强含水层变为弱含水层,达到安全采煤的目的。
计划先进行12041和12081两个工作面的充填试验工作,取得经验后推广。
(3)一四采区水文地质勘查:一四采区位于一二采区西,与演马庄矿一九采区相邻,北至煤层露头,南到-225m大巷。东西走向长1000m,南北倾斜宽1000m,面积1km2,保有可采储量573.7万吨。
一四、一二采区与演马庄矿一九采区同属一个水文地质单元。演马庄矿一九采区已回采两个工作面,未发生突水事故,预计一四采区水文地质条件比一二采区较简单,为搞清水文条件,应进行勘查工作。
勘查项目:①物探查明F1断层延伸位置;②井下放水试验,查明L8富水性及水力联系。布置三组放水孔共计9个孔;③浅部冲积层抽水试验,查明与O2、L2、L8水力联系,并预计涌水量。
(4)一二皮带突水点水源勘查与治理:一二皮带底板岩巷于1982年8月13日突水35m3/min后,长期稳定在30~35m3/min,该突水点突水后,一二采区相继发生10m3/min以上突水5次,一二采区总涌水量达85m3/min以上,L8流场仍未明显改变,以一二皮带突水点为中心,东西两侧L8水位相差很大。在150m范围内水位差110m,水力坡度733.3‰。呈现一个很大的“陡坎”,预计在突水点附近深部含水层有较强的补给,应查明水源进行治理。
该项工程“七五”期间已施工12个钻孔,其中2个孔可做注浆孔,再施工4个孔,进尺1350m。
3.二水平水文地质勘探
马坊泉断层以南形成地垒,浅补与冲积层隔开减少了补给水源,加之深部裂隙减弱,富水性减弱,水文地质条件较浅部简单,储量达6325万吨,埋深-300~-600m,为生产接替地区,要加速进行水文地质勘探,查明构造,了解含水层及水力联系,预测涌水量。
Ⅳ 矿井水害因素分析
综合分析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和矿井水害特征,影响和控制大平井田水害的主要因素如下:
1)大气降水:大气降水作为本区矿井各个充水含水层的最终补给水源,控制和维持着各含水层长期稳定的充水水量。如果没有大气降水的补给,随着矿井的生产排水,含水层水会逐渐趋于疏干,矿井的涌水量会逐渐减少。但应该明确的是大气降水是一个不可控因素,很难通过人为因素减少和控制。
2)含水层的埋藏条件和构造开启性条件:由于主要充水含水层受大气降水的直接或间接补给,而大气降水的补给强度和补给速度主要受含水层的埋藏条件、构造裂隙发育条件和水循环开启性条件控制。大平井田对影响矿井开采含水层为山西组中、上段砂岩含水层和太原组薄层灰岩含水层和奥陶系灰岩含水层。
山西组中、上段砂岩含水层和太原组薄层灰岩含水层由于岩层厚度小,补给范围有限,导水裂隙不太发育或被充填,故富水性属中等偏弱;而奥陶系灰岩含水层厚度较大,岩溶裂隙发育,补给径流条件好,富水性强,是矿井深部煤层开采的主要充水含水层。
3)构造发育情况特别是导水裂隙的发育与分布规律:裂隙储水、裂隙导水和裂隙突水已成为矿井水害的明显特征,裂隙的发育与否决定了矿井是否具有突水的条件,裂隙的导水性能及其空间联通网络的大小、网络之间水力联系的密切程度决定了单个出水点水量的大小。研究和探查导水裂隙的发育规律、空间展布规律和控制因素对有效预测和防范矿井水害具有重要意义。
4)矿井采掘扰动:从矿井采掘层位与含水层的空间结构可知,二1煤层上部砂岩含水层处于顶板冒裂带范围之内,矿井采掘活动一旦将二1煤层采空,必然造成其上部砂岩含水层水对矿井涌水,流入水量的大小决定于采掘扰动裂隙带及含水层空间范围的大小及其与天然导水裂隙的沟通情况。而矿井底板L7-8薄层灰岩含水层与二1煤层之间的相对隔水层厚度较小,且部分巷道就沿着该含水层掘进,一旦由于采矿扰动或揭露导水裂隙也会使该含水层水直接涌入矿井。当矿井转入一1煤层开采时,上部L1-4薄层灰岩水直接处于顶板冒落带内,随着煤层开采其上部薄层灰岩含水层水将直接流入矿井;一1煤底板与奥陶系灰岩之间的本溪组铝土岩、泥岩隔水层厚度较小,在采矿扰动或构造薄弱带,很可能引起奥陶系灰岩水突水。
Ⅵ 煤矿水害应急救援演练预案
亡羊补牢,没有办法.
山东招远李志国盗采金矿东窗事发,将240多箱zha药安排人用火烧毁过程中,
导致在场的工人冯希堂中毒不治...在场的工人李守龙、谢富治、谢波中毒昏迷住院,至今无法正常生活和劳动...
和煤矿工人一样可怜
Ⅶ 矿井水害防治的技术路线
澄合矿区提出的“监测预报,超前探测,探治结合,综合防护”四位一体综合防治水害技术体系的主要内容及目的为:
1)监测预报主要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针对相对富水区段实时监测井下涌水点、奥灰岩及K2含水层,及时地掌握涌水量的动态变化规律,从而快速判断井下突水的突水水源及类型;另一是基于水文地质条件调查分析,进行预测预报:①区域预测。区域性水害预测是建立在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巷道施工、钻孔资料、泉水和地表水资料、地质构造、水文、水化学特征等资料,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和研究,从宏观上确定严重突水威胁区、突水威胁区和无突水威胁区域,用以指导矿井防治水工作。②局部预报。局部的水害预报主要针对不同的采掘工作面、不同的地质构造部位和不同的含水层或隔水层进行综合分析,对采掘工作面或巷道进行水害评价;或根据近期降雨预报与井下监测结果,对突水威胁区域或严重突水威胁区进行局部或短期的预报。
监测预报是“四位一体综合防治水技术体系”的基础,而水文地质勘查是监测预报的基本手段。
2)超前探测主要是在工作面掘进前开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并以井下直流电法进行超前探测;工作面、巷道掘进时采用进行井下直流电法超前探测和钻孔验证,圈定水文地质异常区;工作面回采前用直流电法及音频电透视探测隔水层富水块段及原始导高,以钻探成果深化对底板水文地质条件的认识;在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实时监测水位水压变化规律,预测突水危险性。
超前探测是“四位一体综合防治水技术体系”的关键,而水文地质物探是超前探测的主要方法。
3)探治结合是根据超前探测圈定的水文地质异常区,分不同情况实施预防措施:①煤层底板存在奥灰水威胁的地段进行注浆改造,通过注浆改造底板,提高隔水层有效厚度和完整性,增强其阻水性能; ②巷道接近老窖积水区段时,应边探边采,进行探放水或构筑密闭墙,防止老矿采空区突水。探治结合是 “四位一体综合防治水技术体系”的核心,注浆改造是实现探治结合的重要途径。
4) 综合防护是采取非工程措施提前做好水害事故预防工作,主要包括: ①在突水威胁区域掘进时,设避水灾硐室,在硐室内安装电话,压风自救器,食物和水等。②在掘进头附近设立专门的报警电话,以便在水灾发生时能及时通知调度室。③实行远距离放炮等安全措施。④设立避灾路线,在井下悬挂明显避灾路线的标志,并传达到井下每位作业人员。⑤编制矿井防治水紧急处理预案,定期进行演练。⑥定期向全矿进行矿井水情水害情况通报,举行防治水专职培训和讲座。为了实现上述水害防治技术措施,具体技术路线如图 7. 1 所示。
图 7. 1 澄合矿区四位一体综合防治水技术体系图
1) 建井和生产前,开展矿区水文地质勘探,提供地质、水文地质等基础资料。全面把握区域地质构造情况、水煤空间组合关系等,分析预测充 ( 突) 水条件、水害类型等,提出预防处理措施。
2) 开展矿区水文地质探查,采用三维地震、瞬变电磁法查清主要可采煤层的底板起伏情况及地质异常体; 查清隐伏灾害性较大的含水、导水地质构造 ( 如导水裂隙发育带等突水通道) 具体位置及煤层底板导水构造的富水性平面分布规律,并对潜在突水通道作出预测。
3) 在地面物探基础上,工作面巷道掘进过程中,利用直流电法对地面物探异常区进行超前探测,其超前探测有效距离一般为 60 ~80 m。
4) 工作面巷道形成后,利用高分辨直流电法对工作面底板进行了综合探测,对工作面底板构造及其富水性进行评价,并圈定可能发生的突水危险区。
5) 采用钻探方法进行探查和验证,在查清水害威胁程度的基础上采用相应的方法和措施进行防护和治理。
6)对煤层底板存在奥灰水威胁的地段进行注浆改造,通过注浆改造底板,提高隔水层有效厚度和完整性,增强其阻水性能。
7)对存在老窖积水威胁的区段,应提前探测,加强疏排。
8)建立地下水动态监测系统,对威胁矿井安全生产的奥灰岩和K2段含水层进行动态监测,根据水压变化,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治水措施。
9)进行综合防护,编制水害应急救援预案。
Ⅷ 浅谈如何做好矿井防治水工作
如何做好整合煤矿的防治水工作,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认为要做好一下几点:
1、健全防治水机构,充实防治水专业技术人员,落实煤矿防治水安全责任制。防治水人员配置不全或技术力量薄弱,就没有能力实施防治水规划和年度防治水计划,基础工作做不到位也就谈不上开展防治水工作,所以一定要健全防治水机构,引进或招聘水文地质专业技术人员。另外要建立和完善水害防治岗位责任制、水害防治技术管理制度、水害预测预报制度、水害隐患排查和治理制度、专业探放水制度、水患停产撤人制度等各项管理制度。配齐专用探放水设备,建立专门的探放水队伍。
2、做好防治水规划和年度防治水计划的编制和落实。整合矿井要根据矿区水文地质特征和历年来发生的水害事故特点,综合分析水害威胁程度与防治难度,编制矿井防治水规划,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矿井水害特征,编制年度防治水计划。矿井负责人要依照防治水规划和计划做好工作安排,确保人财物到位。技术负责人要根据矿井实际水害程度,提出具体的防治水实施方案,完善各级岗位责任制,以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为保证,抓好环节控制,严禁不探测行为,防止误探现象。
3、加强培训和教育,提高水害防治意识和技能。通过培训树立煤矿防治水理念,增强防治水安全意识,掌握和识别水害预兆和治理措施等基本知识。凡涉及防治水工作的所有人员都必须参加培训,未培训以及培训不合格的不得上岗。对井下职工要进行防治水知识的全员培训,确保职工掌握必要的防治水知识,具备抵御水灾和紧急避险能力。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分析判断能力,做到水害综合分析、提前预测预报。要加强煤矿事故警示教育作用,认真分析每一起事故,深刻接受教训,举一反,要汲取煤矿水害事故的教训,开展警示教育活动,普及防治水知识、水害辨识知识和应急避险知识,让职工“用眼睛去观察、用心灵去感受、用头脑去思考、用行动去改变”,推动防治水工作,有效防范同类水害事故的发生。
4、加强“雨季三防”工作。要成立雨季“三防”组织领导机构,组建抢险队伍,编制抢险预案,组织抢险演习,编排实施雨季“三防”工程计划,制定并严格落实雨季防治水措施,储备足够的防洪抢险物资,做到雨季“三防”领导机构、抢险队伍、抢险物资、抢险预案、工程计划、防治措施“六到位”。对矿井排水设备和供电设施进行一次全面检修和联合排水试验。对矿区河流、沟渠、积水坑、地面塌陷区、古井井口等渗漏水地段,采取堵漏或沟渠、河床改道等措施,严禁擅自提高煤层开采上限。受河流、山洪和滑坡威胁时,必须定时排查防洪堤坝、泄洪渠等措施,实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加强与当地气象部门的联系,及时防范、科学果断处理汛期险情。每次降大到暴雨时和降雨后,矿井必须派专人检查矿区及其附近地面有无裂缝,老窑陷落和岩溶塌陷等现象。如发现漏水情况,跟班领导干部和调度员要发出指令,立即停产撤人。
5、加强现场管理和专项整治,认真落实探放水有关规定。整合煤矿要认真贯彻落实《煤矿防治水规定》,对受水害威胁的区域,要及时编制探放水设计,严格按设计进行探放水。必须坚决贯彻落实“有掘必探、有采必探、先探后掘、先探后采”,严禁在水文地质条件不清和掘前采前不探的情况下生产作业。通过建立探放水激励机制、验收制度和探放水钻孔工程量计件制度,充分调动区队职工的积极性,真正做到“物探先行、钻探验证、有掘必探、不探不进”,保证探放水钻孔质量满足防治水有关规定。坚持检查制度,对开掘区队不按设计和规程、措施进行探放水的,探水钻孔深度不符合要求的或探水超前距离小于规定的,跟班安监员有权要求停止作业并向上级报告;对已发现突水迹象或有可能发生突水的,要立即下达停止作业撤人指令,并向上级报告,由矿总工程师委派专门的防治水技术人员和队伍处理。在井下工作的掘进、采煤区队,没有跟班干部、安监员的当班工人有权不开工,压风、排水管路不到位的不能往前开掘,严禁“三违”现象的发生。要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和《防治水规定》有关要求留足防隔水煤柱,严禁在各类防隔水煤柱中进行采掘活动。井下探放水必须使用专用探放水钻机,严禁使用煤电钻探放水。矿井要及时开展矿井水害隐患排查和治理,根据矿井充水条件分析,落实“防、堵、疏、排、截”综合治理措施。
6、加强矿井水文地质资料管理,严格地质报告审查。整合煤矿按照《防治水规定》有关要求完善各类防治水基础地质资料,编制矿井充水性图等有关图件,图件内容要真实可靠并实现数字化。建立矿井涌水量观测成果、气象资料等有关基础台帐,为防治水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煤矿水患防治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我们坚信,只要高度重视,科学管理,严格落实各项防治水规章制度,煤矿防治水安全一定能实现。
Ⅸ 煤矿水害防治方法
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煤矿防治水主要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以查清水文地质条件为基础,因地制宜。针对不同的水害类型,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防治水方法多种多样,有疏、有堵、有疏堵结合。在煤矿水害防治工作中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16字方针,并根据矿井水害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防、堵、疏、排、截”综合防治措施(钟亚平,2001;赵铁锤,2007)。
在突水机理的研究上,先后提出了“突水系数”、“等效隔水层”和底板隔水层中存在“原始导高”等概念,认为底板突水机理是含水层富水性、隔水层厚度及其存在的天然裂隙、水压、矿压等因素的综合作用结果。在底板突水预测方面,模式识别方法、随机信息方法和脆弱性指数法等新方法得到了很好的应用(武强,2006,2007a,2007b,2009;靳德武,1998)。
在疏水降压方面,有地表疏干、井下疏干,也有井上、井下联合疏干。疏水降压是我国矿井防治水害的主要技术措施。国内除普遍采用经常性疏干排水外,还先后进行了峰峰矿区和淄博矿区的薄层灰岩水的疏干,和降压及邯郸矿区的疏干工作程序和疏干勘探方法。
在注浆堵水方面,堵水截流是我国矿井防治水害的重要方法。在静水与动水条件下注浆封堵突水点、矿区外围注浆帷幕截流等都有比较成熟的方法和经验。焦作、峰峰、煤炭坝等矿区都进行过这类工作,特别是成功封堵开滦范各庄矿特大型突水。
此外,钻探技术的提高、综合立体勘探方法的采用、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及各类软件的开发,对定量研究煤矿突水条件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1.井下防水煤(岩)柱留设
在水体下、含水层下、承压含水层上或在导水断层附近进行采掘工程时,为了防止地表水或地下水突水、溃入工作地点,需要合理留设一定宽度或高度的防水煤(岩)层不采动,这部分煤(岩)层称为防隔水煤(岩)柱或防水煤(岩)柱。其中有断层防水煤(岩)柱,井田边界煤柱,上、下水平(或相邻采区)防水煤(岩)柱,水淹区防水煤(岩)柱,地表水体防水煤(岩)柱和冲积层防水煤(岩)柱六种类型。
2.井下探放水技术
井下探放水系指矿井在采矿过程中用超前勘探方法,查明采掘工作面顶底板、侧帮和前方的含水构造(包括陷落柱)、含水层、积水老窑等水体的具体位置、产状等,其目的是为有效地防治矿井水害做好必要的准备(刘洋,2008)。
3.疏水降压技术
疏水降压是指通过疏干使煤层底板含水层或煤系地层含水层水压降低至采煤安全水压。疏水降压工程系统包括:排水工程、排水设施和疏水工程3部分[1]。开滦赵各庄矿就是通过制订合理的疏水降压开采方案,实现了在受底板高压奥灰水威胁下安全带压开采,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4.注浆堵水技术
注浆堵水技术是煤矿防治水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主要应用于井筒掘凿前的预注浆、成井后的壁后注浆、堵大突水点恢复被淹矿井、截源堵水减少矿井涌水、井巷堵水过含水层或导水断层。如皖北矿务局任楼矿1996年3月4日发生的陷落柱特大突水,高峰期突水量达576m3/min,在陷落柱内煤底合适层位采用注浆堵水技术成功堵水(赵铁锤,2007)。
5.带压开采技术
所谓带压开采就是煤层底板受承压水威胁,充分利用煤层底板至承压含水层间隔水层性能,在不采取,或在国家经济、技术条件许可情况下采取某些技术措施后,实现安全采掘的一种综合性防治水技术。近几年该技术在我国进行了较为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显着成绩[11]。
6.防水闸门和水闸墙
防水闸门和水闸墙是煤矿井下防治水的主要安全设施。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或有突水淹井危险的矿井,在井下巷道设计布置中,要建立健全隔离设施,在适当地点预留防水闸门和水闸墙的位置,井底车场周围要设置防水闸门;在其他有突水危险的地区,只有在其附近设置防水闸门等防水隔离设施,实现分区隔离后,方可进行采掘活动(王歆效等,2007)。
7.矿井防、排水技术
煤矿在开采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接近、揭露或破坏含水层(体)。含水层(体)内的水会因失去原有的平衡条件而涌入采掘工作面,进而造成水害事故。为保证煤矿的安全生产,设置相应的防、排水系统是十分必要的。矿井防、排水技术主要包括:地面防水、井下防水和矿井排水3个方面。如山东华源“八一七”溃水淹井事故,虽由暴雨引起,但也暴露出煤矿在地面防水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8.煤层采煤前方小构造预测的ANN技术
小构造是指断距小于5m的小断层或一些发育规模较小的裂隙、溶隙。在矿井生产过程中,这些小构造对工作面回采和巷道开掘具有极大的影响,在矿井防治水工作中具有重要地位。针对现行巷道开采过程中小构造预测方法的不足,将ANN技术引入到煤矿巷道掘进前方的小构造预测方法中,开展了矿井小构造预测预报的新方法研究(武强,2007c)。
9.含水层改造与隔水层加固技术
该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发展起来的一项注浆治水方法。当需采用疏水降压方法实现安全开采,但疏排水费用太高且浪费地下水资源时,宜采用含水层改造与隔水层加固的注浆治水方法。它主要针对煤层底板水害的防治,采用注浆措施改造含水层或加固隔水层,使其变为相对隔水层或进一步提高其隔水强度(武强,2005)。该技术是防治底板水害较为有效的实质性措施之一,山东肥城矿区曾成功应用这项技术。
10.可视化地下水模拟评价软件系统(Visual Modflow)与矿井防治水
Visual Modflow是目前国际上流行且被各国同行一致认可的三维地下水流和溶质运移模拟评价的标准可视化专业软件系统。它在矿井防治水工作中可以进行任意水均衡域的均衡研究,帮助用户直接确定回采煤层顶、底板或侧向补给水源的补给方式、补给大小及补给水源的水质情况等。此外,它还可以预测矿区导水断裂构造可能诱发的突水事故的突水量大小,这一点在矿区导水内边界的防治水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实用价值(武强,2005;董东林,2009)。
11.华北型煤田立体充水地质结构理论
该理论是武强于2000年首次提出。由各种类型水力内边界沟通而形成相互间存在密切水力联系的多层含水层组立体充水地质结构,是华北型煤田的主要矿床水文地质特征,也是建立该类型煤矿井充水水文地质立体概念模型的基础。内边界是煤矿井立体充水地质结构理论的核心,对内边界系统进行深入地综合研究是解决华北型煤田底板岩溶突水难题的关键。据内边界在空间展布的几何形态特征所划分的4种基本类型和各种组合类型,对认识煤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和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治水对策方案均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武强,2000)。
参考文献
董东林,王焕忠,武彩霞等.2009.断层及滑动构造复合构造区煤层顶板含水层渗流特征及突水危险性分析.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8(2):373~379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2009.煤矿防治水规定.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80
华解明,傅耀军,白喜庆.2006.我国煤矿区水文地质勘查与环境地质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煤田地质与勘探,34(3):40~43
靳德武,马培智,王延福.1998.华北煤层底板突水的随机信息模拟及预测.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6(6):36~39
李文钧,郝平.1997.大同地方煤矿水害现状及防治技术.山西煤炭,17(5):61~64
刘洋.2008.煤矿防治水工作的重要性.改革与探讨,(27):99
马润刚.2006.水害现状分析及防治技术.山西焦煤科技,(1):14~15
商登莹,武强,赵苏启等.2006.煤矿防治水工作指南.北京: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1~88
王剑峻.2008.矿井突水案例分析及带压开采分区.中国矿山工程,37(5):39~41
王歆效.武强.2007d.“治”水访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水害防治专家组组长武强.现代职业安全,10(74):20~21
武强,董东林,钱增江等.2000.试论华北型煤田立体充水地质结构理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47~49
武强,董书宁,张志龙.2007e.矿井水害防治.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73~161
武强,解淑寒,裴振江等.2007b.煤层底板突水评价的新型实用方法Ⅲ基于GIS的ANN型脆弱性指数法应用.煤炭学报,32(12):1301~1306
武强,庞炜,戴迎春等.2006.煤层底板突水脆弱性评价的GIS与ANN耦合技术.煤炭学报,31(3):314~319
武强,杨柳,朱斌等.2009.“脆弱性指数法”在赵各庄矿底板突水评价中的应用.中国煤炭地质,21(6):40~44
武强,俞佳,庞炜等.2007c.基于ANN方法的煤巷掘进前方小构造预报技术.中国矿业大学学报,36(4):446~452
武强,张志龙,张生元等.2007a.煤层底板突水评价的新型实用方法Ⅱ脆弱性指数法.煤炭学报,32(11):1121~1126
武强.2005.第六次全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大会文集.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94~296
赵苏启,武强,郭启文等.2003.引流注浆快速治理煤矿水害技术.煤炭科学技术,31(2):27~29
赵铁锤.2007.全国煤矿典型水害案例与防治技术.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85~192
钟亚平.2001.开滦煤矿防治水综合技术研究.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539~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