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网络怎么产生的,ip地址上级又是什么
一、计算机网络的产生与发展
追溯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它的演变可概括地分成三个阶段:
(1)以单个计算机为中心的远程联机系统,构成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
(2)多个主计算机通过线路互联的计算机网络。
(3)具有统一的网络体系结构、遵循国际标准化协议的计算机网络。
所谓联机系统,就是一台中央主计算机连接大量的在地理上处于分散位置的终端。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建立的半自动地面防空系统就是将地面的雷达和其他测量控制设备的信息通过通信线路汇集到一台中心计算机进行处理,开创了把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的尝试。这类简单的“终端——通信线路——计算机”系统,成了计算机网络的雏形。严格地说,与以后发展成熟的计算机网络相比,存在着一个根本的区别。这样的系统除了一台中心计算机外,其余的终端设备都没有自主处理的功能,还不能算计算机网络。但现在为了更明确地区别于后来发展的多个计算机互连的计算机网络,专称为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随着连接的终端数目的增多,为了使承担数据处理的中心计算机减轻负载,在通信线路和中心计算机之间设置了一个前端处理机FEP(Front End Processor)或通信控制器CCU(Communication Control Unit),专门负责与终端之间的通信控制,出现了数据处理和通信控制分工,从而更好地发挥中心计算机的数据处理能力。另外,在终端较集中的地区,设置集中器和多路复用器,它首先通过低速线路将附近群集的终端连至集中器或复用器,然后通过高速通信线路、调制解调器与远程中心计算机的前端机相连,构成如图4-14所示的远程联机系统,提高了通信线路利用率,节约了远程通信线路的投资。
图4-14 远程联机系统
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发展了若干个计算机互连的系统,开创了“计算机——计算机”通信的时代,并呈现出多处理中心的特点。以ARPA网为代表,标志着我们目前常称的计算机网络的兴起。20世纪60年代后期,由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目前称为DARPA——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提供经费,联合计算机公司和大学共同研制而发展起来的,主要目标是借助于通信系统,使网内各计算机系统间能够相互共享资源,最终导致一个实验性的4个节点网络开始运行并投入使用。目前ARPA网仍在继续运行之中,已经扩展到连接数百台计算机,地理上不仅跨越美国本土,而且通过卫星链路连接夏威夷和欧洲的节点。ARPA网是一个成功的系统,它在概念、结构和网络设计方面都为后继的计算机网络打下了基础。
二、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计算机网络可分为两种子网: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如图4-15所示。
图4-15 计算机网络的构成
(一)资源子网
资源子网提供访问的能力,资源子网由主计算机、终端控制器、终端和计算机所能提供共享的软件资源和数据源(如数据库和应用程序)构成。主计算机通过一条高速多路复用线或一条通信链路连接到通信子网的结点上。
终端用户通常是通过终端控制器访问网络的。终端控制器能对一组终端提供几种控制,因而减少了终端的功能和成本。
(二)通信子网
通信子网是由用作信息交换的结点计算机NC和通信线路组成的独立的数据通信系统,它承担全网的数据传输、转接、加工和变换等通信处理工作。
网络结点提供双重作用:一方面作资源子网的接口,同时也可作为对其他网络结点的存储转发结点。作为网络接口结点,接口功能是按指定用户的特定要求而编制的。由于存储转发结点提供了交换功能,故报文可在网络中传送到目的结点。它同时又与网络的其余部分合作,以避免拥塞并提供网络资源的有效利用。
㈡ 一个计算机文题
网络硬件是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物质基础。要构成一个计算机网络系统,首先要将计算机及其附属硬件设备与网络中的其它计算机系统连接起来。不同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在硬件方面是有差别的。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硬件日趋多样化,功能更加强大,更加复杂。
(1) 线路控制器LC(Line Controller):LC是主计算机或终端设备与线路上调制解调器的接口设备。
(2)通信控制器CC(Communication Controller):CC是用以对数据信息各个阶段进行控制的设备。
(3)通信处理机CP(Communication Processor):CP是作为数据交换的开关,负责通信处理工作。
(4)前端处理机FEP(Front End Processor):FEP也是负责通信处理工作的设备。
(5)集中器C(Concentrator)、多路选择器MUX(Multiplexor):是通过通信线路分别和多个远程终端相连接的设备。
(6)主机HOST(Host Computer)。
(7)终端T(Terminal)。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网络应用的普及,网络结点设备会越来越多,功能也更加强大,设计也更加复杂。
㈢ fep在电脑中是什么意思
FEP:前端处理器 (Front-end Processor)是指:前端(台)处理机(FEP)是位于传输线路之间的一台设备或板,并且在传递它到主机中之前处理数据,传递它到主机中进行更多有效的网络操作。在 IBM SNA 中,它是一台典型地 IBM 3745 设备。
㈣ 前端处理机的基本信息
英文:Front-End Processor
中文:前端(台)处理机
前端处理器(front end processor,FEP),通常也被称为通信控制器,其主要功能是释放主机以运行应用程序。这样,主机就不会不断地被外部设备打扰,使得它能更有效地处理应用。它可以是复杂的前台大型计算机接口或者简单的设备如多路复用器、桥接器和路由器等。这些设备把计算机的并行数据转换为通信线上传输的串行数据,并完成所有必要的控制功能、错误检测和同步。现代设备还完成数据压缩、路由选择、安全性功能,并收集管理信息。
㈤ 什么是前端机FEP
就是cpu跟芯片北桥的通信带宽.
㈥ 什么是多点通信线路,前端处理机
多点通信线路:一个主机通过一条通信线路上串接多个终端,分时共享,提高信
道的利用率;
㈦ 前端处理器FEP的作用
搂住搞明白了吗?
㈧ 地铁综合监控的系统构成概述
(1)硬件构成
综合监控系统方案充分考虑到轨道交通监控的高可靠性要求,特别是考虑到采用综合监控方式后,轨道交通各个专业系统的运行和维护都要在同一套系统上进行,对系统的可靠性要求更高。因此,方案采用的冗余机制涉及到中央主备实时服务器之间、中央主备历史服务器之间、车站主备实时服务器之间、车站主备工作站之间、车站主备FEP之间、中央局域网双网之间、车站局域网双网之间;不仅包括硬件设备,而且包括相应的软件,不仅包括运行的功能,而且包括数据流程,都是冗余的。多重冗余机制使得系统在任何单点故障和交叉故障时,都不影响ISCS运行。冗余配置的中央和车站服务器按照集群方式运行(设备不分主备,均衡负载,仅仅任务模块区分值班和备用),冗余配置的交换机和FEP等设备按照主备方式运行(设备区分值班和备用)。
详细的硬件构成如下:
第一层:中央级综合监控系统 第一层包括冗余的实时服务器、冗余的历史服务器、外部磁盘阵列、磁带机、各种调度员工作站(如电调、环调、行调、维调和总调等)、NMS工作站、事件打印机、报表打印机、彩色图形打印机、冗余的带路由功能的网络交换机、FEP、大屏幕系统(OPS)、UPS等。
OCC配置的网络交换机,实现OCC所有网络资源的互联。交换机的端口数量和带宽的选择应充分考虑ISCS和网络通信设备的要求,网络交换机直接连接到通信传输网络。
在正常情况下,OCC的调度员通过调度员工作站,控制和监视各被集成系统。OCC的命令,通过ISCS网络发送到各被集成系统。
实时服务器主要功能是完成实时数据的采集与处理,从OCC向分布在各站点的被集成系统发送模式、程控或点控等控制命令。
历史服务器主要功能是完成历史数据的存储、记录和管理等功能。
第二层:车站级综合监控系统
第二层包括冗余的实时服务器、值班站长工作站、冗余的网络交换机、前端处理器(FEP)、IBP和UPS等。
车辆段停车场综合监控系统(DISCS)与车站综合监控系统(SISCS)一样,都属于第二层,只是配置有所不同。
FEP处理所有与被集成系统的接口,从FEP采集的数据通过车站交换机送到车站服务器。车站服务器、车站值班站长工作站和FEP等与网络交换机相联。
(2)软件构成
方案采用的综合监控系统软件无论从硬件、软件还是功能和运营,根据不同的特性进行了不同层次的划分,如中央级一般控制轨道交通全线,监控范围较广,响应时间为秒级,而就地级一般控制某一设备,监控范围较小,响应时间为毫秒级。各层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如车站级与就地级通过FEP连接,中央级和车站级通过骨干网连接,相互之间交换数据而不干扰。另外,本方案在设计时还考虑到中央级之上的更高一级管理,允许互联和交换信息。综合监控系统的层次结构如上图所示:
从平面结构而言, 采用通信中间件FoxBus,各个功能模块通过FoxBus组合在一起协调工作,本系统的平面结构如下图所示。FoxBus将软件模块组件化,允许各模块在硬件上任意分配,任何一台工作站都可以根据所登录用户的权限进行相应级别操作员的监视和操作。
方案采用硬件FEP将车站ISCS和就地级系统进行隔离,使得子系统和ISCS系统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一方面,子系统的异常不会影响ISCS的运行,使子系统的数据干扰范围得到控制。另一方面,ISCS系统的不正常不会影响各个子系统的运行,即使ISCS全部瘫痪,各个子系统能继续正常工作,保证轨道交通基础层的监控功能。针对西安的环境特点和气候条件,本方案中采用了大量抗电磁干扰、防潮防震的工业级产品,如FEP、交换机和服务器等均采用高可靠性产品。
ISCS的软件结构从体系结构的角度,分为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和应用软件三层;从数据流程的角度,分为: 数据接口层; 数据处理层; 人机接口层。 数据接口层主要由FEP组成,完成数据的第一次收集和处理,FEP具备协议转换能力,采用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ISCS系统通过前置通信机接收接入系统的信息并对无关的访问进行隔离。前置通信机具有转换各种硬件接口、软件协议的能力,接入系统通过前置通信机将数据传入ISCS系统,同时ISCS系统也通过前置通信机向各接入系统传送有关数据。同时FEP还起到隔离综合监控系统和相关系统的功能。
数据处理层主要由车站服务器和中心服务器组成,车站服务器完成数据的第二次处理和收集,将各FEP的数据进行集中和处理,供车站ISCS的人机界面显示和操作,收集的是车站范围内的数据;中心服务器除了完成本中心的数据处理和收集外,还要完成数据的第三次集中和处理,供控制中心的 ISCS人机界面显示和操作,收集的是全线范围内的数据。
人机接口层是ISCS提供的用于人机交互的图形接口,ISCS可以通过该接口向操作员显示设备状态信息、运行信息、故障信息、报警信息、统计报表信息等,同时,操作员可借助系统提供的一系列工具,在操作员工作站上对远程的设备进行监视、设置、控制等。
综合监控系统(ISCS)包括中心综合监控系统(CISCS)、车站综合监控系统(SISCS)、停车场和车辆段综合监控系统、网络管理系统(NMS)、设备维护管理系统(MMS)、培训管理系统(TMS)、软件测试平台(STP)等。 中心综合监控系统:对全线重要监控对象的状态、性能数据进行实时的收集处理,通过各种调度员工作站和大屏幕以图形、图像、表格和文本的形式显示出来,供调度人员控制和监视。并且根据一定的逻辑关系自动向分布在各站点的被监控对象或系统发送模式、程控、点控控制命令,或由调度员人工发布控制命令,从而完成对全线环境、设备的集中控制与显示。 车站综合监控系统:通过值班站长工作站、打印机设备实时的反映监控对象变化的状态信息并形成报表,同时记录下相关信息,更新相关数据。车辆段、停车场综合监控系统(DISCS)作为两个特殊站点,视为站级综合监控系统,对停车场、车辆段监控设备进行状态和性能参数地实时监控。 网络管理系统:搭建在中心,为网络系统与设备提供一系列的维护、监测与快速故障处理手段,允许网络管理员通过一个简单界面高效管理网络。 设备维护管理系统:设置在车辆段内,配置维护工作站、打印机等,实现对全线供电系统和机电设备系统复示和维修调度管理。 培训管理系统:可以单向访问运行系统,以便允许TMS使用真实的运行场景给学生示范。关于培训环境,系统提供以模拟相关系统规约到模拟现场环境的接口,教员在培训中能够修改仿真环境,并观察学员的响应,以在必要时提供建议。 软件测试平台:STP可对相关系统的软件功能进行软件测试,满足ISCS的软件安装测试及与各相关系统的接口测试的要求。STP与TMS硬件合并使用,软件分开配置。软件测试平台与综合监控系统监控网络连接,便于软件测试平台维护全线综合监控系统软件。
㈨ 计算机网络基础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组成和分类
--------------------------------------------------------------------------------
计算机网络要完成数据处理与数据通信两大基本功能,那么从它的结构上必然可以分成两个部分:负责数据处理的计算机和终端,负责数据通信的通信控制处理机CCP(Communication Control Processor)和通信线路。从计算机网络组成角度来分,典型的计算机网络在逻辑上可以分为两个子网: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
一、计算机网络概念
本世纪末,人类正进入信息化时代,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人类对信息的获得和处理能力,依赖信息技术的进步。
信息技术包含的内容很广,既有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存储、传送和分配,又有表达信息的手段。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结合的产物,是信息技术进步的象征。近年来,INTERNET这个全球化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已经证明了计算机网络对信息时代绝对重要性。
那么到底什么是计算机网络呢?它的结构如何呢?
不同的人群对计算机网络的含义和理解是不尽相同的。早期,人们将分散的计算机、终端及其附设,利用通信媒体连接起来,能够实现相互的通信称做网络系统。1970年,在美国信息处理协会召开的春季计算机联合会议上,计算机网络定义为“以能够共享资源(硬件、软件和数据等)的方式连接起来,并且各自具备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系统之集合”。
上述两种描述的主要区别是:后者各结点的计算机必须具备独立的功能,而且资源(文件、数据和打印机等)必须实现共享。
随着分布处理技术的发展和从用户使用角度考虑,对计算机网络的概念也发生了变化,定义为“必须具有能为用户自动管理各类资源的操作系统,由它调度完成网络用户的请求,使整个网络资源对用户透明”。
综上所述,我们将计算机网络做如下描述:计算机网络是利用通信线路将地理位置分散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许多计算机系统连接起来,按照某种协议进行数据通信,以实现资源共享的信息系统。
最简单的网络就是两台计算机互连,而复杂的计算机网络则是将全世界的计算机连在一起,如图1.
二、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成
计算机网络系统是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组成的。而网络软件系统和网络硬件系统是网络系统赖以存在的基础。在网络系统中,硬件对网络的选择起着决定性作用,而网络软件则是挖掘网络潜力的工具。
1、网络软件
在网络系统中,网络上的每个用户,都可享有系统中的各种资源,系统必须对用户进行控制。否则,就会造成系统混乱、信息数据的破坏和丢失。为了协调系统资源,系统需要通过软件工具对网络资源进行全面的管理、调度和分配,并采取一系列的安全保密措施,防止用户不合理的对数据和信息的访问,以防数据和信息的破坏与丢失。网络软件是实现网络功能不可缺少的软件环境。
通常网络软件包括:
网络协议和协议软件:它是通过协议程序实现网络协议功能。
网络通信软件:通过网络通信软件实现网络工作站之间的通信。
网络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是用以实现系统资源共享、管理用户对不同资源访问的应用程序,它是最主要的网络软件。
网络管理及网络应用软件:网络管理软件是用来对网络资源进行管理和对网络进行维护的软件。网络应用软件是为网络用户提供服务并为网络用户解决实际问题的软件。
网络软件最重要的特征是:网络管理软件所研究的重点不是在网络中互连的各个独立的计算机本身的功能,而是在如何实现网络特有的功能。
2、网络硬件
网络硬件是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物质基础。要构成一个计算机网络系统,首先要将计算机及其附属硬件设备与网络中的其它计算机系统连接起来。不同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在硬件方面是有差别的。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硬件日趋多样化,功能更加强大,更加复杂。
(1)线路控制器LC(Line Controller):LC是主计算机或终端设备与线路上调制解调器的接口设备。
(2)通信控制器CC(Communication Controller):CC是用以对数据信息各个阶段进行控制的设备。
(3)通信处理机CP(Communication Processor):CP是作为数据交换的开关,负责通信处理工作。
(4)前端处理机FEP(Front End Processor):FEP也是负责通信处理工作的设备。
(5)集中器C(Concentrator)、多路选择器MUX(Multiplexor):是通过通信线路分别和多个远程终端相连接的设备。
(6)主机HOST(Host Computer)。
(7)终端T(Terminal)。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网络应用的普及,网络结点设备会越来越多,功能也更加强大,设计也更加复杂。
三、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计算机网络可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1)从网络结点分布来看,可分为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WAN)和城域网(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MAN)。
局域网是一种在小范围内实现的计算机网络,一般在一个建筑物内,或一个工厂、一个事业单位内部,为单位独有。局域网距离可在十几公里以内,信道传输速率可达1~20Mbps,结构简单,布线容易。广域网范围很广,可以分布在一个省内、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广域网信道传输速率较低,一般小于0.1Mbps,结构比较复杂。城域网是在一个城市内部组建的计算机信息网络,提供全市的信息服务。目前,我国许多城市正在建设城域网。
(2)按交换方式可分为线路交换网络(Circurt Switching)、报文交换网络(Message Switching)和分组交换网络(Packet Switching)。
线路交换最早出现在电话系统中,早期的计算机网络就是采用此方式来传输数据的,数字信号经过变换成为模拟信号后才能在线路上传输。报文交换是一种数字化网络。当通信开始时,源机发出的一个报文被存储在交换器里,交换器根据报文的目的地址选择合适的路径发送报文,这种方式称做存储-转发方式。分组交换也采用报文传输,但它不是以不定长的报文做传输的基本单位,而是将一个长的报文划分为许多定长的报文分组,以分组作为传输的基本单位。这不仅大大简化了对计算机存储器的管理,而且也加速了信息在网络中的传播速度。由于分组交换优于线路交换和报文交换,具有许多优点,因此它已成为计算机网络的主流。
(3)按网络拓扑结构可分为星型网络、树型网络、总线型网络、环型网络和网状网络。
四、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计算机网络既然是以共享为主要目标,那么它应具备下述几个方面的功能:
1、数据通信
该功能实现计算机与终端、计算机与计算机间的数据传输,这是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功能。
2、资源共享
网络上的计算机彼此之间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包括硬件、软件和数据。信息时代的到来,资源的共享具有重大的意义。首先,从投资考虑,网络上的用 户可以共享使用网上的打印机、扫描仪等,这样就节省了资金。其次,现代的信息量越来越大,单一的计算机已经不能将其储存,只有分布在不同的计算机上,网络用户可以共享这些信息资源。再次,现在计算机软件层出不穷,在这些浩如烟海的软件中,不少是免费共享的,这是网络上的宝贵财富。任何连入网络的人,都有权利使用它们。资源共享为用户使用网络提供了方便。
3、远程传输
计算机应用的发展,已经从科学计算到数据处理,从单机到网络。分布在很远位置的用户可以互相传输数据信息,互相交流,协同工作。
4、集中管理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已使得现代的办公手段、经营管理等发生了变化。目前,已经有了许多MIS系统、OA系统等,通过这些系统可以实现日常工作的集中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增加经济效益。
5、实现分布式处理
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分布式计算成为可能。对于大型的课题,可以分为许许多多的小题目,由不同的计算机分别完成,然后再集中起来,解决问题。
6、负荷均衡
负荷均衡是指工作被均匀的分配给网络上的各台计算机系统。网络控制中心负责分配和检测,当某台计算机负荷过重时,系统会自动转移负荷到较轻的计算机系统去处理。
由此可见,计算机网络可以大大扩展计算机系统的功能,扩大其应用范围,提高可靠性,为用户提供方便,同时也减少了费用,提高了性能价格比。
综上所述,计算机网络首先是计算机的一个群体,是由多台计算机组成的,每台计算机的工作是独立的,任何一台计算机都不能干预其他计算机的工作,例如启动、关机和控制其运行等;其次,这些计算机是通过一定的通信媒体互连在一起,计算机间的互连是指它们彼此间能够交换信息。网络上的设备包括微机、小型机、大型机、终端、打印机,以及绘图仪、光驱等设备。用户可以通过网络共享设备资源和信息资源。网络处理的电子信息除一般文字信息外,还可以包括声音和视频信息等。
回答者:fudi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