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设计一份演练脚本
xx灾事故应急预案演练方案一、组织机构:1、参加桌面演练的成员单位:2、现场记录组成员:3、摄像组成员:4、应急办公室值勤人员二、演练目标目标1:某小区一住宅楼内液化石油气用户液化气钢瓶泄漏爆炸着火。 事态发展情况:(1)有人员受伤;(2)住宅楼内多处发生着火;(3)住宅楼内液化石油气钢瓶与炉具之间的胶管发生破损泄漏,一时控制不住,有发生二次爆炸的危险;(切断楼栋电源,有水对液化石油气泄漏区域进行稀释,防止液化石油气钢瓶发生爆炸,进一步查明现场,关闭液化石油气钢瓶阀门)目标2:棉花加工厂发生火灾事故;(1)棉花加工厂某车间内由于电气事故发生火灾;(2)车间内火灾已向外漫延,车间内火势短时间内无法控制。三、任务(一)液化石油气火灾事故1、灭火;消防灭火人员对着火建筑进行灭火,并对火源进行控制,防止火灾扩大化。在灭火过程中,在液化石油气钢瓶气源未切断时,不得将液化石油气钢瓶的着火点的火源灭掉;只可采取对液化石油气钢瓶进行降温处理。2、切断气源;3、抢救受伤人员;4、组织、疏散50m范围之内的居民;5、对事故进行现场调查取证;(二)棉花加工厂火灾事故1、切断事故区域的电源;2、灭火:消防灭火人员对着火区域进行灭火,并对周围可燃物进行转移,无法转移的物质,应采取措施与火源进行隔离(特别是采用水幕形式)3、组织对着火点周围10m内的可燃物资进行转移;四、程序1、xx液化石油气储配站的应急预案启动:(1)2、xx社区的应急预案启动;(1)3、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启动;(1)接警;(2)向领导报告;(3)团领导下达“xx应急预案启动”的指令;(4)指挥办公室拟定现场指挥部及应急小组组成方案;(5)指挥部办公室向相关单位转达“xx应急预案启动”的指令;(6)接到指令的单位分别奔赴现场;五、现场指挥的成立:1、现场总指挥听取“某社区”、“棉花加工厂”人员的情况汇报;2、成员单位到达现场后向指挥部报导;3、指挥部下达抢险救灾任务;六、抢险救灾1、xx企业消防队对着火建筑物实施灭火;2、液化石油气储备站想法切断钢瓶气源;3、医疗救护人员对伤员实施救护;4、派出所、社区人员对50m范围内的居民实施疏散;5、液化石油气储备站的技术人员对户内损坏的燃气设施实施恢复;7、气象、环保检测组对风力、风向、现场燃气浓度进行检测并报告;注:xx - 企业名称。
2.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桌面推演
桌面推演的历史沿革和演化长期以来,桌面推演用于军事演习,一般习惯称之为兵棋推演。兵棋推演是军队作战前评估战术可行性、胜败、人员及装备损害程度的重要手段,可以使用地图、沙盘或计算机等进行。兵棋推演的历史可以溯源到4500年前,中国人开始使用石块和木条等在地面上对弈的方法演示阵法、研究战争。现代类型的兵棋是由普鲁士的宫廷战争顾问冯莱斯维茨于1811年发明的,它由一幅地图,一套代表军队的硬方块,一本详细规则,一张概率表和一个骰子组成。用这套简单的工具,可以逼真地推演预测当时战场的实际作战活动。20世纪后期至今,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使用具有计算快速、数据统计精准的计算机系统进行推演成为兵棋推演的主要发展方向。计算机兵棋推演首先必须将作战部队的体制编制、武器系统、战术作为等进行十分精确的评估,并将其逐一量化,换算成参数输入计算机数据库中;推演由作战指挥中心、作战演训中心及各作战执行单位指挥所执行,运用复杂的战区仿真系统,输入作战各方的各类参数,连续数小时乃至数月模拟实战环境和作战进程,实施重大战备议题的推演。值得关注的是,世界各发达国家在重点追求兵棋推演计算机化的过程中,也没有丢弃传统兵棋,反而把它发展成了多层次、多种类、与商业化电子计算机相结合的军事智能玩具。美国、德国和日本等的军事研究机构相继推出了几千种普及型兵棋。这些不仅使其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取得了民族传统,文化历史、国防知识等多层面教育的良好效果。20世纪90年代[9],随着我国安全生产立法工作的逐步深入,尤其是安全生产法的颁布,规定了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即定期组织演练等法律条文,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管理逐步走向正规化、系统化、常态化。在开展应急预案的实战模拟演练的同时,就开始了应急桌面推演的尝试。时至今日,在全国各地的应急预案及其演练中,桌面推演也在不断发展、创新,进而应用仿真学原理,开发重大事故模拟仿真与互动式虚拟演练系统,这必将在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3桌面推演方案的设计要点要使一次应急救援预案桌面推演真正取得实效,关键在于推演方案的设计与编制,人们常戏称之为场景剧本创作。这个剧本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应急桌面推演的成败。31事故发生现实可能性在场景设计中,假想中的事故或灾难必须具有现实发生的可能性,否则不仅不能取得验证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可行性的效果,而且连桌面推演参加人员都不能认真对待。32事故后果危害或灾难性场景设计中假想的事故或灾难应具有较严重的后果,如有可能,尽量把安全生产事故和环境事故相结合,事故涉及的地域、层次、部门相对多一些,可以更清楚地检验应急预案的严密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33场景演化过程的合理性在设计事故剧本场景时,必须注意事故发展的合理性,使场景的发展演化具有真实可信性。切忌牵强附会,胡编乱造,使严肃的桌面推演变成一场闹剧。34场景演变的多样性设计桌面推演事故场景,应该同时设计场景不同走向,即事故可能引发的二次事故、事故的蔓延、多种偶发事件、事故的性质变化、应急等级的升降。在设计时应该考虑多种备用变化场景,应考虑到如果一旦真实的事故发生,现场瞬息万变的情景和信息传递过程可能发生的各种误差,事故场景滚动信息在实施推演时不一定都一一全部使用,应根据桌面推演进程决定是否插入使用。35场景设计的典型代表性在设计事故场景时,尽可能物色相对常用的危险源物质或能量,也尽可能设想合乎情理的事故触发条件,而不是非常罕见的物质或千载难逢的巧遇,这样设计的场景进行桌面推演才会具有普遍指导意义。36桌面推演的可实现性有时推演剧本设计看起来很壮观很完美,但由于电脑软件系统或通讯手段等满足不了推演的实现,同样达不到桌面推演检验应急预案的效果,因此,推演方案应有强有力的技术手段支撑,为其实施推演留下足够的回旋余地。
3. 跪求起重机械安全应急预案 起重机械型号QTZ-6516 请有做过此预案的朋友帮忙传一份,急用。
给你发份简单的,如果要更完善的告诉我:
意外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救援预案
1. 塔机在拆卸过程中,高空作业容易出现意外事故,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组织就迅速地投入到抢救工作中,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 应急救援小组成员:
组长: ________,电话:________,负责组织应急救援小组成员全部到位。
副组长:________,电话:________,负责急救通知120或110。
成员:
________,电话:________,负责通知本地区建设安全管理监督站电话事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负责现场范围内的保护。
负责应急一切器材。
3. 起重机在操作过程中容易发生的事故种类:
(1)高空坠落物,操作不当拆臂、倒塌。(2)触电、螺栓脱落等。
4. 发生意外事故的救援措施:
(1)如果一旦发生起重机意外事故,施工单位就立即通知本公司应急小组组长______及其它成员。立即到现场做到统一指挥进行施救。设备技术排危由______、______制定抢险方案,负责现场范围内的保护,安拆人员准备好一切器材,随时抢救,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
(2)事故得到控制后,及时报本地区建设安全管理监督和事故鉴定的有关部门。
(3)立即组织事故分析会,按“三不放过”的原则处理,对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的行为,应追究其责任,并按有关法规严肃处理。
5. 应急救援的培训和演练:
机构人员做到相对稳定,按规定配齐安全技术人员,机构人员对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了解,熟悉应急任务和职责,掌握救援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做到在发生安全事故时准确地进行救援,把损失降到最低。
4. 《重大交通事故应急预案》演练方案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演练方案
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指南
1 总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国务院有关规定,为加强对应对演练工作的指导,促进应急演练规范、安全、节约、有序地开展,制定本指南。
1.1 应急演练定义
应急演练是指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以下统称演练组织单位)组织相关单位及人员,依据有关应急预案,模拟应对突发事件的活动。
1.2 应急演练目的
(1) 检验预案。通过开展应急演练,查找应急预案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2) 完善准备。通过开展应急演练,检查对应突发事件所需应急队伍、物资、装备、技术等方面的准备情况,发现不足及时予以调整补充,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3) 锻炼队伍。通过开展应急演练,增强演练组织单位、参与单位和人员等对应急预案的熟悉程度,提高其应急处置能力。
(4) 磨合机制。通过开展应急演练,进一步明确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职责任务,理顺工作关系,完善应急机制。
(5) 科普宣教。通过开展应急演练,普及应急知识,提高公众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等灾害应对能力。
1.3 应急演练原则
(1) 结合实际、合理定位。紧密结合应急管理工作实际,明确演练目的,根据资源条件确定演练方式和规模。
(2) 着眼实战、讲求实效。以提高应急指挥人员的指挥协调能力、应急队伍的实战能力为着眼点。重视对演练效果及组织工作的评估、考核,总结推广好经验,及时整改存在的问题。
(3) 精心组织、确保安全。围绕演练目的,精心策划演练内容,科学设计演练方案,周密组织演练活动,制订并严格遵守有关安全措施,确保演练参与人员及演练装备设施的安全。
(4) 统筹规划、厉行节约。统筹规划应急演练活动,适当开展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综合性演练,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努力提高应急演练效益。
1.4 应急演练分类
(1) 按组织形式划分,应急演练可分为桌面演练和实战演练。
①桌面演练。桌面演练是指参演人员利用地图、沙盘、流程图、计算机模拟、视频会议等辅助手段,针对事先假定的演练情景,讨论和推演应急决策及现场处置的过程,从而促进相关人员掌握应急预案中所规定的职责和程序,提高指挥决策和协同配合能力。桌面演练通常在室内完成。
②实战演练。实战演练是指参演人员利用应急处置涉及的设备和物资,针对事先设置的突发事件情景及其后续的发展情景,通过实际决策、行动和操作,完成真实应急响应的过程,从而检验和提高相关人员的临场组织指挥、队伍调动、应急处置技能和后勤保障等应急能力。实战演练通常要在特定场所完成。
(2) 按内容划分,应急演练可分为单项演练和综合演练。
①单项演练。单项演练是指只涉及应急预案中特定应急响应功能或现场处置方案中一系列应急响应功能的演练活动。注重针对一个或少数几个参与单位(岗位)的特定环节和功能进行检验。
②综合演练。综合演练是指涉及应急预案中多项或全部应急响应功能的演练活动。注重对多个环节和功能进行检验,特别是对不同单位之间应急机制和联合应对能力的检验。
(3) 按目的与作用划分,应急演练可分为检验性演练、示范性演练和研究性演练。
①检验性演练。检验性演练是指为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应急准备的充分性、应急机制的协调性及相关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而组织的演练。
②示范性演练。示范性演练是指为向观摩人员展示应急能力或提供示范教学,严格按照应急预案规定开展的表演性演练。
③研究性演练。研究性演练是指为研究和解决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重点、难点问题,试验新方案、新技术、新装备而组织的演练。
不同类型的演练相互结合,可以形成单项桌面演练、综合桌面演练、单项实战演练、综合实战演练、示范性单项演练、示范性综合演练等。
1.5 应急演练规划
演练组织单位要根据实际情况,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应急预案的规定,制订年度应急演练规划,按照“先单项后综合、先桌面后实战、循序渐进、时空有序”等原则,合理规划应急演练的频次、规模、形式、时间、地点等。
2 应急演练组织机构
演练应在相关预案确定的应急领导机构或指挥机构领导下组织开展。演练组织单位要成立由相关单位领导组成的演练领导小组,通常下设策划部、保障部和评估组;对于不同类型和规模的演练活动,其组织机构和职能可以适当调整。根据需要,可成立现场指挥部。
2.1 演练领导小组
演练领导小组负责应急演练活动全过程的组织领导,审批决定演练的重大事项。演练领导小组组长一般由演练组织单位或其上级单位的负责人担任;副组长一般由演练组织单位或主要协办单位负责人担任;小组其他成员一般由各演练参与单位相关负责人担任。在演练实施阶段,演练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通常分别担任演练总指挥、副总指挥。
2.2 策划部
策划部负责应急演练策划、演练方案设计、演练实施的组织协调、演练评估总结等工作。策划部设总策划、副总策划,下设文案组、协调组、控制组、宣传组等。
(1) 总策划。总策划是演练准备、演练实施、演练总结等阶段各项工作的主要组织者,一般由演练组织单位具有应急演练组织经验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经验的人员担任;副总策划协助总策划开展工作,一般由演练组织单位或参与单位的有关人员担任。
(2) 文案组。在总策划的直接领导下,负责制定演练计划、设计演练方案、编写演练总结报告以及演练文档归档与备案等;其成员应具有一定的演练组织经验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经验。
(3) 协调组。负责与演练涉及的相关单位以及本单位有关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其成员一般为演练组织单位及参与单位的行政、外事等部门人员。
(4) 控制组。在演练实施过程中,在总策划的直接指挥下,负责向演练人员传送各类控制消息,引导应急演练进程按计划进行。其成员最好有一定的演练经验,也可以从文案组和协调组抽调,常称为演练控制人员。
(5) 宣传组。负责编制演练宣传方案,整理演练信息、组织新闻媒体和开展新闻发布等。其成员一般是演练组织单位及参与单位宣传部门的人员。
2.3 保障部
保障部负责调集演练所需物资装备,购置和制作演练模型、道具、场景,准备演练场地,维持演练现场秩序,保障运输车辆,保障人员生活和安全保卫等。其成员一般是演练组织单位及参与单位后勤、财务、办公等部门人员,常称为后勤保障人员。
2.4 评估组
评估组负责设计演练评估方案和编写演练评估报告,对演练准备、组织、实施及其安全事项等进行全过程、全方位评估,及时向演练领导小组、策划部和保障部提出意见、建议。其成员一般是应急管理专家、具有一定演练评估经验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经验专业人员,常称为演练评估人员。评估组可由上级部门组织,也可由演练组织单位自行组织。
2.5 参演队伍和人员
参演人员包括应急预案规定的有关应急管理部门(单位)工作人员、各类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以及志愿者队伍等。
参演人员承担具体演练任务,针对模拟事件场景作出应急响应行动。有时也可使用模拟人员替代未现场参加演练的单位人员,或模拟事故的发生过程,如释放烟雾、模拟泄露等。
3 应急演练准备
3.1 制定演练计划
演练计划由文案组编制,经策划部审查后报演练领导小组批准。主要内容包括:
(1) 确定演练目的,明确举办应急演练的原因、演练要解决的问题和期望达到的效果等。
(2) 分析演练需求,在对事先设定事件的风险及应急预案进行认真分析的基础上,确定需调整的演练人员、需锻炼的技能、需检验的设备、需完善的应急处置流程和需进一步明确的职责等。
(3) 确定演练范围,根据演练需求、经费、资源和时间等条件的限制,确定演练事件类型、等级、地域、参演机构及人数、演练方式等。演练需求和演练范围往往互为影响。
(4) 安排演练准备与实施的日程计划,包括各种演练文件编写与审定的期限、物资器
5.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基本规范
法律分析:本标准规定了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以下简称应急演练)的计划、准备、实施、评估总结和持续改进规范性要求。本标准适用于针对生产安全事故所开展的应急演练活动。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8)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南方电网调峰高频发电有限公司、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法律依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基本规范》
第一条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以下简称应急演练)的计划、准备、实施、评估总结和持续改进规范性要求。本标准适用于针对生产安全事故所开展的应急演练活动。
第三条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1、事故情景。针对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事故风险而预先设定的事故状况(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特征、波及范围以及变化趋势)
2、应急演练。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情景,依据应急预案而模拟开展的应急活动。
3、综合演练。针对应急预案中多项或全部应急响应功能开展的演练活动。
4、单项演练。针对应急预案中某一项应急响应功能开展的演练活动。
5、桌面演练。针对事故情景,利用图纸、沙盘、流程图、计算机模拟、视频会议等辅助手段,进行交互式讨论和推演的应急演练活动。
6、实战演练。针对事故情景,选择(或模拟)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设备、设施、装置或场所,利用各类应急器材、装备、物资,通过决策行动、实际操作,完成真实应急响应的过程。
7、检验性演练。为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应急准备的充分性、应急机制的协调性及相关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而组织的演练。
8、示范性演练。为检验和展示综合应急救援能力,按照应急预案开展的具有较强指导宣教意义的规范性演练。
9、研究性演练。为探讨和解决事故应急处置的重点、难点问题,试验新方案、新技术、新装备而组织的演练。
6.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指南的综合演练组织与实施
8.1 演练计划
演练计划应包括演练目的、类型(形式)、时间、地点,演练主要内容、参加单位和经费预算等。 8.2 准备 8.2.1 成立组织机构
综合演练通常成立演练领导小组,下设策划组、执行组、保障组、评估组等专业工作组。根据演练规模大小,其组织机构可进行调整。
a) 领导小组
负责演练活动筹备和实施过程中的组织领导工作,具体负责审定演练工作方案、演练工作经费、演练评估总结以及其他需要决定的重要事项等。
b) 策划组
负责编制演练工作方案、演练脚本、演练安全保障方案或应急预案、宣传报道材料、工作总结和改进计划等。
c) 执行组
负责演练活动筹备及实施过程中与相关单位、工作组的联络和协调、事故情景布置、参演人员调度和演练进程控制等。
d) 保障组
负责演练活动工作经费和后勤服务保障,确保演练安全保障方案或应急预案落实到位。
e) 评估组
负责审定演练安全保障方案或应急预案,编制演练评估方案并实施,进行演练现场点评和总结评估,撰写演练评估报告。
8.2.2 编制文件
8.2.2.1 工作方案
演练工作方案内容主要包括:
—— 应急演练目的及要求;
—— 应急演练事故情景设计;
—— 应急演练规模及时间;
—— 参演单位和人员主要任务及职责;
—— 应急演练筹备工作内容;
—— 应急演练主要步骤;
—— 应急演练技术支撑及保障条件;
—— 应急演练评估与总结。
8.2.2.2 演 练脚本
根据需要,可编制演练脚本。演练脚本是应急演练工作方案具体操作实施的文件,帮助参演人员全面掌握演练进程和内容。演练脚本一般采用表格形式,主要内容包括:
—— 演练模拟事故情景;
—— 处置行动与执行人员;
—— 指令与对白、步骤及时间安排;
—— 视频背景与字幕;
—— 演练解说词等。
8.2.2.3 评估方案
演练评估方案通常包括:
—— 演练信息:应急演练目的和目标、情景描述,应急行动与应对措施简介等;
—— 评估内容:应急演练准备、应急演练组织与实施、应急演练效果等;
—— 评估标准:应急演练各环节应达到的目标评判标准;
—— 评估程序:演练评估工作主要步骤及任务分工;
—— 附件:演练评估所需要用到的相关表格等。 8.2.2.4 保障
针对应急演练活动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制定演练保障方案或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做到相关人员应知应会,熟练掌握。演练保障方案应包括应急演练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应急处置措施及责任部门、应急演练意外情况中止条件与程序等。
8.2.2.5 观摩手册
根据演练规模和观摩需要,可编制演练观摩手册。演练观摩手册通常包括应急演练时间、地点、情景描述、主要环节及演练内容、安全注意事项等。
8.2.3 工作
a) 人员保障
按照演练方案和有关要求,策划、执行、保障、评估、参演等人员参加演练活动,必要时设置替补人员。
b) 经费保障
根据演练工作需要,明确演练工作经费及承担单位。
c) 物资和器材保障
根据演练工作需要,明确各参演单位所准备的演练物资和器材等。
d) 场地保障
根据演练方式和内容,选择合适的演练场地。演练场地应满足演练活动需要,避免影响企业和公众正常生产、生活。
e) 安全保障
根据演练工作需要,采取必要安全防护措施,确保参演、观摩等人员以及生产运行系统安全。
f) 通信保障
根据演练工作需要,采用多种公用或专用通信系统,保证演练通信信息通畅。
g) 其他保障
根据演练工作需要,提供其他保障措施。 8.3 应急的实施 8.3.1 熟悉任务和角色
组织各参演单位和参演人员熟悉各自参演任务和角色,并按照演练方案要求组织开展相应的演练准备工作。 8.3.2 组织预演
在综合应急演练前,演练组织单位或策划人员可按照演练方案或脚本组织桌面推演或合成预演,熟悉演练实施过程的各个环节。 8.3.3 安全检查
确认演练所需的工具、设备、设施、技术资料以及参演人员到位。对应急演练安全保障方案以及设备、设施进行检查确认,确保安全保障方案可行,所有设备、设施完好。 8.3.4 应急演练
应急演练总指挥下达演练开始指令后,参演单位和人员按照设定的事故情景,实施相应的应急响应行动,直至完成全部演练工作。演练实施过程中如出现特殊或意外情况,演练总指挥可决定中止演练。
8.3.5 记录
演练实施过程中,安排专门人员采用文字、照片和音像等手段记录演练过程。
8.3.6 评估
准备
演练评估人员根据演练事故情景设计以及具体分工,在演练现场实施过程中展开演练评估工作,记录演练中发现的问题或不足,收集演练评估需要的各种信息和资料。
8.3.7 结束
演练总指挥宣布演练结束,参演人员按预定方案集中进行现场讲评或者有序疏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