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web 服务器怎么与tcp服务器通讯
一,网络编程中两个主要的问题
一个是如何准确的定位网络上一台或多台主机,另一个就是找到主机后如何可靠高效的进行数据传输。
在TCP/IP协议中IP层主要负责网络主机的定位,数据传输的路由,由IP地址可以唯一地确定Internet上的一台主机。
而TCP层则提供面向应用的可靠(tcp)的或非可靠(UDP)的数据传输机制,这是网络编程的主要对象,一般不需要关心IP层是如何处理数据的。
目前较为流行的网络编程模型是客户机/服务器(C/S)结构。即通信双方一方作为服务器等待客户提出请求并予以响应。客户则在需要服务时向服务器提 出申请。服务器一般作为守护进程始终运行,监听网络端口,一旦有客户请求,就会启动一个服务进程来响应该客户,同时自己继续监听服务端口,使后来的客户也 能及时得到服务。
二,两类传输协议:TCP;UDP
TCP是Tranfer Control Protocol的 简称,是一种面向连接的保证可靠传输的协议。通过TCP协议传输,得到的是一个顺序的无差错的数据流。发送方和接收方的成对的两个socket之间必须建 立连接,以便在TCP协议的基础上进行通信,当一个socket(通常都是server socket)等待建立连接时,另一个socket可以要求进行连接,一旦这两个socket连接起来,它们就可以进行双向数据传输,双方都可以进行发送 或接收操作。
UDP是User Datagram Protocol的简称,是一种无连接的协议,每个数据报都是一个独立的信息,包括完整的源地址或目的地址,它在网络上以任何可能的路径传往目的地,因此能否到达目的地,到达目的地的时间以及内容的正确性都是不能被保证的。
比较:
UDP:1,每个数据报中都给出了完整的地址信息,因此无需要建立发送方和接收方的连接。
2,UDP传输数据时是有大小限制的,每个被传输的数据报必须限定在64KB之内。
3,UDP是一个不可靠的协议,发送方所发送的数据报并不一定以相同的次序到达接收方
TCP:1,面向连接的协议,在socket之间进行数据传输之前必然要建立连接,所以在TCP中需要连接
时间。
2,TCP传输数据大小限制,一旦连接建立起来,双方的socket就可以按统一的格式传输大的
数据。
3,TCP是一个可靠的协议,它确保接收方完全正确地获取发送方所发送的全部数据。
应用:
1,TCP在网络通信上有极强的生命力,例如远程连接(Telnet)和文件传输(FTP)都需要不定长度的数据被可靠地传输。但是可靠的传输是要付出代价的,对数据内容正确性的检验必然占用计算机的处理时间和网络的带宽,因此TCP传输的效率不如UDP高。
2,UDP操作简单,而且仅需要较少的监护,因此通常用于局域网高可靠性的分散系统中client/server应用程序。例如视频会议系统,并不要求音频视频数据绝对的正确,只要保证连贯性就可以了,这种情况下显然使用UDP会更合理一些。
三,基于Socket的java网络编程
1,什么是Socket
网络上的两个程序通过一个双向的通讯连接实现数据的交换,这个双向链路的一端称为一个Socket。Socket通常用来实现客户方和服务方的连接。Socket是TCP/IP协议的一个十分流行的编程界面,一个Socket由一个IP地址和一个端口号唯一确定。
但是,Socket所支持的协议种类也不光TCP/IP一种,因此两者之间是没有必然联系的。在Java环境下,Socket编程主要是指基于TCP/IP协议的网络编程。
2,Socket通讯的过程
Server端Listen(监听)某个端口是否有连接请求,Client端向Server 端发出Connect(连接)请求,Server端向Client端发回Accept(接受)消息。一个连接就建立起来了。Server端和Client 端都可以通过Send,Write等方法与对方通信。
对于一个功能齐全的Socket,都要包含以下基本结构,其工作过程包含以下四个基本的步骤:
(1) 创建Socket;
(2) 打开连接到Socket的输入/出流;
(3) 按照一定的协议对Socket进行读/写操作;
(4) 关闭Socket.(在实际应用中,并未使用到显示的close,虽然很多文章都推荐如此,不过在我的程序中,可能因为程序本身比较简单,要求不高,所以并未造成什么影响。)
3,创建Socket
创建Socket
java在包java.net中提供了两个类Socket和ServerSocket,分别用来表示双向连接的客户端和服务端。这是两个封装得非常好的类,使用很方便。其构造方法如下:
Socket(InetAddress address, int port);
Socket(InetAddress address, int port, boolean stream);
Socket(String host, int prot);
Socket(String host, int prot, boolean stream);
Socket(SocketImpl impl)
Socket(String host, int port, InetAddress localAddr, int localPort)
Socket(InetAddress address, int port, InetAddress localAddr, int localPort)
ServerSocket(int port);
ServerSocket(int port, int backlog);
ServerSocket(int port, int backlog, InetAddress bindAddr)
其中address、host和port分别是双向连接中另一方的IP地址、主机名和端 口号,stream指明socket是流socket还是数据报socket,localPort表示本地主机的端口号,localAddr和 bindAddr是本地机器的地址(ServerSocket的主机地址),impl是socket的父类,既可以用来创建serverSocket又可 以用来创建Socket。count则表示服务端所能支持的最大连接数。例如:学习视频网 http://www.xxspw.com
Socket client = new Socket("127.0.01.", 80);
ServerSocket server = new ServerSocket(80);
注意,在选择端口时,必须小心。每一个端口提供一种特定的服务,只有给出正确的端口,才 能获得相应的服务。0~1023的端口号为系统所保留,例如http服务的端口号为80,telnet服务的端口号为21,ftp服务的端口号为23, 所以我们在选择端口号时,最好选择一个大于1023的数以防止发生冲突。
在创建socket时如果发生错误,将产生IOException,在程序中必须对之作出处理。所以在创建Socket或ServerSocket是必须捕获或抛出例外。
4,简单的Client/Server程序
1. 客户端程序
import java.io.*;
import java.net.*;
public class TalkClie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ry{
Socket socket=new Socket("127.0.0.1",4700);
//向本机的4700端口发出客户请求
BufferedReader sin=new BufferedReader(new InputStreamReader(System.in));
//由系统标准输入设备构造BufferedReader对象
PrintWriter os=new PrintWriter(socket.getOutputStream());
//由Socket对象得到输出流,并构造PrintWriter对象
BufferedReader is=new BufferedReader(new InputStreamReader(socket.getInputStream()));
//由Socket对象得到输入流,并构造相应的BufferedReader对象
String readline;
readline=sin.readLine(); //从系统标准输入读入一字符串
while(!readline.equals("bye")){
//若从标准输入读入的字符串为 "bye"则停止循环
os.println(readline);
//将从系统标准输入读入的字符串输出到Server
os.flush();
//刷新输出流,使Server马上收到该字符串
System.out.println("Client:"+readline);
//在系统标准输出上打印读入的字符串
System.out.println("Server:"+is.readLine());
//从Server读入一字符串,并打印到标准输出上
readline=sin.readLine(); //从系统标准输入读入一字符串
} //继续循环
os.close(); //关闭Socket输出流
is.close(); //关闭Socket输入流
socket.close(); //关闭Socket
}catch(Exception e) {
System.out.println("Error"+e); //出错,则打印出错信息
}
}
}
2. 服务器端程序
import java.io.*;
import java.net.*;
import java.applet.Applet;
public class TalkServer{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ry{
ServerSocket server=null;
try{
server=new ServerSocket(4700);
//创建一个ServerSocket在端口4700监听客户请求
}catch(Exception e) {
System.out.println("can not listen to:"+e);
//出错,打印出错信息
}
Socket socket=null;
try{
socket=server.accept();
//使用accept()阻塞等待客户请求,有客户
//请求到来则产生一个Socket对象,并继续执行
}catch(Exception e) {
System.out.println("Error."+e);
//出错,打印出错信息
}
String line;
BufferedReader is=new BufferedReader(new InputStreamReader(socket.getInputStream()));
//由Socket对象得到输入流,并构造相应的BufferedReader对象
PrintWriter os=newPrintWriter(socket.getOutputStream());
//由Socket对象得到输出流,并构造PrintWriter对象
BufferedReader sin=new BufferedReader(new InputStreamReader(System.in));
//由系统标准输入设备构造BufferedReader对象
System.out.println("Client:"+is.readLine());
//在标准输出上打印从客户端读入的字符串
line=sin.readLine();
//从标准输入读入一字符串
while(!line.equals("bye")){
//如果该字符串为 "bye",则停止循环
os.println(line);
//向客户端输出该字符串
os.flush();
//刷新输出流,使Client马上收到该字符串
System.out.println("Server:"+line);
//在系统标准输出上打印读入的字符串
System.out.println("Client:"+is.readLine());
//从Client读入一字符串,并打印到标准输出上
line=sin.readLine();
//从系统标准输入读入一字符串
} //继续循环
os.close(); //关闭Socket输出流
is.close(); //关闭Socket输入流
socket.close(); //关闭Socket
server.close(); //关闭ServerSocket
}catch(Exception e){
System.out.println("Error:"+e);
//出错,打印出错信息
}
}
}
5,支持多客户的client/server程序
前面的Client/Server程序只能实现Server和一个客户的对话。在实际应用 中,往往是在服务器上运行一个永久的程序,它可以接收来自其他多个客户端的请求,提供相应的服务。为了实现在服务器方给多个客户提供服务的功能,需要对上 面的程序进行改造,利用多线程实现多客户机制。服务器总是在指定的端口上监听是否有客户请求,一旦监听到客户请求,服务器就会启动一个专门的服务线程来响 应该客户的请求,而服务器本身在启动完线程之后马上又进入监听状态,等待下一个客户的到来。
B. 【web】TCP和UDP、HTTP的区别
(1) TCP是面向连接的,UDP是无连接的 ,即发送数据前不需要先建立链接。
(2) TCP提供可靠的服务 。也就是说,通过TCP连接传送的数据,无差错,不丢失,不重复,且按序到达;UDP尽最大努力交付,即不保证可靠交付。 并且因为tcp可靠,面向连接,不会丢失数据因此适合大数据量的交换。
(3) TCP是面向字节流,UDP面向报文 ,并且网络出现拥塞不会使得发送速率降低(因此会出现丢包,对实时的应用比如IP电话和视频会议等)。
(4) TCP只能是1对1的,UDP支持1对1、1对多 。
(5) TCP的首部较大 为20字节,而UDP只有8字节。
(6)TCP是面向连接的可靠性传输,而UDP是不可靠的。
(7) TCP和UDP都是传输层的协议,HTTP是在应用层的一个协议
(8)HTTP协议基于请求\响应模型的,并且是 基于TCP协议 的。
HTTP协议是建立在请求/响应模型上的。首先由客户建立一条与服务器的TCP链接,并发送一个请求到服务器,请求中包含请求方法、URL、协议版本以及相关的MIME样式的消息。服务器响应一个状态行,包含消息的协议版本、一个成功和失败码以及相关的MIME式样的消息。
(9)HTTP/1.0为 多次的TCP 链接,HTTP/1.1提出了可持续链接即只建立 一次TCP链接 。
因此一个包含HTML内容和图片的页面将需要建立多次的短期的TCP链接。一次TCP链接的建立将需要3次握手。另外,为了获得适当的传输速度,则需要TCP花费额外的回路链接时间(RTT)。每一次链接的建立需要这种经常性的开销,而其并不带有实际有用的数据,只是保证链接的可靠性,因此HTTP/1.1提出了可持续链接的实现方法。HTTP/1.1将只建立一次TCP的链接而重复地使用它传输一系列的请求/响应消息,因此减少了链接建立的次数和经常性的链接开销。
C. Web 浏览器向侦听标准端口的 Web 服务器发出请求之后,在服务器响应的 TCP 报头中,源端口号是多少
当然是80端口了。标准web应用必然是采用80端口,响应报文源端口就是指服务器端口,所以肯定是80端口。
D. 如何才能同时提供TCP连接服务器和web服务
并发数不要求太高,应该可以啊,socket网络编程端口分开或不分开都行,你tcp应该在应用层需要自定义协议吧,那web请求就是http协议,解析一下就好了。
E. 什么是互联网
一、什么是互联网
互联网:凡是能彼此通信的设备组成的网络就叫互联网。
(1)内部结构:
互联网指的是通过TCP/IP协议族相互连接在一起的计算机的网络。TCP是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IP是Internet Protocol,网际协议。TCP/IP协议族是一个网络通讯模型,是当前互联网通讯的基础架构。
IP用来去识别网络上的一台计算机。计算机要连接到一起相互通信,首先需要知道连接的目标计算机,而IP就能标识一台计算机。做一个类比,我们人跟人之间也需要建立连接才能交流,在一群人中说话,首先喊出一个人的名字,他就知道你在跟他说话了。IP就是计算机的名字。
TCP是计算机之间控制传输信息的协议,同样的类比,就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语言和方式。一个不会外语的中国人跟一个美国人交流是无效的,就跟好像一台计算机发送目标计算机无法识别的数据包。能够识别出网络上的计算机,同时也能以相互理解的方式进行通讯,这样计算机就可以连接到一起了。
(2)互联网、因特网、万维网三者的关系:互联网包含因特网,因特网包含万维网。凡是能彼此通信的设备组成的网络就叫互联网,因特网是基于TCP/IP让不同的设备彼此通信,TCP/IP协议由很多协议组成,不同类型的协议又被放在不同的层,其中,位于应用层的协议就有很多,只要应用层使用的是HTTP协议,就称为万维网。
二、互联网的发展历史
人类的发展历程中常常伴随着战争,战争往往是科技发展的原动力互联网也不例外。
世界上第一台通用计算机"ENIAC"于1946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由美国人莫克利(JohnW.Mauchly)和艾克特(J.PresperEckert),重达30吨,被美国国防部用来进行弹道计算。
互联网诞生于冷战时期,美国国防部研制的阿帕网(ARPA),这是互联网的诞生雏型,主要用来传递战争情报,这个时期分组交换技术得到了发展,分组交换的意思就是完整的数据如何拆分成一个个数据包分开传输,接收之后就重新组装的技术,但是互联网的真正发展开始于1985年。
1973年TCP/IP协议实际上就已经提出来了,到了1982年,TCP/IP协议被标准化了,Internet的概念被正式提出来了。提出互联网概念这两个人,一个叫Vint Cerf,一个叫Robert Kahn,这两个人也因此被誉为这个互联网之父。2004他们获得了叫计算机界的诺贝尔奖叫图灵奖,这是计算机界能够获得的最高的终生荣誉。Vint Cerf现在依然是Google的互联网首席科学家。
随后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会建立了各个大学之间的高速传播的网络。如果把互联网想成是一棵大树,那当时美国各个大学之间建立的主干网络,就形成了最重要的几个核心主枝干。后面越来越多的子网或者其他的网络,逐渐的连到这个主干上,而形成我们今天整个全球化的互联网。
Web的诞生:
1990年的时候出现了World-Wide-Web,万维网,就是现在简称的Web。在这个词出现之前,在这张图中都是冷冰冰的技术术语,但是在这个词出现之后,互联网发展历史上里程碑式的伟大企业相继出现,如:Yahoo、Google和Facebook。
Web最早只是一种静态信息的发布媒介,就是我们访问到的网页都是事先写好的固定信息。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可以用来实现动态的功能。
TCP/IP协议可以实现信息的传递,万维网基于TCP/IP协议的传输功能,实现超媒体的内容展现形式,超媒体可以在TCP/IP协议上传输文字、音频、视频,同时可以相互链接,万维网是一种超文本文档相互链接形成的一种超大规模的分布式系统。
万维网从技术内涵上怎么来理解呢?首先它是运行在互联网上的,是一个TCP/IP协议之上的应用协议,它是一种超文本文档相互链接形成的一种超大规模的分布式系统。
这里需要了解一下三个术语: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HTML超文本语言和URL统一资源定位服务。虽然是技术术语,但是在我们每天的上网过程中都能看到它们的痕迹。
今天你们经常听到Html5,比如微信的HTML5页面,HTML5游戏等。HTML是从1.0版本开始的,有一个叫W3C的标准化组织,逐步在维护这样一套HTML语言的标准,一直演化到今天的HTML5。HTML的作用是描述超文本文档。比如说我们希望有一个东西展示给用户,你需要用HTML表达出来,这样才能放到万维网上让别人浏览。
URL可以理解为网址,就是我们在浏览器中输入的一个字符串。它用来定位超文本文档,URL协议定义了Web上如何标识出一个网页,即超文本文档。这跟IP协议如何标识出一台计算机的意义是相似的。
我们在浏览器中输入网址,会看到网址前面都有一个“http”,这指的就是一种HTTP协议。HTTP协议定义了如何与超文本交互,信息通过超文本文档描述好了,也可以定位到了,接下来就需要通过HTTP协议去访问。HTTP协议定义了一套与网页交互的工作,我们不去细究,我们只需知道这是获取信息的一种协议,浏览器会把我们的各种动作翻译成HTTP协议相关动作与Web服务器进行交互,并且将得到的超文本文档渲染成可读的内容让我们方便浏览。我们所谓的“连接”在技术层面都时这些协议在默默地发挥着基础设施的作用。这就是万维网的一个基本原理。
浏览器中访问一个Web页面的过程:
在移动端和PC端都可以访问网页,比如我们去访问Google的页面,google.com网址就是符合URL规范的网址。浏览器看到这个网址,首先去查询DNS(Domain Naming Service)服务器,DNS服务器会将网址转换为IP地址。万维网是运行在TCP/IP协议之上的,所以首先需要知道Web服务器的IP地址,DNS帮我们做了这件事情。
有了IP地址,浏览器就可以基于HTTP协议,向远程的Web服务器发送请求了。而Google的Web服务器就能够接收到这样的请求,收到这样的请求之后,它就会调用后端的一系列功能并且最终组装出HTML页面,通过HTTP协议返回给浏览器。浏览器把返回的HTML文本渲染成为一个美观而且可读的页面,这就是在浏览器中看到Google的页面了。这整个过程是在TCP/IP协议之上完成的,Web请求和Web响应都会安装TCP协议要求的方式进行打包和传输。
从计算机的连接扩展到了信息的连接,互联网这个基础设施的深度和广度得到了巨大的扩展。
三、互联网商业经营模式
3.1商业模式:为何人,采购何种物品,创造何种价值,最后以何种方式换取等价物。新技术可以乘着‘商业模式’这头坐骑走向创新,也可以说商业模式自身的巨大改变即创新,包括传统的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和新型互联网商业模式。
3.2美团创始人王兴提出的四纵三横理论
横向是网民在互联网上产生的行为,纵向是每5年一次引领技术走向的变革。他们之间相互组合会形成新的产品模式,比如:
搜索+娱乐=网络MP3
社交+内容+娱乐=SNS
移动+通信=微信
移动+娱乐=手机游戏
所解决的交叉点数量越多越强大
3.3几类商业模式
1.免费模式
借助免费手段销售产品或服务建立庞大的消费群体,塑造品牌形象,然后再通过配套的增值服务、广告费等方式取得收益的一种新商业模式。
2.平台模式
基于用户生态衍生和创造价值,打造一个多方共赢互利的生态圈。
3.多变模式
每个客户细分群体之间都是相互依存的,并且有自己的价值主张和收入来源。
4.长尾模式
通过C2B实现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核心是‘多款少量’。
5.租赁模式
以实体或硬件作为唯一载体,取得软件及服务的收费。
6.诱钓模式
先做一个免费的主力产品聚集用户,然后再用流量进行变现。
7.低成本模式
利用低于竞品的价格,实现薄利多销,然后形成粉丝群,实现粉丝经济。
8.工具+社群+电商模式
互联网的发展,使信息交流越来越便捷,志同道合的人更容易聚在一起,形成社群。同时,互联网将散落在各地的星星点点的分散需求聚拢在一个平台上,形成新的共同的需求,并形成了规模,解决了重聚的价值。比如微信最开始就是一个社交工具,先是通过各自工具属性/社交属性/价值内容的核心功能过滤到海量的目标用户,加入了朋友圈点赞与评论等社区功能,继而添加了微信支付、精选商品、电影票、手机话费充值等商业功能。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简单来说,工具如同一道锐利的刀锋,它能够满足用户的痛点需求,用来做流量的入口,但它无法有效沉淀粉丝用户。社群是关系属性,用来沉淀流量;商业是交易属性,用来变现流量价值。三者看上去是三张皮,但内在融合的逻辑是一体化的。
9.电商模式:
P2P:互联网借贷平台(person-to-person),又称点对点网络借款,是一种将小额资金聚集起来借贷给有资金需求人群的一种民间小额借贷模式。属于互联网金融(ITFIN)产品的一种。属于民间小额借贷,借助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网络信贷平台及相关理财行为、金融服务。
o2o:即Online To Offline(在线离线/线上到线下),是指将线下的商务机会与互联网结合,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平台,这个概念最早来源于美国。O2O的概念非常广泛,既可涉及到线上,又可涉及到线下,可以通称为O2O。
B2B:是Business-to-Business的缩写,是指企业与企业之间通过专用网络或Internet,进行数据信息的交换、传递,开展交易活动的商业模式。它将企业内部网和企业的产品及服务,通过 B2B 网站或移动客户端与客户紧密结合起来,通过网络的快速反应,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从而促进企业的业务发展。
B2C:是Business-to-Customer的缩写,而其中文简称为“商对客”。“商对客”是电子商务的一种模式,也就是通常说的直接面向消费者销售产品和服务商业零售模式。
C2C:实际是电子商务的专业用语,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电子商务。
3.4互联网商业模式的变现方式
1.广告
几乎所有的互联网产品都具有或可以使用广告这种盈利模式。广告模式还可以细分为一般广告模式和搜索广告模式。
2.佣金
平台类产品为企业销售的实现提供了帮助而获得报酬。如:京东(非自营部分)、天猫、美团、大众点评。
3.销售
销售产品、数据、信息或服务。如京东自营、网络指数或一些咨询网站出售的统计数据和商业信息、心理咨询网站的咨询服务。
4.开放API
通常是一些大型公司,具有技术或平台优势的公司才有能力运营。
5.增值服务
根据客户的需要,为客户提供超出常规服务范围的服务,简单来说就是提供特权服务。
3.5优秀的商业模式案例:
在互联网公司中说到优秀的商业模式,那就不得不提到谷歌,因为以谷歌为首的互联网公司成功的创造了独特的商业模式,且在今天依然非常走俏。
传统的商业模式
说到互联网的传统商业模式,大家最先想到的就是由雅虎创造的门户模式了,直到如今,新浪、网易,搜狐等门户网站还依然活得好好的,但在新媒体的冲击下,门户网站的后劲明显不足,还需要寻找新的出路,比如新浪推出的新浪微博,对新浪来说就是非常好的突破。
探索中的商业模式
除了上述已经成熟的互联网公司的商业模式以外,近年来又涌现出了许多新的互联网商业模式,其中以社会化网络和移动互联网为先驱,尤其我们在移动互联网流量什么时候能超过PC?一文中曾对移动互联网的流量做过分析,其中指出2015年移动互联网的流量将超过互联网,所以这些新的互联网商业模式将很有可能后来者居上,爆发出非常惊人的力量出来。
四、发展现状及趋势
互联网是20世纪最重大的科技发明之一,将深刻地影响人类社会文明进程。
现状:
有30多年历史的互联网,在2012年已进入成熟发展阶段,2015年中国PC互联网渗透率为50%,移动互联网渗透率为45%,按照技术扩散的三阶段论(渗透率从0至10%为起始阶段,从10%~40%为成熟阶段,从40%~75%为饱和阶段),目前中国互联网已进入饱和阶段。2018年全球使用互联网的网民数量已经超越了40亿,而同期的全球人口数量大约为76亿。得益于近十几年移动网络与智能设备的发展,在这40亿网民中,有大约一半使用智能手机上网。
由此可见,互联网处于上升阶段,企业可以借助人口红利通过"割韭菜"实现盈利,而一旦人口红利的优势不在,必然要实现其他方面的转变和创新才能在市场中继续保持盈利。
从上图可见,移动互联网已取代PC互联网,全球很多用户将跨越PC互联网阶段,直接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媒体和工具作为移动互联网的两大属性,仍将沿袭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路径,媒体属性因与其他产业的弱关联性而率先发展,工具特性将持续深化发展。
趋势:
1.目前在中国网络终端很多,因此多网融合是大势所趋
有线、无线、手机、电视,以及其他的终端会最终融合,在融合的过程中会产生更大的应用服务于人类。
2.中国互联网的行业整合速度将加快,盈利将成为互联网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出发点。
3.互联网安全问题将引起更多重视
4.全球传统媒体严重衰退,中国网络广告收入超越电视广告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网络广告将是效果广告的天下,以大数据精准广告将成为网络广告的重要发展驱动力
2013年以CPC和CPA为计费方式的效果广告,其市场份额达66.6%,2014年该比例将超过7成。在效果类广告为主流的中国网络广告市场,精准广告技术将成为网络广告市场的重要驱动力。我们看到360公司的点睛系统、腾讯的广点通等新的以大数据为基础的精准广告势力正在快速崛起,其市场地位已经可以跟传统的门户相当。游戏和电商是这些精准广告系统的主要客户群,随着这些客户群的进一步发展,以及精准广告系统在大数据方面的进一步发力,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以大数据驱动的精准广告势力将成为网络广告市场最为重要的变革和发展的驱动力。
5.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正在崛起,大型平台类互联网企业将驱动市场快速发展
互联网消费金融是指消费者通过互联网购买消费品提供消费贷款的现代服务金融方式,包括住房贷款、汽车贷款、旅游贷款、助学贷款等。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正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2013年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交易规模达到60.0亿元。从互联网消费金融交易规模构成来看,2013年互联网消费金融交易规模主要以P2P消费信贷为主。
6.互联网正在大力往健康领域渗透,掀起互联网健康浪潮
越来越多的用户在使用互联网寻找与健康相关的解决方案,由此带动了移动互联网健康市场的迅速发展,从移动挂号到日常健康管理服务,从健康监测到慢病预防和慢病管理,互联网健康浪潮正在掀起。
7.在线教育拐点到来,未来市场快速成长
学历教育、职业在线教育是市场规模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中小学在线教育市场将比整个在线教育市场的成长速度更快。
目前的教育领域的变革主要是来自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在线教育从相对集中的学习转变成碎片化学习的状态,这需要在线教育产品形态的转变;而由于大数据的发展也使得在线教育更加智能和科学,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大数据建立错误题库去优化老师讲课的重点,或者通过大数据去辅助学生答题,科学评估学习成绩,优化学习重点,如猿题库、学习宝和优答。
8.在线旅游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市场正在酝酿变局
9.房产领域O2O做闭环,加速转型迎发展
10.社交平台将加速生态整合,以社交为基础打造沟通、娱乐、生活、购物和学习一站式服务平台
在三大类社交应用中,整体网民覆盖率最高为即时通信,第二社交网站,最后为微博。即时通信(IM)在整体网民中的覆盖率达到了89%。而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腾讯几乎领跑了这三类主流的社交应用市场。即时通讯领域,腾讯的QQ和微信的网民渗透率分别到78%和65%,QQ空间的网民渗透率也达57%,腾讯微博为27%,仅比新浪微博低1%。最为值得关注的是微信,上线后仅用四年便取得了65%的网民渗透率,发展速度极快。
11.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可能会是计算机历史中的一个终极目标。从1950年,阿兰图灵提出的测试机器如人机对话能力的图灵测试开始,人工智能就成为计算机科学家们的梦想。
五、总结
我们很庆幸可以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在这个时代我们注定要比其他时代见证更多的变化,作为20世界最伟大的发明互联网,它的飞速发展让我们感同身受的同时,也在改变着我们每个人的命运,每一次科技革命的超越都要比上一次花费更多的时间,也更难超越,又有谁能预知下一次革命还能否被超越?
F. tcp和web
tcp是网络传输协议web一般是网络网站
G. WEB请求处理之浏览器响应
当我们使用浏览器进行浏览操作的时候,会产生一系列的数据请求。现在浏览器和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交互是基于B/S架构的,而这种架构是建立在HTTP请求的基础上的,当我们在浏览器的地址栏中输入一个网页的地址后,会触发一些列事件,如下图所示:
以上就是我们访问网页时会触发的一系列事件,也是web请求处理的基本流程,接下来对几个概念详细介绍.
TCP协议是OSI七层协议中传输层的一项协议,它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交付的数据传输协议,和UDP用户数据报协议不同的是,它需要建立连接,并且需要无差错和可靠地交付数据。通过TCP建立连接,需要经过三次握手,关闭TCP连接需要四次挥手。
OSI七层模型中TCP处于的层级位置如图所示
TCP建立连接是为了可靠地传输数据,因此建立过程比较复杂,以确保可靠地传输数据。具体流程如下图所示:
TCP四次挥手
当数据传输成功后需要关闭连接,这就是TCP四次挥手。四次挥手比握手还要复杂,具体流程如下图所示:
在这个过程中,为什么会涉及到四次挥手呢,这是因为在客户端发送主动关闭连接请求时,服务器端收到关闭请求并返回确认收到请求报文,但是服务器不会立即关闭,因为在这个时间段内可能还会有数据传送,服务器端会继续传送数据给客户端,当没有数据传送时,服务器端会主动发送报文给客户端请求关闭,等待客户端返回确认时服务器端就进入了close状态。
从上面的OSI七层模型中我们可以看到HTTP处于七层协议中的应用层,也就是最接近用户的一层。它主要是处理WEB数据请求,它是无状态无连接的协议。无状态是指上一次传送的数据是没有存储下来的,下一次操作获取不到上次的数据。无连接是指需要请求数据时才会建立连接,否则处于无连接状态。在WtEB请求处理过程中,我们主要是关心HTTP请求头和响应头还有就是状态码.
下面是使用FIDDLER抓包工具抓取的请求包
CONNECT www..com:443 HTTP/1.1
Host: www..com:443
Connection: keep-alive
User-Agent: Mozilla/5.0 (Windows NT 6.1; WOW64) AppleWebKit/537.36 (KHTML, like Gecko) Chrome/50.0.2661.94 Safari/537.36
人们习惯记忆域名,但机器间互相只认IP地址,域名与IP地址之间是多对多的关系,一个ip地址不一定只对应一个域名,且一个域名可以对应多个ip地址,它们之间的转换工作称为域名解析,域名解析需要由专门的域名解析服务器来完成,整个过程是自动进行的。
由于DNS域名解析有些复杂,本文章就不就过多的讲解。
总结:以上就是web请求处理中浏览器响应的相关知识,由于涉及到的 知识太多因此没哟很详细的将解,只将解了部分的重要内容,待到以后学习加深,进一步完善。
H. Web阶段——TCP/UDP区别
2018-09-25
全称: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是工作在OSI七层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开放式系统互联)中的传输层,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基于字节流的通信协议。
TCP层将应用层的数据流分成报文段,再继续向网络层传输。为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TCP层将每个报文段进行了编号,用来保证接收端数据的我完整性。
TCP层每传输一个报文段,就向接收端发送一次确认信息。在一定时间内,如果接收端没有返回确认信息,发送端将重新发送丢失的报文。
全称: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与TCP一样工作在传输层,是一种面向无连接的、不可靠的通信协议。
UDP仅将应用层的数据流分成报文直接进行传输,不进行排序。数据安全没有保障,但操作效率高,适合普通数据传输(QQ)。
连接时:
1. 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一个SYN置位的TCP报文,其中包含连接的初始序列号x和一个窗口大小(表示客户端上用来存储从服务器发送来的传入段的缓冲区的大小)。
2. 服务器收到客户端发送过来的SYN报文后,向客户端发送一个SYN和ACK都置位的TCP报文,其中包含它选择的初始序列号y、对客户端的序列号的确认x+1和一个窗口大小(表示服务器上用来存储从客户端发送来的传入段的缓冲区的大小)。
3. .客户端接收到服务器端返回的SYN+ACK报文后,向服务器端返回一个确认号y+1和序号x+1的ACK报文,一个标准的TCP连接完成。
#TCP断开连接四次挥手过程:
1. Client端发起中断连接请求,也就是发送FIN报文。
2. Server端接到FIN报文后,意思是说"我Client端没有数据要发给你了",但是如果你还有数据没有发送完成,则不必急着关闭Socket,可以继续发送数据。所以你先发送ACK,"告诉Client端,你的请求我收到了,但是我还没准备好,请继续你等我的消息"。
3. 这个时候Client端就进入FIN_WAIT状态,继续等待Server端的FIN报文。当Server端确定数据已发送完成,则向Client端发送FIN报文,"告诉Client端,好了,我这边数据发完了,准备好关闭连接了"。
4. Client端收到FIN报文后,"就知道可以关闭连接了,但是他还是不相信网络,怕Server端不知道要关闭,所以发送ACK后进入TIME_WAIT状态,如果Server端没有收到ACK则可以重传。“,Server端收到ACK后,"就知道可以断开连接了"。Client端等待了2MSL后依然没有收到回复,则证明Server端已正常关闭,那好,我Client端也可以关闭连接了。Ok,TCP连接就这样关闭了!
本文来自 tensorzhl 的CSDN 博客 ,全文地址请点击: https://blog.csdn.net/tensorzhl/article/details/75797364?utm_source=
I. web服务器和TCP服务器的问题 是在web中直接架设TCP服务器 还是建设好TCP服务器然后和web服务器通信
描述不够详细, 是想用浏览器控制硬件?还是监控场景? 如果是控制硬件, 先是电脑与硬件的通信与控制,能够完成的同时, 基于Web服务进行开发, 如果用CS架构在开发Web服务的时候, 就完成服务控制了.
. 至于TCP服务器, 你是指客户端与被控制端的通信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