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射频前端与移动终端天线有什么区别
呵呵,射频前端主要包括 接收高频放大、混频(变频)基带放大解调、接收VCO、接收供电控制、频率合成系统、参考频率;发射上变频、发射VCO、发射前置放大。这些都已经集成到一个IC。移动端天线仅仅是一个原件--天线,不属于射频前端的范畴哦。射频前端是一个完成收发射频处理的集成电路
B. 手机里的射频是什么意思
若使用的是vivo手机,手机射频是指接收、发送手机信号的功能模块。
C. 什么叫射频前端(无线电方面);个人理解主要指信号的接收能力如天线增益、射频放大、输入衰减等,请问对么
我理解的是靠近天线部分的是射频前端,包括发射通路和接收通路。
发射通路东西不多,功率放大、滤波之类的。
一般讲得比较多的是接收通路,包括低噪声放大器(LNA)、滤波器等器件,包括增益、灵敏度、射频接收带宽等指标,要根据产品特点进行设计,目的是保证有用的射频信号能完整不失真地从空间拾取出来并输送给后级的变频、中频放大等电路。
D. 华为 P50没有5G还是要硬着头皮发布中间的无奈只有当事人能懂
“因为这两年多美国四轮制裁,限制我们5G手机,所以现在只能用4G,我们的5G芯片只能当4G用。”7月29日,华为P50系列手机乘着晚班车来到发布会现场,华为常务董事、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满含歉意又无奈地说出这句话。
5G只能当4G,核心部件缺位是关键
和往年一样,华为 P50/Pro 系列在影像方面依然是狂甩对手几十个足球场的存在。同时,该系列手机在性能、颜值、快充、屏幕等方面也都是顶级的水平——除了不支持5G。
华为P50全系搭载高通骁龙888 4G芯片,而华为P50 Pro则搭载高通骁龙888 4G芯片以及海思麒麟9000 4G芯片。看到这里一定会有人提出疑问:之前同样搭载麒麟9000芯片的华为Mate 40系列都可以支持5G,而华为P50系列先行发售的版本搭载的正是麒麟9000芯片,怎么偏偏用在P50系列上就不支持了呢?
半导体咨询机构“芯谋研究”企业研究总监王笑龙分析称,在5G SoC仍有库存的背景下,华为手机无法实现5G功能,唯一可能就是智能手机中的核心部件——射频模组出现问题。
目前该猜测还未得到华为证实。不过,这一猜测正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路,我们不妨从手机通信的角度来予以分析。
射频前端芯片决定终端所支持的通信模式
射频模块主要包含了天线、射频前端和射频芯片,其中射频前端又是电子设备信号收发的核心器件,它在无线通信的过程中扮演着信号“发送者”和“接收者”的角色。
手机天线在接收到无线信号后,首先经过选频网络剔除手机处理范围之外的电磁波信号,随后手机信号传输到天线开关,根据接收的信号频段再由天线开关“放行”相应的频段信号。接着被放行信号会通过滤波器、信号放大器等进入射频集成电路,信号在这里会经过一系列处理留下通话声音的模拟信号,整个过程都是通过射频前端来完成,之后再通过基带进行数模转换,最终被用户所接听。
由此不难看出,在射频模块中,射频前端芯片起到了“生命线”一样的作用。所以,尽管华为P50 Pro一部分搭载了华为的麒麟9000 5G芯片,但由于只有基带芯片而没有射频模块,P50也就无法使用5G网络。
国产自给自足面临重大考验
众所周知,华为此次面临的射频模块缺失的问题是华为一直未能突破的核心环节。
以最受卡脖子之痛的滤波器为例,放眼全球市场,2018年日本村田制作所占据了47%的市场份额。BAW滤波器方面,美国博通一家就占据着87%的市场份额,Qorvo也有8%的份额。反观我国,目前SAW滤波器自给率仅为5%,而BAW滤波器更是少有厂商能够实现量产,即便可以实现,大部分也只能应用于中低端产品当中。
说到这,大家多少就能明白为什么华为P50系列即便搭载麒麟9000芯片,也不能使用5G技术了吧,背后的残缺之憾,实在是无奈。
但是无奈之外,我们也要看到,我国正在积极实现半导体行业的自给自足。就像这次的滤波器,其实华为海思已经在研究SAW滤波器,正逐步完善我们的产业链。相信假以时日,我们必能够通过自主研发,真正突破半导体全产业链这一难关!
E. 如此重要 你可能并不了解的射频前端
【IT168 评测】过去十几年的时间,通讯行业经历了从2G到3G,再由3G到4G的逐步迭代。更多频段得开发、新技术得引入令高速网络普及,手机也由当年短信电话的功能机转变为更加多元的智能终端,满足我们即时下载、社交直播、在线游戏等需求。伴随着这种转变,通讯性能成为衡量一款手机的重要指标。这其中射频前端(RFFE)作为核心组件,其作用更是举足轻重。
提及射频前端,相信不少朋友对射频前端还不太了解。它是射频收发器和天线之间的一系列组件,主要包括功率放大器(PA)、天线开关(Switch)、滤波器(Filter)、双工器(Duplexer和Diplexer)和低噪声放大器(LNA)等,直接影响着手机的信号收发。如果没有射频前端,你的手机根本无法连接到移动网络。
近期国际知名研究机构IHS通过拆解多款智能手机,发布了一份关于手机射频前端的研究报告,并对近年的手机射频前端设计趋势做了一定解读。
▲射频前端的成本伴随着LTE网络逐步提升
IHS表示,由于近年在全网通、LTE网速上的追求,一款终端往往需要支持多个频段,这种频段的增加直接导致射频前端设计复杂度的提升,往往方寸之间就要容纳上百个元器件。特别是千兆级网络的来临,多载波、高阶的调制、4x4 MIMO等技术的融入令前端设计复杂度直线提升,通过拆解三星S8,IHS指出其采用了堪称目前最复杂的前端设计。当然,复杂度的提升直接意味着成本的增加,并在手机BOM成本中占有越来愈高比例,足见其重要性。
▲拆解三星S8
另外IHS还指出,伴随着手机设计的轻薄化发展,机身内可被利用的空间实际上是减小的,尤其是主板的空间。因此尽管射频前端的复杂度和重要性与日俱增,但尴尬的是,主板上留给它的空间却越来越少。
▲射频前端越来越复杂,但是主板留下的空间越来越少
可以说,一面是高速网络的直接需求、另一面是美学设计的行业趋势,这种矛盾如何权衡始终是个困难的问题。作为深耕通讯领域30余年的企业,高通给出了行业内系统的射频前端解决方案,具备完整的射频前端核心技术组合、先进的模块集成功能,并结合自身modem方面的优势,衍生出了先进的射频前端技术,让手机在“高速网络”和“美学设计”之间达成鱼和熊掌兼得的效果。
Trusignal天线增强
TruSignal天线增强分为三个技术部分,分别是主分集天线切换技术、动态天线调谐以及高阶分集接收技术。其中动态天线调谐技术正是依靠骁龙modem与射频前端的配合,数据传输时modem方面会持续对传输通道进行检测,及时调整天线和射频前端功率放大器之间的适配,从而减少传输过程中信号损失,避免掉话和通信速率下降。
主分级天线切换技术会在信号损失临界点交换主副天线的上下行传输,以此确保手机数据传输的顺畅,避免手机轻薄化设计下的“死亡之握”问题。而高阶接受技术则是依靠额外的天线设计保证手机能够感知来自各个方向的细微信号,直接提升信号质量,这其中都离不开射频前端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由于Trusignal技术在天线效率方面的提升,对应地也较少了无谓的电量消耗,变相增加了设备续航时间。
包络追踪
包络追踪是指功率放大器(PA)供电的电压是跟着射频信号的包络来调整,通过与modem的协调工作,可以达到最大的省电效果。从高通方面给出的数据来看,相比于提供固定电压的平均功率追踪,包络追踪的能效提升可达到30%。由此带来的省电与低发热直接影响着用户体验,特别是低发热,功率放大器在长时间工作后有着明显的发热迹象,包络追踪技术对其进行了很好的解决。
当然,上述的这些先进技术并不是纸上谈兵,骁龙modem+射频前端的设计已经将这些技术带给众多智能手机,包括三星S8、OPPO R11等,让这些手机不仅拥有绝佳的连接性能,更在设计方面留下了更多可能。可以预见,未来5G时代的到来,伴随着多频段的引入,射频前端的作用将更加显着,而高通系统的方案将为终端设计和消费者体验带来全面革新。
F. 移动管家汽车无钥匙进入一键启动系统射频天线工作原理
一、天线原理
1.1 天线的定义:
能够有效地向空间某特定方向辐射电磁波或能够有效的接收空间某特定方向来的电磁波的装置。
1.2 天线的功能:
Ø 能量转换-导行波和自由空间波的转换;
Ø 定向辐射(接收)-具有一定的方向性。
1.3 天线辐射原理
天线
二、射频原理
2.1 射频的定义:
射频(RF)是Radio Frequency的缩写,表示可以辐射到空间的电磁频率,频率范围从300kHz~300GHz之间。射频就是射频电流,简称RF,它是一种高频交流变化电磁波的简称。每秒变化小于1000次的交流电称为低频电流,大于10000次的称为高频电流,而射频就是这样一种高频电流。射频(300K-300G)是高频(大于10K)的较高频段,微波频段(300M-300G)又是射频的较高频段。
在电子学理论中,电流流过导体,导体周围会形成磁场;交变电流通过导体,导体周围会形成交变的电磁场,称为电磁波。在电磁波频率低于100kHz时,电磁波会被地表吸收,不能形成有效的传输,但电磁波频率高于100kHz时,电磁波可以在空气中传播,并经大气层外缘的电离层反射,形成远距离传输能力。我们把具有远距离传输能力的高频电磁波称为射频。射频技术在无线通信领域中被广泛使用,有线电视系统就是采用射频传输方式。
射频
2.2 最基本的RFID系统由三部分组成:
2.2.1.标签(Tag,即射频卡):由耦合元件及芯片组成,标签含有内置天线,用于和射频天线间进行通信;
2.2.2.阅读器:读取(在读写卡中还可以写入)标签信息的设备;
2.2.3.天线:在标签和读取器间传递射频信号。有些系统还通过阅读器的RS232或RS485接口与外部计算机(上位机主系统)连接,进行数据交换。
2.3 系统的基本工作流程是:阅读器通过发射天线发送一定频率的射频信号,当射频卡进入发射天线工作区域时产生感应电流,射频卡获得能量被激活;射频卡将自身编码等信息通过卡内置发送天线发送出去;系统接收天线接收到从射频卡发送来的载波信号,经天线调节器传送到阅读器,阅读器对接收的信号进行解调和解码然后送到后台主系统进行相关处理;主系统根据逻辑运算判断该卡的合法性,针对不同的设定做出相应的处理和控制,发出指令信号控制执行机构动作。
在耦合方式(电感-电磁)、通信流程(FDX、HDX、SEQ)、从射频卡到阅读器的数据传输方法(负载调制、反向散射、高次谐波)以及频率范围等方面,不同的非接触传输方法有根本的区别,但所有的阅读器在功能原理上,以及由此决定的设计构造上都很相似,所有阅读器均可简化为高频接口和控制单元两个基本模块。高频接口包含发送器和接收器,其功能包括:产生高频发射功率以启动射频卡并提供能量;对发射信号进行调制,用于将数据传送给射频卡;接收并解调来自射频卡的高频信号。不同射频识别系统的高频接口设计具有一些差异。
阅读器的控制单元的功能包括:与应用系统软件进行通信,并执行应用系统软件发来的命令;控制与射频卡的通信过程(主-从原则);信号的编解码。对一些特殊的系统还有执行反碰撞算法,对射频卡与阅读器间要传送的数据进行加密和解密,以及进行射频卡和阅读器间的身份验证等附加功能。
无线射频识别系统的读写距离是一个很关键的参数。长距离无线射频识别系统的价格还很贵,因此寻找提高其读写距离的方法很重要。影响射频卡读写距离的因素包括天线工作频率、阅读器的RF输出功率、阅读器的接收灵敏度、射频卡的功耗、天线及谐振电路的Q值、天线方向、阅读器和射频卡的耦合度,以及射频卡本身获得的能量及发送信息的能量等。大多数系统的读取距离和写入距离是不同的,写入距离大约是读取距离的40%~80%。
射频前端产业链
终端设备的无线通信模块主要分为天线、射频前端模块(RF FEM)、射频收发模块、以及基带信号处理器四部分。其中射频前端是无线连接的核心,是在天线和射频收发模块间实现信号发送和接收的基础零件。 射频前端芯片主要是实现信号在不同频率下的收发,包括射频功率放大器(PA)、射频低噪声放大器(LNA)、射频开关、滤波器、双工器等。目前射频前端芯片主要应用于手机和通讯模块市场、WiFi路由器市场和通讯基站市场等。
天线的原理是什么
小时候家里的收音机、电视机,都带着可以灵活转动拉伸的杆子,大家一定对这个可以转来转去的杆子记忆犹新,或许也好奇的发现这个杆子的长度与方向和收音机、电视的接收效果有某种神秘的联系。
RFID技术原理
通过介绍RFID应用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来具体说明射频天线的设计是RFID不同应用系统的关键.然后分别介绍几种典型的RFID天线及其设计原理.
人体结构对天线性能的影响
天线是手机、智能手表、蓝牙耳机、可植入医疗设备等无线电子产品收发信号必不可少的装置,其性能好坏将直接影响通信质量。除了考虑天线在电子产品物理结构内的性能评估外,我们不得不考虑人体对天线性能的影响。以可穿戴设备天线为例,其工作频率大多为2.4GHz~2.48GHz或者5.725~5.875GHz,且多以倒F天线为基础进行设计和优化。
电磁干扰影响天线接收灵敏度案例分析
在无线网络中,射频模块有传导TRP和传导TIS两项重要指标,而模块装上天线后,整机在OTA暗室中需测试TRP与TIS,在此我们将其定义为辐射TRP和辐射TIS。辐射TRP一般不会出问题,而辐射TIS容易受产品内部电磁噪声的干扰。当辐射TIS不达标时,首先要考虑传导TIS是否达标,传导TIS和射频电路中的器件(如双工器的隔离度)、各节电路的匹配等因素有关。射频电路部分工作流程如下:
G. 射频前端设备是什么
射频前端是指在通讯系统中,天线和中频(或基带)电路之间的部分。在这一段里信号以射频形式传输。对于无线接收机来说,射频前端通常包括:放大器,滤波器,变频器以及一些射频连接和匹配电路。
H. 射频收发器和射频前端
射频收发器是指接收、发射、解调、调制电路,是“靠后”一点的电路;射频前端一般指收发转换电路、低噪放之类电路,RFID应该要射频前端,RFID是双向通讯,需要射频前端进行收发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