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14.数据仓库常见的存储优化方法有哪些
存储优化管理的方式包括数据压缩、数据重分布、存储治理项优化、生命周期管理等方法。
数据压缩
在分布式文件系统中,会将数据存储3份,这意味着存储1TB的逻辑数据,实际上会占用3TB的物理空间。使用盘古RAIDfile格式的文件,将存储比从1:3提高至1:1.5。这样做的缺点是数据块损坏时的修复时间比原来更长,读的性能也有损失。数据重分布
由于每个表的数据分布不同,插入顺序不同,导致压缩效果有很大的差异,通过修改表的数据重分布(distributeby,sortby字段)进行数据重分布,能够对表进行优化处理。存储治理项优化:
存储治理项优化是指在元数据的基础上,诊断、加工成多个存储治理优化项。目前已有的存储治理优化项有未管理表、空表、最近62天未访问表、数据无更新无任务表等。生命周期管理策略
根本目的:用最少的存储成本满足最大的业务需求,使数据价值最大化。
a)周期性删除策略:针对无效的历史数据进行定期清理。
b)彻底删除策略:无用表数据或者ETL过程产生的临时数据,以及不需要保留的数据,可以进行及时删除,包括删除元数据。
c)永久保留策略:重要且不可恢复的底层数据和应用数据需要永久保留。
d)极限存储策略:超高压缩重复镜像数据。
e)冷数据管理策略:永久保留策略的扩展。永久保留的数据需要迁移到冷数据中心进行永久保存。一般将重要且不可恢复的、占用存储空间大于100TB,且访问频次较低的数据进行冷备,例如3年以上的日志数据。
B. 浅谈数据挖掘与数据仓库
浅谈数据挖掘与数据仓库
1数据挖掘
1.1数据挖掘与传统数据分析的区别
数据挖掘与传统的数据分析,如查询、报表、联机应用分析的本质区别是数据挖掘是在没有明确假设的前提下去挖掘信息、发现知识。数据挖掘所得到的信息应具有先前未知、有效和实用三个特征。即数据挖掘是要发现那些不能靠直觉发现的信息或知识,甚至是违背直觉的信息或知识,挖掘出的信息越出乎意料就可能越有价值。而传统的数据分析趋势为从大型数据库抓取所需数据并使用专属计算机分析软件。因此数据挖掘与传统分析方法有很大的不同。
1.2数据挖掘的应用价值
(1)分类:首先从数据中选出已经分好类的训练集,在该训练集上运用数据挖掘分类的技术,建立分类模型,对于没有分类的数据进行分类。(2)估计:与分类类似,不同之处在于,分类描述的是离散型变量的输出,而估值处理连续值的输出;分类是确定数目的,估计是不确定的。(3)聚类:是对记录分组。聚类和分类的区别是聚集不依赖于预先定义好的类,不需要训练集。中国移动采用先进的数据挖掘工具马克威分析系统,对用户wap上网的行为进行聚类分析,通过客户分群,进行精确营销。(4)关联规则和序列模式的发现:关联是某种事物发生时其他事物会发生的这样一种联系。例如:每天购买啤酒的人也有可能购买香烟,比重有多大,可以通过关联的支持度和可信度来描述。与关联不同,序列是一种纵向的联系。例如:今天银行调整利率,明天股市的变化。(5)预测:通过分类或估值得出模型,该模型用于对未知变量的预言。(6)偏差的检测:对分析对象的少数的、极端的特例的描述,揭示内在的原因。除此之外,在客户分析,运筹和企业资源的优化,异常检测,企业分析模型的管理的方面都有广泛使用价值。
2数据仓库
2.1数据仓库的特征
(1)面向主题(Subject Oriented)的数据集合。数据仓库围绕一些主题如顾客、供应商、产品和销售来组织。数据仓库关注决策者的数据建模与分析,而不是组织机构的日常操作和事务处理。(2)集成(Integrated)的数据集合。数据仓库中的数据是在对原有分散的数据库数据抽取、清理的基础上经过系统加工、汇总和整理得到的,必须消除源数据中的不一致性,以保证数据仓库内的信息是关于整个企业的一致的全局信息。(3)时变(Time Variant)的数据集合。数据存储从历史的角度提供信息。数据仓库中的数据通常包含历史信息,通过这些信息,可以对企业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趋势做出定量分析和预测。(4)非易失(Nonvolatile)的数据集合。数据仓库的数据主要供企业决策分析之用,所涉及的数据操作主要是数据查询,修改和删除操作很少,通常只需要定期的加载、刷新。数据仓库里的数据通常只需要两种操作:初始化载入和数据访问,因此其数据相对稳定,极少或根本不更新。[page] 2.2数据仓库的类型
数据仓库的类型根据数据仓库所管理的数据类型和它们所解决的企业问题范围,一般可将数据仓库分为下列3种类型:企业数据仓库(EDW)、操作型数据库(ODS)和数据集市(Data Marts)。①企业数据仓库为通用数据仓库,它既含有大量详细的数据,也含有大量累赘的或聚集的数据,这些数据具有不易改变性和面向历史性。此种数据仓库被用来进行涵盖多种企业领域上的战略或战术上的决策。②操作型数据库既可以被用来针对工作数据做决策支持,又可用做将数据加载到数据仓库时的过渡区域。与EDW相比,ODS是面向主题和面向综合的,易变的,仅含有目前的、详细的数据,不含有累计的、历史性的数据。③数据集市是为了特定的应用目的或应用范围,而从数据仓库中独立出来的一部分数据,也可称为部门数据或主题数据。几组数据集市可以组成一个EDW。
2.3数据仓库与传统数据库的比较
二者的联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数据仓库的出现,并不是要取代数据库。目前,大部分数据仓库还是用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来管理的。可以说,数据库、数据仓库相辅相成、各有千秋。二者的区别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比较:
(1)出发点不同:数据库是面向事务的设计;数据仓库是面向主题设计的。(2)存储的数据不同:数据库一般存储在线交易数据;数据仓库存储的一般是历史数据。(3)设计规则不同:数据库设计是尽量避免冗余,一般采用符合范式的规则来设计;数据仓库在设计是有意引入冗余,采用反范式的方式来设计。(4)提供的功能不同:数据库是为捕获数据而设计,数据仓库是为分析数据而设计。(5)基本元素不同:数据库的基本元素是事实表,数据仓库的基本元素是维度表。(6)容量不同:数据库在基本容量上要比数据仓库小的多。(7)服务对象不同:数据库是为了高效的事务处理而设计的,服务对象为企业业务处理方面的工作人员;数据仓库是为了分析数据进行决策而设计的,服务对象为企业高层决策人员。
3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的关系
当然为了数据挖掘你也不必非得建立一个数据仓库,数据仓库不是必需的。建立一个巨大的数据仓库,把各个不同源的数据统一在一起,解决所有的数据冲突问题,然后把所有的数据导到一个数据仓库内,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可能要用几年的时间花上百万的钱才能完成。只是为了数据挖掘,你可以把一个或几个事务数据库导到一个只读的数据库中,就把它当作数据集市,然后在他上面进行数据挖掘。
C. 数据仓库中如果出现大表和小表的关联,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提高计算效率
一般数据仓库都是多节点,甚至分布式架构。无论哪个数据库,大表关联小表走的应该是小表广播的方式,具体优化得看你用的那个数据库具体sql是啥。
D. 数据库优化(ER模型设计)
据访问需要的完整解datamole4.adoquery2.sql.add('SELECT借书证号,密码FROM[user]WHERE(借书证号=:tt)');
datamole4.adoquery2.parameters[0].value:=username;
datamole4.adoquery2.open;
在为TQuery或TADOquery部件设置SQL属性时调用Close方法总是很安全的,如果TQuery或TADOquery部件已经被关闭了,调用Close方法时不会产生任何影响。在应用程序中为SQL属性设置新的SQL命令语句时,必须要调用Clear方法以清除SQL属性中现存的SQL命令语句,如果不调用Clear方法,便调用Add方法向SQL属性中设置SQL命令语句,那么新设置的SQL命令语句会追加在现存SQL命令语句后面,在程序运行时常常会出现出乎意料的查询结果甚至程序无法运行下去。
在这里要特别注意的,一般情况下TQuery或TADOquery部件的SQL属性只能包含一条完整的SQL语句,它不允许被设置成多条SQL语句。当然有些数据库服务器也支持在TQuery或TADOquery部件的SQL属性中设置多条SQL语句,只要数据库服务器允许这样,我们在编程时可以为SQL属性设置多条SQL语句。
在为TQuery或TADOquery部件设置完SQL属性的属性值之后,也即编写好适当的SQL程序之后,可以有多种方式来执行SQL程序。
在设计过程中,设置完TQuery或TADOquery部件的SQL属性之后将其Active属性的值置为True,这样便可以执行SQL属性中的SQL程序,如果应用中有与TQuery或TADOquery部件相连的数据浏览部件(如TDDGridTDBEdit等)那么在这些数据浏览部件中会显示SQL程序的执行结果。
在应用程序运行过程中,通过程序调用TQuery或TADOquery组件的Open方法或ExecSQL方法可以执行其SQL属性中的SQL程序。Open方法和ExecSQL方法是不一样的。Open方法只能用来执行SQL语言的查询语句(Select命令),并返回一个查询结果集,而ExecSQL方法还可以用来执行其它常用的SQL语句(如INSERT,UPDATE,DELETE等命令),例如:
Query1.Open(这样会返回一个查询结果集)
如果调用Open方法,而没有查询结果时,会出错。此时应该调用ExecSQL方法来代替Open方法。如:
Query1.ExecSQL(没有返回结果)
当然在设计应用程序时,程序设计人员是无法确定TQuery或TADOquery组件中的SQL语句是否会返回一个查询结果的。对于这种情况应当用Try…Except模块来设计程序。在Try部分调用Open方法,而在Except部分调用ExceSQL方法,这样才能保证程序的正确运行。
例如:
Try
Query1.Open
Except
Query1.ExecSQL
End
通过Tquery或TADOquery组件可以获得两种类型的数据:
u“活动”的数据
这种数据就跟通过TTable部件获得的数据一样,用户可以通过数据浏览部件来编辑修改这些数据,并且当调用Post方法或当焦点离开当前的数据浏览部件时,用户对数据的修改自动地被写回到数据库中。
u非活动的数据(只读数据)
用户通过数据浏览部件是不能修改其中的数据。在缺省情况下,通过TQuery部件获得的查询结果数据是只读数据,要想获得“活动”的数据,在应用程序中必须要设置Tquery或TADOquery组件的RequestLive属性值为True,然而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通过设置RequestLive的属值True)都可以获得“活动”的数据的,要想获得“活动”的数据,除了将TQuery部件的RequestLive属性设置为True外,相应的SQL命令还要满足以下条件。
本地SQL语句查询情况下,要得到可更新的数据集,SQL语句的限制为:
n查询只能涉及到一个单独的表
nSQL语句中不能包含ORDERBY命令
nSQL语句中不能含聚集运算符SUM或AVG
n在Select后的字段列表中不能有计算字段
n在Select语句WHERE部分只能包含字段值与常量的比较运算,这些比较运算符是:Like,>,<,>=,<=。各比较运算之间可以有并和交运算:AND和OR
当通过SQL语句查询数据库服务器中的数据库表:
n查询只能涉及到一个单独的表
nSQL语句中不能包含ORDERBY命令
nSQL语句中不能含聚集运算符SUM或AVG运算
另外,如果是查询Sybase数据库中的表,那么被查询的表中只能有一个索引。
如果在应用程序中要求TQuery或TADOquery组件返回一个“活动”的查询结果数据集,但是SQL命令语句不满足上述约束条件时,对于本地数据库的SQL查询,BDE只能返回只读的数据集。对于数据库服务器中的SQL查询,只能返回错误的代码。当Tquery或TADOquery组件返回一个“活动”的查询结果数据集时,它的CanModIfy属性的值会被设置成True。
§3.4MSSQLServer简述
SQLServer是一个后台数据库管理系统,它功能强大操作简便,日益为广大数据库用户所喜爱。越来越多的开发工具提供了与SQLServer的接口。SQLServer是一个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它最初是由Microsoft、Sybase和Ashton-Tate三家公司共同开发的。于1988年推出了第一个OS/2版本,在WindowsNT推出后,Microsoft与Sybase在SQLServer的开发上就分道扬镳了,Microsoft将SQLServer移植到WindowsNT系统上,专注于开发推广SQLServer的WindowsNT版本。
SQLServer2000是Microsoft公司推出的SQLServer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最新版本,该版本继承了SQLServer7.0版本的优点,同时又比它增加了许多更先进的功能、具有使用方便、可伸缩性好与相关软件集成程度高等优点。可跨越从运行MicrosoftWindows98的膝上型电脑到运行MicrosoftWindows2000的大型多处理器的服务器等多种平台使用。MSSQLServer不但可以应用于大中型数据库管理中,建立分布式关系数据库,并且也可以开发桌面数据库。事实上,SQLServer数据库处理的基本结构,采取关系型数据库模式,尽管如此,相信大家都可以轻易的发现,在SQLServer的数据库处理方式,则是使用面向对象的操作方式与精神,也就是说,SQLServer的所有功能,都可以基于系统已经建立好的一些对象来达成,是相当OO(面向对象)的一个系统结构。
SQLServer企业管理器是SQLServer的主要管理工具,它提供了一个遵从MMC标准的用户界面,使用户得以:
·定义SQLServer实例组。
·将个别服务器注册到组中。
·为每个已注册的服务器配置所有SQLServer选项。
·在每个已注册的服务器中创建并管理所有SQLServer数据库、对象、登录、用户和权限。
·在每个已注册的服务器上定义并执行所有SQLServer管理任务。
·通过唤醒调用SQL查询分析器,交互地设计并测试SQL语句、批处理和脚本。
·唤醒调用为SQLServer定义的各种向导。
·
第三章图书管理系统设计分析
§4.1应用需求分析
图书管理系统需要满足来自三方面的需求,这三个方面分别是图书借阅者、图书馆工作人员和图书馆管理人员。图书借阅者的需求是查询图书馆所存的图书、个人借阅情况及个人信息的修改;图书馆工作人员对图书借阅者的借阅及还书要求进行操作,同时形成借书或还书报表给借阅者查看确认;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功能最为复杂,包括对工作人员、图书借阅者、图书进行管理和维护,及系统状态的查看、维护并生成催还图书报表。
图书借阅者可直接查看图书馆图书情况,如果图书借阅者根据本人借书证号和密码登录系统,还可以进行本人借书情况的查询和维护部分个人信息。一般情况下,图书借阅者只应该查询和维护本人的借书情况和个人信息,若查询和维护其他借阅者的借书情况和个人信息,就要知道其他图书借阅者的借书证号和密码。这些是很难得到的,特别是密码,所以不但满足了图书借阅者的要求,还保护了图书借阅者的个人隐私。
图书馆工作人员有修改图书借阅者借书和还书记录的权限,所以需对工作人员登陆本模块进行更多的考虑。在此模块中,图书馆工作人员可以为图书借阅者加入借书记录或是还书记录,并打印生成相应的报表给用户查看和确认。
图书馆管理人员功能的信息量大,数据安全性和保密性要求最高。本功能实现对图书信息、借阅者信息、总体借阅情况信息的管理和统计、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信息查看及维护。图书馆管理员可以浏览、查询、添加、删除、修改、统计图书的基本信息;浏览、查询、统计、添加、删除和修改图书借阅者的基本信息,浏览、查询、统计图书馆的借阅信息,但不能添加、删除和修改借阅信息,这部分功能应该由图书馆工作人员执行,但是,删除某条图书借阅者基本信息记录时,应实现对该图书借阅者借阅记录的级联删除。并且还应具有生成催还图书报表,并打印输出的功能。
在本系统中由于没有打印机设备供试验,所以预先把报表打印改成报表预览。
设计不同用户的操作权限和登陆方法
对所有用户开放的图书查询
借阅者维护借阅者个人部分信息
借阅者查看个人借阅情况信息
维护借阅者个人密码
根据借阅情况对数据库进行操作并生成报表
根据还书情况对数据库进行操作并生成报表
查询及统计各种信息
维护图书信息
维护工作人员和管理员信息
维护借阅者信息
处理信息的完整性
对借阅过期的图书生成报表
图4-2图书管理系统数据库应用需求的总结
根据以上所做的需求分析,并略掉一些细节(如不考虑用户的登录;对记录的维护),得出以下的三层数据流图。
§4.2系统功能模块划分
系统功能框图如图4-10所示。
§4.3系统数据库设计
4.3.1概念设计
在概念设计阶段中,设计人员从用户的角度看待数据及处理要求和约束,产生一个反映用户观点的概念模式。然后再把概念模式转换成逻辑模式。将概念设计从设计过程中独立开来,使各阶段的任务相对单一化,设计复杂程度大大降低,不受特定DBMS的限制。
利用ER方法进行数据库的概念设计,可分成三步进行:首先设计局部ER模式,然后把各局部ER模式综合成一个全局模式,最后对全局ER模式进行优化,得到最终的模式,即概念模式。
(1)设计局部ER模式
实体和属性的定义:
图书(图书编号,图书名称,作者,出版社,出版日期,备注,价格,数量,)
借阅者(借书证号,姓名,性别,身份证,联系电话,密码)
身份(身份编号,身份描述,最大借阅数)
图书类别(图书类别编号,类别描述)
ER模型的“联系”用于刻画实体之间的关联。一种完整的方式是对局部结构中任意两个实体类型,依据需求分析的结果,考察局部结构中任意两个实体类型之间是否存在联系。若有联系,进一步确定是1:N,M:N,还是1:1等。还要考察一个实体类型内部是否存在联系,两个实体类型之间是否存在联系,多个实体类型之间是否存在联系,等等。联系定义如图4-5所示。解释如下:
u一个借阅者(用户)只能具有一种身份,而一种身份可被多个借阅者所具有;
u一本图书只能属于一种图书类别(类别),而一种图书类别可以包含多本图书;
u一个用户可以借阅多本不同的书,而一本书也可以被多个不同的用户所借阅。
(2)设计全局ER模式
所有局部ER模式都设计好了后,接下来就是把它们综合成单一的全局概念结构。全局概念结构不仅要支持所有局部ER模式,而且必须合理地表示一个完整、一致的数据库概念结构。
1)确定公共实体类型
为了给多个局部ER模式的合并提供开始合并的基础,首先要确定各局部结构中的公共实体类型。在这一步中我们仅根据实体类型名和键来认定公共实体类型。一般把同名实体类型作为公共实体类型的一类候选,把具有相同键的实体类型作为公共实体类型的另一类候眩
2)局部ER模式的合并
合并的原则是:首先进行两两合并;先和合并那些现实世界中有联系的局部结构;合并从公共实体类型开始,最后再加入独立的局部结构。
3)消除冲突
冲突分为三类:属性冲突、结构冲突、命名冲突。
设计全局ER模式的目的不在于把若干局部ER模式形式上合并为一个ER模式,而在于消除冲突,使之成为能够被所有用户共同理解和接受的同一的概念模型。
3)全局ER模式的优化
在得到全局ER模式后,为了提高数据库系统的效率,还应进一步依据处理需求对ER模式进行优化。一个好的全局ER模式,除能准确、全面地反映用户功能需求外,还应满足下列条件:实体类型的个数要尽可能的少;实体类型所含属性个数尽可能少;实体类型间联系无冗余。
综上所述,“图书管理系统”的全局ER模式如图4-13所示。
4.3.2关系数据库的逻辑设计
由于概念设计的结果是ER图,DBMS一般采用关系型(本人所使用的MSSQLServer就是关系型的DBMS),因此数据库的逻辑设计过程就是把ER图转化为关系模式的过程。由于关系模型所具有的优点,逻辑设计可以充分运用关系数据库规范化理论,使设计过程形式化地进行。设计结果是一组关系模式的定义。
(1)导出初始关系模式
book(图书编号#,图书名称,图书类别#,作者,出版社,出版日期,备注,价格,数量)class(图书类别#,类别名)user(借书证号#,姓名,性别,身份编号#,身份证,联系电话,密码)ID(身份编号#,身份描述,最大借阅数)Owner(借书证号#,图书编号#,借书日期)
图4-14关系模式集
(2)产生子模式
子模式是用户所用到的那部分数据的描述。除了指出用户用到的数据外,还应指出数据与概念模式中相应数据的联系,即指出概念模式与子模式之间的对应性。
借书子模式(借书证号#,姓名,图书编号#,图书名称,借书日期)
图4-15部分子模式
(3)根据设计中出现的问题本人在写系统时还加入了两个关系模式:
1、ownertemp:用于工作人员在处理借书、还书工作时临时存储借书、还书信息,以便打印报表时使用。
2、keyer:用于存储工作人员和图书馆管理员的用户名和密码及权限,以便工作人员或图书馆管理员进入相应的功能模块时进行验证用户的身份。
4.3.3数据库的实现
我选用MicrosoftSQLServer2000(企业版)数据库来进行数据库的逻辑设计。首先创建七个基本数据库表如表4-1-4-7所示,然后根据全局ER图,建立各个表之间的联系,如图4-8所示。
表4-1借阅者基本信息表的结构(User)
表4-2图书信息表的结构(Book)
表4-3图书类别信息表的结构(Class)
表4-4借阅者身份信息表的结构(ID)
表4-5借阅情况信息表的结构(Owner)
表4-6借阅情况临时存储信息表的结构(Ownertemp)
注:在owner表和ownertemp表中加入了索引字段,用来唯一标识一条借书记录,并且设置为标识,标识种子为1。
表4-7工作人员和管理员信息表的结构(Keyer)
图4-8数据库表间联系图
第五章图书管理系统应用程序设计
§5.1系统窗体模块组成
§5.2数据模块窗体的设置
在编写数据库应用程序时,经常要遇到这样的情况,即好多组件、窗体同时访问相同的数据源,如果为每一个组件或者窗体都设置一个数据源将是十分耗时的工件,而且要保证这些数据源的确是相同的也需花一番功夫。那么,能不能将这些数据源集中管理,最好是做成一个统一的模块,需要时就将该模块引入而不必直接操作数据源本身呢?数据模块(DataMole)是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答案。简单说来,数据模块是用来集中管理数据源的一个窗体,该窗体可被需要的地方随时引入。
但本人在开发这个系统时,开始使用了一下数据模块,但在使用过程中却碰到了一些问题。并且考虑这个系统使用到的TADOQuery控件比较多,如果使用数据控件可能会带来管理上的麻烦,如弄混各个数据控件的作用。还考虑到使用动态生成ADOQuery可能会更节省资源。所以在本人的系统中,开始做的第一个模块“借阅者个人模块”中还稍微使用了一下数据模块。但在后面做的两个模块中大多都是用动态生成ADOQuery来实现的。并且由于SQL语句是动态加入的所以datamole中的控件也不会多。
§5.3启动画面的实现
启动画面是为了给用户一个良好的印像,加深软件的亲和力,没有实际的功能,在Form1窗体中加入了Image和Time组件。启动画面的窗体略,主要的源代码如下:
§5.4用户登录窗体的的实现
本窗体是为三种不同的用户(一般用户,工作人员,管理员)提供选择以进入不同的模块,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源代码比较简单,略。
§5.5用户密码认证窗体的的实现
本窗体是为了让工作人员或图书馆管理员按照用户名和密码进行登录,并且跟据用户名检查Keyer表中的“权限”字段,以分辩进入图书馆管理人员模块还是进入工作人员模块。窗体界面、源代码如下
§5.6借阅者服务模块的实现
借阅者服务窗体的功能主要是图书的查询,个人借阅情况查看及个人部分信息的修改。界面图如下:
5.6.1图书查询功能的实现
在本系统中,任何人都有权限使用查询功能,不做任何限制。界面如下,
由于实现的查询功能有多种,如按图书编号、图书名称等字段进行完全体配查找和部分体配的模糊查找,还有按多个条件进行逻辑与或是逻辑或的多条件查找。其中实现的方法者差不多,所以只给出多条件查找的代码,如下:
5.6.2借阅者登录功能的实现
这个功能的实现与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登录功能实现的方法大致一样,并且还要简单。是从User表中查到到借阅证号与密码,看与用户输入的是否一致。如果一致,那么用户就可查看自已的借阅情况并维护自己的部分信息。源代码与借阅者登录界面都略。
5.6.3借阅者借阅情况功能的实现
当借阅者正确登录到系统后,此功能将被激活,使用户能查看到自身的借阅情况。在此系统中,信息的显示一般用ListView来实现,只在较少的情况下用到了DBgrid,因为我觉得ListView更好实现,并能使信息数据对用户的完全分离。
在这里跟据借阅者的不同要求实现借阅情况的查询,有检查所有的借阅情部、某本书的借阅情况、和根据已借阅天数的来查询。其中根椐借阅天数来查询更有代表性,有方式一和方式二。以下给出此功能的源代码
按借阅天数查询方式一
按借阅天数查询方式二
5.6.4借阅者个人资料维护功能的实现
此功能实现当前借阅者部份资料的修改,但借书证号和身份类别这样的信息不允许修改,这是图书馆管理员模块的功能。在此界面中点击修改按钮将出现“修改”窗体(Form8),点击修改密码按钮将出现groupbox8,在这里进行密码修改。关键源代码如下。
这里给出个人部分信息修改的源代码:
这里给出密码修改的源代码:
5.7工作人员-图书借阅/归还模块的实现
5.7.1工作人员进行图书借阅功能实现
在这个功能中,工作人员输入借阅者的借阅证号和所要借阅的图书的图书编号,然后点击借阅按钮就可进行图书借阅。考虑到实际中可能会出现只知图书名而不知图书编号的情况,在此界面下方加入了一个转换功能,可以把图书名称转换成图书编号,再进行图书借阅。
在借阅完成后会生借阅报表以便借阅者检查和确认,借阅报表的打印效果如下图,实现比较简单,略去实现过程。
5.7.2工作人员进行图书归还功能实现
在此功能中,工作人员根据借阅者的借书证号和归还的图书编号进行图书的归还工作。并且根据现实中可能会出现的只知图书名不知图书编号的归还情况,所以加入了按书籍名称进行归还的功能。这个功能是图书借阅功能中把图书名称转换成图书编号的一种改进方法,这样就不用如借阅功能中一样要先转换再借阅了。归还完成后,同样会打印出归还报表以便用户检查和确认。
5.8图书馆管理员模块的实现
5.8.1图书馆管理员图书管理功能的实现
在这个功能中可以在(*图书编号)中输入图书编号,点查找按钮后就会在各个相应的组件中显示出信息,或按图书名称模糊查找到所要的记录,在各个相应的组件中显示第一条记录的信息,也可在下端的ListView组件中点击某一条记录,在各个相应的组件中也会显示所选记录的信息。在入库功能中只要不是相同的图书编号并且带*号提示的字段不为空就可插入新的图书记录。删除则删除那些Book表中的图书记录,如果借出还可依用户要求连带删除owner表中的记录。因为图书修改与图书入库的功能与工作人员记录修改和工作人员记录添加的实现过程一样,所以下面仅给出删除功能的源代码,如下
5.8.2图书馆管理员工作人员和管理员管理功能的实现
在此功能中可以加入工作人员或是管理员,或是修改他们的密码、权限。
在此功能中如果选中ListView中的记录,则在右边相应的组件中显示出信息,并且管理员还可对这些记录进行修改或加入新的记录。并且也可以点删除按钮删除选中的一条或多条记录。删除功能与图书记录的删除一般,所以下面只给出添加与修改的实现过程。
5.8.3图书馆管理员修改图书类别及统记功能的实现
在此窗体中能对图书的类别进行删除,添加和修改,这模块的功能的实现过程与图书记录的删除,添加和修改一样的,但是这个窗体还能跟据图书类别进行统计,还可根据Book表和owner表统计出图书总数目,库存图书数目,借出图书数目及借阅过期的图书数目。在这里给出统计图书总数目,库存图书数目,借出图书数目及借阅过期的图书数目的实现过程中的几个函数和过程
5.8.4图书馆管理员借阅者管理功能的实现
查询借阅者可根据借阅者的借书证号或姓名或身份编号查找到借阅者的信息,也可以实行模糊查找,这个功能的实现与前面图书查找的实现过程一般,就不再详细说明。
5.8.5图书馆维护借阅者管理功能的实现
此功能能对借阅者信息进行查看添加、删除、修改。在这里给出刷新按钮的实现过程
5.8.6图书馆身份维护功能的实现
这一部分是对借阅者身份进行管理,能对身份进行添加、删除、修改。并且同样的在listview中选中某条或多条记录时会在相应的右边的组件中显示出信息。此功能实现过程与前面所叙有雷同,略。
5.8.7图书馆借阅者统计功能的实现
此功能按借阅者身份进行统计,得出具有某种身份的借阅者总数,此种身份的并借阅图书的借阅者数和所借阅的图书数,在下面给出实现过程。
5.8.8图书馆统计借阅过期记录功能的实现
打印出的借阅过期催还报表如下图所示:
此报表能显示按借书证号升序排列的借阅信息超过限定时限的信息,其中主要的SQL语句如下:
5.9系统信息显示的实现
显过本系统的信息,并且右边的字向上滚动显示,主要实现如下:
另外,虚机团上产品团购,超级便宜
E. 数据仓库的特点
1、数据仓库是面向主题的;操作型数据库的数据组织面向事务处理任务,而数据仓库中的数据是按照一定的主题域进行组织。主题是指用户使用数据仓库进行决策时所关心的重点方面,一个主题通常与多个操作型信息系统相关。
2、数据仓库是集成的,数据仓库的数据有来自于分散的操作型数据,将所需数据从原来的数据中抽取出来,进行加工与集成,统一与综合之后才能进入数据仓库;
数据仓库中的数据是在对原有分散的数据库数据抽取、清理的基础上经过系统加工、汇总和整理得到的,必须消除源数据中的不一致性,以保证数据仓库内的信息是关于整个企业的一致的全局信息。
数据仓库的数据主要供企业决策分析之用,所涉及的数据操作主要是数据查询,一旦某个数据进入数据仓库以后,一般情况下将被长期保留,也就是数据仓库中一般有大量的查询操作,但修改和删除操作很少,通常只需要定期的加载、刷新。
数据仓库中的数据通常包含历史信息,系统记录了企业从过去某一时点(如开始应用数据仓库的时点)到当前的各个阶段的信息,通过这些信息,可以对企业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趋势做出定量分析和预测。
3、数据仓库是不可更新的,数据仓库主要是为决策分析提供数据,所涉及的操作主要是数据的查询;
4、数据仓库是随时间而变化的,传统的关系数据库系统比较适合处理格式化的数据,能够较好的满足商业商务处理的需求。稳定的数据以只读格式保存,且不随时间改变。
5、汇总的。操作性数据映射成决策可用的格式。
6、大容量。时间序列数据集合通常都非常大。
7、非规范化的。Dw数据可以是而且经常是冗余的。
8、元数据。将描述数据的数据保存起来。
9、数据源。数据来自内部的和外部的非集成操作系统。
数据仓库,是在数据库已经大量存在的情况下,为了进一步挖掘数据资源、为了决策需要而产生的,它并不是所谓的“大型数据库”。数据仓库的方案建设的目的,是为前端查询和分析作为基础,由于有较大的冗余,所以需要的存储也较大。为了更好地为前端应用服务,数据仓库往往有如下几点特点:
1.效率足够高。数据仓库的分析数据一般分为日、周、月、季、年等,可以看出,日为周期的数据要求的效率最高,要求24小时甚至12小时内,客户能看到昨天的数据分析。由于有的企业每日的数据量很大,设计不好的数据仓库经常会出问题,延迟1-3日才能给出数据,显然不行的。
2.数据质量。数据仓库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肯定要准确的数据,但由于数据仓库流程通常分为多个步骤,包括数据清洗,装载,查询,展现等等,复杂的架构会更多层次,那么由于数据源有脏数据或者代码不严谨,都可以导致数据失真,客户看到错误的信息就可能导致分析出错误的决策,造成损失,而不是效益。
3.扩展性。之所以有的大型数据仓库系统架构设计复杂,是因为考虑到了未来3-5年的扩展性,这样的话,未来不用太快花钱去重建数据仓库系统,就能很稳定运行。主要体现在数据建模的合理性,数据仓库方案中多出一些中间层,使海量数据流有足够的缓冲,不至于数据量大很多,就运行不起来了。
从上面的介绍中可以看出,数据仓库技术可以将企业多年积累的数据唤醒,不仅为企业管理好这些海量数据,而且挖掘数据潜在的价值,从而成为通信企业运营维护系统的亮点之一。正因为如此,
广义的说,基于数据仓库的决策支持系统由三个部件组成:数据仓库技术,联机分析处理技术和数据挖掘技术,其中数据仓库技术是系统的核心,在这个系列后面的文章里,将围绕数据仓库技术,介绍现代数据仓库的主要技术和数据处理的主要步骤,讨论在通信运营维护系统中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为运营维护带来帮助。
4.面向主题
操作型数据库的数据组织面向事务处理任务,各个业务系统之间各自分离,而数据仓库中的数据是按照一定的主题域进行组织的。主题是与传统数据库的面向应用相对应的,是一个抽象概念,是在较高层次上将企业信息系统中的数据综合、归类并进行分析利用的抽象。每一个主题对应一个宏观的分析领域。数据仓库排除对于决策无用的数据,提供特定主题的简明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