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灵魂中不羁的雨鱼是什么意思
这个只是代表人生,是生性不羁的一个人,就是代表这个意思。
❷ 关于雨鱼的诗句
1.关于山 水 雨 鱼 的诗
山平都山陆游名山近江步,蜡屐得修行。
奔鹿冲人过,藏丹彻夜明。唐碑多断蚀,梁殿半欹倾。
洞口云常涌,檐牙柏再荣。行逢负笼客,卧听送船声。
平都观范成大神仙得者王方平, 谁其继之阴长生。飘然空飞五云屏, 上宾寥阳留玉京。
石炉丹气常夜鸣, 龙光万柏森年龄。峡山逼侧泯江旋, 洞口福地古所铭。
云有北阴神帝庭, 太阴黑簿囚鬼灵。自从仙都起岩扃, 高霞流电飞伏精。
晖景下堕烁九冰, 塞绝苦道升无形,至今台殿栖岑屏, 隋污唐垩留丹青。上仙怪寄溪如清, 瑶池仙杖纷娉婷。
琅敖赴节锵欲鸣, 我来秋暑如炊蒸。汗流吁气衣枯藤, 摩挲众迹不暇评。
聊记梗概知吾曾。(作者简介) 范成大(1126-1193),吴郡(今江苏苏州市)人,南宋着名诗人。
他受禅学影响颇深,故部分诗流露出虚无寂灭的思想。范成大二十九岁中进士,任过秘书省正字,吏部员外郎等职。
南宋年间(公元1175年),范成大任成都路安抚使时,来丰都视察,登游平都观,留题下诗。(注释)(1)平都观:即今“天子殿”。
(2)吏部员外郎:吏部,隋唐以后,中枢(中央)设六部,吏部是其中之一。其职能是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升降、调动、考核等事务。
员外郎,部内分司,司的长官为郎中,郎中以下有员外郎,是郎中的付职。吏部员外郎,即吏部郎中的付手。
(3)屏,古代贵族妇女所乘有帷幕的车。(4)旋,水搏旅流回旋。
(5)扃,音卷,门。上闩,关门。
(6)琅敖,古乐器名。(7)玉京:道教称天帝所居之处,也指帝都。
(8)寥阳,指寥阳殿,今称奈河桥。(9)成都路安抚使,南宋时,将全国设十六路,四川当时叫成都路。
安抚使,宋代一官名。题平都山苏轼足蹑平都古洞天, 此身不觉到云间。
抬眸四顾干坤阔, 日月星辰任段银镇我攀。平都天下古名山, 自信山中岁月闲。
午梦任随鸠唤觉, 早朝又听鹿催班。(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
北宋文学家。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
少数诗篇也能反映民间疾苦,指责统治者的奢侈骄纵。但也有些作品表现出保守的政治观点和消极情绪。
宋仁宗嘉佑年间,苏轼考取进士,做过翰林学士。嘉佑四年(公元1059年),苏轼自成都去汴京(今开封),途经丰都,写下“平都山”等诗。
(注释) (1)平都山:据《丰都县志》载:“治东北一里。石径萦纡,林木幽秀,梵宇层出。
旧志谓平都福地,紫府真仙之居。汉仙人阴长生、王方平炼形于此。
传麻姑过之有留题绝句。”后人依据苏轼“平都天下古名山”这句诗,渐改平都山为“名山”,一直沿用至今。
(2)蹑:踩、踏的意思。(3)眸:音木,泛指眼睛。
(4)干坤:《周易》中的两个卦名,指阴阳两种对立势力。此引申为天地的代称。
平都山苏轼山前江水流浩浩, 山上苍苍松柏老。舟中行客去纷纷, 古今换易如秋草。
空山楼观何峥嵘, 真人王远阴长生。飞符御气朝百灵, 悟道不复诵黄庭。
龙车虎驾来下迎, 去如旋风搏紫清。真人厌世不回顾, 世间生死如朝暮。
学仙度世岂无人, 餐霞绝粒常辛苦。安得独从逍遥君, 冷然乘风驾浮云。
超世无有我独存。(注释) (1)峥嵘:高峻貌。
(2)黄庭:指《黄庭经》,道教经名。内容是七言歌决,讲说道家养生修炼的道理。
(3)度世:旧谓脱离现世。(4)逍遥:优游自得貌。
仙都山鹿苏轼日月何促促, 尘世苦拘束。仙子去无踪, 故山遗白鹿。
仙人已去鹿无家, 孤栖怅望层城霞。至今闻有游洞客, 夜来江市叫平沙。
长松千树风萧瑟, 仙宫去人无咫尺。夜鸣白鹿安在哉, 满山秋草无形迹。
(注释)(1)怅望:怅然怀想。(2)萧瑟:树木被握粗风吹指所发的声音。
(3)咫尺:比喻距离很近。平都山留题吕洞宾盂兰清晓过平都, 天下名山所不如。
两口单行人不识, 王阴空使马蹄虚。一鸣白鸟出青城, 再谒王阴二友人。
口口惟思三岛好, 抬眸已过洞庭春。(作者简介) 吕洞宾,又名吕纯阳(793-?),相传为唐京兆人。
唐朝会昌中,两举进士不弟,浪游江湖,遇钟离权授以丹诀,时年六十四岁。曾隐居终南山等地修道,后游历各地,自称回道人,俗传为八仙之一。
还说他曾在江淮斩蛟、岳阳弄鹤、客店醉酒等。(注释) (1)盂兰:指盂兰盆会,佛教仪式。
每逢夏历七月十五日,佛教徒为追荐祖先所举行。盂兰盆是梵文的译音,意译为“救倒悬”。
(2)三岛:《汉书.郊礼志上》:“自威、宣、燕、燕昭使人入海,求逢莱、方丈、瀛洲,此三种神山者,其传在渤海中。”后用三岛来泛指想象中的仙境。
题仙都观杜光庭往岁真人朝玉皇, 四真三代住繁阳。初开九鼎丹华熟, 继蹑五云天路长。
烟锁翠岚迷旧隐, 池凝寒镜贮秋光,时来白鹿岩前后, 应许潜通不死乡。(作者简介) 杜光庭(850-933),唐末五代诗人,处州缙云(今浙江人)人,咸通中举进士不弟,入天台山修道,仕唐为内供奉。
避乱入蜀,事王建父子,官至议大夫,赐呈“传真天师”。晚年隐居青城山,号东瀛子,能诗善文。
(注释) (1)仙都观:即现在的“天子殿”。观宇建宇唐代,唐代名“仙都观”,宋代名“景德观”,也称“白鹤观”、“耀灵殿”。
(2)四真:佛教基本教义之一,指释迦牟尼。
2.描写海边对岸渔港的诗句有哪些
月落港湾起鳞波,熙熙桅杆千百错。机鸣人嚣打鱼归,车水马龙卸鱼获。远观小港画意浓,近感大海诗情多。又是一年鱼汛急,晚风拂面衬渔火。
唐人戴叔伦《兰溪棹歌》“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月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李白《赠崔侍郎》“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
唐朝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宋代王安石的《鱼儿》“绕岸车鸣水欲开,鱼儿相逐尚相欢。无人挈入沧江去,汝死哪知世界宽?”
宋朝范成大《鲈鱼》“细捣橙姜有脍鱼,西风吹上四鳃鲈。雪松酥腻千丝缕,除却松江到处无。”
清人徐鹄庭《汉口竹枝词》“不须考究食单方,冬月人家食品良。米酒汤圆宵夜好,鳊鱼肥美菜苔香。”
李群玉-唐【新荷】
田田八九叶,散点绿池初。嫩碧才平水,圆阴已蔽鱼。
浮萍遮不合,弱荇绕犹疏。增在春波底,芳心卷未舒。
郑愔-唐【莲曲】
锦楫沙棠舰,罗带石榴裙。绿潭采荷芰,清江日稍曛。
鱼鸟争唼喋,花叶相芬氲。不觉芳洲暮,菱歌处处闻。
•《汉乐府•饮马长城窟》: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诗经•大雅•灵台》
诗云:“王在灵台,于轫鱼跃。”
•《左传》:
“春,公将如棠观鱼者……陈鱼而观之。”
•《汉书•地理志下》:
“巴蜀广汉,秦并以为郡,土地肥美,有江水沃野,山林木疏食果实 之饶。民食稻鱼,亡凶年忧。”;又“楚有江汉川泽山林之饶……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果瓜遍及赢蛤,食常充足。”
•《永州八记》(《小石潭记》)[唐]柳宗元:
“潭中鱼可数百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 动,倏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乐。”
•《渔翁》[唐]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烛。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酬张少府》[唐]王维: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渔歌子》[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渔歌子》[唐]张志和:
“钓台渔父褐为裘,两两三三舴艋舟。能纵棹,惯乘流,长江白浪不曾忧。”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晚唐]许浑: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树色随山迥,河声入海遥。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踏莎行》[宋]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渔父》陆游:
“镜湖俯仰两青天。万顷玻璃一叶船。拈棹舞,拥蓑眠,不作天仙作水仙。”
•《渔父》陆游:
“晴山滴翠水挼蓝,聚散渔舟两复三。横埭北,断桥南,侧起船篷便作帆。”
•《浣溪沙》[北宋]苏东坡:
"西塞山边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鳜鱼肥。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行路难》[唐]李白: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白日边”
•《江村》[唐]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划纸作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江雪》柳宗元[唐]: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江村即事》[唐]司空曙:
“罢钓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黄花浅水边。”
•《鹊桥仙》[南宋]陆游:
“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水钓台四。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
•《道情》[清]郑板桥:
“老渔翁一钓竿,靠山崖,傍水湾,扁舟往来无牵绊。”
•《渔父》[唐]岑参:
“扁舟沧浪叟,心与沧清。”(个人觉得,你要可以去查网络啊,为什么出来问问题呢?)
3.有关鸿鹄的诗句
带“鸿鹄”的诗句或词句
1、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
2、鸿鹄下翩翩------宋 张元干《水调歌头·平日几经过》
3、弄晴丝、目送天涯鸿鹄------宋 韩元吉 《念奴娇·湖山泥影》
4、千里吹飞鸿鹄------宋 赵长卿 《念奴娇·桂华蟾魄》
5、鸿鹄飞来天际------宋 辛弃疾《念奴娇·少年握槊》
6、燕雀岂知鸿鹄------宋 辛弃疾 《破阵子·掷地刘郎玉斗》
7、鸿鹄本高骞------宋 韩淲 《水调歌头·一枕暑风外》
8、鸿鹄万里游------唐王昌龄 《留别岑参兄弟》
9、鸿鹄在高树------宋 姜夔《昔游诗 其九》
10、天晴鸿鹄高------宋 张耒 《偶成》
4.描写水景的诗句
西湖留别
【唐】白居易
征途行色惨风烟,祖帐离声咽管弦。
翠黛不须留五马,皇恩只许住三年。
绿藤阴下铺歌席,红藕花中泊妓船。
处处回头尽堪恋,就中难别是湖边。
杭州回舫
【唐】白居易
自别钱塘山水后,不多饮酒懒吟诗。
欲将此意凭回棹,报与西湖风月知。
寄题余杭郡楼兼呈裴使君
【唐】白居易
官历二十政,宦游三十秋。
江山与风月,最忆是杭州。
北郭沙堤尾,西湖石岸头。
绿觞春送客,红烛夜回舟。
不敢言遗爱,空知念旧游。
凭君吟此句,题向望涛楼。
和西川李尚书汉州微月游房太尉西湖
【唐】刘禹锡
木落汉川夜,西湖悬玉钩。旌旗环水次,舟楫泛中流。
目极想前事,神交如共游。瑶琴久已绝,松韵自悲秋。
颍州从事西湖亭宴饯
【唐】许浑
西湖清宴不知回,一曲离歌酒一杯。
城带夕阳闻鼓角,寺临秋水见楼台。
兰堂客散蝉犹噪,桂楫人稀鸟自来。
独想征车过巩洛,此中霜菊绕潭开。
题磻溪垂钓图
【唐】罗隐
吕望当年展庙谟,直钩钓国更谁如。
若教生在西湖上,也是须供使宅鱼。
重别西湖
【唐】李绅
浦边梅叶看凋落,波上双禽去寂寥。
吹管曲传花易失,织文机学羽难飘。
雪欺春早摧芳萼,隼励秋深拂翠翘。
繁艳彩毛无处所,尽成愁叹别溪桥。
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
晓出净慈寺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岳鄂王墓
【元】赵子昂
鄂王墓上草离离,秋日荒凉石兽危。
南渡君臣轻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
英雄已死嗟何及,天下中分遂不支。
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胜悲。
忆西湖
【明】张煌言
梦里相逢西子湖,谁知梦醒却模糊。
高坟武穆连忠肃,添得新祠一座无。
西湖杂诗
【清】黄任
珍重游人入画图,楼台绣错与茵铺。
宋家万里中原土,博得钱塘十顷湖。
闻意索三门湾以兵轮三艘迫浙江有
【清】康有为
凄凉白马市中箫,梦入西湖数六桥。
绝好江山谁看取?涛声怒断浙江潮。
南游吟草
【现当代】郁达夫
武夷三十六雄峰,九曲清溪境不同。
山水若从奇处看,西湖终是小家容。
5.关于水声的诗句
1、过友人隐居
作者:戴叔伦 年代:唐 体裁:五律
潇洒绝尘喧,清溪流绕门。
水声鸣石濑,萝影到林轩。
地静留眠鹿,庭虚下饮猿。
春花正夹岸,何必问桃源。
2、酬张夏雪夜赴州访别途中苦寒作
作者:刘长卿 年代:唐 体裁:五律
扁舟乘兴客,不惮苦寒行。
晚暮相依分,江潮欲别情。
水声冰下咽,砂路雪中平。
旧剑锋芒尽,应嫌赠脱轻。
3、奉和圣制送来济应制
作者:许敬宗 年代:唐 体裁:七古
万乘腾镳警岐路,百壶供帐饯离宫。
御沟分水声难绝,广宴当歌曲易终。
兴言共伤千里道,俯迹聊示五情同。
良哉既深留帝念,沃化方有赞天聪。
4、菩萨蛮
作者:朱淑真 年代:南宋 体裁:词
湿云不渡溪桥冷,娥寒初破东风影。
溪下水声长,一枝和月香。
人怜花似旧,花不知人瘦。
独自倚阑干,夜深花正寒。
5、侍宴赋得起坐弹鸣琴二首
作者:杨师道 年代:唐
北林鹊夜飞,南轩月初进。
调弦发清征,荡心祛褊吝。
变作离鸿声,还入思归引。
长叹未终极,秋风飘素鬓。
丝传园客意,曲奏楚妃情。
罕有知音者,空劳流水声。
6.关于槐花的诗句
李频 【送友人下第归感怀】 帝里春无意,归山对物华。即应来日去,九陌踏槐花。
窦巩 【奉使蓟门】 自从身属富人侯,蝉噪槐花已四秋。今日一茎新白发,懒骑官马到幽州。
杨凝 【送客入蜀】 剑阁迢迢梦想间,行人归路绕梁山。明朝骑马摇鞭去,秋雨槐花子午关。
张籍 【送萧远弟】 街北槐花傍马垂,病身相送出门迟。与君别后秋风夜,作得新诗说向谁。
白居易 【暮立】 黄昏独立佛堂前,满地槐花满树蝉。大抵四时心总苦,就中肠断是秋天。
白居易 【秘省后厅】 槐花雨润新秋地,桐叶风翻欲夜天。尽日后厅无一事,白头老监枕书眠。
鲍溶 【汉宫词二首】 月映东窗似玉轮,未央前殿绝声尘。宫槐花落西风起,鹦鹉惊寒夜唤人。
姚合 【闻新蝉寄李馀】 往年六月蝉应到,每到闻时骨欲惊。今日槐花还似发,却愁听尽更无声。
朱庆馀 【都门晚望】 绿槐花堕御沟边,步出都门雨后天。日暮野人耕种罢,烽楼原上一条烟。
许浑 【夏日寄江上亲友】 雨过前山日未斜,清蝉嘒嘒落槐花。车轮南北已无限,江上故人才到家。
赵嘏 【宣州送判官】 来时健笔佐嫖姚,去折槐花度野桥。谁见尊前此惆怅,一声歌尽路迢迢。
李频 【述怀】 望月疑无得桂缘,春天又待到秋天。杏花开与槐花落,愁去愁来过几年。
韦庄 【惊秋】 不向烟波狎钓舟,强亲文墨事儒丘。长安十二槐花陌,曾负秋风多少秋。
黄滔 【出京别同年】 一枝仙桂已攀援,归去烟涛浦口村。虽恨别离还有意,槐花黄日出青门。
李中 【夕阳】 影未沈山水面红,遥天雨过促征鸿。魂销举子不回首,闲照槐花驿路中。
子兰 【太平坊寻裴郎中故宅】 不语凄凉无限情,荒阶行尽又重行。昔年住此何人在,满地槐花秋草生。
子兰 【长安早秋】 风舞槐花落御沟,终南山色入城秋。门门走马征兵急,公子笙歌醉玉楼。
齐己 【答长沙丁秀才书】 月月便车奔帝阙,年年贡士过荆台。如何三度槐花落,未见故人携卷来。
刘威 【旅中早秋】 金威生止水,爽气遍遥空。草色萧条路,槐花零落风。夜来万里月,觉后一声鸿。莫问前程事,飒然沙上蓬。
白居易 【秋日】 池残寥落水,窗下悠扬日。袅袅秋风多,槐花半成实。下有独立人,年来四十一。
陈元初 【忆长安•七月】 忆长安,七月时,槐花点散罘罳。七夕针楼竞出,中元香供初移。绣毂金鞍无限,游人处处归迟。
白居易 【禁中晓卧,因怀王起居】 迟迟禁漏尽,悄悄暝鸦喧。夜雨槐花落,微凉卧北轩。曙灯残未灭,风帘闲自翻。每一得静境,思与故人言。
白居易 【答刘戒之早秋别墅见寄】 凉风木槿篱,暮雨槐花枝。并起新秋思,为得故人诗。避地鸟择木,升朝鱼在池。城中与山下,喧静暗相思。
白居易 【夏夜宿直】 人少庭宇旷,夜凉风露清。槐花满院气,松子落阶声。寂寞挑灯坐,沉吟蹋月行。年衰自无趣,不是厌承明。
白居易 【闻新蝉赠刘二十八】 蝉发一声时,槐花带两枝。只应催我老,兼遣报君知。白发生头速,青云入手迟。无过一杯酒,相劝数开眉。
白居易 【答梦得闻蝉见寄(一作新蝉酬刘梦得见寄)】 开缄思浩然,独咏晚风前。人貌非前日,蝉声似去年。槐花新雨后,柳影欲秋天。听罢无他计,相思又一篇。
白居易 【秋凉闲卧】 残暑昼犹长,早凉秋尚嫩。
7.带苗苗的诗句
《渔家傲·听说娑婆无量苦》
年代: 元 作者: 梵琦
听说娑婆无量苦。三农望断海天雨。车水种【苗苗】不举。难禁暑。被风扇作荒茅聚。久旱掘泉唯见土。海潮又入蒹葭浦。南北东西皆斥卤。枯禾黍。官粮更要徵民户。
《游登袋寺寺茶笋甚佳独无杜鹃》
年代: 宋 作者: 戴表元
路绝犹人迹,山空惟水声。
如何芳树裹,不着杜鹃鸣。
笋市层层出,【苗苗】寸寸耕。
缁流太清朴,亭榭不标名。
《杂诗》
年代: 宋 作者: 李复
浚泉少汲水,汲多泉水污。
力穑莫揠苗,揠【苗苗】必枯。
必清事自简,气和体必舒。
古人有至言,治民如烹鱼。
❸ 关于山 水 雨 鱼 的诗
山
平都山
陆游
名山近江步,蜡屐得修行。
奔鹿冲人过,藏丹彻夜明。
唐碑多断蚀,梁殿半欹倾。
洞口云常涌,檐牙柏再荣。
行逢负笼客,卧听送船声。
平都观
范成大
神仙得者王方平, 谁其继之阴长生。
飘然空飞五云屏, 上宾寥阳留玉京。
石炉丹气常夜鸣, 龙光万柏森年龄。
峡山逼侧泯江旋, 洞口福地古所铭。
云有北阴神帝庭, 太阴黑簿囚鬼灵。
自从仙都起岩扃, 高霞流电飞伏精。
晖景下堕烁九冰, 塞绝苦道升无形,
至今台殿栖岑屏, 隋污唐垩留丹青。
上仙怪寄溪如清, 瑶池仙杖纷娉婷。
琅敖赴节锵欲鸣, 我来秋暑如炊蒸。
汗流吁气衣枯藤, 摩挲众迹不暇评。
聊记梗概知吾曾。
(作者简介) 范成大(1126-1193),吴郡(今江苏苏州市)人,南宋着名诗人。他受禅学影响颇深,
故部分诗流露出虚无寂灭的思想。范成大二十九岁中进士,任过秘书省正字,吏部员外郎等职。南宋年间
(公元1175年),范成大任成都路安抚使时,来丰都视察,登游平都观,留题下诗。
(注释)(1)平都观:即今“天子殿”。(2)吏部员外郎:吏部,隋唐以后,中枢(中央)设六部,吏
部是其中之一。其职能是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升降、调动、考核等事务。员外郎,部内分司,司的长官
为郎中,郎中以下有员外郎,是郎中的付职。吏部员外郎,即吏部郎中的付手。(3)屏,古代贵族妇女
所乘有帷幕的车。(4)旋,水流回旋。(5)扃,音卷,门。上闩,关门。(6)琅敖,古乐器名。(7)
玉京:道教称天帝所居之处,也指帝都。(8)寥阳,指寥阳殿,今称奈河桥。(9)成都路安抚使,南宋
时,将全国设十六路,四川当时叫成都路。安抚使,宋代一官名。
题平都山
苏轼
足蹑平都古洞天, 此身不觉到云间。
抬眸四顾干坤阔, 日月星辰任我攀。
平都天下古名山, 自信山中岁月闲。
午梦任随鸠唤觉, 早朝又听鹿催班。
(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
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少数诗篇也能反映民间疾苦,指责统治者的奢侈骄纵。但也有些作品表现
出保守的政治观点和消极情绪。宋仁宗嘉佑年间,苏轼考取进士,做过翰林学士。嘉佑四年(公元1059年)
,苏轼自成都去汴京(今开封),途经丰都,写下“平都山”等诗。
(注释) (1)平都山:据《丰都县志》载:“治东北一里。石径萦纡,林木幽秀,梵宇层出。旧志谓平
都福地,紫府真仙之居。汉仙人阴长生、王方平炼形于此。传麻姑过之有留题绝句。”后人依据苏轼“平
都天下古名山”这句诗,渐改平都山为“名山”,一直沿用至今。(2)蹑:踩、踏的意思。(3)眸:音
木,泛指眼睛。(4)干坤:《周易》中的两个卦名,指阴阳两种对立势力。此引申为天地的代称。
平都山
苏轼
山前江水流浩浩, 山上苍苍松柏老。
舟中行客去纷纷, 古今换易如秋草。
空山楼观何峥嵘, 真人王远阴长生。
飞符御气朝百灵, 悟道不复诵黄庭。
龙车虎驾来下迎, 去如旋风搏紫清。
真人厌世不回顾, 世间生死如朝暮。
学仙度世岂无人, 餐霞绝粒常辛苦。
安得独从逍遥君, 冷然乘风驾浮云。
超世无有我独存。
(注释) (1)峥嵘:高峻貌。(2)黄庭:指《黄庭经》,道教经名。内容是七言歌决,讲说道
家养生修炼的道理。(3)度世:旧谓脱离现世。(4)逍遥:优游自得貌。
仙都山鹿
苏轼
日月何促促, 尘世苦拘束。
仙子去无踪, 故山遗白鹿。
仙人已去鹿无家, 孤栖怅望层城霞。
至今闻有游洞客, 夜来江市叫平沙。
长松千树风萧瑟, 仙宫去人无咫尺。
夜鸣白鹿安在哉, 满山秋草无形迹。
(注释)(1)怅望:怅然怀想。(2)萧瑟:树木被风吹指所发的声音。(3)咫尺:比喻距离很近。
平都山留题
吕洞宾
盂兰清晓过平都, 天下名山所不如。
两口单行人不识, 王阴空使马蹄虚。
一鸣白鸟出青城, 再谒王阴二友人。
口口惟思三岛好, 抬眸已过洞庭春。
(作者简介) 吕洞宾,又名吕纯阳(793-?),相传为唐京兆人。唐朝会昌中,两举进士不弟,
浪游江湖,遇钟离权授以丹诀,时年六十四岁。曾隐居终南山等地修道,后游历各地,自称回道人,
俗传为八仙之一。还说他曾在江淮斩蛟、岳阳弄鹤、客店醉酒等。
(注释) (1)盂兰:指盂兰盆会,佛教仪式。每逢夏历七月十五日,佛教徒为追荐祖先所举行。
盂兰盆是梵文的译音,意译为“救倒悬”。(2)三岛:《汉书.郊礼志上》:“自威、宣、燕、
燕昭使人入海,求逢莱、方丈、瀛洲,此三种神山者,其传在渤海中。”后用三岛来泛指想象中的
仙境。
题仙都观
杜光庭
往岁真人朝玉皇, 四真三代住繁阳。
初开九鼎丹华熟, 继蹑五云天路长。
烟锁翠岚迷旧隐, 池凝寒镜贮秋光,
时来白鹿岩前后, 应许潜通不死乡。
(作者简介) 杜光庭(850-933),唐末五代诗人,处州缙云(今浙江人)人,咸通中举进士不
弟,入天台山修道,仕唐为内供奉。避乱入蜀,事王建父子,官至议大夫,赐呈“传真天师”。晚
年隐居青城山,号东瀛子,能诗善文。
(注释) (1)仙都观:即现在的“天子殿”。观宇建宇唐代,唐代名“仙都观”,宋代名“景德
观”,也称“白鹤观”、“耀灵殿”。(2)四真:佛教基本教义之一,指释迦牟尼最初说教的内容
,即苦、集、灭、道四谛。按经解释,“谛”是真理的意思。
九日题涂溪
白居易
蕃草席铺枫叶岸, 竹枝歌送菊花杯。
明年尚作南宾守, 或可重阳更一来。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中唐着名诗人。其先居太原(今
属山西人),后迁居陕西渭南东北。他的诗平易通俗,周详明直,笔触所及,无不达意。唐宪宗元
和三年(公元808年)他拜左拾遗,后因上书直陈,被贬为江州司马。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升
任忠州刺史。任期内曾来丰都巡视,并题咏下诗。
(注释)(1)涂溪:据《丰都县志》称:“涂溪,治南七十里。”“治”指县城,涂溪在高镇下面。
(2)蕃草:茂盛的芳草。(3)竹枝歌:指当时流行于四川东部一带的民歌,形式多是七言绝句;
语言通俗,音调轻快。(4)南宾守:即忠州刺史。(5)重阳:指农历九月九日。
水
夜渡湘水 孟浩然
客舟贪利涉,暗里渡湘川。
露气闻芳杜,歌声识采莲。
榜人投岸火,渔子宿潭烟。
行侣时相问,浔阳何处边。
问淮水 白居易
自嗟名利客,扰扰在人间。
何事长淮水,东流亦不闲?
渌水曲 李白
渌水明秋日。
南湖采白苹。
荷花娇欲语。
愁杀荡舟人。
春水 杜甫
三月桃花浪,江流复旧痕。朝来没沙尾,碧色动柴门。
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已添无数鸟,争浴故相喧。
诗中水
1.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
2.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5.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6.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7.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8.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9.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10.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水的诗
作者:舟英
在黄河之水天上来
大将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
洪流里
却不知一沟绝望的死水
亘古荒诞有自得其乐的鱼游
李白的黄河 苏轼的长江 闻一多的死水
源出戏弄的逻辑
因为是水就不怕水淹!
现代没有重涉女英的洞庭波
瑶姬巫山的雨水云
但还归了汉之广矣 不可方思的水阔
和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的水远
以及水之悠 水之涣
《诗》的生命水!
流淌六朝的风韵
澄江静如练 余霞散成绮
水经唐代的鲜美
桃花流水鳜鱼肥
碧波,凝翠……
千年的岁月流走了湘君夫人的狂歌狂舞
沉埋了屈子夕阳般沉沙的胸膛
只能 楚天的白云黄鹤一江春水向东流!
水的诗
没有跟随西方哲人重返苏格拉底哲学
没有创造荷马英雄史诗前神话
而有涟漪荡荡!
水本无源,无流,无出口;
诗有形,有韵!
即使如一沟死水也是
死水死了即再生的丰沛:
澎湃的流,
浩瀚的出海口!
雨
张先《生查子》
含羞整翠鬟,得意频相顾。
雁柱十三弦,一春莺语。
娇云容易飞,梦断知何处。
深院锁黄昏,阵阵芭蕉雨。
李清照《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吴文英《唐多令》
何处合成愁?
离人心上秋。
纵芭蕉、不雨也飕飕。
都道晚凉天气好;
有明月,怕登楼。
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
燕辞归、客尚淹留。
垂柳不萦裙带住,漫长是、系行舟。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她千网络——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陆游《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吴文英《夜游宫》
人去西楼雁杳,叙别梦,扬州一觉。
云淡星疏楚山晓,听啼鸟,立河桥,话未了。
雨外恐声早,细织就霜丝多少?
说与萧娘未知道,向长安,对秋灯,几人老?
张良能《小重山》
柳暗花明春事深。
小阑红芍药,已抽簪。
雨余风软碎鸣禽。
迟迟日,犹带一分阴。
往事莫沉吟。
身闲时序好,且登临。
旧游无处不堪寻,无寻处,惟有少年心。
鱼
《金鱼幻想》
一朵金红色的梦,如郁金香
在水中缓缓绽开
一颗永远鲜艳的灵魂
带着永不崩溃的观念
穿越于清朗的光水之间
嘴中吐出只只
月亮的光圈
尾部轻扫着
每个飘过的黄昏
舒缓的翩翩舞姿
如红色蝴蝶泅泳于水
轻轻地张口、吸水、吐水
似反复玩味着游龙戏珠
幽蓝的天籁
是夜语的诗韵
唼喋着云影山光
月光的音乐
独奏着大海
透明的圆形天地
变幻着无边的宇宙
静如休止的欲望
优游岁月
逍遥于永恒……
《旋转的鱼》
餐桌转盘旁
围绕着许多奇异的符号
被旋转的鱼浏览
善恶的思想
被美味的回忆代替
两眼瞪视一个个嘴中
流出的惊叹号
欲哭无泪
感叹这个世界,弱肉强食
谁来做真理的律师?
观游鱼 (唐)白居易
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
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
涧中鱼 (唐)白居易
海水桑田欲变时,风涛翻覆沸天池。
鲸吞蛟斗波成血,深涧游鱼乐不知。
送程六 (唐)王昌龄
冬夜伤离在五溪,青鱼雪落脍橙荠。
武冈前路看斜月,片片舟中云向西。
江上渔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长安秋望 (唐)赵嘏
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浣溪沙 (唐)杜甫
照日深红暖见鱼,连村绿暗晚藏乌,黄童白叟聚雎盱。
麋鹿逢人虽未惯,猿猱闻鼓不须呼,归来说与采桑姑。
洛阳女儿行 (唐)王维
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容颜十五余。
良人玉勒乘骢马,侍女金盘脍鲤鱼。
画阁朱楼尽相望,红桃绿柳垂檐向。
罗帏送上七香车,宝扇迎归九华帐。
狂夫富贵在青春,意气骄奢剧季伦。
自怜碧玉亲教舞,不惜珊瑚持与人。
春窗曙灭九微火,九微片片飞花琐。
戏罢曾无理曲时,妆成只是熏香坐。
城中相识尽繁华,日夜经过赵李家。
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
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临江仙 (宋)辛弃疾
金谷无烟宫树绿,嫩寒生怕春风。
博山微透暖薰笼。
小楼春色里,幽梦雨声中。
别浦鲤鱼何日到,锦书封恨重重。
海棠花下去年逢。
也应随分瘦,忍泪觅残红。
水调歌头·游泳 (现代)毛泽东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昨夜江南春雨足, 桃花瘦了鳜鱼肥”(清·孙原湘《观钓者》);“碧芦花老鳜鱼肥” (宋·王庭(珪右下再土)《题郭秀才钓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