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执行一sql脚本如,怎么样才能输出执行日志到文本文件中
执行一SQL脚本如,怎么样才能输出执行日志到文本文件中
这个方法可以,要在sqlplus的环境里执行,
也可以直接在cmd里执行
sqlplus "username/password@tnaname"@abc.sql > result.log
比如
sqlplus "test1/test@orcl"@test.sql > result.log
‘贰’ linux 备份结果输出到日志脚本
给你讲一下Linux下的
先创建个嫌隐贺备份脚本的文件保存为backup.sh,然后让corn在指定时间运行就可以了
备份脚本内容:
cp -r 日志目录 要备份的目录
tar -zcvf bak$(date +%Y%m%d).tar.gz 要备份的目录 //将数据所在文件夹bak打包
呵呵,很简单,携卜复制、打包就ok了
然后就是计划任务了
修改crontab内容
#crontab -e
* * * * * /脚本所在完整路径/backup.sh
如:22 11 1 * * /home/backup.sh 就是每月的1号11点22分执行home下的backup.sh脚本
前面五个字段分别表示分钟、小时、日、月、星期几(0-6)后面的为脚本所在目录
3,重新启动crond服务
#service crond restart
如果没有安装crond服务就先装上服务再说,用service crond status可以查看该服务状态
windows的也是差不多,也是复制打包芹派的,然后就计划任务就ok了
‘叁’ 如果需要从oracle中每天定时导出数据用什么方法
1、创建数据库日志表导出为文丛巧本文件的脚本tabout.ctl或tabout.sql
注意:该日志导出后在c:HttpLog目录下
tabout.ctl脚本内容如下:
SET NEWPAGE NONE
SET HEADING OFF
SET TERM OFF
SET SPACE 0
SET PAGESIZE 0
SET TRIMOUT ON
SET TRIMSPOOL ON
SET LINESIZE 2500
set feedback off
set echo off
SET VERIFY OFF
column v_date new_value filename;
select to_char(sysdate,'yyyymmdd') || '.log' v_date from al;
spool ..HttpLog&&filename
select id||','||name from orcluser.test;
spool off;
exit;
2、创建调用该脚本的logout.bat文件
logout.bat内容如下:
mkdir ..HttpLog
C:oracleora92insqlplus orcluser/orcl @C:Oracleout.ctl
说明:该bat文件直接在当前目录下创建名为HttpLog的文件夹,以便tabout.ctl脚本输出的文件存放到该目录下。其通过调用Oracle中sqlplus可执行文件来执行tabout.ctl脚本,所以该文件直接双击即可运行,无需其他操作。
3、通过windows定时任务实现自动定期执行坦郑兄
“在控制面板——任务计划——添加任务计划”中建立定期将数据库中日志表数据导出为文本格式(如:你可以根据需求设置为每天对日志表数据进行导出)。根据你当前让袭对日志文件路径的存储需求,修改上面两个脚本中的存储路径,在windows定时任务直接调用logout.bat文件执行即可。
‘肆’ Windows平台使用bat脚本导出日志
android平台测试过程中兄袜,经常要及时导出日志,对现场截图。导出了日志后,又要给日志重命名或羡拍激加一些问题描述,不然导出多了,容易忘记哪个对应哪个日志。
不妨使用下面的脚本。
说明:日志将保存到D盘根目录下
@echo off
echo.
echo ---------------- Android导出日志到本机 -----------------
echo.
pause
@adb devices | findstr "<device>"
if ERRORLEVEL 1 goto NOCONNECTED
adb root
adb remount
echo "是否需要截图(Y/N)"
set /p choice=
if "%choice%"=="y" (
echo.
echo.
adb shell screencap -p /sdcard/screencap.png
)
echo.
echo.
set /p prob_time=请输入问题发生时间点:
set /p desc=请输入问题简述:
echo ----------------切换到D盘 ----------------
D:
set YYYYmmdd=%date: 0,4%%date: 5,2%%date:~8,2%
set hhmiss=%time: 0,2%%time: 3,2%%time:~6,2%
set "filename=%desc% %YYYYmmdd% %hhmiss%"
echo.
echo.
echo -----创建日志目录Android_%YYYYmmdd% %hhmiss% %desc% Log----
::创建文件夹
md ".Android %YYYYmmdd% %hhmiss% %desc% Log"
cd "..Android %YYYYmmdd% %hhmiss% %desc% Log"
echo.
echo.
::写入问题描述
echo. >> 问题描述.txt
echo. >> 问题描述.txt
echo. >> 问题描述.txt
echo 问题出现时间: >> 问题描述.txt
echo %prob_time% >> 问题描述.txt
echo. >> 问题描述.txt
echo 问题现象描述: >> 问题描述.txt
echo %desc% >> 问贺歼题描述.txt
echo.
echo.
echo ----------------导出日志文件 ----------------
echo.
echo.
echo -----导出log0到D:/Android %YYYYmmdd% %hhmiss% %desc% Log----
adb pull /data/Log/log0
echo.
echo.
echo -----导出log1到D:/Android %YYYYmmdd% %hhmiss% %desc%_Log----
adb pull /data/Log/log1
if "%choice%"=="y" (
echo.
adb pull /sdcard/screencap.png
adb shell rm /sdcard/screencap.png
ren screencap.png "screencap_%desc%.png"
)
echo.
echo.
echo ----------------"Android日志到本机路径:D:/Android_%YYYYmmdd% %hhmiss% %desc%_Log" ----------------
echo.
echo.
set /p desc_details=请输入问题详细描述:
echo. >> 问题描述.txt
echo 问题现象详细描述: >> 问题描述.txt
echo %desc_details% >> 问题描述.txt
echo.
echo.
echo ---------------- Android日志导出到本机完成,按任意键退出 ----------------
echo.
::等待2秒后退出
ping 192.0.2.2 -n 1 -w 2000 > nul
exit
:NOCONNECTED
echo.
echo ------- 设备未连接,请检查!-------
echo.
ping 192.0.2.2 -n 1 -w 2000 > nul
exit
‘伍’ oracle sqlplus导入数据脚本 如何输出日志
如果用命令,需要在命令提示符下操作,如果用PLSQL的话,直接有导出工具,各自方法如下:命令提示符
‘陆’ 如何让crontab执行脚本后并且把日志输出到另一个文件
直接crontab -e添加执行脚本,然后给执行脚本加个重定向到文件就行了。
例如:3023***/path/to/shell/script >> /path/to/log/file #表示每晚的23:30执行/path/to/shell/script脚本,并且把结果重定向输出到/path/to/log/file文件。
crontab参数:
-e:编辑该用户的计时器设置;
-l:列出该用户的计时器设置;
-r:删除该用户的计时器设置;
-u<用户名称>:指定让核迅要设定计时器的用户名称。
crontab的格式共分为六个字段,前五段是时间设定段,第六段是要执行的命令段,格式如下: minute hour day month week command,时间字段都是整数, command:要执行的命令,可以是系统命令,也可以是自己编写的shell脚本文件。 在以上各个字段中,还可以使用以下特殊字符:
星号(*):代表所有可能的值,坦此全部。
逗号(,):可以用逗号隔开的值指定一个列表范围。
中杠(-):可以用整数之间的中杠表示一个整数范围。
正斜线(/):可以用正斜线指定时间的间隔频率。
‘柒’ Shell脚本如何链接数据库并导出数据
介绍
在日常维护工作当中经常会需要对数据进行导出操作,而mysqlmp是导出数据过程中使用非常频繁的一个工具;它自带的功能参数非常多,文章中会列举出一些常用的操作,在文章末尾会将所有的参数详细说明列出来。
语法:
默认不带参数的导出,导出文本内容大概如下:创建数据库判断语句-删除表-创建表-锁表-禁用索引-插入数据-启用索引-解锁表。
Usage: mysqlmp [OPTIONS] database [tables]
OR mysqlmp [OPTIONS] --databases [OPTIONS] DB1 [DB2 DB3...]
OR mysqlmp [OPTIONS] --all-databases [OPTIONS]
插入测试数据
复制代码
CREATE DATABASE db1 DEFAULT CHARSET utf8;
USE db1;
CREATE TABLE a1(id int);
insert into a1() values(1),(2);
CREATE TABLE a2(id int);
insert into a2() values(2);
CREATE TABLE a3(id int);
insert into a3() values(3);
CREATE DATABASE db2 DEFAULT CHARSET utf8;
USE db2;
CREATE TABLE b1(id int);
insert into b1() values(1);
CREATE TABLE b2(id int);
insert into b2() values(2);
复制代码
1.导出所有数据库
该命令会导出包括系统数据库在内的所有数据库
mysqlmp -uroot -proot --all-databases >/tmp/all.sql
2.导出db1、db2两个数据库的所有数据
mysqlmp -uroot -proot --databases db1 db2 >/tmp/user.sql
3.导出db1中的a1、a2表
注意导出指定表只能针对一个数据库进行导出,且导出的内容中和导出数据库也不一样,导出指定表的导出文本中没有创建数据库的判断语句,只有删除表-创建表-导入数据
mysqlmp -uroot -proot --databases db1 --tables a1 a2 >/tmp/db1.sql
4.条件导出,导出db1表a1中id=1的数据
如果多个表的条件相同可以一次性导出多个表
字段是整形
mysqlmp -uroot -proot --databases db1 --tables a1 --where='id=1' >/tmp/a1.sql
字段是字符串,并且导出的sql中不包含drop table,create table
mysqlmp -uroot -proot --no-create-info --databases db1 --tables a1 --where="id='a'" >/tmp/a1.sql
5.生成新的binlog文件,-F
有时候会希望导出数据之后生成一个新的binlog文件,只需要加上-F参数即可
mysqlmp -uroot -proot --databases db1 -F >/tmp/db1.sql
6.只导出表结构不导出数据,--no-data
mysqlmp -uroot -proot --no-data --databases db1 >/tmp/db1.sql
7.跨服务器导出导入数据
mysqlmp --host=h1 -uroot -proot --databases db1 |mysql --host=h2 -uroot -proot db2
将h1服务器中的db1数据库的所有数据导入到h2中的db2数据库中,db2的数据库必须存在否则会报错
mysqlmp --host=192.168.80.137 -uroot -proot -C --databases test |mysql --host=192.168.80.133 -uroot -proot test
加上-C参数可以启用压缩传递。
8.将主库的binlog位置和文件名追加到导出数据的文件中,--mp-slave
注意:--mp-slave命令如果当前服务器是从服务器那么使用该命令会执行stop slave来获取master binlog的文件和位置,等备份完后会自动执行start slave启动从服务器。但是如果是大的数据量备份会给从和主的延时变的更大,使用--mp-slave获取到的只是当前的从服务器的数据执行到的主的binglog的位置是(relay_mater_log_file,exec_master_log_pos),而不是主服务器当前的binlog执行的位置,主要是取决于主从的数据延时。
该参数在在从服务器上执行,相当于执行show slave status。当设置为1时,将会以CHANGE MASTER命令输出到数据文件;设置为2时,会在change前加上注释。
该选项将会打开--lock-all-tables,除非--single-transaction被指定。
在执行完后会自动关闭--lock-tables选项。--mp-slave默认是1
mysqlmp -uroot -proot --mp-slave=1 --databases db1 >/tmp/db1.sql
mysqlmp -uroot -proot --mp-slave=2 --database db1 >/tmp/db1.sql
9.将当前服务器的binlog的位置和文件名追加到输出文件,--master-data
该参数和--mp-slave方法一样,只是它是记录的是当前服务器的binlog,相当于执行show master status,状态(file,position)的值。
注意:--master-data不会停止当前服务器的主从服务
10.--opt
等同于--add-drop-table, --add-locks, --create-options, --quick, --extended-insert, --lock-tables, --set-charset, --disable-keys 该选项默认开启, 可以用--skip-opt禁用.
mysqlmp -uroot -p --host=localhost --all-databases --opt
11.保证导出的一致性状态--single-transaction
该选项在导出数据之前提交一个BEGIN SQL语句,BEGIN 不会阻塞任何应用程序且能保证导出时数据库的一致性状态。它只适用于多版本存储引擎(它不显示加锁通过判断版本来对比数据),仅InnoDB。本选项和--lock-tables 选项是互斥的,因为LOCK TABLES 会使任何挂起的事务隐含提交。要想导出大表的话,应结合使用--quick 选项。
--quick, -q
不缓冲查询,直接导出到标准输出。默认为打开状态,使用--skip-quick取消该选项。
12.--lock-tables, -l
开始导出前,锁定所有表。用READ LOCAL锁定表以允许MyISAM表并行插入。对于支持事务的表例如InnoDB和BDB,--single-transaction是一个更好的选择,因为它根本不需要锁定表。
请注意当导出多个数据库时,--lock-tables分别为每个数据库锁定表。因此,该选项不能保证导出文件中的表在数据库之间的逻辑一致性。不同数据库表的导出状态可以完全不同。
13.导出存储过程和自定义函数--routines, -R
mysqlmp -uroot -p --host=localhost --all-databases --routines
14.压缩备份
压缩备份
mysqlmp -uroot -proot --databases abc 2>/dev/null |gzip >/abc.sql.gz
还原
gunzip -c abc.sql.gz |mysql -uroot -proot abc
参数说明:
复制代码
--all-databases , -A
导出全部数据库。
mysqlmp -uroot -p --all-databases
--all-tablespaces , -Y
导出全部表空间。
mysqlmp -uroot -p --all-databases --all-tablespaces
--no-tablespaces , -y
不导出任何表空间信息。
mysqlmp -uroot -p --all-databases --no-tablespaces
--add-drop-database
每个数据库创建之前添加drop数据库语句。
mysqlmp -uroot -p --all-databases --add-drop-database
--add-drop-table
每个数据表创建之前添加drop数据表语句。(默认为打开状态,使用--skip-add-drop-table取消选项)
mysqlmp -uroot -p --all-databases (默认添加drop语句)
mysqlmp -uroot -p --all-databases –skip-add-drop-table (取消drop语句)
--add-locks
在每个表导出之前增加LOCK TABLES并且之后UNLOCK TABLE。(默认为打开状态,使用--skip-add-locks取消选项)
mysqlmp -uroot -p --all-databases (默认添加LOCK语句)
mysqlmp -uroot -p --all-databases –skip-add-locks (取消LOCK语句)
--allow-keywords
允许创建是关键词的列名字。这由表名前缀于每个列名做到。
mysqlmp -uroot -p --all-databases --allow-keywords
--apply-slave-statements
在'CHANGE MASTER'前添加'STOP SLAVE',并且在导出的最后添加'START SLAVE'。
mysqlmp -uroot -p --all-databases --apply-slave-statements
--character-sets-dir
字符集文件的目录
mysqlmp -uroot -p --all-databases --character-sets-dir=/usr/local/mysql/share/mysql/charsets
--comments
附加注释信息。默认为打开,可以用--skip-comments取消
mysqlmp -uroot -p --all-databases (默认记录注释)
mysqlmp -uroot -p --all-databases --skip-comments (取消注释)
--compatible
导出的数据将和其它数据库或旧版本的MySQL 相兼容。值可以为ansi、mysql323、mysql40、postgresql、oracle、mssql、db2、maxdb、no_key_options、no_tables_options、no_field_options等,
要使用几个值,用逗号将它们隔开。它并不保证能完全兼容,而是尽量兼容。
mysqlmp -uroot -p --all-databases --compatible=ansi
--compact
导出更少的输出信息(用于调试)。去掉注释和头尾等结构。可以使用选项:--skip-add-drop-table --skip-add-locks --skip-comments --skip-disable-keys
mysqlmp -uroot -p --all-databases --compact
--complete-insert, -c
使用完整的insert语句(包含列名称)。这么做能提高插入效率,但是可能会受到max_allowed_packet参数的影响而导致插入失败。
mysqlmp -uroot -p --all-databases --complete-insert
--compress, -C
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启用压缩传递所有信息
mysqlmp -uroot -p --all-databases --compress
--create-options, -a
在CREATE TABLE语句中包括所有MySQL特性选项。(默认为打开状态)
mysqlmp -uroot -p --all-databases
--databases, -B
导出几个数据库。参数后面所有名字参量都被看作数据库名。
mysqlmp -uroot -p --databases test mysql
--debug
输出debug信息,用于调试。默认值为:d:t,/tmp/mysqlmp.trace
mysqlmp -uroot -p --all-databases --debug
mysqlmp -uroot -p --all-databases --debug=” d:t,/tmp/debug.trace”
--debug-check
检查内存和打开文件使用说明并退出。
mysqlmp -uroot -p --all-databases --debug-check
--debug-info
输出调试信息并退出
mysqlmp -uroot -p --all-databases --debug-info
--default-character-set
设置默认字符集,默认值为utf8
mysqlmp -uroot -p --all-databases --default-character-set=utf8
--delayed-insert
采用延时插入方式(INSERT DELAYED)导出数据
mysqlmp -uroot -p --all-databases --delayed-insert
--delete-master-logs
master备份后删除日志. 这个参数将自动激活--master-data。
mysqlmp -uroot -p --all-databases --delete-master-logs
--disable-keys
对于每个表,用/*!40000 ALTER TABLE tbl_name DISABLE KEYS */;和/*!40000 ALTER TABLE tbl_name ENABLE KEYS */;语句引用INSERT语句。这样可以更快地导入mp出来的文件,因为它是在插入所有行后创建索引的。该选项只适合MyISAM表,默认为打开状态。
mysqlmp -uroot -p --all-databases
--mp-slave
该选项将主的binlog位置和文件名追加到导出数据的文件中(show slave status)。设置为1时,将会以CHANGE MASTER命令输出到数据文件;设置为2时,会在change前加上注释。该选项将会打开--lock-all-tables,除非--single-transaction被指定。该选项会自动关闭--lock-tables选项。默认值为0。
mysqlmp -uroot -p --all-databases --mp-slave=1
mysqlmp -uroot -p --all-databases --mp-slave=2
--master-data
该选项将当前服务器的binlog的位置和文件名追加到输出文件中(show master status)。如果为1,将会输出CHANGE MASTER 命令;如果为2,输出的CHANGE MASTER命令前添加注释信息。该选项将打开--lock-all-tables 选项,除非--single-transaction也被指定(在这种情况下,全局读锁在开始导出时获得很短的时间;其他内容参考下面的--single-transaction选项)。该选项自动关闭--lock-tables选项。
mysqlmp -uroot -p --host=localhost --all-databases --master-data=1;
mysqlmp -uroot -p --host=localhost --all-databases --master-data=2;
--events, -E
导出事件。
mysqlmp -uroot -p --all-databases --events
--extended-insert, -e
使用具有多个VALUES列的INSERT语法。这样使导出文件更小,并加速导入时的速度。默认为打开状态,使用--skip-extended-insert取消选项。
mysqlmp -uroot -p --all-databases
mysqlmp -uroot -p --all-databases--skip-extended-insert (取消选项)
--fields-terminated-by
导出文件中忽略给定字段。与--tab选项一起使用,不能用于--databases和--all-databases选项
mysqlmp -uroot -p test test --tab=”/home/mysql” --fields-terminated-by=”#”
--fields-enclosed-by
输出文件中的各个字段用给定字符包裹。与--tab选项一起使用,不能用于--databases和--all-databases选项
mysqlmp -uroot -p test test --tab=”/home/mysql” --fields-enclosed-by=”#”
--fields-optionally-enclosed-by
输出文件中的各个字段用给定字符选择性包裹。与--tab选项一起使用,不能用于--databases和--all-databases选项
mysqlmp -uroot -p test test --tab=”/home/mysql” --fields-enclosed-by=”#” --fields-optionally-enclosed-by =”#”
--fields-escaped-by
输出文件中的各个字段忽略给定字符。与--tab选项一起使用,不能用于--databases和--all-databases选项
mysqlmp -uroot -p mysql user --tab=”/home/mysql” --fields-escaped-by=”#”
--flush-logs
开始导出之前刷新日志。
请注意:假如一次导出多个数据库(使用选项--databases或者--all-databases),将会逐个数据库刷新日志。除使用--lock-all-tables或者--master-data外。在这种情况下,日志将会被刷新一次,相应的所以表同时被锁定。因此,如果打算同时导出和刷新日志应该使用--lock-all-tables 或者--master-data 和--flush-logs。
mysqlmp -uroot -p --all-databases --flush-logs
--flush-privileges
在导出mysql数据库之后,发出一条FLUSH PRIVILEGES 语句。为了正确恢复,该选项应该用于导出mysql数据库和依赖mysql数据库数据的任何时候。
mysqlmp -uroot -p --all-databases --flush-privileges
--force
在导出过程中忽略出现的SQL错误。
mysqlmp -uroot -p --all-databases --force
--help
显示帮助信息并退出。
mysqlmp --help
--hex-blob
使用十六进制格式导出二进制字符串字段。如果有二进制数据就必须使用该选项。影响到的字段类型有BINARY、VARBINARY、BLOB。
mysqlmp -uroot -p --all-databases --hex-blob
--host, -h
需要导出的主机信息
mysqlmp -uroot -p --host=localhost --all-databases
--ignore-table
不导出指定表。指定忽略多个表时,需要重复多次,每次一个表。每个表必须同时指定数据库和表名。例如:--ignore-table=database.table1 --ignore-table=database.table2 ……
mysqlmp -uroot -p --host=localhost --all-databases --ignore-table=mysql.user
--include-master-host-port
在--mp-slave产生的'CHANGE MASTER TO..'语句中增加'MASTER_HOST=<host>,MASTER_PORT=<port>'
mysqlmp -uroot -p --host=localhost --all-databases --include-master-host-port
--insert-ignore
在插入行时使用INSERT IGNORE语句.
mysqlmp -uroot -p --host=localhost --all-databases --insert-ignore
--lines-terminated-by
输出文件的每行用给定字符串划分。与--tab选项一起使用,不能用于--databases和--all-databases选项。
mysqlmp -uroot -p --host=localhost test test --tab=”/tmp/mysql” --lines-terminated-by=”##”
--lock-all-tables, -x
提交请求锁定所有数据库中的所有表,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这是一个全局读锁,并且自动关闭--single-transaction 和--lock-tables 选项。
mysqlmp -uroot -p --host=localhost --all-databases --lock-all-tables
--lock-tables, -l
开始导出前,锁定所有表。用READ LOCAL锁定表以允许MyISAM表并行插入。对于支持事务的表例如InnoDB和BDB,--single-transaction是一个更好的选择,因为它根本不需要锁定表。
请注意当导出多个数据库时,--lock-tables分别为每个数据库锁定表。因此,该选项不能保证导出文件中的表在数据库之间的逻辑一致性。不同数据库表的导出状态可以完全不同。
mysqlmp -uroot -p --host=localhost --all-databases --lock-tables
--log-error
附加警告和错误信息到给定文件
mysqlmp -uroot -p --host=localhost --all-databases --log-error=/tmp/mysqlmp_error_log.err
--max_allowed_packet
服务器发送和接受的最大包长度。
mysqlmp -uroot -p --host=localhost --all-databases --max_allowed_packet=10240
--net_buffer_length
TCP/IP和socket连接的缓存大小。
mysqlmp -uroot -p --host=localhost --all-databases --net_buffer_length=1024
--no-autocommit
使用autocommit/commit 语句包裹表。
mysqlmp -uroot -p --host=localhost --all-databases --no-autocommit
--no-create-db, -n
只导出数据,而不添加CREATE DATABASE 语句。
mysqlmp -uroot -p --host=localhost --all-databases --no-create-db
--no-create-info, -t
只导出数据,而不添加CREATE TABLE 语句。
mysqlmp -uroot -p --host=localhost --all-databases --no-create-info
--no-data, -d
不导出任何数据,只导出数据库表结构。
mysqlmp -uroot -p --host=localhost --all-databases --no-data
--no-set-names, -N
等同于--skip-set-charset
mysqlmp -uroot -p --host=localhost --all-databases --no-set-names
--opt
等同于--add-drop-table, --add-locks, --create-options, --quick, --extended-insert, --lock-tables, --set-charset, --disable-keys 该选项默认开启, 可以用--skip-opt禁用.
mysqlmp -uroot -p --host=localhost --all-databases --opt
--order-by-primary
如果存在主键,或者第一个唯一键,对每个表的记录进行排序。在导出MyISAM表到InnoDB表时有效,但会使得导出工作花费很长时间。
mysqlmp -uroot -p --host=localhost --all-databases --order-by-primary
--password, -p
连接数据库密码
--pipe(windows系统可用)
使用命名管道连接mysql
mysqlmp -uroot -p --host=localhost --all-databases --pipe
--port, -P
连接数据库端口号
--protocol
使用的连接协议,包括:tcp, socket, pipe, memory.
mysqlmp -uroot -p --host=localhost --all-databases --protocol=tcp
--quick, -q
不缓冲查询,直接导出到标准输出。默认为打开状态,使用--skip-quick取消该选项。
mysqlmp -uroot -p --host=localhost --all-databases
mysqlmp -uroot -p --host=localhost --all-databases --skip-quick
--quote-names,-Q
使用(`)引起表和列名。默认为打开状态,使用--skip-quote-names取消该选项。
mysqlmp -uroot -p --host=localhost --all-databases
mysqlmp -uroot -p --host=localhost --all-databases --skip-quote-names
--replace
使用REPLACE INTO 取代INSERT INTO.
mysqlmp -uroot -p --host=localhost --all-databases --replace
--result-file, -r
直接输出到指定文件中。该选项应该用在使用回车换行对(\\r\\n)换行的系统上(例如:DOS,Windows)。该选项确保只有一行被使用。
mysqlmp -uroot -p --host=localhost --all-databases --result-file=/tmp/mysqlmp_result_file.txt
--routines, -R
导出存储过程以及自定义函数。
mysqlmp -uroot -p --host=localhost --all-databases --routines
--set-charset
添加'SET NAMES default_character_set'到输出文件。默认为打开状态,使用--skip-set-charset关闭选项。
mysqlmp -uroot -p --host=localhost --all-databases
mysqlmp -uroot -p --host=localhost --all-databases --skip-set-charset
--single-transaction
该选项在导出数据之前提交一个BEGIN SQL语句,BEGIN 不会阻塞任何应用程序且能保证导出时数据库的一致性状态。它只适用于多版本存储引擎,仅InnoDB。本选项和--lock-tables 选项是互斥的,因为LOCK TABLES 会使任何挂起的事务隐含提交。要想导出大表的话,应结合使用--quick 选项。
mysqlmp -uroot -p --host=localhost --all-databases --single-transaction
--mp-date
将导出时间添加到输出文件中。默认为打开状态,使用--skip-mp-date关闭选项。
mysqlmp -uroot -p --host=localhost --all-databases
mysqlmp -uroot -p --host=localhost --all-databases --skip-mp-date
--skip-opt
禁用–opt选项.
mysqlmp -uroot -p --host=localhost --all-databases --skip-opt
--socket,-S
指定连接mysql的socket文件位置,默认路径/tmp/mysql.sock
mysqlmp -uroot -p --host=localhost --all-databases --socket=/tmp/mysqld.sock
--tab,-T
为每个表在给定路径创建tab分割的文本文件。注意:仅仅用于mysqlmp和mysqld服务器运行在相同机器上。注意使用--tab不能指定--databases参数
mysqlmp -uroot -p --host=localhost test test --tab="/home/mysql"
--tables
覆盖--databases (-B)参数,指定需要导出的表名,在后面的版本会使用table取代tables。
mysqlmp -uroot -p --host=localhost --databases test --tables test
--triggers
导出触发器。该选项默认启用,用--skip-triggers禁用它。
mysqlmp -uroot -p --host=localhost --all-databases --triggers
--tz-utc
在导出顶部设置时区TIME_ZONE='+00:00' ,以保证在不同时区导出的TIMESTAMP 数据或者数据被移动其他时区时的正确性。
mysqlmp -uroot -p --host=localhost --all-databases --tz-utc
--user, -u
指定连接的用户名。
--verbose, --v
输出多种平台信息。
--version, -V
输出mysqlmp版本信息并退出
--where, -w
只转储给定的WHERE条件选择的记录。请注意如果条件包含命令解释符专用空格或字符,一定要将条件引用起来。
mysqlmp -uroot -p --host=localhost --all-databases --where=” user=’root’”
--xml, -X
导出XML格式.
mysqlmp -uroot -p --host=localhost --all-databases --xml
--plugin_dir
客户端插件的目录,用于兼容不同的插件版本。
mysqlmp -uroot -p --host=localhost --all-databases --plugin_dir=”/usr/local/lib/plugin”
--default_auth
客户端插件默认使用权限。
mysqlmp -uroot -p --host=localhost --all-databases --default-auth=”/usr/local/lib/plugin/<PLUGIN>”
复制代码
错误处理
1.unknown option '--no-beep'
第一种方法:删除my.ini[client]下的 no-beep 参数;
第二种方法:在 mysqlmp 后加--no-defaults参数 。
总结
文章中列举了一些常用的导出操作,还有很多其它的参数也会经常用到,包括“--add-drop-database”,“--apply-slave-statements”,“--triggers”等。客户端的导入导出功能也是不错的选择,比如workbench、navicat;其中navicat的导出向导中可以有很多文件格式可以选择。
--tab的快速导出导入数据是个不错的方法,它会在指定的目录下生成一个sql表结构文件和一个text数据文件
‘捌’ Oracle在导出全库的时候如何同时导出“导出日志”
方法如下:
你的%date%里边包含空格。会将log文件隔开;
尝试使用下面的脚本:expuers/password@orclfile=d:\%date:~2,8%.dmplog=%date:~2,8%.log
‘玖’ shell日志查询脚本怎么写
shell日志处理一般可以利用grep,awk命令就可以进行查询了。一般利用grep命令筛选要统计的选项,然后利用awk把筛选出的数据进行最后统计。
‘拾’ 如何用语句查询到刚刚执行的.sql脚本的SqlServer日志
1、Lumigent Log Explorer for SQL Server v4.0.2 特别版下载地址
http://down.chinaz.com/soft/7887.htm
Log Explorer for SQL Server 4.2 注册码
wv5rc-uxvpz-e33-nr4694qs2
2、Log Explorer for SQL Server v4.0.2
安装完毕后,注册该程序(压缩文件有注册机)
打开log explorer file=>attach log file->选择服务器和登陆方式->connect->
选择数据库->attach->左面对话框中browse->view log->就可以看到log记录了
点击“View DDL Commands”里面就有很多drop table 命令
点击下面的“undo”按钮是生成表结构的语句(create table ....)
点击下面的“Salvage”按钮是生成插入语句的(insert into ...values....)
想恢复的话: 右键log记录 undo transation->选择保存文件名和路径->然后打开该文件到查询分析器里执行T-sql代码就可以了
例如 如果log是delete table where ...的话,生成的文件代码就是insert table ....
log explorer使用的几个问题
1)、对数据库做了完全、差异和日志备份
备份时选用了删除事务日志中不活动的条目
再用Log explorer打试图看日志时
提示No log recorders found that match the filter,would you like to view unfiltered data
选择yes,就看不到刚才的记录了
如果不选用了删除事务日志中不活动的条目
再用Log explorer打试图看日志时,就能看到原来的日志
2)、修改了其中一个表中的部分数据,此时用Log explorer看日志,可以作日志恢复
3)、然后恢复备份,(注意:恢复是断开log explorer与数据库的连接,或连接到其他数据上,
否则会出现数据库正在使用无法恢复)
恢复完后,再打开log explorer 提示No log recorders found that match the filter,would you like to view unfiltered data
选择yes,就看不到刚才在2中修改的日志记录,所以无法做恢复.
4)、不要用SQL的备份功能备份,搞不好你的日志就破坏了.
正确的备份方法是:
停止SQL服务,复制数据文件及日志文件进行文件备份.
然后启动SQL服务,用log explorer恢复数据
5)、如果你的数据库的日志恢复模型是simple,那就不可能用log explorer恢复
6)、Log explorer必须安装在要恢复数据库的sql server服务器上,或者在sql server服务器上安装服务端,在操作的电脑上安装客户端进行数据恢复
3、如果数据量比较大的话,使用磁带机和集群的话,安装了正版的VERITAS ,恢复数据是比较好的方法。
下面是该软件重要的新功能:
1)、灾难恢复演习(Disaster Recovery Fire Drill)--能够自由测试、规划和检验灾难恢复计划,而不会中断生产过程。
2)、集群模拟器(Cluster Simulator)--可测试应用故障切换方案,以验证应用的可用性,确认应用是否根据计划的故障切换策略和应用需求,迁移到最适当的服务器。
3)、全局集群选件(Global Cluster Option)--当可用性要求从本地迁移到广域灾难恢复时,能够快速、轻松地升级到任何体系结构。
4)、即时访问复制数据--在复制数据的同时,能够即时访问数据,只占用客户的部分可用存储容量。
5)、卷复制顾问工具(Volume Replicator Advisor)--准确地分析带宽需求,确保应用得到优化。
4、几点恢复数据心得:
1)、平时需要做好双机热备份,日备份,月备份,年备份,数据复制,异常记录等工作,在数据丢失的情况下才能做到心中不急。
2)、如果硬盘损害错误,或者误删除数据库的时候,可以考虑用Easyrecovery或者Recover4all等软件恢复删除或者受到损害的文件,再恢复数据。
3)、如果实在遇到自然因素,网络又断开了复制操作的情况下,建议只有手工"造取"一批数据出来弥补丢失数据,一般选取类似纬度(如时间、区域等)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