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计算机web技术介绍
计算机web技术介绍
Web 客户端的主要任务是展现信息内容。Web客户端设计技术主要包括:HTML语言、Java Applets、 脚本程序、 CSS、 DHTML、插件技术以及VRML技术。下面是我给你带来的web技术相关知识,欢迎阅读!
1) HTML语言。
HTML是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超文本标记语言)的缩写,它是构成Web页面的主要工具。
2)Java Applets,
即Java 小应用程序。使用 Java语言创建小应用程序, 浏览器可以将Java Applets从服务器下载到浏览器,在浏览器所在的机器上运行。Java Applets可提供动画、音频和音乐等多媒体服务。1996年,着名的 Netscape浏览器在其2.0版本中率先提供了对Java Applets的支持,随后,Microsoft的IE3.0也在这一年开始支持Java技术。Java Applets使得Web页面从只能展现静态的文本或图像信息,发展到可以动态展现丰富多样的信息。动态Web页面,不仅仅表现在网页的视觉展示方式上,更重要的是他可以对网页中的内容进行控制与修改。
3)脚本程序。
他是嵌入在HTML文档中的程序。使用脚本程序可以创建动态页面,大大提高交互性。用于编写脚本程序的语言主要有JavaScript和VBScript。JavaScript由Netscape公司开发,具有易于使用、变量类型灵活和无须编译等特点。VBScript由Microsoft公司开发,与JavaScript一样,可用于设计交互的Web页面。要说明的是,虽然JavaScript和VBScript语言最初都是为创建客户端动态页面而设计的,但他们都可以用于服务端脚本程序的编写。客户端脚本与服务端脚本程序的区别在于执行的位置不同,前者在客户端机器执行,而后者是在Web服务端机器执行。
4) CSS(Cascading Style Sheets),
即级联样式表。通过在HTML文档中设立样式表,可以统一控制HTML中各标志显示属性。1996年底,W3C提出了CSS的建议标准,同年,IE3.0引入了对CSS的支持。CSS大大提高了开发者对信息展现格式的控制能力,1997年的Netscape4.0不但支持CSS,而且增加了许多Netscape公司自定义的动态HTML标记,这些标记在CSS的基础上,让HTML页面中的各种要素“活动”了起来。
5) DHTML(Dynamic HTML),
即动态HTML。1997年,Microsoft发布了IE4.0,并将动态HTML标记、CSS和动态对象(Dynamic Object Model)发展成为一套完整、实用、高效的客户端开发技术体系,Microsoft称其为DHTML。同样是实现HTML页面的动态效果,DHTML技术无须启动Java虚拟机或其他 脚本环境,可以在浏览器的支持下,获得更好的展现效果和更高的执行效率。
6) 插件技术。
这一技术大大丰富了浏览器的多媒体信息展示功能,常见的插件包括QuickTime、Realplayer、Media Player和Flash等。为了在HTML页面中实现音频、视频等更为复杂的多媒体应用,1996年的Netscape2.0成功地引入了对QuickTime插件的支持,插件这种开发方式也迅速风靡了浏览器的世界。同年,在Windows平台上,Microsoft将COM和 ActiveX技术应用于 IE浏览器中,其推出的IE3.0正式支持在HTML页面中插入 ActiveX控件,这为其他厂商扩展Web客户端的信息展现方式提供了方便的途径。1999年,Realplayer插件先后在Netscape和IE浏览器中取得了成功,与此同时,Microsoft自己的媒体播放插件Media Player也被预装到了各种Windows版本之中。同样具有重要意义的还有Flash插件的问世:20世纪90年代初期,Jonathan Gay在FutureWave公司开发了一种名为Future Splash Animator 的二维矢量动画展示工具,1996年,Macromedia公司收购了FutureWave,并将Jonathan Gayde 的发明改名为我们熟悉的Flash。从此, Flash动画成了Web开发者表现自我、展示个性的最佳方式。
7)VRML技术。Web已经由静态步入动态,并正在逐渐由二维走向三维,将用户带入五彩缤纷的虚拟现实世界。VRML是目前创建三维对象最重要的工具,它是一种基于文本的语言,并可运行于任何平台。
Web服务端技术
与Web客户端技术从静态向动态的演进过程类似,Web 服务端的开发技术也是由静态向动态逐渐发展、完善起来的。Web服务器技术主要包括服务器、CGI、 PHP、ASP、ASP.NET、Servlet和JSP技术。
1)服务器技术。
主要指有关Web服务器构建的基本技术,包括服务器策略与结构设计、服务器软硬件的.选择及其他有关服务器构建的问题。
2) CGI(Common Gateway Interface)技术,
即公共网关接口技术。最早的Web服务器简单地响应浏览器发来的 HTTP请求,并将存储在服务器上的 HTML文件返回给浏览器。CGI是第一种使服务器能根据运行时的具体情况,动态生成HTML页面的技术。1993年,NCSA(National Center 佛日Supercomputing Applications)提出CGI1.0 的 标准草案,之后分别在1995 年和1997年,制定了CGI1.1和1.2标准。CGI技术允许服务端的 应用程序根据客户端的请求,动态生成HTML页面,这使客户端和服务端的动态信息交换成为了可能。随着CGI技术的普及,聊天室、论坛、电子商务、信息查询、全文检索等各式各样的Web应用蓬勃兴起,人们可以享受到信息检索、信息交换、信息处理等各更为便捷的信息服务了。
3) PHP(Personal Home Page Tools)技术。
1994年,Rasmus Lerdorf发明了专用于Web服务端编程的PHP语言。与以往的CGI程序不同,PHP语言将HTML代码和PHP指令合成为完整的服务端动态页面,Web应用的开发者可以用一种更加简便、快捷的方式实现动态Web功能。
4) ASP(Active Server Pages)技术,
即活动服务器页面技术。1996年,Microsoft借鉴Php的思想,在其Web服务器IIS 3.0中引入了ASP技术。ASP使用的脚本语言是我们熟悉的VBScript和Javascript。借助Microsoft Visual Studio等开发工具在市场上的成功,ASP迅速成为Windows系统下Web服务端的主流开发技术。
5)ASP.NET技术。
由于它使用C#语言代替ASP技术的JavaScripe脚本语言,用编译代替了逐句解释,提高了运行效率,ASP.NET是建立.NET Framework的公共语言运行库上的编程框架,可用于在服务器上生成功能强大的Web应用程序,代替以前在WEB网页中加入ASP脚本代码,使界面设计与程序设计以不同的文件分离,复用性和维护性得到提高,已经成为面向下一代企业级网络计算的Web平台,是对传统ASP技术的重大升级和更新。
6) Servlet、 JSP技术。
以Sun公司为首的Java阵营于1997和1998年分别推出了Servlet和JSP技术。JSP的组合让Java开发者同时拥有了类似CGI程序的集中处理功能和类似PHP的HTML嵌入功能,此外,Java的运行时编译技术也大大提高了Servlet和JSP的执行效率。Servlet和JSP被后来的JavaEE平台吸纳为核心技术。
;‘贰’ Web应用程序设计的内容简介
《Web应用程序设计》全面介绍Web应用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设计技巧。全书分10章。第1~4章介绍网页设计基础、HTML4.0主页的设计方法及如何使用JavaScript及Java Aoplet进行交互、动态主页设计;第5章介绍ASP及其应用;第6~10章介绍基于Visual Studio 2005C#环境下Web网络应用程序设计技术,内容包括基础,Web服务器控件及其在Web网站设计中的应用,在网页上实现图形设计和图像处理的技术及程序设计,Web数据库技术,XML及使用Web组件对XML文档及数据库进行信息交互的设计技术等。
本书内容新颖、简明易懂、配有大量的设计实例,并详细地介绍了操作步骤,以便读者自学和自行设计网络应用程序。可作为大学本科网络应用程序设计课程教材,也可作为短期培训班教材,并可供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叁’ 求《Web信息架构设计大型网站第3版》全文免费下载百度网盘资源,谢谢~
《Web信息架构设计大型网站第3版》网络网盘pdf最新全集下载:
链接: https://pan..com/s/1TG8-Z3OpjjqR1S3cqRwrNw
简介:新版Web信息架构设计大型网站针对新技术做了全面更新——搭配新颖范例、全新场景及最佳实践信息——但是,其焦点依然放在基础原理上。其结构严谨,图文并貌,内容涵盖了信息架构基本原理和实践应用的方方面面。
‘肆’ 做响应式web 页面怎么设计
响应式Web设计的方法
介绍完响应式Web的背景和概念之后,是时候该介绍具体的实现方法了,其实响应式Web设计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利用CSS3的媒体查询Media Queries和Viewport来解决问题的。
首先我们一起来看看Media Queries,这里我只会对其做一个简单的列举介绍。
通过媒体查询的设置,我们可以根据屏幕宽度、屏幕方向等各个属性来加载不同场景下不同的CSS文件来渲染页面的视觉风格。具体的使用方法有以下两种:
1、通过link标签:
<link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media="screen and (max-width: 479px)" href="testcssbywidth1.css" />
示例代码代表当当前屏幕宽度小于479px的时候,加载testcssbywidth1.css文件来渲染页面。
2、CSS中直接设置:
@media screen and (max-width:479px) {
/* 具体的CSS属性设置 */
}
对于Media Queries的一些常用属性,只对常用的几个做一个简单列举说明,其他的属性请各位自行查阅相关资料:
width:描述终端设备显示区域的宽度,接受max/min的前缀;
height:描述终端设备显示区域的高度,接受max/min的前缀;
device-width:描述终端设备屏幕的宽度,接受max/min的前缀;
device-height:描述终端设备屏幕的高度,接受max/min的前缀;
orientation:描述终端设备处于横屏还是竖屏的状态,取值分别为:landscape/portrait。
当我们调整浏览器大小的时候,上面通过媒体查询属性的操作就可以完成响应式Web设计的工作,但是这却不能满足移动终端的浏览器,因为移动浏览器默认页面是为宽屏幕设计的,所以会把他缩小来适应小屏幕,但是终端设备却无法识别正确的宽度,所以光靠媒体查询是解决不了移动终端设备的响应式Web设计的
‘伍’ 未来web开发的趋势是什么
现在,Web开发世界在不断变化,趋势也在不断变化。有时,这些趋势的变化速度远远快于它们的使用速度。要保持领先,就必须关注最新的流行趋势、更新、技术和方法。此外,了解趋势并随时了解周围发生的事情对于web开发是非常必要的。
‘陆’ web端与移动端产品设计区别
同一产品不同的终端,在设计上相同却又不相同。(20191008-1009)
一、在功能上web做加法,app做减法
web端更重视功能的齐全,能否直观的查看到或者使用更多的功能,所以一般在同一个页面,在界面设计允许的情况下,以功能齐全为优先,功能做加法。
移动端则重视功能分级,根据功能权重分级,权重最高的功能展示在主页面,次一级的功能可以通过“抽屉”启枝,隐藏在主页面下,每个页面都是功能做减法。抽屉有上下,侧边抽屉方式。
二、交互上
2.1操作不同
web端用鼠标操作,鼠标单机,悬停,滚动等。移动端则是手指操作,点击,长按等
2.2交互形式上
web端数据列表常分页,信息输入多下拉。
移动端数据列表常下拉加载,信息输入多页面。
三、设备需求上
1.设备需求不一样
web端显示器大,窗口可以随意缩放。
移动端窗口小,用户操作多为线性流程,用户使用习惯多为碎片化时间。
2.反馈机制不一样
web端很少有主动反馈,一般也就进某启弊些网站,弹出业务聊天窗口。
移动端则是可以推送消息,主动反馈普遍也明显,所以需要考虑到如何让用户打开推送,再考虑让用户喜欢推送。
3.网络机制
1.web端若要上网,一般是在有网的同一位置。除了极少数停电的情况
2.手机端位置不固定,都有过丢失信号无网络的情况,那就要考虑好无网络时,哪些数据是可看不可看的,而且,手机还要考虑在使用流量与wifi情况下的不同场景,比如电影,若在流量情况下,需要提示是否要连wifi了再看。
4.展示对象不一样
web端需要注意浏览器的适配。
移动端需要注意各手机型号的适配。
四、其他
移动端设计有几种信息架构,层级式、辐射式、套娃式、标签视图式、仪表盘式、筛选视图式。
他要遵循的6个原则有:
mvp原则:当前页面以展示当前核心内容功能为优先。突出重点
易用性:操作简单,上手快。
可扩展性:建立完善的产品信息架构,当迭代优化时能聚焦到功能点附近,不影响其他功能的显示与使用。
手势优先性:移动端不只是点击,手势操作更要优先考虑,提高使用便利性。并且各手势功能应该保持一致。
转换输入方式:移悄旁敏动端应减少文字输入的部分,多加入选择或者语音输入方式。
为中断而设计:移动端多为碎片化时间来处理事情,所以要考虑各个中断的场景
最后要注意,安卓与苹果的各方面也是不一样的,比如说封装性,比如说物理交互,截屏与返回,而且两种系统在设计的时候也有出入,比如字体大小,尺寸,使用单位、控件(导航,弹窗,动画,按钮,键盘,选择控件)等
‘柒’ Web设计的设计原则有哪些
好的设计能够帮助企业提升数据,同时还可以提供用户一个良好的使用体验。GoodUI 总结了一个长达69条设计原则的清单(不断增加中),列举了他们认为非常重要的设计要点。
与以往的一些文章不一样的是这里提到的69点其中有一部分 GoodUI 已经通过 AB Test 验证过可行性。当然分析报告是需要付费的,单篇39美金。
不过今天讨论的重点并不是付费报告,而是这69条设计原则。我按照自己的理解将它们翻译成了中文并配上图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篇文章内容及图片均来自于GoodUI,如有翻译不恰当的地方欢迎大家指正。
01 尝试使用一列的布局替代多列布局
02 给用户一些小的利益,别看上去那么赤裸裸
03 合并相似的功能
04 尝试展示来自用户的赞扬,而不是自我表扬
05 重复核心行动点
06 统一视觉规范,提升可识别性
07 尝试使用推荐的口吻,而不是让用户感觉面对一台冷冰冰的机器
08 给用户吃“后悔药”的机会
09 告诉用户产品适用的人群,而不是人人都通用
10 将文案写得更加的直接,而不是一堆废话
11 增强主行动点的视觉冲击力,提升它在页面中的可对比性
12 让用户知道你从哪儿来更易于拉近与用户的关系
13 将表单做的简单点,确保用户在抓狂之前能进入下一步
14 尽量将用户需要选择的信息展示出来而不是藏起来
15 页面的排版需要考虑用户是否会漏掉底部信息
16 如果页面的底部有需要关注的行动点,别让文中过多的外链带走了用户
17 确保用户知道自己目前的状态
18 将利益点融合在行动点中,增强用户的点击欲望
19 将行动点与当前信息结合起来
20 将简要的表单合并到页面中,减少调整页面带来的用户流失
21 适当的增加延迟动效,让用户感知到页面的变化
22 让新用户从尝试产品入手,而不是一来就面对冷冰冰的注册表单
23 减少使用线框,这会过多的吸引用户注意力,而且会让页面看上去透不过气
24 给用户推销你能给他带来的利益,而不是功能
25 一定要注意0结果页面的设计,这也是引导用户的好地方
26 给用户选择退出的权利,特别是邮件订阅
27 注意界面元素的一致性,降低用户学习成本
28 给下拉框增加一些预设值,降低用户填写成本
29 延续用户日常的使用习惯,而不是重新创造
30 尝试告诉用做些事情降低自己的损失,而不是提升收益
31 提升页面的视觉层次,增强可阅读性
32 将同类的操作合并在一起,降低用户的认知成本
33 表单及时校验,而不是统一提交后在告诉用户填错了
34 尝试将表单输入变得更加宽容,让用户的填写更加简单
35 通过时间增强紧迫感
36 提供用户可预见性的操作,降低用户的心理成本
37 尽可能的帮助用户选择,而不是让用户想破脑袋
38 尽可能将操作区域放大,降低用户操作成本
39 页面加载速度很重要,尽可能让用户感受到你的网站速度很快
40 如果可以,增加键盘快捷键,提升操作效率
41 尝试通过对比来让用户感知到性价比
42 尝试对进度条进行“设计”来降低用户等待的焦虑
43 根据用户选择逐步展示信息,降低无效信息对用户的干扰
44 有时候较小的承诺比“夸海口”会更容易让用户信服
45 尝试将提示信息弱化,减少对用户操作的干扰
46 尽量通过系统的功能来简化用户的操作
47 用文本配合图标来降低用户的认知成本
48 用更自然的语言代替冷冰冰的机器
49 放出一些摘要信息来帮助用户识别是否需要进一步了解
50 在关键的页面增加用户权益信息,增强用户进一步操作的信心
51 将价格进行换算,让用户感觉这很便宜
52 记得在成功页面感谢用户
53 将数字转化成易于用户阅读的形式,而不是冷冰冰的机器语言
54 告诉用户选择的权利和自由“诱惑力”
55 尝试让语言更具“诱惑力”
56 通过设计引导用户的注意力
57 通过友好的对比来展示产品,为用户做决定提供帮助
58 通过任务机制来提升用户的满足感
59 让用户了解接下来将要发生什么事情
60 尝试用更幽默一些的语言文案
61 任何操作之后都要给出反馈,让用户知道操作已经生效
62 注意动效的真实使用情况(Amazon 的类目菜单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63 注意排版的,不要让信息过于拥挤
64 尝试用讲故事的方式来传递信息,增强用户的代入感
65 尽量给用户展示真实的信息,不要欺骗
66 随着用户的不断熟悉简化界面
67 试着用用户的口吻展示信息
68 在表单中增加一些提示信息,减少错误的几率
69 最后,用简单的文案传递核心关注的信息,少一些废话
这69条设计原则虽然针对 Web 设计,但有些部分在移动产品设计中同样有效。
转载自:http://gooi.org/
‘捌’ web设计与应用学什么
《Web程序设计与应用》是2004年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曾斌,孙远光,关南宝。
本书详细介绍了Web程序设计技术ASP。全书分为4部分共7章。第1部分为第1章,介绍学习Web程序设计技术前应首先了解的相关知识及基本操作:第2部分为第2章,介绍ASP的基础语言VBScript;第3部分包括第3、4、5、6章,从入门到提高,结合范例,循序渐进地介绍ASP,介绍了ASP的常用对象和组件,介绍了ASP程序与数据库的集成;第4部分为第7章,通过综合实例让学生系统地掌握ASP编程技术。
本书可以作为普通高等院校、高职高专院校计算机网络、软件、信息及电子商务专业Web程序设计课程教材,也可以作为对交互式网站设计与制作感兴趣的学生自学用书,还可以作为企业、单位建站或网络、软件公司教学培训用书。
‘玖’ JavaWeb做一个社区消息评论回复功能,怎么设计实现
m(model)模型,代表的是数据库层,通常用到的是:oracle、db2、mysql等sql知识;v(view)视图,代表的是页面(相关),通常用到的是:html5、jsp,js等页面知识;c(Controller)控制,代表的控制器,通常用到一些框架知识,如ssh(struts,spring,hibernate)。备注:mvc实际上是一个很宽泛的内容,根据用到的技术不同,需要实现的业务逻辑不一样,所以灵活开发配置即可。
‘拾’ 1.Web设计的核心是什么概念
人性化的设计是Web界面设计的核心。
拓展资料
网页设计(web design,又称为Web UI design,WUI design,WUI),是根据企业希望向浏览者传递的信息(包括产品、服务、理念、文化),进行网站功能策划,然后进行的页面设计美化工作。作为企业对外宣传物料的其中一种,精美的网页设计,对于提升企业的互联网品牌形象至关重要。
网页设计一般分为三种大类:功能型网页设计(服务网站&B/S软件用户端)、形象型网页设计(品牌形象站)、信息型网页设计(门户站)。设计网页的目的不同,应选择不同的网页策划与设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