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网页前端 » web社交
扩展阅读
webinf下怎么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垒机怎么打开web 2023-08-31 21:54:11

web社交

发布时间: 2022-02-28 08:02:33

❶ 现在国内互联网是Web2.0还是Web3.0

不管你是否相信,社交网络和在线视频流出现之前,互联网就已经存在了。Web1.0甚至在20世纪90年代谷歌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当时的互联网是由AltaVista和网景公司主导的。

AltaVista搜索引擎创立于1995年,2013年被雅虎关闭。网景公司成立于1994年,旗下的网景浏览器曾全球闻名,但在2003年被美国在线解散。当时,这些互联网只为实体公司提供广告服务。

网页是“只读的”,用户只能搜索信息,浏览信息。正如下面第1张图所展示的:

大多数电子商务网站从性质上讲还是Web 1.0,因为其背后的理念非常简单,面向消费者展示产品,从感兴趣的消费者那里收钱。这些网站往往反应迅速,体验顺畅,但用户的互动程度被降到了最低。

Web 2.0

在Web 1.0之后,互联网的第二次迭代被称作Web 2.0,也就是“可读写”网络。到了2.0时代,用户不仅仅局限于浏览,他们还可以自己创建内容并上传到网页上。

Web 2.0这个概念,最早是在2003年,由O’Reilly传媒副总裁Dale Dougherty提出的。自此以后,Web 2.0浪潮席卷全球。仅仅过了10年,Web 2.0就已经彻底重新定义了市场营销和商务运营。

现在,微博上的大V可以通过一张照片成就或毁掉一个品牌。大众点评上的用户可以通过一条差评就抹黑一家餐厅,甚至点评已经对用户的购买决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就像本篇文章第2张图展示的那样,形形色色的社交网站和点评网站,是Web 2.0的代表:

根据一项调研,90%的消费者在购买之前会在线阅读点评,88%的用户会像信任个人推荐一样信任网络点评。

Web2.0的初衷就在于让互联网更加贴近民主,使用户更好的互动。

Web 3.0

在了解什么是Web 3.0之前,先来看下下面这张图,是不是起来很熟悉?

上图是本篇文章的第3张图。每次在亚马逊上购物,网站算法就会看其他人购买了你的这件商品后会继续买什么,然后会把推荐结果展示给你。

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网站在从其他用户的购买习惯中学习,推断你有可能倾向于哪些产品,并把你可能喜欢的商品推荐给你。简而言之,网站自身有了自主学习能力,变得更加智能。

这就是Web 3.0背后的哲学了。

Web1.0是由内容驱动的,内容来自于商业机构,服务于消费者;

Web 2.0允许用户自主上传内容,分享内容;

Web 3.0使得在线应用和网站可以接收到已经在网络上的信息,并将新的信息和数据反馈给用户。

正如相亲网站eHarmony研发部门高级总监Gian Gonzaga博士所说,Web 3.0可以反馈给我们之前并不知晓的内容。Web 3.0在学习,在理解你是谁,并试图给你一些反馈。

Web 3.0的四大属性

为了更好地理解Web 3.0与Web 1.0和2.0的细微差别和微妙之处,让我们看看Web 3.0的四个属性。

属性一:语义网络

Web3.0的一个关键元素是“语义网络”,“语义网络”由万维网之父Tim Berners-Lee创造,用于表述可以由机器处理的数据网络。

Tim Berners-Lee最初是这样表达他对语义网络的看法的:

“我有一个梦想,网络中的所有计算机能够分析网络中的数据,包括内容、链接、人与计算机之间的往来。语义网络会让这一切成为可能,一旦该网络出现,日常的交易机制、事务以及我们的日常生后都会由机器与机器之间的沟通来处理。人们吹嘘多年的“智能代理”将最终实现。”那么,简单来说,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语义指的究竟是什么?

“我爱比特币”和“我<3比特币”之间有什么区别?

两个句子之间的语法不同,但语义相同。语义处理数据所传达的意义或情感,在我们的例子中,这两个句子表达的是相同的情感。

所以,语义网络和人工智能是Web 3.0的两大基石。语义网络有助于计算机学习数据的含义,从而演变为人工智能,分析处理信息和数据。其核心理念是创建一个知识蛛网,帮助互联网理解单词的含义,从而通过搜索和分析来创建、共享和连接内容。

由于语义元数据,Web 3.0有助于增强数据之间的连接。因此,用户体验会升级到更高层次,所有可用信息将更好地连接起来,最终更有效地被利用。

属性二:人工智能

接下来我们来看人工智能。目前,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已经成为最热门和最具创新力的技术。

根据维基网络的说法,“在计算机科学领域,人工智能,有时被称为机器智能,是机器所表现出的智能,与人类和其他动物的自然智能不同。”因此,人工智能将帮助机器变得更加智能,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人工智能允许网站过滤并向用户提供尽可能最好的数据。目前在Web 2.0中,我们已经开始采纳用户意见,以理解特定产品/资产的质量。想想在豆瓣这样的网站,用户可以为电影投票评分,得分较高的电影一般会认为是“好电影”。这样的信息可以帮助我们直接获得“好数据”,避免“坏数据”。

如我们已经提到的,Peer Review(同级评级)是Web 2.0最大的贡献之一。但是,人无完人,人类的建议也并非完全可靠。一部烂片子,也可能因为某种原因得到好评,得分也会上升。人工智能则可以学习如何区分好坏,给我们提供可靠数据。

属性三:三维世界

Web 3.0也会改变互联网的未来,从简单的二维网络发展为更真实的三维网络世界。三维设计在网络游戏、电子商务、区块链、房地产等Web 3.0的网站和服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三维网络的概念听起来可能有点陌生,但很多人已经开始在三维空间中互动了。例如《第二人生》或《魔兽世界》等在线游戏,用户对他们游戏中的人生比真实生活中的人生更加在意。

《第二人生》的创始人Philip Rosedale相信虚拟身份将像电子邮件地址和手机一样普遍。虽然现在听起来虚拟身份似乎还有些遥远。但别忘了,20多年前的1997年,也仅仅只有少数人有电子邮件地址。这样来看,拥有3D虚拟身份的人绝对还会增加。

属性四:无处不在

无所不在是指网络跨越时间与空间,无所不在。Web 2.0时代我们已经获得这项功能,例如在社交媒体网站例如Instagram,用户可以拍照,在线上传或分享,照片可以成为自己的知识产权。图像随处可见,无处不在。

移动设备和互联网的发展将使Web 3.0体验随时随地可用。互联网将不再像Web 1.0那样局限在桌面上,也不再像Web 2.0那样仅仅在智能手机,而是会无所不在。

要实现这一目标,Web 3.0时代,身边的一切事物都是连接在线的,也就是物联网。我们正在缓慢但稳定地向物联网迈进。

Web 3.0应用的挑战

了解了什么是Web 3.0,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Web 3.0的应用过程中有哪些挑战。

  • 无边际:互联网是巨大的,它包含了数十亿个页面,仅Snomed CT医学术语就包含了370,000个类目,而现有的技术还不能消除所有语义重复的术语。任何能够读取数据并理解其功能的推理系统必须要处理海量数据。

  • 模糊:用户查询往往不是很具体,有时候可能非常模糊,只能用模糊逻辑处理模糊性。

  • 不确定:互联网处理大量不确定的价值。例如,有些患者可能会出现一组症状,对应于许多不同的不同诊断,每个诊断的概率都不同。概率推理技术通常用于解决不确定性。

  • 不一致:前后矛盾的数据可能会导致逻辑上的冲突以及不可预期的分析结果。

  • 欺诈:虽然人工智能可以过滤数据,但是如果所有提供的数据都是故意错误和误导的呢?应用加密技术可以有效预防这个问题。

  • 尽管面临许多挑战,但营长相信Web 3.0的发展仍然是大势所趋。

    Web 3.0有很多优势,例如:

  • 增加信息连接:语义网络将有助于在线数据的连接。

  • 高效搜索

  • 有效营销

  • 高效网络浏览

  • 有效沟通

  • 改变人类互动

  • 同时,它也有一些不足,主要包括:

  • 对设备要求较高,落后的设备难以满足Web 3.0的要求。

  • 大浪淘沙,3.0时代, 1.0时期网站更过时了。

  • 相对复杂,新手理解起来很困难。

  • 人类正处于真正的互联网革命的边缘,Web 3.0的实现确实存在一些挑战,但它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纯粹创新却是难以置信的。

    目前关于Web 3.0虽然有很多炒作,但我们仍然需要一些实际用例来真正理解它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积极变化。

    在这方面,区块链也是一个很好的连接场景。让我们拭目以待!

❷ web应用有哪些

常见的计数器、留言版、聊天室和论坛BBS等,都是Web应用程序,不过这些应用相对比较简单,而Web应用程序的真正核心主要是对数据库进行处理,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MIS)就是这种架构最典型的应用。

MIS可以应用于局域网,也可以应用于广域网。基于Internet的MIS系统以其成本低廉、维护简便、覆盖范围广、功能易实现等诸多特性,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web开发就是我们说的做网站,它分为网页部分,和逻辑部分也就是我们说的前台与后台,前台负责与用户的交互,显示数据,用到HTML显示数据,CSS控制样式,JS编写复杂交互。后台编写处理这些逻辑的程序。可以用C#,java,vb.php等语言。

(2)web社交扩展阅读:

一、优点

1、网络应用程序不需要任何复杂的“展开”过程,你所需要的只是一个适用的浏览器;

2、网络应用程序通常耗费很少的用户硬盘空间,或者一点都不耗费;

3、它们不需要更新,因为所有新的特性都在服务器上执行,从而自动传达到用户端;

4、网络应用程序和服务器端的网络产品都很容易结合,如email功能和搜索功能;

5、因为它们在网络浏览器窗口中运行,所以大多数情况下它们是通过跨平台使用的 (例如Windows,Mac,Linux等等)

二、应用扩展

信息化,互联网,移动化,云计算的不断发展,使得公司的业务需求越来越多。

因此很多公司的页面因为缺乏高度的可扩展性,因而流失了大量的用户。如果你不希望重蹈这些公司的覆辙,你就急需要找到一条可以扩展自己web应用的途径。

对Web应用来说,扩展能力很重要,随着用户群和工作量的增加,处理器在增加,它应该能够进行扩展。对于Java应用来说,扩展更复杂,不只是简单的购买和安装20个新的处理器就可以的。

然而,Java平台能够也确实支持应用扩展,通过外围设备语言,例如Scala、Clojure和Groovy。利用JAVA编程语言,开发者很难使JAVA应用进行线性扩展。

另外,按需的云计算本质使得可扩展的Web应用程序融入到了各种规模的业务中。进入到这个领域不能说没有障碍,即使是很小的公司得到这类计算能力也很难,而且数据存储一度曾经只适用于企业级用户。

这使你得到想要的服务器空间,不仅比以往更便宜,而且更容易。云计算可以订购更多的资源,而且就像行车路过订购快餐一样方便。

❸ 年轻人常用并喜欢的社交平台有哪些

现在的年轻人都在玩的社交软件:微信、微博、soul 、陌陌、知乎。

1、微信

微信支持多种语言,支持Wi-Fi无线局域网、2G,3G和4G移动数据网络,iOS版,Android版、Windows Phone版、Blackberry版、诺基亚S40版、S60V3和S60V5版。

微信提供公众平台、朋友圈、消息推送等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摇一摇”、“搜索号码”、“附近的人”、扫二维码方式添加好友和关注公众平台,同时微信将内容分享给好友以及将用户看到的精彩内容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2、微博

微博是指一种基于用户关系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的通过关注机制分享简短实时信息的广播式的社交媒体、网络平台,允许用户通过Web、Wap、Mail、App、IM、SMS以及用户可以通过PC、手机等多种移动终端接入,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实现信息的即时分享、传播互动。

5、知乎

知乎是网络问答社区,连接各行各业的用户。用户分享着彼此的知识、经验和见解,为中文互联网源源不断地提供多种多样的信息。

准确地讲,知乎更像一个论坛:用户围绕着某一感兴趣的话题进行相关的讨论,同时可以关注兴趣一致的人。对于概念性的解释,网络网络几乎涵盖了你所有的疑问;但是对于发散思维的整合,却是知乎的一大特色。

❹ 社交网站用什么web服务器好一些

数据量不大的话随便什么都行

❺ 什么是社交浏览器

目前具备社交浏览器功能的就只有海豚浏览器吧,在ios版本上的海豚,可以分享任意网页到微博,并且可以看到其他分享这一界面的人,和他们进行讨论和互动。很不错的概念。社交真的无处不在 。参考资料中的报道更详细一些

❻ web社交好还是客户端社交好

  1. 从发展趋势来看客户端是主流。

  2. 从体验来说客户端也是很有优势的(统一),web端你得适配各种浏览器。

  3. 客户端可以常驻用户桌面(包括手机),从某种角度来说可以提高用户的留存。

  4. 客户端便于推广(有成熟的应用商店),web端估计就得靠SEO优化了,难度太大。

  5. 从用户的使用习惯来说,使用客户端的习惯已经被养成,WEB QQ就是个证明。

  6. 你做的是社交软件,要保持用户登录的便捷性、随时在线的便捷性,web端相比客户端就差了很多,这个就不多说了。

  7. 其他的理由也不多了,你可以参考其他的社交软件比如 陌陌 之类的,很多别说web端 就是电脑客户端都没有,你可以想想为什么。

    最后,想做社交软件就得多用社交软件,起码你手机里得把市面主流的社交软件都玩透 比如微信、陌陌、line等 个人重点推荐陌陌,值得你好好研究下。 打字不易,望采纳哦

❼ 国内几大社交网站的特点各是什么

1、2008年将强势反弹,进入真正的SNS年。
互联网发展早期的BBS等其实已经是社交网站的雏形,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社交网站大约开始于02年03年,但这些年一直处于低谷阶段。美国的社交网站在2007年达到了一个巅峰,标志性事件有Twitter的火爆,微软参股FaceBook等。中国的社交网站在2008年也开始强势反弹,进入真正意义上的SNS年。
软银巨额投资千橡算是一个标志性事件,在之前的博文《国内SNS还需要两三对软银千橡》中,我也表达过类似的观点,也希望有更多软银千橡出现。在2008年,我相信还有标志性的事件出现。
2、规模效应。
社交网络极有可能成为继电话、Email、IM之后的又一大通讯工具。目前成熟的社交网站都已经具备了一定用户的规模效应。随着朋友之间相互介绍加入,用户数量就会成倍增加。达到规模效应之后,似乎一切就可以为所欲为了。
比如,那些投资者们就会把资金大量流向了诸如Facebook、Myspace、校内等一些颇具实力的网站,而那些小网站,会变得越来越不被重视,最终被兼并或者关闭。不远的将来,几个巨头争霸的江湖已经忽隐忽现。
3、细分领域。
令校内网创始人王兴始料不及和极为郁闷的事情就是他苦心积虑打造的海内网竟然成为一个IT人的社交网站,混迹于海内网的几乎都是行业里面的人士。这是王兴的不幸,却是IT人的幸运。同时,这也是社交网络发展的一个方向,向细分领域的纵深发展。或许越是细分领域,越是让用户能找到自己的需求。很快,各个细分领域的都会出现了。上周最后一个工作日,TechWeb也推出了类似的功能。
4、开放借口后的小程序。
突然冒出江湖的开心网上有个很好玩的模块叫做“朋友买卖”,很受用户欢迎,可以随意把你仰慕的人、痛恨的人、暗恋的人变成自己的奴隶,不爽了还可以卖来卖去。很快,这个模块就被王兴Copy了去,名字改为“买卖好友”。这个小功能目前很受欢迎,吸引了很多用户。
不光是国内,看看国外的巨头们也是如此。自从向第三方开放开发接口以来,出现了许多为MySpace和Facebook开发的小程序,并带动网站在美国及海外市场的用户数量进一步攀升。
这是SNS这种WEB2.0典型应用中最为WEB2.0的现象。毕竟,网站的开发人员很难满足那么多用户的需求。校内网的团队人数已经不少了,目前已有100多人,可是面对2000多万的用户,还是远远不够。只有用户自己才知道自己的需求。
不要小看这些小程序,它们代表了社交网络的未来。
5、与电子商务的联姻。
任何联姻都是要各取所需。电子商务可以帮助社交网络解决现金流的问题,社交网络可以帮助电子商务解决人气和信用问题。
我们期待社交网络的更多精彩好戏。

❽ 社交网游的与webgame区别

社交网游同时也不同于WebGame网页游戏,但二者又有必然联系;基于互联网模式的社交游戏得益于SNS这种社交网络,可以增强人和人之间的交流.而不是单纯的一味玩游戏,让网页游戏能够为SNS网站提供社交这种不需要客户端的游戏.
WebGame,顾名思义就是基于Web浏览器的网络在线多人游戏,又称无端网游或网页游戏。从诞生发展至今,WebGame大概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基于Web浏览器,使用PHP/ASP/Perl等解释语言建设的虚拟社区;二是基于Web浏览器,使用Flash技术制作的游戏。
以培养小宠物工作的方法,去朋友家里“捣乱”或者“调情”,获得收入,属于典型的“社交游戏”。而由游戏中国开发的“炸弹人”、“好友连连看”,则把传统的经典游戏搬到SNS网络上,让用户随时都可以轻松分享游戏。
WebGame的优点在于无客户端的B/S模式,不需要下载任何客户端或插件,直接打开浏览器登陆网站就可以游戏。由于Ajax技术的出现,WebGame的技术实现更变得容易,完全基于浏览器的互动式游戏变得完全可以实现。
作为一种特殊的游戏类型,早在网络游戏盛行之前的Mud时代就已经存在,尽管一直以来都因为玩法太单调,模式太沉闷而没有引起太大的关注,但是发展延续至今却也拥有了一批忠实玩家。网页游戏以无需游戏客户端,仅需打开浏览器,点击即可直接游戏的方便快捷的游戏方式,受到上班族白领的青睐和追捧。随着宽带的发展,网页游戏将会成为网络游戏的重要补充模式。
而单纯的WEBGAME只有和SNS提供社交网络服务的网站结合,才有可能叫真正的社交网游.,一切以人为中心,围绕着人的社交拓展。

❾ web2.0 社交网站有哪些

这太多了,我随便说。
全球最着名的26个社交类web2.0网站(排名越靠前的越牛):
Facebook、Orkut、Qzone、Twitter、Odnoklassniki、LinkedIn、vKontakte、Badoo、Mixi、Flickr、Hi5、Myspace、Nasza Klasa、Tuenti、Hyves、人人网、Tagged、Taringa!、Cyworld、Netlog、LiveJournal、开心网、Wer-kennt-wen、Sonico、豆瓣、MeinVZ、Skyrock、deviantART、iWiW
全球最个性的10大社交类web2.0网站:
StachePassions、VampireFreaks、ZiiTrend、Eons、LineForHeaven、MatchADream、IntellectConnect、Divorce360、RedKaraoke、Nclud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