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网站前端性能测试有什么工具可以测页面加载或渲染等时间呢
页面加载速度本来就是和浏览器与机器性能挂钩,为了区分从服务器端取数据和浏览器加载渲染页面的时间的话,比较推荐使用Chrome自带的开发者工具,其中在Timeline的Tab下就能看到各个行为所消耗的时间,还是很方便的。
每种颜色代表不同的行为,比如Loading,Scripting,Rendering,Painting每种颜色代表不同的行为,比如Loading,Scripting,Rendering,Painting
觉得这样不够具有代表性的话,可以去各种页面性能检测的网站进行测试,得出的结果比较统一吧
我自己在用的是这个WebPagetest - Website Performance and Optimization Test,能够比较直观的看出性能,而且还给出了优化方法和优化后的性能对比
⑵ 页面性能测试的难点有哪些
测试难点不大,主要在于集合点的设置并发的设置
前端页面的测试难点在于完成后的性能瓶颈的分析
⑶ 性能测试知多少
但是,性能测试不是loadrunner,所有的作者也是这么认为的。但他们在讲性能测试的时候讲的就是loadrunner有,只是讲的多少不同罢啦。 你是否觉得我对loadrunner有仇?我之所以将其分开来学,只是希望自己在学习性能测试的时候不要被loadrunner局限了而已。只是觉得在做性能测试时不要带loadrunner的思维,这样更容易把握性能测试的本质。----------------------------------------------------- 性能测试工具,从广义上讲,在性能测试过程中使用到的所有工具都可以称其为性能测试工具。从狭义上来讲,我们可以把性能测试工具分为服务器端性能测试工具与前段性能测试工具。 服务器端性能测试工具也我们测试人员通常所认为的性能测试工具。LoadRunner、JMeter、SilkPerformance、服务器端压力性能工具需要支持产生压力和负载,录制和生成脚本,设置和部署场景,产生并发用户和向系统施加持续的压力。 前端性能测试工具应用比较广泛,开发人员,前端开发人员、测试人员都会经常用到。Firebug 、fildder2、Yslow 、前端性能测试工具只需要关于心浏览器等客户端工具对具体需要展现的页面的处理过程。 服务器性能测试工具原理 性能测试工具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模拟生产环境中的真实业务操作,对被测试系统实行压力负载测试,监视被 测试系统在不同业务、不同压力性能下的性能表现,找出潜在的性能瓶颈进行分析、优化。 客户端与服务器相当于两个人,通过信息来进行交流。由于初次见面不好意思直接交流,与是找来了中间传话人,客户端把信息告诉给传话人,由传话人来转达给服务器。那么服务器反馈的信息也由传话人转达给客户端。一般性能测试工具都需要录制或编写客户端行为脚本。 这样传达人就有了客户端的行为能力,从而假扮客户端来欺骗服务器,与之进行通信。有了客户端行为了传达人可以进行自我复制。从而变出N多个传达人对服务器进通信。---这个传达人的行为和能力也就是性能测试工具的基本特质。(突然觉得性能工具像第三者插足,而且是可以自我复制疯狂变态的第三者,哈哈!) 对于目前流行的性能测试工具,他们的基本工作原理都是一致的。在客户端通过多线程或多进程模拟虚拟用户访问,对服务器端施加压力,然后在过程中监控和收集性能数据。性能测试工具应该具备什么的特质呢?1、工具本身占用系统资源少,可扩展性好,可用性强。 2、能模拟真实业务事务操作,在并发时能真正产生业务压力。(这一点是核心)3、对压力测试结果能很好地进行性能分析,快速找出被测试系统的瓶颈。4、测试脚本的重复性强。 服务器性能测试工具的架构 用户行为生成部分 我为什么说的这么朦胧,对于熟悉loadrunner的朋友,我说成虚拟用户脚本生成器,你更容易理解,这个脚本,我们可以录制,也可以手工编写。你不要以为这是生成用户行为的唯一方式。因为在JMeter成中是添加各种组件,通过对组件的配置来完成用户行为的,当然也可以通过录制。而在相对简陋的性能测试工具curl_loader(linux环境下的运行的),他是通过编写配置文件的形式来描述用户形为的。 我前面也有提了,虽然性能测试工具由不同的形式来描述,但他们的原理是一样的,都是通过Proxy方式来实现,具体来说,Proxy作为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中间人,接收客户端的数据包。 压力产生器 压力产生器用于根据脚本内容产生实际的负载,在性能测试工具中,压力产生器扮演着“产生负载”的角色。也就根用户的设置,进行自我复制来生成多个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请求。对于工具来说,每复制出来的一份就是一个进程或线程,进程和线程的运行是要占用系统资源的。所以,对一台压力测试机来说能运行的虚拟用户数也是有限的。根基测试机的配置而定。那么这个时候就要通过多台测试机合作,来模拟更多的虚拟用户向服务器发请求。 那么,对于性能测试来说,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产生“并发”的请求,不然就不会对服务器产生压力。那多台机子如何产生“步调一致”的虚拟用户呢?使用“用户代理” 用户代理 用户代理是运行在负载机上的进程,该进程与产生负载压力的进程或线程协作,接收调度系统的命令,调度产生负载压力的进程或线程,从这个意义上看,用户代理也是压力产生器的一部分。 调度能力 我们在做复杂的性能测试时,常常会设计各种场景,不同的虚拟用户数,不同事务的用户比例,运行时间,设置同步点等,这个时候也需要我们的测试工具有压力调度能力。从而才能更真实的模拟我们所设计的运行场景。 监控系统 监控系统是性能测试工具直接与用户进行交互的主要部分,监控系统,主要用户在压力测试过程中对各种软硬件进行监控,如对数据库、应用服务器,服务器的主要性能表现情况进行监控。用于判断系统当前处于什么状态。 当然,监控系统不是性能工具必须的部分,可以通过软硬件系统自身的监控工具或者第三方监控工具进行监控。但是否有强大的性能计数器监控系统是衡量性能测试工具是否强大的指标之一。 压力结果分析 压力结果分析工具可以用来辅助进行测试结果的分析,性能测试工具一般都能将监控系统获取的性能技术数器值生成曲线图,折线图等各种图表。通过展现性能测试过程中的各种参数指标,来供测试人员进行分析。 但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压力结果分析工具本身不能代替分析者进行性能结果分析,而只是提供多种不同的数据揭示和呈现方法而已。对于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必然要依靠测试工程师对系统性能分析的知识和经验。------------------------------------------------------- 对上面介绍的性能测试工具架构的组成部分,不是第一个性能测试工具都具备,而所具备的强大程度也不相同。比如,有些性能测试工具不具备用户代理能,有些监控系统能监控的资源很有限或简陋,有些结果分析数据的呈现不够详尽等。
⑷ 如何测试和评价一个前端控件的性能
配置测试环境
只有在充分认识测试测试对象的基础上,我们才知道每一种测试对象,需要什么样的配置,才有可能配置一种相对公平、合理的测试环境(这在性能对比测压中尤其重要)。考虑到其它因素,如网络锁、网速、显示分辩率,数据库权限、容量等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如条件允许,我们最好能配置几组不同的测试环境。
测试数据的获取和处理
在所有的测试中,测试数据的收集工作都是较为困难的,GIS软件更是如此,每一种软件都有它的文件格式,有的软件还有几种格式。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把第三方格式的数据转换成每一种被测试软件自已的格式。同时,还应对数据作一定的处理,如处理数据冗余,处理显示风格等。如在测试时会更新数据,操作前一定要备份数据。其外,还应评估数据格式和数据量对测试的影响,如有必要,应准备多组数据。最后,一定要检查测试数据的有效性,避免损坏数据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⑸ 前端性能测试应注意以下哪些问题
配置测试环境
只有在充分认识测试测试对象的基础上,我们才知道每一种测试对象,需要什么样的配置,才有可能配置一种相对公平、合理的测试环境(这在性能对比测压中尤其重要)。考虑到其它因素,如网络锁、网速、显示分辩率,数据库权限、容量等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如条件允许,我们最好能配置几组不同的测试环境。
3 测试数据的获取和处理
在所有的测试中,测试数据的收集工作都是较为困难的,GIS软件更是如此,每一种软件都有它的文件格式,有的软件还有几种格式。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把第三方格式的数据转换成每一种被测试软件自已的格式。同时,还应对数据作一定的处理,如处理数据冗余,处理显示风格等。如在测试时会更新数据,操作前一定要备份数据。其外,还应评估数据格式和数据量对测试的影响,如有必要,应准备多组数据。最后,一定要检查测试数据的有效性,避免损坏数据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4. 如何开展性能测试
测试前期的准备工作纷繁复杂,做好测试准备工作,已是完成了测试工作的一大半,但要产生一份具有说服力的测试报告,还应正确把握测试的强度,保持测试的一致性,提高测试的精度。
判断软件的好坏,要看软件解决实际应用的能力,只有在一定的测试强度下,才能测试出各种软件资源的消耗率,软件运行的速度,软件的稳定性。通过对比在不同的测试强度下,不同软件每一个功能模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软件运行的效率,我们才可能判断出不同软件的每一个模块的强弱,甚至于整个软件的优劣。
性能测试开始后,所有参数的输入都应遵循统一的标准,无论是哪一个环节,哪怕是一点点偏差,都应立即纠正,觉不能心存侥幸。要特别注意外部环境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如果在整个测试过程中,外部境不一致,如网速、机器内存使用率不一样,就有可能导致测试结果与实际情况有出入。
5. 如何总结性能测试
对测试的终结,实际就是对测试数据的分析和处理。我们测试工作做的再好,如最终到用户手中的是一堆杂乱无章的数据,那也是美中不足。
首先,我们最好从所有的测试数据中,筛选出具有代表意义的数据,做出统计图,然后和开发人员一起,认真分析数据,找出软件存在的问题,得出测试结论。大多数用户,真正需要的就是科学、客观的测试结论。
6. 结论
各种软件性能测试,范围大小不同,强度高底有别,但只要本着认真、客观,科学的工作态度,遵循本文论述的方法,做好测试工作是不难的。本篇文章主要谈的是软件性能测试方面的问题,相信对其它方面的测试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⑹ 要对主流的前端UI框架做性能测试,要怎么做
委托第三方测试机构,我们公司的测试都是精灵云测帮我们弄的。
⑺ 请问,有没有一款综合性的前端测试工具,集成常用的前端测试工具
没有特别集成的总和工具,给楼主列举了一系列的测试工具
1. Browser Shots
Browsershots工具提供了对你的Web设计在不同操作系统和浏览器下截图的功能。它是一个免费的在线开源Web工具,使开发人员能以一种便捷的方式同时测试网页的浏览器兼容情况。在Browsershots上提交的网址将被添加到一个任务队列。随后一些分布式的计算机将在各自的浏览器中打开该网站并截图。最终可通过一个中央服务器来查看这些上传的截图。
2. IETester
IETester是一个免费的Web浏览器调试工具,可以模拟出不同的js引擎来帮助程序员设计效果统一的代码。IETester可以在独立的标签页中开启IE 5.5、IE 6、IE 7以及最新的IE 8(9) beta等不同版本的IE。
3. WebPage Speed Test
使用该工具可在全球不同位置及不同浏览器中测试网页的真实链接速度。除了简单的测速,你还可以执行一些其他高级测试,如多步执行(multi-step transaction)、视频录制、内容阻止等。测试结果将提供丰富的诊断信息,包括资源加载瀑布图、网页速度优化检查及改进建议等。
4. Mobile testing
使用这个工具你可以查看你的网站在移动设备上的效果。可以设置移动设备的类型、录屏,以及结果不公开。
5. Feed validator
免费的W3C Feed校验服务,可用于查找Atom和RSS Feed中的语法错误。
6. Instant Website Test
该工具提供免费即时的网站性能测试服务。可从全球不同位置探测你的网站加载速度有多快,并查明是何者降低了页面性能。
7. Pingdom
输入URL,即可测试页面的加载时间,分析并发现加速的“瓶颈”所在。
8. Link Checker
该工具可用于搜寻查明你网站内的所有链接里是否有断链。
9. DNS Health Checker
正确的DNS设置对网站运行来说是至关重要的。Pingdom的DNS Health test工具可以帮助你发现错误的DNS设置,并检查域名解析是否正确。它能够自动发现你所指定域名使用的DNS服务器,然后执行一系列迭代测试来查明域名设置及DNS服务器响应是否正确。
10. Load impact
Load Impact是一个在线网站负载测试服务,可以帮助你测试网站的负载和压力。
11. Google web page tester
Google的Page Speed Service,可以为第三方网站提供网页加速服务。你只需要把以前的域名CNAME到ghs.google.com,浏览者就不再直接访问网站的服务器,而是转到Google的服务器上。Google的服务器会抓取网站服务器上的网站内容,然后进行重写、缓存。它使用类似CDN(内容分发)的原理,而比普通只提供缓存的CDN多了内容重写的环节,自动为网页提供合并CSS、合并JavaScript、将CSS移到HTML的Head、压缩图片、优化图片、缓存图片、碎片域名、gzip资源等网页加速技巧。
12. Validate you HTML code
该工具可用于检查Web文档中HTML、XHTML、SMIL、MathML等标记的有效性。
13. Website vulnerability tool
免费的在线网络漏洞扫描工具,可用于检查你的网站的安全性。
⑻ 求推荐Web前端性能测试工具,可以比较深入分析网站问题
分析网站问题,主要也就是看网站各项的数据,你可以用站长工具,爱站网等这些专门来分析网站数据的工具,这些都能够帮助你去分析你的网站,希望对你有帮助。
⑼ Web前端性能测试工具除了Dynatrace Ajax Edition还有什么
随着 jQuery、Dojo、YUI 等框架的兴起让构建 Web2.0 应用更加容易,但随之带来的定位等应用问题也越来越难,尤其是与性能相关的。dynaTrace Ajax Edition
是一个强大的底层追踪、前端性能分析工具,该工具不仅能够记录浏览器的请求在网络中的传输时间、前端页面的渲染时间、DOM 方法执行时间以及
JavaScript 代码的解析和执行时间,还可以跟踪 JavaScript 从执行开始,经过本地的
XMLHttpRequest、发送网络请求、再到请求返回的全过程。
dynaTrace Ajax 目前有两个版本,免费版和商业版,它们之间的区别可查看
版本比较,本文主要是针对免费版本的介绍。在 3.0 之前的版本只支持运行在 IE 浏览器下,包括 IE6、IE7、IE8, 在 3.0 Beta 版之后可同时支持在 IE 和 Firefox 浏览器上的性能跟踪。
⑽ 前端开发,测试,后端,该如何选择
前端、后端和软件测试是IT行业不同的技术岗位,下面就来分析一下他们的区别,至于如何选择根据你自身的定位和需求来选择,看你自己更擅长哪方面,更想要从事哪个方向的工作。
一、软件测试
什么是软件测试?
顾名思义,就是在规定的条件下对一个产品或程序进行操作,以发现程序错误,衡量软件质量,并对其是否能满足设计要求进行评估的过程。通俗来讲,软件测试是保障软件质量全过程的集合。
发展前景?
因为我国企业对软件测试技术的认知较晚,所以这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在国内还很稀缺。据调查显示,目前国内软件测试人才缺口已达到30万,中国软件业每年新增约20万测试岗位就业机会,但是企业、学校培养出的软件测试人才不足需求量的1/10,并且需求与供给间的差距仍在进一步拉大。
随着用户对产品要求逐渐提升,测试人员在企业内部的分量只会越来越重,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将会带动其他城市一起发展。因此,软件测试的前景只会是越来越好,当然,最基础的功能测试的岗位需求已经很少了,但自动化、性能、安全乃至于以后可能出现的大数据测试、AI测试仍存在着非常多的机会。
三、后端
后端开发要掌握的技术
后端开发以Java为例,主要用到的是,包括但不限于Struts、spring、springmvc、Hibernate、Http协议、Servlet Tomcat服务器等技术。会写Java、php、c++等系列的一种语言代码,会写SQL语句,能做简单的数据库设计,会Spring和iBatis,懂一些设计模式等。前端说白了,主要就是做网站或者软件,手机app后台的交互和互动,以及数据库体系,让其展现在前台。
发展前景?
后端工程师主要负责数据逻辑存储和复杂逻辑的设计。学习能力对于后端开发来说来说的确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能力,即使做了5年以上的开发,每年都还是要学习新的技术,因为好多技术都是要更新换代的,不学习就是在退步。后端开发总体来说,只要有了过硬的技术,走到哪都是企业争抢的人才。
以上三个方向入行简单,深入难!无所谓哪个好哪个不好,适合自己的才是好的,你如果选择了其中一个方向,就要有长期学习的想法,不断提升,不然也很难走得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