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网页前端 » 前端udp通讯
扩展阅读
webinf下怎么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垒机怎么打开web 2023-08-31 21:54:11

前端udp通讯

发布时间: 2022-04-14 05:44:52

① TCP/IP通信和UDP通信的区别

UDP 是User Datagram Protocol的简称, 中文名是用户数据报协议,是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开放式系统互联) 参考模型中一种无连接的传输层协议,提供面向事务的简单不可靠信息传送服务,IETF RFC 768是UDP的正式规范。UDP在IP报文的协议号是17。
UDP协议全称是用户数据报协议[1] ,在网络中它与TCP协议一样用于处理数据包,是一种无连接的协议。在OSI模型中,在第四层——传输层,处于IP协议的上一层。UDP有不提供数据包分组、组装和不能对数据包进行排序的缺点,也就是说,当报文发送之后,是无法得知其是否安全完整到达的。UDP用来支持那些需要在计算机之间传输数据的网络应用。包括网络视频会议系统在内的众多的客户/服务器模式的网络应用都需要使用UDP协议。UDP协议从问世至今已经被使用了很多年,虽然其最初的光彩已经被一些类似协议所掩盖,但是即使是在今天UDP仍然不失为一项非常实用和可行的网络传输层协议。
与所熟知的TCP(传输控制协议)协议一样,UDP协议直接位于IP(网际协议)协议的顶层。根据OSI(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UDP和TCP都属于传输层协议。UDP协议的主要作用是将网络数据流量压缩成数据包的形式。一个典型的数据包就是一个二进制数据的传输单位。每一个数据包的前8个字节用来包含报头信息,剩余字节则用来包含具体的传输数据。

TCP/IP协议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的简写,中译名为传输控制协议/因特网互联协议,又名网络通讯协议,是Internet最基本的协议、Internet国际互联网络的基础,由网络层的IP协议和传输层的TCP协议组成。TCP/IP 定义了电子设备如何连入因特网,以及数据如何在它们之间传输的标准。协议采用了4层的层级结构,每一层都呼叫它的下一层所提供的协议来完成自己的需求。通俗而言:TCP负责发现传输的问题,一有问题就发出信号,要求重新传输,直到所有数据安全正确地传输到目的地。而IP是给因特网的每一台联网设备规定一个地址。

② Socket的UDP方式通信

UDP广播数据包的原理如下,其实很简单:1)专门用于同时向网络中所有工作站进行发送的一个地址叫做广播地址。主机标识段host ID 为全1
的IP
地址为广播地址。如果你的IP为:192.168.1.39,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则广播地址为:192.168.1.255;如果
IP为192.168.1.39,子网掩码为:255.255.255.192,则广播地址为:192.168.1.63。
2)如果只想在本网络内广播数据,只要向广播地址发送数据包即可,这种数据包可以被路由,它会经由路由器到达本网段内的所有主机,此种广播也叫直接广播;如果想在整个网络中广播数据,要向255.255.255.255发送数据包,这种数据包不会被路由,它只能到达本物理网络中的所有主机,此种广播叫有限广播。

详细的资料可以参考:“对于UDP组播的一些认识”
http://wenku..com/view/985c0a160b4e767f5acfce14.html

③ 用UDP进行通信要连接网络吗

当然需要!UDP面向不连接是说,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不建立固定的端到端连接,而是数据包在传输过程中随机选择可用网络线路进行传输,以到达目的地,实现通信过程!不连接网络是无法进行数据传输的,也就无法通信。

前端项目中如何使用udp协议和后端交互

先使用后端交互,UDP协议一般指UDP。 Internet 协议集支持一个无连接的传输协议,后端交互,支持发送各种HTTP请求及任何形式展示响应。

⑤ 服务器的UDP通讯是什么

用户数据文报协议 (UDP) 是一个无连接协议。跟 TCP 的操作不同,计算机并不建立连接。另外 UDP 应用程序可以是客户机,也可以是服务器。

为了传输数据,首先要设置客户计算机的 LocalPort 属性。然后,服务器计算机只需将 RemoteHost 设置为客户计算机的 Internet 地址,并将 RemotePort 属性设置为跟客户计算机的 LocalPort 属性相同的端口,并调用 SendData 方法来着手发送信息。于是,客户计算机使用 DataArrival 事件内的 GetData 方法来获取已发送的信息。

⑥ TCP和UDP网络通讯的区别及实现方式是什么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传输控制协议TCP是一种面向连接(连接导向)的、可靠的、基于字节流的运输层(Transport layer)通信协议,在 OSI模型中,它完成第四层传输层所指定的功能。
UDP:是User Datagram Protocol的简称,用户数据包协议,是 OSI 参考模型中一种无连接的传输层协议,提供面向事务的简单不可靠信息传送服务。
TCP和UDP传输就类似于我们的手机通电话和手机发短信,一种必需连通了,才能够通话,相对来说比较可靠,传输速度比较快,另一种可以在关机状态(无连接)发送信息,相对来说,可靠性比较差,传输速度较慢。具体的差别如下:
TCP协议面向连接,UDP协议面向非连接
TCP协议传输速度慢,UDP协议传输速度快
TCP协议保证数据顺序,UDP协议不保证
TCP协议保证数据正确性,UDP协议可能丢包
TCP协议对系统资源要求多,UDP协议要求少
不管是基于TCP还是基于UDP的网络通讯编程,都要区分服务器端和客户端,下面以TCP为例,实现客户端和服务器端通讯的实现步骤:
TCP服务器端的编写步骤:
1. 首先,你需要创建一个用于通讯的套接口,一般使用socket调用来实现。这等于你有了一个用于通讯的电话:)
2. 然后,你需要给你的套接口设定端口,相当于,你有了电话号码。这一步 一般通过设置网络套接口地址和调用bind函数来实现。
3. 调用listen函数使你的套接口成为一个监听套接字。 以上三个步骤是TCP服务器的常用步骤。
4. 调用accept函数来启动你的套接字,这时你的程序就可以等待客户端的连接了。
5. 处理客户端的连接请求。
6. 终止连接。
TCP编程的客户端一般步骤是:
1、创建一个socket,用函数socket();
2、设置socket属性,用函数setsockopt();* 可选
3、绑定IP地址、端口等信息到socket上,用函数bind();* 可选
4、设置要连接的对方的IP地址和端口等属性;
5、连接服务器,用函数connect()(相当于拨号);
6、收发数据,用函数send()和recv(),或者read()和write()(相当于通话);

⑦ udp双向通信的问题

首先,UDP和TCP均指通信协议,那么,既然代表通信协议,UDP和TCP都是建立一个“通道”就可以进行服务端/客户端间的数据收发。
它们的区别主要在于:
UDP协议是面向非连接(不可靠)的传输协议,也就是不需要与服务端建立连接,就直接将数据发送给服务端,同时,无机制保证这条数据已成功发送给服务端。

TCP协议是面向连接(可靠)的传输协议,在客户端向服务器端传输数据之前,客户端必须与服务器端通过“三次握手”来完成连接的建立,在之后的数据传输过程中,为了可靠传输,接受方还会发送ACK包来使发送方获知该数据包已经成功发送,否则,发送端将重新发送数据包直至超时或发送成功。
因此,无论UDP协议还是TCP协议,均要有一个服务端先行监听某端口才能服务。
例如:服务端监听9090端口,客户端使用3456(随机分配)端口,与服务器建立连接,那么通道只有一条,即:A:9090 <-> B:3456。

希望可以帮助你!

⑧ 什么叫UDP连接

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 用户数据报协议 (RFC 768)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是 OSI 参考模型中一种无连接的传输层协议,提供面向事务的简单不可靠信息传送服务。 UDP 协议基本上是 IP 协议与上层协议的接口。 UDP 协议适用端口分辨运行在同一台设备上的多个应用程序。
由于大多数网络应用程序都在同一台机器上运行,计算机上必须能够确保目的地机器上的软件程序能从源地址机器处获得数据包,以及源计算机能收到正确的回复。这是通过使用 UDP 的“端口号”完成的。例如,如果一个工作站希望在工作站 128.1.123.1 上使用域名服务系统,它就会给数据包一个目的地址 128.1.123.1 ,并在 UDP 头插入目标端口号 53 。源端口号标识了请求域名服务的本地机的应用程序,同时需要将所有由目的站生成的响应包都指定到源主机的这个端口上。
与 TCP 不同, UDP 并不提供对 IP 协议的可靠机制、流控制以及错误恢复功能等。由于 UDP 比较简单, UDP 头包含很少的字节,比 TCP 负载消耗少。
UDP 适用于不需要 TCP 可靠机制的情形,比如,当高层协议或应用程序提供错误和流控制功能的时候。 UDP 是传输层协议,服务于很多知名应用层协议,包括网络文件系统(NFS)、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域名系统(DNS)以及简单文件传输系统(TFTP)。
协议结构
Source Port — 16位。源端口是可选字段。当使用时,它表示发送程序的端口,同时它还被认为是没有其它信息的情况下需要被寻址的答复端口。如果不使用,设置值为0。
Destination Port — 16位。目标端口在特殊因特网目标地址的情况下具有意义。
Length — 16位。该用户数据报的八位长度,包括协议头和数据。长度最小值为8。
Checksum — 16位。IP 协议头、UDP 协议头和数据位,最后用0填补的信息假协议头总和。如果必要的话,可以由两个八位复合而成。
Data — 包含上层数据信息。
UDP的特点:
UDP协议使用IP层提供的服务把从应用层得到的数据从一台主机的某个应用程序传给网络上另一台主机上的某一个应用程序。
UDP协议有如下的特点:
1、UDP传送数据前并不与对方建立连接,即UDP是无连接的,在传输数据前,发送方和接收方相互交换信息使双方同步。
2、UDP不对收到的数据进行排序,在UDP报文的首部中并没有关于数据顺序的信息(如TCP所采用的序号),而且报文不一定按顺序到达的,所以接收端无从排起。
3、UDP对接收到的数据报不发送确认信号,发送端不知道数据是否被正确接收,也不会重发数据。
4、UDP传送数据较TCP快速,系统开销也少。
从以上特点可知,UDP提供的是无连接的、不可靠的数据传送方式,是一种尽力而为的数据交付服务。

⑨ udp通讯时是一直发数据还是只发一次

您好,在进行UDP编程的时候,我们最容易想到的问题就是,一次发送多少bytes好?
当然,这个没有唯一答案,相对于不同的系统,不同的要求,其得到的答案是不一样的,我这里仅对
像ICQ一类的发送聊天消息的情况作分析,对于其他情况,你或许也能得到一点帮助:
首先,我们知道,TCP/IP通常被认为是一个四层协议系统,包括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应用层.
UDP属于运输层,下面我们由下至上一步一步来看:
以太网(Ethernet)数据帧的长度必须在46-1500字节之间,这是由以太网的物理特性决定的.
这个1500字节被称为链路层的MTU(最大传输单元).
但这并不是指链路层的长度被限制在1500字节,其实这这个MTU指的是链路层的数据区.
并不包括链路层的首部和尾部的18个字节.
所以,事实上,这个1500字节就是网络层IP数据报的长度限制.
因为IP数据报的首部为20字节,所以IP数据报的数据区长度最大为1480字节.
而这个1480字节就是用来放TCP传来的TCP报文段或UDP传来的UDP数据报的.
又因为UDP数据报的首部8字节,所以UDP数据报的数据区最大长度为1472字节.
这个1472字节就是我们可以使用的字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