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请问一下数字电视和我们现在看的电视有何不同
数字电视是播出、传输、接收等环节中全面采用数字电视信号的电视系统。
数字电视系统可以传送多种业务,如高清晰度电视(HDTV)、常规清晰度电视(SDTV)、互动电视、及数据业务等等。
数字电视机能够直接接收并处理外来数字电视信号的电视机称为数字电视机。
接收模拟电视信号、仅在图像还原过程中采用数字处理技术的电视机,经常被称为“数码电视”,但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数字电视。由于到2004年底中国还没有确定数字电视标准,中国市场上的家用电视机还没有真正的数字电视。
为了使家庭中已有的的模拟电视继续发挥作用,可以利用“数字电视机顶盒(Set-top Box)”完成数字电视信号到模拟电视信号的转换,这样原有的电视就能完成电视接收功能了。
数字电视标准
通常指的数字电视标准一般指的就是传输标准,包括北美的ATSC、欧洲的DVB和日本的ISDB,中国的数字地面电视标准还没有确定,台湾采用欧洲规格的DVB系统。
数字电视系统
根据信号的空间传播方式,数字电视主要包括3种形式:数字电视地面传输系统、数字有线电视系统、数字卫星电视系统。
数字电视系统包括前端系统、传输网络和接收终端。
数字电视的发展
中国大陆
中国在1998年开始数字电视试验,2003年至2004年已有北京、上海、山东青岛、江苏、浙江杭州、广东佛山、大连等地开通了数字电视播出。
中国的数字电视标准从1998年开始研究,历时6年投入超过10亿元人民币仍未形成统一标准。这在事实上远远落后于欧洲DVB标准的产业化进程,造成大量厂商需要进行多套技术方案的准备,且没有成形的市场环境。
中国的数字电视收费模式没有形成:
中国原有电视体系中,节目免费收看,电视体系通过插播广告来获得收入。各地一般都有几十套免费的模拟电视节目播出,这是建立数字电视节目的收费模式的一个重要难题;
中国的广电体系是地方独立运营的诸侯割据状态,数字电视的收费分成是各方利益争夺的焦点。
台湾
台湾在2004年6月1日起,开始无线数字电视的播出,参与播出者是五家无线电视台(台湾电视公司、中国电视公司、中华电视台、民间全民电视、公共电视)共有14个频道在UHF频段播送。预定于2006年起,逐步有条件的收回旧有类比电视频道。
日本
日本从2000年12月1日起开始人造卫星发射数字电视讯号的 BS DigITal。2003年12月1日起在三大都会区(东京、大阪神户、名古屋)开始地面发射站发射数字电视讯号,将逐步扩展到全日本。2004年起开播针对行动收视者的Mobile HO数字电视。
简而言之,数字电视就是指从演播室到发射、传输、接收的所有环节都是使用数字电视信号或对该系统所有的信号传播都是通过由0、1数字串所构成的数字流来传播的,数字信号的传播速率是每秒19.39兆字节,如此大的数据流的传递保证了数字电视的高清晰度,克服了模拟电视的先天不足。同时还由于数字电视可以允许几种制式信号的同时存在,每个数字频道下又可分为几个子频道,从而既可以用一个大数据流——每秒19.39兆字节,也可将其分为几个分流,例如4个,每个的速度就是每秒4.85兆字节,这样虽然图像的清晰度要大打折扣,却可大大增加信息的种类,满足不同的需求。例如在转播一场体育比赛时,观众需要高清晰度的图像,电视台就应采用每秒19.39兆字节的传播;而在进行新闻广播时,观众注意的是新闻内容而不是播音员的形象,所以没必要采用那么高的清晰度,这时只需每秒3兆字节的速度就可以了,剩下16.39兆字节可用来传输别的内容。
目前对数字电视的具体解释主要有两种:
(1)80年代ITT公司研制了一套数字处理芯片,在接收模拟电视信号的情况下,再经模拟高中频处理,最后经模/数转换成数字信号进行数字处理,以改进图像清晰度。90年代又出现多种具有画中画、倍行和其他质量的、改进的“数字电视机”,不过这些电视机接收的仍是模拟电视信号,仍处于模拟传输的模拟系统中,所以只能称为“数字模拟电视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数字电视。
(2)美国的“数字电视机”(简称DTV)专指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系统。在这种系统中,除了目前节目制作中还有一部分是模拟的以外,从演播室到发射、传输、接收的所有环节都是使用数字电视信号或对数字电视信号进行处理和调制。而也只有这种接收地面数字电视广播信号的电视机才是名副其实的数字电视机。
数字电视的发展简史:
1948年,电视信号数字化(理论与实践开始);
1980年,国际电联(现ITU-R)提出601建议(4:2:2,即数字电视基础建议);
1982年,德国ITT研制出一套PAL接收机中使用的数字处理芯片;
1991年春,公布JPEG《静止图像编码建议》(草案);
1991年秋,公布MPEG-1《活动图像及其伴音编码建议》(草案);
1993年初,万燕VCD机在我国大陆上市;
1994年夏,美国Direc. TV开始数字卫星(SDTV)直接广播;
1994年中秋,欧洲公布DVB《数字视频广播标准》(草案);包括DVB-S和DVB-C,DVB-T,随后又制订了系列标准;
1996年底,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批准数字电视标准。此间1994年春第一轮四个方案测试结束,成立“大联盟”(GA);
1995年春第二轮测试结束并与秋季制订DTV(数字电视广播)(草案);
1997年4月初,美国FCC会议作出两项重要决定;(1)NTSC向DTV过渡的日程表(2006年底);(2)电视地面广播的政策(含频谱规定);
1998年秋(圣诞节前),DTV包括普通标准数字电视广播SDTV和高清晰度数字电视广播HDTV在美国市场启动。
B. 为什么FCC金属的塑性比BCC和HCP金属大
因为FCC的滑移系比BCC和HCP都要多,因此塑性好。
金属塑性变形理论因研究的目的和方法不同,分为两类:
①根据宏观测定的力学参数,从均质连续体的假定出发,研究塑性变形体内的应力和应变,以解决材料的强度设计和塑性加工的变量的问题。这类理论常称为塑性力学或塑性理论(见塑性变形的力学原理)。
②研究金属晶体的塑性变形与晶体结构的关系,以及塑性变形的机理。这类理论常称为晶体范性学。
(2)Fcc前端扩展阅读
塑性加工的种类
1、锻造
靠锻压机的锻锤锤击工件产生压缩变形的一种加工方法,有自由锻和模锻两种方式。自由锻不需专用模具,靠平锤和平砧间工件的压缩变形,使工件镦粗或拔长,其加工精度低,生产率也不高,主要用于轴类,曲柄和连杆等单件的小批生产。
模锻通过上,下锻模模腔拉制工作的变形,可加工形状复杂和尺寸精度较高的零件,适于大批量的生产,生产率也较高,是机械零件制造上实现少切削或无切削加工的重要途径。
2、轧制
使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旋转轧辊间的轧件产生压缩变形,使其横断面面积减小与形状改变,而纵向长度增加的一种加工方法。根据轧辊与轧件的运动关系,轧制有纵轧,横轧和斜轧三种方式。
3、挤压
使装入挤压筒内的坯料,在挤压筒后端挤压轴的推力作用下,使金属从挤压筒前端的模孔流出,而获得与挤压模孔形状,尺寸相同的产品的一种加工方法。
挤压有正挤压和反挤压两种基本方式。正挤压时挤压轴的运动方向与从模孔中挤出的金属流动方向一致;反挤压时,挤压轴的运动方向与从模孔中挤出的金属流动方向相反。挤压法可加工各种复杂断面实心型材,棒材,空心型材和管材。它是有色金属型材,管材的主要生产方法。
C. 无线局域网采用的协议是
无线局域网WLAN是利用无线通信技术在一定的局部范围内建立的网络,是计算机网络与无线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以无线多址信道作为传输媒介,提供传统有线局域网LAN(LocalAreaNetwork)的功能,能够使用户真正实现随时、随地、随意的宽带网络接入。
D. 手机无线AP是怎么回事
手机的AP和BP根据上下文可以指代硬件和软件两种意思.
1) 大多数的手机都含有两个处理器。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都在Application Processor(AP)上执行,AP一般采用ARM芯片的CPU。而手机射频通讯控制软件,则运行在另一个分开的CPU上,这个CPU称为Baseband Processor(BP)。
把射频功能放在BP上执行的主要原因是:射频控制函数(信号调制、编码、射频位移等)都是高度时间相关的。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这些函数放在一个主CPU上执行,并且这个主CPU是运行实时操作系统的。
另外一个使用BP的好处是一旦它被设计和认证为好了的,不管你采用的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怎么变化,它都可以正确的执行功能(它的通讯功能)。另外,操作系统和驱动的bug也不会导致设备发送灾难性的数据到移动网络中。(FCC要求的)
由于AP和BP是分开的设备,手机设计者可以更加自由的设计用户界面和应用软件。
2)手机开发商,比如摩托罗拉,会将开发的手机软件包分为AP和BP两部分, 运行在Application Processor(AP)的软件包称为AP包,包括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 与Baseband Processor(BP)相关的软件包称为BP包, 包括baseband modem的通信控制软件等。 相应地, 所谓的刷新手机AP和BP文件即是将这两个软件包更新到手机上。 为方便刷机,也有将AP,BP文件和flex文件(手机的参数配置文件)作在一起的一体包。
单纯性无线AP
就是一个无线的交换机,提供无线信号发射接收的功能。单纯性无线AP的工作原理是将网络信号通过双绞线传送过来,经过AP产品的编译,将电信号转换成为无线电讯号发送出来,形成无线网的覆盖。根据不同的功率,其可以实现不同程度、不同范围的网络覆盖,一般无线AP的最大覆盖距离可达500米。 多数单纯性无线AP本身不具备路由功能,包括DNS、DHCP、Firewall在内的服务器功能都必须有独立的路由或是计算机来完成。目前大多数的无线AP都支持多用户(30-100台电脑)接入,数据加密,多速率发送等功能,在家庭、办公室内,一个无线AP便可实现所有电脑的无线接入。 单纯性无线AP亦可对装有无线网卡的电脑做必要的控制和管理。单纯性无线AP即可以通过10BASE-T(WAN)端口与内置路由功能的ADSL MODEM或CABLE MODEM(CM)直接相连,也可以在使用时通过交换机/集线器、宽带路由器再接入有线网络。 无线AP跟无线路由器类似,按照协议标准本身来说IEEE 802.11b和IEEE 802.11g的覆盖范围是室内100米、室外300米。这个数值仅是理论值,在实际应用中,会碰到各种障碍物,其中以玻璃、木板、石膏墙对无线信号的影响最小,而混凝土墙壁和铁对无线信号的屏蔽最大。所以通常实际使用范围是:室内30米、室外100米(没有障碍物)。 因此,作为无线网络中重要的环节无线接入点、无线网关也就是无线AP(Access Point),它的作用其实就类似于我们常用的有线网络中的集线器。在那些需要大量AP来进行大面积覆盖的公司使用得比较多,所有AP通过以太网连接起来并连到独立的。
编辑本段
无线AP与无线路由器的区别
从功能上区分
无线AP:AP为Access Point简称,一般翻译为“无线访问节点”,它主要是提供无线工作站对有线局域网和从有线局域网对无线工作站的访问,在访问接入点覆盖范围内的无线工作站可以通过它进行相互通信。通俗的讲,无线AP是无线网和有线网之间沟通的桥梁。由于无线AP的覆盖范围是一个向外扩散的圆形区域,因此,应当尽量把无线AP放置在无线网络的中心位置,而且各无线客户端与无线AP的直线距离最好不要超过30米,以避免因通讯信号衰减过多而导致通信失败。
无线路由器:无线路由器是单纯型AP与宽带路由器的一种结合体;它借助于路由器功能,可实现家庭无线网络中的Internet连接共享,实现ADSL和小区宽带的无线共享接入 ,另外,无线路由器可以把通过它进行无线和有线连接的终端都分配到一个子网,这样子网内的各种设备交换数据就非常方便。
可以这样说:无线路由器就是AP、路由功能和交换机的集合体,支持有线无线组成同一子网,直接接上MODEM。无线AP相当于一个无线交换机,接在有线交换机或路由器上,为跟它连接的无线网卡从路由器那里分得IP。
从应用上区分
独立的AP在那些需要大量AP来进行大面积覆盖的公司使用得比较多,所有AP通过以太网连接起来并连到独立的无线局域网防火墙。
无线路由器在SOHO的环境中使用得比较多,在这种环境下,一个AP就足够了。这样的话,整合了宽带接入路由器和AP的无线路由器就提供了单个机器的解决方案,它比起两个分开的机器的方案要容易管理和便宜一些。无线路由器一般包括了网络地址转换(NAT)协议,以支持无线局域网用户的网络连接共享--这是SOHO环境中很好用的一个功能。它们也可能有基本的防火墙或者信息包过滤器来防止端口扫描软件和其他针对宽带连接的攻击。最后,大多数无线路由器包括一个四个端口的以太网转换器,可以连接几台有线的PC。这对于管理路由器或者把一台打印机连上局域网来说非常方便。
从组网拓扑图上分析
AP不能直接跟ADSL MODEM相连,所以在使用时必须再添加一台交换机或者集线器:使用上面的拓扑架构时,AP和无线路由的用法是一样的。不过,大部分无线路由器由于具有宽带拨号的能力,因此可以直接跟ADSL MODEM连接进行宽带共享。
从成本上来分析
802.11B的无线AP和无线路由器的价钱相差不多, 一般无线路由器会贵100元左右;802.11G则要看具体情况而言,根据品牌和附加功能的不同两者价格会有几百元不等的差距,不过便宜的产品差价也是100多元。
编辑本段
无线AP的组网方案
1)AP模式
AP(Access Point,接入点模式),这是我们无线AP的基本工作模式,用于构建以无线AP为中心的集中控制式网络,所有通信都通过AP来转发,类似于有线网络中的交换机的功能。这种模式下连接方式大致如下图所示:
AP即可以和无线网卡建立无线连接,也可以和有线网卡通过网线建立有线连接。我们的501G只有一个LAN口,一般不用它来直接接电脑,而是用来与有线网络建立连接,直接连接前端的路由器或者是交换机。
在这种模式下,无线1到13。选择中应该注意的是,如果周围环境中还有其他的无线网络,尽量不要使用相同的频率段。然后选择501G工作的模式,我们的501G支持11Mbps带宽的802.11b、54Mbps带宽的802.11g模式(兼容802.11b模式)。同时注意开启无线功能,就是不要选中‘关闭无线功能’的这个选项即可。选中‘Access Point’选项,设置好SSID号即可。注意,通过无线方式与我们的无线AP建立连接的无线网卡上设置的SSID号必需与我们无线AP上设置的SSID号相同,否则无法接入网络。
首先是设置该网络工作的频段,选择的范围从
2)AP客户端模式
AP client模式下,即可以有线接入网络也可以无线接入网络,但此时接在无线AP下的电脑只能通过有线的方式进行连接,不能以无线方式与AP进行连接。工作在AP client模式下的无线AP建立连接的方式大致的如下图所示:
图中的无线设备A ,即可以是无线路由器,也可以是无线AP。注意在进行连接时,我们的无线AP所使用的频段最好是设置成与前端的这个无线设备A所使用的频段相同。
首先当然是频段、模式等基本设置,注意开启无线功能。然后选择AP的工作模式,使我们的501G工作在AP client模式下,并注意关闭WDS功能,否则无法与无线路由器建立无线连接。在client模式下,可以有两种方式使无线AP接入前端的无线路由器,一种就是通过设置和无线路由器相同的SSID号,从而连接无线路由器;另一种就是通过在‘AP的MAC地址’处填写无线路由器的LAN口的MAC地址来建立连接。
注意:在这种工作模式下,无线AP下面只能通过有线的方式连接一台电脑。因为我们的501G工作在AP client模式下,并且关闭WDS功能时,它只学习一个MAC地址。如果需要下面还可以连接多台电脑的话,可以在我们的501G下面连接一个路由器,501G的LAN口与路由器的WAN口连接,路由器LAN口下面可以接多台电脑。
当需要我们工作在AP client模式下的无线AP再与另外的无线AP建立连接时,连接的无线AP可以是AP模式,也可以是repeater模式。此时AP client模式下的WDS功能即可以是开启的,也可以是关闭的。
当与设置为AP模式的无线AP进行连接时,我们设置为AP client模式下的无线AP可以通过设置一个SSID号,使这个SSID号与设置成AP模式下的无线AP的SSID号相同来建立连接;也可以通过在client模式下的‘AP的MAC地址’栏中填写前端设置为AP模式的无线AP的MAC地址来进行连接。
当前端的AP设置为repeater模式时,它并没有SSID号,因此,我们设置为AP client的无线AP要与它建立连接,只能通过在‘AP的MAC地址’栏中填写前端AP的MAC地址来实现连接
E. 为什么从电影里看电视和电脑会跳频
这年头,好人没法做,本想解释的通俗点还被人说成误人子弟。它的确不是波,我不是用波来作比喻的嘛。
什么是跳频技术(Frequency-Hopping Spread Spectrum),简称为FHSS,在同步、且同时的情况下,接收器两端以特定形式的窄频载波来传送讯号,对于一个非特定的接收器,FHSS所产生的跳动讯号对它而言,也只算是脉冲噪声。
FHSS所展开的讯号可依特别设计来规避噪声或One-to-Many的非重复的信道,并且这些跳频讯号必须遵守FCC的要求,使用75个以上的跳频讯号、且跳频至下一个频率的最大时间间隔(Dwell Time)为400ms。
跳频技术与直序扩频技术完全不同,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扩频。跳频的载频受一个伪随机码的控制,在其工作带宽范围内,其频率合成器按 PN码的随机规律不断改变频率。在接收端,接收机的频率合成器受伪随机码的控制,并保持与发射端的变化规律一致。
跳频是载波频率在一定范围内不断跳变意义上的扩频,而不是对被传送信息进行扩谱,不会得到直序扩频的处理增益。跳频相当于瞬时的窄带通信系统,基本等同于常规通信系统,由于无抗多径能力,同时发射效率低,同样发射功率的跳频系统在有效传输距离内小于直扩系统。跳频的优点是抗干扰,定频干扰只会干扰部分频点。用于语音信息的传输,当定频干扰只占一小部分时不会对语音通信造成很大的影响。
跳频的高低直接反映跳频系统的性能,跳频越高抗干扰的性能越好,军用的跳频系统可以达到每秒上万跳。实际上移动通信GSM系统也是跳频系统,其规定的跳频为每秒217跳。出于成本的考虑,商用跳频系统跳速都较慢,一般在50跳/秒以下。由于慢跳跳频系统实现简单,因此低速无线局域网产品常常采用这种技术。
近几年随着网络应用,主要把Cable Modem(电缆调制解调器)用于有线电视网进行数据传输。Cable Modem与以往的Modem在原理上都是将数据进行调制后在Cable(电缆)的一个频率范围内传输,接收时进行解调。其传输机理与普通Modem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它是通过有线电视的某个传输频带进行调制解调的。
Cable Modem的技术原理是:Cable Modem从下行的模拟信号中划出6MHz频带,将信号转化为符合以太网协议的格式,与电脑实现通讯。用户需要给电脑配置以太网卡和相应的网卡驱动程序。�
同轴电缆中的6MHz频带用于提供数据通讯。电视和电脑可以同时使用,互不影响。射频信号在用户和前端之间沿同轴电缆上行或下行。上行和下行信号共享6MHz频带,但是调制在不同的载波频率上,以避免相互干扰。�
下行通道的频率范围为88~860MHz,每个通道的带宽为6MHz(NTSC 6 G-MHz,PAL 8MHz),采用64QAM或256QAM调制方式,对应的数据传输速率为30�342Mbit/s或42�884Mbit/s。上行通道的频率范围为5~65MHz,每个通道的带宽可为200、400、800、1600、3200kHz,采用QPSK或16QAM调制方式,对应的数据传输速率为320~5120Kbit/s或640~10240Kbit/s。上行通道的带宽可根据所需的数据传输速率设定。在同样的带宽内,QPSK调制的速率比16QAM调制方式低,但其抗干扰性能好,适用于噪声干扰较大的上行通道,而16QAM调制适用于信道质量好且要求高速传输数据的场合。在CMTS设备中,为了减小上行通道的干扰,一个下行通道一般对应多个不同频率的上行通道,CMTS设备根据信道的噪声状况自动跳频到干扰较小的通道,而用户察觉不到该跳频过程。
说了那么多大道理问题还在于,不管电脑电视屏幕每秒闪50次也好,75次也好,肉眼都是不易察觉的。如果还不死心,没事可以改改自己电脑的刷新率玩玩,试一试不同刷新率的感觉。
右击桌面---选属性---设置(标签)---高级---监视器(标签)---刷新率
可能这样的回答还是无法令你满意,我就知道这么多了,实在不行只能问问其他不误人子弟的了。
F. 前端小白如何轻松学习JavaScript
FreeCodeCamp了解一下,是个免费的开源项目,适合新手。还有慕课网的免费课程也可以看看。英语不错的话,建议上FCC看。
基本上跟着练习做完,再系统的看一下基础的书就差不多了。然后就是不断的实践和练习啦。
G. 自拍杆的起源
自拍杆的起源很早,早在手机都还没有摄像头之前,自拍杆就已经存在了。
1988年Donald N. Horn和Bern Levy提交了一个便携式摄像机/显示器支撑杆专利申请,专利描述的是一个便携式摄像机长杆,能从上方拍摄,而导演可以在下面的显示器看到画面。 首先,一些自拍杆能够兼容iOS和安卓两个操作系统,一些却只能使用一种操作系统,如果希望自拍杆可以适用于更多的3C设备,在选择时就要留意这一点。
其次,自拍杆是通过什么工具来控制拍照的,也是决定操作感受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自拍杆需要在手机端和自拍杆端分别连接蓝牙,使用“快门遥控器”来操作。虽然可以不按相机或手机上的快门键,但需要按遥控器按键。一些自拍杆则将控制按键设置在杆子的把手处,通过蓝牙可以自动识别手机系统后,直接按按钮就可以拍照,不用额外使用遥控器。
另外,“拍照反应速度”的指标也相当关键。如果摆好了Pose,却需要较长的按键反应时间,那就真累人。
一些自拍杆可以调节手机的焦距,大部分则无法调节焦距,而且可调节焦距的操作也有可能只局限于部分品牌。 从自拍杆的“硬件配备”来看,大部分自拍杆的拉伸范围在24~94厘米之间,也有65~135厘米之间的尺寸,长度的选择可以依不同的需要判定,但如果希望便携,24厘米左右的收纳长度更适合放入旅行背包中。
蓝牙连接的有效范围一般在10米左右,如果希望得到更“广角”的效果,则可以选择能拉伸至135厘米的自拍杆。另外,自拍杆前端的手机夹是否支持大角度旋转也非常重要,一些自拍杆的设置旋转角度为360度,一些则可以达到720度立体旋转。
一般来说,自拍杆自身重量在88~160g之间,承重则在500g左右,但选择时要留意其锁紧功能如何,确保手机或其他电子设备在使用中不会出现滑落、摇摆等情况,不然,不但得不到好的拍摄效果,更可能造成爱机的损坏。自拍杆的拍摄按键位置要设计合理,基本在大拇指的控制范围内,并且点按舒适,才为最好。一些自拍杆的拍摄按键触感较硬,长时间使用会感到不适。
此外,从材料上来看,普通自拍杆使用不锈钢,高级一些的则使用碳纤维,这种材质质地轻盈、冲击吸收性好,对于自拍杆来说更为适合,不过成本也会相应提高,在价格方面有所体现。
值得注意的是,自拍杆使用的时候可能会出现“手抖”的情况,杆子越长抖得越厉害,加上手机的防抖还不够出色。实际上,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FCC)对于进口和使用无线电频率装置,包括电脑、传真机、电子装置、无线电接收和传输设备、无线电遥控玩具、电话、个人电脑以及其他可能伤害人身安全的产品设有FCC标准,由于使用了蓝牙技术,在美销售的自拍杆必须达到FCC技术标准。
H. 自拍杆怎么试用
自拍杆是最近风靡的自拍神器,它能够在20厘米到120厘米长度间任意伸缩,使用者只需将手机或者傻瓜相机固定在伸缩杆上,通过遥控器就能实现多角度自拍。
1使用方法
自拍杆可放置的手机宽度在56mm~86mm之间,市面上大部分手机都能固定,使用时无需下载APP,打开蓝牙进行配对(由于蓝牙配对的控制器容易遗失,现在的自拍杆多为3.5的耳机连接线控制拍照),杆子底部配有mircoUSB接口,约半小时至1小时可以充满电,最长的待机时间达到4天左右。
2选择指标
首先,一些自拍杆能够兼容iOS和安卓两个操作系统,一些却只能使用一种操作系统,如果希望自拍杆可以适用于更多的3C设备,在选择时就要留意这一点。
其次,自拍杆是通过什么工具来控制拍照的,也是决定操作感受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自拍杆需要在手机端和自拍杆端分别连接蓝牙,使用“快门遥控器”来操作。虽然可以不按相机或手机上的快门键,但需要按遥控器按键。一些自拍杆则将控制按键设置在杆子的把手处,通过蓝牙可以自动识别手机系统后,直接按按钮就可以拍照,不用额外使用遥控器。
另外,“拍照反应速度”的指标也相当关键。如果摆好了Pose,却需要较长的按键反应时间,那就真累人。
一些自拍杆可以调节手机的焦距,大部分则无法调节焦距,而且可调节焦距的操作也有可能只局限于部分品牌。
3使用技巧
从自拍杆的“硬件配备”来看,大部分自拍杆的拉伸范围在24~94厘米之间,也有65~135厘米之间的尺寸,长度的选择可以依不同的需要判定,但如果希望便携,24厘米左右的收纳长度更适合放入旅行背包中。
蓝牙连接的有效范围一般在10米左右,如果希望得到更“广角”的效果,则可以选择能拉伸至135厘米的自拍杆。另外,自拍杆前端的手机夹是否支持大角度旋转也非常重要,一些自拍杆的设置旋转角度为360度,一些则可以达到720度立体旋转。
一般来说,自拍杆自身重量在88~160g之间,承重则在500g左右,但选择时要留意其锁紧功能如何,确保手机或其他电子设备在使用中不会出现滑落、摇摆等情况,不然,不但得不到好的拍摄效果,更可能造成爱机的损坏。自拍杆的拍摄按键位置要设计合理,基本在大拇指的控制范围内,并且点按舒适,才为最好。一些自拍杆的拍摄按键触感较硬,长时间使用会感到不适。
此外,从材料上来看,普通自拍杆使用不锈钢,高级一些的则使用碳纤维,这种材质质地轻盈、冲击吸收性好,对于自拍杆来说更为适合,不过成本也会相应提高,在价格方面有所体现。
值得注意的是,自拍杆使用的时候可能会出现“手抖”的情况,杆子越长抖得越厉害,加上手机的防抖还不够出色。实际上,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FCC)对于进口和使用无线电频率装置,包括电脑、传真机、电子装置、无线电接收和传输设备、无线电遥控玩具、电话、个人电脑以及其他可能伤害人身安全的产品设有FCC标准,由于使用了蓝牙技术,在美销售的自拍杆必须达到FCC技术标准。
I. 一流前端团队的工作方式/开发流程是怎样的
前期准备
首先列出今天必须完成的任务,然后预估每个任务要花的时间,然后转换成番茄钟,并以番茄钟进行统计。
<img src="https://pic3.mg.com/50/v2-_hd.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320" data-rawheight="32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20">
原理和适用范围
从设计上看,番茄工作法采用倒计时的方法,能够调动人的紧迫感,提升专注力。从学习周期的角度看,一个番茄钟配合一个5分钟休息,有助于形成大脑工作的节奏,让专注思维和发散思维交替发挥作用。
适用范围:
1)你必须有30分钟的整块的工作时间;
2)你要有一个需要专注思考的问题。
J. 学计算机软件开发专业有什么要求
不需要什么要求的,都是零基础入学的,这是软件开发的全部课程,要是感兴趣的话可以了解一下:
第一阶段
1、计算机操作基础
2、Office办公自动化
3、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4、C语言
第二阶段
1、SQL Server2005数据库设计
2、和高级查询
3、数据结构
4、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5、HTML5与CSS3开发
6、JavaScript
7、jQuery高级编程
8、PHP开发
第三阶段
APP Development
1、JavaScript特效制作
2、jQuery应用开发
3、HTML5与CSS3开发
4、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第四阶段
JAVAWEB Development
1、产品流程应用
2、移动平台界面设计
3、Oracle数据库开发
4、JavaWeb应用开发
Mobile APP Development
1、实训一:WEB前端设计与开发
2、实训二:J2EE项目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