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电脑主板和CPU上的前端总线频率,总线频率,频率分别是指什么
前端总线是将CPU连接到北桥芯片的总线,是CPU和外界交换数据的最主要通道,因此前端总线的数据传输能力对计算机整体性能作用很大,如果没足够快的前端总线,再强的CPU也不能明显提高计算机整体速度。目前PC机上所能达到的前端总线频率有266MHz、333MHz、400MHz、533MHz、800MHz、1066MHz、1333MHz。
‘贰’ 请问CPU的前端总线频率和外频有什么区别
外频与前端总线频率的区别:前端总线的速度指的是CPU和北桥芯片间总线的速度,更实质性的表示了CPU和外界数据传输的速度。而外频的概念是建立在数字脉冲信号震荡速度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说,100MHz外频特指数字脉冲信号在每秒钟震荡一万万次,它更多的影响了PCI及其他总线的频率。之所以前端总线与外频这两个概念容易混淆,主要的原因是在以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主要是在Pentium
4出现之前和刚出现Pentium
4时),前端总线频率与外频是相同的,因此往往直接称前端总线为外频,最终造成这样的误会。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前端总线频率需要高于外频,因此采用了QDR(Quad
Date
Rate)技术,或者其他类似的技术实现这个目的。这些技术的原理类似于AGP的2X或者4X,它们使得前端总线的频率成为外频的2倍、4倍甚至更高,从此之后前端总线和外频的区别才开始被人们重视起来。
‘叁’ CPU倍频是13.5,外频200MHZ,前端总线频率1800MHZ,主频是多少(计算过程)
。。CPU主频 = 200MHz X 13.5 = 2.7GHz。CPU的主频,与前端总线(SFB)频率关系是这样的:FSB是CPU连接到北桥芯片的总线(现北桥跑到CPU内核中了),前端总线频率是由CPU和北桥芯片共同决定的。
‘肆’ cpu前端总线频率(fsb)133.3MHZ(原始频率200MHZ)
你的这颗处理器 的确是 2.8G 的
总线是 800 二级缓存:1M 外频 200 倍频 14
------------------------------------------
你的处理器之所以变成 1.87G
是 受到主板总线的限制
把 总线 800 限制成 533 了
从而外频 200 也限制成了 133
使得主频是 200×14
变成 133×14
所以降低了
-----------------------------------------
导致这情况的一般是主板总线不支持
从而降低使用
但看你的主板的确是 945 规格芯片的主板
绝对支持的
会不会是别人把你电脑设置降频了
你尝试进入COMS 设置
把外频的 133 调整回 200
看看还会不会这样...
‘伍’ CPU的前端总线频率是什么芯片的频率内存的频率又有什么关系
主板的前端总线频率和CPU的前端总线频率说的是一个东西
但一个在主板上一个是在CPU上
前端总线频率指的是CPU和北桥芯片之间交换数据的频率。
前端总线的英文名字是Front
Side
Bus,通常用FSB表示,是将CPU连接到北桥芯片的总线。计算机的前端总线频率是由CPU和北桥芯片共同决定的。
北桥芯片负责联系内存、显卡等数据吞吐量最大的部件,并和南桥芯片连接。CPU就是通过前端总线(FSB)连接到北桥芯片,进而通过北桥芯片和内存、显卡交换数据。前端总线是CPU和外界交换数据的最主要通道,因此前端总线的数据传输能力对计算机整体性能作用很大,如果没足够快的前端总线,再强的CPU也不能明显提高计算机整体速度。数据传输最大带宽取决于所有同时传输的数据的宽度和传输频率,即数据带宽的前端总线频率和CPU的前端总线频率一致的时候才能发挥最佳性能.
而CPU和内存都具有相应的速率和带宽。在配置电脑过程中,根据CPU的速率和带宽,来搭配相应速率和带宽的内存,会直接影响整机的性能.
如果选择的是赛扬4系列CPU,则应该要配置DDR333/DDR400内存,DDR266只适合赛扬3和采用AMD的新品毒龙、基于Thorton核心的Athlon
XP系列产品的CPU。而Barton
3200+型号和Athlon
‘陆’ 主板的前端总线频率和CPU的前端总线频率
有几个定义我说明一下。
cpu的前端总线(就是fsb)=cpu外频*4,因为intel的cpu在一个fsb周期内与北桥交换四次数据。
我看了下,升级ab9是965+ich8的搭配,965最高支持1066前端总线。内存分频确定了内存时钟速度对fsb的比率。2:1的fsb:ram分频将得到100mhz的ram时钟对200mhz的fsb。应该这样说,是ddr2
800配e4300没错,因为ddr2
800的内存可以工作在200mhz的频率下(相对于sd内存说的,因为sd内存在读取存放数据是干不了别的是,但ddr内存是2位预读,ddr内存在上升沿和下降沿都传送数据,这样相对的,sd内存在一个周期内处理一次数据,ddr可以处理两次,到了ddr2内存就升级位4位预读,就是一个周期处理4次数据),理论上讲,cpu的外频应该和内存真实工作频率相同,因为他们在相同的周期处理相同的任务,效率最高。但是你的e4300拥有良好的超频能力,因为它是低外频,高倍频,这样适合超频,你把它的外频超到266mhz(应该很容易,我看到的基本都可以),这样他的fsb就是1066了,不浪费主板,但是对于双通道ddr2
667内存还是有一些浪费,但对与ddr
2
800就不能满足他的带宽需求。要是你的e4300能超到333的外频,这样搭配ddr2
667双通道,内存带宽正好完全利用不浪费,而且性能又有提升。
‘柒’ 关于CPU前端总线频率的问题。
Intel的CPU一般来说前端总线频率有533、800、1066、1333等,因此这个描述应该理解为支持前端总线为533或800或1066频率的CPU。
‘捌’ CPU前端总线频率的定义
总线是将计算机微处理器与内存芯片以及与之通信的设备连接起来的硬件通道。前端总线将CPU连接到主内存和通向磁盘驱动器、调制解调器以及网卡这类系统部件的外设总线。人们常常以MHz表示的速度来描述总线频率。
前端总线(FSB)频率是直接影响CPU与内存直接数据交换速度。由于数据传输最大带宽取决于所有同时传输的数据的宽度和传输频率,即数据带宽=(总线频率×数据位宽)÷8。目前PC机上所能达到的前端总线频率有266MHz、333MHz、400MHz、533MHz、800MHz,1066MHz,1333MHz几种,前端总线频率越大,代表着CPU与内存之间的数据传输量越大,更能充分发挥出CPU的功能。现在的CPU技术发展很快,运算速度提高很快,而足够大的前端总线可以保障有足够的数据供给给CPU。较低的前端总线将无法供给足够的数据给CPU,这样就限制了CPU性能得发挥,成为系统瓶颈。
外频与前端总线频率的区别:前端总线的速度指的是数据传输的速度,外频是CPU与主板之间同步运行的速度。也就是说,100MHz外频特指数字脉冲信号在每秒钟震荡一千万次;而100MHz前端总线指的是每秒钟CPU可接受的数据传输量是100MHz×64bit=6400Mbit/s=800MByte/s(1Byte=8bit)。
主板支持的前端总线是由芯片组决定的,一般都带有足够的向下兼容性。如865PE主板支持800MHz前端总线,那安装的CPU的前端总线可以是800MHz,也可以是533MHz,但这样就无法发挥出主板的全部功效。
‘玖’ cpu前端总线频率
我回答了个。。不知道是不是你。。
这很明显是一个错误,amd哪有前端总线??
他这叫ht总线。。ht总线=外频乘以ht频倍(反正就是这个意思- -)
ht3.0的设定频倍为9或10.。也就是2000或1800。貌似没有1800的。所以ht3.0就行了。。
你这cpu。。供电够用就行了。。对内存的支持。。应该是在于主板分频的。。主板支持的话,多大内存都能上。。
‘拾’ 主板前端总线频率和CPU的前端总线频率,内存频率有什么关系
北桥芯片负责联系内存、显卡等数据吞吐量最大的部件,并和南桥芯片连接。CPU就是通过前端总线(FSB)连接到北桥芯片,进而通过北桥芯片和内存、显卡交换数据。前端总线是CPU和外界交换数据的最主要通道,因此前端总线的数据传输能力对计算机整体性能作用很大,如果没足够快的前端总线,再强的CPU也不能明显提高计算机整体速度。数据传输最大带宽取决于所有同时传输的数据的宽度和传输频率,即数据带宽=(总线频率×数据位宽)÷8。目前PC机上所能达到的前端总线频率有266MHz、333MHz、400MHz、533MHz、800MHz几种,前端总线频率越大,代表着CPU与北桥芯片之间的数据传输能力越大,更能充分发挥出CPU的功能。现在的CPU技术发展很快,运算速度提高很快,而足够大的前端总线可以保障有足够的数据供给给CPU,较低的前端总线将无法供给足够的数据给CPU,这样就限制了CPU性能得发挥,成为系统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