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太极八卦有何用
道家讲一体,然后讲二用。二用是什么?二用是产生变化。就像中国道家所讲的太极,一体是太极,二用就有阴阳,就起变卦,太极生二仪,阴阳,阴阳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万物,这是中国道家讲的。
展开就是道家所说,“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这个心量就广了,说到究竟处,宇宙都是和我一体的。
基础学科是:
《太上感应篇》http://www.amtb.tw/section1/advance.asp?web_amtb_index=81&web_choice=32
《文昌帝君阴骘文》http://www.amtb.tw/rsd/jiangtang_ch.asp?web_choice=72&web_rel_index=1706
ps;儒释道三家是共通的,引用一段雍正的上谕,那时候儒释道教育还在,而他是接受全国最顶尖的教育,什么最好的都先教他,所以他贯通,有这样的体会。
这篇上谕,同时出现在佛家的基础学科《十善业道经》前面,代替了序文,在《道藏》总目录前面有雍正五篇上谕,这篇也在其中。
雍正皇帝上谕 节选
上谕。朕惟三教之觉民于海内也。理同出于一原。道并行而不悖。人惟不能豁然贯通。于是人各异心。心各异见。慕道者谓佛不如道之尊。向佛者谓道不如佛之大。而儒者又兼辟二氏以为异端。怀挟私心。纷争角胜而不相下。朕以持三教之论。亦惟得其平而已矣。能得其平。则外略形迹之异内证性理之同。而知三教初无异旨。
详细资料可以参考一下链接。
http://www.amtb.tw/baen/jiangtang.asp?web_choice=42&web_rel_index=720
其实这个和近几十年研究出来的量子物理也是一样的,传统机械物理,受制于当时的科研条件,得出了的结论是相对狭隘的,现代量子物理已经突破了这个狭隘的世界观,研究出,分子原子电子,再分到夸克,继续分下去,最后的基本粒子,其实是不存在的,所谓基本粒子,就是波动,也就是说,世界其实是由concept(概念)information(信息)idea(想法)组成的,同时就是等于,世界时一体的( One),因为组成的基本粒子,本质是一样的。
量子物理电影《我们懂个X》2004(亦名:【我们到底知道多少】,英文原名:What bleep do we know)
上: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SzFsQRylqJU/
下: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1jhrfUAQ2qg/
《我们懂个X》续集 2006 上: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Ft6RkOq6giE/
《我们懂个X》续集 2006 中: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l1Clap3CVOg/
《我们懂个X》续集 2006 下: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WYUirvL6X6Y/
现代量子物理说的弦、场,其实就是我们中国古代文明所的混沌、无极、空、一,等宇宙本质,名词不一样,实质是一样的。
2. 通常在太极拳教学时采用哪些教学方法
(一)完整教学法与分解教学法:完整与分解教学法的采用,应当根据学员的水平和动作的难易程度。一般情况下,学员基础好,动作简单可采取完整法。运用完整教学时要求协调连贯、圆转灵活等等太极拳特点尽可能做到。学员基础差或动作复杂的式子,则采取分解法。在进行分解时可将步型、步法与手法分解开逐一介绍,也可将一个式子分解成两动或几个动作完成。酱如,揽雀尾可分解成拥、捋、挤、按四动来介绍。但分解教学完戚后,应抓紧时机,,运用完整教学法,使学员:掌握完整的动作。
其实,在生活实践中可以看到很多有关方与圆相反相成的例子。如初学写字,先习正槽打基础,横平竖直的去练,以后才能练习行书或草书。绘画也是一样,就是用直线先画出方形或三角形或其他几何形来取轮廓。轮廓描准,全部形象就已取摄,细部就没有多大问题了。特别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史,工宜队进驻学校后,在微积分教改时,从生产中常见的实例引出概念。以钳工用链刃锉圆形工件为例,每锉一下是一小段直线,最后整体锉成了曲线,这种化整为零,又积零为整的过程,就包含了生动的微积分概念。曲与直不能看成是不可逾越的鸿沟。实践证明,,太极拳先方后圆,方圆结合的教学法使学员不仅常握套路快,;待动作基本掌握后,及时抓好向圆的转化,则往往比开始就强调连贯、圆恬的教学法完成的质高、速度馋。学员也反映,这种教学法简单、明腺,符合循序渐进的认识规律。
3.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 下载
太极拳大量视频(陈小旺)
太极拳视频陈小旺大师的定步功夫果然天下无双http://www.taijiclub.net/uploadfile/2005-12/2005123000005.wmv
陈小旺精彩片段欣赏http://www.taijihun.com/shipin/chen.rm
太极拳的应用&nbsmms://taijiren.cn/tjvideo/peng.wmv mms://taijiren.cn/tjvideo/changxuan1.wmv mms://taijiren.cn/tjvideo/guo.wmv mms://taijiren.cn/tjvideo/lu.wmv
太极拳视频
http://www.omogenia.com/~steve/cheng1_ISDN.mov
http://eagle3.american.e/~jo6715a/Chengpush(slowed).avi
http://www.taiji.de/taiji/head5e_17/tv2.htm
http://s94386375.onlinehome.us/vidclips/FengZhiqiangonbafa.wma
http://www.wushan.net/taijiquan/zhu13er-web.wmv
http://emptyflower.stanford.e/video/Chang_Taiji_Part_1.WMV
http://www.premiaportfolio.com/chutaichi/side_kick.mov
http://www.premiaportfolio.com/chutaichi/side_kick2.mov
武术套路资源大全-太极拳
电骡资源
陈式老架一路太极拳陈正雷版》陈正雷演练讲解版
http://lib.verycd.com/2005/07/02/0000055780.html
《陈氏太极拳老架二路》陈正雷版
http://lib.verycd.com/2005/10/06/0000068157.html
《陈氏太极拳推手》陈正雷版
http://lib.verycd.com/2005/10/06/0000068164.html
《陈式太极拳32摔法、32擒拿实战门子》
http://lib.verycd.com/2005/04/19/0000047184.html
《太极等武术资料》(taichi)
http://lib.verycd.com/2005/04/21/0000047429.html
下载也可以在线看资源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二路
mms://vod.sports.cn/vod/v1/chenshitaijiquan/16.asf mms://vod.sports.cn/vod/v1/chenshitaijiquan/17.asf mms://vod.sports.cn/vod/v1/chenshitaijiquan/18.asf mms://vod.sports.cn/vod/v1/chenshitaijiquan/19.asf mms://vod.sports.cn/vod/v1/chenshitaijiquan/20.asf
陈式太极拳 忽雷架
mms://vod.sports.cn/vod/v1/chenshitaijiquan/05.asf mms://vod.sports.cn/vod/v1/chenshitaijiquan/06.asf mms://vod.sports.cn/vod/v1/chenshitaijiquan/07.asf mms://vod.sports.cn/vod/v1/chenshitaijiquan/08.asf mms://vod.sports.cn/vod/v1/chenshitaijiquan/09.asf mms://vod.sports.cn/vod/v1/chenshitaijiquan/10.asf mms://vod.sports.cn/vod/v1/chenshitaijiquan/11.asf mms://vod.sports.cn/vod/v1/chenshitaijiquan/12.asf mms://vod.sports.cn/vod/v1/chenshitaijiquan/13.asf mms://vod.sports.cn/vod/v1/chenshitaijiquan/14.asf mms://vod.sports.cn/vod/v1/chenshitaijiquan/15.asf
吴式太极拳
mms://vod.sports.cn/vod/v1/wushitaijiquan/01.asf mms://vod.sports.cn/vod/v1/wushitaijiquan/02.asf mms://vod.sports.cn/vod/v1/wushitaijiquan/03.asf
武式太极拳
mms://vod.sports.cn/vod/shoufei/gongfuboji/20050510-67.wmv mms://vod.sports.cn/vod/shoufei/gongfuboji/20050510-68.wmv mms://vod.sports.cn/vod/shoufei/gongfuboji/20050509-58.wmv mms://vod.sports.cn/vod/shoufei/gongfuboji/20050510-41.wmv mms://vod.sports.cn/vod/shoufei/gongfuboji/20050510-42.wmv mms://vod.sports.cn/vod/shoufei/gongfuboji/20050508—07.wmv
八卦太极拳 mms://vod.sports.cn/vod/v1/baguataijiquan/01.asf mms://vod.sports.cn/vod/v1/baguataijiquan/02.asf mms://vod.sports.cn/vod/v1/baguataijiquan/03.asf mms://vod.sports.cn/vod/v1/baguataijiquan/04.asf mms://vod.sports.cn/vod/v1/baguataijiquan/05.asf
名家表演和推手比赛 mms://vod.sports.cn/vod/v1/taijiquan/01.asf mms://vod.sports.cn/vod/v1/taijiquan/02.asf mms://vod.sports.cn/vod/v1/taijiquan/03.asf mms://vod.sports.cn/vod/v1/taijiquan/04.asf
太极螳螂 mms://vod.sports.cn/vod/v1/taijitanglangquan/01.asf mms://vod.sports.cn/vod/v1/taijitanglangquan/02.asf mms://vod.sports.cn/vod/v1/taijitanglangquan/03.asf mms://vod.sports.cn/vod/v1/taijitanglangquan/04.asf mms://vod.sports.cn/vod/v1/taijitanglangquan/05.asf mms://vod.sports.cn/vod/v1/taijitanglangquan/06.asf
陈小旺发劲!
http://219.145.61.110/tj/avi/cxwfj.wmv
陈清萍传太极拳架
http://www.hltjd.cn/ft-vcd/ft-vcd03.htm
极其老的太极拳影象
http://www.youtube.com/watch?v=qHbeY14X1Yc&search=taiji
高佳明演练四十二式太极拳
http://www.6rooms.com/watch.php?v=8312
丁杰演练五十六式陈式太极拳
http://www.6rooms.com/watch.php?v=8317
高佳敏演练七十三式孙式太极拳
http://www.6rooms.com/watch.php?v=8322
陈式太极2(雷慕尼)
http://pigua.evrocom.net/CLIPS/TAIJI/Chen_Style_1.avi
杨式太极(刘高明)
http://pigua.evrocom.net/CLIPS/TAIJI/Yang_Style.avi
陈氏太极拳竞技套路,比较老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tJ7dIW8OTw&search=taiji
丁杰 陈式太极拳竞赛套路
http://www.hltjd.cn/ft-vcd/ft-vcd19.htm
陈小星演练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完整示范)
http://www.hltjd.cn/ft-vcd/ft-vcd12.htm
孙剑云老太太早些年的演练视频.(不知道是否可以代表孙式?)
http://www.youtube.com/watch?v=e0UUWSR5Izs&search=xingyiquan
吴式(李秉慈)
http://pigua.evrocom.net/CLIPS/TAIJI/Wu_Style_1.avi
1978年李连杰长拳比赛视频
http://219.145.61.110/tj/showart.asp?id=56
陈小旺老架一路表演
http://www.taijiclub.net/UploadFile/2006-1/陈小旺老架一路.wmv
太极 视频
http://www.chanwuyi.com/bbs/show ... d=922&totable=1
陈氏太极拳,女孩,十运会
http://www.youtube.com/watch?v=eu2AcbUr3TQ&search=taiji
这里有不少太极拳视频,有空来看看。
http://yikongjian.x168.com
高佳敏演练24式简化太极拳
http://www.6rooms.com/watch.php?v=8304
林墨根老师发放视频
请到这里:http://taiji.renyi.org
老影片:孙剑云演练孙氏太极拳
http://www.youtube.com/watch?v=e0UUWSR5Izs&search=baguazhang
武术视频网址
http://www.hltjd.cn/download.asp
田秋信陈式新架一路太极拳片段
http://www.hltjd.cn/ft-vcd/ft-vcd13.htm
太极神韵
陈正雷大师亲率五百太极高手齐演陈氏太极拳
http://www.hltjd.cn/hltjdsp/czl-tjsy.wmv
程爱萍孙式太极拳竞赛套路片段
http://www.hltjd.cn/ft-vcd/ft-vcd20.htm
武冬表演陈式56式竞赛套路
http://www.hltjd.cn/ft-vcd/ft-vcd18.htm
陈式56式竞赛套路---王二平表演
http://www.hltjd.cn/ft-vcd/ft-vcd17.htm
陈娟表演陈式56式竞赛套路
http://www.hltjd.cn/ft-vcd/ft-vcd16.htm
陈庆州大师表演太极球
http://www.hltjd.cn/ft-vcd/ft-vcd15.htm
冯志强陈式二路太极拳片段
http://www.hltjd.cn/ft-vcd/ft-vcd14.htm
精要18式完整篇---陈正雷
http://www.hltjd.cn/ft-vcd/ft-vcd11.htm
杜毓泽先辈的拳架---早期片
http://www.hltjd.cn/ft-vcd/ft-vcd10.htm
陈小旺太极单剑
http://www.hltjd.cn/ft-vcd/ft-vcd09.htm
傅能斌陈氏新架一路
http://www.hltjd.cn/ft-vcd/ft-vcd08.htm
陈正雷十三杆
http://www.hltjd.cn/ft-vcd/ft-vcd07.htm
陈正雷二路炮锤
http://www.hltjd.cn/ft-vcd/ft-vcd06.htm
追踪太极拳之源
http://www.hltjd.cn/ft-vcd/ft-vcd05.htm
陈小旺先生早期影片
http://www.hltjd.cn/ft-vcd/ft-vcd02.htm
陈正雷先生表演(2001年海南三亚)
http://www.hltjd.cn/ft-vcd/ft-vcd01.htm
活步推手 (宋氏形意的)
http://media.putfile.com/27963274932551225163
陈式太极推手:
http://www.youtube.com/watch?v=rTksy2qFhnI&search=taiji
赵堡太极推手道(有视频下载):
http://www.idea2real.com/taiji/
http://www.tuishou.com -- 赵堡太极视频总汇。李随成老师推手道简介。
http://www.putfile.com/tuishou -- 英文推手道网址。
侯春秀:http://www.idea2real.com/taiji/houchunxiu.wmv
更多赵堡太极视频:http://www.tuishou.com
赵堡和式老先辈推手:
http://www.youtube.com/watch?v=C3Qex7QFLss&search=taiji
下载和观看方法:
1:下载地址:http://www.youtube.com/get_video ... BdfQjhFEcP6ExtapRes
2:把这个地址贴到讯雷的下载地址栏里,下载下来
3:把下载下来的文件放在新建文件名为"a.flv"的文件夹里,然后用Flv播放器播放。
播放和转换Flv:
1。首先你到http://www.xlands.com/help/download/RivaFLVPlayerSetup.exe,把“Flv播放转化”下载下来,很快。
2。双击安装。
3。安装好了以后,桌面上会出现两个图标,“Riva FLV Player”就是播放器了,你把下好的Flv拖到这个图标上就可以播放了。
陈小旺太极拳教学1
http://www.youtube.com/watch?v=A9CAV-0YZ-k&search=taiji
陈氏太极拳32式 擒拿 法
http://www.chenjiagou.net/bbs/di ... =24613&ID=24613
陈式太极1(田秀臣)
http://pigua.evrocom.net/CLIPS/TAIJI/Chen_Style.avi
陈式太极拳 忽雷架 mms://vod.sports.cn/vod/v1/chenshitaijiquan/05.asf mms://vod.sports.cn/vod/v1/chenshitaijiquan/06.asf mms://vod.sports.cn/vod/v1/chenshitaijiquan/07.asf mms://vod.sports.cn/vod/v1/chenshitaijiquan/08.asf mms://vod.sports.cn/vod/v1/chenshitaijiquan/09.asf mms://vod.sports.cn/vod/v1/chenshitaijiquan/10.asf mms://vod.sports.cn/vod/v1/chenshitaijiquan/11.asf mms://vod.sports.cn/vod/v1/chenshitaijiquan/12.asf mms://vod.sports.cn/vod/v1/chenshitaijiquan/13.asf
陈小旺太极拳发劲,很过瘾
http://www.youtube.com/watch?v=zxxebP0u31g&search=taijiquan
陈_小_旺 vs 廖_白
http://www.youtube.com/watch?v=wn6s1Eo0-Ww
老影片:常东升太极拳
http://www.youtube.com/watch?v=iZAOqYC6Q1I&search=taiji
搂膝等手法讲解
http://www.youtube.com/watch?v=xg6dFtlminM&search=taiji
武式太极(欧阳方)
http://pigua.evrocom.net/CLIPS/TAIJI/Wu_Style.avi
武式太极拳~快架
http://www.youtube.com/watch?v=Fjv-DKsAjAE&search=wu%20style
粘贴后回车
乔松茂武式太极拳系列: mms://vod.sports.cn/vod/shoufei/gongfuboji/20050510-67.wmv mms://vod.sports.cn/vod/shoufei/gongfuboji/20050510-68.wmv mms://vod.sports.cn/vod/shoufei/gongfuboji/20050509-58.wmv mms://vod.sports.cn/vod/shoufei/gongfuboji/20050510-41.wmv mms://vod.sports.cn/vod/shoufei/gongfuboji/20050510-42.wmv mms://vod.sports.cn/vod/shoufei/gongfuboji/20050508-07.wmv
有陈式太极拳和刀的视频
http://www.9taiji.com/有陈式太极拳和刀的视频
48式太极拳的视频
http://sports.tjutcm.e.cn/pe/quan/q3.htm
http://jiye363.gbaopan.com/files ... cc.gbp?place=public
孙氏太极拳
http://www.youtube.com/watch?v=H7Kf-0ehCFo&search=bagua
标准24式太极拳示范教学
http://www.so138.com/so/so138.aspx?id=2822
名师辅导--朱春利--太极拳
http://www.so138.com/so/so138.aspx?id=2671
二十四式太极拳全套动作示范
http://www.so138.com/so/so138.aspx?id=256
陈式太极拳
http://www.so138.com/so/so138.aspx?id=1068
太极拳
http://www.so138.com/so/so138.aspx?id=255
孙剑云老师示范五行连环拳
http://www.youtube.com/watch?v=aWxt7iukN_g
太极拳推手技法
http://www.youtube.com/watch?v=ay-VapOf7rs&search=taiji
陈正雷的陈氏太极:http://www.21bowu.com/bowuvideo/video/tj_chenzhenglei.avi
普京访问河南登封少林寺:mms://media.csonline.com.cn/sp/2006-3/23/1.wmv
倪世清的陈氏太极:http://www.hftaiji.com/nsq//bisai.mpg
赵堡王庆生的推手:http://www.hftaiji.com/nsq/赵堡王庆升推手.wmv
老拳师的视频:http://www.hftaiji.com/nsq/wu.wmv
陈小旺80年代的介绍断片(2分钟多点)
http://www.wushuhun.com/pic/cxw1.rar
杨氏太极拳,中国女孩
http://www.youtube.com/watch?v=jsmDaqp66gs&search=taiji
陈小旺专题老片
http://www.youtube.com/watch?v=yzSHcY0rsFE&search=taiji
浑圆太极拳
http://www.youtube.com/watch?v=hb2WcpZ2ANk&search=taiji
陈家沟健体太极拳8式
http://www.youtube.com/watch?v=zZBgpPHz2_g&search=taiji
吴氏太极拳用法2
http://www.youtube.com/watch?v=NkG6VzrFBNo&search=taiji
吴氏太极拳用法1
http://www.youtube.com/watch?v=YlA9Qq1bISQ&search=taiji
忽雷架太极拳
http://www.youtube.com/watch?v=E-0expQGr7s&search=taiji
陈照奎架
http://www.youtube.com/watch?v=IXVqT7kho80&search=taiji
朱天才演示太极拳
http://www.youtube.com/watch?v=yBs7Nt8XnVM&search=taiji
陈小旺演示拳刀枪
http://www.youtube.com/watch?v=9azs8b6aNUk&search=taiji
太极拳动画
http://www.youtube.com/watch?v=_J4zOvqsETM&search=taiji
太极拳用法讲解,老外的
http://www.youtube.com/watch?v=QPqqK-r9FVw&search=taiji
老外练拿法2
http://www.youtube.com/watch?v=gs_K7fiGBX8&search=taiji
太极拳教学4
http://www.youtube.com/watch?v=75EFv4r3aBw&search=taiji
太极拳教学3
http://www.youtube.com/watch?v=fO8qcR9kQRY&search=taiji
太极拳教学2
http://www.youtube.com/watch?v=2Dr5d0RBLF4&search=taiji
太极拳教学1
http://www.youtube.com/watch?v=ujADrUDFXBI&search=taiji
太极拳拿法训练
http://www.youtube.com/watch?v=mUaGr8kUXbo&search=taiji
左单鞭练法用法
http://www.youtube.com/watch?v=LzJ6DkxVDRw&search=taiji
4个老外一起练太极拳群战
http://www.youtube.com/watch?v=foTwK0u-KPQ&search=taijiquan
孙式太极(孙剑云)
http://pigua.evrocom.net/CLIPS/TAIJI/Sun_Style.avi
洪均生录像
http://www.chenzhonghua.com/Videos/HongJunsheng.mov
源易太极推手视频片段
http://v.56.com/spaceDisplayMy.php?flvid=1411694
吴氏太极拳圆架片段(上海源易)
http://v2.56.com/c_html-6-14-show_flvflvid=1349621.html
http://v.56.com/spaceDisplayMy.php?flvid=1412827 D
4. 《各具特色的民居》的教学设计
藏族最具代表性的民居是碉房。碉房多为石木结构,外形端庄稳固,风格古朴粗犷;外墙向上收缩,依山而建者,内坡仍为垂直。碉房一般分两层,以柱计算房间数。底层为牧畜圈和贮藏室,层高较低;二层为居住层,大间作堂屋、卧室、厨房、小间为储藏室或楼梯间。若有第三层,则多作经堂和晒台之用。
碉房具有坚实稳固、结构严密、楼角整齐的特点,既利于防风避寒,又便于御敌防盗。
帐房与碉房迥然不同,它是牧区藏民为适应逐水草而居的流动性生活方式而采用的一种特殊性建筑形式。普通的帐房一般较为矮小,平面呈正方形或长方形,用木棍支撑高约2米的框架;上覆黑色牦牛毡毯, 中留一宽15厘米左右、长1.5米的缝隙,作通风采光之用;四周用牦牛绳牵引,固定在地上;帐房内部周围用草泥块、土坯或卵石垒成高约50厘米的矮墙,上面堆放青稞、酥油袋和干牛粪(作燃料用),帐房内陈设简单,正中稍外设火灶,灶后供佛,四周地上铺以羊皮,供坐卧休憩之用。帐房具有结构简单、支架容易、拆装灵活、易于搬迁等特点。
藏族是一个爱美也善于表现美的民族,因而对于居所的装饰也十分讲究,常见的有在室内墙壁上方绘以吉祥图案,客厅的内壁则画蓝、绿、红三条色带,以寓意蓝天、土地和大海。日喀则的民居在门上或绘制日月祥云图,或悬挂风马旗,而昌都芒康的民居则竭力渲染外墙和门窗,富于彩绘装饰,气势不凡。
富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是西藏民居区别于其他民族民居的最明显的标志。
民居室内外的陈设显示着神佛的崇高地位。不论是农牧民住宅,还是贵族上层府邸,都有供佛的设施。最简单的也设置供案,敬奉菩萨。
富有宗教意义的装饰更是西藏民居最醒目的标识,外墙门窗上挑出的小檐下悬红蓝白三色条形布幔,周围窗套为黑色,屋顶女儿墙的脚线及其转角部位则是红、白、蓝、黄、绿五色布条形成的“幢”。在藏族的宗教色彩观中,此五色分别寓示火、云、天、土、水,以此来表达吉祥的愿望。
还有以墙体装饰表达藏传佛教派别的。如萨迦民居的墙上涂有白色条带,在条带上再涂以相同宽度的土红色和深蓝灰色色带,中空为白色,在建筑主体或院墙直角转弯处及较宽的墙面上,还自上而下地用土红色和白色画出色带,以标识该地区信仰的是萨迦派。
西藏最具代表性的聚落方式是宗教聚落。宗教聚落的形成与发展增添了西藏民居的魅力,如拉萨的八廓街民居群即是围绕大昭寺发展起来的,是城镇宗教聚落的典型代表。农牧区的民居聚落的形成以寺院为中心,自由布置、彼此错落,形成不相联属的格局。
西藏民居在注意防寒、防风、防震的同时,也用开辟风门,设置天井、天窗等方法,较好地解决了气候、地理等自然环境不利因素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达到通风,采暖的效果。
1959年民主改革以前,西藏大部分居民住着低矮的窝棚,无家贫民只能寄居檐下,栖身道旁。西藏自治区成立后,政府投入大量资金改善居民住房,到1994年,城市人均住房面积达12.24平方米,农村人均20.36平方米。由于旧西藏经济发展缓慢,建筑材料仅仅局限于块石加粘土,现在的民居已经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建筑材料,盖起了许多高层建筑,使藏式建筑风格得到了更好的发挥。旧西藏绝大部分人家的室内设施极其简陋,现在电视、收录机、成套的藏式家俱已进入普通的藏族居民家庭。中国人的改革开放使藏族居民身上有了更多的钱,他们将自己的住房装修得漂亮且具特色。1.课文简说。
中国民居具有古老而独特的魅力,是中华文明的宝贵遗产,体现了民族的智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篇课文是写我国地方民居的说明文,介绍了特色鲜明的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
客家民居
客家民居是中国南方山区的建筑奇葩,它那独特的风格吸引了众多中外学者、游客甚至美国的军事专家。
文章首先概括介绍客家民居特点、所在的位置和环境,以及在世界民居中的地位:其样式是“圆形围屋或土楼”,“点缀”说明地处偏僻的山区,“世界民居奇葩”是用比喻和比较来说明客家民居在世界民居中的地位。然后,课文详细介绍了客家民居突出的特点:营垒式的住宅及这样建造的原因和作用。作者用举例子、列数据、打比方等方法,具体生动地说明了营垒式住宅的建材、外观和整体布局等特点。紧接着写圆形围屋按八卦布局排列及其象征意义。最后写圆形围屋内部构造特点及体现出的民俗文化特征。
傣家竹楼
竹楼是傣族人民因地制宜创造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民居,具有建材经济、冬暖夏凉、防潮防水防震的优点。
文章第一段概括介绍傣族竹楼的建筑环境:一幢幢竹楼掩映在凤尾竹和油棕林的浓绿中。第二段写傣族人家“多起竹楼,傍水而居”的传统习俗及缘由:傣族地处亚热带,竹楼具有防酷热和湿气的功能。第三段讲傣族村寨及竹楼的外观特点。第四段说竹楼内部结构简单、宽敞、别致等特点。第五段写傣家建造竹楼时的传统习俗及文化内涵。一家盖房,全村帮忙的习俗,体现了傣家人团结和睦、乐于助人的民族心理和文化传统。
语言简练准确、平实质朴又生动形象,这是课文两篇短文在表达上的共同特点。作者运用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通俗、生动、准确地对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点加以说明,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均较强。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色及民风民俗,激起对民俗文化探究的兴趣;二是体会课文的说明方法和语言的表达特点,并学习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2.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①在闽西南和粤东北的崇山峻岭中,点缀着数以千计的圆形围屋或土楼,这就是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的客家民居。
这句话运用了打比方和比较的方法,概括地说明了客家圆形围屋在世界建筑史上的地位。与“世界民居”比较,是一朵特殊的、罕见的花。“点缀”一词用得很妙,说明客家居住地在人烟稀少的边远山区,为下文介绍营垒式的住宅埋下伏笔。
②它们大多为三至六层楼,一百至二百多间房屋如橘瓣状排列,布局均匀,宏伟壮观。
作者用列数字、打比方的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圆形围屋外观和整体布局特点。难怪外国友人远远望见圆形围屋,禁不住发出惊叹——“天上掉下的飞碟,地下冒出的蘑菇”。
八卦布局图③土楼围成圆形的房屋均按八卦布局排列,卦与卦之间设有防火墙,整齐划一。
八卦是我国古代的一套富有象征意义的符号,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客家民居的圆形围屋,按八卦布局排列,体现了客家人的祖先崇尚圆形,期盼吉祥、幸福和安宁的民族心理和文化传统。
④傣族人家至今依然保持着“多起竹楼,傍水而居”的习惯。
竹楼是傣族传统的建筑形式。这是因为傣族人居住区地处亚热带,气温高,雨水多,空气湿度大,竹楼有利于防酷热和湿气。所以,傣家竹楼是傣族祖先因地制宜创造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民居,一直保持至今。傍:靠近,临近。“多起竹楼,傍水而居”可以理解成因为傍水而居,所以以住竹楼为主。
⑤篱内种植着各种花木果树,可谓“树满寨,花满园”。
傣族竹楼原本就“藏在浓绿的竹林中”,傣家人还喜欢在竹楼周围,家家户户的竹篱内栽种凤尾竹、槟榔、芒果、香蕉,使村寨更充满诗情画意,真正可以说是“树满寨,花满园”。
(2)对词语的理解。
闽:福建省的别称。
粤:广东省的别称。
点缀: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
奇葩:奇:罕见的、特殊的、非常的;葩:花。
营垒:军营和四周的围墙。
夯筑:夯:砸实地基用的工具。本课指客家人在崇山峻岭中夯实地基,筑厚墙,建造了营垒式的土楼。
骚扰:扰乱;使不安宁。
侵蚀:逐渐侵害使变坏。
崇尚:尊重,推崇。
贮仓:贮:储存,积存;仓:库房,仓库。
八卦:我国古代的一套有象征意义的符号。用“——”代表阳,用“--”代表阴,用三个这样的符号组成八种形式,叫做八卦。每一卦形代表一定的事物。
酷热:形容非常热。
和睦相处:睦,和好。彼此友好地相处。
安然无恙:安然:平安;恙:病。原指人平安没有病。现泛指事物未遭损害。
二、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骚扰、偏僻、魅力、清风徐来、和睦相处、勤俭持家、秩序井然、遮天盖地、宏伟壮观、别致美观、蜂拥而至、安然无恙、崇山峻岭”等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客家民居、傣家竹楼的鲜明特色,体会中华传统民居丰富的文化内涵。
3.学习课文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
三、教学建议
1.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前可以布置学生搜集有关中国民居的文字、图片资料,使学生对相关的知识有所了解。老师可以根据课后资料袋的提示,准备一些图片或音像资料。如,陕北的窑洞,北京的四合院,西藏的碉房,重庆的吊脚楼。
2.根据教材编排特点及课程标准高段阅读目标,“阅读说明性文章,了解文章基本的说明方法”,本文教学可按以下思路进行:
(1)初读课文,读对读通,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根据提示自主阅读,可采用找中心句、重点句和列提纲的方法,理清说明顺序。
(2)再读课文,画画批批,体会民居特点。给学生充足的自读自悟时间,认真与文本对话,梳理民居特色,体会文化内涵。也可根据选学内容,组成学习小组进行合作学习。比如,分客家围屋组、傣家竹楼组,先分组读、议,再相互交流、补充。
(3)研读课文,领悟说明方法。再次引导学生细读课文,抓住民居特点,边读边想:课文是怎样把这些民居特点介绍清楚的?让学生把运用的说明方法找出来,读读议议,体会表达的效果。
3.读写结合,学用结合。在学习过程中,老师要通过适时、适度的点拨、引领、归纳、提炼,加深学生对民居特点的理解和对表达方法的领悟。在此基础上,可让学生再补充介绍一些课前搜集的有关民居的资料。老师也可以出示不同种类的民居图片、音像资料,或出一些随文练笔作业让学生选做。比如,为中国民居博物馆写一段关于重庆吊脚楼(或其他本地特色建筑)的解说词;以某一种民居的口吻做一个自我介绍。学生练习时,老师要提示学生注意运用学到的表达方法。
4.在学习客家民居最后一段和傣家竹楼最后一段时,要注意引领学生以民俗特点为依托,体会由此反映出的民族心理特征,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5.学习这篇课文,可以把两篇短文对照起来读一读:两篇短文在表达方法上有什么相同或不同之处?这样既可以加深对课文的印象,又有利于对表达方法的更多领悟。
四、教学案例
教学片段
一、整体感知课文,分组侧重研讨一种民居
师:我国幅员辽阔,有56个民族,许多地方的民居都特色鲜明。课文为我们介绍了哪些民居?具有什么特色?请同学们把课文默读一遍,想想自己从中了解到了什么?
生:我知道课文主要介绍了“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
师:(板书:客家民居傣家竹楼)是的,课文主要给我们介绍了客家和傣族两个民族的民居。
生:我觉得“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特点都非常鲜明,确实像题目写的一样——各具特色。
师:这是我们读了课文的初步感受。接下来我们分成小组来学习。每个小组在阅读全文的基础上,选择一种民居深入地读一读,读完后再讨论讨论:这种民居有什么特点?然后做好汇报的准备。
(学生分组读书、讨论,准备分工汇报。)
二、交流“客家民居”的特点
师:同学们都准备好了吗?哪一组先来给大家汇报?
生1:我们小组重点阅读的是《客家民居》这个部分。我先来给大家谈谈我们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首先,我们找出了最能反映客家民居特点的语句;然后,我们深入阅读了这些语句,从中总结出了客家民居的特点;最后,我们还研究了客家民居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下面,我来说说我们勾画的语句。
(1)这就是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的客家民居。
(2)营垒式住宅。
(3)墙厚1米、高15米以上的土楼。
(4)一百至二百多间房屋如橘瓣状排列,布局均匀,宏伟壮观。
(5)土楼围成圆形的房屋均按八卦布局排列。
(6)楼内房间大小一模一样,他们不分贫富、贵贱,每户人家平等地分到底层至高层各一间房。
我汇报完了,请我们小组的其他同学接着汇报。
生2:我们小组通过对上面这些语句的深入研究,发现了客家民居有这些特点:第一点,他们的房屋是“营垒式”的。我们刚才查了词典,“营垒”就是军营和它四周的围墙。第二点,他们房屋的排列方式很特别,我们平常见到的房子,是一排排并列在一起的,而客家人的房子,如橘瓣状排列,就是像橘子一样一瓣瓣地排列成一圈,这个形状书上的插图可以看得很清楚。第三点,他们土楼围成的圆形房屋均按八卦布局排列。我们刚才看了关于“八卦”的注释,但是我们还是不太明白“八卦布局”是什么样子的?老师能给我们讲讲吗?
师:(拿出一张八卦布局图)同学们请看,这就是一张八卦布局图,它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
生2:谢谢老师,我接着汇报。最后,我们发现客家民居的第四个特点,他们在分配房屋上非常平等,不分贫富与贵贱,每家人都能平等地分到底层至高层各一间房。这就是我们在合作学习中,总结出来的客家民居的特点。
生3:我接着说。我们小组在阅读时,还发现了客家民居之所以有这些特点,是和他们生活的环境以及本民族文化分不开的。例如:
第二自然段中讲到,“客家人是古代从中原繁盛的地区迁到南方的。他们的居住地大多在偏僻、边远的山区,为了防备盗匪的骚扰和当地人的排挤,便建造了营垒式住宅。”这就是居住的环境对客家人建筑风格的影响。
还有第三自然段写到“客家先民崇尚圆形,认为圆是吉祥、幸福和安宁的象征”,第四自然段写到勤劳善良的客家先民在房屋的分配上,体现了他们团结、和睦、公正、公平的性格特点。我们觉得,正是生活的环境和特殊的民族文化,造就了客家先民如此独特的建筑风格。
师:你们小组合作学习得非常认真和深入,对客家民居的特点了解得非常清楚,分工汇报也非常清晰。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值得大家学习。听了你们小组的介绍,我们感受到,走进客家民居,就真是走进了客家的历史与生活,走进了客家的传统文化!
三、了解傣家竹楼的特点
师:那么傣家竹楼有什么特点呢?哪一个小组来汇报?
生4:我们小组经过读书和讨论,发现了傣家竹楼的三个特点。我先汇报第一个特点。请大家看第1自然段,傣家竹楼有“藏在竹林”的特点。
生5:我汇报第二个特点。第2自然段告诉我们,傣家竹楼还有“傍水而居”的特点。主要是因为他们住在亚热带,竹楼有利于防酷热和湿气。
生6:我汇报第三个特点。第3自然段告诉我们,傣家竹楼还有“树满寨,花满园”的特点。我们小组汇报完了。
师:你们小组在汇报时把三个特点介绍得很清楚,谢谢你们。但是你们汇报的主要是傣家竹楼在环境方面的特点。竹楼本身有什么特点呢?谁来补充?
生1:我来说说竹楼的整体结构吧。请大家看第3自然段后半部分,“每幢竹楼呈正方形,分上下两层,楼上住人,楼下关牲口、堆柴禾。竹楼由20至24根柱子支撑。”这里主要用了列数字的方法,让我们感受到傣家竹楼结构简单。还有“屋内横梁穿柱,有的横梁上雕刻着花纹。离地七八尺处铺楼板或竹篾,将楼房隔为两层。以前屋顶是用茅草编织的草排或木片覆盖,近年来大都改用瓦顶”,从中可以感受到傣家竹楼也有别致美观的特点。
师:你着重介绍了傣家竹楼“结构简单,别致美观”的特点。其他同学还有补充吗?
生:我来补充。竹楼本身的特点在第4自然段也写到了,“室内通风也很好,坐在室内,只觉清风徐来,花果飘香。”可见它还有“宽敞和通风很好”的特点。
生:我还要补充。课文最后一段给我们介绍了傣家建造竹楼的风俗:一家盖房,全村帮忙。这体现了傣族人民的团结友好,也算是傣族盖房的一大特点。
师:说得很有道理。这也是傣族文化的象征,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部分。
四、比较两篇短文表达方法的异同
师:通过两个小组的合作学习、自学汇报,我们对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点有了整体的了解。那么这两篇短文在表达方法上有什么相同或者不同的地方呢?请同学们把两篇短文对照起来看看,仔细想想。
(生默读,思考,批注。)
生:我觉得两篇短文把民居的特点介绍得鲜明生动,我似乎亲眼看到了客家民居,亲自走进了傣家竹楼,就像课文题目一样,真是“各具特色的民居”呀!
师:我们透过作者的描写,充分感受到了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各具特色”!
生:我发现两篇短文都讲了民居的形成原因,但原因是不同的。客家人是为了防备盗匪的骚扰和当地人的排挤,所以形成了营垒式住宅;傣家人是为了防酷暑和湿气,所以建造了风格别致的傣家竹楼。
师:是的,每一种特色的民居都有它形成的原因,我们在搜集资料的时候,除了注意民居的特点,也要留心它们的形成原因。
生:两篇文章的开头也截然不同。客家民居一开始就说它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使我们想一口气读完,看看这是一朵怎样的“奇葩”。而傣家竹楼的开头“踏上傣家人居住的土地,你就走进了绿色的世界”,让我们仿佛跟随作者来到了傣家竹楼旁边,一起去慢慢感受它的特点。
师:是啊,文章的开头方式不同,给读者的感受就不同。
生:两篇短文都运用了很多说明方法,比如,列数字,打比方。
生:我觉得两篇短文也都通过民居,反映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师:同学们理解得很深入。在习作中,我们也要善于学习和运用作者的表达方法,写出事物的鲜明特点。
五、相关链接
1.关于客家人
客家人是指原籍为黄河流域地区的汉人,在东晋战乱时南迁,开始成为具有“特殊身份”的一群居民,在后来的几次迁徙行动中,逐渐形成今天具有独特风貌的客家民系。客家人最为明显的特征是讲客家话,客家语系是汉民族八大方言之一。
目前,全世界有客家人约4 500万人。其中国内4 000万人,国外有500万人左右。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国际知名作家韩素音均是客家人。国内客家人聚居的地区共有17个省、185个市县。广东的客家人有2 000多万,占全省总人数近30%。
2.客家民居的五种优越性
一是充分的经济性。建筑材料主要是黄土和杉木,十分经济。二是良好的坚固性。墙基大多用石块垒筑,墙身内埋有竹片木条等水平拉结性筋骨,墙顶则为挑出型屋檐,能确保房屋免受水袭。三是奇妙的物理性。热天可以防止酷暑进入,冷天可以隔绝冽风侵袭,在楼内形成一个夏凉冬暖的小气候。另外厚土墙还具有含蓄作用,它保持着适宜人体的湿度,环境太干时,能够自然释放水分;而环境太湿时,又能够吸收水分。这种调节作用十分有益于人体健康。四是突出的防御性。墙体坚固异常且底层不开窗,硬木厚门上还包贴铁皮,门后用横杠抵固,门上置防火水柜,楼内水井、粮仓、畜圈等生活设施一应俱全,这是他们抗御兵匪、野兽和土着袭击所必需的。五是独特的艺术性。这主要体现在整体造型上,从布局看,圆形围屋就是一个太极图。
3.北京四合院
北京四合院作为老北京人世代居住的主要建筑形式,驰名中外,世人皆知。
这种民居有正房(北房)、倒座(南座)、东厢房和西厢房在四面围合,形成一个口字形,里面是一个中心庭院,所以这种院落式民居被称为四合院。
四合院是封闭式的住宅,对外只有一个街门,关起门来自成天地。院内,四面房子都向院落方向开门,一家人在里面其乐融融。由于院落宽敞,可在院内植树栽花,饲鸟养鱼,叠石造景。居住者不仅享有舒适的住房,还可分享大自然赐予的一片美好天地。
北京四合院所以有名,还因为它虽为居住建筑,却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四合院的装修、雕饰、彩绘处处体现着民俗民风和传统文化,表现一定历史条件下人们对幸福、美好、富裕、吉祥的追求。如,以蝙蝠、寿字组成的图案,寓意“福寿双全”,以花瓶内安插月季花的图案寓意“四季平安”,而嵌于门管、门头上的吉辞祥语,附在檐柱上的抱柱楹联,以及悬挂在室内的书画佳作,更是集贤哲之古训,采古今之名句,或颂山川之美,或铭处世之学,或咏鸿鹄之志,风雅备至,充满浓郁的文化气息。登斯庭院,有如步入一座中国传统文化的殿堂。
4.陕北窑洞
窑洞一般修在朝南的山坡上,向阳,背靠山,面朝开阔地带,少有树木遮挡。一院窑洞一般修3孔或5孔,中窑为正窑,有的分前后窑,有的一进三开,从外面看4孔要各开门户,走到里面可以发现它们有隧道式小门互通,顶部呈半圆形,这样窑洞就会空间增大。窑壁用石灰涂抹,显得白晃晃的,干爽亮堂。窑洞内一侧有锅和灶台,一头连着炕,由于灶火的烟道通过炕底,冬天炕上很暖和。炕周围的三面墙上一般贴着一些绘有图案的纸或拼贴的画,陕北人将其称为炕围子。炕围子是一种实用性的装饰,它们可以避免炕上的被褥与粗糙的墙壁直接接触摩擦,还可以保持清洁。陕北窑洞的窗户比较讲究,窗户分天窗、斜窗、炕窗、门窗四大部分,都有剪纸装饰。窗外贴有窗花,从外看颜色鲜艳,内观则明快舒坦,从而产生一种独特的光、色、调相融合的形式美。窗格疏朗,阳光可以自由地透进来。
5.西藏民居
西藏民居与西藏的其他文化形态一样,也具有其独特的个性。藏族民居丰富多彩,藏南谷地的碉房、藏北牧区的帐房、雅鲁藏布江流域林区的木结构建筑各有特色,就连窑洞也能在阿里高原上寻见。
藏族最具代表性的民居是碉房。碉房多为石木结构,外形端庄稳固,风格古朴粗犷;外墙向上收缩,内壁仍为垂直。碉房一般分两层,以柱计算房间数。底层为牧畜圈和贮藏室,层高较低;二层为居住层,大间作堂屋、卧室、厨房、小间为储藏室或楼梯间。若有第三层,则多作经堂和晒台之用。碉房具有坚实稳固、结构严密、楼角整齐的特点,既利于防风避寒,又便于御敌防盗。
帐房与碉房迥然不同,它是牧区藏民为适应逐水草而居的流动性生活方式而采用的一种特殊性建筑形式。普通的帐房一般较为矮小,平面呈正方形或长方形,用木棍支撑高约2米的框架;上覆黑色牦牛毡毯,中留一宽15厘米左右、长1.5米的缝隙,作通风采光之用;四周用牦牛绳牵引,固定在地上;帐房内部周围用草泥块、土坯或卵石垒成高约50厘米的矮墙,上面堆放青稞、酥油袋和干牛粪(作燃料用),帐房内陈设简单,正中稍外设火灶,灶后供佛,四周地上铺以羊皮,供坐卧休憩之用。帐房具有结构简单、支架容易、拆装灵活、易于搬迁等特点。
5. photoshop 7.0怎么制作动图太极
1、打开素材,复制一层,在中间打上文字,将文字图层拉到两个太极图之间。
6. 微淼的6998的课程是真的能学到理财技能吗是怎么学的是骗人的吗
微淼的6998的课程是非常好的,这6998的课程能够让用户设计到全套的学习课程和享受到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非常的划算,并且真实可靠,微淼是一家诚信公司,历年来的口碑是非常高的,获得较高的用户认可。\x0d
\x0d
首先是课程设置,全套的课程设置,有以下三种:\x0d
\x0d
1、《财商提升工具操作技能课》中有哲学课,其中包括《学习纲领》、《太极图中的财务智慧》、《财商提升》等 ;基础课,包括《提升财商的关键词》、《通过财务报表读懂家庭》、《通过财务报表读懂人生》等;专业课,包括《股票投资方法》、《房地产投资方法》、《现金流管理方法》、《家 庭保障体系构建方法》、《家庭资产配置方法》、《实现计划》等。\x0d
\x0d
2,《财商提升企业经营方法》 课程包括《强大企业圆模型》、《强大企业圆模型之领导者》、《强大企业圆模 型之企业文化》、《强大企业圆模型之治理结构》、《强大企业圆模型之商业模 式》、《强大企业圆模型之团队》、《强大企业圆模型之沟通》、《强大企业圆 模型之现金流》、《强大企业圆模型之系统》、《强大企业圆模型之法规》等。\x0d
\x0d
3、《财商提升财报分析技能》 包括《财务报表阅读简介》、《读懂资产负债表》、《读懂利润表》、《读懂现金流量表》、《通过财报读懂企业的23 个步骤》、《关键财务指标》、《读懂财报其他重要内容》等。\x0d
\x0d
其次是多样教学,采用视频课与实践课相结合的方式。 视频课:在线视频课程,由教研团队优化打磨,为用户提供专业且体系化的 财商知识。 实践课:班组教学+模拟演练+名师指导+小组讨论+重点测试。
7. 大学太极拳教程的图书目录
序 第一节太极拳释义
第二节太极拳的起源和发展
第三节太极拳的运动形式及特点
第四节太极拳的健身价值
第五节太极拳的身体姿势 第一节24式太极拳教学特点
第二节24式太极拳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
第三节24式太极拳的基本技术
第四节24式太极拳图解教学
一、起势
二、左右野马分鬃
三、白鹤亮翅
四、左右搂膝拗步
五、手挥琵琶
六、倒卷肱
七、左揽雀尾
八、右揽雀尾
九、单鞭
十、云手
十一、单鞭
十二、高探马
十三、右蹬脚
十四、双峰贯耳
十五、转身左蹬脚
十六、左下势独立
十七、右下势独立
十八、左右穿梭
十九、海底针
二十、闪通臂
二一、转身扳拦捶
二二、如封似闭
二三、十字手
二四、收势
第三章太极拳探研
第一节太极拳的呼吸
第二节太极拳的反作用力
第三节太极拳的力量
第四节利用反作用力来检验太极拳姿势
第五节太极拳的圆弧运动
第六节太极拳的凸曲面与凹曲面
第七节太极拳的运动量
第八节动中求静
第九节推手浅说
第十节解读“虚领顶劲”
第十一节米字格
第十二节太极拳与太极图
8. 42式莲花太极扇口令
42式莲花太极扇口令有以下:预备势
1 闻鸡起舞 22 猛虎下山
2 凤凰展翅 23 大鹏展翅
3 柳穗迎风 24 力劈华山
4 美人照镜 25 声东击西
5 丹凤朝阳 26 独立跨虎
6 豹子回头 27 转身摆莲
7 翻身斩蟒 28 顺水推舟
8 坐马观花 29 犀牛望月
9 左右拦扫 30 风摆荷叶
10 老鹰啄食 31 一柱擎天
11 神龙探爪 32 金龙吐珠
12 迎风破浪 33 拨草寻蛇
13 左右还击 34 银龙昂首
14 白猿献果 35 泰山压项
15 推窗望月 36 一字天平
16 乌龙摆尾 37 金童献宝
17 海底捞月 38 白蛇吐信
18 怀中抱月 39 狮子摇头
19 白鹤亮翅 40 孔雀开屏
20 肘底藏花 41 风调雨顺
21 仙人指路 42 九九归一
9. 民族弹拨乐的教学
关于书,能有很多,这里给你介绍一些
1,《中国传统文化与舞蹈》 金秋 着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2006-9-1 / 39.0 元
这是一本普通高校舞蹈专业基础课和其他专业素质课教材,它涉及了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之下各朝各代舞蹈发展的概况,源远流长,内容丰富。
2,《太极文化与东亚舞蹈文化》 向开明 着 / 民族出版社 / 2006-08-01 / 32.0
“太极”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易学》的分支,具有独特的思维方式和理论体系。透过“太极”思维,《易学》将“一般知识学”或“科学”、“哲学”的崭新面貌,与现代各个学科展开会通。从“民俗学”、“气韵观”、“力学”的角度窥视和探索“太极文化”,它具有独特的思想观和气韵方式,而这种思想观及气韵方式与东亚舞蹈艺术的形成与发展有着极其深刻的内在联系。透过太极文化,我们了解到太极“气韵”和形成过程,始终贯穿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而阴阳、八卦之说,又是中国古典身韵建立其体系之思想观之一,特别是韩国,直至现在韩国的国旗仍用的是阴阳太极图和八卦图案。从“宗教学”、“文学“包括”美术、音乐学方面已有众多的研究和论述,而从“舞蹈学”的角度去认识太极文化还只是些单一方面的简论,更涉及不到与东亚舞蹈文化的系统性、综合性研究。
3,《民间舞蹈-民俗文化》 李北达 / 2006-09-01 / 中国社会出版社 / 13.0 / 平装
一个人从在胎中孕育直到死去,甚至到死去很久很久,都始终处于民俗的环境中民俗像空气一样是人们须臾不能离开的,对于民众社会来说民俗又是沟通情感的纽带,是彼此认同的标志,是规范行为的准绳是维系群体团结的黏合剂,是世世代代锤炼和传承的文化传统。
中国民间文化是世世代代锤炼和传承的文化传统,其中凝聚着民族的性格、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真、善、美,是中华民族彼此认同的标志,是祖国同胞沟通情感的纽带。今天,我们将把民俗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和真谛展示给包括农民兄弟在内的广大民众,使他们对中华大地、对祖国同胞、对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淳厚的民俗民风怀有更深刻的眷恋、热爱和崇敬。本书是《中国民俗文化丛书》之一《民间舞蹈》,运用科学的方法论,通过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描述,把一个个晦涩难懂的理论融入在浅显易懂的语言中。详细介绍了中国民间舞蹈风俗。
4,《中国武术理论与舞蹈实践》 李北达 / 2004-09-01 / 上海音乐出版社 / 20.0 / 平装
中国武术和中国传统舞蹈均深受中国文化的滋养,二者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有分有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不断的分合中二者的“形”与“意”得以相互交融。本教材从无数的理论入手,通过对武术、舞蹈各层面的分析和比较,希望探寻双方相互补充和吸收的轨迹。教材的适用对象是从事舞蹈教育和表演专业的学生。
作者简介 李北达,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北京舞蹈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家协会会员,中国满族舞蹈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武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市八卦掌研究会会员,北极光内市武协理论文史研究会研究员。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舞蹈系,曾就读于中央音乐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和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曾发表《美哉踏歌》、《倾城鼎沸闹秧歌》、《茶余饭后侃“奇观”》、《“球”的意识》、《试谈民俗和民间舞蹈》、《浅谈河北地秧歌和满族鞑子秧歌的异同》等文章。
5,《舞蹈编导学》 金秋 / 2006-2-1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3 / 平装
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与同类书相比,本书充分结合了培养对象的特点和编舞工作需求,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同时,本书十分注重总结国内外编导创作经验,反映了当前舞蹈创作思想潮流和编创技法的最新成果,使学习者能够以开阔的视野,系统掌握舞蹈编导的理论基础和技法。本书可供普通高校舞蹈专业师生使用,也可供社会舞蹈教学和舞蹈爱好者使用。
6,《 中国民族舞蹈教育现状调查与研究 》李廷海 / 2007-1-1 / 中央民族大学 / 23.0 / 平装
舞蹈是一门以人体动作为主要与众不同手段的艺术,但舞蹈绝不仅仅局限于人体动作本身。同任何艺术一样,舞蹈是人类社会行为的产物,是人类的思想和情感在虚拟世界中的一种浪漫行为。不同民族、不同人群、不同时代会产生不同情感、不同形态、不同美感的舞蹈。当然,不同特点的舞蹈也会体现出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不同美学观、不同文化心理以及不同的生活和情感轨迹。因此,研究民族舞蹈不能脱离特定的时代、特定的民族、特定的人群、特定的社会活动以及特定的心理状态。自然,研究民族舞蹈艺术教育也不能离开变化中的社会和发展着的文化。
该研究的主要价值就在于他将中国民族舞蹈艺术教育研究同社会文化变迁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社会文化的大视野看待民族舞蹈文化和民族舞蹈教育,从社会需求的角度分析民族舞蹈教育的培养目标、办学方针和方法。
教育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更是社会发展的必须。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人类物质产品的极大丰富蕴藏着对文化艺术的巨大需求。如何办好中国民族舞蹈高等教育?中国民族舞蹈高等教育应该造就什么样的人才?用什么样的思维去主导民族舞蹈教学?李廷海同志的这一研究很值得我们关注。
作者简介 李廷海,朝鲜族。1986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历史学专业,同年留校工作至今。1997年至1999年,在中央民大在职学习“民族高等教育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1999年4月至2000年4月,到日本岐阜圣德学园大学公派留学,研修教育学、比较教育学等课程。自2001年9月,师从着名民族教育家哈经雄教授攻读民族学专业博士研究生,2004年7月毕业并获得法学博士学位。
参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资助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西部大开发与中国少数民族教育改革和发展研究》之子课题;合作主持中央民族大学“十五”科研规划项目《西北生态环境及其传统生活文化对该地区少数民族长寿人群影响成因关系的研究》等研究。
发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民族教育——在日“韩国人·朝鲜人”教育个案研究》、《现阶段中国舞蹈专业教育的若干思考》等数篇论文。
7,《舞蹈资优教育的现况与展望》唐尔惠 / 2004-09-01 / 高雄复文图书出版社 / 120.00
8,《美国的舞蹈》 副标题: 美国文化丛书
译者: 田景遥 作者: (美)沃尔特·特里 15.60 元 / 三联书店 / 1989年5月
本书上卷讲述美国舞蹈概况,从古代舞到十九世纪的美国舞蹈历史中卷讲述美国舞蹈的改革。介绍了邓肯等九位舞蹈家的贡献;下卷讲述美国舞蹈的现状,介绍了现代舞、黑人舞蹈、地区芭蕾舞等。
9,《日本舞蹈的基础》(日)花柳千代 / 2002-12-1 / 文化艺术出版社 / 90.0 / 平装 / 郭连友等
日本舞蹈的基本介绍、上半身的基本动作、下半身的基本动作、基本动作、小道具的基本动作、应用编、资料编等。
这是一部继承和发展日本传统舞蹈的精髓,致力于日本舞蹈的系统化,并在此基础上超越各个流派的舞蹈理论着作。该书在日本具有广泛影响,至今已经再版了13次。在中国,该书是首次出版。作者在书中介绍了日本舞蹈的起源、历史、现状和各个流派的特点,传授了日本舞蹈中身体各个部位的基本动作要领,同时,还介绍了如何使用扇子、毛巾等小道具以及花柳本人独创的舞蹈动作。
10,《说舞-舞蹈学研究文萃》 资华筠 / 2006-12-1 / 文化艺术出版社 / 25.0 / 平装
吴晓邦先生离开我们已十年有余。对于他的研究,他的亲传弟子和舞蹈界、文化界众多专家、学者已有不同视角进行过回忆与论述。本书是着重谈论教育思想研究方面的体会与思考,以表达对中国现、当代新舞蹈艺术的先驱、一代宗师吴晓邦先生的缅怀与感念。
11,《影响世界的中国乐舞》资华筠 / 2003-01-01 / 文化艺术出版社 / 16.0 / 平装
本书包括:日本史籍中的唐乐舞;中化乐舞文化与日本交流传播简史;中国舞蹈文化传播漫说;中国文化对朝鲜乐舞文化的影响;古西域与中原乐舞交流及其相互影响等。
12,《舞蹈创作法》 江口隆哉 / 2005-7-1 / 学苑出版社 / 36.0 / 平装 / 金秋
21世纪,中国进入WTO的时代,舞蹈艺术也将接受新的挑战,随着日新月异的时代发展,舞蹈艺术也必须以不断出新的产品占领艺术市场。怎样才能不断创造出新的作品呢?首先,就要求舞蹈者对时代、对社会有敏锐的洞察力,要昆跟时代、反映时代。其次,要具备能够编创出反映现实生活的一些技能。过去,舞蹈界对编舞技法研究不够,即使研究了,也不够全面深刻。而且,有关编舞的书籍寥寥无几。于是,研究编舞法,翻译介绍编舞技法就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江口隆哉先生从事现代舞研究,也是日本现代舞大师。但他着述的《舞蹈创作法》却是一部能够应用于创作各种舞蹈样式的实用性教材,或者说,是指导性的参考书。这本书可以成为广大编舞者、在校舞蹈学生、舞蹈研究者、舞蹈爱好者的案头必备之书。
13,《地域民间舞蹈文化的演变》 李雪梅 / 2004-11-1 / 文化艺术出版社 / 35.0 / 平装
我们认为本书的研究,有助于学生了解民间舞蹈生成的地域和社会环境及其对舞蹈产生的基础影响作用,准确把握舞蹈的深层文化内涵,再现和反映舞蹈真实的生命力和艺术魅力,对保护传统舞蹈文化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同时本课题的研究还是对文化地理学研究的丰富。
在本课题历经四年的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积极讨论,青海玉树采风期间克服艰苦环境,跋山涉水于高原,寻经问典,走访民间,搜集资料,了解藏族舞蹈的文体本质,体验藏族民族的生存环境,参观赛马大会,使得我们对藏族文化及生成环境特点有了明确的感性认识,对藏族民间舞蹈有了本质的了解,对赋予这一切文化内涵的环境特征有了深刻的体会。这一切让我们对藏族民间舞蹈的特征风格与其环境特征的认识统一起来,提高和深化了我们对藏族舞蹈的本质的认识,对传统舞蹈的根的认识,是除亲身经历外谁都不能给予的,它对我们藏族舞蹈的研究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大量的实地采风学习帮助我们,同时也印证了我们的研究。
本课题以民间舞蹈文化研究为主,涉及到中国古典舞、芭蕾舞,以及文化地理等相关舞蹈艺术和其他相关学科,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大家始终精诚合作,探讨切磋,研究学习,提高认识和理论水平,为本书的完成奉献了智慧。
14,《作为艺术的舞蹈:舞蹈美学引论》 郭勇健 / 2006-06-01 /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 21.00 / 平装
15,《碧娜 鲍许 - 舞蹈剧场新美学》 副标题: Pina Bausch-Tanzen gegen die Angst
作者: 尤亨.史密特 / Jochen Schmidt
译者: 林倩苇 / 96/07/01 / 远流出版 / 350.00
16, 《湖南舞蹈论文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