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web2.0是什么意思
Web2.0 是相对于Web1.0的新的时代。
指的是一个利用Web的平台,由用户主导而生成的内容互联网产品模式,为了区别传统由网站雇员主导生成的内容而定义为第二代互联网,web2.0是一个新的时代。
抛开纷繁芜杂的Web 2.0现象,进而将其放到科技发展与社会变革的大视野下来看,Web 2.0可以说是信息技术发展引发网络革命所带来的面向未来、以人为本的创新2.0模式在互联网领域的典型体现,是由专业人员织网到所有用户参与织网的创新民主化进程的生动注释。
Web2.0模式下的互联网应用具有以下显着特点:去中心化、开放、共享。
1、用户分享。在Web2.0模式下,可以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分享各种观点。用户可以得到自己需要的信息也可以发布自己的观点。
2、信息聚合。信息在网络上不断积累,不会丢失。
3、以兴趣为聚合点的社群。在Web2.0模式下,聚集的是对某个或者某些问题感兴趣的群体,可以说,在无形中已经产生了细分市场。
4、开放的平台,活跃的用户。平台对于用户来说是开放的,而且用户因为兴趣而保持比较高的忠诚度,他们会积极地参与其中。
② 什么是WEB2.0
Web2.0
是相对Web1.0
的新的一类互联网应用的统称。Web1.0
的主要特点在于用户通过浏览器获取信息。Web2.0
则更注重用户的交互作用,用户既是网站内容的浏览者,也是网站内容的制造者。所谓网站内容的制造者是说互联网上的每一个用户不再仅仅是互联网的读者,同时也成为互联网的作者;不再仅仅是在互联网上冲浪,同时也成为波浪制造者;在模式上由单纯的“读”向“写”以及“共同建设”发展;由被动地接收互联网信息向主动创造互联网信息发展,从而更加人性化!
Web2.0模式下的互联网应用具有以下显着特点:
1.用户分享。在Web2.0模式下,可以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分享各种观点。用户可以得到自己需要的信息也可以发布自己的观点。
2.信息聚合。信息在网络上不断积累,不会丢失。
3.以兴趣为聚合点的社群。在Web2.0模式下,聚集的是对某个或者某些问题感兴趣的群体,可以说,在无形中已经产生了细分市场。
4开放的平台,活跃的用户。平台对于用户来说是开放的,而且用户因为兴趣而保持比较高的忠诚度,他们会积极的参与其中。
③ 什么叫做web2.0时代
web2.0是一个历史的概念,是人们对互联网发展新阶段的一个习惯性概括,是一种现象描述。我们无法准确定义web2.0是什么,但我们可以对其特征进行简单归纳。下面我们从互联网的历史入手,在web2.0与web1.0的对比中认识什么是web2.0。
英国人TimBerners-Lee
1989年在欧洲共同体的一个大型科研机构任职时发明了World
Wide
Web,简称WWW。互联网上的资源,可以在一个网页里比较直观的表示出来,而且资源之间可以在网页上互相链接。这种以内容为中心,以信息的发布、传输、分类、共享为目的的互联网我们习惯上称其为web1.0。在这种模式中绝大多数网络用户只充当了浏览者的角色,话语权是掌握在各大网站的手里。
核心理念
Web2.0:用户可读写、个性化服务、社会互联、以人为本;草根文化、长尾理论、六度分隔;
Web1.0:用户只是浏览者、以内容为中心、广播化;精英文化
典型应用
Web2.0:Blog、
Wiki、
RSS
、Tag
、SNS、Tracback
Web1.0:新闻发布;信息黄页;信息搜索
④ 什么是web2.0
到目前为止,关于Web2.0并没有清晰的定义。业内普遍的一种说法是,微内容是Web2.0的一个关键词。其中,微内容包括个人所形成的任何数据:比如一则网志、一个评论、一幅图片、收藏的书签、喜好的音乐列表、想结交的朋友等等。这些微内容,充斥在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的方方面面。而Web2.0重点要解决的正是对这些微内容的重新发现和利用。于是,我们看到了这样的现象,只要是和微内容相关的技术和架构,都是以Web2.0为名义的。
也有人这么界定,Web2.0是相对Web1.0的新的一类互联网应用的统称。并且由此断言,由Web1.0单纯通过网络浏览器浏览html网页模式向内容更丰富、联系性更强、工具性更强的Web2.0互联网模式的发展已经成为互联网新的发展趋势。就目前的发展情况而言,Web2.0是以
Flickr、Craigslist、Linkedin、Tribes、Ryze、
Friendster、Del.icio.us、43Things.com等网站为代表,以Blog、TAG、SNS、RSS、wiki等应用为核心,依据六度分隔、xml、ajax等新理论和技术实现的互联网新一代模式。
无论怎样的注脚,我们都不难发现,这个Web2.0的概念,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从技术创新角度出发的,或者说与技术没有很大的相关性。如果从应用的角度看,Web2.0或许更好理解一些,它就像一个带着光芒的大筐,凡是于以往集中式互联网不同的模式或者技术,都可以框在其中。
Web1.0到Web2.0的转变,具体的说,从模式上是从读向写、信息共同创造的一个改变;从基本结构上说,则是是由网页向发表/展示工具演变;从工具上,是由互联网浏览器向各类浏览器、rss阅读器等内容发展;运行机制上,则是自“Client
Server”向“Web
Services”的转变;由此,互联网内容的缔造者也由专业人士向普通用户拓展。说白了,Web2.0的精髓就是以人为本,提升用户使用互联网的体验。这样远大的理想,这样庞大的范畴,也难怪新锐们凡是都要以Web2.0为名义了。
⑤ Web2.0是什么
web2.0定义是什么?这是一个简单直接但又是最核心的问题,讨论web2.0的文章层出不穷,内容包括如何实现web2.0, web2.0如何盈利, web2.0如何击败web1.0等。但没有多少人愿意讨论web2.0的定义,也没有多少人讨论web2.0已有的定义存在什么问题。没有清晰理性的定义,我们的讨论就像唐吉珂德骑着毛驴冲向他心目中的怪兽-大风车一样。可笑而又毫无意义。
翻阅搜索引擎带给我们关于web2.0的海量资料,找到了Blogger Don的“WEB2.0概念诠释”,他写道“Web2.0是以 Flickr、Craigslist、Linkedin、Tribes、Ryze、Friendster、Del.icio.us、43Things.com等网站为代表,以Blog、TAG、SNS、RSS、wiki等社会软件的应用为核心,依据六度分隔、xml、ajax等新理论和技术实现的互联网新一代模式。” 这个定义把一些让人眼花缭乱的前卫名词和计算机专用术语堆砌在一起作为WEB2.0概念诠释,。把应用,协议,语言格式混杂在一起来描述WEB2.0概念。定义者要么对计算机知识一知半解,要么是企图让人们的感到神秘从而对其顶礼膜拜。按照其定义的方式对“国家”这个概念进行诠释,那国家就是“以中国,法国,美国,俄罗斯,土耳其等集合体为代表,以军队,警察,文官系统,议会等社会团体的应用为核心,依照量子力学,马斯络需求层次理论,混沌学等新理论和技术实现人类社会的聚集模式。“,多么荒唐的的定义
一个新概念或新理论不可能从石头里蹦出来,也不会超越我们的时代凭空想象。他必然有自己的历史传承。理解WEB2.0,我们要了解WEB甚至是bbs的历史。 World Wide Web,简称WWW,由英国人TimBerners-Lee 1989年发明。通过WEB把互联网上的资源在一个网页里直观的表示出来并通过网页相互连接。在web之前,互联网相当数量的文档资源是存放在bbs上。通过对bbs发展历史的研究,我们发现web时代的内容服务网站主要是从bbs的功能中演化而成。
BBS诞生于70年代末,那时还没有浏览器,搜索引擎,甚至没有个人网站。我们在BBS上可以做四件事
1。发布新闻
2。发布交易信息
3。发布个人感想,心情描述
4。互动式问答
前三个功能逐渐从bbs中分离出去,发展成三个方向的网站----新闻类,电子商务类和博客类,这三类网站经过整合逐渐成为各自的门户。如新浪,易趣,博客中国。
第四个功能互动式问答正在分离,但还没有出现该领域的门户网站。如www.ideacool.net ,新浪的爱问,小i等网站。这一类网站模式称之为威客模式,源自英文名witkey。
我们应该已注意到1。新闻类网站。2.电子商务类网站 与3。博客类 4。威客类网站的功能和形式上有一个明显的鸿沟。这个鸿沟就应该是web1.0 与web2.0的划分界线。 新闻类网站和电子商务类网站为代表的web1.0时代是以信息接收者为中心,免费分享信息的时代。博客类和威客类网站为代表的web2.0时代是以信息提供者为中心。互联网用户能够管理个人的资料和信息。通过各种途径让自己的智慧,知识,经验,技能体现价值。简而言之,web2.0的定义就是提供一种平台让个人的智慧,知识,技能体现价值的一种互联网新模式。这种模式的表现形式主要为博客类,和威客类两种。实现的支撑包括互联网技术,信用制度,支付制度等。
Web2.0的盈利点主要集中在威客模式上,威客模式源自英文witkey,意义是个人的智慧,知识,专业专长可以通过互联网转换成实际收入的模式,其代表网站有google的answer。 雅虎的知识堂。k68.cn.新浪的爱问,时间财富网。xiaoi.com,网络知道,helpgogo.com等网站。它的特点有:
1.威客模式面向的对象主要是有专业专长的用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长),博客面向的是善于表达个人观点和思想的用户如记者,娱乐明星,专栏作家等等。
2。个人的知识,技能,智慧可以体现经济价值。用户可以利用自己的专长和知识换取收入
3。成熟的威客模式的形态是悬赏系统+博客系统+文章定价系统+交易系统
6.为威客提供服务的网站通过分享威客交易知识的收益获取利润。
参考资料:http://www.ii8888.com
⑥ 简述什么是web2.0,并尽可能全列出web2.0的应用及其特点
简述什么是web2.0
web2.0是一个历史的概念,是人们对互联网发展新阶段的一个习惯性概括,是一种现象描述。我们无法准确定义web2.0是什么,但我们可以对其特征进行简单归纳。下面我们从互联网的历史入手,在web2.0与web1.0的对比中认识什么是web2.0。
英国人TimBerners-Lee 1989年在欧洲共同体的一个大型科研机构任职时发明了World Wide Web,简称WWW。互联网上的资源,可以在一个网页里比较直观的表示出来,而且资源之间可以在网页上互相链接。这种以内容为中心,以信息的发布、传输、分类、共享为目的的互联网我们习惯上称其为web1.0。在这种模式中绝大多数网络用户只充当了浏览者的角色,话语权是掌握在各大网站的手里。
web2.0的特点
(1)用户参与网站内容制造。与web1.0网站单向信息发布的模式不同,web2.0网站的内容通常是用户发布的,使得用户既是网站内容的浏览者也是网站内容的制造者,这也就意味着web2.0网站为用户提供了更多参与的机会,例如博客网站和wiki就是典型的用户创造内容的指导思想,而tag技术(用户设置标签)将传统网站中的信息分类工作直接交给用户来完成。
web2.0与web1.0的区别
(2)web2.0更加注重交互性。不仅用户在发布内容过程中实现与网络服务器之间交互,而且,也实现了同一网站不同用户之间的交互,以及不同网站之间信息的交互。
(3)符合web标准的网站设计。web标准是国际上正在推广的网站标准,通常所说的web标准一般是指网站建设采用基于XHTML语言的网站设计语言,实际上,web标准并不是某一标准,而是一系列标准的集合。web标准中典型的应用模式是“CSS+XHTML”,摒弃了HTML4.0中的表格定位方式,其优点之一是网站设计代码规范,并且减少了大量代码,减少网络带宽资源浪费,加快了网站访问速度。更重要的一点是,符合web标准的网站对于用户和搜索引擎更加友好。
(4)web2.0网站与web1.0没有绝对的界限。web2.0技术可以成为web1.0网站的工具,一些在web2.0概念之前诞生的网站本身也具有web2.0特性,例如B2B电子商务网站的免费信息发布和网络社区类网站的内容也来源于用户。
(5)web2.0的核心不是技术而在于指导思想。web2.0有一些典型的技术,但技术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所采取的手段。web2.0技术本身不是web2.0网站的核心,重要的在于典型的web2.0技术体现了具有web2.0特征的应用模式。因此,与其说web2.0是互联网技术的创新,不如说是互联网应用指导思想的革命。
(6)web2.0是互联网的一次理念和思想体系的升级换代,由原来的自上而下的由少数资源控制者集中控制主导的互联网体系,转变为自下而上的由广大用户集体智慧和力量主导的互联网体系。
(7) web2.0 体现交互,可读可写,体现出的方面是各种微博、相册,用户参与性更强。
1、多人参与
Web1.0里,互联网内容是由少数编辑人员(或站长)定制的,比如各门户网站;而在Web2.0里,则是由机构和个人共同提供资讯。
2、人是灵魂
在互联网的新时代,信息是由每个人贡献出来的,各个人共同组成互联网信息源。Web2.0的灵魂是人。
3、可读可写互联网
在Web1.0里,互联网是“阅读式互联网”,而Web2.0是“可写可读互联网”。虽然每个人都参与信息供稿,但在大范围里看,贡献大部分内容的是小部分的人。
4、Web2.0的元素
Web2.0包含了我们经常使用到的服务,以BBS和博客为主要代表,“一对多”和“多对多”的传播模式并存。例如RSS、博客、播客、维基、P2P下载、社会书签、SNS、社区、分享服务等等。博客是Web2.0里十分重要的元素,因为它打破了门户网站的信息垄断,在未来里,博客的地位将更为重要。
web2.0的应用
网络、Wiki网络、豆瓣、音悦台、开心网、人人网、点点网、Wallop 、yahoo360 、dajie、openbc 、 cyworld 、43things 、 flickr、 cragslist 、glob 、客齐集、 friendster 、 linkedIn 、UU通 、 优友 、 天际网 、爱米网 、linkist 、新浪点点通、skype、亿友、新浪名博、薯仔网、优酷网、qq空间、猪八戒威客网、即问即答网等。
⑦ web2.0是什么
Web2.0的概念
到目前为止,对于Web2.0的定义仍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技术开发者认为,Web2.0就是RSS、Blog、SNS、Tag以及WiKi等互联网软件的应用;博客们认为,Web2.0帮助人们从Web1.0时代各大门户网站“填鸭”式的信息轰炸,到“人人对话”,每个普通用户既是信息的获取者,也是信息的提供者,这就是互联网的一种进步。经营Web2.0的人认为,博客中国摇身变成博客网、猫扑成为中国最具人气的网络社区,已经给了他们充足的信心,相信Web2.0已经对传统的第一代互联网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风险投资者认为,以交友网络、即时通讯、个人出版和聚合、信用认证等为代表的Web2.0模式在中国的成功实践,让他们更有信心逐步将投资重心转向一些不知名的中国Web2.0企业。当然我们可以从Web1.0与Web2.0的比较中看出:Web2.0就是在web1.0所提供的服务基础上,互联网络用户从信息接受者转变成为信息制造者和传播者,从受众转向主体,从单个个体转向社团的新型互联网服务模式与理念。在这种情况下,为用户提供优秀的发布平台、便捷的沟通和展示平台、顺畅的进入和退出机制、高效的信息整合机制变的与提供高质量信息一样重要,甚至更加重要。Web2.0时代的竞争,将不仅仅是内容的竞争,而是综合服务的竞争。Web2.0有:个性化 、互动参与、大众化与去中心等四个特性。六度分隔理论(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与分形理论构成了Web2.0的理论基础。六度分隔理论是1967年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Stanley Milgram为描绘一个连结人与社区的人际连系网而做的一次连锁信实验时发现的一种奇怪的“六度分隔”现象。该现象简单地可以描述为:“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说明了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弱纽带”,但是却发挥着非常强大的作用。有人认为:Web2.0完全可以用分形数学模型来解释。具体说,从单个个体角度来说,是一个独立的单元,以单个个体为中心构建一个属于你自己的私人网络。而千千万人构建了千千万个网络单元,这些单元之间通过P2P再次偶联起来,如果从单个个体来看,web2.0是去中心化的,个性化的,独立的,无序的。如果从整体来看,恰恰相反,web2.0架构的互联网是高度整合的,高度有序的,信息高度共享。整个网络是一个巨大的和谐,整齐的网络体系。
我们的观点:Web2.0是一种理念。
这种强调分众传播的对等信息交互,也就是信息接受者同时也是这些信息的创造者,若干的博客汇集成新的信息输出者,每个人在挤奶的时候还要喝奶,这其中自身的商业循环,绝不可能以浅薄的收费服务或者广告来衡量。以前是互联网企业俯身下躬来关照用户,但是W eb2.0时代, 网络媒体的内容架构就是基于用户的紧密联系的一个“用户自主”的网络媒体时代。网络用户已经从过去的新鲜、浏览、冲浪等随机性和趣味性的互联网活动转为目的性很强的、功利性很明确的、强调实用的, 而且是创造性的互联网活动。
⑧ web2.0的定义。
Web2.0,是相对Web1.0的新的一类互联网应用的统称。由Web1.0单纯通过网络浏览器浏览html网页模式向内容更丰富、联系性更强、工具性更强的Web2.0互联网模式的发展已经成为互联网新的发展趋势。
⑨ Web2.0的含义是什么呢怎么才能最通俗的理解这个概念呢
在此基础上发展后,人们提出web-service application的概念,就成了web2.0。最通俗的理解就是,将本地软件的功能和网页的结合,形成一种基于web的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