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网页前端 » 语义web服务实现
扩展阅读
webinf下怎么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垒机怎么打开web 2023-08-31 21:54:11

语义web服务实现

发布时间: 2022-05-11 19:29:21

A. 语义web的体系结构

下图描述了语义Web的七层体系结构: 自描述
文档 数据 数据 规则 信任 证明 数


名 逻辑 本体 RDF+RDF Schema XML+NS+XML Schema 名称空间 Unicode URI 第一层:Unicode和URI。
Unicode是一个字符集,这个字符集中所有字符都用两个字节表示,可以表示65536个字符,基本上包括了世界上所有语言的字符。数据格式采用Unicode的好处就是它支持世界上所有主要语言的混合,并且可以同时进行检索。URI(Uniform ResourceIdentifier),即统一资源定位符,用于唯一标识网络上的一个概念或资源。在语义Web体系结构中,该层是整个语义Web的基础,其中Unicode负责处理资源的编码,URI负责资源的标识。
第二层:XML+NS+xmlschema。
XML是一个精简的标准通用标记语言,它综合了标准通用标记语言的丰富功能与HTML的易用性,它允许用户在文档中加入任意的结构,而无需说明这些结构的含意。NS(NameSpace)即命名空间,由URI索引确定,目的是为了避免不同的应用使用同样的字符描述不同的事物。XML Schema是文档类型定义(外语缩写:DTD)的替代品,它本身采用XML语法,但比DTD更加灵活,提供更多的数据类型,能更好地为有效的XML文档服务并提供数据校验机制。正是由于XML灵活的结构性、由URI索引的NS而带来的数据可确定性以及XMLSchema所提供的多种数据类型及检验机制,使其成为语义Web体系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层负责从语法上表示数据的内容和结构,通过使用标准的语言将网络信息的表现形式、数据结构和内容分离。
第三层:RDF+rdfschema。
资源描述框架(外语缩写:RDF)是一种描述WWW上的信息资源的一种语言,其目标是建立一种供多种元数据标准共存的框架。该框架能充分利用各种元数据的优势,进行基于Web的数据交换和再利用。RDF解决的是如何采用XML标准语法无二义性地描述资源对象的问题,使得所描述的资源的元数据信息成为机器可理解的信息。如果把XML看作为一种标准化的元数据语法规范的话,那么RDF就可以看作为一种标准化的元数据语义描述规范。Rdfschema使用一种机器可以理解的体系来定义描述资源的词汇,其目的是提供词汇嵌入的机制或框架,在该框架下多种词汇可以集成在一起实现对Web资源的描述。
第四层:“本体词汇”(Ontology vocabulary)。
该层是在RDF(S)基础上定义的概念及其关系的抽象描述,用于描述应用领域的知识,描述各类资源及资源之间的关系,实现对词汇表的扩展。在这一层,用户不仅可以定义概念而且可以定义概念之间丰富的关系。
第五至七层:Logic、Proof、Trust。
Logic负责提供公理和推理规则,而Logic一旦建立,便可以通过逻辑推理对资源、资源之间的关系以及推理结果进行验证,证明其有效性。通过Proof交换以及数字签名,建立一定的信任关系,从而证明语义Web输出的可靠性以及其是否符合用户的要求。

B. 语义Web服务综述,各位大哥,我的论文如题0.132812270490831

这个很容易啊。你首先看明白什么是Web服务,再搞清楚什么是语义Web服务,对比两种服务的区别,重点讲一下两种服务的联系。
论文重点要放在语义Web服务的机制上,讲清楚它里面的各个本体及词汇所表达的含义。然后使用一种服务本体来描述一个应用场景,即OWL-S或WSMO,然后实现这个服务。
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在语义层增加一些特色,比如服务的组合、发现等,这里就复杂一点了。
你还要搞清如何发布一个语义Web服务,可能有点配置上的麻烦。
总之,这个题目比较老了,在硕士论文库或博士论文库中应该能搜到不少。

C. 语义驱动的Web 服务组合

与过程驱动的 Web 服务组合不同,语义驱动的 Web 服务组合强调 Web 服务的自描述,其基本思想是通过为 Web 服务描述和服务请求描述添加能被计算机系统所理解的语义,使 Web 服务组合方案通过推理自动生成。

(1)服务描述。服务描述对语义驱动的 Web 服务组合 十分重要,最基本的服务语义包括四元组 { I(数据输入),O(数据输出),P(条件输入),E(输出影响)} 。常见的服务描述有:

OWL-S: 由描述服务能力、服务工作过程和服务访问细节的 ServiceProfile,Service-Model 和 ServiceGrounding 3 部分组成。ServiceProfile 涵盖了 { I ,O,P,E} 以及服务 QoS语义,满足计算机推理需求; ServiceModel 则定义了 Web 服务组合的内部流程。因此被当前的绝大部分的 Web 服务组合研究所使用。

WSDL: 描述服务 URL 和命名空间、服务类型、有效函数、函数参数、参数类型以及函数返回值和返回值类型等 Web 服务的通信和调用方法的 XML 文件。它是 Web 服务的事实标准,但它仅通过 “端口”规约了服务的功能特性,必须扩充增加 { P,E} 和 QoS语义才能支持 Web 服务组合。

自定义语义: 为实现 Web 服务组合推理而定义的非标准简单描述语言。随着 OWL-S的发展,这种服务描述已逐渐淡出。

(2)推理与选择。语义驱动的 Web 服务组合通过对服务组合图的搜索,生成组合方案。服务组合图是一个改进的状态图: 以用户请求的输入为起点,输出为终点; 图中状态代表一个服务; 变迁代表前后服务之间的语义关联(包括 { I,O} 数据相似度,{ P,E}匹配度,以及 QoS 要求的符合度)。Web 服务组合推理就是在服务组合图上的反向搜索过程: 以用户需求为起点,首先寻找输出与用户需求目标一致的 Web 服务; 再寻找输出与该服务输入匹配的上一个服务; 如此类推直到找到输入描述与用户提供输入一致的服务为止。如果搜索获得多个满足用户需求的组合方案,则需要通过评价选择一条最优的方案执行。在服务组合图上,最优组合方案表现为从起点到终点相邻服务语义关联程度总和最大的一条路径,“最短路径”及其改进算法是方案选择使用的普遍方法。

D. 如何实现WEB服务

webserver 一般是用.NET来写的,也可以用其他的语言来设计,就像JVAV中的EJB一样来处理传过来的数据得逻辑层,一般你要使用网上的哪个WEBSERVER的话,你可以像注册外部控件的一样将他注册一下酒可以了,写上你要使用的webserver的URL 再给其起个名字,把他当一个类来用,这样就可以实例话一俄国对象,用这个对象来直接调用WEBSERVER中的方法就可以了~给我分,谢谢~

E. webservice的实现方式

Web Service是基于网络的、分布式的模块化组件,它执行特定的任务,遵守具体的技术规范,这些规范使得Web Service能与其他兼容的组件进行互操作。Internet Inter-Orb Protocol(IIOP)都已经发布了很长时间了,但是这些模型都依赖于特殊对象模型协议,而 Web Services 利用 SOAP 和 XML对这些模型在通讯方面作了进一步的扩展以消除特殊对象模型的障碍。Web Services 主要利用 HTTP 和 SOAP 协议使业务数据在 Web 上传输,SOAP通过 HTTP 调用业务对象执行远程功能调用,Web 用户能够使用 SOAP 和 HTTP通过 Web 调用的方法来调用远程对象的。

实现方式:
第一种:xfire
Client client = new Client(new URL(url));
Object[] results = client.invoke(operationName, new Object[]{ifuser,ifevent,input});
ret = (String)results[0] ;
第二种:axis
Service service = new Service();
Call call = (Call)service.createCall();
call.setTargetEndpointAddress(new java.net.URL(url));// 设置webservice服务的url地址
call.setOperationName( operationName);// 调用的后台webservice服务的方法为exchange
ret = (String)call.invoke(new Object[] {input});// 调用后台webservice服务

以上两种实现方式,在项目中已经使用了,运行正常。但是项目初期开始用的还是碰到一些问题,如果服务器端是java开发的,用axis掉用服务端的时候,没有问题。如果服务器端是.net开发的,会碰到莫名奇妙的问题,我估计.net服务器端参数配置修改一下应该可以调得通,由于时间紧张,我就没有深究了。换了xfire掉服务器端,结果是两种不同语言实现的系统,都可以调通了。

F. 语义网的实现

语义网虽然是一种更加美好的网络,但实现起来却是一项复杂而浩大的工程。 目前语义网的体系结构正在建设中,主要需要以下两方面的支持:
一、 数据网络的实现
即:通过一套统一的完善的数据标准对网络信息进行更彻底更详细的标记,使得语义网能够精准的识别信息,区分信息的作用和含义
要使语义网搜索更精确彻底,更容易判断信息的真假,从而达到实用的目标,首先需要制订标准,该标准允许用户给网络内容添加元数据(即解释详尽的标记),并能让用户精确地指出他们正在寻找什么;然后,还需要找到一种方法,以确保不同的程序都能分享不同网站的内容;最后,要求用户可以增加其他功能,如添加应用软件等。
语义网的实现是基于可扩展标记语言(标准通用标记语言的子集、外语缩写:XML)和资源描述框架(外语缩写:RDF)来完成的。XML是一种用于定义标记语言的工具,其内容包括XML声明、用以定义语言语法的DTD (document type declaration文档类型定义)、描述标记的详细说明以及文档本身。而文档本身又包含有标记和内容。RDF则用以表达网页的内容。
二、具有语义分析能力的搜索引擎
如果说数据网络能够短时间通过亿万的个体实现,那么网络的语义化智能化就要通过人类尖端智慧群体的努力实现。研发一种具有语义分析能力的信息搜索引擎将成为语义网的最重要一步,这种引擎能够理解人类的自然语言,并且具有一定的推理和判断能力。
语义搜索引擎(外语:semantic search engine)和具有语义分析能力的搜索引擎(外语:semantically enabled search engine)是两码事。前者不过是语义网络的利用,一种信息搜索方式,而具有语义分析能力的搜索引擎是一种能够理解自然语言,通过计算机的推理而进一步提供更符合用户心理的答案。

G. 简单Web服务器程序设计与实现

web服务器本质就是输出文本,文本内容为html等网页标记语言。明白了这一点,会socket开发就完全可以自己定义一个web服务器出来

H. 智能科学与技术 的方向!!!!

智能科学研究智能的本质和实现技术, 是由脑科学、认知科学、人工智能等学科共同研究的交叉学科。脑科学从分子水平、细胞水平、行为水平研究自然智能机理,建立脑模型,揭示人脑的本质。认知科学是研究人类 感知、学习、记忆、思维、意识等人脑心智活动过程的科学。人工智能研究用人工的方法和技术,模仿、延伸和扩展人的 智能,实现机器智能。智能科学不仅要进行功能仿真,而且要从机理上研究、探索智能的新概念、新理论、新方法,必将在21世纪创 造辉煌。智能技术是为了有效地达到某种预期的目的,利用知识所采用的各种方法和手段。目前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智能技术列举如下:

一、主体(agent, 代理, 智能体)

本方向要针对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需要,从建立分布式智能和分布式应用系统集成 的目标出发,在理论创新的基础上,发展公共主体请求代理体系机制CARBA,研究 面向主体软件工程方法,开发具有自主版权的目标产品"多主体环境 MAGE"。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 理性主体的认知模型和多主体的协调策略;
# 面向主体的软件工程方法;
# 主体网格;
# 主体技术实用化研究方面。
该方向主要应用领域包括:电子商务,数字图书馆,移动计算,群体智能决策支持系统,以及CSCW。

二、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 学习算法: 归纳学习、范例学习、贝叶斯网路、粗糙集、模糊集、支持向量机、强化学习、关联规则、遗传算法、解释学习
# 开展感知学习、主动学习和内省学习等研究;
#

通用数据挖掘工具,如SAS, SPSS, MSMiner。

BBN技术公司已获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550万美元投资,开展综合学习项目(Integrated Learning Program)第一阶段工作。未来4年里,BBN将开发一种称为“综合学习器(Integrated Learner)”的人工智能(AI)能力,该装置在被展示了一个简单例子后能学习计划或过程。如果所有4年的研制项目全部完成,公司获得的总合同价值将可达到2400万美元。
该项目的目标是将专业领域知识和常识综合创造出一个推理系统,该系统能像人一样学习并可用于多种复杂任务。这样一种系统将显着扩展计算机能学习的任务类型。

三、语义网格和知识网格(Semantic grid and knowledge grid)

语义网格和知识网格是在异构的、动态的虚拟组织环境下,提供有效的知识服务和共享,协作解决用户需要解决的问题,满足用户的需求。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 知识模型。知识模型将描述系统的知识和推理需求,包括领域知识、推理知识和任务知识。
# 通信模型。通信模型将描述系统之间或系统与用户之间的需求和接口。
# 知识获取。研究适合高维、海量、异构、不完全、半结构化数据挖掘的有效方法和算法。
# 知识组织。研究通过概念语义空间进行知识组织,以期获得快速检索和高的查准率。
# 语义Web服务。利用语义Web技术改善Web服务,实现服务自动发现和组合。
# 统一逻辑。实现本体描述、服务匹配。
# 服务管理。面向用户服务的模式和协议。
四、自主计算(autonomic computing)

IT系统拥有自我调节能力而无需人为的过多干预, 这就是自主计算的思想——将复杂性嵌入到系统设施本身,使用户觉察不到复杂性,只需发号施令而不必关心系统执行命令的具体过程。这意味着,系统本身能够自主运行,并自我调整以适应不同的环境。自主计算即得名于人体的自主神经系统,但它们的重要差异在于,人体做出的很多自主决定是不自觉的,而计算机系统的自主计算组件则遵循人所下达的命令。自主计算也不同于人工智能,虽然后者在某些方面对其有借鉴意义。自主计算并不将模仿人类思维作为主要目标,而是具有适应动态变化环境自我管理能力。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 自配置。使PC可以在无人参与的情况下自动安装应用程序,可用于包括IBM或其他品牌PC的混合环境;系统移植助理则通过保存用户的设置,使用户特殊的数据、应用以及个人设置从旧系统向新系统转移时更容易。
# 自恢复。它能使PC用户快速、轻松地实现文件数据乃至应用程序和操作系统本身的恢复。
# 自优化。软件可以让用户轻易地在多种有线或无线的网络中切换,而不必操心网络连接时的设置变更过程。
# 自保护。利用系统集成的安全芯片和客户安全软件,提供了同时基于软硬件的保护措施。
五、认知信息学(cognitive informatics)

1. 神经计算

侧重研究神经网络变换、神经场计算理论、信念神经网络模型的学习理论、基于前馈动力学神经网络的联想记忆模型、基于遗传算法的神经网络算法、神经近似逻辑、思维模型等。取得的研究成果如下:
# 以指数函数为隐单元激发函数的指数神经网络模型。
# 研究了变换神经网络的竞争学习问题, 提出了适应频率竞争学习算法, 推广了 K--中心聚类算法, 从而部分地解决了全局等概率性问题。
# 神经场计算的理论框架, 用平坦流形上单形、 复形的概念和理论来作为神经网络模型结构的表示和编码机理, 通过复形结构的边缘链结构分解, 形成了对于神经网络层次化, 功能模块化的组织结构、 定位机理的认识。
# 在非线性空间和非欧氏空间中基于整体结构逼近的学习理论框架, 在此基础上分别提出了对偶校正学习算法(DCL) 和基于拓扑结构逼近校正学习算法( TAC)。
# 神经近似逻辑,该逻辑能很好地描述神经网络。神经近似逻辑不仅具有模糊的逻辑值,而且逻辑运算符也是模糊的。
# 连接专家系统。
2. 学习的认知机理
3. 环境认知
# 六、内容计算 基于内容的多媒体信息检索。
# 智能搜索引擎

I. rest具体是怎么实现webservice的

万维网联盟指出,REST是一个如何构建Web服务的模型。REST Web是WWW(基于HTTP)的子集,其中代理提供统一的接口语义,本质上是创建,检索,更新和删除,而不是任意或特定于应用程序的接口,并且仅通过交换表示来操纵资源。那么,现在我们知道REST是什么了,作者将简要列出Roy Fielding在其论文的第五章中提到的所有约束:

  • 客户端-服务器:以这样的方式实施服务:将用户界面关注点(客户端获得可移植性)与数据存储关注点(服务器获得可伸缩性)分离开来。
  • 无状态: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实现通信时,服务器在处理请求时永远不会利用储存在服务器上下文中的任何信息,而与会话相关的所有信息都存储在客户端中。
  • 缓存:当可以(隐式或显式)缓存请求的响应时,客户端应获取缓存的响应。
  • 统一接口:所有REST服务都应依赖组件之间相同的统一设计。接口应与提供的服务解耦。
  • 分层系统:客户端永远不知道它们是直接连接到服务器还是连接到某些中间服务器。例如,请求可以通过代理,该代理具有负载平衡或共享缓存的功能。

J. 什么是Web服务

近几个月,无论是新闻中,杂志上还是业界研讨会上,到处都是关于Web服务的热烈讨论.Web服务无疑已成为当今最时髦的词汇之一.在Web服务的背景之下,有关未来企业应用应如何构建以及它们将带来何种企业集成新理念的思想层出不穷.在热烈的讨论背后,Web服务已经成为公认的标准并展现出强大的发展潜力. 本白皮书将为您介绍Web服务,Web服务的定义,以及它们能够提供什么服务;同时还将向您演示Web服务如何与Intershop产品系列完美结合,从而使用Web服务为您提供卓越的性能.Intershop产品为提供,集成和组合Web服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于Web服务的定义有很多种,而其关键是服务导向架构(SOA),即通过完善的接口来远程访问应用.这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早在十年以前,CORBA,DCOM和RMI等技术就已经能够做到这一点了.但是受组件技术的"混战"所累,它们最终未能成为公认的,超脱于平台之外的标准.此外,这些技术也不适合在互联网上使用,而且从未在"广域"分布式的环境中成功实施过.而Web服务经过特别优化,可无缝集成到各种平台和技术中.同时,与互联网技术的完全集成使得Web服务更胜任实现应用的远程访问. Web服务建立在一个非常简单的概念之上:用户通过互联网向服务器发送一条XML消息,然后收到一条XML响应消息.这个概念是如此简单,完全可以在任何平台上以任何技术来实现.可扩展标记语言(XML)是描述网页中及企业对企业商业文件中数据元素的一种开放标准.通过提供简单和普遍适用的标准,Web服务现在可以作为信息系统集成及系统间自动化信息交换的基础. Web服务不仅在信息系统间提供了一种新的通信方式,而且还带来了针对软件组件的全新思维方式.在一个系统上所使用的服务将演变成为可在其它系统上重复使用的组件.能够复用或共享某一应用的功能无疑是软件应用开发历史上的一次巨大突破.充分利用数以千计的现有信息系统中的现有功能,并将它们转变成可以以全新组合方式重复使用的组件,意味着新一代应用的构建成本将显着降低.今天,客户,合作伙伴和员工在日常工作中不得不使用大量信息系统,因为这些系统在整个IT环境中都是独立的孤岛式应用.而构建在Web服务之上的新型应用将充分利用现有系统,通过让用户访问一个单一优化的信息系统而简化了所有用户的日常工作,并提高了他们的工作效率. Web服务的使用模式 Web服务主要分为以下三种使用模式:公共Web服务,业务合作伙伴之间的限制性Web服务使用和公司内部的专用Web服务.尽管这三种使用模式都是基于相同的技术,但是它们还拥有自己的特点. 公共Web服务这种使用模式在Web服务诞生之初经常被提及.这一方式(在互联网上提供Web服务)与今天通过网页向用户提供服务的方式是相同的.任何人都可以使用或集成这些Web服务. 当前实例: Amazon.com免费提供的网上商品搜索与订购等Web服务. Google.com提供的可将其搜索功能嵌入其伙伴网站中的Web服务. MapPoint.Net提供的各种地图服务. 与其它使用模式相比,公众对公共Web服务的接受速度要慢得多.原因之一就是用户不能直接使用公共Web服务,而必须通过其它应用来间接使用.这就意味着必须先要有某项应用或网站实施了Web服务,消费者才能使用这些服务.典型应用包括集成信息与服务的门户网站以及支持会员制销售(affiliate selling)的电子商务网站. 业务合作伙伴之间的Web服务在业务合作伙伴间建立Web服务是最有吸引力也是最令人兴奋的使用模式.在此之前,已经有多项技术(例如EDI)为企业间的基本业务数据交换提供了多年的支持.自从互联网出现以后,业界已提出几套标准以将数据交换能力扩展到互联网上,但是现有技术中没有一种成为业界公认的标准. 凭借Web服务,IT业已确立了一套标准的服务提供框架以实现业务合作伙伴间的IT系统集成.在一开始,企业可能只能使用一些较为简单的服务,例如某些业务相关数据的交换.随着时间的推移,Web服务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公众对这一技术的信任度也将不断提高,届时我们将会看到合作企业间将使用Web服务来建立更为复杂的B2B工作流程. 对于电子商务,Web服务可用于企业的B2B销售与采购.在B2B模式中,卖方和买方都可以将Web服务集成到他们现有的IT系统中.在采购模式中,供应商能够直接将其IT系统与采购业务流程集成起来. 企业内部使用的Web服务在企业内部,Web服务在企业应用集成(EAI)中扮演着关键角色.现在越来越多的IT系统厂商开始提供Web服务支持,或将直接把Web服务网关构建在其产品之中.企业最初可能不会全盘接受这些产品,而只是使用其中的部分功能.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与经验的积累,企业将可以通过Web服务使用全部功能,并将它们作为模